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我的故乡
“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啊,那里有……”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正是写了与田地为伴,大气不拘小节的东北人。
东北人说话很有特点。
有一种回答叫嗯哪;有一种重复叫磨叽;有一种聊天叫唠嗑;有一种愤怒叫急眼;有一种地方叫旮瘩;有一种直爽叫敞亮……这些富有特色的话十分“接地气”。在东北人民口中,带有一股铿锵又豪迈的语调,从不拐弯抹角,从不拖泥带水。
东北人的娱乐方式也有特点。
东北有一种民间艺术叫“二人转”。说到二人转,先从“手绢”说起。“手绢”看似简单,圆形红布,四外圈镶上金穗儿。虽说简朴,可却难以入手旋转。还有“扇子”,红、黄、绿颜色不一,扭动时像翅膀在空中飞动。
“哪呀咦乎嗨乎嗨……”一男一女扭动着腰杆,踏着小碎步,转起手绢,扇起扇子,唱着激昂宏亮的歌。歌中的欢愉,被这两位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台下是此起彼伏的哼唱声与掌声……
东北的天气也是一大特色。
冬天寒风凛冽,和冷峻的天气形成了冰。那东北人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滑冰。
每到冬天,冰结实后,就会在冰上看见大人、孩子,甚至一些老人在炉火纯青地滑着冰。如风般疾驰的竞技项目总会吸引许多人加入其中,形成东北冬天的一道风景。
东北人民朴素、踏实、肯干,依靠农业为生。
一碗香喷喷的米饭色泽晶亮;一根大葱绿得翠色欲滴;一盘小鸡炖蘑菇香气扑鼻;一桌猪头肉、肘子肉让人垂涎三尺;一点儿凉菜清爽解腻;还有热呼呼的粘豆包是我的最爱……这都是东北人民的常吃菜。
我生在东北,长在东北,爱东北人民的口音,爱二人转,爱滑冰,爱地方菜,更爱这生我养我的地方。
一支笔一段过去
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写着,流露出黑色的墨水。待我刚想擦去笔迹时,发觉已不是蓝色。时间还真快,转眼就换了两种笔迹了。
六年之前,我踏入了校园,立刻就爱上了这个美丽的校园。高大的教学楼耸立在我面前,传来学哥学姐们的朗朗书声。第一节课下课,我就迫不及待地参观我们的教学楼。走廊里有好多教室,个个窗明几净,图书角上陈列着古今中外的书籍。我们教学楼有五层,每一层都分布着教室,老师办公室或学校的各种活动室。令我最向往的是五楼多媒体教室,每个同学的精彩都在这里绽放。那时,我用铅笔描绘着心中的多彩瞬间。
三年后,我交到了许多朋友,与朋友相约在操场、玩耍在操场。春天,我们在操场上跳绳,踢键子,你追我赶。还记得我们最喜欢玩“老鼠偷粮”,每个人都想尽办法,有人负责吸引“猫”,有人负责“偷”,每一次都弄得“猫”手足无措。夏天和秋天,我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挥洒汗水。冬天,我们在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用笔写出比蓝天还广阔的人生诗篇。
如今,我换上了黑色墨水的笔。我喜欢到学校的花坛里消耗时光。看微风拂拂,绿草茵茵,看春波中涌动着的绿意,焕发出勃勃生机。柳枝在风中招摇,如仙女的衣巾在摇曳。花儿开在了树上,丁香花丛中散发着淡淡清香,那种超凡脱俗的颜色在绿叶的映衬下温文尔雅。鸡冠花是深紫色的,透出深思熟虑的成熟。学校还有几棵有百年历史的松树,有的枝繁叶茂,有的早已长歪了,形态各异。我们在那儿聊天,谈天说地;我们在那游戏,斗智斗勇……我们已经长大了。
可是,当我再拿起铅笔,再拿起蓝笔,心中再也没有那记忆般的温柔、美好了。母校陪我走过了几千个日日夜夜,我已深深扎根这里,只有依依的不舍。
一支笔,一段过去,母校,我爱你!
相关推荐
-
东北土炕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我是睡东北土炕长大的。这东北的土炕,对我来说是熟悉的,它见证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别以为土炕只是用来做“卧室”,它还具有多重作用呢!客人来了,热情的爸爸妈妈会招待客人。这时,我往往能听到一句话:“请往炕里坐!”甜甜的糖果,美味的苹果,脆脆的干果,都往炕中间一摆。客人坐在炕里边,我们坐在炕外边,围成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圆圈。吃饭了,爸爸妈妈把一张桌子摆到土炕上——这叫“炕桌”。上面摆满了香气四溢的佳肴。只听妈妈朝外喊一声:“吃饭了!”我和妹妹立即跑进屋里,飞快地爬上炕,端起饭碗,大口大口地扒起饭来。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其乐无比!吃完饭,把“炕桌”撤走,我们这些孩子在炕上又是蹦又是跳的。有时还会叫上别的孩子来我家一起玩儿。有的两三岁的孩子一见着土炕就兴奋起来——他们飞快地往上爬,连鞋都不脱地在炕上追逐打闹,结果一不小心就摔下去了。大人们坐在炕上打扑克,有时会高兴地叫喊两声。——这段时间,土炕上是最热闹的。夜幕降临了,欢乐就告一段落。现在该睡觉了,把被褥一铺,大家都躺在炕上,从被子里露出好几个脑袋。一个长长的土炕,最多能躺十几个人呢!大家躺在炕上,心里想着:我们是一家人。想着想着,就慢慢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炕上的一天,总是热热闹闹的。下面,我们看一看它的构造吧!首先,来看看“炕墙”。“炕墙”矮矮的。以前的炕墙都是用土做的,黄黄的一大片,一点儿也不好看。现在的炕墙上贴了雪白的瓷砖,上面还有漂亮的图案,非常好看。“炕道”我们是看不见的,它上面有一层用泥巴抹成的“盖”。所谓的“炕道”,是烟的通道。有的人家在炕墙上留了一个洞,有人往洞里藏一些东西,这种事我也干过。“炕头”是热热的,冬天,我最喜欢去那儿坐着。如果冬天把棉鞋放在炕头上焐一会儿,再穿上——那么冻僵的脚就立刻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而“炕梢”就正好相反了,冰冰凉凉的。有时,我给妈妈捣乱,妈妈就生气地训斥我:“去去!到炕梢儿玩去!”冬天,往那个小洞——那个可以藏东西的小洞添把柴禾,炕梢就变得像炕头一样热乎乎的啦!后来,我们就搬离了农村,来到了城市。睡得不是炕,而是床了。我很想再睡一次炕。800字 初二
-
东北之旅说起来,去东北的行程是比较艰苦的,首先,我们定好了开往锦州的动车票,在第二天的凌晨3点钟,而这时是下午5点多钟,得解决睡觉问题,最后,我们去了一家旅馆,为了省点钱,我们每人花了50元睡沙发,凑合了一晚,到了锦州才6点多,一下车买上了去齐齐哈尔的火车票,上午11点多乘车,第二天凌晨两点多到,幸好是软卧。然后去市里吃饭再回来坐火车。到了齐市我们先买返程票再做6点半的车去甘南,打了辆出租车去了长吉岗。我发现我们很幸运,7天时间有6天下雨,真正达到了是块云彩就下雨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遇上了东北六七十年没有出现过的涝灾,我爷爷家周围被淹了,我们涉水过去的,水不深,没到膝盖,就是滑了点儿,这几天只有一件事好玩,那就是捕鱼,我和我弟还有他的几个同学去摸鱼,到了之后才发现,是去逮别人网子里的鱼,学名叫遛鱼,我们一连串遛了五六个网,大鱼小鱼泥鳅装满了一瓶子,然后发现,下网的人来了,我们旁边是一块玉米地被淹了,净是水,我们从玉米地逃出升天,而那个拿着瓶子的不见了,还以为他被逮着了,过了一会儿他才出来,而后去洗脚、洗鞋,并在一个浅滩上放鱼玩,最后放的只剩一条,不久也丢了,很长时间后才发现它逆水进了另一个网子。其他的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农村生活,有机会的自己体验。500字 初二 叙事
-
东北之行8月6日,我和老爸到了东北。我们第一站是长白山。我们在长白山脚下休息到清晨6点,就去爬长白山了。我们坐车上山,一路上我在看风景,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山脚下的树木又多又茂盛是原始森林,到了半山腰,树木少了很多,山顶就只有小草了,因为长白山是火山。山顶到了,在我眼前的是天池,天池的水真清啊,清得就像画中的一样,再加上蓝天白云,就像一幅画。站在主峰回头看,哇,整座山尽收眼底,有小花,有树林,有悬崖等等。我们第二站是老黑山。老黑山也是火山。但它跟长白山是不一样的,因为老黑山山脚下是火山石,火山石是黑色的,还有很多洞洞,半山腰和山顶都是森林,山顶的大窟窿就是火山口,火山口深不可测。回头一看,就是五大连池,五大连池是五个池连在一起的,其中三池最大。我们第三站是松鼠岛。松鼠岛在太阳岛上,松鼠岛上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为了不让松鼠跑出去,松鼠岛上有黑松鼠和花松鼠其中,花松鼠怕人,黑松鼠不怕人,而且黑松鼠只吃松子,花松鼠什么都吃。我们还参观了“松鼠宾馆”,“松鼠宾馆”里又脏又臭,还有很多瓜子壳。对了,再补充一点,就是松鼠们吃东西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像人们吃坚果一样。还有,松鼠可以直接往上爬树,绕着往上爬树,松鼠下数是头朝下,我觉得这样很危险,因为如果松鼠没抓紧树,那就要摔个“脑袋开花”?我们第五站是黑河。黑河是一个小城市,但是空气很好。早上,太阳四点多就升起来了,打开窗户,一种清香味飘了进来。上午,天空万里无云就是太晒了。因为对面是俄罗斯,所以,黑河很干净,地面上没有垃圾,街道两边树木茂盛。晚上,站在黑龙江边看夜景,可以看到黑河的楼房上的灯,有时还可以看见孔明灯呢。我们又去北京玩了几天就回广州了。这一次的东北游可真愉快。650字 初二 记叙文
-
我的故乡“哪里彩虹的故乡?是大海,是天空,不!是自然!彩虹,来自于自然,自然,造就了大海,造就了天空,造就了森林,造就了我们。”自然,被我说得好伟大好伟大,因此,今天,我就要去“亲近自然”,具体的方案,就是去农村,因为,爷爷家在农村,所以,我们要去爷爷所在的那个村,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也要去看看爷爷。在车上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枯枝败叶,因为,我在爷爷的那个村,没看到过,书上说的那种绿叶,所以,我很惆怅。实际,我特别不愿意去亲近自然,在农村,什么东西都赶不上城市里的,我满脑子,都是《火影人者》、《大话西游》、《犬夜叉》什么的,脑子里,只有动画片,再不就是什么游戏,反正,我不知道,自然是什么。车停了……妈妈喊我走了,我的思绪,也从四面八方飞了回来,跟着我,到了爷爷家。在爷爷家门口,我发现一个大树桩,上面还有黑道道呢!妈妈见我一直盯着那个树桩看来看去,于是,她对我说:“一个破树桩有什么好看的!快走啊!”说完,便拉了拉我的袖子,我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看!这大树桩上面,还有一个圈又一个圈的黑道道呢!看,这里!”妈妈仔细的看过后,转过身走到屋子里,边走,还边对我说:“都六年级的学生了!什么都不懂。那圈儿,哪是黑道道!分明是年轮嘛!”年轮!年轮,不就是主干由于季节的变化生长的快慢不同,在木质部的断面显出的环形纹理吗?枯燥的词语意思早就烂熟于心了。但,我真的不知道年轮所谓的“环形纹理”是这一圈又一圈的黑道道。想到这,脑子里惆怅的思绪,一时间,不知道,都跑到哪里去了!哪里还有惆怅,剩下的,只是快乐和知识!别想了,快记日记,省得,将这些忘记了。于是,我飞快的跑到屋子里,拿出背包里的日记本,找到一根笔就开始写,也顾不得什么颜色了,快写!这可是知识!草草的字迹是我的风格,可今天,草的是我的快乐,工整的,反而不像我了!2005年7月21日星期四天气:晴心情愉快今天,我来到了爷爷家,进行了一番亲近自然的活动。才刚开始,我就学习到了一个知识,是关于年轮的。年轮是书的年龄,是在树桩上看出来的,所谓的年轮,就是一圈又一圈的黑道道。我是在爷爷家门前的树桩上看到的,太棒了,十二年啊!我终于知道年轮是什么样子了,不知道,人们有没有“人轮”,是不是和树一样呢?不管怎么样!我太高兴了!原来,年轮是这个样子的!短短的几行日记,渗透出,我内心的欢乐!我实在是太高兴了!只有几分钟,我就在在彩虹的故乡里,学到了活生生的知识,那要是时间长一点,学到的,会更多!大海里,我们知道,有鲨鱼、有龙虾、有珊瑚、有海藻、有……有好多好多,我们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乘坐直升飞机看到了,我们坐着轮船也看到了,我们坐着小艇,也感觉到了,我们潜入水中,既看到了,又感觉到了,还可以,与它们亲密接触!在彩虹的故乡里,我快乐~我学习~我奔跑,跑出世界,与宇宙接触!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
我的故乡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在我健忘的脑袋里,除了故乡那迷人的夜景,其他的似乎也已经模糊了。故乡不再是以前的故乡了,以前的故乡没有许多水泥路,大部分是用泥沙铺成的,风一吹泥沙满天飞;以前的故乡没有霓虹灯,只有用煤油点着的油灯;以前的故乡没有……故乡变了,变的华丽了,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夏天你夜里的星空与地面上动物们的一些变奏曲。我到达家里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家里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而我却独自一人看着天空发呆,天是那么恬静。而天上的星星就像顽皮的小孩一样,一蹦一跳的,一会儿蹦到这,一会儿跳到那,它们就像在玩捉迷藏,却又像在找东西,一会儿躲在云层后面,一会儿又躲在月亮后面。“真是一群顽皮的小孩。”云层阿姨说道。而月亮,它像小船一样惬意的依偎在天空的怀抱里,感觉是那么温驯,就像是一个爱撒娇的小女孩静静的依偎在妈妈充满幸福而又温暖的怀抱里一样。地面上,蛐蛐在不停的弹奏着动人的旋律,池里的青蛙也欢快地和着愉悦的歌词。伴着优美的音乐向远处的草丛望去,一只只金光闪闪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它似乎在向我炫耀着它那优美的舞姿。天上的星星,月亮与地上的蛐蛐和青蛙的演奏会,还有那闻声而舞的萤火虫那美妙的舞姿,构成了人世间的宝画,这是世人无法用他的文笔和画笔可以描绘出来的,是一幅最和谐最美妙的奇画。此时此刻的我,静静地望着这幅“画”思索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与轻松。500字 初二 议论文
-
东北游记二月十三日,我和姨姨坐上了长长的火车,踏上了跟她回东北老家的旅程。坐了一夜的火车到了沈阳,我和姨姨又坐了三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下午五点多我们终于到了姨姨的东北老家柳河。一下车,我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贪婪的注视着这陌生的世界。这儿的天出奇的蓝,到处是银装素裹的雪景,树木上、屋檐下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好美丽!姨姨家里的爷爷奶奶热情的把我们接回了家,家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东北的室外冰天雪地,室内却温暖如春。在这里我见到了东北独有的炕头,睡在上面好暖和,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在心里想:“东北真好啊!”在东北的日子里,我最喜欢玩的游戏是去山上“放冰车”。“放冰车”就是用一个厚的大纸盒子,我坐在上面顺着山坡的雪道呼啦一下滑下去。刚开始,我滑的很不熟练,掌握不好平衡,不是滑不下去就是一头撞进雪堆里,有时还会被甩出去,栽进雪地里连翻几个跟头。尽管总是被搞的像个冰冷的雪人,从头到脚挂满了雪,但是我却觉得非常有趣,每次玩起来我都乐此不疲,非常开心!眨眼间春节到了,爷爷奶奶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室外到处燃放起烟花爆竹,天空中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室内,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东北的烤肉。烤炉上架着马肉、牛肉、羊肉等,所有的肉被烤的香味扑鼻,非常解馋!我最喜欢吃烤地瓜片,烤熟的地瓜片金黄金黄的,咬起来很脆,伴着蘸酱一起好吃极了!快到了该返程回家的时候了,我和爷爷奶奶挥手告别,心里却一直恋恋不舍,什么时候我还能再去一次东北啊!600字
-
东北年俗小学生迎新年黑板报:东北年俗——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小学生迎新年黑板报:东北年俗——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小学生迎新年黑板报:东北年俗——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600字 初三
-
东北之行我们坐了一晚上的火车,来到哈尔滨。一大早先到太阳岛风景区浏览,太阳岛里有松鼠园、鹿园、天鹅湖等著名景观。我和爸爸去看了蹦蹦跳跳的松鼠,我从地上捡起一个饼给小松鼠吃,它居然一点也不怕,调皮地接过饼,大口大口吃的津津有味。鹿园内有很多人工驯养的梅花鹿,可爱梅的花鹿在这里自由奔跑,轻松地散步。这些动物从前只能在动物园里远远的看着,这时却可以亲近它们。这个季节想看冰雕只能到室内看了,想进去看冰雕一定要全副武装,穿上棉衣,穿上棉鞋,我跟爸爸也不例外的进了展览室。一走进去几乎每个冰雕都装上彩灯,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像是举行一场选美大赛,都在炫耀自己。我被这美丽的画面深深的吸引了。还有奥运圣火、奥运五环、福娃,很多有关奥运标志的景象让我目不暇接。五彩缤纷的冰雕装点出一个个童话般世界,每一位游客都置身其中,在欣赏美轮美奂的冰雕艺术同时,又能感受到难得的清爽。我还玩了冰雕滑滑梯,我坐在救生圈上飞速的往下冲,那清凉的风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快吃饭的时候导游小姐说:“接下来带你们去东北饺子店里吃饺子,饺子种类有二十几种。”一走进这家店一看,啊!饺子种类真的很多,素菜的有黄瓜、白菜、韭菜……,肉类的有猪肉、羊肉、鸡肉……,味道确实好极了,我平时不喜欢吃饺子,今天都吃了大大一碗。我们还游览了以中国人民好朋友斯大中国人与林命名的斯大林公园,逛俄罗斯工艺品店,漫步百年老街……这次暑假里的东北之行,真让我大饱眼福,既增长了见识,又增加了知识,真是心旷神怡。6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东北之旅说起来,去东北的行程是比较艰苦的,首先,我们定好了开往锦州的动车票,在第二天的凌晨3点钟,而这时是下午5点多钟,得解决睡觉问题,最后,我们去了一家旅馆,为了省点钱,我们每人花了50元睡沙发,凑合了一晚,到了锦州才6点多,一下车买上了去齐齐哈尔的火车票,上午11点多乘车,第二天凌晨两点多到,幸好是软卧。然后去市里吃饭再回来坐火车。到了齐市我们先买返程票再做6点半的车去甘南,打了辆出租车去了长吉岗。我发现我们很幸运,7天时间有6天下雨,真正达到了“是块云彩就下雨”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遇上了东北六七十年没有出现过的涝灾,我爷爷家周围被淹了,我们涉水过去的,水不深,没到膝盖,就是滑了点儿,这几天只有一件事好玩,那就是捕鱼,我和我弟还有他的几个同学去摸鱼,到了之后才发现,是去逮别人网子里的鱼,学名叫“遛鱼”,我们一连串遛了五六个网,大鱼小鱼泥鳅装满了一瓶子,然后发现,下网的人来了,我们旁边是一块玉米地被淹了,净是水,我们从玉米地逃出升天,而那个拿着瓶子的不见了,还以为他被逮着了,过了一会儿他才出来,而后去洗脚、洗鞋,并在一个浅滩上放鱼玩,最后放的只剩一条,不久也丢了,很长时间后才发现它逆水进了另一个网子。其他的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农村生活,有机会的自己体验。点评: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Array。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60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东北之旅路越艰难,风景越美,无论如何,感谢经历。——题记舷窗外纷纷扬扬的雪,安静得像天使悄悄流的眼泪。随着渐起的喧闹声,我踏上了冰雪之国的土地,寒冷陶然弥散,凉飕飕的风令我们感受到了北国的温度——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风吹在我身上,像冰凉的手,抚摸着山岗。寒霜骤降,划过鼻翼。踏上北国的土地,雪的娇靥与朦胧在大雪谷和雪乡体现的淋漓尽致。白茫茫的一片,没有一丝瑕疵,让人忍不住去在哪里印上属于自己的印记。雪特别深,有的地方都把我整个下半身淹没了,我们艰难地前行。穿越大雪谷,孩子们总喜欢边走边玩,让两个多小时的徒步,不再艰难,反而有点快乐无穷。就这样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终点,让家长们无不惊讶,还有的家长笑道:“要是爬花果山,肯定坚持不下来。”到了雪乡,雪更加的迷蒙。细碎的雪花,被刺冷的风刮过去,又旋回来,在灯光的映照下,漫天飞舞着。当斜阳贴着街道缓缓前移,马拉爬犁的铃声,走街串巷的就落了一地疏黄。一座座民房为这个被白雪覆盖的小村庄添了无数家的味道和温馨。雪乡几个房子之间就有一道小雪坡,随处可见一个个拿着滑板从雪坡上滑下的孩子们,他们笑的是那样的豁达与纯真,仿佛他们只是时间的过客,不留痕迹。雪乡的夜景十分美丽,各家各户的屋檐下挂着红灯笼,贴着各式各样的窗花,透过擦得锃亮的窗户可以看到里面的旅客围着圆桌,吃着热情的主人做的饭。仿佛这里每天都是在过年,每天都是如此温馨、和谐、美好……时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滴答声清脆。我在那段看似艰难的旅程后,提笔写下这段旅程的温情。600字 六年级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