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的自述
我,不是一条普通的年糕,而是一条手打年糕。纯手工制作,身份就不同了,更受老百姓喜欢。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我也是农历新年的必备食品。在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欢将我端上桌,因为我的出现寓意着年年高升,岁岁祈福。
我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来看看我的前世今生吧。
我的前世是人们精选的优质大米。三成糯米,七成晚米,还要在水里泡上二十分钟,并且要有间接性的搅拌,搅拌变白了以后,把外面一层黑的洗掉。然后去晾干,晾干后再去磨粉。听人们说,粉要刚好,不能磨的太细。因为太细了,我就会变糯,容易伤了他们的胃。
修炼的过程是痛苦的。为了让我具备颗粒状,我要待在蒸笼里,用大火蒸上20到25分钟,保证百分之百熟透。然后把我倒到石槽中等待人们的捶打。为了追求酥软的口感,人们说一定要找有经验的成年男子用榔头重重地往我身上打去。捶打的力度不仅要大,速度也要快。最关键的是三分打,七分翻。一锤,一打,一翻,我整个身体开始变化,慢慢变得有韧劲。千锤百炼之后,我开始粘稠起来。这表示我终于修炼成功了。
这时人们再将我从石槽中取出放到一个个刻有祈福图案的槽皿中定型。图案中心刻有福、禄、寿字样,还有梅、兰、竹、菊等花样,更有十二生肖生动的动物形象。这些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来年安康。等我冷却后人们就会把我放入冬水中储藏了。
这时的我才真正成为年糕。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静静地躺在水缸中,等待新年的到来。
农历新年第一天,我的出现就显得格外隆重。一大早,我就会看到一张张喜庆的脸围在我身旁。看着我的兄弟姐妹被人们以不同方式盛入碗里,油炸、糖煎、火锅,真是“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年糕,年糕,年年高。对于传统食物来说,我不仅是春年三餐的主食,更是希望与祝福,是一年在外埋藏在心底的浓浓乡情!
说到做到
古人说得好:“言必信,行必果。”我们都要学做一个诚信的人。诚信能给你带来尊重和信任,一个诚信的人一定是精神上的富翁。
我的爸爸就是我诚信的榜样。记得有一次,我很想吃西瓜,于是让我爸爸第二天在下班路上买一个。爸爸答应了。第二天晚上,我做完作业想吃西瓜,爸爸却一拍脑袋,叫道:“哎呀!我真是年纪大了,记性太差了,忘买了。”当时夜已经深了,外面还下着雨,天气比较寒冷,妈妈就劝我说:“今天就算了吧,明天再买可以吗?”我表面上答应了,心里其实很不高兴。
我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房间,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书翻得哗哗直响,其实什么也看不进去,索性就躺在床上生闷气……过了一会,我听到轻轻的敲门声,“什么事?”我不耐烦地问。“儿子,快出来吃西瓜。”外面传来妈妈的声音。西瓜?我一骨碌从床上跳下来,飞快地打开门,半信半疑地问:“真的有西瓜?哪来的?”妈妈笑着说:“你爸爸要说到做到,就冒着严寒和风雨给你买来了。”我一转头,看见爸爸正用毛巾擦雨淋湿的头发,心里一阵暖流涌过,既开心又感动,还很内疚:开心的是有西瓜吃;感动的是爸爸如此诚信;内疚的是爸爸为我买西瓜淋了雨。
“谢谢您,爸爸!”“这是应该的,做人就是要说到做到!快来吃吧。”爸爸说。“儿子,你能做到像爸爸一样说到做到吗?”妈妈在一旁笑眯眯地问。想到爸爸的诚信给我带来的快乐,我响亮地回答:“能!”
爸爸的诚信让我对他增添了一份尊重和信任,我也要向爸爸学习,努力成为一个说到做到的人。
相关推荐
-
年糕年糕“嘿,甜吗?”玛莉问巧文。巧文生气了:“你们在里面加了什么?”这是露珊的鬼点子:露珊的奶奶做了点年糕,让露珊给玛莉和巧文家送去。玛莉说:“我作业没做完,不过爸爸妈妈不在家,我还能玩会儿,快进来吧!”露珊喝了口水,告诉玛莉:“我带了两份年糕,有一份是给巧文的,要不我们这样,把年糕切薄一点儿,洒点辣椒酱。”玛莉点了点头。“对了,”露珊好像想起了点什么。“你家… …有辣椒酱吗?”玛莉看了看厨房,说:“好像没有了,不过有辣椒粉,可以吗?”露珊说:“也行呀!”做好后,她们看了看,觉得不对劲!“因为一看就知道在上面洒了什么东西,于是她俩又在年糕上抹了点奶油,就看不出年糕被动过手脚了。露珊对怒气冲天的巧文说:对不起!”知道事情原委的巧文笑了笑:“没关系,我逗你们玩的。”露珊和玛莉对视,也笑了起来,事后,巧文和玛莉经常去露珊家吃年糕。巧文吿诉露珊,奶奶做的年糕很好吃。长大了的她们,已有成就,想要什么有什么。但她们都有一特点:爱吃年糕,也经常搞关于年糕的恶作剧。因为,这样至少可以让她们回忆起童年的快乐!450字 四年级
-
煨年糕今年过年,我做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煨年糕。我常听爸爸妈妈说起他们小时候过年煨年糕的故事:用一片青菜叶把一段年糕包起来,然后放进烧饭的灶头里,用火烤一烤,等到熟了,就拿出来连着菜叶子一起吃掉。那时候,可开心了。我听了,跃跃欲试。妈妈说等过年回老家可以让我实践体验一回。回到老家,我们从超市买来锡纸,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四条年糕,用水洗了一洗,和妈妈一起用锡纸把它们包好。这时,爷爷正在灶头烧饭。我立刻把年糕递给爷爷,说:“爷爷,这四条年糕放在火中烤一烤。”爷爷听了,满口答应,连声说:“好的,好的。”我看着爷爷用火钳把年糕放进灶膛。只见灶膛里的火烧得很旺,“噼噼啪啪”地作响,火光把爷爷的脸映得红彤彤的。后来,有人来叫爷爷,爷爷离开灶头出去了,我也跟了出去。后来,妈妈闻到了一股年糕的焦香味,大声说:“年糕焦了,年糕焦了!”我闻讯赶来,妈妈正在把年糕从火堆上夹出来。我看着包年糕的锡纸,似乎变大了一些,用手碰一碰,太烫了。于是,我叫爸爸帮我把年糕外面的锡纸剥开。只见里面黑乎乎的,像一块黑炭一样。爸爸想把年糕掰断,可年糕却跟他作对,弄不断。爸爸用力掰,才把年糕分为两段,只见黑的外圈,里面还是白白的,可惜中心部分是生的。爸爸把外面焦的部分弄掉,露出一点可吃的年糕,软软的,我闻了闻,香气扑鼻。我一口就把它给吃了,真香!可惜太少了。在这次体验活动中,我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小时候过年的那种快乐。550字 四年级 叙事
-
吃年糕在田野边有一个洞,里面住着两只田鼠,一只大田鼠和一只小田鼠。 一天,大田鼠从外面买来两袋小米种子,它一边和小田鼠在自己开垦的地里种下,一边兴奋地说:“这回咱们秋后就能吃上自己种的小米蒸的年糕了!”“那不一定!”小田鼠小声嚷了一句。大田鼠听了,有点生气,它惊讶地瞪了小田鼠一眼。 种子长出禾苗后,大田鼠满心欢喜地说:“看咱们的小米种子长得多旺,用不了多久,小米种子就会长大结子,秋天咱们就可以吃上自己家的年糕了!”“那不一定!”小田鼠又不冷不热地答了一句。大田鼠听了心里很不高兴。 小米成熟后,大田鼠辛辛苦苦把米粒的皮去掉,把小米加工成金黄的米粒。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大田鼠心里乐开了花:“这回咱们很快就会吃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不一定!”小田鼠仍不紧不慢地说。大田鼠没再理他,忙着挑拣米粒中的沙子。 米粒磨成了面粉,大田鼠蒸年糕,小田鼠生火,一盆金灿灿的年糕很快端上了饭桌,大田鼠兴致勃勃地说:“今儿这个年糕咱们是吃定了!”谁知小田鼠又和往常一样,仍旧说了一句让人扫兴的话:“那不一定!”到了嘴边的年糕怎么能说不一定?大田鼠顿时来了气,抡起一根棍棒就往小田鼠身上打,小田鼠掉头就跑。 就在大田鼠追打小田鼠时,一群蚂蚁把年糕抬起就跑。小田鼠看见了,边跑边说:“我说了不一定就是不一定!”大田鼠见小田鼠如此不争气,干脆把小田鼠赶出家门,自己重新蒸年糕去了。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6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轧年糕“哦!哦!哦!可以去乡下看轧年糕喽!”听到这个消息,我巴不得马上飞到乡下。奶奶笑盈盈地在年糕加工厂门口等我们。我好奇地跑进去,只见一台大型机器正不断地涌出米粉。这是什么稀罕物呢?原来,这台机器叫做磨粉机。阿姨咬着牙,正把一箩筐新磨的米粉提到了厨房。厨房里面白茫茫一片,连人影都看不清。一排排的木桶整齐地排列着。它们是用来盛米团的。打开木桶的盖子,里面的米粉在水的作用下,结成了颗颗晶莹小珍珠,那么小,那么香。这米团可真让人馋涎欲滴。经过搅拌、碾压,松松的米团就要做成年糕了。我睁大了眼睛,生怕漏掉什么细节。一位婆婆站在机器前方,俯下身子,用木棍在漏斗形的容器里使劲地捣拾。年糕机里的米团像一个个乖孩子,和伙伴们开心地游玩嬉戏。它们在阿婆捣子的作用下,结伴钻进了一个小小的隧道,不久,两条长长的年糕从隧道里挤出来了。哈!两位阿姨一人负责一条,把酷似“白蛇”的年糕一段一段剪开了。妈妈也手忙脚乱地去帮忙摆年糕,手被烫得泛红。急忙呵呵手,再继续摆放。我们小孩子,早就一人一根年糕,跑到磨粉机那里了。斯瀚玉抓起一把米,往磨米机里投。不一会儿,米就成粉了。汤力瑜拿了一把米粉,又把水浇在米粉上。糟糕!汤力瑜的手和米粉粘在了一起,大家一起笑了起来。汤力瑜像戴了一双破手套,一块是白粉,一块是手。哈哈,这次经历可真有趣!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600字 四年级
-
做年糕那一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横街做年糕。刚下车,就看见一片沸腾的景象。我挤进人群,在年迈的老爷爷身旁坐了下来,算是排队做年糕吧。“这个场面真热闹啊!过新年也不过如此呀!”我自言自语道。老爷爷说:“你不知道,以前做年糕比现在不知还要热闹几倍呢!”终于轮到我家了。一些叔伯先把米磨成粉,在粉里面放些盐,用水搅拌,再把拌好的米粉适量地放在一个个蒸桶里蒸。大约10分钟后,把蒸好的米粉放在机器里,两位叔叔拿着一根木棍把白花花的米粉用力地往下塞,马上热气腾腾的年糕就从另一头出来了。这时,一位伯伯用刀把年糕切成一段段。它们洁白无瑕,像一个个胖娃娃,可爱极了,馋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年糕,往嘴里送,香喷喷、软绵绵的,好吃极了。等年糕冷却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把这些“胖娃娃”垒起来,抱到我给它们精心布置的“家”里。虽然抱得我满头大汗,心里却甜滋滋的。350字 四年级
-
年糕作文年糕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非常耳熟吧。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它寓意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古人用诗称年糕:“年糕寓意好运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之所以叫年糕那么当然它也有一个来历。据说:“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筑“阖闾大城”,建成后,大宴众将群臣庆功。只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料到吴王骄奢不防备越王勾践和范蠡,国家迟早将亡。回营后他密嘱身边随从说:‘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六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后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军横扫而灭。这时都城断粮,饿殍遍野。随从们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听了这段传说我相信大家对年糕有了些了解吧!现在让我来教大家怎么做年糕吧!先把许多的糯米,放入一个大的木桶在木桶下面开个洞,放上过滤网,用一个打塞子堵住放入冷水浸泡15至60分钟小心翼翼把糯米洗干净,把水装进大桶,再把盖子盖上;然后,往锅里倒水,将大桶放进去,用火烧1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后,打开桶的盖子,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锅热气腾腾的粥。这样子大米才会更柔软。这时候打开那个盖子水流湍急,这就是塞子的用途。下一个步骤是把沥干水分的米饭倒到石磨上,拿起大锤,往米饭上用力地捶,还不时要翻来翻去,将糯米锤了几下后再拿去厨房蒸,蒸了又捶,捶了又蒸,一个大大的酷似面团的米团出现在我面前。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是定型,往手上抹点油,再揪出一个米团子,揉圆了,再压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饼”来。过了十五分钟,这个任务也完成了。奶奶把我们自己做的年糕切成段,煎了煎后,加上酱油,一道美味的酱油年糕就完成了。700字
-
打年糕“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每到腊月廿十七、八,村里就会组织大家打年糕,作为年末最后一次集体活动,无论大人小孩都是非常期盼,踊跃参与。今年打年糕的场地设在了我们村靠河边的一个杂货铺前面的场地上。石臼、木锤、蒸箱等装备就绪。首先上场的是几位人高马大、身材魁梧的老汉。只见其中一位老汉搓了搓手,拿起了那个有我身高那么长的大木锤,上下锤了几下,试了试手,2接着点了点头对前面的黑脸老汉说“好了,开始吧!”只见黑脸老汉用手沾了沾身后那盆热水,起身走过去把锅里热腾腾的面团搬了出来,放进那个粗超又老旧的石臼里。我好奇地向蒸笼那边望去,蒸笼里热气腾腾,什么都看不清。后来问了几位爷爷,才知道面团是由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磨成面粉,然后加入合适的水进行调和,盖上纱布,最后放进蒸笼蒸,无论是水的多少和蒸的时间都是极其讲究的,没有多年打年糕经验是做不了这个工作的。我回过头,只见刚刚的老汉一边喊着“嘿咻、嘿咻”,一边有节奏地抡着木锤打年糕,对面的黑脸老汉此时配合木锤的节奏快速翻动着年糕。经过几轮的锤打,中间还换了一对年轻小伙上阵,这锅年糕终于打好了。那一团一团的年糕被均匀地搓成一个长方形,接着我的爷爷拿出了一根棉线,用线将年糕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我目测,差不多每块都是20厘米长度,10厘米宽度,高3厘米。最后爷爷还用年糕2头不规则的边角料做了一对“元宝”形状的年糕,这也是爷爷的拿手绝活。到最后几乎每家都会让爷爷帮忙做一对“元宝”,在大年三十祭祀祖先时用,意寓新的一年财源广进。我在旁边看着也跃跃欲试,最终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爷爷终于答应在打我家那份年糕的时候把“印花”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拿了一个印花章,沾了沾杯子里红色的水,轻轻地摁在年糕的中间,那一朵朵小花给乳白色的年糕增添了几分靓丽的色彩。700字 六年级
-
打年糕以前过年时,全村会聚在一起打年糕。“都让让,上大家伙了!”一位爷爷扯着嗓子喊道,随后一口石臼被抬了出来,他们将石臼刷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过年了,休闲了一年的石臼终于派上大用场了。一切准备就绪,灶火烧得旺旺的,灶上搁着高高的蒸笼,热气腾腾,蒸笼里,是正在用旺火蒸的米粉。“好了。”一位爷爷掀开蒸笼,招呼另一位爷爷来搭手。两位爷爷一起使力,将蒸笼抬起,快步走向石臼。“啪”的一声,蒸笼里的米粉便不偏不倚,落在石臼底。一位爷爷迅速拾起粘在米粉上的纱巾,另一位爷爷端起水盆,在米粉上洒凉水。这时,走过来一位拎石锤的爷爷。石锤跟足球一般大,看起来很沉重。爷爷走到石臼边站稳,就抡起石锤,利落地向米粉打下去。随着一声声沉闷的“啪啪”声,米粉越来越柔,越来越韧。十几个回合后,米粉成了一坨大年糕。爷爷们把这一坨大年糕抬上桌子,又拉又揉,很快,大年糕成了一条长长的“小路”,爷爷们又拿线,将这条年糕“小路”切成了一块块书本大小的年糕。我们巴巴地望着,小心翼翼地扯了一块切时产生的年糕“边角料”,吹了吹,轻轻咬一口,又软又有嚼劲儿,好吃!年糕打完了,分到各个家中,人们便开始捏花式年糕了,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我扯了一块,转眼间就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看着家人们都专心致志地捏着元宝、鱼什么的,我要与众不同。我又拿了一小块年糕,在手中搓,搓成了一条细长的“绳子”,我再将它一圈一圈地绕起来,点了两只眼睛,一条蛇做好啦。我意犹未尽,又扯了一块,这次,我搓成“绳子”把它们拼成了一个“福”字。我对自己的年糕作品十分满意。爷爷端着碗走了出来,用筷子蘸了蘸碗里的红颜料,点在年糕上,也点在我们重新创作的花式年糕上。以前过年我们村总会打年糕,可现在,哎,不说了,不说了……700字 六年级
-
打年糕快过年了,为迎接新年的到来,爸爸带我和弟弟去老人院看打年糕。我一到那儿,人可真多。老人、大人、小孩都簇拥在一起。老人们坐在椅子上有说有聊,说的都是从前打年糕的事;大人们撸着袖子,好像随时准备上去露两手;小孩子们最兴奋了,他们对打年糕充满了好奇,蹦蹦跳跳地围在一起,别提多激动了。我也凑近了仔细瞧。打年糕的第一步是蒸糯米。只见几位志愿者把糯米倒进缸里,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这放水很有讲究,放多了不行,放少了也不行。究竟放多少,全凭他们多年的经验。经过水的浸泡,一粒粒小糯米被凝聚在一起,像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胖子。接下来,就要把糯米倒进一个大蒸笼里蒸。人们的视线就转移了“阵地”,只见一个老人熟练地操作着。这时候桶里边还残留着一些调皮的糯米,懒洋洋地不想下到蒸笼里,他就一摇一晃地抖着桶,胖糯米们混合着“年味”,就这样跑进蒸笼里啦!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糯米就蒸好了。大伙把冒着香气的糯米倒进了一口大缸似的石臼里,准备打年糕了。只见爸爸把手放在水里沾一沾,然后拨了拨糯米团,旁边一个人拿起大锤一样的舂头朝石臼里的糯米使劲打去。然后爸爸的手再沾沾水,又拨一拨糯米团,重重的一锤又落在了糯米团身上。那个人打累了,就换爸爸这位大力士上场。“咚咚咚”,爸爸打得每一下都很有节奏。糯米变得越来越粘,也越来越难打,但是大家都非常卖力,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糯米终于被打蔫了,它已经变成了像面团一样的白团子了。大家把打好的糯米团搬到木板上。从糯米团上扯下一小块,把它按压在模具里,一条长长的热气腾腾的冒着香味的年糕就诞生了。我们吃着又香又糯的年糕,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是大家一起劳动的成果,还因为吃年糕预示着大家“年年高”。700字 三年级
-
打年糕的作文今天去外婆家,我特别高兴,因为外婆告诉我,可以带我去看他们打年糕。外婆带我到了稻田中搭的一座小房子里。这座房子是临时搭起来的,房子里有不少人了,一些人背着一袋袋米,在门外边排队,他们都是来请工人们打年糕的。有的工人正在用一个个大竹筐子淘米,这些筐子可真大,每个都足够装下我这样一个人了。还有的工人在把淘好的米放进一个大锅子里去烧。很奇怪,他们是把整个竹筐子放进锅里去烧的,筐子就这么大了,锅子就更大得不得了。锅子搭在一个大灶上,灶里烧着旺旺的火,锅子里飘出一团团热汽,整个房子里真暖和呀。外婆告诉我,打年糕用的米最好是糯米,把糯米烧得出现香味了,就说明糯米熟了,可以打年糕了。房子里还有一台机器,机器的上面是一个“漏斗”,一个叔叔把烧好的糯米饭从漏斗里倒进去,机器轰隆隆地转起来了。过了一小会儿,外婆让我看机器的另一头。我看见那里有个小小的“嘴巴”,从那里,出来了一长条白白的东西。那就是年糕呀?怎么和我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呢?我正在纳闷,突然发现“嘴巴”的前方坐着一个大伯伯,他手里拿着一把刀,正在把那一长条白白的东西切成一段一段的,这样,看上去就像我平时见到的年糕了。工人们把切好的年糕放在一个个竹筐子里,每5条叠在一起。我用手摸了一下,刚出来的年糕软软的,很像橡皮泥。这时,阿龙爷爷走进来,原来这里打得年糕是他的,他拿了一条年糕让我吃,我咬了一口,软软的,粘粘的,暖暖的,带着一点点糯米的香味和一丝甜味。阿龙爷爷问我好不好吃,我说很好吃。在外婆家吃完晚饭,我们准备回家了。这时,阿龙爷爷进来了,手里还拎着一袋年糕,原来是送给我的,他还告诉我,要把年糕浸在水里,这样,年糕可以保存很久。打年糕的作文500字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