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

10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五年级:邵琳涵

向守望者致敬

1000字 高二 散文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学习心得体会。 

是魏征,以铮铮铁骨扛起了贞观的盛世。是鲁迅,将锋利的笔尖作为手术刀的刀刃,刺破了时代的脓疮。是马寅初以倔强的声音召唤了迟来的科学国策。是斯宾诺莎在饥寒交迫和生命威胁的重压下开凿出近代民主的泱泱大河。是索尔仁尼琴在一生流放辗转的道路上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俄国。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守望者。 

他们是时代的守望者,是社会的守夜人。凭借知识,他们洞察社会弊病,凶兆在其眼中无所遁形;凭借胆识,他们大声疾呼防患于未然,激越而铿锵的声音振聋发聩,久久回响。有了他们,时弊得以力除,危崖得以暴露,他们像羊群里的头羊,将身后数以万计的我们,引向水草丰美安详和谐的草原。 

我们理应向守望者致敬。时代、社会、国家理应向守望者致敬。然而,历史告诉我们,那些振臂者、高呼者、危言者,往往在他们守望的家园得不到承认,更遑论感激与尊崇。 

正如余光中的一句诗,“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高扬着朝圣的长旗”。从被处死的耶稣到被放逐的索翁,从强势又自负的群体形成的那天起,守望者们往往像彗星般擦过群体的边缘,光芒不被容纳,光辉不被珍视,却永远不曾停止奔驰,将明亮的眼睛和博大的心灵薪火相传。自孟夫子,“虽千万人,吾往矣”,勾勒出了多少志士仁人果决慷慨的背影。 

记得谭嗣同吗?维新梦碎,君子囹圄。或许自上书以来他便将自己交给了这个民族的命运。死于家国,死得其所,他是一个无怨无悔的殉道的守望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用鲜血筑成的高峰,在中华沦陷的年月中拔地而起,俯瞰众生。 

记得顾准吗?一个学人,一个文人,凭什么有着这样坚硬的背脊?在那个“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他顽固地发声、执着地发声,一次风暴又一次风暴,无法熄灭他眼中跳动的火焰,那火焰的名字,叫使命。那火焰微弱却倔强地燃烧,焚烧了愚昧,焚烧了狂妄,焚烧了阴谋,焚烧了举国上下过分的激情……他是一个无惧无畏的守望者,在黑暗中向后世投射光明。 

格瓦拉说,“我踏上一条比记忆还长的路,陪伴我的是朝圣者的孤独。”守望者很多,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绽开千层雪浪;守望者很少,势单力孤,远离人群。倘若没有他们,“前进”、“光明”、“正义”一类字眼,只是苍白无力的口号和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的幻景。 

不要说他们耸人听闻,有时他们不过道出了那正确的预见;不要说他们图谋不轨,往往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更为深沉。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度、不尊重守望者的国度,注定是没有未来的。因为在山洞里的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只能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影子。 

或许人人都可以是那个守望者,只要你拥有求真的眼睛,和赤子的心灵。索尔仁尼琴说,“苦难越深重,光荣就越辉煌。”向守望者致敬,向守望者赠予最美丽的花环。如果有一天,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你一定会明白那深重的苦难与辉煌的光荣,早已使你心存对人对社会的广袤无垠的爱与悲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读后感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