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精神_800字
中国马的艺术始终不衰,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品几千年来代有杰作。徐悲鸿是一位古今无人能比的画马好手,他画的《八骏图》等作品远近驰名。在楼里庄庄家就有这么一副画。 星期六下午,我去庄庄家玩,一进客厅,立马就被挂在墙上的一副马图吸引住了。我走近一看,此图描绘的是在小溪边草地上八匹骏马奔腾的瞬间。这八匹形态各异、飘逸灵动的骏马颜色各不相同,最靠河边的是一匹谷金色的马儿,它昂首扬尾,两只前蹄高高抬起,好像在嘶鸣;发棕色的头发在空中飘扬,引起人无限的遐想。这匹马儿的形态,既像是要停下来饱饮那甘甜的溪水,又像是准备百米冲刺。瞧,那匹白色的马儿多英俊啊!他快活地奔腾着,跳跃起来,欢快振奋,蹄子在空中收缩、展放、飞舞。他长长的银发纷扬着,十分潇洒美丽。后边跟着一匹深棕色的马,他向后望着,好像是一位带头的领将,停下来站在队中间,招呼队员们跟上队伍,然后再飞速奔跑带头。 最健壮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要数那匹火红色的、毛色发亮的骏马了,他正在急速奔腾,身上的肌肉明显地挺了出来,十分刚健有力。这匹马成熟稳重,又充满气势,额头稍稍抬起,两只后蹄腾在空中,使他的奔放更表现得淋漓尽致。风驰电掣,桀骜不驯,自由奔放,势如破竹,真是一匹难得的好马。其他几匹马纷纷闪电般奔腾着,追赶着队伍,马尾在空中有节奏的摆动着。地上的野花、野草开得十分美丽,仿佛要衬托马儿们的飒爽英姿。远方云朵下半遮的红日更为马儿身上笼罩上了一层迷人的光环。 看着看着,我仿佛也进入了画面当中,骑上了那匹火红色的马儿,和其他马踏步在花草中。天湛蓝湛蓝的,十分高远。我骑在马背上,风儿拂过我的脸颊,花草在向我摇头,树木在向我摆手,小动物们向我问好。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绿水间,我仿佛置身于一副诗画中的景象。好半会儿,我才从幻想中脱离开来。 八骏图,是当时人们的精神力量,同时马——是人才的象征,民族振奋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写照。它给人以生机和力量,有一种令人振奋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有着马一样的精神,飞速发展,在世界上越来越强大,逐步走向前列。
白马精神_400字
今年,我去康定游玩,我看见一位叔叔牵着一匹雪白雪白的马,这马长的可漂亮了!它那长长的脖子,举起一个很酷的脑袋,脑袋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永远闪射着两道精神的目光,一对小三角形的耳朵高高地耸立在脑门上,仿佛在随时聆听着四周的动静,显得特别机敏。 脖子上方是一排被修剪的整整齐齐的棕毛,走起路来棕毛一抖一抖的,使它显得更加威武,肥壮的身子后面拖着一束洁白的尾巴,只要轻轻地一甩,就象一道银色的闪电在你眼前一亮,可潇洒了,怪不得有那么多的女孩都喜欢梳马尾辫。马的形状长的美,但马走路的姿态更优美,你要是从后面看过去,那步姿简直就象T型舞台上时装模特儿在表演。特别是那敲击在水泥地上的脚步声,更让人神魂颠倒,联想翩翩,你听:“滴答、滴答、滴滴答答,”好美的一首乐曲呀。 听爸爸说,内蒙古民歌的主旋律就是马蹄敲击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对的,不然内蒙古民歌怎么会那么跳跃、奔放,悠扬呢?让人百听不烦,百唱不厌。我喜欢马,更喜欢马那昂首扬尾、不畏艰难的崇高精神!
相关推荐
-
精神力量_800字精神,这个神奇的名词,人们对它的解释很多。它是非常抽象的,只能用模糊的文字来表达。而对我来说,我认为精神所能发挥的力量,比人们所说的身体力量,物质力量,以及那些未知的力量要强大的多。它所含的内容非常广,如文化、信仰、思想、需要等方面。也许大家还是有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说明。一支非常普通的毛笔,如果它是某个名人所使用过的,大家是否认为这支笔的实际价值默默里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与普通毛笔没什么很大的区别,也不是它比其他毛笔更为好用,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它被灌注了精神力量,它多了的只是这个名人所给予给它的,这个名人能给世界的人所带来的影响。这就是专属于这个名人和这支笔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也是战胜别人的一个重要外界因素之一。话说当年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以毛主席带领的共产党和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党之争,可是为什么最后共产党能胜利呢?其中完善的战术策略和全体战士的团结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但其中精神力量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共产党比国民党多了人民的支持与爱戴,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精神力量。在战斗中,这股力量不但支撑着共产党,还给予了他们精神鼓励,使共产党所向披靡。每个人的人生是截然不同的,导致这种不同的,就是精神力量。如果说人生是一块画板,精神力量就应该是颜料,为人生增色。你的梦想,追求,信仰其实都是精神力量,如果你没有这些,那你的人生注定黑白。精神力量是你活下去的支柱,肖洛霍夫说过∶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朋友们,精神力量是别人评估你价值的指标,你信仰的,你想得到的,你的追求都将凝聚为你的精神力量。相信吧,给予他人精神力量,获得争取到精神力量,都将会成为你永生的财富!初一:占淑阳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点评: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文章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第一个例子并非精神力量而是名人效应。第二个例子中人民群众给共产党的可不仅是精神力量,还有物质的支持,是共产党坚强的后盾。精神力量多指语言上的激励和心理的暗示,因此文章举得两个例子不恰当。作者应注意例子的合理性与说服性。点评老师:苏璐璐800字 初一 议论文
-
传递雷锋精神_800字春风又吹来,雨儿又纷纷,又到了三月雷锋月……有一个名字,它刚劲又响亮;它传遍神州大地;它永在人们的心中。他三月来,四月去。他就是雷锋。人们常说“雷锋坐火车,好事也做了一火车。”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虽然离我们而去,可是他的精神还在,只要你仔细观察,我们身边到处都存在许多的“雷锋”。明天就是校园艺术节了,老师要求,我们参加表演的同学必须明天早上5点到,我4点就醒了,这是我第一次起地那么早。突然,这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阵“刷刷……”的响声。我还以为下雨啦!我还不在意,可我出门的时候,看见没下雨,只有一位清洁工在辛苦的打扫街道。走在路上,越来越冷,风吹着脸上就像刀割一般。行人寥寥无几,就在这时,我有看见了一位清洁工人,瘦骨嶙峋,正低着头,默默的工作。蓦地,我发现,这位清洁工人衣服上的小水珠都已结了冰。我惊呆了!难道这不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吗?在化妆时,老师们为我们忙来忙去,一下子帮我们去找服装,一下子又去帮我们找化妆师。不禁,我想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像蜡烛一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难道这样的精神,还算不上雷锋精神吗?可能,你认为雷锋精神就是让座、拾垃圾、捐款等,可我认为,雷锋精神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任何时候,他还应该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也不能忘记雷锋精神,我们还应该理解雷锋精神。雷锋的一生虽然像烟花一样短暂,但是他也像烟花般灿烂。因为拥有了做个中国人基本素质和准则,拥有钉子精神,让这朵烟花天使在我们的土地上一代代绽放光彩吧——雷锋精神我们将世代传承下去!初一:秦瑞泽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00字 人物传记
-
精神的故乡_800字“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情景且停停。”?这是清代着名学者李渔在修筑且停亭时所拟下的亭联,其自身亦为高雅养性之人,身经战乱,他却懂得回归精神的故乡,访逸叟闲夫,弄鲜花幽草,求艺术之技,最终竟在闲散中悟得戏曲之谛,将中国戏曲推向了新的高度。在我看来,精神的故乡或是哪一方让你魂牵梦萦的故土,或是那一份心底的安然。于我,我应去回归那一方精神的故乡。李渔回归精神的故乡大抵是现代人所缺少的吧?匆匆行驶的车辆,海量更新的数据,“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都掀起了都市人对回归精神故乡的向往,然而被时代裹挟着匆匆向前。在“停下你就出局”的威胁下,人们更怕输了人生。但你可知日本女画家玦文子回归精神的故乡去寻觅蓝仙子吗?她将孤独奉为精神的食粮,不愿鲜活的生命被粗糙的生活磨钝。82岁高龄的她,孤身一人来到喜马拉雅山上寻觅蓝仙子。党羽那红黄忠的蓝仙子相遇的一刻,玦文子被震撼:“她仿佛静滞在时空中,等待我已千年。”那一刻,她感悟到了震撼人心的大美,那是匆匆生活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感情无不到的。他回归到了精神的故乡,感悟到了世间最纯净的美。回归精神故乡所关乎到的不仅有对外在美的寻觅,更有对内心的叩问与洗涤。台湾着名诗人、画家蒋勋视为高雅之徒,他说自己被俗世生活磨得浮躁不堪了,便坐下磨墨。看那墨汁晕散在清水之中成毫无章法的黑,内心便也平静下来。儿时秉守的那些专注、淳一也便回归胸襟。回归了精神的故乡,内心也便平静、淡然。无论是林语堂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潜心于国学研究,还是罗念生医生专注于古希腊艺术的翻译与推广,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回归精神的故乡呢?《菜根谭》中有言:“世人动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也。”是啊,当人们能够回归心中那一方精神的故乡时,又有何愁苦呢?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殇,岁月无恙。红尘匆匆,我惟愿寻觅心中的那一方精神的故乡。也许要等到看尽人间美景后,才愿脱下红尘华服,细数平淡中的落花流水,但我更希望你我都能寻觅到心中的那一方净土,那精神的故乡。800字 高三 叙事
-
寻觅雷锋精神_800字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认识了雷锋。在我模糊的印象中,雷锋是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军人。进入小学,细细品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我才发现雷锋不仅助人为乐,还非常爱国、谦虚、好学。雷锋不仅仅是一个人,更代表这一种精神。于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四处寻寻觅觅,想看看什么是现在的“雷锋精神”。曾经,我从广播中听说了“最美妈妈吴菊萍”的事迹,从她身上我找到了“雷锋精神”。可是,难道就只有一个“雷锋精神”吗?转眼,又是一度春秋。终于期待已久的雷锋日到了,我偶然听到一条广播:“斑马线前让行人,这就是雷锋精神,我们将在1小时后公布礼让行人的结果。”是啊!雷锋精神其实很简单,生活中一点一滴,都可以帮助别人。今天是雷锋日,一定会有很多车让人的。渐渐地,我不禁幻想起来:雷锋开着车,耐心的等着一个有一个行人走过,嘴角洋溢着灿烂的微笑,斑马线前不时投来感激的目光。可测试结果却让人伤心,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迈着沉重的步伐过马路,却似乎没有几辆车注意到他。许多小车都冷酷无情地飞驰向远方,只有几辆公交车因为有明文规定而缓缓地停了下来。我不禁想问:这就是雷锋日吗?我们又在今天做了什么好事?雷锋日到底为了什么?那个曾经帮别人拎包、帮妇女抱孩子的雷锋去哪里了?今天的我们难道都是那么自私?连这一点举手之劳都不能做好,我们还能做什么?还谈什么“雷锋精神”?想一想,当你老了想要过马路却没有一辆车子停下来,那会是多么悲哀呀!难道“雷锋精神”就那么稀少吗?!如果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雷锋”,我相信:地沟油、假冒酒,这些害人不浅的事情将会消失。社会不和谐,不就因为人们太自私、太贪婪了吗?瞧瞧雷锋童年,如此艰苦,可还是那么节俭,他并没有贪求得到什么,我们也不应该那么自私啊!正如《雷锋的故事》最后所说的:“雷锋,我们要记住它,让雷锋精神化作爱,滋润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让这种爱给人类带来福音,带来希望。”其实,世界实在太需要“雷锋精神”了,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一定可以让“雷锋精神”延续下去!六年级:朱慕之8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心中的马_800字马是一种被人们敬仰的动物,它不仅是力量的象征,马的赤胆忠心、坚持不懈的精神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崇尚。 马生性刚烈,不愿随意屈服,只有当马遇到了真正的主人时,它才会“俯首称臣”,成为人们的坐骑,但马只要认定一个主人就永远不会更改,誓死追随。在三国时期,关羽被东吴所杀害后,关羽的赤兔马被马忠夺去,想要赤兔马成为他的坐骑,可赤兔马不愿屈服于马忠,最后绝食而亡,随关羽一起去了。可见马是多么赤胆忠心,就算是死也绝不屈服于他人,只有主人才能驾驭它们。 马儿不仅有对主人忠心耿耿的一面,也有坚持不懈的时刻。我记得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一句话:“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意思是:快马一天能走的路途,劣马十天也能走得到。说明就算天生资质不高的人,只要他坚持不懈就可以追上资质高的人,而资质高的人不努力,也不会获得成功,就像那龟兔赛跑中的兔子,虽然它跑得快如闪电,但它没有坚持半途而废。以为乌龟永远追不上它,就偷起了懒睡起了觉。最后,败给了跑得不快却坚持不懈的乌龟。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例子,比如:爱因斯坦小时候就是一匹“驽马”,但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自己成为了一匹可日行千里的“千里马”。驰骋在科学的大草原中。 除了诗词中有坚持不懈的马,还有许多画家也非常喜欢马,比如浙江湖州的古代画马名家赵孟頫、山东潍坊的当代画马名家陈云鹏、意大利画马名家郎世宁……但最有名的还是徐悲鸿的《奔马图》,画中的马肌肉强健,腹部圆实,头略向右倾,鼻孔略大,有雄骏、轻疾,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它们昂首奋蹄,鬃毛飞扬,精神抖擞,让人热血沸腾。在徐悲鸿那个时代,中国人民还在外国侵略者的奴役中,徐悲鸿看到了这一切,便像课文中的肖邦一样,肖邦用音乐战斗,而徐悲鸿就用画笔战斗,他画的马振奋人心,使中国人民开始反抗,开始坚持不懈地保卫家园、保卫祖国。 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已经不再可以随处见到马了,只有在电视中才能领略到马奔跑的英姿,但马的形象和精神,却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深根。800字 六年级 状物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