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春到800字

又是一年新春到

800字 初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题记

浓浓的年味洋溢在大街小巷……

最温暖的,是看着外公外婆忙里忙外制做年货的幸福。每年的腊月二十六,外婆总回老家做豆腐来过年。泡豆、磨豆浆、打卤……外婆做出来的豆腐,色泽光鲜,人见人爱,白嫩的豆腐,口感适中,细而不腻。外公的炸年货也是一绝,炸出的豆腐圆,外酥里嫩,百吃不腻。每次看我们姊妹仨吃得开心,他们的脸上就露出无比的满足感。家里就洋溢着满屋的幸福。

最期待的,是一家团圆笑着吃年夜饭的欢快。刚进大院,就闻到了厨房飘出的香味,不用说,爷爷奶奶肯定精心准备了一桌好菜了。瞧!桌上都是我爱吃的,我这个小吃货有些迫不及待了。不过吃饭前还得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祭祀。对于这种仪式我总是很好奇的,这时候的爷爷总爱嘟囔着,说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话语。小时候,跟着大人们的样子祭拜着,慢慢长大了,才明白那也是一种思念,是对先人的思念和祝福。终于等到开饭时间了,我大快朵颐,大人们则在一旁寒暄,这时候,家里是最热闹的,大姑大伯们都聚在了一起。亲切的问候飘荡着,略过耳畔,滑向心间;鲜香的味道舞动着,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最喜欢的,是和伙伴们一起看烟花的快乐。吃完年夜饭,大人们把精心准备的鞭炮摆在了院子里,伴随着几声尖叫,声音里隐约掺杂着几丝喜悦和紧张。一朵朵眩目的大红花在深色的“帷幕”上绽开,只是昙花一现,消失在那一端了。不知什么时候,成串的鞭炮也点上了,噼里啪啦的,好不热闹。整个村子也热闹起来了。红光照亮了整个天空。

最让人回味的,是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其乐融融,边看春晚边守岁的温馨。我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鞭炮,烟花一齐响起……新年来了。

是一种情绪的凝聚,是一种情感的融铸交汇,那就是年的滋味。热乎乎香喷喷的豆腐,亲密无间的亲友汇聚,噼里啪啦热情的鞭炮,以及带着悠远历史的神秘的习俗。

——我喜欢的过年的味道。

厦门,厦门_650字

650字 初二 叙事

生活在沿海的鹭岛,每天在徐徐的海风中醒来,吃上一碗妈妈做的热气扑鼻的面线糊再去上学,是最美好不过的事了。即使是有再大的起床气,也在一碗美味的面线糊中烟消云散。一碗面线糊,凝聚着家人的爱,不曾说出,却能温暖人心。而厦门也正如一碗面线糊,安安静静的,温暖着每位来到这美丽鹭岛的游人的心。

我与厦门的故事,源于一个深秋,在北方已经供暖的季节,这个小城却依旧温暖如春,遇事,小小的我,就这样,降生在这个温暖的怀抱。

我在厦门出生,却不在厦门长大。幼年的我,随父母一起奔波,遇事,对厦门的记忆,就永远定格在了三岁那年。最后,只能在午夜梦回的时候,看见那湛蓝的海,和开的热烈的三角梅。越是这样,我对厦门的情感越深,越想回到她的怀抱。我疯狂的收集着关于厦门的每一条信息,收集者厦门的明信片,收集着有关厦门的一切。每当有人提起厦门,我就会十分骄傲的说:“那是我的故乡。”

在离开厦门的那几年里,每当想故乡了,妈妈就会从厨房里端来一碗美味的面线糊,闻到熟悉的香味,就像回到厦门似的,一花一草一树,都一一浮现在眼前。想着想着,眼睛好像蒙着一层雾,朦朦胧胧的,看不清事物。那几年中,我最最喜欢的,就是听父母讲述厦门的挂失,将厦门的风土人情一一道来,越了解,就对这一片土地越痴迷,对故土的刻骨思念,始终无法忘记。她好像已经融入我的骨血,在我身上烙下了独属厦门的痕迹。

厦门厦门,你是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啊。

在五年前,我终于又踏上了这片土地,虽已离开多年,但那份熟悉感,却一点没有淡去。像一位老友,目送着我远去,却用最温暖的怀抱欢迎我回家。

厦门,厦门,你是我最亲最亲的人啊!

初二:夏星希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中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