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故事读后感
养心立志,报效祖国
那天,徐老师从书店里买了一本《习近平讲故事》,借给我看。当时身边的同学还笑话我:“国家主席的书应该很深奥吧?你看得懂吗?”我心想:这是习主席在给我们少年儿童讲故事,我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一定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有所领悟的。事实的确如此。
“养身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习主席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告诉我们首先一定要做一个大写的真正的人。东汉人杨震“四知拒金”,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子产事必躬亲,子贱知人善用,西门豹严厉督责,受世人敬仰。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被一些私利所诱惑,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大家一定都熟悉电视剧《还珠格格》中金锁的扮演者范冰冰吧,听我爸爸说她因为偷税被判以天文数字的罚款,让我对她的印象大打折扣,我认为她应该在忙着拍戏赚钱的同时,抽空听听习主席讲的故事,就能明白养身必先养心的道理,守着一颗纯洁、清白的心,不做违法的事情,修身养性,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这本书中就讲述了许多有高尚品质的人,焦裕禄同志生活简朴、勤俭办事,总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为国忘家,默默奉献;方志敏生活清贫、洁白朴素,面对敌人坚贞不屈,这些老一辈共产党人能“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看到这里,我不由地脸上一阵阵发烧,因为我曾经因为桌上没有喜欢的菜就浪费了粮食,买的新衣服才穿了几次就不要了……我们不能忘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更不能抛弃了革命先辈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品质。
“自古英雄出少年”,习主席在书中告诉我们:青年力量体现中国力量,青春奋斗承载中国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岳飞自幼得到父母恩师的教诲,涵养出忠肝义胆、一身正气;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唐代文人王勃6岁能写文章,文笔流畅,所以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自小就应该树立起崇高的梦想,勤奋学习、刻苦拼搏,扎扎实实地学好知识,实实在在地做一个优秀的学生,这样长大以后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报效祖国。
看完了《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我一下子醒悟了:从现在开始,不能再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要修身养性,保持一份纯真的心,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并为实现这个志向而努力前行,长大后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在我迷茫、犹豫的时候,感谢有这本书给了我精神上的指引,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儿真美
我们一家人喜欢去瑞安明镜公园里散步,因为那里景色诱人,是个可爱的地方。冬天的明镜公园也很美。
傍晚,我们从侧门走入明镜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身穿“金甲”的银杏树,在夕阳下,热情地向着我们招手。我飞奔过去站在树下,只见满树的银杏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一阵阵风吹过,银杏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地毯,真美啊!树干被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漆,好似穿上了一件白纱裙。
沿着石板路往前走,眼前是一大片树木,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枝繁叶茂,有的“瘦骨如柴”,真是千姿百态。
走近一看,树边是一大簇一大簇的茶花,美丽的茶花仙子笑红了脸。盛开的茶花有桔子那么大,中间是黄黄的花蕊。半开的茶花像一颗颗粉红色的小糖果。含苞待放的茶花苞们个个探着小脑袋,积极又可爱。
公园里的明镜湖也很引人注目。湖面上有四个喷泉,水花向四周喷洒着,好似一朵朵银白色的荷花。你听,水哗啦哗啦地歌唱着,他们好像在说:“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明镜公园处处是美景,这儿真美!
相似题目
-
习近平讲故事读后感“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子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悠悠的旋律,伴随着我的思想,每当这首歌划过耳际,脑海中映出了许多想法,平实的语句,却次次让我潸然泪下,我反复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院里的白杨为何苍老?喧嚣的街道为何如此寂静?是时间走得太快还是我走得太慢?青涩的黑发,被时间染上几许白丝,我反复思考着,却苦苦等不到答案。直到有一天,我翻开了《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里面一篇《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我幡然醒悟,原来,时间,在我们生命的每一秒。就像文章里的习主席,他抓住了时间,并且掌握着时间。习主席的时间,正如他所言,大部分被工作占有了,仅2015年度,他就开过大大小小会议上百次!老百姓们都十分敬佩习主席,觉得他是人生赢家,至高无上,而我们却没有想过,为什么习主席能把国家治理得那么好?在他的人生中,为什么他有一条宽阔的大道,通向成功的巅峰?因为习主席抓住了时间,他抓住了生活的每分每秒,他在工作之余,全部用来读书,在他的眼中,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他说“有空就拿起书翻一翻,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只要探秘其中,便会终身受用。”上天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抓住人生每一秒,才会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想着,想着,我想到了自己,周六周日,完全不把时间当一回事,总觉得时间的每一次流逝,都是命运的安排。坐在书桌前,仰望正午的骄阳,想着,星期天作业又没写完,明天又要上学,还是得写作业。题目是那么的无情,冷酷,我和题目死死对视着,越看越烦,撅着嘴,闭上眼,脑海中突然出现了“时间”二字,我立马振奋起精神,拿起笔……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我的大脑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终于凯旋而来,我抬头看了看钟,四点半!心里一阵惊喜,我似乎也抓住了“时间”呢!“时间”,谁也无法描绘出它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见它的脚步,它不慌不忙地走着,它从你的指缝里流过去,它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只有珍惜它的每一分每一秒,才会拥有完美的一生。又到周六周日了,我再次翻开《习近平讲故事·时间都去哪儿了》,我要奔跑,我要拼搏,携手时间,向着“中国梦·我的梦”,奋勇前行……800字 读后感
-
习近平讲故事读后感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典故,把典故与大众平民化的语言结合使用,让我们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在朴实无华的外表下往往藏着极其丰富的道理,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习近平生动讲述的故事,讲出一个个易懂的道理,不会像父母讲的睡前故事,那样让人困倦,而是精神百倍,迫不及待的想听下一个故事。在路是时代的这个小故事中,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试过的,就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学习也越来越紧张,只有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我们不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就会跟不上时代脚步,就会被世界淘汰,我们应该爱学习、爱看书、爱读书。所于我每当我空闲时,就会跑进我的小天地——书屋里去,里面有我从小到现在一本本积累起来,对我有深刻意义的各种书籍。里面有名著类的,有文艺类的,有奥数类等等各种各样的书籍。找一本书,坐在椅子上,翻开书本,这时我好像一条小书虫,爬行在书中,津津有味地吃着书本上的知识;书就像知识的瀑布,我是一条小鱼,在瀑布下畅快的游来游去;书像一棵大树,而我是大树上一片小小的叶子,在大树上吸收着大树为我带来的营养。当我看书时,就会忘记外面一切的吵闹,就算妈妈叫我吃饭也会没听到,因为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呈现在我脑海里,仿佛自已身临其境,无发自拔。从这书里,我学到了许许多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书就像一位人生导师在指引着我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书是我的精神食粮,能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在提醒我们,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依靠学习走到了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想增长才干,唯有通过学习,要使刀刃锋利就得勤加磨砺,多学习,多读书,把读书学习摆在首要位置,才干会增强,刀刃便锋利。从书中摘取深有感触的故事,如滴穿石、信仰的力、跟上时代、友谊铸就坦赞铁路等等的小故事,如果我用饱满有感情娓娓道来,用自已理解加以描术,我是不愿意错过故事中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故事都有内在的道理在里面。假如我不看书,不学习,我就不会知道这些故事,更不会懂得其中的道理。开卷有益,困意全无,我如何能放下这本书。900字 读后感
相关推荐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习近平爷爷说过:“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我们只有不断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才能不断成长。这个假期,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部分内容,深深为习爷爷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习爷爷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当时的习爷爷白天干活随身带着书,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习了大量的文化知识。这一点是当时的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也是今天许多人做不到的。如果当时习爷爷没有这样努力地读书,学习知识,他能够成为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吗?习爷爷的成功事例告诉我们,读书可以让我们聪明;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许多知识;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读书可以实现我们的梦想。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读书,努力学习。特别是我们这些少年儿童,更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实现梦想就要认真读书,努力学习。500字 读后感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假期里,我怀着一颗炙热的心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完之后,感慨万千,心中不由得涌出一阵阵自豪。习近平是从16岁开始,到陕北插队下乡。在插队的期间,习近平也总不忘读书,他的行李箱里装的全是书。来帮他们抬箱子的村民们都说习近平的箱子很重。习近平几乎无时无刻都在读书,放羊时读、锄地休息时读……总之,他随时随地的带着书,随时随地的在读书。从他当上村支部书记开始,他便一心一意想让村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些。当他了解到四川有沼气技术的时候,立即前往四川学习沼气办。他所做的一切,为的只是让村名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记者采访村民的过程中,发现习近平总书记给村民们留下的记忆深刻,而且大同小异。村民们所说的,大多都是“习近平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的箱子里全是书”“习近平为我们办了沼气,让我们的生活条件更上一层”……由此说明,习近平是一个不分高低贵贱、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人。最有趣的,就是四大关中的“跳蚤关”。当时的知青们刚从北京城来到陕北时,一个个都是白白净净的,看得出来,他们没吃过苦。来到陕北,刚生活了一段时间,知青们的身上就长了一大红包,又痒又痛,简直让他们“生无可恋”。于是,他们就想尽一切办法,尽量使跳蚤减少滋生。慢慢的,他们身上的红包渐渐少了起来,偶尔有一两个,也不会像刚来时那样又痒又痛,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已经对这种毒素有了抵抗性。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生”。生活中的习近平也是这样的。他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常常有他的文章被发表在报纸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会有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读书不觉一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用这些诗句来形容习近平是一点也不假。我要向他学习,学习他读书的精神以及他对读书的渴望!700字 读后感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篇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周贤康寒假里,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这本书是以访谈的形式来展现的,访谈内容丰富、事例生动活泼、文字朴实感人,让我知道了习爷爷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习爷爷15岁时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这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宝坻区王卜庄镇东蛤窝村主任助理张岩说。他经历了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转变,一开始很不适应,“每天下乡、下地,看秸秆、发煤球,这些工作和我预想的差太多了。但学习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领会到,这不是受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人生阅历。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多到基层一线的‘练兵场’磨练,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对于今后成长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习爷爷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采访时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说的没错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等,都体现了他敢做敢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作风。习爷爷围绕实体对象开展了很多创新工作,如今面对信息经济时代,需要发展新的创新模式。“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习爷爷曾经回忆说。这本书里,29位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生动地再现了习爷爷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展现了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青年时期的选择与担当。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建设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篇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张杨子萍今年寒假,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后,不禁心潮起伏,感概万千,想不到国家主席也会有这样的经历。我心中一直认为国家主席都十分威严然而我错了,习爷爷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人。习爷爷在陕北的七年知青岁月,经历了千辛万苦,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他下乡时,被分配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到了农村要过“四关”,分别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些关习爷爷样样过关。习爷爷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从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甚至是痴迷读书,阅读面十分广泛。为了找到《浮士德》,他跑了三十多公里的路才借到这本书。习爷爷同时注重阅读的深度,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要研究透彻。如同书中说的那样,习爷爷执政理念、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习爷爷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记者采访时,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没有错就要大家不折不扣的执行。比如: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打坝地、代销店、缝纫社……习爷爷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从他见了好对联就抄下来,遇到新鲜事就刨根问到底,再联系他插队期间如饥似渴地坚持读书学习,都说明了习爷爷是一个崇尚读书的人,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板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我们要向习爷爷学习,将来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篇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苏欣雨寒假里,老师推荐了这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我们,其实老师让我们读这本书,是想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习爷爷当年在陕北那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习爷爷。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讲述的就是习爷爷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爷爷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知青时期,在梁家河的土地上,习爷爷经历过磨难,也得到了锻炼;他把他的汗水和理想献给了那块土地,他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习爷爷刚到梁家河插队就要先过“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应该说,这四关过得很艰难,得克服身体上的种种不适。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别人从零开始,而习爷爷从负数开始。就在这艰苦的条件环境下习爷爷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习爷爷有很多特点,比如有强烈的使命感,辩证思维方式好,遇事有定力,肯读书善学习等等。给我印象最深的特点就是有好的辩证思维方式。习爷爷看问题习惯从多方面考虑,运用辩证思维方式,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反复推敲,而不简单只从一个方面刻板地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已经不用面对习爷爷当年那种生活的艰辛,但在他身上的那种精神永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篇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王源这个假期,老师安排我们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该书通过29位受访者讲述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往事,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他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无疑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就是说,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和担子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们经受饥饿,使他们受到贫困,通过这些来使他们内心警觉,使他们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们原来所不具备的才能。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近平把7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梁家河这个山沟里。7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习近平在艰苦的环境中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反而比较坚强,能吃苦,能顶住压力,这使他的精神得到升华,思想得到提升,认识得到提高,这就是: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能吃苦”,主要体现在他为民族、党和人民的事业夙夜在公、竭尽心力。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另外两个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张春富也说:“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他读的书有政治、历史,有文学、哲学、军事,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的环境下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仍然把每个字写得很规矩,他一笔一画地写,每一个字都整整齐齐,清清楚楚。习近平不仅喜欢学习,还喜欢看书,喜欢思考,喜欢写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平时我写字很浮躁、不认真,以后我一定要像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认真写字,多读书、勤思考。【篇五: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周籽杉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关于习近平爷爷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书,是中央党校策划组织的系列采访实录,主要讲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习近平爷爷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当村民们、知青们谈起当年的故事,记忆依然那么清晰,说起来依然那么激动,回味起来依然那么幸福。他们诉说的故事虽然发生在40多年以前,珍贵的记忆虽然沉淀在流年岁月中,但绝没有褪色。梁家河村史馆河知青窑前,在陕西第一口沼气前,在至今仍发挥效用的淤地坝前,在赵家河的知青林前,在习近平爷爷当年留下足迹的那些地方,讲述着总书记与人民同甘苦、水乳交融的故事,讲述着总书记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讲述着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习近平爷爷在那样艰苦恶劣的环境里,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读书、写东西、学习。可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也很少会有人主动找书看、主动写作、主动学习,更不要说在习近平爷爷那样艰苦恶劣的环境里了。习近平爷爷的身上有善良朴实、知难而进、谦虚好学、公道正派等等很多的好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只有我们学会了,才能为祖国母亲做出更大的奉献。【篇六: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朱洣麟在寒假中,老师安排我们读一本名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书,看到书名我想:“咦?是关于习大大的书,习大大的知青岁月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和我们现在一样呢?”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这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宝坻区王卜庄镇东蛤窝村主任助理张岩说。他经历了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转变,一开始很不适应,“每天下乡、下地,看秸秆、发煤球,这些工作和我预想的差太多了。但仔细看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领会到,这不是受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人生阅历。”作为小学生,就应该多学习,少娱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对于今后成长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树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走出自己的道路;应该建立“学乐精神”,在坚持学习中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自身文化修养,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经历总结提炼,以求内修于心,外践于行;在不断攫取知识的过程中滋养精神、洗礼心灵、升华思想。关上书,脑海里满是习大大的经历,做为一个小学生,我们难道不要像习大大学习吗?【篇七: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是一本访谈录,通过当年曾和习爷爷一起下乡当知青的爷爷的谈话,我们对习爷爷七年的知青生活有所了解,习爷爷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奋斗的青年时代,做过中国最基层的农民,他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他人生经历中重要的起点,习爷爷的家庭按理说应该比一般人都优越,他父亲曾任过副总理,但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因素,习爷爷所经受的磨难要比别人多得多,这种折磨是生活上、精神上的,但习爷爷没有被生活所打倒,而是通过这些磨难,更加理解中国农民的穷苦,通过这七年的知青岁月,他能站在中国农民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在遇到困难和问题,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而不是退缩,在他带领下,梁家河有了水井、有了沼气,在他的当支书后,梁家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通过别人的访谈,从别人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到习爷爷高尚的人品和坚毅的精神,正是他这种高尚的人格,所以才赢得人民的爱戴。1200字以上 读后感
-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篇一: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每一段历史都蕴涵着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现在,让我们打开这个知识大宝库,去领悟隋唐时代中的道理吧!隋唐时代,我认为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或懂得道理的有:隋炀帝、宇文化及、唐太宗。隋炀帝的故事有何道理?听一听吧:炀帝开运河、造凤船、乘龙舟游江南。在宫中沉湎于美色,吃酒吃肉,搜剐民脂,提高税收……但不久后,他就被部下宇文化及杀害。由此可见,快乐只是一时的,如果你只顾快乐,那么不久后,不祥的事就会降临。第二位宇文化及杀炀帝时,说是为民除害,结果在他掠取大片土地之后,自己的为人还是像隋炀帝一样,终究还是成为了人民的祸害。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嘴上说得好,就是不去做,这就教育我们要说到做到。唐太宗吸取隋王朝灭亡的教训,接纳贤能人才,虚心接受臣子的批评,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开创了“贞观之治”。虚心接受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是条很重要的道理。历史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大宝库,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了解,可以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增长见识。我喜欢历史。【篇二: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又一个寒假来到了,妈妈这次又给我捧回了一大袋子书。妈妈说,这是一套《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我一下子来劲了,我把它们拿了出来,一共15本。写了好多个朝代:先秦、秦、西汉、东汉、魏、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经过一个寒假,我看完了第一册和第二册,明白了许多。一拿到书,我就对吴姐姐这名字起了疑问,她是谁?我去网上查了一下,原来她叫吴涵碧,从小生活在书香世家。还没看完第一页,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吴姐姐用通俗易懂的口吻写出了她脑海中的古中国,我感到了她的谦虚俏皮,就像在听大姐姐讲故事,让人觉得这些知识原来这么有趣生动。这本书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作者选取这段漫长历史中富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写成一系列轻松而富有情致的短篇故事。全书共1075篇,200万言,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贯通,连缀起来,即成一部规模颇大的中国通史。我读了两册,明白了吴姐姐希望用自己的语言去打动更多的小朋友爱上历史,明白了中国悠长的历史是我们的宝库,不只是属于大人的,也是属于我们的。这本书浅显易懂的文字加上生动活泼的插图,令我的假期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值得一看!【篇三: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作文】放暑假了,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历史书名叫《吴姐姐讲故事》一共有十五册,讲述的是从先秦到明朝的历史故事。这本书的作者名叫吴涵碧,她是台湾著名学者、作家。以前我不太喜欢看历史的书,觉得历史书枯燥无趣,但看了这本书后,却被书里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住了。书中有一篇文章写的是——秦始皇和万里长城。提起万里长城,人们一定想到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只做了八年的皇帝,那怎么在短短的八年间完成这震惊世界的大工程呢?实际上,在秦始皇出生前就有人开始建筑长城了。战国时代齐、楚、赵等七个国家,都怕其他国家侵略,于是与邻国交界处筑一道高墙,称为“长城”。而秦国、赵国、燕国所建筑的三条,就是日后秦始皇时所完成的万里长城的骨干,因三条长城相聚很远,秦始皇下令把长城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通过这篇文章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万里长城的来历了。通过读这本书,我所获很多,也受到了很多启发,也更加的了解以前未知的历史情节和人物。我也希望同学们多看历史书,我相信你们也和我一定会喜欢上它的。【篇四: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我读过一本好书,名叫:《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只有这本书让我懂的历史,了解了历史人物,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百读不厌。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富于教益的人和事。我们还是先说一说《神医华佗》的故事吧!其实,华佗一开始不是医生,而是个读书人,当时,天下大乱,加上灾疫流行,老百姓苦不堪言。华佗看到这种悲惨的情景,从小就抱定主意,做一个良医,为大众解除痛苦。不论路多困难,只要别人请他看病,他就会来。他看病大多数都不要钱,一小部分人为了感激他,才给他钱,华佗的名字大江南北都知道,现在医院有的画,画上画的人就是华佗。说完《神医华佗》再说《孟获服气了》。蜀国的四邻云南、西市场作乱康、贵州一带住了许多蛮人,时常作乱,其中有一个叫‘孟获’的首领最为强悍,诸葛亮略施小计,就把孟获擒来,问道:我捉了你,服不服。不服,孟获忿忿不平的说。我放你回去。就这样,捉来放去,一直到第七次,孟获心服口服,非常佩服诸葛亮的才华。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关注历史,如果人人多对历史认识,就有更多人培养出伟大的怀抱。【篇五: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特别有趣的书,名叫《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本书内容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它选取这段历史中富于教益的人和事,汇集成一系列轻松而富有情致的小故事。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贯通,连缀起来,就成一套中国历史书了。我看的是这本,只是其中的一册,讲的是隋唐部分。这本书,首先写了那个残暴的隋炀帝,看得我心中充满了认愤,最后,他的暴行引起了全国民众的不满,纷纷揭竿起义。有一次,民众被他赶押去修宫殿,他不但不给民工吃饱饭,而且还挑剔,让大伙拆了重建,而且,还因为有的人上厕所,就把大家关进牢房,甚至斩首示众,可见他有多残暴,他的暴行最后导致了众叛亲离,连他的守卫都出卖了他,制造假令牌,让老百姓推翻了这个王朝。还让我认识了和炀帝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皇帝,最英明的皇帝——李世民。他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就是一个非常体恤下属的人,在自己的卫兵遭到埋伏时,会为阵亡的将士们伤心,为了挽救部队,不顾自己生死,连夜骑马,把部队召回。最后得到大家的拥护成为了一代名君。真如书中说的“水可载舟,变可覆舟”啊。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看到了各种英雄豪杰的丰功伟业,各朝各代皇帝臣子的百样百貌,而且丰富对我国历史人物的全方面的认识。我喜欢这本书,大家有空都来看看吧。【篇六: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大家好!我今天又要给大家介绍一本新书啦!你知道是哪本吗?我先不告诉你,让你根据资料猜一猜,看看聪明的你能不能够猜到?这本书是台湾畅销时间最长,得奖次数最多的历史读物。整本书内容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明代中叶。全书凡1075篇,200万言。它的作者是吴涵碧女士,她是台湾著名的学者,在此同时,她也是一名作家。这套书总共分为了15册。现在,我估计你十有八九已经知道了我所说的是哪本书了吧?没错!就是《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我今天要介绍的是15册中的第5册,也就是唐朝从618年至906年的故事。在这本书当中,我最喜欢的人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他最让我敬佩的地方是他的大度。正是因为他能虚心纳谏,大臣们才敢直言进谏才能导致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太宗还很体恤民情,贞观二年(628年),关中闹蝗灾,然而太宗在宫中看见数只蝗虫,便说:“民以谷为命,而你竟然吃掉谷子,不如来吃我的肺肠吧。”说着,拿起蝗虫就要往嘴里塞。尽管左右急忙劝阻,太宗仍吞了几只蝗虫,可见他的勤政爱民。这套书中还有许多人物和故事,能够让你明白许多道理,是一套能够让你终生受益的书,要知道,古时候,不知道历史是要被人笑话的哦!最后,我希望你能够喜欢这套《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篇七: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看完《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本书后,我有很大感触,这里面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但在这里面,唯独“孔融让梨”这一篇故事最能让我铭记于心。在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了“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借此来把大梨让给哥哥。孔融这么小就能做出这样的事,这让我十分感动,这一点也很值得我去学习。当孔融十岁时,他只身前去拜访李膺,并借此给李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李膺也因此很赏识孔融的才华,认为孔融将来肯定会有一番作为。三年后,孔融的父亲去世了,孔融哀痛万分,邻里都称赞孔融孝顺。孔融是个有气节的读书人,他对宦官的作为非常不齿。有一天党人张俭被官吏捉拿,张俭情急之下跑到孔家,并在孔融的帮助下在孔家逗留了几天才走。张俭逃走之后,地方官便把孔家两兄弟抓了起来。两兄弟为了保护对方都争着去坐牢,最后母亲也吵着要为两个儿子承担过错。最后朝廷决定由哥哥坐牢来承担过错。他们全家争死的义行传遍天下。这个故事让我懂得应该敬爱兄长,在我们的大家庭中不去计较个人得失。【篇八: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历史,仿佛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面明镜,让我们看到前辈的丰功伟绩,看到当时社会风云的种种教诲。看看历史,使人明智。其实历史并非那么遥远,它可以与当今社会融会贯通,让我们少走弯路,指导我们前行。《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讲述的从中国人类起源一直到明末清初的历史故事。它将朝代的兴衰描写得极尽周详,人物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能跟着作者的讲述,体会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所做的好事、坏事。书中的历史故事太精彩、太丰富了,让我爱不释手。从开天辟地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我佩服管仲、孟子、蔺相如、张良等人物的智慧,我同样也欣赏程婴、荆轲、田横等英雄人物的气概。爱民如子的汉武帝,至圣先师——孔子。历史上还有不少坏人,如残忍的纣王、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阴险的庞涓、春秋五霸等。历史是多么的沧桑!但从沧桑中,我们也能找出一些规律来:每个国家的开始都是弱小的,但是经过贤明君主的治理,便逐渐强大起来,随着国家的逐渐强大,许多君主逐渐骄傲起来,疏远贤臣,亲近小人,最后国家由强大渐渐衰落,最后走向灭亡。新的王朝就取而代之,并又逐渐强大,逐渐弱小,最后又灭亡了……读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使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因人的身份而鄙视或仰慕某人,要亲贤远佞,明辨是非,做一个真正的君子!1200字以上 五年级 读后感
-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历史,仿佛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面明镜,让我们看到前辈的丰功伟绩,看到当时社会风云的种种教诲。看看历史,使人明智。其实历史并非那么遥远,它可以与当今社会融会贯通,让我们少走弯路,指导我们前行。《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讲述的从中国人类起源一直到明末清初的历史故事。它将朝代的兴衰描写得极尽周详,人物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能跟着作者的讲述,体会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所做的好事、坏事。书中的历史故事太精彩、太丰富了,让我爱不释手。从开天辟地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我佩服管仲、孟子、蔺相如、张良等人物的智慧,我同样也欣赏程婴、荆轲、田横等英雄人物的气概。爱民如子的汉武帝,至圣先师——孔子。历史上还有不少坏人,如残忍的纣王、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阴险的庞涓、春秋五霸等。历史是多么的沧桑!但从沧桑中,我们也能找出一些规律来:每个国家的开始都是弱小的,但是经过贤明君主的治理,便逐渐强大起来,随着国家的逐渐强大,许多君主逐渐骄傲起来,疏远贤臣,亲近小人,最后国家由强大渐渐衰落,最后走向灭亡。新的王朝就取而代之,并又逐渐强大,逐渐弱小,最后又灭亡了……读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使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因人的身份而鄙视或仰慕某人,要亲贤远佞,明辨是非,做一个真正的君子!五年级:郑聚荧5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半个月前,我在入团积极分子课上,偶然了解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在团组织的倡议和我自己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去新华书店买来了这本书。拿到书的感觉有两个——贵和重。带着“这本书为什么卖76块钱的”这一疑问,我开始了“好奇之旅”。在半个月的品读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这本书是如何“贵”“重”的了。贵在两个方面。从浅层的含义来看是中央党校出版社的精心出版:合理的排版,全彩的印刷等,无不体现其外表之贵。从内涵方面来说,更是物超所值。它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精神之贵。青年习近平那诚恳老实、勤劳勇敢的精神,在29位各界人士的讲述中变得越发可贵。从“过四关”到被清华大学录取,从申请人团到被举荐为党干部,从“黑帮子弟”到“老农民”。这些变化是他践行自己精神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曾自述说:“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重就重在情义重。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从刚到梁家河才几天就去吊唁一位老党员过世的母亲,到对智力有点缺陷的灵娃之包容、关心;从把“娘的心”针线包送给村民张卫庞,到帮助果农提高苹果产量质量;从把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到对贫下中农、老人、儿童、残疾孩子的真诚相待;从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给讨吃老汉,到慷慨助他人,目的都是为了让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为民情怀。记得书中写到习近平本来下乡的第六年就可以申请去上大学的,他却认为自己是扎根农村的“老陕”,于是又在梁家河多留了一年。后来村民们才知道是习近平放不下老乡们,才不愿离开的。第七年,他被清华大学录取,他舍不得老乡们,尤其是他所寄宿的张卫庞一家,临走的那天习近平把他母亲所赠的绣有“娘的心”的针线包送给了张卫庞。由此就可见情义之重。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当习近平越来越多地了解当时农村的落后与老乡生活的艰苦,就越激发他为群众做实事的激情。习近平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他认为,是陕北人民收留了他,爱护他也保护了他,他要为民办事。最后,我把习总书记对青年的一句寄语分享给大家:“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1000字 读后感
-
勤学催思 善思促学_读《习近平讲故事》有感今年暑假,我有幸阅读了《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其中,《学而有思》和《30里借书》二则故事让我感受至深。“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方厚也。”阅读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能穿越时空与先贤们对话,能吸取教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逐渐练就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信念。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在陕北农村插队,他在劳动之余喜欢到处找书看,可当时生活艰苦,书籍匮乏,为了向一位知青借阅《浮士德》这本书,他步行30里路去借书,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正是这种对阅读的热爱和坚持,习近平才会成为英明睿智的国家领导人,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令世界瞩目的新时代新气象。勤学苦读,自古就被视为一项优秀品质。中华大地上勤学苦读的故事不胜枚举,勤学苦读的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不息,比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韦绝三编、闻鸡起舞……先贤们这种学习的韧劲深深感染了我。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这么优越,还有什么理由不像他们一样勤奋学习呢?很多历史上的名家不仅懂得勤学,他们还善于思考。鲁班如果只会照葫芦画瓢,就不会发明锯子;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不去思考,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瓦特看到开水壶的盖子在跳动而没有思考其中的奥秘,就不会发明蒸汽机,人类工业文明就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拜访才华横溢的李膺。可去拜访李膺的人,要么是社会名流,要么是亲朋好友,一般人根本进不了他家的门。孔融对看门人自称是李膺的亲戚,才得以入内。李膺见来者是个陌生的小孩子,就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答道:“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拜您的祖先老子李耳为师,我们这叫世代通好,难道不算亲戚吗?”李膺和其他客人都很惊奇。这时,来了一位姓陈的先生,别人告诉他孔融说的那番话,陈先生不以为然地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有才华。”孔融回敬他说:“我猜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先生听了竟无言以对,很是尴尬。这则故事展示了孔融的聪慧机智,同时也让我感悟到,就算小时候很聪明,如果不能保持勤奋学习的状态,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武装自己,长大了也只是一个庸才。“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会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一味的埋头苦思而没有知识积累,只能流于空想,问题终究得不到解决。所以,我认为,勤学与善思是相互关联和相辅相成的,勤学为先,善思为要,活用为重,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才能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1000字 初中 读后感
-
讲故事故事内容:有一个很漂亮但很调皮的女生,现在读高三了,她们班有个很高很瘦的男生,是她们班的班长。她觉得班长这个人很有意思,于是经常找他玩,还常常和他开玩笑!有一个周末,班上组织活动,到附近一个有名的旅游山区去玩。班长要组织各种事情,也够忙的有一回,她趁他不注意,在上车的时候狠狠地拍了他的肩膀一下,然后飞快地跑开了,吓了一大跳的他回过头已经看不到是谁拍他的了,她可真够调皮的!到了中午的时候,大家吃完饭后一起休息,她又偷偷跑到班长的后面,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回过头,看到的是她做出的一副鬼脸,又把他吓个半死。他有些生气了:"下次可别这样了,不然不被你吓死才怪呢!"她吐了吐舌头,敷衍着说好,然后又走开了!下午是到一个悬崖边去玩,班长正和一帮胆子大的人在悬崖边拍照呢!她看到这个情形,心里又出一计,她轻手轻脚地走到他身后,然后突然拍他的后背!谁知他一受惊吓,竟没站稳,一失足掉了下去……等在悬崖下找到他时,他的尸体都已经变成肉泥了!(在讲述时,可将这个情形说恐怖些)她很伤心,但事情已经发生了,无法改变了!那个男生的父母也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家里也不缺钱,就没有要其赔偿什么,于是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转眼又过了一个月,她基本上已经把这件事忘却了,因为马上就要考试了,在忙着复习呢!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晚自习回家。从学校到她家要穿过一段绿荫小路,平时都很多人的,今天不只为什么却没有几个人。走着走着,好像后面有人拍她的肩膀,可她回过头去时后面根本没人。她心里凉了一下,但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也没放在心里去!又过了一个星期,还是星期天晚自习回家时,走到那段路时,又有个人拍她后背,她一回头,看见班长血淋淋的头在空中悬着,面对着她狰狞地笑。她闭上眼睛大叫一声,但睁开眼睛后什么也没有了。她定了定神,对自己说:"没事的,没事的,是幻觉!"很快,又到了下一个星期天晚上,下了自习后,她突然想起了一件很巧合的事情:上次出去活动时,她共拍了他三次肩膀,第一次拍了后她跑开了,第二次拍了后给了他一个鬼脸,吓了他一大跳,第三次拍了他就失足掉下去死了!而前两个星期她回家时讲过那条路时,一次是被人拍了后,发现后面根本没人,第二次是那个头吓了她一大跳,今天应该算是第三次了,难道……她越想越不对劲,心里越来越害怕。此时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走了,她又没男朋友,不好叫人送她回去!但她想了想,还是决定一个人回去,因为她从来不信什么鬼神的。今天晚上那段路一个人都看不见了(如果你们一起散步的那条路也是没有一个人,那效果会更好),她小心翼翼地走着,突然!有人拍了她的后背一下……(关键之处:讲到这里你的手从后面拍MM的肩膀一下…哈哈,后面的不用我说了吧?)1000字 六年级 写人
-
习礼仪讲文明迎奥运习礼仪•讲文明•迎奥运一本礼仪手册,能让人“册到病除”吗?我说,也许不能。一条公益广告,能让人“告到病除”吗?我说,也许,也是不能。但是,我相信,文明就是一盏灯,只要你打开文明之灯,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灯越亮,黑暗就将远离我们;我也相信,只要每人向文明迈出一小步,就会让社会迈向文明一大步。一句“早晨”,“多谢”,“对不起”,你就是用语文明知礼仪,是文明;敬老扶弱助病残,在公交车船内让座位,是文明;自觉投币坐公交车传是文明;前上后下有秩序,不要拥拥挤挤,是文明;自愿济贫困,帮助他人也是文明……就算是再细微的东西,也有文明和不文明之分,一个小动作就足以表示你文不文明了,不是吗?有一天,我和奶奶一起去西园逛一逛,那时阳光灿烂极了,奶奶在打开伞遮太阳的时候不小心把伞碰了一下旁边的老婆婆,奶奶见状,立刻很抱歉地对那位老婆婆说:“对不起,碰着您了,没事吧?”老婆婆张开嘴,嘴里已经没有牙了,说话的时候吞吞吐吐,我们都听不清楚了,只是模模糊糊听见她说:“没事,我……我没事,没……没关系的……”奶奶的嘴角现出一丝微笑,说:“那就好,那就好。”这一点一滴文明的见证,正一步一步地迈向文明,你难道不知道吗?我不允许你们任何人在迈向文明的时候中途停步返回。电视里常说,友善对待外来人,耐心回答外来人问路的方向,但是有一天……我跟爷爷一起去吃早餐,在走去的路上遇见一位外来的叔叔,他问,清河路在哪里,我刚想说我知道在哪儿,但是爷爷抓住我的手,不让我说,还惊惊慌慌地说:“你问别人吧,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边说还边把我拉走。我回头看看外来叔叔的表情,他的表情十分无奈,脸很朴实。我不知道爷爷为什么要这样说,于是我就迷惑不解的问爷爷:“爷爷,为什么您说不知道啊?”爷爷就说:“以前我看见过一个外来人,他呀就问一个好心的老奶奶路怎么走,谁知,老奶奶告诉他以后,他就说‘我不懂你说的是哪里,你带我去吧’然后就顺手把老奶奶拉上摩托车,骑着摩托车走了。你说多恐怖啊!”我又说:“只是有一个外来叔叔是这样而已,不代表每个外来叔叔都这样啊!”爷爷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但我还是觉得,那位叔叔不会像爷爷说的那样坏。这就是不文明吗?文明与不文明有时候只在于你的一句话,回答不答外来人的问题,要以防万一,还是讲文明?也许也需看情况再说。文明,有多微小?只有一个握手,一张纸的厚度。奥运来了,中国队得到了很多金牌,而金牌得主,都会先跟银牌铜牌的得主先握手,再上领奖台,这是国际礼仪。文明只有一张纸的厚度?也许你不相信,但是你可以看到,有的人放风筝的时候,风筝不小心挂在树上了,要踩着公园里的凳子才能拿到,那如果你是文明的人,你需要一张纸,薄薄的一张纸,因为你可以踩在上面,不用踩着别人要坐的凳子上,不要把别人的裤子弄脏,这也是文明啊!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也许离文明只有几十厘米的距离,也许离文明只有几厘米,甚至是一张纸的厚度。让我们发现文明,讲文明,习礼仪,树新风,迎奥运。让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1000字 六年级 书信
-
爷爷讲故事我的爷爷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他从贫穷落后的旧社会走到今天,经历了多少风霜和雨打,现在的生活是在旧社会里长大的爷爷想也不敢想的。今天,我和爷爷去逛街。在街上爷爷说:“现在的生活真好啊,上街累时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真方便。 ”我说;爷爷那以前是什么样的呢?’’爷爷笑作不答。一会儿,来到了超市。爷爷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知该选什么好,我说;爷爷挑一些你喜欢吃的吧。’’爷爷挑完后,急忙向收银台走去我问;爷爷走这么快干嘛?’’爷爷说;你看这里这么大,人又那么多,等一下怎么结账呢?’’我笑着说;不用担心,收银台都是老、幼、病、残和军人优先的。’’爷爷说;这么好。’’一会儿,我们又来到了水果摊。我;爷爷买些水果尝尝鲜吧。’’爷爷;都下午了,还鲜?’’我说;对呀,这些水果都是刚从山上摘来的,可甜啦。人们还运用了保鲜技术呢。’’爷爷感叹道;现在的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爷爷想起以前的生活,不禁叹了口气。一生都要挨打,挨饿。过年时,餐桌上只有几个土豆,几个红薯。上山挖野菜,来煮也野菜汤吃,挖蕨根来煮吃。对于爷爷他们来说,过年时有一条鱼,有油,有盐,有酱,有醋。有点点肉,就相当于富贵人家了。他们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哥哥穿过的留给弟弟,就这样大的留给小的这样穿的。他们的衣服不像我们的这样,这么好。爷爷他们的衣服上都有补丁,就算补得不能再穿了也要补。可以说爷爷他们平均几年才能有一件新衣服。因为那时候要有购物凭证才能买东西,如;布票、粮票、肉票、油票……每家的购物凭证,都是有限的。所以有些家都会合理地安排凭证的用法。条件好的种地,成熟时要上缴公粮给国库,余粮大部分都被地主搜刮完了,小部分只能够一家人过一个饥饿的一年。爷爷告诉我,他们小时候。都用皂荚或草木灰煮过的水洗头。有了病没钱看病,请医生,只能等死。在旧社会只有男孩才能上学,女孩只能在家做家务。生活一天不比一天。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90周年了。社会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科技迅速发展,先是发明了飞机,再后来是神州一号到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又是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太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功使中国如虎添翼,生活也因此走上了幸福的渠道,人人都上了学上学的学费、书杂费全免,住校生还有生活补助费。现在国家制定了农村合作医疗,有病就上医院,再也不用担心有病没钱治。医院采用的都是科学技术,还能用农村合作医疗刷卡。农民们种粮国家还有补贴,每年过节,餐桌上有酒、有肉、有菜,样样齐全;商品越来越多,大型超市一个接着一个建起来。商店里的东西更不用说。各式各样,不用排队抢购,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爷爷说现在的科技发达都是共产党创造的,是党将我们拉进了幸福的渠道,我们要感谢党。所以我们现在要认真学习,为下一代打下更好的基础!作者:熊丽丽10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