“新”“旧”两代人间的爱
朱鸿钧——朱自清之父。在朱自清很小的时候,便把他送入学堂。但仍是学得旧文学,旧知识,可那时,却已经有了新式学校。可朱鸿钧仍这样做。
老派思想根深蒂固的父亲没有把成年的朱自清视为一个平等的个体,而是像封建专制家长一样要继续完全控制朱自清。朱自清没有独立支配自己收入的自由,即使朱自清已经成家立业了,也依旧如此。以至于后来,朱鸿钧不让朱自清进家门。但父亲不会因为新旧思想而不爱儿子,只是爱中会有余热和困顿的。
朱自清不描写其父正面,却反写背影,这也能说明,他们之间的隔阂。文中多数的“背影”描写也给予读者对父亲面部表情的自由想象空间。整文多次写背影,最生动传神之处是父亲买橘之影,但文章却文笔平淡,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在那种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事物造成的。
文章还有一大亮点,乃是文章背影色彩。文章笔触平淡,家中背影惨淡,透出一种黑白,灰的色彩。然而那一抹朱红的橘子却是文章之点缀,也体现父亲对“我”的父爱。
最后父亲准备离去时,原来可以结束了。但又写了一段,写父亲老颓之境,深化文章之“背影”,反映家中之境将越来越惨淡,父亲之生将越来越坎坷。
但是父亲无论如何,对儿子仍是满满父爱,而儿子也会体会到父亲的困境。这一切,都在“背影”上聚焦起来了。
心雨
今夕何夕,青草离离,明月夜送君千里,等来年秋风起。——题记
又是一年风起,以前,我与她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慢慢走着,金黄的树叶在空中飞旋着,落到地上,等待着自己的消逝。后来,我与她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分别,然后,自己站在雨里,落寞的像一片枯叶。
几年前,她要去外地工作。一边是工作,另一边是我。那时,年幼的我认为她一定会为我而留下,可惜,天不遂人愿,就连我的哭闹与挽留也无济于事。是啊,一个人已经从心底狠狠认准了什么,别人如何劝,都是无用功。
为她送行那天,天色阴沉沉的,下着小雨,窗外的雨丝打在窗户上。我本不愿去,还在和她赌气,或是说,还在和自己赌气。但爸爸不停地说,去吧,送送她,你要很久见不到她了。我想了良久,只是觉得我肯定会想她的。然后,收拾好自己,拉着她的行李箱,敲了敲她门,强装冷漠地说:“好了没,我送你。”似乎听她吸了吸鼻子,片刻后,她打开门,挤出一个笑,摸摸我头,强装淡定地说:“那我们走吧。”她揉了揉红红的双眼。
爸爸开车带着我,去送她。一路上我俩相顾,却无言。她那双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我瞬即低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眼中多驻留一秒,我也会溢出泪水来。
到了地方她要进检票口了,但不断回头,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她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朝她挥挥手,意思是再见。她又小跑过来,给我一个紧紧的拥抱,似乎在竭力抑制着什么。“妈妈走后你好好照顾自己,”说到这儿她顿住了,用手背胡乱抹了抹眼睛,翻着包,在找什么东西。是我一直闹着要买的背包,还有一个u盘。“其实妈妈早就买了,就等着,今天给你。还有U盘,你回去自己打开就知道了。”又补道:“妈妈爱你。”就进检票口了。
她离开后,我还是立在原地,摸了摸包,又摸了摸U盘,然后我也离开了这里。
到了家,打开电脑插上U盘,里面是一个文档。里面叮嘱我很多,告诉我一些可能找不到的东西在哪儿,还有一句她爱我。密密麻麻有很多,我鼻子也隐隐约约有点酸。
我不怕她离开,不怕她很久才回来,也不怕她很久不给我打一个电话,只怕在每个静谧无声的深夜里,看着窗外明月想着她,又用“至少我们看的是同一轮明月”这种差强人意的理由来安慰自己。
雨应该快停了吧,我想。
相关推荐
-
两代人今年,爸爸40,我14。应该说是两代人了,但40与14很投机。40与14几乎每天都会吵,而14想,这还挺有趣的,但其实这不太好。40与14有时会聊一些新鲜时代的东西,像什么MP3、MP4、电脑之类的,这是40的妻也是14的妈所不具备的,这也是14所以崇拜40的一个原因——40了,还那么fashion。40喜欢唱歌,家里有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连着电脑,而40每天饭后会在电脑前录歌,还是满好听的,但却大部分是八十年代的老歌。14想说爱也不容易,作为90后的14也喜欢周杰伦、王力宏(但不喜欢rain),这是14对40的一个不理解:为什么不去唱《千山万水》、《落叶归根》?当14的成绩不好时(当然这不太可能),40会对成绩、试卷、错题进行分析,然后给予教导——这不是“竹笋烤肉”,40从未打过14,而是和蔼地讲解。在14看来,这依然是一个字——“烦”,但“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14往往也把这铭记于心。14有点偏胖,所以呢,40会在晚上带着14去跑步,然后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大汗淋漓;为了使14近视不再加深,40会毫不留情地把在黑暗中看书的14“狠狠”批评一顿,却“雷声大,雨点小”。40与14,就这样了,不管你认为咋的,不以为然,向往?反正,14与40都觉得:“噢,很好!”——旁人:这不是兄弟俩不?14与40外观极为相似,简直是“复制”、“粘贴”出来的。550字 初二
-
两代人的守望不一定要选定一个时间,不一定非得在夜晚,也不一定要有淅沥的小雨……饭后的漫步总能让我追忆起往事,忆起童年时那一份美好的守望。童年是一条渐行渐远的石子路,承载着我太多的守望与回忆。与奶奶在鹅卵石的小路上走着。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射在鱼儿欢悦的池水中,波光粼粼,好像溢出来的满满亲情。我调皮地捡起一块鹅卵石,天真地问着奶奶:“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啊?”奶奶微微思考了一会,笑眯眯地指着石头说:“等这个石头开花,你就长大喽。”我心里乐开了花儿,把鹅卵石如珍珠玛瑙般捧在手心。浇水、施肥、晒太阳……每天的悉心呵护却还是原来的模样,也曾因为它的无动于衷留下了不少眼泪。现在才知道,在奶奶的眼中,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她愿我如这块鹅卵石一样,永远留在她身边,用她的爱来呵护我长大。我站在这条鹅卵石路上,奋力往前冲,蓦然回首,看不到起点,也望不到终点……童年是一只停在屋檐上的纸飞机,载满了我对未来的向往。一个淫雨霏霏的午后,空气中飘散着蒙蒙的湿气。我与奶奶在庭院中折着纸飞机,一阵清风吹过,我连忙双手一松,任纸飞机在空中飞翔。一段优美的弧西线之后,它便落在了邻家的屋檐上。我欢呼着拍手大声喊道:“我以后也要在天上飞!”奶奶微笑着摸了摸我的头,满怀依恋地说:“你走了,我怎么办啊?”顷刻间,我的心咯噔一下。现在那架纸飞机也许仍停在屋檐上,但您的孙女却为了她的理想远离家乡,离开了你,到张家港开始了自己的飞翔,放飞我的梦想,为儿时的守望而努力。岁月的帆,渐行渐远。两代人的守望在某个交错口就此分离。一个向往更高的天空,任她飞翔;一个盼望拘于现在,任她俩幸福生活。或许又什么也不是,只是守望着那段浸着爱的时光…650字 初二 记叙文
-
两代人的对话检查女儿的作业,无意中发现她写的一篇作文,题为《代沟》,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读完了它。作为母亲,我被文中那些直白的剖析震撼了。“妈妈再也不是哪个可亲可敬的妈妈了,她变得动不动就发火,爱唠叨,说话语气尖刻,在家里我感到很压抑。”这些话象一根鞭子很很地抽在我的心上,心痛之余,更多的是惶恐不安,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沉思中。曾几何时,我又何尝不是对母亲有过这些怨言,母亲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希望子女都能象她的学生那样有所作为,无奈当年年轻气盛的我怎么也听不进母亲的忠告,为了摆脱母亲的唠叨,义无反顾的去了一所远离家乡的学校。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走过了许多的坎坎坷坷,每当听到母亲对我说:“你很有天份,只是当年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使得今天一事无成”时,心里说不出有多少失落和懊悔。于是,在女儿成长的道路上,我经常患得患失,渐渐形成了一种盛气凌人的家长制作风,在女儿这个充满叛逆的年龄段里,母女之间一条无形的代沟形成了。女儿就读于一所重点高中,她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怎样才能与她沟通呢?我想用书信的形式与她交流,用一种朋友间的轻松语调与她交流。在信中,我跟她谈我的学生时代,谈未能实现的梦想,谈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要因为曾经没有尽心尽力而追悔莫及。并且真诚的希望她原谅我偏激的言行。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样的语言,只是换了语调;同样的要求,只是多了一份信任和理解,于是,横在母女间的代沟慢慢缩小了,最后消失了。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的十字路口,每个路口都隐藏着一些未知的玄机,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时光的冲刷,才能变得清晰明了。我懂得,要想和女儿缩小距离,就应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尽可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她谈心,让她明白,人活着必须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用十分的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让她知道,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的过程,将是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共同学习提高的过程中,女儿现在经常给我提一些好的建议,并常常说:“在今后的岁月中,我会和你成为笔友的”。听着女儿那天真而发自内心的话语,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并暗暗庆幸横在母女间的那条代沟,被我们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填平了。800字 初二 散文
-
两代人的童年回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记忆,而我和父母的童年记忆更是完全不同的。父母的童年在八零年,而我的童年在21世纪初。听妈妈说,她们生活十分艰苦。小时候,衣服穿破了缝上补丁照旧穿。冬天,早上起来去上学,中午回来以后自己做饭,吃完饭去学校;下午放学她回家就拔拔草,喂喂牛和羊。夏天,中午回来,帮父母干干活,下午放学后喂动物。父母小时候更没有平板,手机这种高科技的东西。玩的游戏是滚铁环,跳皮筋,还有“打元宝”。我听到这里一脸茫然,前面两个我能理解,这个“打元宝”是什么东西?她向我解释“元宝”,其实就是拿长方形的纸片竖着折三下,然后纸向一边折起来,依次合到中间,到最后一个角时,往第一个角下一塞,用力一按,结实了,一个正方形的“元宝”就完成了。如果纸太薄了,还可以多裹两层。而这打嘛顾名思义,就真的是打喽。三五人聚在一起,拿自己的“元宝”去打别人的“元宝”。如果把他的元宝打的翻了个身,那这个元宝就归自己了,没有翻身,就换人轮流打。当时的物价还不像现在这样,随便买点菜就几十块钱了。那个年代身上有个一毛五分的,就可以去小卖部采购啦。当时的十块在我们看来,这可能不足一提,可在当时孩子的眼里,这可是一笔巨款了!相当于现在的我们一百元吧。我们餐桌上的面食是包子、馒头,在当时只能吃窝窝头。夏天最常吃的菜就是西红柿鸡蛋,冬天最常吃的是白菜和土豆。平时不吃肉,只在过年的时候,吃一回肉馅的饺子,一年到头才有一件新衣服。看看我们,一日三餐有父母管,无聊了还可以看电视,自己想买什么东西了,可以拿自己的零花钱买,饭菜温暖可口,营养搭配,荤素交替。新衣服也是几个月买一次。现在的我们吃得饱穿得暖,社会富裕,国家富强。生活在当今社会,真是幸福!700字 初二
-
两代人,一只猫凡凡是个六岁的小男孩,笑起来很甜,就像红透了的大苹果。可凡凡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他总是喜欢和邻居刘爷爷呆在一起,听刘爷爷讲过去的故事。凡凡喜欢刘爷爷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喜欢刘爷爷养的那只猫。刘爷爷告诉凡凡,猫的母亲是一只纯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而猫的父亲则是一只黝黑的野猫。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呢。当年白猫爱上了黑猫,但白猫的主人为了让它诞出纯种的小波斯猫便到处捕杀黑猫,黑猫连夜逃亡,才勉强保住了性命。只是这时白猫已经怀了小猫,作为母亲,白猫只好离开了家,过着流浪的生活,终于有一天,它倒在了刘爷爷的门口,生出了小猫,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刘爷爷说,这只小猫他养了十几年,比凡凡的年龄都大呢。凡凡仔细的看着,猫更像它妈妈吧。全身雪白雪白,一只眼睛是柠檬黄,一只眼睛是钻石蓝。凡凡问:“爷爷爷爷,你给猫的眼睛染颜色了?以后颜色掉了怎么办?”刘爷爷笑了:“没有,小猫出生时就是这样,眼睛永远是黄色和蓝色。”刘爷爷叫猫大白,凡凡也叫猫大白,可是他正在换牙,说话丝丝透风,总是把大白说成了“蛋白”。那时,凡凡和大白一起去田地里奔跑,一起爬到树上偷鸟蛋,一起在繁星笼罩的凉席上睡觉。凡凡很幸福,他很爱大白,很爱刘爷爷。燕子去了又飞回来,一年过去了。刘爷爷是在立春那天去世的。刘爷爷的儿女都在远方工作,他的老伴很早就离开了。刘爷爷一直和大白相依为命,那天清晨,大白发出惨痛而绝望的叫声,低沉的声音撞击着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抬走了刘爷爷的尸体,大白也随之不见了。凡凡为这事难受了好一阵子,他让几乎出动了所有亲人去找大白,但都一无所获。有人猜测大白去了刘爷爷的坟头,有人说大白去了隔壁的村子,也有人认为大白已经死了。凡凡总是感觉大白还活着,却怎么也找不到它。又过了一年,凡凡家进城了,到村口的时候,凡凡看到了一只正在捉老鼠的猫,猫是灰色的,凡凡觉得那个背景好熟悉,好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两年后,凡凡因为一些事情又回到了村庄,在家门口的台阶上,躺着一只猫。这个姿势。凡凡忽然记起了什么,大声喊:“大白!”猫扭过头来,一个眼睛是柠檬黄,一个眼睛是钻石蓝。“爷爷爷爷,你给猫的眼睛染颜色了?以后颜色掉了怎么办?”“没有,小猫出生时就是这样,眼睛永远是黄色和蓝色。”凡凡全都记起来了。凡凡确定了,它就是大白,它就是大白!大白跑了过来,在凡凡的周围环绕着。他们注定会相遇,他们注定会认出对方。因为他们彼此深爱着。1000字 初二
-
两代人一些中学生对父母总是嫌他们唠叨,脱口就是“你们不懂”或“你们的话已经过时了”等等,他们往往认为父母已经落后于今天的社会,不理解现在的孩子,只是从老一辈的封建思想来约束现在时代的儿童,从而让两代人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就好比吃饭,家长总是说什么筷子从碗上放要下来,不然就是对老人的不尊重,我不明白,这跟不尊重老人有什么必然的关系,简直是封建思想,还说是老时候的思想,要遵守,现在是新世纪了,还流传下来,把筷子放在碗上是一件很卫生的事,我真是不明白。这就是两代人之间不理解产生的代沟。但是我们也应该理解家长,毕竟时代不同,观点不同,他们那个时代多是现实主义观点,认为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而现在追求的时尚恰恰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角色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各有不同的要求虽然,父母会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听话、将来有出息而对孩子进行枷锁式的爱,不过,这反而是引起双方发生冲突的导火线,产生代沟的绿色通道。所以据专家说家长应这样做:1.适当降低子女的要求;2.不要给孩子过分的爱;3.不要按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孩子;4.多找孩子谈谈心。我认为:根据老子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都可以互相转化,我们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别人的感受,毕竟家长也曾是孩子,也许人多为别人想想,两代人的代沟也许会少很多很多……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两代人的生活现在的社会真是越来越先进了,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渐渐多了起来。随着改革的发展,这些空调、洗衣机、冰箱……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这不,阿姨家就新买了一台电脑,还挺新颖的呢!我在上面查了资料。奶奶端着一盘水果,悄悄地走了过来,见我看着电脑入了神,便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呢?”我一转身,“哎呦,原来是奶奶,吓了我一大跳,我在查资料呢!”“什么?这玩意儿也能查资料?”奶奶似乎半信半疑,对着电脑环视了一圈,“对啊,奶奶,您别看它体型挺小的,但功能可多了……”还没等我说完,奶奶就着急地问:“它能干什么啊?”看着奶奶那副迫不及待的样子,我差点没笑出声来,“这电脑呀……”我故意卖关子,不说下去了,这下,奶奶开始催了:“快说啊!”“好好好,这电脑呀,它可以在网上查找你要的资料,也可以在空闲时娱乐,还能发电子邮件等等,一时半会儿我也说不清楚。”奶奶在一旁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什么叫电子邮件啊?”我没料到奶奶会问这个,思考了一会儿,便向一位教师似的一一讲了起来。讲解完毕后,奶奶点了点头,谈起了她的话题:“这电子邮件要时在我小时候出现,那该多好啊!我小时候每次要写信给亲人,都要千里迢迢跑去寄信,这一来一回要浪费多少时间啊……”我听得入了迷,仿佛是奶奶在讲故事……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两代人的童年童年,应该像春天里的风一样温暖;童年,应该像夏天里的风一样热烈;童年,应该是秋天里的风一样凉爽;童年,应该像冬天里的雪一样纯洁;童年,应该像雨后的彩虹一样美丽。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一天,爸爸给我讲起他的童年,爸爸小时候,有许多朋友,他们一放学,回家扔下书包,跟家里说一声,就和小伙伴出去玩了。听到这儿,我羡慕爸爸小时候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可我却被一堆作业压得喘不过气。爸爸还说,他小时候玩的东西可多了,有滚铁圈、翻纸片、弹弹珠等,而我却整天待在电子产品前。爸爸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吃得了上顿吃不了下顿,虽然爷爷家里养了鸡、鸭、鹅、猪、虾,还在旁边的园子里种了桃树、枇杷树、西瓜,但这些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我想到了自己,现在家里很宽裕,但我很挑食,听到爸爸说的,我羞红了脸。爷爷也跟我说,他们家里有五个孩子,他是家中的老二,因为家里没钱供养五个孩子,就把最小的两个孩子卖给别人。我再想想自己,作为家里的独生女,爸爸妈妈一有好东西就给我用,一有好吃的东西就先给我吃,我有时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叽叽喳喳地写歌不停……”500字 四年级
-
新旧手表我想有一只新手表。我的旧手表又脏又令人看了不舒服。我多想有一只新手表啊!在暑假,我看着这旧手表,想着它原先的好,不禁有一种怜惜感。便把它放在自来水中清洗。这样一来,旧手表原先还在走的长针,一下子停止不动了。那时,我高兴的不得了,以为手表破了妈妈一定会给我买新的了。但是可怜的旧手表不能走后,妈妈居然也没有提到“买手表”这三个字。我想:妈妈一定认为我买来新手表后会和旧手表一样不爱惜它吧?我带着这串疑问去问妈妈,妈妈说:“对啊!恐怕这样再过三天就破啦!”我说:“我会好好爱惜它的,你就给我买一只吧!”经过我苦苦请求,再三保证,妈妈终于答应星期日给我挑一只。哟!一只新手表就这样得来了。有了新手表之后,每当它脏了,我就会用布小心地把上面的脏污垢擦掉。过了几个星期,我的手表依然像新的一样。妈妈也放心了许多,几乎不再对我罗嗦了。暑假过了,我对手表的新鲜感也少了许多,常常忘记戴它,所以经常不知道自己把手表摘下放哪了。一天,放学回家,我突然发现手表上爬满了蚂蚁,我最讨厌的蚂蚁。一定是是我戴着手表不小心碰到白糖了。我连忙叫来爸爸,爸爸竟然拿来开水,哗!一大堆蚂蚁被烫死了,可手表过了一天,也不走了。唉,旧手表被我用水洗掉了,可我刚买的新手表,竟然没过多久,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而且还是开水!看来,我这个人是不配戴手表的了。5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三代人初春,一切都很明朗。野花挤满了小山小坳,是那么的有精气神,朝行人挤兑着眼睛。这时节,就连最娇美的花都赋有生气,更何况我们人呢?我的母亲常年有病,这次过年回家我也不打算走了。值得可幸的是,母亲总算是迎来了春天。我家是一个典型的穷家庭,生活只能勉强维持,但是过得很幸福快乐。昨天,我带着母亲和爷爷去田间散步。尽管已经是春天,可是田间仍然咕噜着冬水,依然还显得那么僵硬,没有生机。一手牵着母亲,一手牵着爷爷。一路上谈论着家里的平常琐事。王家哪天丢了只鸡,李家哪天丢了只鸭……这一切在我看来,是那么的无聊,可是我还是装作很惊讶的表情来看待。走着走着,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走了多远。眼前的路变得窄起来了,三个人并列着走根本不够宽。想到爷爷年纪比较大,我就只好背着他走,左手牵着母亲。不一会儿,我就感到无力了,十分的累。突然我看见一个小伙子,也是像我这样。他的速度比我快,可是他一点也不感到疲惫,一脸轻松的样子。他迎面走来了,路又这么窄。我们俩相撞了。由于我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了,只好给他让路。当他逾过窄路,我正要再次背起爷爷时,看见他的右手微微有些下垂了,可是他还是一脸轻松的样子,向前走着。我明白了,这是责任。我再次背起了爷爷,虽然很累,但是我把它记在心里,一脸轻松的样子。500字 初三 记叙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