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水乡——绍兴
浙江绍兴有着“东方威尼斯”的盛誉,一语道破了这个江南水乡。在这一个河道星罗棋布的地方,有着一种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乌篷船。
来到绍兴,你会看见大大小小的乌篷船,大船可以坐一二十人;小的呢,可以载四五人。乌篷船的两头微微向上翘起,船篷用竹片、竹丝编成半圆形,中间嵌夹箬叶,涂上黑色的油漆,所以叫“乌篷船”。乌篷船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小泥鳅,是水乡中的小精灵,给这一水乡带来了无限生机。
坐在乌篷船上,看着江南水乡独有的风景,有说不完的情趣。你瞧,在春天,两岸开满了粉红的桃花,桃树在风中摆动着长长的秀发。低下头,可以看见时不时正一边吐着小泡泡,一边跃出水面,再一闪,又跳入了水中。抬头看,一座座形态各异的青石板桥拱立在河的正上方。三四人围坐小桌边,上面摆放着刚买来的茴香豆、臭豆腐等小吃,当然还少不了绍兴老酒。他们一边吃一边还哼着小曲儿呢。白墙青瓦,绿树红花,一栋栋古建筑在河的两岸挺立,船夫也正在小楼上吃着,再细细品一口,悠然自得,十分快活。乌篷船在这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中行驶,让人心旷情怡,神清日爽!
船夫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地道的绍兴人。戴着一顶黑色的小毡帽,饱尽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几条皱纹,笑容挂在脸上,雪白的头发微微在风中摆着。他驾驶技术十分高超,手脚并用,一脚蹬浆,一手划船。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用两手划浆,快速通过。最有意思的是,他一边划着船,一边还和我们讲着绍兴的风土人情,时不时还哼着一两句小曲。这时,另一条乌篷船开了过来,船夫用着地地道道的绍兴方言打着招呼,响亮的声音在船上荡开。
绍兴人的生活与乌篷船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旧时,乌篷船主要用来大户人家游山玩水,嫁娶喜事,普通人用来捕鱼养家糊口,运着大坛大坛的美酒到酒店。现在,成了观光旅游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了。著名作家鲁迅说:“雇一只船去乡下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可见乌篷船的作用了。
不知从何时起,乌篷船成为水乡的小精灵!成为绍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的“囧”妈
“叮!”电梯门开了,我和爸爸左脚刚迈入电梯,就听到妈妈的大叫:“呀,等一下,等一下!”只见她飞快跑进家里,不一会儿,拿着手机出现在我们面前:“对不起,对不起。我手机忘带了。”我和爸爸无奈地摇摇头。对于这样的情景,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要是哪一天早上出门,妈妈没忘带什么东西,那她还真不是我妈了。
这就是我妈妈,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勤劳、善良、热情、大方的人。可是大家谁都不知道,她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生活中常常扮演“马大哈”的角色,看上去囧极了!
上星期我们去四川旅游,出发前几天,妈妈给我看旅游注意事项。我一看,第二天的行程里有冰川,就提醒妈妈要带上防寒衣物和运动鞋。妈妈说:“好的,好的。不过现在这么热的天,这冰川又能冷到哪里去,不带也罢。”我坚持把我的运动鞋放进了旅游箱,又追问一句:“你真的不要?”“要带你带吧,到时候别被人笑话。”妈妈不屑一顾。
到了冰川景区,老远就感受到阵阵寒意袭来,同行老师们都装备齐全,只有我妈妈穿着单薄的衣服,配着一双凉鞋,冷得直哆嗦。她用最囧奇怪的表情看着我,仿佛在告诉我:“早知道这么冷,就听你的了,现在变成我被笑话了!”一群老师跟妈妈打趣道:“小蔡,火气这么好啊!”妈妈只能傻傻地笑着。幸好有老师给了她一双袜子和一条围巾,妈妈颤着双手接过。冰川的景点上就多出了一道奇异的风景:一个穿着单薄防晒衣,围着围巾,穿着白袜子,配着凉鞋的女人,傻傻地跟着队伍。那样子,别提有多囧了!
更囧的还在后头。晚上回宾馆的路上,大家都在车子里休息,车内一片漆黑。我也有些犯困,把眼镜和发箍交给妈妈后,便躺在她腿上睡了。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东西掉落的声音,只见妈妈弯下腰去捡,等她直起腰的时候,手中多了一副眼镜,原来是我的眼镜掉了!然后她又弯下腰去继续捡,汽车在不断颠簸,我看见妈妈的身体也在不停摇晃。“妈妈,这么危险,你还在找什么?”她轻声说:“我在帮你找发箍呢,发箍好像也不见了。”“啊。不会吧……”正说着,她又弯下腰去捡了。可能声音太响,把周围的老师都吵醒了。一位老师递给妈妈一个手电筒,她就拿着手电筒在车厢底座四处照,可是就是找不到我的发箍。“妈,不是在这儿嘛!”我指着座位上的发箍叫道。“啊?……”这次轮到妈妈惊讶了,老师们先是一愣,然后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要不是车内灯光很暗,此刻一定可以看到妈妈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囧”字。
这只是我的囧妈在旅途中发生囧事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她几乎天天演绎着各种各样的囧事,但正因为有着这个“囧”妈,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无限的欢乐,我爱我的“囧”妈!
相关推荐
-
游水乡绍兴“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绍兴古称“山阴”)王羲之的这句诗是绍兴自然景观的写照,也是在这次暑假,我随衢州晚报小记者去绍兴柯岩采风活动后的感受。绍兴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以会稽山为主,有香炉峰、秦望山、百尖岗、舜王山、石旗峰等。北部多江河湖泊,据统计,绍兴境内大小河流总长达1900多公里。而绍兴景观之美,却更在人情,生活之情。山明水秀的自然美景,以及纯朴真挚的风土人情,孕育了历朝历代的无数名人,所谓钟灵毓秀。在这次采风活动中,我发现的“三大之最”更是水乡绍兴风土人情的最好诠释。第一乃名士书画之最。在鲁镇风景区,有一座中国书画家陈半丁的纪念馆,陈半丁,名年,字静山,号半丁,浙江绍兴柯桥人,是我国现代中国画坛上的大师。最初师承吴昌硕、任伯年,且于海上诸多画家都有获益,来京后复溯源青藤、白阳、八大、南田及扬州诸家,最终合成一家之法。其笔墨、意境得文人之雅和“金石画派”遗风,题材和用色上汲取世俗民间富贵吉祥之趣,所作潇洒清秀、刚健阿娜,迎得了各个阶层的喜好,是20世纪书、画、印兼擅的艺术大家。着有《陈半丁画册》、《陈半丁花卉谱》、《当代中国画全集?陈半丁》存世。鲁镇的商业街里,都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有祥林嫂找儿子阿毛、假洋鬼子、抢亲……。在柯岩风景区内,还有座“名士苑纪念馆”那是一座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教育基地,里面挂满了李白、王羲之、贺知章、陆游、戴琥、汤绍恩、徐渭、姚长子等著名英才的平生着作。周恩来则在“名士苑纪念馆”前的石碑上写下了“我是绍兴人”五个烫金大字,绍兴作为全国“名士之乡”更形象地被表达了出来。第二则是岩石文化之最。沿着柯岩的石板路前行,只见一石柱拔地而起,直插云天。石柱上丰下削,高达30多米,底围仅4米,最薄处不足1米,石柱上有清光绪年间所刻“云骨”两隶书大字,字比人高,这便是有“石魂”、“绝胜”、“天下第一石”之美誉的柯岩。岩石中间盘坐着一尊弥勒大佛,这座佛高20多米,是浙江四大石佛之一,开凿于隋朝,用了一百多年才雕刻而成。此佛别具一格,大佛两耳相通,可容一个身高1。20米人往来自如,据说,“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一语,就是由这个大佛而出的。本来,弥勒大佛身上还披着一件金光闪闪的袈裟,可惜在战国时期被人盗走了,要不然我还能大饱眼福呢!其三当然是酒文化喽!举世无双的绍兴酒可以说是世人皆知,绍兴自古以来无处不酿酒,无处没酒家,绍兴酒是用精选糯米和鉴湖水酿制而成,味香醇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绍兴葫芦醉岛的“品酒馆”里至今还珍藏着1903年和1927年酿制的百年花雕酒。这里的百姓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产生了许多酒俗,绍兴的酒俗与酒习旧时常与封建礼教迷信结合在一起,今天用现代的观点来分析、观察这些丰富多彩的酒俗与酒习,见到的是色彩艳丽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人们善良美好的祝愿,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那种真、善、美的品格。绍兴的酒现在仍盛传不衰。有的酒俗与酒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增添了许多新的酒俗和酒习,有婚嫁酒、生丧酒、岁时酒、时节酒、生活酒……绍兴的乡土人情和水乡风光情趣盎然,现代风情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有着丰厚的人文修养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百年水乡的缩影。1200字 六年级 日记
-
读《水乡绍兴》有感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关于介绍我们家乡绍兴的书,名字叫做《水乡绍兴》。这本书中记载了绍兴的历史,介绍了绍兴的村镇、巷里、宅舍、建筑、装饰、水乡文化、戏剧、岁时旧俗,还有览史迹和后记等非常吸引人的内容。看了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总会不知不觉的想到绍兴的原貌,想到原来的劳动人民们是多么的辛苦,就连一顿饭也吃不饱!再看看现在的绍兴,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在,连一顿饭也吃不饱的人,在我们这个鱼米之乡——绍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就连讨饭的人也可以吃得饱。说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这本书作者的序语: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蕴育出乡土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数字化的今天,世界风云变幻。现代都市人与历史留下的印痕已无可言说。老村、古镇、旧宅、败祠、发黄的族谱,或可引发人们对乡土中国的思索。本系列旨在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以图文随记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中华本土的文化之精髓,复苏久远的历史场景。为探究历史......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得爱护绍兴的历史遗产!同时,也要赤借此呼吁: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珍视我们的历史!4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水乡我家乡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水乡。这里不仅有那翠色欲流的青山,还有那爬满了藤架的青瓜,更有那纯净的水。瀑布当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会发出“浩浩”的响声,这响声震耳欲聋,久经不息,瀑布经过石壁的上半部分时比较平滑,当瀑布冲到下半部分时就急剧奔腾了,像扯碎的一条条银帘,冲到石崖上,像断了显得珠子,四处乱溅,小水滴如同雪沫儿一样飘洒下来。如烟,似雾。只见一股揣急的水流从陡峭的山壁上飞泻而下,溅到大石头上,水帘闪动着,翻腾着,跳跃着,又撞上树叶,便形成千丝万丝,飞跃着洒向天空。湖宁静的湖呵,不有一丝微波,周围的山也很宁静。若不是一缕微风吹在我面颊上,若不是天上的云彩在慢慢的飘动,我会认为这是一幅美丽的画呢!天蓝色的云,墨绿色的树,淡红色的花,把湖衬得更美妙脱俗,风一扬,绿色的涟漪一层接一层,从湖心扩散开来,一层又一层,似乎无休止。可是风一过,它又安静如初。水乡,我心中,那永恒的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小学六年级:回澜小学张淇350字 六年级 写景
-
水乡垂柳影随碧波漾,古杏枝伴清风舞。芙蓉出水身不污,哪堪叶沾清晨露。50字 六年级 诗歌
-
水乡水灵灵的水乡水淋淋水淋淋的水乡水清清水清清的倒影似梦幻水灵灵的石桥凉冰冰。水乡的清晨空气新水乡的黄昏是仙境水乡的太阳湿漉漉水乡的月亮满盈盈水乡的垂柳婀娜多姿水乡的炊烟袅袅妙婧水乡的馒头柔软香甜水乡的酒杯香醇温馨水乡的男人风流倜傥水乡的女人袅娜娉婷水乡,如梦如幻沉香梦水乡,半醉半醒最多情150字 六年级 诗歌
-
水乡魂牵梦索,只为水乡。顺历史潮流而下,不管五代十国,不管大汉胜唐,水乡都静静地立在那儿,她眼里流出来的波痕,永远是清澈的,就如她的一条条溪流,碧绿而不压人心头的水,青色而略显古旧的墙。不加修饰却有自然之美的水岸石阶。水乡,你就静静的立在那,亭亭玉立地吸引我。昔日越溪旁的女子,那缕香魂大约是水乡的吧。泛舟西湖的清雅,从绿绮琴里传出的扣人心魂,成了水乡一个千百年未能完成的梦。水乡的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似一幅淡淡的水墨,寥寥几笔,却有道不完的古韵。西湖畔杨柳深处也曾有过苏小小银铃般的笑,都记载在一圈圈的波纹里,永远回荡在清风中。梦里的水乡,有如雨巷般的迷茫,我的意象里常有这样一幅画。如雾的丝雨里,绿柳迷茫,远方飘来一个女子,纤弱的身躯徘徊在雨中。及地的青色长裙,不带一点粉饰,白色的长袖小衫,仅肩头绣着几朵芙蓉。凝脂般的手腕上,轻垂着玉镯,两只玉镯不经意的一碰,清脆叮当。还有一把黄色的油脂伞,伞面上画着一只白梅。女子轻轻地飘过,梦般的迷茫,低垂的眼睛里有透明的忧伤。她从雾里走来又走过,走在青石板上,走在清溪边,最后消逝在雾里。水乡的女子都是一首诗,永远读不透。水乡永远是温柔的,正如她的水。你轻摇一只小舟于水道,看两岸风景,定是柔柔的一幅画,也许岸边有汲水的女子,清脆的面庞,红色的头巾,却不显得俗气,嘴里还唱着黄梅戏《梁祝》。亦或有一只古老的蓬船,船上有渔夫在坐着品酒。不是北方豪爽的一饮而尽,也不是京城文人做作的一口一叹,只是静静地喝着,仿佛在品味生活。水乡的傍晚是极富韵味的。你摇船穿过一道道水桥,看到几家阿妹们轻轻地谈着话,或是抿着嘴笑。看见一个老婆婆背着小孙子慢慢走过,小孙子瞪大眼睛四处望着。看着夕阳掂着脚悄悄下去,又看见月亮慢慢浮上来,直到看到满溪的星星,眨着眼儿向你微笑,你才会往回赶。水乡永远是静的,使你也只好轻轻地,怕打破了这宁谧。一直喜欢汤灿的那首《家乡美》:家乡美/家乡美/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水边的风而轻轻地吹/天上的燕子悠悠地飞/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800字 初一 散文
-
那个水乡我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艳丽,我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壮阔。但我更爱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因为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作,也是一卷江南水乡的私语。是的,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魂力以及它的风土人情,但乌镇这个水乡却令我久久难忘。那是一个迷人的水乡,用美丽的景色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匆匆到达乌镇已是傍晚,夕阳西下的乌镇分外宜人。放眼望去是蓊郁的,老梧桐下坐着歇息的游人。摸着它盘虬卧龙的树干,聆听着它沙沙的耳语,透过它的叶隙看那斑斑点点散落在地的夕阳,别有一番蕴味。水上,轻舟在慢慢地向前驶着,船桨在水面上“画”出了一个个水波,好似一幅美丽的水乡画作。那是一个快乐的水乡,用丰富的活动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夜幕悄悄降临,若你此时行走在小巷中,你一定会发现,许多人拿着水木椅在快步行走。其实他们是去看露天电影,伴着星星,伴着月亮应该别有一番特色吧!瞧!那水中药铺门口的梧桐树下,老爷爷、老奶奶们围坐在那里拉家常,喝菊花茶。伴着声声的蝉鸣,笑声回荡在水乡的上空。那是一个纯朴的水乡,用人们的勤劳书写着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天边刚刚泛起的丝丝的光茫,推开窗,印入眼帘的是乌镇人忙碌的身影。楼下的老奶奶早已蒸好热腾腾的包子,待待早起的客人。木工铺的老伯正卖力地磨着一块木块,眼前放着差不多完成的洗脸盆,木屑散落在老伯的四周。那是个优美的水乡,用特别的建筑书写这乌镇这个地方的私语。阳光洒在水乡的每一个角落,推开木门走到外面去。沿着青石铺成的小路,一直走一直走,去品味乌镇这个水乡的气息。走进乌镇的老邮局,简朴但又令人难忘,简单的设计但又不难看到乌镇浓浓的文化底蕴。旧式的四角方桌,长板凳上坐着游客,他们正埋头认真地写着明信片。再往下走,右边有一间特别的小铺,门口的坐上放着四个陶瓷大茶壶,右边放着块刻着“大碗茶”字样的木头。两元钱就可以喝到大大的满满的一碗,甘甜可口,清热解暑。现在的村庄、小镇哪里还有这样特别的店铺?乌镇的特色并不止这些,乌镇的私语更不止这些。有空的话到那儿玩一玩,看一看“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聆听一下乌镇这个水乡充满魅力的声音。南海实验中学初三:何沛莹800字 初三 写景
-
江南水乡我想去江南。这个想法一直埋藏在我心里很久,很久。这种渴望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地鼓动着我,总会让我幻想起江南情景。记得一首诗,白居易写的《忆江南》,情韵鲜活,离韵悠长,一首难得的抒情诗。江南,真的,就那么美么?在一个难得的暑期假日,我伴母乘车来到江南。那里的小镇总能给我带来几分情绪,似百合般清香,又像槐花一般充斥着我的心间,它浓烈的古韵气息就如同春风一般叨扰着我,也总能让我停下脚步细细观望。闭上双眼,静沉下心,侧首倾听流水的呼唤,感受风的抚摸,总能让人不禁享受起来这难得的闲暇与静谧。牵着母亲的手,漫步在街道上,天空总是悠然地下些小雨,那细雨犹如及时的甘露,洗去一切尘埃,赶走一切疲惫;那细雨犹如春天的阳光,逃进我湿潮的心间,将江南的温柔沁入心底。江南的气候异常凉爽,没有南京夏日火炉般的炎热,更没有哈尔滨那般渗入骨髓的寒冷,它让精神紧致的人放松,让焦躁的人变得平静,能让内向的人变的随性洒脱,这种难得的气息总是时时刻刻,毫无预警地潜入人们毫无防备的心房。江南的烟雨小巷,古朴美好。一石板小桥横跨河的两界,雕刻十分精致。倚河而居的小筑,厚厚的青苔布满整面墙壁,有掩盖不住的沧桑。民居之下,绿水荡漾,那河流就像翡翠丝带一样缠绕着小镇的房屋。小筑升起的炊烟,夹杂着淡淡的饭香,深吸一口,便会感到神清气爽。雾气飘飘,布满整条石板街道,狭窄而悠长。顺着倚桥而下的台阶,弯弯蜒蜒的走到河边,便会看到美丽的少妇随意地蹲着,那细长乌亮的头发漂浮在绿水之中,随兴中带着悠闲。就在这时,便会发现,街道上一老人高声吆喝着,手中不知揣着什么,推着庞大的车,而民居里还会出现一些女子与他说着,笑着,爽朗的笑声令人感到无仙的羡慕。巷中央的河道,总会经过一些板木小舟,而小舟之上,却总会有一些人好奇地张望,还有时,拿出相机左拍一个,右拍一个,那如获至宝的表情总是令人发笑。夜晚,结束了白天的工作,人们都累了一天。街道就像波平如镜的河流一样蜿蜒在树影之中,只有那沙沙作响的树叶,倾诉着一天的繁忙。明镜的月亮高挂在黑幕之中,静静地照耀着大地,一切都变得十分静谧,只是偶尔还会传来船夫低沉的吆喝声……800字 六年级 散文
-
绍兴之旅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行。今年寒假,我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旅行时间!我们的目的地是:浙江绍兴。一下火车,我便像一只兔子般蹦蹦跳跳地上了旅游专线,只见车上摩肩擦踵、人头攒动,我顿时大汗淋漓。而且车在路上有点颠簸,望着车窗外略显破旧的建筑,于是我对绍兴的印象有点小失望。不一会儿,我们便到达了,开始了今天的旅程。首先,第一站是周恩来祖居,我们先来到了周恩来的铜像前,只见周恩来同志雄赳赳气昂昂的,眼睛炯炯有神,我肃然起敬。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周恩来的画像与介绍旁,有一张照片令我深感意外,那是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同志的照片,妈妈也看透了我的心思,便微微一笑,说道:“他们三位伟人是同一时期的,他们齐心协力,为人民鞠躬尽瘁……”我顿时恍然大悟,对周恩来同志又多了几分敬意。不一会儿,参观完了周恩来祖居,我也对周总理有了深度的了解。第二站是鲁迅故居,我忽然大吃一惊,看来绍兴真是个培养人才的好地方呀!看着鲁迅先生的画像,听着讲解员阿姨的讲解,仿佛能够感受到他眼神中无时无刻不发出文学的光芒。我特别佩服鲁迅先生,因为他的文学作品格外出众。特别是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闰土》是我最喜欢的了。鲁迅先生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鲁迅的鲁是跟他母亲的姓,这是他在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他勤奋刻苦、学识渊博,在他小时,因给生病的父亲买药而上学迟到了,先生批评了他,鲁迅就在自己的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他就再也没有迟到过。鲁迅先生真是一个知错就改、有孝心的人啊!最后他还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公费派往日本留学。参观完鲁迅先生小时的游乐天地百草园和少时勤奋苦学的三味书屋,使我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了更好的理解。绍兴不但人才济济,土特产也特别美味,有:孔乙己茴香豆、臭豆腐、黄酒冰棒……我最喜欢的就是黄酒冰棒了,撕开外面一层包装,就可以看见里头有一根深黄色的冰棒,我垂涎三尺、迫不及待的啃了一口,啊!入口即化,真是美味极了!浙江绍兴真是个人杰地灵的旅游胜地呀!800字 四年级
-
绍兴漂流感悟我有着一种象鸟儿一样的心境,就是自由自在的在空中飞翔,它能让我飞的更高,那我就看的愈远。为此,我的第一站就是绍兴。我是第一次来绍兴漂流,在这里我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要学会忍耐,要耐得住宽容。当然这其中的细节要靠自己去慢慢地体会的.只有自己去体会了那感觉就会一辈子都忘不了。今天,我来到了绍兴,一下车,迎接我们的叔叔阿姨就围了上来,问我们路上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在这里不要感到陌生…..这种情形,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些叔叔阿姨也太热情了一些吧!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看上去很颠簸的、但又是很清澈的湖面,我问妈妈:“我们到这里来干什么呀?”妈妈告诉我:“这里是漂流的最佳去处。”哇塞!漂流!这可是我做梦都想干的事啊。大家都知道,我的胆子挺大,那我自然就敢试一把漂流了。我们坐上透着竹青味儿的竹筏,穿上橙色的救生衣。绿色的竹筏,橙色的救生衣,蓝而透澈的河水,五彩斑斓的蝴蝶,美丽的小花,再加上那商旅不绝的景象,真是一幅优雅的田园风光图啊!我还沉醉在幻想中呢。突然,竹筏动了,一震,震得我心都快掉出来了,没想到坐竹筏那么可怕,刚才的大胆默然消失,恐惧的气息包围着我,竹筏顺流而下,看着木桨激起的水花和推着竹筏前进的水流,我倒想起了和同学相处不好的我该怎么办了。木桨激起的水花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没解决问题时的挫折;推着竹筏前进的水流也就是帮助别人的成功。联系生活,我想起了我和施潇妍一起克服困难时的情景,那天,我和施潇妍被一道奥数题困扰了,想来想去,就是想不出解题方法。后来,经沈老师一点拨,我们俩恍然大悟。那么,木桨就是我和施潇妍,水花就是我和她绞尽脑汁思考题目的过程,水流就是沈老师,前进的竹筏就是我们会做这道题时的喜悦。与同学相处,不就是要这样吗!如果同学作业上有困难,那我就应该像水流一样帮助他们。如果同学寂寞了,我会像突然启动的竹筏那样,给他们来一个突击,让他们露出笑脸。如果同学与我“相隔千里”,那我会努力挽回,像竹筏和木桨那样,成为最好的朋友!绍兴的漂流,带给了我终身的启迪,我将永远记住这次刻苦铭心的经历,永远不会忘怀……800字 六年级 写景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