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端午
中国是文明大国,上下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各家各户都弥漫着粽香,门窗都插着艾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形式多样的荷包,香气扑鼻,做工精美。放眼望去,宛如一片红海。
人们对端午最熟悉的传说,无非是屈原投江自尽。说的是人们为了不使得屈原的遗体被江中的鱼虾吃掉,就向江里投入了大量的粽子和鸡蛋。他们还眉飞色舞地讲说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其实不然。是先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屈原,只不过屈原恰好在那天投江自尽罢了。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端午这天,他们有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其实,端午吃粽子和竞渡等习俗,都与龙有关。相传,粽子投入水中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时用的就是龙舟。
十几年前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想起来就义愤填膺,那年我也就刚刚呱呱坠地。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许久,中国才在醒悟后的有所行动中得到结果。那就是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万幸啊万幸,我想万一韩国把中国的端午节抢注成功,那简直就是十几亿中国人莫大的耻辱。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中国的,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怎么可以给别的国家机会去申报呢?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无底线地崇洋媚外,喜欢把激情和热情投入到一些西方节日的筹备和庆祝中。搞狂欢,办派对,乐此不疲把外国文化发扬光大。既然有这么大劲头,为何不多多宣扬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呢?为何不好好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并继承发扬呢?我们要增强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它并不是封建的落后的,而是神圣的伟大的,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为有这样的文化而自豪!
诚实不需要表白
诚实,是品德高尚的体现。诚实,不需要刻意写在脸上。做人,问心无愧就好。
你若做了一件诚实靠谱的事,不必到处宣扬,因为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如果连诚实守信都做不到,你还怎么做人做事?
那天,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突然,曾经的一件事像演电影似的在我的记忆中循环播放,让我好生难过。有一次,我没带笔,我一个同学就把她的笔借给了我,还让我用后直接放回她的文具盒里便可。那支笔特别好看,我猜也一定很贵重。因此,我必须更加爱惜点使用。
放学后,她向我要笔。我说,我刚刚还给你了呀。她说她没见着笔,我明明按她的要求去做了,因为她当时去倒垃圾了并不在教室。于是,我到处翻找却怎么也没找到。她越冲我大声嚷嚷,我越手忙脚乱。直到离校,我们都没见到那支笔的影子。
事后,一个好朋友跟我说,既然你已经做到了物归原主,你就该跟她好好解释。她不该冤枉一个诚实的人,你的人品她应该知道的!我说,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了,没必要让大家都知道。真正善良的人一生都在做好事,却从不炫耀声张。而有的人,哪怕是给人让个座,给贫困户捐了一百块钱,也要整得人尽皆知。大张旗鼓唱高调,铺天盖地做宣传,有什么意思?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岂不是更好!
今天,她这么一老指责,可能会有很多人对我有想法有成见。他们错怪了我不代表什么,至少还有天知地知。我始终相信,清者自清。这件事,肯定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无论别人用什么眼光看待我,我的心都始终不会动摇。我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她的事,我也无须惧怕她以此说三道四。我自己做到了诚实守信,我管好了我自己。至于其他的,我真的无能为力。
做人要低调,不要太显摆。不动声色,静观其变,有时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你的好,自然有感召力,定会唤醒别人的良知。那支笔不翼而飞了,但愿丢失的只是一支笔,而不是人心……
相关推荐
-
端午龙舟在河上竞赛的日子,家里在地上比赛着立蛋,轰隆轰隆,鼓声不断,嘻嘻哈哈,笑声满堂,最美好的家庭时光,热闹非凡的端午!米饭在河里喂鱼的日子,小孩在家里大吃着粽子,扑通扑通,水花四溅,呼噜呼噜,大快朵颐,最美好的家庭时光,美味可口的粽子!雄黄在酒里避凶的日子,艾草在门上驱逐着邪灵,咕噜咕噜,白蛇现身,窸窸窣窣,恶灵快走,最美好的家庭时光,稀奇古怪的故事!素贞在塔里孤单的思念,我们在家里快乐的团聚,呜呜咽咽,肝肠寸断,吱吱喳喳,手舞足蹈,最美好的家庭时光,家人温馨的团圆!200字 初一 诗歌
-
话端午在每一个人的童年记忆里,节日肯定是一张最清晰的底片。节日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这么深的记忆呢?因为节日是生活中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属于全民族的,是值得全民族人民来纪念的重要日子。现在大家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而对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则很冷淡。所以希望你们能通过我的这篇作文,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更多的了解,更加喜爱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五月五,端午节,外婆叫我去做客。舅妈叫我包粽子,舅舅叫我编竹船。竹船好,粽子多,粽子坐船飘过河。飘过河,做什么?把屈原爷爷救上河。”听老人唱起这首歌谣,慢慢明白了这首歌谣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大有来头的。端午节有很多种叫法,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端午节的来源传说也非常丰富,其一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其二指龙的图腾,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祭祀的节日。其三指恶月恶日,五月正是夏季的酷暑来临,在古人眼里,五月是一个得倍加小心提防的恶月。其四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与曹娥,在苏州以及江南部分地区,还流传着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如赛龙舟,湖面上一艘艘龙舟你追我赶,热闹极了。喝雄黄酒,挂艾叶和菖蒲,它们是驱瘟辟邪的节物。带五彩缕、香包这些饰物也可以驱恶辟邪。过端午节,还有我非常喜欢吃的粽子。先就造型而言,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等,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蜜饯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同学们,读了我的这篇作文,应该了解端午节了吧 !是不是有些迫不及待的盼望它赶快到来呢?我希望大家不要淡忘我国的传统节日,要更加重视、弘扬我们的传统节日!700字 初一 读后感
-
话端午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之说了。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配香囊等。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那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如今,每到端午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粽子的类型有很多种,有鲜肉粽子、八宝粽子、红枣粽子、豆沙粽子、枣泥粽子、咸蛋黄粽子、腊肉粽子、雪菜肉粽子、鱼头肉粽子、宫保鸡丁粽子、鱼香肉丝粽子、鲍鱼粽子、榨菜粽子、五香肉粽子······这么多的粽子中,我最喜欢五香肉粽子。因为它吃起来软软糯糯、美味可口。端午那天不光包粽子,还要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赛龙舟的赛手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年轻力壮的叔叔,有对赛龙舟很有兴趣的小孩······比赛开始了,参赛的人都做在了龙舟上,只听见”嘭”的一声枪响,龙舟上的人都迅速划了起来。大家都拼命地往前划,惟恐落后。据说这也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人们还要挂艾草,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我听妈妈说,端午节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可以避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之说。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900字 初一
-
过端午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们家乡,人们都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好不容易挨到了中午,妈妈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婷婷,回家吃粽子啰!”我听见以后,便像离弦的箭似的从广阔的田野飞奔回飘满粽香的家。到家以后,我累得气喘吁吁,便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闻着浓浓的粽香,我垂涎欲滴,摸着肚子急切地问妈妈:“妈妈,妈妈,粽子在哪儿?在哪儿呢?为什么还不端上来呢?”妈妈见我那馋嘴的小模样,忍俊不禁,指着我的小鼻子说:“你羞不羞啊,都这么大人了,还这么嘴馋啊,真像个长不大的小馋鬼!”妈妈转身向厨房走去。随后,妈妈端来了一盘热气腾腾的粽子,我高兴地挥手大嚷:“耶——耶——吃粽子喽!吃粽子喽!”还未等妈妈将盘子放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将洗得白白的手伸向了那被箬叶包得严严实实的像小金字塔似的美味的粽子,拿了一个最大的,快速地解开绳子,三两下剥开了它厚厚的墨绿色的外衣。终于,那白白的由糯米做成的粽子露了出来。我急切地张嘴咬了一大口,“啊,”烫得我大叫一声,“好烫啊!”忙将口中的粽子吐了出来。“真是个小馋猫。刚从锅里端出来的,慢点,慢点,别烫着!多着呢,没人和你抢!”妈妈责怪道。我冲着妈妈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又品尝了起来。香香的,软软的,甜甜的粽子,让我吃了还想吃。我们一家人吃着,聊着,欢笑着。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从爸爸那里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知道了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爱国忠臣而设立的。听完爸爸的讲述,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内心深处涌起了对屈原浓浓的敬意。敬佩他那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敬佩他那坚持自己观点的执着,敬佩他那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我爱端午节,我爱过这个具有浓厚中国气息的传统节日,因为它不只是纪念那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诗人---屈原,更是传承着屈原那种一心为国,执着、坚持的高尚品质。700字 初一
-
端午日鸭子刚被放入水中,一个青年小伙子便“扑通”一声跳入水在中,吓得水面上的鸭子四处乱飞。鸡毛,啊,不,是鸭毛满天飞。邻家的老大爷,虽已年近五旬,但仍童心未泯。只见他纵身一跃,便进入水中,又是一阵鸭毛满天飞。不久,人们也一个个跳入水中,四处追赶疯狂的鸭子。张三不愧是从小就在渔家长大的,只见他深藏水底,如果普通人不细看的话,还以为是块大石头呢。几只鸭子毫无防备地游了过来,张三瞅准时机,双腿猛得向下一蹬,双臂呈平行状,轻而易举地抓住了一只鸭子。邻家的老大爷,虽然年事已高,但手脚仍极其灵敏。只见他迅速游向了一只鸭子。他做了一个“泰山压顶”,却没捉住鸭子,反倒惊吓到了它。鸭子惊恐地拍打着双翅,并大声向四周的同伴发出“危险”的信号。一只正在向此处游来的鸭子收到信号,立马调头。正欲逃跑之际,被老大爷一个“回马抓”,抓了个正着。众人发出阵阵喝彩……为了给大家助兴,茂军长官当即决定把鸭子作为奖品,奖励给那些抓住鸭子的人。众人欢呼成一片。400字 初一 散文
-
端午龙舟对于故乡的人来说,端午节是个神圣的节日。他们捧着醇厚的糯米酒和香甜的粽子,来到河边虔诚膜拜,以纪念那位宁死不屈的楚国大夫。当然,他们也在等待最为壮观的祭祀仪式——赛龙舟。汉子们早在前几天,就抬出尘封了一年的龙舟,细致地抹上厚厚的桐油,空气中飘浮着浓郁的香味。汉子们请来能工巧匠雕刻龙头,木料极为考究,必须是上好的楠木,这样做出来的龙头才能彰显气势。并给龙头涂抹上五彩斑斓的颜色。待晒干后,就请年长者为龙头点睛,祈求能在龙舟赛中拔得头筹。能够被选为龙舟的桡手,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这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更注重个人品德。到了端午那天,桡手们系着白色的头巾,露出黝黑的肌肉,意气风发地坐上龙舟。开赛前,桡手们喝上一碗糯米酒,颇有些壮行的意味。随着一声清晰的锣响,桡手们在围观者山呼海啸般的加油声中,喊着整齐嘹亮的号子,挥舞着手里的木桨,奋勇向前。龙舟尾部站着一名经验丰富的舵手,掌握着行进的方向。龙头后放着一面大鼓,鼓手击打出有韵律的节奏,与号子声相互应和。参赛的几只龙舟霎时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流水撞击得舟舷哗哗作响。参赛龙舟在河面上此起彼伏,桡手们谁也不甘落于人后,一个个屈弯着身体,运桨如飞。几百米过后,一只龙舟脱颖而出,领先者气势如虹,鼓声更加急促,希冀一举夺魁。落后者也毫不气馁,奋力向前追赶,昂扬的号子声响成一片。领先的龙舟冲过终点的浮标,舵手拔出插在浮标上象征胜利的红旗时,全场为之欢声雷动。胜利者的奖赏通常是一篓刚刚蒸好的粽子,他们的脸上笑开了花,失败者也显得很有风度,纷纷上前表示祝贺,对手顷刻间又变成了朋友。这就是赛龙舟的魅力,它把中国人自古以来齐心协力的传统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故乡的赛龙舟已传承了数百年,我相信这种美好的习俗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正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高尚的情操一样,永远璀璨于历史长河中。7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过端午过端午今天是端午节,町町姐姐她们叫我们去她们家过端午。早晨,我在家里闷闷不乐,真想去活动活动筋骨,突然,我想起了町町姐姐家有乒乓球台,我可以去打乒乓球啊!我马上打电话给町町姐姐,我说我先去打球,反正也要去那里吃饭,可是,大雨滂沱,町町姐姐家也离我家很远,妈妈说:“你可以去乘公交车啊!”说着,就给了我一块钱,我下楼去,等公交车,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了一辆车,我挥手示意公交车停下来,上去后,我投下一块钱,坐在坐位上走了,这个公交车除了我和司机根本空无一人,给人一种幽灵车的感觉,到了町町姐姐家,我先是打乒乓球,之后,等我爸爸妈妈和客人来了之后,就开始吃饭了,我看着满桌的粽子,口水哗哗地流,几乎每碗都是粽子,不同口味的粽子,这是粽子宴会,我开始“狂吃”粽子,左一口右一口,我好像一头“猪”正在吃猪食,大家看着我的吃相,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酒足饭饱后,大人坐在沙发上,谈天说地,小孩子们打扑克、打乒乓球等。过端午今天,是端午节,我和家人们一起去玄武湖划船。天雾蒙蒙的,湖面上的游船十分少,也就是这样,湖对面的火车站也模模糊糊、时隐时现。我们上了船,有我和姐姐当“小船长”。刚开船,就看到岸边有人洒下的菊花,一朵朵可爱极了,有的黄、有的白、有的红......我不由兴奋不已,伸出手就要捞一朵。妈妈急忙厉声说:“别动!那是献给爱国诗人屈原的,不能拿老祖宗的东西。瞧!哪里还有人在默哀呢!”我抬头一看,真的,几位似大学生的人双手合拢,半蹲,闭着眼睛轻轻地念叨这什。我很惊讶,这段时间是高考阶段,应该紧张复习才对,还有时间到玄武湖纪念屈原!这一举动令我感动不已,顿时对他们起了敬佩之情。回来的时候,那些人已经走了,但菊花仍然漂浮在水面上,那么优雅、那么美丽。看到这些菊花,我不仅想起了伟大的屈原,还想起了那些人的爱国的精神。750字 初二 日记
-
端午·茶叶蛋拉开底层的抽屉,瞥见已沾上些许灰尘的蛋络子静静地躺在那儿。退了色的五色丝线编织起箬叶艾香、欢声笑语的五彩童年。端午前一天,奶奶便用旧木盒中的五色丝线为我结成一个精致的蛋络子。等到端午一早,我就迫不及待地从锅里挑出一个最大最圆的茶叶蛋装进网络子里,胸前和衣服便被染上了一圈黄渍。但是谁又会为了这个而责怪我呢?出门就碰上了邻居豆豆,他的胸前也挂着枚茶叶蛋。他掏出蛋向我摇了摇,算是“下战书”。我自然不甘示弱,便掏出我的蛋在他眼前晃了晃。就这样,一场“战斗”开始了。我深吸了一口气,紧握住鸭蛋,将小头对准豆豆手中的蛋儿。我俩喊着“一、二、三!”一起使劲儿。相持了一会儿,豆豆的额头上沁出了细密密的汗珠,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小脸憋得通红,紧抿着唇儿盯着手上的蛋儿。我的手心儿也直冒汗,都快握不住蛋儿了,“咚咚咚”,愈发急促的心跳声就在耳边。我盯着手里的蛋儿,暗暗想:鸭蛋儿呀鸭蛋儿,你可是我从一大锅蛋里百里挑一淘出来的“精英分子”呀,千万要争气呀,等赢了豆豆,我一定封你作“小蛋王”。正想着,我卯足了劲,一用力,“咔嚓”,蛋碎了。我赶紧朝我的蛋儿一看,哈哈,完好无损!再看豆豆的蛋已经“英勇就义”了。就这样,我凭着我“小蛋王”的“铁头功”过五关,斩六将,将邻居小伙伴一一打败。他们也不丧气,蛋碎了,就剥壳吃蛋,留下满嘴茶叶蛋的清香。我自然受不了肚里馋虫的诱惑,在小伙伴们的怂恿下,稍作犹豫,最后还是把我的“小蛋王”往墙上一磕,“咔嚓”,茴香、茶叶……种种香料的馨香都应声从蛋壳的包裹中钻了出来。轻轻咬一口,细腻爽滑,齿颊留香……几年过去,我仍能嗅到那股沁人心脾的蛋香,听到那清脆的“咔嚓”声,感受到端午热闹又不失温馨的气氛。今年端午以过,虽没能吃到奶奶亲手煮的茶叶蛋,也没能再和豆豆他们碰鸭蛋儿,但凭手中的这只蛋络子,追忆那年的端午,端午的茶叶蛋,茶叶蛋的馨香,馨香中的欢声笑语……750字 四年级
-
端午日记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们都很快乐,到处都有人为过节在购买糯米、红枣及各色的豆子,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微笑。但我知道今天是他---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投江的日子,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直臣屈原的,是他投江的日子,人们应该表示悲痛才对呀。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也许,事情已经很久远了,这种悲伤早已消失,留下来的只是纪念。我最崇拜屈原了。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自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佐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革新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此,遭到贵族子兰,大臣勒尚和郑袖谗害去职。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终热爱祖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郢都。楚国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大约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当地老百姓闻讯,曾纷纷划船去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鱼鳖去吃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来历。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离骚》为例:这首诗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辞藻华美,想像丰富,文采绚烂,气魄雄伟,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说:“屈平词赋悬日月”。这代表后人对他的作品的景仰。今年的端午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我们切身体会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意义。今天,我们赞美屈原的爱国主义,弘扬屈原精神,但我们不会忧虑,因为我们相信明天的中国将会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富强!750字 五年级 叙事
-
端午情思有一种习俗,生长在灵魂深处,任岁月迁移,仍然不改当初的模样。在初夏焦灼的等待中,一个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端午,缓缓走来。除去春节,端午是我最喜爱的节日了,不是因为放假,而是因为家人为端午忙碌时那份浓浓的情意。我是家里的独女,身边也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因此,不管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十分疼爱我。我过端午喜欢去姥姥家,因为姥姥家后面的大山上有成片的艾草。每年端午节,姥爷都会在清晨带我去采艾草,虽然每次我都会弄得一身露水,不过我依然乐此不疲。端午是一定要吃粽子的。在姥姥家,我可以吃到天下最美味的粽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姥姥就把糯米泡在一个大铝盆里,煮好粽叶和系绳。端午节的早上,姥姥会早早起来包粽子。她坐在厨房的一个小板凳上,眯着眼睛,将粽叶折成一个小漏斗,捞起一把糯米放进漏斗里,再放上几粒事先泡好的花生或是一粒蜜枣,右手将粽叶叠过来,再轻轻折过去,最后系上草绳,一个有棱有角粽子就包好了。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姥姥系草绳,那草绳系得像蝴蝶结一般,真是艺术啊!粽子包好下锅后,我就拿过小板凳坐在锅灶前,当粽香调皮地挑逗着我的鼻子时,我就会满院子去找姥姥,要吃粽子。姥姥说粽子要焐到时候才好吃,而我却在姥姥身边不肯走,没办法,姥姥只好让我尝尝鲜。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粽子,烫得又吐了来,姥姥爱怜地说:烫吧,馋丫头!端午节,除了粽子,缠绕在心底的还有那五彩绳。记忆里总记得早上醒来,发现手腕上、脚腕上都系上了五彩绳,我便惊喜地问姥姥是谁给系的。姥姥笑着说"是半夜里仙女给你系上的"。"为什么要系它?"姥姥又笑着说:"这是用来保佑你平安的。带上它,你一年就没病没灾了!在端午的绵绵情意中,我渐渐长大了,早已不会缠着姥姥要吃第一口粽子,也不再相信五彩绳里仙女的故事了。但粽叶的香气,五彩绳里系着的祝福,依然印在我的记忆里,流在我的血液里。750字 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