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的夏天400字

回忆的夏天

4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记得小学毕业时第一次看郭敬明的小说[幻城],心里蓦地有很大的触动。在小说里[回忆中的城市——不是后记的后记]中,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至今仍记忆犹新:“两个很好的人如果不在一起了,会彼此遗忘,甚至见面连招呼都不打。”看到这句话时我差点就哭了,心里难过得要死。

记得当时年幼无知的我们,总喜欢骑着自行车满大街转悠,让车轮在树木投下的阴影上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痕迹;总喜欢冒着自行车暴胎的危险,在毒辣的太阳下跑到郊外的河边丢许愿瓶,然后看着许愿瓶一点一点地被雪白的浪花吞噬;总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甚至一起发呆一起无聊;总喜欢拿着电话和朋友天南地北地狂侃,全然不顾被捂得发热的耳朵和老妈斤斤计较的不断暴涨的电话费……可是突然间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这样做了,因为朋友们早已不在身边。

我们开始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听不同的老师上课,然后慢慢地适应周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朋友,最后再把从前那个年幼无知的时代的回忆一点一点地遗忘。

那个阳光刺眼的夏天,把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开了很远,很远。我知道,那个夏天,我失去了很多东西。

学不可以已

450字 初二 议论文

“学不可以已”----这条道理千百年来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真理,是一段探索生命与求知历程的索引。所以,我们不需要完全弄懂它,只是在生命过程中时时体悟,也许就自然地释然了。

学习在狭隘意义上的对象是知识和道理,《劝学》中言“习其句读者”是也。但其实真正求知的过程却远不止这些,真正的知识的涵盖更加远不止这些。

求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也不知道止于何时的过程,它伴随着一个人的思想,像一阵无云而至的雨露,蔓延着,浸润着每一个拥有灵魂的个体。

当咿呀学语的我们第一次面对陌生的世界,当懵懂无知的少年第一次接触朋友,当未涉世事的青年第一次融入社会,当志存高远的壮年第一次面对人生的无奈,当历尽磨励的中年第一次感慨人生坎坷,当垂暮之年的老人第一次伤逝时光荏苒……我们的一生都在探求,没有求知的生命根本不会存在。

“学不可以已”并不是说求知不应停下,而是在阐述一种横亘历史长河的道理---“学不可以已”,并非因其“不应已”而学,而是因为“不能已”而学,求知是生存的魂灵!

我们的世界,没有哪种力量可以阻止求知的进行,而任何一种力量都可以成为求知的动力或催化剂。

我们的人生,为求知而存在,更为存在而求知。所以,不论你在哪里,不论你的境遇如何,只要你的魂灵存在,请记住“学不可以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