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800字

时势造英雄

800字 初三 散文

一、时势造英雄

从人类社会形成的第一天起,每个人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值得崇拜的英雄,每个人也都渴望能成为英雄,从此,英雄的种子便在一代一代人们的心中传播。所不同的是,时代在变化,英雄在更替,成为英雄的方式也在改变。纵观历史,我们不妨说——时势造英雄。

有资料表明:在封建社会,人们推崇的英雄有如下几位:屈原、诸葛亮、岳飞、于谦等等,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每个人都有一颗忠诚侍主的心。对君主忠贞不二,惟命是从无论得志与否,情势如何。由此可见,封建社会评价英雄的标准就是一个“忠”字,哪怕是“愚忠”,也会受到人们的褒扬与叹息。

斗转星移,时代在变迁,人们评价英雄的标准并没有静止,终于,1948年的一阵炮声,惊醒了又一批英雄的梦。

近代史上,力图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人被称为英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百日维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一位位英雄与一次次时代的变革紧密相连,英雄们的出现增添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时代依旧在变化,新思潮在涌起,落后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摒弃,马克思、列宁的名字响彻华厦大地——那是人们心目中的新英雄,是结束中国苦难历史的救世主。而后,毛泽东——一位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为一身的伟人,倾倒了每一位中国人,那是英雄的颠峰。

二、现代人对英雄的诠释

50—60年代,从保尔•柯察金到雷峰,从影片中的众多英雄到国家元首,无一不被罩上神圣的光环——艰苦奋斗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气度,让每一个人都经受着思想的洗礼,人人争当英雄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变化,导致了英雄时代的断代。

时代告诉我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观点是片面的,我们要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于是比尔•盖茨,张朝阳这些既实现了自身价值,又为国家乃至全人类做出贡献的人被尊为英雄。

“力拔山兮气盖世”,拥有武力气壮山河的是英雄;“成者王侯,败者寇”,一统天下者为英雄;“得民者得天下”,民心所向者是英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大众是英雄。

庞大的历史体系,庞大的英雄队伍,你可以从每一个英雄身上找到时代的影子。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世造英雄!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700字 初三 读后感

“这烟火是多么美丽啊!如果她的人生也那么美就好!”我边看着烟花边感叹道,今天是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但是在那么开心的日子也没能把我悲伤中拉出来。因为在这天我不禁想起了安徒生爷爷写的一篇故事里的女主角——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就是在这一天默默死去的。

在除夕这天,一个小女孩赤着脚独自走在大街上。她不敢回家,因为她今天连一根火柴也没卖出去。她坐在墙角,五次擦燃了火柴,她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食物,得到了欢乐,也得到了疼爱,但这一切却只是她临死前的幻觉。到了最后,她擦燃了一大把火柴,跟着奶奶飞向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连和新年的太阳打一声招呼的机会也没有,人们看到的只是她那小小的冰冷的身体,谁也不知道她离世前曾经看到了多么多美好的东西。

想到了这里,我就不禁想起自己的生活。天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要多幸福就有多幸福,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小女孩所渴望的温暖、食物、欢乐、疼爱,我通通都拥有,但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从不懂得“知足”这个词的含义。父母一有反对自己半个要求,我就会在心里埋怨。但是自从看了这篇故事以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起来,我要比她幸福一万倍。

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死,而是生活在我们这里,那该多么美好啊!我们会给她温暖,给予她食物和所有的幸福。但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一个愿望,因为在那个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人民只有痛苦和不幸,那里的贫苦人民永远都摆脱不了痛苦的悲惨命运!如果当时那个小女孩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社会里的话,那她的人生将会非常幸福,不再悲惨。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人不会见死不救,更不会嫌贫爱富。

“好美的烟花,是天女散花哩!”妹妹大声对我说。我一看在那天空中瞬间爆发的烟花,我仿佛看见卖火柴小女孩和她的奶奶,她们正在爆开的烟花的蕊心中,幸福地拥抱着,她们已彻底地摆脱了痛苦,通往了幸福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