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旧粮票
在奶奶家,我无意间打开了那个堆积了厚厚一层灰的盒子,发现里面零零散散的有几张小票,我拿出一张,只见上面写着“山东省粮票”五个大字,下面写着“壹市两”,我把它紧紧握在手里想:这就是奶奶常说的粮票吗?
我跑过去急切地问奶奶:“奶奶这是不是粮票?它有什么用?”……面对我这一连串的问题,奶奶若有所思的说:“这就是粮票!以前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贫穷落后,材、米、油、盐买什么东西都要票。每人每月就五斤粮票,买粮食要用粮票,没粮票就买不到粮食。”说话间我看见奶奶眼睛里闪着泪花。不一会儿奶奶抬起头微笑着说:“但是现在不同了,市场经济下各个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我细细端详着这粮票,用指尖触摸着它皱巴巴的表面,看着粮票上绘制的层层梯田,心中便不由自主的感慨“中国人民的生活在不断提高,经济飞速发展的!”
听奶奶说,我的家乡枣庄原来是一座煤城,又脏又烂,污染很严重,到处都是烟囱,冒着黑漆漆的浓烟;道路是泥铺的凹凸不平,一到下雨天便泥泞不堪;住的房子都是泥瓦房,像个“瓷娃娃”一样,既不遮风也不挡雨,像洗衣机、电视机、空调……这些家电都是很罕见的。那时生活很艰难人们吃糠咽菜、穿的很单调……
从泥石路到宽广平坦的大马路,从下雨漏水的泥瓦房到直插云霄的大厦,从破旧的自行车到奔驰的汽车,从手摇电话到精美的3G的手机,从衣衫破旧、食不裹腹到吃好穿好生活质量的大大提高……是谁?是谁改变了这一切?是党,是中国共产党!
回想旧社会,经济衰败、人心散乱、满目苍夷,1921年7月1日霹雳一声震天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惊叹中国;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更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每一次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都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世界对中国的肯定!
党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就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去努力,去创新,去改变世界,让我们用双手捧着“硕果”,献给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吧!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六年级:李宇深
秋悟拾韵
金秋十月,风吹,叶飘。踏过一片片金黄的落叶,我推着单车,走过一年又一年的秋天。
那是个秋末,1999年,我初入学堂,踏上漫漫求学路的第一站——小学。从嬉闹到沉稳,从幼稚到成熟,一步步又到秋日,2004年的秋日。也是秋高气爽下,欣然地步入初中,步入了属于青春青涩的年华。不谙世事,喜怒哀愁,在一次次眼泪中坚强,在一抹抹微笑中自信又是秋风瑟瑟时,2008年,我背着书包,迈进高中的门槛。我晓得,这是迈进大学,迈进梦想已久的又一步了。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叶子恋恋不舍地离开母体,哗哗的落下,好美。一片一片,如我的思绪,匆然飘下。谁说的落叶只是凄苦的离别与终结,它也象征着树儿抖落一年的世俗悲哀,全身心投入到明年的发芽生长?正如初中毕业时所说,毕业,是结束,也是开始,落叶,也是完美的落幕,崭新的起点啊!
风雨无阻,我的蓝白自行车也与我共行在第五个年头。上学路上,骑在乡间小路上,两边的树摇摆曳曳,在风中“扑拉扑拉”。干净的路,干净的空气,干净的世界,没有丝云彩,只有那万物之首——太阳,极明亮极明亮地照耀下来,使人心境豁然开朗,喜悦盈满心间。路左边的庄稼一块绿,一块黄,在风中如波浪般晃动,质朴自然;路右边的房屋整齐有序,与庄稼地隔道相望。
秋日周末,从酣睡中醒来,穿上干净舒适的草绿色上衣,休闲青春的天蓝色牛仔裤,我站到了镜前。不一样的今天,该梳何不一样的发型呢?几经周折,我还是选择最朴素的两个麻花辫,与心境相配,真好。厌倦了城市恶俗的灯红酒绿,烦闷了潮流庸乱的奇装异服,无奈了人情复杂的勾心斗角,我选择回归自然,回归美好。只是,还有多少人执迷不悟,心力交瘁啊?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
抛弃那些生活之外的荣誉,金钱,褪去世俗繁华的外衣,只剩下心中那片坦然的天空。我只愿这片天空在人人心中永远明澈,不受污染。
我的人生之秋,还有很多很多,只愿灵魂安宁,坦然面对生活!
相关推荐
-
一枚粮票你瞧,那是什么?一张粗糙褶皱的票子,底下模糊地印着“一九七八”四个小字,票面上隐约可见“一市两”的黑字,颜色早已被侵蚀的不留丝毫,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那是什么呀?我右手小心翼翼的夹着票子找到妈妈。“妈妈,这是什么呀?我以前都没见过。”老妈转过头来,将目光盯在了我手中央的粮票上,仿佛在回想什么,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笑了笑说:“这是你外公留下的粮票。你外公那时候新中国当成立,物品跟不上人们的需要。所以,买东西不仅要带钱,还要带这些票子:买油要油票,买盐要盐票,买米要粮票……再加上那几年饥馑荐臻,你外公那时候常常食不果腹,整日被饥饿和风寒压着,惶惶不可终日啊……” 我听着妈妈的话,再望着眼前破旧的粮票,仿佛看见了粮票正向我诉说的那一幅幅景象:人们挤在狭窄的小屋里,窗外是北风凄厉的咆哮。人们的四肢,有的都被冻疮折磨得红肿肿的,手里攥着粮票。在家里也只有光线微弱的大灯泡,有时还只能捧着煤油灯干活。身上只有几件粗糙的衣服,餐桌上则是一碗豆瓣酱,几盘白菜,一盆米饭而已。出门没有风驰电掣的高铁,汽车,只能徒步而行……真是一番穷困的景象啊! 但是为了无数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救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领导人夙兴夜寐,日理万机,舍己为人,为全国人民开辟了一条改革开放,通往富裕,幸福,小康的正确道路,让山区人民迈向富足的生活,各种电器横出不穷,东方红、嫦娥一号、天宫一号在太空上插上了鲜艳的红旗;西气东输,蛟龙下海,飞机上天……祖国日新月异的富强起来,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昌盛时代!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这张粮票上。一张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粮票,不仅告诉我们昔日的贫苦,更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今天富强与昌隆啊。 一张粮票让我一下明白了不少。我攥着粮票,心里情不自禁地暗下决心: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沿着改革开放正确道路,为祖国人民献出一片力量! 一张小小的粮票,深深埋在我的心中……点评: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一张旧照片我在一堆照片中看到了这么一张旧照片,上面记录着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被记者拍下的真实情景。上面的画面惨不忍睹,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碎砖碎片……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男孩坐在废墟里嚎啕大哭。他的旁边躺着一个满身是血的女人,那似乎是他的母亲。当时,他的母亲准备带他到乡下去避难。火车快来了,他的妈妈露出了微笑。可是,火车还没来天空中就传来了“隆隆”声,接着出现了两个黑点。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鬼子的飞机来了,快跑!”人群像受到惊吓的兔子一样,四处逃窜。小男孩的妈妈被人群撞倒了,孩子从她的手中掉了下来。她努力向前挤,终于抱到了孩子。她刚想往火车站口跑,三枚炸弹落了下来。她为了保护孩子,便趴在孩子身上。这位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弹片,孩子被炸弹的巨响惊醒了。孩子推了推旁边的母亲,但是母亲没有回应他,而是静静的躺着。孩子顿时哭了起来,那哭声是那么的凄惨。无论他怎么哭泣,始终无人回应。渐渐地,他似乎明白了他的母亲为什么不理他,也明白了是谁让他的母亲变成这样的。我想对侵略者说:“战争破坏了多少幸福的家庭,让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亲人,让多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啊!我们要的不是战争,我们需要和平,我们渴望和平!”500字 六年级
-
一张旧照片打开记忆的闸门,许多记忆如同滚滚河水流向远方,被我遗忘。但这张照片却如同河水中闪烁的珍珠,使我永远不能忘记。那是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们吃过午饭,就来到了云南民族港。巷外,成千上百的小贩,不停的叫唤,还有几位英姿飒爽的小伙子在附近的草场骑马、摔跤。我向周围环视一周,突然兴奋得尖叫一声,像发现了猎物的猎犬一样飞奔过去,然后拿了一把“项王剑”回来,我是一个兵器狂,平时叫我念出世界十大名剑,也难不到我呢!走进园内,眼前完全是另一幅模样,一座座高山和悬崖峭壁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使人望而生畏,一座座竹房与高山呼应着,仿佛一幅不用颜色渲染,只用墨色勾勒的中国水墨画一样,那么简单而秀美,那么宁静而秀丽。这种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索溪峪那天然的野性,又不拘一格的美,令人浩气长舒。不久,便下起了绵绵细雨,升起了雾,它们好似为这如诗如画的画境,增添了一丝神秘而又奇幻的色彩。爬上山时,各类动物陪伴我一路向前,你听,那百灵鸟的歌声仿佛在激励我一路向前,那泉水的叮咚声,让我心情愉悦,我想说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给予我的恩惠吗?岁月如歌,这件事距离现在已经过了五年,然而,山上的美景还令我流连忘返。450字 六年级
-
一张旧照片这是一张发黄的旧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当时的上海火车站像以往一样,川流不息的人群在涌动,有的在收拾行李,下车的下车,上车的上车,火车站好不热闹,可是谁知一架日本的轰炸飞机从天上飞过,“不好啦,敌人的飞机来了,大家快逃命吧!”“救命啊!救命啊!”“爸爸、妈妈……”,此起彼落的呼喊声,火车站顿时乱成一团。有的人还没反应过来,一个个炮弹就从天而降,只听见“轰”地一声,原本喧闹的火车站现在却是死一般的寂静,火车轨道被炸成歪歪斜斜的了,天桥倒塌了……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突然,一声呼喊打破了沉寂,“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我好害怕!”那是一个小男孩,他是这次日本鬼子轰炸火车站后唯一的幸存者,小男孩满身是血,手上受了伤,连衣服也被火烧烂了,他不知父母在何处,他也不知以后会成为一个孤儿,更不知自己以后该如何生存下去……歪斜火车轨道上的小男孩,变成废墟的火车站,一个个横七竖八的尸体,这难道不是日本鬼子犯下的滔天罪行的见证吗?这张旧照片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希望这世界上只有和平没有战争,再也不要因为战争而失去亲人,再也不要因为战争而哭泣,只要有和平,每个人都会幸福美满。500字 六年级
-
一张旧照片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去外婆家帮忙打扫卫生。正打扫卫生的时候,我们听到一声尖叫,但是因为房子旁边也有很多其他的住户,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太在意。可是,尖叫声过后,又传来了断断续续的哭泣声,随后,我们都跑了过去。到了房间,我们看见妈妈手里拿着一张旧照片,蹲在地上哭泣。我走到妈妈的身边,看见了照片上的情景:妈妈和她的两个妹妹还有外公、外婆围在一张大圆桌的旁边吃饭,然后同时扭头拍的一张照片。那时,外公已经去世了。看到这时,我也不禁想起了外公,我也非常想念外公。当外公在世的时候,他每天都给我们全家做非常香的饭菜,每道菜都很好吃,不过,他最拿手的一道菜还是红烧肉。每当我放学回家的时候,还没有走进家门,就已经闻到了一股扑鼻而来的香味,我就会飞奔的从外面奔到厨房。后来,妈妈也经常给我和弟弟做外公最拿手的红烧肉,可是,不管妈妈怎么努力的做红烧肉,都没有外公做的好吃。这张照片里,不仅有妈妈童年时美好而又有趣的回忆,还有我对外公的美好记忆。400字 六年级
-
一张粮票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x年级x班的xx。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张粮票》。爷爷的抽屉里放着一张老照片,已经破旧泛黄。照片上没有人物,只有一张写着粮票的小纸票。就是这一张小纸票,背后却有着动人的故事,因为它曾经挽救过我们一家人的生命。爷爷给我讲过这样一个发生在家里的真实事情。那是1982年的冬天,爷爷在工厂上班时,不慎砸上伤了右脚,没法进行工作,只能养伤在家。在养伤的几个月里,爷爷看脚花了不少医药费,家里也断了经济来源,就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是问题。全家人的口粮所剩无几,一家人的晚餐就只有这一锅大米粥。水放的很多,但米却都能数得清。奶奶只能从地里割来野菜充饥,家里的孩子们一连吃了一个多月的野菜。姑姑从小身子弱,只吃野菜身体扛不住,有一天她病倒了,家里却连十粒米也没有了。爷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能申请到一张粮票买米,爷爷冒着大雪天,不顾还在伤痛中的脚,步行了十几里地找到了工厂里的领导。几经申请下,才拿到了一张粮票。爷爷顾不上回家,直接到米店去买米。当爷爷拿着米到家后,姑姑躺在床上脸色惨白、心跳加速,奶奶立刻做了米汤。此时的姑姑已经无法咽下去米汤,奶奶只好掰着姑姑的嘴,一勺一勺的喂给姑姑。正当奶奶喂着姑姑的时候,爷爷终于体力不支,昏倒在家里。爷爷说他那时候已经三天没怎么吃东西,又着急赶路,急火攻心加上没有吃饭,一下子就病倒了。一张粮票换来了一袋米,却帮助家人度过了粮食危机,也让姑姑熬过了漫长的冬季。爷爷经常抚摸着我的头说:“你看咱们国家现在发展的多好,现在别说是粮食,就是以前非常罕见的鸡鸭鱼肉,现在也是吃不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发展的太快了,看看你们现在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的是非常幸福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听了爷爷讲的故事,我知道了一张粮票的背后故事,更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改革开放富裕前,吃不饱来穿不暖生活过得很艰难,一年到头不攒钱面朝黄土背朝天,学堂没有机会念改革开放富裕后,衣食住行不用愁顿顿吃饭都有肉,飞机高铁到处走电灯电话小洋楼,世界都赞中国牛社会主义接班人,好学多问知识求唯有努力多壮志,乘风破浪会有时谢谢大家,我故事讲完了!900字 叙事
-
一张旧照片翻开课本,一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映入眼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轰炸上海机场南站的真实情景-,断裂的天桥和铁轨,遍地的尸体和残肢,也许还弥漫着战争和硝烟。一个小孩坐在地上,惊恐而无助的哭泣着。他为什么哭?这里发生了什么?他的爸爸妈妈在哪儿?一串串问题从我脑子里冒出来。也许,就在刚才,他还和爸爸妈妈高兴的在繁华热闹的机场等待登机呢。突然飞机轰鸣,硝烟四起,幼小的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着急的去拉爸爸妈妈的手,可是他们刚才还在,眨眼间怎么不见了?他呆坐在慌乱的人群中,哭泣着寻找爸爸妈妈……我陷入了默默的沉思中,我多么希望这世界上永远没有战争,永远和平啊!五年级:李奕天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50字 五年级 叙事
-
一张旧照片这张照片是1831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记者拍下的真实情景。照片中只有天桥,破烂不堪的站台,扭曲的钢轨,满地砖瓦碎片,还有一个狐独的小男孩。那是一个独自坐在废墟旁号啕大哭,衣衫褴褛,灰头灰脸,遍体鳞伤的孩子,他的家园被毁灭,父母生死未卜。早上,他和父母,哥哥姐姐一起准备从火车站逃难,突然,在一阵阵轰炸中,让原来繁华热闹的火车站,一瞬间变成了残砖碎瓦,刚刚还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打闹,现在却在一个可怕的世界里,就他一个,孤苦怜丁的一个人。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没有了疼受他的爸爸妈妈,没有了哥哥姐姐,没有了温暖的家,他到底该去哪里?该去依靠谁呢?他的眼神只有恐惧,惊慌,无助,这一刻,对他来说,只要有一个温暧的家,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就是对他最的安慰了。头顶的战斗机像老鹰一样在天空盘旋,这一刻,小男孩非常痛恨战争,痛恨日本人,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军人,保家护国,让世界不在有战争,不在有孩子失去家园。四年级:戈榕溶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40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一张旧照片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上海南站,炸死200余人,伤者不计其数,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来到上海南站坐火车到远方的亲人家里去逃难。可是意想不到的是,日军开着飞机,用炸弹在哪里狂轰滥炸婴儿的妈妈说:“快跑!快跑!”婴儿的爸爸说:“我们的速度怎可能比飞机的速度快呢?”妈妈说:“快把孩子藏到安全的地方,我们去逃命吧!”爸爸说:“好吧!“他的爸爸妈妈在逃亡的过程中被白狗子发现了,都被杀死了。这位3、4岁的小男孩被炸得已经面呈黑灰色,手上沾满了血。他的眼已经声嘶力竭了,而他的父母已经双亡。因此,我希望小男孩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在这里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四年级:肖雨农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一张旧照片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经过一阵的狂轰滥炸,到处是一片废墟。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残破的房屋,还有那满地的砖瓦碎片。照片中,有一个孩子在哭泣。他大约4-5岁的样子,脸上被烟熏的很黑,衣服破破烂烂的,脸上有着泪水和血水,他好象在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原来,人们知道日军要攻进上海,所以要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小男孩一家在逃离时,父母被日军的炮弹炸死了,只有小男孩活了下来。他以后可能沦为一个小乞丐。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特别是那些无辜的孩子。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家园成了难民,由于食物短缺孩子多大多营养不良。侵略者是邪恶的魔鬼,是残忍的刽子手,是国际和平的绊脚石。我们渴望世界和平!指导教师:刘光艳30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一张旧照片1937年6月28日,日军侵略了上海火车南站。当时的一个场景被一位记者拍了下来,定格成了一张老照片。翻开我们的语文书,我再一次看到这张老照片。1937年8月27日的晚上,一家三口坐着面包车来到了上海火车南站。当时的上海火车南站真是繁华。孩子特别的兴奋,这可是他第一次出远门。一直在外上班的爸爸需要回工厂去上班。这次他准备带孩子和妻子去他上班的工厂去参观。晚上的时候,孩子对于即将的远行特别的期待,兴奋得迟迟不肯睡觉。第二天,也就是8月28日一早,他们早早的来到候车处等待火车。突然,天空中传来轰隆隆的巨大的声响,候车的人都觉得非常的奇怪。孩子爸说:“真奇怪,老婆,你带着孩子,我出去看看。”孩子爸这一走,许久都没有回来,而外面的嘈杂声越来越大。“爸爸呢?爸爸去哪里了?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回来?”孩子的话音刚落,耳边的飞机轰鸣声越来越大,还夹杂着炮轰的声音。妈妈意识到事情不好了,慌忙的带着孩子跑了起来。当他们跑到外面,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碎片,还在燃烧的炮火……昨晚还繁花似锦的场面倾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周围的哭喊声,求救声,让一切变得黑暗起来。突然,一块巨大的木板从上方掉下来,直接的砸中了妈妈,木板上的钉子深深的砸进了妈妈的身体里,妈妈异常的痛苦。看着身边的孩子,母亲强忍着剧痛,对孩子说:“对不起,孩子,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你一定要好好的活着,妈妈在天堂一定会看着你的。”刚刚说完,妈妈就沉重的闭上了眼睛。这个四岁的孩子当时根本就不知道妈妈说的话的含义。也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睡着了,他也不知道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了,他不知道接下来他该怎么样的生存下去。过来一会了,他看着妈妈还没有醒来,一种恐惧袭来,他瘫坐下来开始嚎啕大哭起来。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一声一声刺痛了我的心。看完这张照片,不,它不是一张照片,而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它在时刻的提醒着我们国家那段落后的历史,让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激励着我们不断的前进。800字 四年级
-
一张旧照片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到处弥漫着战场的硝烟。上海是沿海城市,很快就遭受到了日本军队的侵略。上海人民的生活顿时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人们都想去别的地方避难,逃离这个人间地狱。1937年8月28日,一家人带着一岁的孩子来到上海火车南站准备坐车离开上海。下午,火车站里挤满了逃难的人。当他们在候车的时候,突然,日本空军从战机上投下几枚炸弹,把火车站炸成一片废墟。看,炸塌的站台、炸翻的火车、炸毁的火车站;听,呻吟声、爆炸声、哭喊声、倒塌声;闻,血腥味、硝烟味、火药味、石灰味。可恨的日本军队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无辜的平民?他们凶狠如刽子手,他们邪恶如禽兽。硝烟散去,轰炸后的上海南站陷入到了死一般宁静之中。可这宁静被一阵阵哭声打破了。循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一个小男孩正坐在地上大哭。他衣衫褴褛,血肉模糊。他的旁边还有两具尸体,那应该是他的父母。他们用血肉之躯挡住炸弹,保住了他的生命。小男孩试图去拉妈妈的手,但妈妈的手已经冰冷而僵硬了,毫无回应。于是,他坐在废墟上又号啕大哭起来。他的神情是那么绝望、那么无助。他抬起头望向天空,好像在说:“爸爸……妈妈……你们怎么啦……别丢下我!”这时,一位记者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因为日军轰炸,小男孩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了家人的疼爱,没有了温暖的家,也没有了快乐的生活……后来,救援队救了他,把他送进了孤儿院,才让他活了下来。这个事情一定给他心里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灰色印痕。他长大后参加了儿童团,为祖国效力。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终于可以把战争胜利的消息告知天上的父母了。我在看到这张照片时,心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历经无数苦难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它。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在各方面锻炼自己,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去建设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富有、更强大,让被侵略的历史永远不再重演。800字 四年级
-
一张旧照片发黄的照片,安静的呆在老相册中无人理睬,那是我的百天照。我的出生,给原本和谐的家庭带来了不幸,因为我不是个男孩,这在爷爷“重男轻女”的世界观中母亲便犯了大错。可听说,幸运的是我曾经有一个很疼爱我的奶奶,即使我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不曾知晓她的容貌,只是从邻居的闲言碎语中得知。在我降临世间刚百日那天,天气异常的阴沉,没有一丝风。奶奶去照相馆取我的百天照,这个傻傻的老人为了尽快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她最爱的孙女的照片,不幸在大货车的车轮下闭上了双眼,只剩下那张如今早已发黄的照片孤零零的飘落在冰冷的马路边,我也顺理成章的成了别人口中的”扫把星“。父母带着我和那张照片离开了那个我毫无印象却刻骨铭心的家。白手起家的父母带着我住在不能再多住一人的小房子里,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很少和他们一起吃饭,因为他们要为了我,为了这个家奔波。多少个黑漆漆的夜晚,独自一人躺在冰冷的床板上,陪伴我的只有那张照片。也许是那张照片承载的不堪回忆,才使我多了一份理解父母的心。纵使父母多年的奔波如今已换来了收获,那张发黄的照片也早已被收入相册,可那份记忆却永远无法从我的脑海中抹去,也正是这不堪的回忆,让我拥有了一颗理解父母的心。但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更不敢说自己对父母真的做到了”孝心“二字,因为这两个字不是仅仅十一画就能书写完的,它需要我用一生承诺,用一世诠释。美国赫尔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胜于子女对父母的爱。”我被这如此肯定的语气撼动了。即使子女对父母的付出只有父母对子女的十分之一,父母都会为之动容,如此微不足道的心愿。可有的人却总是连这十分之一的付出都不愿给予哺育他们的父母。这些人究竟在犹豫些什么?学生时代的我们,哪怕是对父母多一些关心,多一丝理解,父母就会把我们当做他们的骄傲,当做他们世界中永恒的美丽照片。如今,那张泛黄的照片仍在老相册中无人理睬。而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敞亮的客厅挂着我们的全家福照片。800字 三年级 状物
-
一张旧照片1936年,家住上海火车南站附近的王绍华一家添了新丁——王家升。一年过去了年,日军全面进攻中国的那一年。8月28日,王绍华夫妇决定带着年仅1岁的小家伙家升逃往桂林。他们来到火车南站,这里已是人满为患,人们携妻带母,扶老携幼,争相上火车逃离上海这个危地。但人人都不知道,危险,正在慢慢的靠近。下午4时30分,人们听见几架战机呼啸而过,接着,有人用望远镜看到天空上有3粒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啊,有人看清楚了,那是3枚炸弹!火车站顿时一片混乱,嘈杂中,哭声,说话声,叫喊声,呼救声混成一片。角落里,几名司乘人员正拿着一张纸写遗书。被踩死,踢死的平民不计其数。火车徐徐开动,成千上万名惊魂未定的平民,争相登上火车……但,一切都晚了。炸弹如闪电般落入火车南站,“轰隆”一声,一颗炸弹在天桥上爆炸了,天桥顷刻间垮了,火车头被砸中,当即起火,滚滚浓烟直冲云霄;一枚炸弹集中了站台,被炸死的人血肉横飞。站台崩塌了,数万名平民被活活压死;另一枚炸弹偏离了方向,击中了火车站边上的居民区,好几栋楼房被炸塌,有些逃命的人被塌下来的楼房活活压死,把他们永远埋在了地下……硝烟逐渐散开,日军飞机已经远去,能看到火车南站一片废墟,倒塌的站台下发出阵阵尸体烧焦的臭味,被崩塌的天桥击中的火车头还在燃烧,死神几乎把这里所有的人都吞噬了。可是,烈火燃烧中却隐隐约约传来孩子的哭声……啊!这是一个1岁左右的婴儿,他浑身都是血,有的伤口被煤烟所覆盖,有的伤口已经化脓了。怪不得他那么哭。原来,他就是小家升,他的父母在上火车时把他忘在了站台边,哦,他多么幸运,是这次轰炸事件中惟一一个奇迹般幸存的人,2天后,昏迷的王家升被苏联驻中国大使馆的搜救队员救出,他的父母已经被炸死。当时,搜救队长对记者说:“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获救的中国人还真不多。”现在,王家升已经70岁了,在俄罗斯生活,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这件事给他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在此,我想对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们,把战争推向万丈深渊吧,把和平拉来与我们同行吧!”8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一张旧照片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一位美国记者把当时的情景拍了下来,一个可怜的小孩坐在铁道中间无助的痛哭。看到照片,我就想到了一个场景,一个小孩依偎在父母身边,慢慢地走进火车站,突然几十颗硕大的炮弹落入了火车站,孩子的父母身受重伤,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孩子推到了铁道中间,希望他能活下去,可还没等他们跟自己的孩子说再见,就被活活的埋在了废墟里,孩子叫着“爸爸,妈妈。”可眼前再也没有出现妈妈那张温柔的笑脸和爸爸那有力的手臂。孩子无助地叫着,那叫声撕心裂肺,叫人难以不悲痛,似乎是在说“可恶的侵略者!你们好残忍,夺走了我们祖国的领土,还要把那么多人的生命夺去!他们都是无辜的呀!我痛哭,是因为你们竟然还无情的杀死了我那无辜的父母!”说到这儿,我想到了:现在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比如说利比亚,许多儿童都死于战争……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充满鲜花、阳光和爱的人类家园!《一张旧照片2》1937年8月28日,日本突然轰炸上海火车南站。那一瞬间,房屋倒塌,车毁人亡,天桥断裂,一片狼藉,到处弥漫着硝烟。画面中有个大约三四岁的小男孩,只见他的衣服破烂不堪,瘫坐在地上,遍体鳞伤。边哭边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啊!”也许前一阵他们一家三口还在等车的过程中谈笑风生,玩耍嬉戏,可是现在一切都没了,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快乐。他无助的坐在冰凉的地上,号啕大哭,想着刚才的一幕幕,父母把他推出去,而自己却被炸得粉身碎骨。他盯着那片废墟,多么希望爸爸和妈妈能够站起来再和他说几句话啊!可那永远只是幻想,他的父母已经不能再站起来了,永远不能。就这样,他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整天风餐露宿,沿街乞讨。可是那些东西根本无法让他充饥。此刻多么希望有一位好心人可以收留他啊!这样的苦难经历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永远抹不掉的阴影。这让我懂得了,我们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不能让更多的孩子流离失所,失去伟大而无私的父母的关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共创我们美好的家园!四年级:1635798500800字 四年级 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