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的古城公园
星期天,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哼着小调,来到了临汾市古城公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门门口处用青石刻成的古城地图,和我相对的有著名的元代戏台,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的古老淳朴。看过地图后,我向着名人广场走去。踏着一条石板路,我们边走边欣赏路边的花草树木,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名人广场,那些名人花墙都是用青石制成板的,在太阳的照射下,那石板变得滚滚烫烫,好像在告诉我们,他们在各自的朝代中是多么伟大。在这五十个名人当中,有4个人印象深刻;霍去病和卫青,他们都是尧都人,也是西汉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受到卫子夫的推荐后,驰骋沙场,为了开辟河西走廊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有一位春秋霸主主宰着整个晋国,他就是晋文公,是曲沃人,他不仅是“五霸”之一,还是一位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他在跳亡时,名臣介子推割肉救主,却因为晋文公忘记往事,被奸臣施计烧死在一座山里。而在另一侧,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指着名人画墙对着座下的拿着电脑的小孙女讲着《名人志》,那个小女孩认认真真的听着,手不停的往电脑上做笔记,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见识了名人的丰功伟绩后,我们转身走去元代戏台。而我们却没有真正踏上元戏台,而是在元代戏台正前方-梨园广场,在广场两边,各雕刻着9个栩栩如生的脸谱,而在那古老的脸谱中,品出了戏曲文化的悠久和脸谱风韵,他们雕刻地栩栩如生,形态逼真。
绕过元代戏台,我们径直走向平阳湖,在平阳湖上,摇摇摆摆的吊桥仿佛在为游客弹奏着一曲曲音乐。当我走上吊桥时,我看到了平阳湖是那么碧绿,水中的鱼自由自在地耍着,这时让我想起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诗,还让我记起一篇课文《桂林山水》,课文中说桂林的水真清、真绿、真静,我觉得平阳湖虽然不能与俪江攀雄,但是能和湖水攀清,再看看那黄了叶的柳树围绕着这样的湖,而这样的湖倒映着这样的树。
走过碧绿的平阳湖,我们踏着一条幽静的小路,走向西门-龙牛广场,不要说那座雕塑没有什么名气,而它满载着中国千古的美丽资源和光辉的历史坐落在这里,“龙”
中华民族的象征,“牛”是指千年以前的临汾为了防御地震、洪水等自然灾难,于是在临汾的四周埋有铁牛。所以临汾又叫“卧牛城”也常指临汾人勤勤恳恳的劳作,所以,龙牛合一雕塑独一无二昭示着临汾人民乘势腾飞。
看过雄伟的牛龙后,我们由西门进入,看到了古城展示台。我们爬过了拱桥,踏着青石台阶,看到了那由青铜微缩制成的展台,并找到了市中心-鼓楼。站在古城上,古城公园的景色大半尽收眼底。看那碧绿的平阳湖,向我们滚滚流来,看那元代戏台上,两个小女孩模仿着梅兰芳同志的步姿快乐的舞蹈,看那远处的名人广场,50个名人仍然闪耀着丰功伟绩。后边的龙牛雕塑在西边高高的耸立着,再加上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构成了一副极美的图画。
走下古城,沿边而走,还没到达瀑布跟前,却听见了瀑布这位雄浑男高音的歌声,那水从上而下,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水帘,不禁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夕阳西下,火烧云在天空摆动,我们再次回到东门,各自都流连忘返,看到了火红的夕阳才恋恋不舍的回头望望,想着:古城,愿你能再度辉煌,我们还会来看你的。
秋天
我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也喜欢烈日炎炎的夏天,当然我也喜欢大雪纷飞的冬天,但我最喜欢的是硕果累累的秋天。
秋天的街道上的落叶像松软的白云一般踩上去又陷下来,又再次恢复原来的样子,清洁工人刚扫完前面的后面的又如同蝴蝶一样纷纷扬扬飘下来。
秋天的广场上的人特别多,秋天没有了夏天的炎热,人们脸上的表情显的轻松了许多。秋天广场边上那一颗颗白杨像一排排挺拔的战士在风雨的吹打中仍然毅力。但它脱去翠绿的战袍,换上了金黄的衣裳。在徐徐秋风的吹佛下秋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飘落下来。
秋天的菜园里有丰硕的蔬菜,你看那又大又圆的白菜,像将军一样紫莹莹的茄子,还有胖乎乎的大南瓜、冬瓜,当然还有那火红红的辣椒如同一串串的鞭炮……
秋天的果园里更是硕果累累,又大又红的苹果,像葫芦丝的梨,火红的山楂,犹如珍珠一般紫莹莹的葡萄……
啊!秋天真美,我爱秋天!
相关推荐
-
的临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因此,这一天被称为国庆节。今天是2004年的国庆节.临汾到处都摆满了鲜花,到处都有迎国庆的气氛.早上,广场上的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那么震.同时喷泉也喷起来了,先是里面的,好象趵突泉一般,然后是外面的,好象刚刚盛开的花儿一般娇嫩。到了鼓楼,周围都摆满了竞香开放的菊花。吊兰。串串红。。。。。。有红的。黄的。橘红的。粉红的。紫红的。白的。。。。。。还有好多种花的颜色和名字,我都叫不上来呢!五颜六色的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他们很亲热的落在游人身上。花色不一的蝴蝶应有尽有,看的人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那五彩缤纷的蝴蝶,红似火,白似雪,黄如金,粉如霞,一簇簇,一丛丛,争媚斗妍.鼓楼广场上,那妙美如花的喷泉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喷起,中间的犹如花开花落的花儿,中间的笔直的喷了起来,足足有20米吧,好象会跳舞的仙女一样;周围忽起忽落,非常漂亮.啊!今天真高兴.400字 六年级
-
临汾,你好!只要你留心,你会看到临汾各个街道的路牌上。灯箱 上。广告牌上以及广场大屏幕上,到处都会有“建设科学发展,环境宜人,平安和谐,风清气正的新临汾”的字样。走在大街上,你会觉得街道越宽了,绿化越来越多了,两旁的建筑越来越整齐了,街道表面也越来越干净了。放眼望去,高层建筑到处林立,新楼房整齐漂亮,旧楼房粉刷得焕然一新。抬起头,天空湛蓝深远,白云悠然飘荡,空气中弥漫着水雾和淡淡的湿土味道。让人觉得临汾真的很清新。临汾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旧城慢慢向新城过渡,只要你走出去,你都能看到修路。铺路。盖新房,拆旧房的。到处都是一片忙忙碌碌的劳动景象,我们也切身感受到临汾的种种变化。你知道吗?临汾有女交警了,巡逻车也换成卡通电瓶车了。交警开着敞蓬警车驶过街道,成为街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感觉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与祥和。我们看到临汾正朝着省级“园林城”“环保城”的方向一步步迈进。奥运推动了临汾的新变化,我们临汾人也要与临汾的新变化融和,做个新临汾人,不做那种污染环境千夫指的事。从点点滴滴的文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新临汾尽自己的一分心力,让临汾的明天更加美好!5·1裴育奇45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
古城我依然会常常想起那一年在凤凰清晨的日出。当所有的繁华褪尽,当属于城市的霓虹不再闪烁缤纷,一个凤凰古城被还原了。沱江的水在我脚下潺潺东去,这条江就这样永无止境的留着,之前供人取用,之后供人游玩,无怨无悔,了无声息。至此我终于明了,水才是最宽容的灵魂,包容万物。1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古城据说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时期,曾差遣赖恩爵到大鹏,守卫大鹏防止英军侵入。今天,这座古城面貌不改,依然和以前一样,挺立在深圳的南端---大鹏湾。今天,就由我来充当赖恩爵将军“守城”。首先,看看我们的城门楼,这是由一块灰色的砖头砌成的墙,上面布满了战争的伤痕,多少沧桑的岁月。在城楼上树立立着一支支“赖”字的旗帜,有着一种势气逼人的感觉。随着拥挤的队伍,终于来到城楼上。面向古城放眼望去,这古色古香的美景,一切尽收眼底。瓦片小屋,石头小路,乡村古井,念经的老人……许许多多事物体验出一个——“古”。其间,有一座造形优美的院子,这就是“我”的书房——“怡香书院”。经过一条石子路,就到了“怡香书院”。房子呈封闭的花园式,第二层从中间分开,像一条半明的路,指示着前方。“怡香书院”记载着“我”赖恩爵将军保家卫国的光辉业绩,几百年的历史啊,代表着“我”赖思杰将军精忠报国的决心。最后,还参观了府第、寺庙、龙井……我“充当”的角色也只能到此结束了。这是一座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古城,也是一个美好的预言,预示着伟大祖国告别腐朽和落后,昂首挺胸地走向繁荣和富强。400字 六年级 状物
-
古城的爱让我带你飞翔让我们插上梦想的翅膀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快乐的不再让愁苦的乌云笼罩落泪也要紧紧拥抱古城上飞翔,我相信三千年前我们相恋风里永恒的宿命你我再不能分离血流下的一刻――两颗心亦淋漓尽致我不要再苦苦寻找你岁月划过古城的壁画春纵容小草侵略你我牵手走过的古道原谅我爱得彻底我要紧紧强抱着你哭泣让我们超越时空的羁绊回首千年不变的约定沧海桑田我永远在这里柔弱的灯光孤独我死亡后不朽的心依然燃烧着红色的火焰旋转的转生之轮奈何桥上孟婆汤我反抗地将一切扭曲我落泪了仰天大叫我不会和你再分离即使我与世界为敌让我用温暖的翅膀拥抱你这一刻不需要再多的言语只要你在你爱我让岁月的陀螺停止你我的爱凝结在这暖风中的古城一段幸福的传奇永恒300字 六年级 诗歌
-
古城在公交站不厌其烦的等待着,不知何时已小雨淅淅,我依旧看着手中的书,斜斜细雨在书上留下秀丽的水印,雨之冷意使我回忆起记忆深处的过去,我的思绪在雨中愈渐迷离……一月下半旬,寒气逼人,雾霭笼盖天地,氤氲的水气徘徊于朦胧的窗边,我仿佛又看见那个孤寂,懦弱的自己,生活的压力使我渴望逃避,虽然明知只能逃避一时,但还是依旧如此走出了家门。寒风凛冽萧条,两三只鸟儿停在树上歇息,树以晃动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天灰茫茫的一片,仿佛不久就要哭出声了。风愈加猛烈,犹如一位严厉的收税官,将体内本就接近临界点的热量收走。不断哈气着,但仅仅只是昙花一现的温暖后又是剧烈的严寒,真冷啊!不过心中更冷就对了。又是一阵狂风,目光蔓延可及下的万物都扭曲了身子来抵御这骇人的严寒。偶然瞥见一只枯叶蝶在逆风中缓缓而行,它是如此的渺小,又是如此的微乎其微,但又是这样的动人心扉。我寻觅它的踪迹,走过一道古门,仿佛周围的景物在过去与现在之中穿梭,一切都是此般的梦幻,我至今都无法相信那古城是我亲眼所见。再望那只枯叶蝶就像到了家一样自由自在,悠闲轻快的飞向远方。定目细视,房屋被岁月抚摸留下恒古不变的烙印,古色古香,古韵古律,无处不在。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好似二月青虫低语、又似三月惊蛰沙沙、甚似一月北风呼啸。白墙黑瓦,炊烟袅袅,如同匹匹光滑又随风飘荡的灰绸缎。不时有骑自行车的驶过,一路便响起了清脆的铃声,惊起刚停下休息的鸟儿,又马上扑扑翅膀成群结队的飞走了,那灰色的绸缎也弯曲了身子,舞动起来,少顷便又变得平静了。扑面而来的早已不是狂风,而是如同四月温馨的柔风沐浴一般惬意。凝耳倾听流水的独奏,愈是往前,清淡优雅的气息愈是弥漫开来。已压抑不住内心的好奇,快步向前,前方有一座三孔拱形桥——张择桥,张择桥,自然之子,当我第一眼看见它时我便把他们之间划上了等号。张择桥不同于其他桥的沉默稳重,而是照应时代披上了绿色的衣装,更具活泼,更显生机,饱经风霜却又傲然挺立,这样的张择桥值得我们去纪念,去尊重。桥下股股白流湍湍而行,虽然时值寒冬,但两旁岸边水草依旧葳蕤,各花争艳,花香在空气中酝酿着新春的气息,河里的鱼也不禁探头探脑。在桥上极目远眺,河上有几圈荡漾着的水波,一条条通体晶莹的鳞鱼,奋力跃上河面又害了羞似得潜回去。薄暮迫不及待的跳过地平线,将暮色与灯光巧然结合,缀下千丝柔和的黄线,将河流镀上金边,感慨间,夕阳宛如一个世外高人,只愿远离处世喧嚣,于是便隐匿于地平线之下。黄昏与晚霞如同四海为家的游子,苦苦寻觅,然而又无处可寻,带着些许的悲意,悄然而逝了。待我回过神,天边已被泼墨所重彩,赶忙寻家而回。霏霏的雨愈渐变细小,那日古城之行仍如同波涛一般一遍又一遍回荡在我心灵的岬角。初二:天空领主1200字 四年级
-
古城作文古城,在我的记忆里,有宽宽的街道。至少,要比我家门口的泥巴小路宽很多。古城的戏台也很大很大,至少,要比我们那里的四合院还大。古城的初中高中都很大,大到我进去后总怕摸不出来。古城的人也很洋气,洋气到我见了他们总要自惭形秽般绕着走。他们那时候都是烫发头,喇叭裤,唱着崔健的《一无所有》或是“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那时候的我,也留着长发,穿着蓝裤子,中山服,总是骑着自行车老远老远到古城高中看她看她。那时候,她总是穿着一条黑裤子,紧身绿上衣,齐耳短发,胸口别着一枚“古城中学”的小胸针。我到她班级门口找她,她就红着脸出来,说,你在戏台那里等着。我就到那里等她放学。那时候非常激动,也学着古城人唱着“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当然,也唱“小妹妹开在--啊--哥哥的心中,啊--哥哥的春天已来临”。她来了,依旧红着脸。记得我会递给她几封情书,她接过后会捏在手里,问:你吃饭了吗?我说吃啦。其实我没吃,但是我不能让她担心。后来她就送我走,一直送到南河桥头。那时候,南河的水清亮清亮,就如我那时候的心一样样。我推着自行车一直上坡上坡一直推到洪庆观,还能见到她在桥头呆呆望我。我骑着车子过了塞里村,下到八里滩。要是秋天,八里滩里会有很多花生地,因为饿,我就偷刨人家花生吃,吃得浑身是劲,在沙地里骑着车子也觉得一点不费劲。那时候,总是疯狂想她想她。半夜里,还要起来好几次向古城的方向望啊望啊。白天,放牛时,我就会爬到高高的山顶,向古城方向深情地挥手啊唱歌啊想她想她。她回信说,她也一样疯狂想我。她躺在麦地里想我,吃饭时想我,就连睡觉时也在想我。那时,是多么幸福啊!我想着她,她也想着我。我和她虽在两个地方,但我们的心总是紧紧连在一起!正如很多人的初恋一样,最终她还是离开了我到更大的城市去啦!她虽然抛弃了我,但我一刻也没忘记她。我依旧日日夜夜想她想她,吃着饭想她,干着农活想她。写了很多很多信,不知寄到哪去。准备了好多好多话,不知向谁说起。我昏天黑地想她,要死要活想她。花儿谢了又开,却再也不见她来。任我苦闷徘徊,可春去又见春来。后来小浪底水库建成蓄水啦!我也搬迁到他乡啦!原来的古城已沉睡水底啦!所有所有都物是人非啦!但我因何还是常常想起?那个让我曾经牵肠挂肚朝思暮想的少女啊!那个令我魂牵梦系一往情深的去处啊!直到现在,我头发也快白完啦!脸上也有皱纹啦!妻子开始嫌我傻啦!儿子也嫌我穷啦!我就偷偷想,那个时候,我在她心里还是很完美很完美的呢!虽然她离开了我,但我还是感谢她,给了我可以这样想她的机会,给了我知道自己也曾完美的青春。我是这般怀念她,我也如此伤心我。如果来生我是她,一定一定不抛弃他。如果来生她是我,定会知道我是多爱她。古城啊古城我的古城何时再回你怀中--脚下的地在走身边的水在流我要抓起你的双手你这就跟我走--1200字 初二 散文
-
古城安阳离别安阳巳经很久了,我依然怀念着它。它是我生长的故土,是它的水土风情养育我十年,在我心中,安阳就象母亲一样,令人魂牵梦绕。安阳是一座古老的小城。它没有杭州的妩媚娇娆,没有苏州的神秘情调,也没有北京的雄浑气势,更比不上广州繁华热闹;古往今来,没有多少名人墨客为它遗诗留画,许多人也许都不曾知道它。可是,安阳是很可爱的,是值得人们留恋的。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都至“殷”,从此安定下来,一个古老的民族就在这里生息繁衍,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中国。“殷”就是现在位于安阳郊外的一个叫“小屯”的村镇。历史给它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遗产:甲骨文,商代大墓、古币、古陶器、祖先的遗骨……四千年的历史证明了安阳的古老和伟大,可以说,它的身上集中了中国远古文化的最迷人的光芒。盘庚迁殷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殷地的富饶和险要。这片沃土位于豫北平原上,气候温和,一马平川。平静而曲折的漳河在它中部穿过,河水终年缓缓流响,仿佛奏着一支永无间歇的长歌,无数个动荡的寸代就在那似哀似怨的歌声里沉浮。阡陌纵横的原野,从来不会辜负农民的辛劳。因为这富饶,安阳成为历代豪杰争抢的对象,用它屯积粮草,养精蓄税,就是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刀枪剑戟自然特别青睐于它,为它刻下深深的疮痕,宠上一层凝重的气氛。安阳自有它的魅力,“古老”便是它的特色。单看那些景观吧,安阳最着名的去处是博物馆。在清幽高密的树从中,隐着许多靑石雕就的马、虎、狮和人,高颀伟岸;不知是什么朝代的大青铜香炉蹲在红墙碧瓦的高殿前,有时还会冒出缕缕紫烟。氤氲缭绕在树间;高殿里陈列着殷墟文物,有很多世上无以媲美的珍品,体现着古代人民高超的才智。一座文峰塔、上宽下窄,象个倒立的锥,造型极为独特,颇受称道,它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以前,安阳有许多古砖铺砌的小巷,狭窄平坦,两旁林立着翘屋檐的陈年古厝,麻雀、燕子在檐下做窝,满城都有它们快乐的影子。居民的院子里,常常会探出几枝枯老的枝桠,挑着白的紫的花儿,无声无息地开落,花香弥漫每一处角落。一些街道的名字也和“古老”分不开,竞有一条长街叫“老街”,而且再无别名了。安阳民风很有趣,大家都很崇拜英雄。自己家乡没有足以留芳千古的人物,于是从临近的汤阴县借一位岳飞来敬仰。几世的人们,都传颂着这位英雄的丰功伟绩,仿佛他是自己的乡亲一样。可是对于另一位地道的同乡袁世凯,人们是向来不屑启齿的,虽然也给他筑坟立墓,却始终当他是外乡人在安阳落了户。这样爱憎分明的态度,是安阳人共有的品格,也许就是古老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已经有八九年没有见到安阳了,从电视上,报刊中我又捕捉到它的影子:如今安阳作为一个交通要地,逐步发展成了一座工业城市、文明城市。高楼大厦代替了陈旧的古屋,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设备先进的工厂鳞次栉比,新古文明在改革的时代交相辉映,再树古城雄风已成为安阳人民的共同目标。如果再去安阳,我也许会感到陌生,感到惊奇,它的容颜竟改换得那么快!但市,花香一定还在,民风一定未改,安阳一定更加可爱。1200字 高三
-
古城_1200字流水潺潺,冲不掉古城印记岁月悠悠,带不走文化身影长安与苏州,一个有瓦殿宫阁象征千年古都的庄严;一个有亭台轩榭代表东方园林的典雅。繁华似锦的都市伴着它们辉煌的文化经历千年风雨的洗礼,一路摇曳走过,关于它们的记忆没有被时间风化。时间是不使文化的记忆风化的。就如我们能记得希腊神话,罗马法,了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意义。会吟咏唐诗、宋词,偶尔翻阅下元曲,拿本小说看看,看累了后讨论下玛雅人的金字塔。同样我们不会忘记古老的东方大地上有这样两个城市以及它们代表的文化,一个风格是雄浑豪放,一个特色为缠绵婉约。长安古道,意马迟迟,春松华茂的景象也象征着它的未来是一片欣欣向荣。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更名后,西安已成为中国西北方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但隆隆的马达声和满天弥漫的烟尘没有湮没它原有的庄重。秦兵马俑、西安碑林等文化古迹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游人在赞不绝口之时也唤醒了一些关于长安尘封千年的记忆,这十一朝古都处处充斥着雄劲与严整。辛弃疾和他的词可以作这种文化的代表。他虽生在泉城济南这个温柔和顺的城市,但是毫不失北方热血男儿的英雄气概。策马沙场,他壮怀激烈;舰阁楼船,他睿智奔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让人不由忆起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是想着驱除鞑虏,还我中原。名为弃疾,但心病难除。长安是他的寄托,楼兰他总在牵挂。好男儿却难守家国,他写下自我讽喻词。即使垂暮之年也时时吟唱:“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如果说长安是豪放派的居民点,那么苏州应该是婉约派的归宿了。“前几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却悄悄度过自己2005岁的生日。”余秋雨先生在《白发苏州》中这样写道。苏州像一个内敛、娇嗔的女子,隽秀且柔情,从不张扬什么。其实也大可不必,三吴都会,锦绣之城,世界水城的典范和东方园林的代表,拿出哪一样不让世人称赞不已?李煜可以为这座称为“东方威尼斯”的城市做形象代言。他的词是亲切自然,灵动清晰的。正如苏州城里流淌的水道和园林中棱角分明,柔和典雅的线条。曾想李煜他就应该坐着乌蓬船,唱着苏州评弹在烟波浩淼的太湖上游赏。可这样又会有谁会歌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惆怅。大概是老天特意安排,千年后让戴望舒作一首《雨巷》与李煜遥相呼应。可能也只有这被成为“人间天堂”的苏州市才能融合古代与现代完美的婉约意想。也不能说长安与苏州所代表的文化风格完全迥异。因为苏州也存有“卧薪尝胆,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坚定信念和目标,长安也刻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缠绵情思与誓言。只是相对来说,它们更适合哪种文化的缩影而已。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没有撕掉中华文化发展史上记录它们的纸页。还知道昭君墓在西安,千里之外苏州有个叫桃花庵地方住过明代才子唐伯虎。时光荏苒,关于古城的记忆不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岁月流淌,仍有一种讲述文化的声音在晴空中回荡。1200字 高三 议论文
-
潍坊青州古城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根据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境内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有270多处。大禹治水划九州,青州为九州之一。被公认为科学价值很高的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古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诸州中就有青州,称青州"东北据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并注释说:"盖因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吕氏春秋》称青州为"东方之州"。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青州迭为名城重镇,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之久。西汉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是全国13刺史部之一,治所广县城(今城西1华里处),辖5郡4国100多县。魏晋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辖9郡47县,期间公元399年-410年作为南燕国国都,慕容德成为山东境内的唯一一个皇帝。隋置青州总管府,辖4郡36县。唐仍先后置青州总管府、都督府,辖8州49县,中唐及五代设平卢淄青节镇,辖15州。北宋初设京东路,辖26府、州、军、89县,熙宁七年设京东东路,辖1府7州36县。金设山东东路,辖2府11州53县83镇。元初设益都行省,后设山东东西道宣慰司,辖3路12州44县。明初设山东行中书省,辖6府15州89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移治历城。此后,明中后期及清代一直作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随着历史的变革不断变迁,汉设广县城,现瀑水涧以西。公元311年(晋永嘉五年)建广固城,经六次大攻坚战,至410年夷为平地。东晋灭南燕后,另筑东阳城(西至现海军402医院,南至南阳河,东至城关医院,北至尧王山路)。北魏孝明帝筑南阳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里,其规模比济南高3尺长1里。青州地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优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东扼半岛,南控沂蒙,北望渤海,为历代军事重镇。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员兼顾军事,唐五代时期青州是平卢节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设镇海军,北宋在此设京东东路安抚使,金代设山东东西路统军使,元设益都帅府、元帅府,明设山东都卫、都指挥使司,清设山东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驻防城。1948年3月-1949年4月,华东局驻青州。由于青州具有显要的地位,历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较多。汉代封召欧为广侯传五世,封刘便为广侯传三世,元封迈努为忠靖王、益王,明封齐王、汉王、衡王。青州因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为齐鲁境内的佛教中心,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汉地最早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多种佛教宗派,并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迹。尤其是许多佛教遗存的发现和修复,以及大量佛学研究论文和专著的相继问世,为青州的佛教文化营构了较高层面的内涵。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