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不再来900字

错过不再来

900字 初三

今年,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走红,选手们在场上和百人团对战答题,按百人团答错人数累计为分数,分高者进入下一轮。然而每次百人团答错人数少则十几多则二三十,由此暴露的诗词传承问题令人深思。

面临传承危机的不仅是中华的诗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街边的招牌都变成了英文谐音,西方乐器变成了小孩的必修才艺,而那些经历百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却在信息化的今天,面临失传的危机。这些传统文化与习俗,一但消失,便绝不会再重来。

湖北黄梅戏,是我国的五大剧种之一,但现在,却面临失传的危险。

黄梅戏起源于唐代,前身为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统称为黄梅戏。近年来,国家为加强对黄梅戏的保护,将黄梅戏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的发展前景看似一片大好,可又有谁知道黄梅戏所处的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创作人才的匮乏,现今流传的黄梅戏大都是清朝的传统剧目,创新剧目鲜少出现。不仅如此,导演、舞美等人才的缺失,也是导致黄梅戏传承发展困难的重要原因。

黄梅戏作为传统剧种,绝不会出现第二次。

夹江年画创始于明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曾是四川三大年画之一。虽然夹江年画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依然摆脱不了发展的困境。上世纪60年代,许多年画作坊世代累积的雕版被付之一炬。80年代,文化部门想恢复年画却未能成功。而如今,夹江年画仅有四人传承,且没有替补。

夹江年画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绝不会出现第二次。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虽然侗族大歌被列入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它正在面临的,也是缺乏传承的生死危机。随着旅游区的规划,侗族大歌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商品,号称会唱侗族大歌的中青年人,也只是为了迎合游客学唱的几首短曲,年轻人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也鲜少有人真心愿意学习侗族大歌的文化精髓。而真正的侗族老歌师,年岁渐长,门前弟子却稀少,这靠着口心相传的侗族大歌,发展处境令人担忧不已……

没有文字记录的侗族大歌,绝不会出现第二次。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逐渐在加长,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这些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一但无人传承,就再也不会有出现的可能,拯救传统文化艺术,已到是刻不容缓之势。就如茨威格所说:“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会出现第二次。”

快乐都去哪了

700字 六年级

大家都说,要快乐地生活,可是我在这长大的过程中,正渐渐失去快乐。

小时候每天早上起了床,都能看上一个小时的电视再去上学。在路上从不用我拿书包,我可以慢慢走,一边看风景一边和人打呼。可是现在不同了,每天早上,就连吃饭的时间都快没了,要不快吃连饭都吃不完,就要急急忙忙去上学。家长不但不问我吃没吃饱,反而还说:“拿着书包快走,我要锁门了。”我只能拎着书包不情愿的走出门去。

小时候课堂上永远都是快快乐乐的。老师会用她温柔的声音来给我讲,可是现在不同了。课堂上死气沉沉的,老师严肃地板着脸,我们都无精打采的,老师还总是说我们一个个不爱学习,不认真听讲,不爱发言。

小时候,体育课的时候,老师总是带着我们玩这个,玩那个,总是逗我们开心,可是长大了,体育课也快要消失了,不是语文抢,就是数学抢,一年上不了几节体育课。每当我们发出抗议时,老师总用一句话来说我们:“体育课有什么好玩儿的不就是疯玩儿吗?还不如多做几道题,让你们考高分。”

小时候,放学了,可以在一片空地上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玩儿,也没人说,也没人管。可是现在不同了,每天放学回家只能在“题海”里遨游,家长在旁边坐着,连上个厕所都要和家长请假。题写错了,家长还会劈头盖脸的把你骂一顿:“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了几遍了,我都会了,你还不会怎么学的。”我也只能听着。而且每天晚上还要学到八点多才能睡觉。

以前每次放暑假我都能睡到自然醒,起来还可以打游戏,中午有睡午觉的时间,每天都很轻松。可是现在不同了,每天不是一睁眼就去写作业,就是在各种补习班中来回“奔波”,中午只有吃饭的时间,根本就得不到休息。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我的快乐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无奈的叹息。我的快乐都去哪儿了?请你告诉我,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