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今宵不见月光1200字以上

即使今宵不见月光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纵使今宵不见月光,纵使今宵不见你们,我一样能感受那深深的,喜气洋洋,和你们来自远方的,深深的,思念。

——题记

静默的夜晚,静默的草原,静默的羊群。

当落日的余晖也逐渐收起,月牙轻轻爬上枝头,一切都变得寂静和安宁。淡淡的烛光如同不存在一般,连一个角落都无法照亮。

阿棉坐在他的房子外面,静静地看着月牙。“是上弦月啊。”阿棉的语气中听不出喜怒哀乐,静如止水。

阿棉讨厌上弦月,他最喜欢的是满月的时间。因为……每当满月的时侯阿妈总是在陪在他身边,还有阿爸,三个人一起看月亮。但现在,阿爸和阿妈不喜欢大草原了,他们被城里的辉煌美丽所吸引,在一个新月之夜结伴离开,到了城里打工。

现在,就算是满月的时候,也只有阿棉一个人了,他才13岁。邻家的老阿妈好像很讨厌阿棉,总是拿着她凹凸不平的锅子对他说:“走开!”大草原上的人很善良,但是却热情开朗,对沉默寡言的阿棉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阿棉觉得没关系,他总是懒懒地回应着别人,即使别人再怎么讨厌他,他还是记得在辉煌的城中有着两个爱他的人,阿爸和阿妈。无论如何他总是这样固执地认为阿爸阿妈很爱他,而且是在城中思念着他。即便有一个好心的老大爷对他说:“阿棉,你阿爸阿妈不会回来了,他们已经忘记你了。”他却也不以为然。

因为他相信老师曾说过的,父母总是深爱着孩子。

又是一天。东方泛出了鱼肚白,过了一会儿太阳就金光闪闪地来到了。大草原上的人都很早起床,听着猪羊马牛起起伏伏的草原音乐,和着青草的味道,勤劳地干活。阿棉起的也很早,因为要去放牧他那群可爱的小羊。阿棉小时候听阿妈说,给他改名叫阿棉是因为小羊们的毛摸上去都很顺,有一点点像棉花的缘故。而阿棉放牧的那群小羊正是阿妈阿爸以前放牧的。

大草原的人不需要担心生存的问题,大家都是用最古老的交换方法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所以大草原上的人每天都自由自在,唱歌,放牧就是最主要的工作。孩子们也会去上学,也是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

阿棉喜欢读书,但是他只读到小学六年级就没有读书了。因为阿妈阿爸在他即将升中的时候离开了他,阿棉只好自己放牧,放下读书。他还深深地记住读小学时老师说的一句话,有知识才有进步。

阿棉又想起了阿爸阿妈,他轻轻地哼着歌儿,看着羊儿吃草。旁边有几个同样是放牧的孩子,正在嘻嘻闹闹,抓蟋蟀。

阿棉记得小时候,自己也经常抓蟋蟀,还喜欢用草编蟋蟀,可以以假乱真。他便重操旧业,用草编了一只蟋蟀,然后轻轻地向着那几个放牧的孩子叫了声:“哎。”那些放牧的孩子转过头来,问:“什么事?”阿棉把草编的蟋蟀给了他们,放牧的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大声喊道:“谢谢你啊!”又问:“你可以教我们编吗?”阿棉愣了一下,有点吃惊。然后回过神来,缓缓地说:“当然、当然可以。”

那几个孩子飞奔过来,听着阿棉沉沉缓缓的声音:“首先这样……然后这样……最后这样……可以了!”几个孩子心灵手巧,几下就学会了。他们齐齐的说:“谢谢你!”阿棉又是一愣,然后微笑着说,不用谢,以后常找我玩吧。那堆孩子又齐齐的说:“好!我们一定会的!”

又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阿棉觉得很高兴,真的很高兴,这,难道是我认识了朋友吗?不知道,但阿棉还是很高兴。他想,如果阿爸阿妈他们知道,一定也会为我高兴的吧。

不知不觉,已经岁末了。别人说一叶知秋,那现在就是一雪晓冬。大草原下起了雪,很大很大的雪。积雪厚厚地压在草上面,羊儿也不能再放了,只能静静地和阿棉呆在一起。

阿棉想,岁末,12月,快春节了。过年阿爸阿妈会回来吗?好像不会,阿爸阿妈说两年回来一次,现在,才一年。那我们要怎样过春节?没有人会来和我们一起过春节的,大草原的春节晚会也不会邀请我去的,好心的老大爷也生病了,邻家的老阿妈肯定不会帮我,孤零零一个人要怎样过这难熬的春节?

真是个令人困扰的问题。

阿棉的脑子里冒出了这样的字眼。

阿爸阿妈呢?他们会怎么样?他们在城里过得好吗?他们能在城里过个好春节吗?城里人会好好对待阿爸阿妈吗?

一连串的问号使得阿棉很困扰,也很烦躁。有点反射性的感觉……反正也没人理我,我才不去管别人呢。但是又实在无法不去担心这些问题。他躺在床上,看着从窗边透出的,那一点点同样烦恼的月光。

“难道你也有什么心事在烦恼吗?月亮女神?”他不经意轻轻说了出口。那一丝月光不知怎的拐了个弯,映在阿棉的头发上。

“说不定,月光女神你也烦恼了呢。我也是,不知不觉中就有点烦躁,想知道阿爸阿妈他们能不能过个好的春节。月光女神您如果可以的话,帮我转达给阿爸阿妈,无论什么时候,阿棉都会在这里。等着他们回来。”阿棉自言自语似的说了许多话,渐渐地,渐渐地,他在床上疲倦地闭上了眼睛。

月色洒在白色的雪上,就像是给雪镀上了一层银色。

月光洒在阿棉的脸上,就照亮了阿棉安稳的倦容。

阿棉生病了。

而且病得很重。因为太冷的缘故,他患了重感冒。鼻子堵着,说话的声音比原来低沉缓慢的声音更加低沉缓慢。

但阿棉还是坚持每天清晨就起来,摸摸他那群绵羊的毛,帮它们理顺毛发。因为天气越来越冷,阿棉又没有好好休息,重感冒就越来越严重,变成了重重感冒。阿棉觉得,其实生病也没什么关系。

其实,关系很大。终于有一天,阿棉病倒了,躺在床上,还添了发烧。他最需要的不是休息,而是一碗热热的粥。

阿棉躺在床上,沉沉地睡了。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自己额头上有一条湿毛巾,显然是用来降温的。桌子上有一个凹凸不平的锅子,装着热热的粥,还冒着热气。粥的旁边还有一个瓷碗,装着用草药熬成的中药。阿棉热泪盈眶,他记得,那个凹凸不平的锅子是邻家老阿妈最常用的那个锅子,里面盛满了他最喜欢喝的瘦肉粥。额头上的湿毛巾,是那个好心的老大爷的。瓷碗是草原上那些孩子们家里用的。

原来,大家都记得他。

原来,大家都关心他。

原来,大家都爱着他。

阿棉忍不住抽泣起来。起初是轻轻的哭泣,然后变成了豆大的泪水,最后干脆像一个婴儿一样大哭起来。眼眶都红了。

邻家的老阿妈听到哭声,赶过来,用一贯的语气说:“傻孩子!哭什么哭!大家可都是记得你的啊,大家可都是关心你的啊!”

阿棉还是哭倒在老阿妈的怀里,一如刚出生的婴儿一般。老阿妈说:“别哭了!你阿爸阿妈如果看到你这么不争气,肯定气坏了。赶快,喝掉这些粥和药!你会好起来的!”老阿妈轻轻地抚着阿棉的头发。

阿棉立刻停止了哭泣。按照老阿妈的指示乖乖地喝掉那些苦的不能再苦的中药和最喜欢吃的粥。

阿棉笑着想:月光女神,一定是你将我的话告诉了阿爸阿妈,他们替我祈祷,我才能知道,原来,大家一直都很关心我。

月亮,也笑了。

转眼间,到了春节。

大草原上的春节篝火晚会在年初一才会开始,一直到年初三。大草原上一年一度的篝火晚会开始了,全草原的人都受到了邀请。当然其中包括阿棉。大家看着日头一点一点离开天空,但月亮其实没有升起来,因为那天是朔月之夜。

这并不影响大家和阿棉的心情。大家举起火把,点火。火便熊熊地蹿高、升起,宛如蛇一般围着一堆木柴转了个圈,慢慢地便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家脸上的喜悦,还有阿棉脸上的笑容。

阿棉很开心、很开心,他终于过了一个幸福的春节。大家手拉着手,载歌载舞,歌声在大草原的上空不停飘荡。这个唱歌、那个跳舞,这边游戏、那边玩耍,大家开心地在一起度过这个美丽的春节。

阿棉想,阿爸阿妈一定也在城里过了一个很好很好的春节,过了一个比我们更好的好春节。

即使今夜我们不能相见,即使今夜没有月光作为媒介带去我的思念,但我还是能感受到阿爸阿妈你们在城里的喜气洋洋,感受到你们的思念。

即使今宵不见月光。

《母亲》读后感

1200字 初二 议论文

高尔基先生的这部小说,再现了当时社会工人生活的现象,和自甘堕落者与寻求真理者的不同。在亡夫前的符拉索娃身上体现的是一种旧社会对妇女的歧视与不公,在亡夫后的她身上体现出的则变为一位仁慈的母亲,更是一个敢与面对真理的人。

而她的儿子巴威尔,则更是一个大写的人。他不为生在贫民区而自甘堕落,而是去寻求自由的所在。他也不负母亲的期望,不会像在他身旁的青年们一般只会喝酒睡觉,他不甘过这种被资产阶级奴役的日子,这也正是革命热情的所在,对人们的思想与生活有着莫大的关联,而正因为如此,才能唤起广大民众的认同。

当母亲感觉到巴威尔变得跟周围的青年们不同的时候,并且意味到儿子已经献身给一种神秘而又高尚的组织后,她的世界也逐渐从原来的暗淡黑暗中摆脱出来,和儿子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他们共同学习,因为巴威尔说过:“我们必须懂得,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样痛苦?”在文中有一段曾叙述了巴威尔向母亲询问她有什么高兴的事情的时候,母亲只是悲伤的摇了摇头,但同时却又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既悲又喜的新鲜情感,悲的是对过去几十年自己苦难的生活的自怜,喜的是第一次有人谈及她自身。她只觉得一缕温暖温和地抚慰着她那千创百孔的心。而正是因为这一句暖人贴心的话,让母亲开始向往儿子所从事的这一神秘事业所带来的新的世界。

而文章的另一亮点则是巴威尔与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之间无限的情谊了。他们之间那种纯真的友谊,那种没有猜忌的对待,那种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携手并进的步伐,都是我们身在现当代的人们所企望的。当时,对自由的向往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凝聚起来。文中也曾提到过,巴威尔与他的朋友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外国工人阶级的新闻。他们总会因为远在异国他乡的革命斗士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勇敢地同政府与地主、农场主而公开地声讨而热烈地欢呼,像孩童似的快乐。他们的呼喊声能传播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播到那些他们所不认识的同志们耳畔。在这种情感的冲击下,他们把许多人都融在了一起,也感动了母亲那苍老的心,虽然她并不老,可生活的苦难却早已将她推向了衰老。

虽然巴威尔因为他所从事的事业对那些统治阶级的人极为不利,所以两度入狱。但母亲却继续着儿子的事业,他们现在只想将全世界的苦难人民团结起来,唤醒他们沉睡的心,呼唤他们别在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下去。

在他们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号召大家罢工,推行八小时工作制度的时候,巴威尔与他的朋友们都不惧怕那些权势在握的权贵们,他们用自己的感悟与号召力举行了示威游行。虽然部分人们依旧惧怕那些权贵的势力,在镇压下退出了游行,但巴威尔一行却依旧将游行进行到底。虽然后来有几人被捕,但却丝毫动摇不了他们的决心。权贵惧怕的就是这种人性的复苏。在巴威尔往厂里散发传单的时候就体现得十分明显。

看完这本小说后,我心中都无法平静下来,似乎还有些恨自己没出生在乱世。每个人心中都需要这种不平静,让想要利用民众的居心叵测之人无法得逞。让所有逼迫人们无法平静生活的人们知道,没有谁可以被奴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