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寄情
春深夏浅的一个周末,我被寄居到了乡野的姨婆家。“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清新开阔的田园,明净无尘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河水……这里步步生美景,宛若一幅幅优美迷人的水彩风景画。
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唧唧喳喳的雀儿唱起了新歌,公鸡不甘寂寞的加入合声,这动人的晨曲唤醒了沉睡的人们,也唤醒了沉寂的村庄。河边的柳树垂首梳妆,嫩绿色的枝条点起朵朵水花,在太阳光的折射下犹如一朵朵七彩的琉璃花。两岸的河埠头上挤满了洗衣、淘米的阿婆阿公,打招呼声、玩笑声此起彼伏,随着流淌的河水传得很远很远……
午后,姨婆家的小黄狗咬着我的裤管,诱我一起去撒欢。绕过蛱蝶纷飞的菜园,是一大片叠翠幽深的竹林,枝干修长,亭亭玉立,竹子虽然婀娜多姿,却又凌风傲雨自强不息。铺满竹叶的地上冒着一顶顶缀有黄穗儿的褐色帽子,原来是破土而出的竹笋,它们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好奇娃娃,贪婪地吮吸着春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风中生长,一节又一节,向上再向上,梦想着冲破云天,窥探宇宙。走出竹林,豁然开朗,一望无垠的田野种满了油菜花,大地似乎涂了一层厚厚的金箔,金光灿灿,耀眼无比。微风拂过,油菜花田就像金色的海洋荡起层层波浪。我不由自主地走进这花海,芬芳沁入我的心脾,金黄遮盖了我的眼帘,我觉得自己就像一片坠入花丛的水滴,渐渐地融化在这金色的世界里。
夕阳下,我追着水流回返。河湾里传来了渔翁的喊唱声,一艘小船荡荡悠悠地停在水中央,河里扑腾着鸬鹚鸟,鸬鹚鸟一抬头,渔翁的长杆就伸过来一勾,鸬鹚鸟便在渔翁的手里张嘴吐鱼。岸上炊烟袅袅,姨婆呼归声声,这一片鸬鹚西照,樯燕语、柳丝结……恰是最美人间烟火色。
水乡的田园生活就像一卷画,一首诗,更像一曲动人的旋律。密织的河流、层叠的稻浪、盎然的农院,就是这旋律中不可或缺的高音谱号,热烈而美好!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
坚持不懈,能成大事
这个暑假,我读了许多名著,但最使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李鸣生的作品《飞向太空港》。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征3号火箭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卫星亚洲一号,并成功的事情。面对百年一遇的泥石流,面对三个月的期限,技术人员并没有慌张,而是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在长征火箭发射之前重建发射场,他们战胜了大自然!
美国技术人员们来到后,提出了各种不合时宜的要求:点餐、爬山……中国技术人员虽然吃的用的都比不上美国技术人员,而且还相差甚远,却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地工作,累了便仰望星空,下下棋,这种乐观积极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在这些艰难的岁月里,尽管各国都不看好,但是中国技术人员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一声不吭的工作,把毕生的精力与心血都投入进去,最终令人刮目相看。他们胜利了!
使我最难忘的是书中的这个细节。在运送一批极危险的用于火箭的货物时,美国技术人员害怕危险,碰都不敢碰,全都站在两百米开外的地方,而中国技术人员靠得很近,并在到达发射中心后,因机械无法搬运,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手去搬下货物。这仅仅是鲁莽,仅仅是大大咧咧吗?不,这是一种勇敢,一种决心,中国技术人员的心已与火箭连在一起了。
这就是中国的技术人员,也许他们其中每一个人的力量都微不足道,但加在一起就有创造奇迹的力量,而我们学习上的艰苦比之这些中国技术人员的苦难,又算得上什么呢?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想抄捷径,想不劳而获,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羞耻之心吗?面对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下定决心与它一决高下。如果你看到困难便向后退,所谓“人未死而心先死”的话,那么还没有开始,你就已经输了,而且还输得一塌糊涂,输的一无所有。
中国的航天人员、技术人员是多么伟大。他们的行为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像夜晚的北极星,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心门。他们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永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奋发图强、坚持不懈,传承长征3号火箭工作人员的精神,使星星之火变得可以燎原!
相关推荐
-
乡野村子古朴,留存至今的大都是明清时期的民居,粉墙黛瓦,依山傍水。发源于远处丘陵的溪流曲曲折折绕过村落向北淌去。斑驳的木门,坑洼的土墙,时光于此仿佛静默流淌了几百年,见证岁月的变迁。最动人的是这里的淳朴民风。说着吴侬软语的姑娘从桥上走来,满载古老记忆的乌篷船在桥下驶过。摊贩挑着扁担在街边叫卖冒着热气的应季小吃,黄狗趴在一旁歇息。偶尔听见桥边的人家传来哪个母亲的呼喊,与孩童的嬉笑声、袅袅炊烟合在一起。 于是我开始怀念村庄里的生活了。 后来,我到了城市生活,时常想起奶奶的话。有一天我突然明白,奶奶告诉我的,是这世间最淳朴的道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国的古典聚落大都坐落于平坦之地,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又后因工业文明的发展升级为城市,因而那最纯粹,最古朴的村落都只能见于山间的河谷亦或盆地了。背靠青川,面临流水,没有你追我赶的建筑高度大赛,只有依着地势筑起的青瓦土墙。没有“热岛效应”,只有随处都在恣意生长的绿色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怡然。 《舌尖上的中国》曾展现过一对离开北京移居大理的小夫妻的生活,那妻子说:“……。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汲汲谋求的和平繁盛的社会环境、睦邻友好的人际关系,体现的正是对“人文主义”的不懈追求。“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古朴的村庄里,风气虽不至于良好如此,却也可以“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了。 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心心念念的村庄。 听得一声鸡鸣,自茅舍之间,饱含烟火的香。遇见一个目光,只一眼,便觉岁月悠长,山河无恙。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750字 五年级 写景
-
乡野乡野似黯然地移落,无人问津地运转着春的播种,秋的收获。萌发自青翠的田垄,河塘边鸭掌印过的泥路,蜿蜒地记载始于锄头而被遗忘在干柴烈草中鲜为人知的小段历史,终至尽头。东拼西凑,瓦房与炊烟承载的琐碎生活。田园里,走失的看门黄狗一心偷食邻家的鸡而踱步于鸡舍门口。捣蛋的小儿成群接团,翻过篱桩,揣跨泥墙;向可恶的堰塘里投放醋酒与炸药,让鱼横着游;捂死老鼠,捣死马蜂......这里安静得总是时常发生动乱却从不住口。翻山越岭,烈日雕琢于田间地头;踝高的菜苗,疯长着包围了一尊尊来去于间的雕塑。这些雕塑手里握着的是农具,带齿的耙,没齿的锄,或是圆头平头的铲......耙的,锄的,铲的全是玩了命换来的糠米饭。虽是雕塑,却不忘流汗。他们的汗,淌着浑黄的泥。世世代代,从未填饱过肚子,给他们的主人,别人的佣隶取了一个名字:脸朝黄土背朝天。蓝天白云,见证过这里的一切劳苦功高。山川土地,埋没过这里的一切丰获凋蔽。越是山壑崎岖,水曲沟深,这里的风物便越是自然周正;越是土砾贫瘠,天干云燥,这里的作物便越是绿油丰硕;越是粮缺食少,春寒秋冻,这里的动物便越是生灵不息......所有的故事,到古樟树下的老人那儿去听;所有的故事,到涧溪水边的渔夫那儿去取。越是物资贫缺,越是沥血劳苦,这里的人们便越是纯朴、可亲。似乎所有的心灵,都能在这辽阔的乡野间,找到本初的归宿。【星火作文网】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新年寄情在这个神州大地上,在传承千年的习俗中;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爆竹声的此起彼伏;渐渐地,已经扑面而来了,顿时让人感到心潮澎湃。仰坐在阳台上,电光火花飞溅着,漫天的烟火点缀了漆黑的夜空,顿时炫丽无比。此刻,我许下了新年的第一个愿望。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每天都期盼着新年的到来,期盼着穿新衣裳、新鞋袜,期盼着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享受者丰盛的晚宴,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今年,我也如是的回家与父母团聚了,虽没有了儿时的期盼,但却多了一份责任。新年是过去一年的终点,同时又是一切事物的起点,是时光的一个里程碑,回首所走过的岁月,尽管有过挫折坎坷,但也因为这样,让我们成长了更多,和身边的朋友、亲人一起走过了。艾潇的迅猛发展,那些即将到来的机遇、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向我们所有艾潇人招手,以无比的诱惑力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更加有勇气和信心去迎接所有的挑战,为机遇的到来时刻准备着,顾不得自己的疲惫和伤痛,又要义无反顾地风雨兼程了。正如所说,人生就像攀登高山一般,只要您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就将成为又一个胜利者。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都将是胜利的开拓者。仰望璀璨的星空,瑰丽的烟火如天女散花、如百花怒放、如火树银花……注视了半晌,我的心也随着那一朵朵美不胜收的烟火一起绽放。烟花固然美丽,但它也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就如烟花一样,在流星般划过苍穹的瞬间,何不把自己最壮丽辉煌的人生呈现出来,奉献给我们的祖国和企业,让自己在短暂的人生中绚烂多姿,活出精彩。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650字 五年级
-
乡野抒怀清明节到了,暖风迎面吹来,到处鸟语花香,人们的每一个毛孔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真的回来了。爸爸妈妈和我决定回乡村外婆家走一走,一来看望看望外公外婆,二来踏青看看农村的优美春景。我们骑电动车选择一条超近的小公路,乘渡船去外婆家。听说可以坐船,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们一路不快不慢,观赏着美景,惬意极了。远望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的吹拂下形成了“一泼未平一波又起”的碧海;近看家家户户门前粉的桃花、白的梨花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路两旁大片的油菜花穿着金黄色的衣服吸引了蜜蜂的忙碌、蝴蝶的起舞、人们的赞叹,而我们简直是在花海中穿行。一路谈笑,不知不觉来到了河口。“哎哟,渡船呢?”爸爸惊叫。“这个渡口早就不摆了。”一位热心的大婶给我们指路,“你们转到北边那个渡口去,那儿还摆渡呢。”因为不熟悉路,转了几个弯,终于看到渡船了。“船来了,不用等,真幸运!”妈妈高兴地说。我跑上船,感觉船在水上还挺稳的,水面吹来的风有点凉,但很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河面很宽,水很清,我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真想伸手去抓。“这渡船大概有几百年历史了吧?”一位叔叔问。“不知道,反正很久很久了。”摆渡的爷爷说。“看,大桥快造好了,这儿的渡船终于要成为历史了。”爸爸感叹。“大桥好长,真雄伟!”我不禁赞叹,大人们听我这么一叫都笑了。过了河,进了一个村庄,家家都在忙着做午饭,有点热闹又不显得吵闹。“清明小长假,在外打工的人,都回家祭祖了。”“是的,借此也是一次家人团聚。”妈妈附和爸爸说。“爸爸妈妈,那么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在表达思乡之情吗?”“你想的很不错嘛!”爸爸夸我。在村子里,我们绕来绕去,在一位同行的叔叔带领下才出了村庄,找到回外婆家的路。“真不愧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说,爸爸妈妈笑。终于看到了外婆家雪白一片的梨园,金黄油菜花簇拥下青墙红瓦的两层小楼……而外公、外婆早就在路口笑呵呵地迎接我们了。800字 五年级
-
乡野(2)外婆家的屋前有一片小竹林。邻里人家养的鸡、鸭、鹅经常光顾此地。一群可爱的小鸡形影不离的跟着母鸡一起去觅食。母亲有强而有力的爪子,刨开泥土,刨了一会,几只蚯蚓被找到了。小鸡们争先恐后地扑上去抢蚯蚓,每只小鸡的我轻轻有味的吃着自己的“战利品。”屋后的富养出一条连绵不绝的小河,河岸旁长满了碧绿、嫩绿、青绿、层次不一的杂草,他们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草丛中长的紫的、黄的、白的花儿星星点点,美不胜收!清澈见底的河水中,小鱼们悠闲自在的嬉戏。河边的鹅卵石是鱼儿们的躲藏之处,小虾田螺是鱼儿们玩耍的伙伴,水草是鱼儿们的“清凉亭。”明净的水面像一块透明无瑕的薄玉。我喜欢这淳朴、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景。300字 五年级 写景
-
清明寄思春雨绵绵,不急不缓,就这样下了几天几夜,不肯停歇。家门前的红杏正开得姹紫嫣红,就遇上了这么一场雨,正像诗人冯延巳所说“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宛如仙境。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雾中的高楼,褪尽了往日的灿烂繁华,披上了朦胧的色彩。此时家里的气氛有点凝重,家里人都在忙碌地准备着扫墓需要的东西。这个清明节,我们要去祭拜的是那个英年早逝的爷爷。奶奶从不让我们看爷爷的遗照,说是怕我们看了忍不住伤心。我们怀着悲伤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了缅怀爷爷之路。来来往往的扫墓人都忍不住寒暄几句,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只能互相安慰。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来到了坟墓前,我终于看见了爷爷的遗照。照片上的他英明帅气,眼睛就这样一直望着远方。那边好像是我们的家,或许死了也还放心不下自己的子孙吧。我们把坟墓前的杂草轻轻拔去,生怕把沉睡已久的爷爷惊扰了。爸爸说,在当时那个贫穷的社会,爷爷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我们现在住的这间装修豪华的房子,是爷爷每天挑着一担砖瓦,一个人用他那粗糙而起茧的大手建起来的。面前的酒杯已满上酒,我拿起酒杯,把酒洒在了坟前,祝愿爷爷在那边一切安好。我还给爷爷寄去了许多钱财之物,愿他在那个遥远的世界能够衣食无忧。最后我们献上了最有诚意的三鞠躬。这鞠躬意味深长,包含了对爷爷的思念,希望他在那个遥远而又神圣的世界,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度。要回去了,奶奶却迟迟不肯起身,她还要跟爷爷唠唠家常。阳光下,我似乎看到爷爷奶奶在喃喃细语……小路边的花儿散发出一阵阵芬芳的清香,小草萌发出新芽,我们踏着轻快的脚步回到家中。大家拾起刚才那不愉悦的心情,聊天,坐等吃艾粄。妈妈端出艾粄的那一瞬间,大家都闻到了扑面而来的香味。咬一口下去,简直就是人间极品,爽口嫩滑,忍不住多吃几个。清明节,雨绵绵,情潺潺,缅怀故人心遇寒。夜幕降临了,城市的灯光变得璀璨,我们酣然入梦……750字 初一
-
情即“藕断丝连”。情或许就是世上最无法逃脱的纠缠了,却又是数年最美的字眼。其实这个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是时间把它复杂化了。“日久生情”,再真实不过了。小姑的女儿因家庭忙碌,送到我家住。我却是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小孩儿,被奶奶娇惯成什么样了--说话不知哪学的,变得不逊起来。爱闹脾气,任性,喜欢对奶奶大吵大闹。一次,大姑要给我一只小羊。我会错意,以为要给我当宠物养,妈妈告诉我那是宰来吃的。我立刻浑身充满了怒意及失望,整天都闷闷不乐。下午,我正和朋友一起在家玩,妹妹也下来。那时估计是停电,我们还玩得不算无聊。但是一会儿,我和妹妹为了一个布娃娃而争夺起来。我们互相不让步。当时,我用锋利的指甲用力地抓着她的手,想让她放弃。倔强的脾气使她又不甘心地抓我的手。我们僵持着,奶奶从外面回来,立刻吓得阻止我们。妹妹哇哇大哭起来,眼泪止不住地在脸上流下来,满面通红地叫起来。奶奶不顾青红皂白,先骂了我再说。这次事闹得大了,连爷爷都生起气来。我委屈地以羊的事辩解着,是你们先不体会我的心情的,谁都不肯理我的想法!我跑上阳台,坐在地上哭。明明湛蓝的天空,却显得灰蒙蒙。眼前模糊不清的景色,都能激怒我每一根神经。泪水打湿了膝盖,风吹来冷嗖嗖的。却仿佛吹了一半那天的记忆。好久了,我这几天才想起来。突然,我全身颤抖了一下,不禁摸摸手上被抓的地方--尽管位置已经无法摸清,甚至哪只手都忘了。但能感觉得到痛意,不明显,然而痛,也痛在心里!她的力气并不比我的大,竟能伤害了我,我又伤害了她多少?所以打颤,谴责起我的野蛮行为。妹妹还记不记得,我不敢问。我依旧不喜欢她。但我有时会仔细想想,猛然觉得她在总是有种莫名的欣慰感。见了她,又十分自然地跟她打声招呼。我们的对话简单而冷漠,甚至我们在同个家,连面都不见。我喜欢赖在三楼,她在二楼看电视。隔了一堵深深的墙。然而我想起她在二楼,心里温馨起来…为什么呢,不知道。750字 初一 散文
-
情(1)在昏暗的灯光下,我注视着你的背影,就一直这样默默的,默默的,忘记了身边的人,忘记了时间,甚至也忘记了自己。不知是哪一刻,突然回过神来,只有无奈的面对着空白的纸发呆,再看你的残影,已经渐渐模糊!在孤独的角落里,一个人默默地唱着那些悲伤的歌,无视自己内心地感受,深深的,深深的,想你。想你是我的朋友,想你会让我回到从前,直到那一刻,我挣扎着翻开自己的内心,原来已经有太多的伤口在溃烂,才知道泪水是根本不能缝合伤痛!喜欢看你阳光下的笑脸,喜欢听你微风似的声音,可是那些笑不属于我,那些声音早在风中远去。我奋力避开那极其渴望的目光,我努力的去伤害一颗最爱的心灵,我坚定地回答那最脆弱的话语,可当一切恢复平静,我发现我不能!所以在斜阳中,我背对着你的生活;所以在星空下,我逃离了你的天空。(2)你可以把我当作一阵风,可我却不能当你没有出现过,我也许只配做一阵风,可你却不仅仅只代表一个身影。我愿意分担你的伤痛,我愿意分享你的辛酸,我愿意代替你去承受孤寂,甚至,甚至一切我都愿意。因为我只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可当你误解的时候,在你不屑的时候,我都没说什么,因为爱可以包容。我以为你愿意,我以为你希望,我以为你接受,我以为我可以!可当你选择别人的时候,可当你漠然于我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错了。我知道委屈了你。(3)所以我选择默默的祈祷与祝福的是你,所以我渐渐习惯的那个动作像我。开始懂了什么叫勇敢,开始学会一点点面对现实。在新一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请宽恕我对你多一点强硬的了解,请原谅我不愿长大的愤怒,请再包容一次你永远不会接受的请求。因为在新一年的晨光中,我们都赢不了时间。你永远都收不到这迟来的情,我们也永远都不会再走近,像童话一样的故事只能是童话,生活中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需要学习。(4)你不许我再看你,我们真的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750字 高三 应用文
-
情传说女娲造人曾未赋予人类以情感,后来她觉得这样的人间是不完整的,她又再次造人,并赋予了人类七情六欲;也正因这样,世界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我觉得“情”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它会让你学会感恩,懂得与人为善的道理。但是这“情”也是需要他人引导的,而这个人就是老师。因为,老师,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小时候,我一直非常讨厌老师,总觉得老师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的人,所以总是喜欢与老师唱反调,不听话。学习自然也很差。更何况我从来没有体会过老师如父般的爱,对他们也是很痛恨厌恶的。自然而然也越来越不受器重了,我也就放纵了自己。直到初一的时候,我遇见了他,一位让我穷其一生也难以忘怀的老,春风一样温暖师。他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样和煦,清泉一般甘甜;他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记得有一次学校举办活动,首先要先经过老师的面试,我有点紧张,不敢放开自己去表现,以至于朗诵时声音有些颤抖,用于协调的动作没有做好。而他在一边为我缓解情绪,说一些笑话,渐渐让我忘记了紧张。接着他亲自做示范,让我向他学习。当时,我感觉我好像快哭了,他的一举一动,无不让我感激涕零。这可是第一次有老师对我如此关怀啊。后来,我代表班级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绩。他上课很幽默,总能给人以想象空间。在课外,他也经常给予我很多辅导。有一次,我外出参加比赛,错过了课程。课后,他专门为我辅导,悉心教导。记得我曾问他:老师,您为什么要对我这样关爱而又如此严厉呢?”他说:“严师出高徒啊。”现在想想,他赋予了我真的很多的关怀,就如同父亲一般,以至于我现在上高中时还感觉他时时刻刻在我身边。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老师,您永远那么伟大,您桃李满天下啊!750字 初一
-
“情”“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民族的光辉。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爱国人物,为国家而奉献着,为人民而奉献着。那么?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呢?说到底,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情”。“情”为何物?我们每个人都有感情。小到同学之情,师生之情;大到爱国情,亲情。情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情感是我们精神的寄托和希望。屈原在国家危难时,曾说过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上的尘土弹弹。刚洗澡的,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这样才能一身清白。我宁愿跳进江心,以表我的爱国之情。也绝对不染进污泥里”由于屈原不愿意与“脏泥”在一起。到了公元前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这块了结了他,一生的是石头,这块象征着他爱国情怀的势头,被他抱在怀里,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一大群黎民百姓,得到这个消息,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他再也回不来了,随着滔滔江水,奔赴天国,奔向他梦中的祖国……“情”,不单单指爱国情,还在那浓浓的亲情中……曾记得有个故事: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而且,他极有德行。孔子曾赞扬他说:“最孝顺的儿子,就是闵子骞!”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一个恶毒的后妻,而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所以他很优待这两个儿子,经常给他们买好吃的,而对闵子骞,则是冷若冰霜,常常不闻不问。有时,还狠狠地打闵子骞。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很暖和。却给他穿用烂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手因为寒冷,一颤,将绳子掉落地上。父亲不知道原因,一顿鞭子抽打。后来才得知事情的原委。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子骞很有孝心,跪着求父亲。这才同意留下后妻。以后的日子,后妻待他如亲生儿子,而闵子骞,更孝顺后妻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亲情、爱国情、友情……”各种“情"汇聚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人生……“情”750字 抒情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