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圣经读后感
【篇一:《一个人的圣经》读后感】
趁五一小长假的宅居时光,将华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读罢。没有想象的好,也不像有些评论人所说的那么差。总的感觉,就是一本全面而较为真实地反映那段特殊年代的文学作品,将那个时代的荒谬和惨绝人寰做了较为多层面的展现,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不顺从时局、有点独立思想的知识人的遭际作了全方位的展现。应该说,小说是时代和人性的记录。
小说中,怀疑、打击是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词。人与人之间毫无信任可言,包括夫妻之间、父子之间,都开始不信任;打击别人则是为了自卫,打倒了别人,自己就暂时安全了,但可悲的是这个安全期到底是多长,没有人知道。人人处在危险感之中,毫无安全感,上到中央要员,小到平民百姓,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人挖掘出“历史的暗角”,就会成为被打倒、被迫害的铁证,成为人民的公敌。书中,也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但着笔不多,控诉的成分也就看不出多少,但改革开放后最大的好处是人相对“自由”了,当然思想的、表达的、言论的自由不在其内。
看过全书,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不得不提到作品中大量的性描写。我没有做过具体统计,作品的主人公“我”到底有多少个有过性关系的女人,从有夫之妇林到学生萧萧,从就差实质性进入到孙雪荣到国外的玛格丽特和茜薇儿,而与自己的妻子也是在初见的第一次就发生了关系。不得不说,那是一个荒唐的年代,伦理的荒唐和道德的荒唐。不知道这是否与作者的思想有关,也许作者是个思想非常开放、极度个人自由的人,所以,性完全成了一种生理性的需要,无任何道德的情感的因素。
《一个人的圣经》可以看作是作者的半自传,说“半”是因为这是小说,自传色彩非常浓厚,从小说中的人物的经历,到小说中人物的设置,几乎是可以对号入座的,如小说中主人公妻子的“检举”,比如主人公手稿的写作和焚毁,比如主人公逃亡国外的经历,卖画、写作和自言自语,都是高行健本人的写照。这是个有勇气的作家,暴露自我,反思时代;这是个自由的作家,充分自由,不问其余。
【篇二:《一个人的圣经》读后感】
第一次读高行建的小说,感触颇深。
这些年读了不少有关“政治及人性”方面的书籍,例如乔治奥维尔的《动物庄园》和《1984》,都梁的《亮剑》中对文革时期的描写也非常具有现实性,个人感觉在此方面的认识日渐成熟,但没想到仍然被这部小说深深的打动了,小说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震动。
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莫过于作者那戏剧化的写作方式,作者也正是一个优秀的剧作家,不知能否有幸观看一次他的话剧。
小说中的主人翁与其说是一个人,还不如说是两个人,一个过去的“他”,另一个是现在的“你”,在对记忆中那个红色恐怖时代的回忆中都是用的第三人称“他”,有种脱离了自己在看一部他人演绎的电影的感觉,而到了现在时,在一个游走于各国魅力都市和诸多女人的“幸福”时代,则都是第一人称“你”。
在经历刚开始的不适应后,逐渐中你已经把“你”当作了你自己,“他”的时代更明显的被感知,这是一种人格分裂式的写法,或许正是这种人格分裂才能更清楚的认识那个时代,更深刻的批判自己,而哪些并无“人格分裂”的参与者,在经历了“拨乱反正”的时代后,竟然都成了那个时代的受害者,仿佛不曾发生过自己也沾染那鲜血的事实,因此这样一部作品是值得钦佩的。
我个人实际上并不喜欢太多的内心的描写,相对更加喜欢纪实性的内容,这部作品对于“他”的纪实回忆的内容对我的感触并不能说太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作者将那意乱神迷的内心描写巧妙的柔和与纪实性的描写,或者说用纪实性的描写来衬托内心的独白,让我看到的是一部诗歌,一部让人沉寂的悲情诗歌,“这是一个没有战场却处处是敌人的世界,这是一个处处设防却防不胜防的世界”。“我们终究是被毁了的一代”,“是被谁毁了,被这个时代,也包括你”。
小说的高潮部分在于最后“他”与“你”的对话,这也是我为何对“你”的幸福生活加引号的原因,因为从对话中,我看出来“作者终究是已经被毁了的一代”,“你”身上所有的思想与行为都是应该被埋葬的,埋葬在女人的大腿间。
正因如此,作者那压抑的内心世界让我喘不过气来,难道如路遥所说:“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你永远不会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你”甚至让我心生厌恶,对于我这样一个正要积极面对人生的人来说,我甚至怀疑是否应该看这样一部作品,因为“你”是懦弱的,“你”选择了“逃避”,以至于当“你”重返北京,在纪念堂里面对M老人家时的那段虚拟的对白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他老人家以其“浮肿”式的沉默反击了“你”,作为被毁了的一代,“你”终究无法和他老人家在同一个层面,只能在若干年后用自己内心虚拟的道德法庭来进行一次无力的审判,审判的结果只能是对自己的被压抑的内心的一次释放,而“道德”与“人性”早已被“政治”抛到了九霄云外,用自己的“道德”与“人性”标准去对话“政治”,显的是多么无奈,因为从古至今“政治”始终是将“道德”与“人性”踩于脚下并淫笑着,只不过这次“你”和“你的女人”也被被踩在脚下。
但不可否认我还是被触动了,这是事实,我想这部作品是给谁看的呢?正如作者在那边境小城的书摊旁的感触一样,这部小说是写给谁看的呢?如果不是写给我看的,那我的触动又从何而来,或许厌恶也是一种结果,这是这部作品的又一钦佩之处,但或许我应该再经历一些岁月后再看这样一部作品更为合适。
小说讲的无非是那个时代的事实与那个时代的人的感受,“事实”是理性的,让我更加认清这个世界和人性,“感受”是感性的,让我更加的压抑与消极,我更应该了解哪个?或许两者都要?但如果要了解那个时代人的感受,我想高行建的《一个人的圣经》这样一部作品足以。
“被毁了一代”是从“倩”口中说的,她失去的不仅是身体,还有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这句话从一个女性之口说出是多么的贴切,女性牺牲到最后只有那胴体来“牺牲”,而男人牺牲到最后仍然可以从女人身上去获取瞬间的“麻痹”,如同吸毒。当然两者的精神都已死。
时代的毁灭仍在继续,正如玛格丽特,她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但仍然是被毁的一员,她是被这个时代毁灭的。时代总是在毁灭人,正如我身边的许多女性,当她无法自己掌握生活的时候,只能依靠于命运,而命运有多少时候会将幸福降临在她的头上,因此爱无法让她集中与一点,一个爱她到死并陪她到死的男人怎么也不出现,只能将爱撒播于各个男人,而哪些男人仅仅是因为有那么一点符合她内心的那个模糊形象的憧憬。这样的生活距离她们希望的幸福是那么的遥远,不免让我心生一种感慨:我要让我的女人远离这样一个扭曲的世界,我要给她一个正常的幸福的生活。
我超然于自己的身体之外看自己与周围的一切,那个在异乡打拼的人,他很普通,却被一些人认为有“前途”,因此也抱了世俗的价值观到一个陌生城市去,去忍受工作的郁闷、交通的拥挤和服务生叫嚣。
“你要的是什么?”我问,
“幸福。”他回答,
“幸福是什么?”
“一种感觉,一个自己深爱并也深爱自己的女人,一个海滩,棕榈树,阳光,白色沙滩上有海龟,一座两个人经营的海景旅店,有烧烤和icecream,两个人一起生一大堆孩子”,他露出狡黠的笑,
“你太奢望了”
“奢望没有什么不好…………"
“幸福是什么?”我再次问,
他抬起头,默默的看着我,说:“我从列车上跳下,走在站台上,阳光撒满我的身上,手中的包裹变得轻如空气,我急匆匆的随人流前进,有一种莫名的清新空气围绕着我,我知道,那是我的期待,因为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个女人在等我回家”。
他的女人是幸福的,因为我知道,他爱他的女人,愿意陪伴她一生,他对她的爱让我心生妒忌,因为我知道那种感情无人能够超越,她是他的一切,她能够给他一个臂湾,让他依靠,那是一个心灵的港湾,在这样一个让人心情郁闷的下午,窗外的雨不停的在下,他更加的思念她,思念她的臂湾,虽然,每次都是她躺在他的臂湾里。
【篇三:《一个人的圣经》读后感】
去国多年的高行健,凭借小说《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於200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事情,却因其内容涉及文革涉及老毛而不入国内媒体和文艺界的法眼。一个轮回之后我方捧读,实在慢了好几拍,未免心生戚戚。
这是小说么?怎么看都像是自传、或者是历史,是一个人的传记,或者说是从一个人的角度书写的历史。从大跃进开始切入,那是“我”的母亲死亡的时间点;而文革十年贯穿全书,一点一滴,丝毫不轻易放过。若说背景,则远自40年代,那是“我”的童年,也是国共鏖战汹汹的十年,很多事端已经埋下了线索,埋下了未来,不仅个人,也包括政党。
可那是“我”吗?不是的,全然不是。《灵山》中的“我”,已经被现实扼杀了,故而出现的是“你”和“他”。扼杀并非死绝,而是超然于乱世之上,借助“你”与“他”的称谓得以书写,而“你只陈述,用语言来还原当时的他,你从此时此地回到彼时彼地,以此时此地的心境复述彼时彼地的他,大概就是你这番观审的意义。”也就是说,此时此地的“你”,回看彼时彼地的“他”,这就是“你”与“他”之关系。
如今的你没有主义,“一个没有主义的人倒更像一个人”,因而,“你的天地只在纸笔之间,不当人手中的工具,只自言自语。”,而当初的那个“他”,却是年轻气盛冲锋陷阵,死过几次又活过来几回。当头也不回地出离这个国度,“他”被留在这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上,“你”却被带走了。说白了,“他”是“你”的过去,“你”是“他”的现在,而“你”与“他”诉说的,都是被现实扼杀了的“我”的故事。这不是自传么?只不过借助“你”和“他”得以叙述而已,人称代词变化了而已。
1981年,高行健在国内出版文论集《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引发文坛一番论争。《灵山》与《一个人的圣经》创作手法的先锋,是理论落实在写作实践上的尝试。
当然,并非仅仅是称谓的改变那么简单。正是“我”之抽离,才具有审视的眼光。面对这段让全民族遭难的、后人看来百思不得其解的历史,不能没有审视的眼光,不能缺省审视的思维。审视与控诉不同,控诉触及的是苦难,审视则希望进入哲学的层面。从哲学的层面审视这段历史以及这段历史中的人及人性,才是作者最希翼、最着力的。
作者严格按照历史进程,叙述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在十年文革中的生活历程及思路历程,并借助他的经历,全方位地切入彼时彼地中国大地上的疯狂与荒诞:政治泯灭了人性,人性的恶推波助澜了政治的丑陋;政治对人类的伤害,以及人在政治中的渺小与脆弱……。
此前,有关文革的资料看过不少,甚至视频资料也见过一些。革命与反革命、造反与镇压,自杀与他杀,随着承受力的逐渐增强,心已不再诧异。唯有冷静到了极致的审视与思辨,方能发人深省振聋发聩:
你死我活的斗争把人都推入到仇恨中,愤怒像雪崩弥漫。一波一波越来越强劲的风头,把他推拥到一个个党的官员面前,可他对他们并没有个人的仇恨,却要把他们也打成敌人。
赤贫与灾难原来也是可以歌诵的。
他就要把生命消耗在年复一年长起来又割掉的稻田里。一代代生命如同稻草,人同植物一样,不用有头脑,岂不更为自然?人类的全部努力积累的所谓文化其实都白费了。
自由是一个眼神,一种语调,眼神与语调是可以实现的,因此你并非一无所有。……自由不是赐予的,也买不来,自由是你自己对生命的意识,这就是生之美妙,你品尝这点自由,像品尝美好的女人性爱带来的快感,难道不是这样?
说到性爱,这部沧桑之书俯拾皆是的性爱描写着实出乎意料。而且,在我看来,作者语言表述之美恰好停滞、阻隔在性爱之描写上。相比于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性爱描写之分量,该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境界及语言描述却远远不及矣。《查》给人美好之遐思,而此书的此类描述却相当粗糙甚至有点龌龊。文学作品之性爱描写不以追求快感为目的,美感远在快感之上,这正是文学与生活之区别。70年代的中国,性爱远不如今日之开放,断非作者所描述的那样滥交,当时的社会也绝容不下如此之滥交。诚如书中所言,现实中得不到的,只能依靠想象去获得,视之为满足现实之不可得的幻想,可能较为恰当些。不过,两性关系原本就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从中窥视女性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的个人命运,却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窗口。
性爱描写之外,该书的语言臻于至境,当代文学语言似乎还未有超越其上者。它在西方获得普遍的认同,除了直面这段历史之外,语言的隽永当是折桂而归的重要因由。作者坦言,他与这个国度已经没有任何牵连,除了语言之外!
【篇四:《一个人的圣经》读后感】
终于,一切都结束了。时时蠢动的好奇,浮躁,沉重,心不在焉。
看书的初衷就是为写这个东西,算不上书评,更无法升格为文章。因为初衷是功利的,所以无法真正静心来审视这本书。
第一天看这本书时,心中的波澜如何也无法平息。愈读愈觉得这是本自传而非小说。因为这本小说的内容给人的感觉太真实了,一个声称“回忆对他来说就是地狱”的华裔法国作家,在香港带领演员演出他的新戏时,邂逅了一个多年前就曾见过、这次陪老总到香港出差的叫玛格丽特的犹太女人。玛格丽特在香港的三天,他们黏在一起,纵欲、尽欢、交心、倾诉。不对,不是“他们”,是“你们”。男主人公没有名字,且并非以第一人称叙述。现在的事用第二人称“你”来讲述,过去的回忆用“他”。“你”断断续续对玛格丽特讲了“他”家族尚未败落时的轻松童年,母亲老实地从城市到农场接受改造却因过度劳累溺死,父亲险些因为其银行职员的出身被打成右派,厌恶揭发自己的前妻,深爱过一个军医院的护士却在离开祖国时抛弃了她、现在连她的名字都不记得,文革时和身份相差悬殊的作为干部和军人新婚妻子的林偷情;“他”逐渐由恐惧被批斗、时刻模仿周围人言行以保全自己的职员,变成“英雄的”反红卫兵的头头,然后又变成现在的“你”。在“你”不停委婉的追问下得知,玛格丽特十三岁被一个画家强奸,一直以来就是个“婊子”,现在她是她已婚老总的情妇,她痛恨自己的过早成为女人的肉体。三天过后,“你们”注定分别了。可玛格丽特的话语、观点却在“你”的心里留下了烙印,“你”的想法转变了,从“需要遗忘”到终于肯拿笔写下自己的往事,不为引人深思亦不为编进历史。这写得难道不是高行健自己的事?那个“他”难道不是尚未离开祖国的高行健?那个“你”难道不就是现在的高行健?只因太真实,这种错觉不时浮起浮现。
看书过程中疑问太多。读到“你”在香港的时间是九七年香港回归前,“你”和玛格丽特在宾馆房间、酒吧几次互相问彼此这些店铺“以后会不会还在?”时,便想知道小说的创作时间,是否和书中时间重合。读到“他”文革时在中国的内容时,便想知道高到底什么时候离开的中国,高有没有亲身经历过文革?文中耸人听闻的口号真的有过吗?是高自己听到过还是在国外时看到的报道或者纪录片里的?几次都想放下书去百度,不过一次又一次及时克制住那些冲动,甚至小说后面紧接着的刘再复写的跋都未看一句。尽管有人说,除了名字小说的内容全是真实的,同样除了名字,历史的内容全是虚构的,但是我以为,小说就是小说,即使来源生活、显得多么真实,它还是小说,不是纪实文学。而且我要看的是这本书,我所思所想的也必须是书的内容,而非高行健的历史。未读之前我已有一丝成见,如果百度了高行健、这本书的背景及别人的评价,我必然会带着某种固执和偏见读下去,那么我所写下的一切都不再客观。所以,读之前便在一张白纸上写下——抹去自己的感受、拒绝作者的观点、以一双冷眼和炽热的心肠站在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这本书(一定要客观!),放在桌上警示自己。多么诡异的巧合,原来不只是我阅读时无法冷静下来,“你”(我更希望是是高行健)竟在创作时也同样为这个问题所苦恼,“你得找一种冷静的语调,滤除郁积在心底的愤懑,从容道来,好把这些杂乱的印象,纷至沓来的记忆,理不清的思绪,平平静静诉说出来,发现竟如此困难”。
如果说所有的疑问都像刚才那些有明确的答案,那读书的痛苦约摸可以减轻大半,可是,最折磨人的偏偏是那些不知改向谁问起、吃饭喝水上课同人交流都积压在心里的困惑。小说中说“她需要搜寻历史的记忆,你需要遗忘”,怎么能遗忘呢,高或者“你”或者我不都是担心历史重蹈覆辙吗,“你”不是说“如果人不说,不揭露,不谴责,随时都有可能复活”吗,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读到四分之一,总觉得高自以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不由得想到正在读的《平凡的世界》和曾经同样让我绞心的《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和《随想录》。高行健、路遥、余秋雨和巴金都经历过文革,他们的作品中都表现文革,可是,虽然同样是荒唐惨烈,却总让我觉得格外不同。我苦苦回忆、思索才明白,这不同原来不在于这场浩劫的过程而在于人物的角度、心态和结果。《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多为农民身份,处于那场政治风暴的最边缘,虽然也有批斗、“反资”,但他们的生活依然主要在于劳动。因此,路遥与其他人的不同变得易于理解。但,高与巴、余,同样是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受难,又为什么给我的感觉不同呢?巴金在文革初期曾自我堕落过,以为自己真的有错,于是认真劳动、写检查、喊口号,这有点像《一个人的圣经》里文革初期的“他”,之后,两个人都清醒了,巴金选择“说真话”、记录下曾经的点点滴滴编成了足足有五卷的《随想录》,更多的是从人而非政治的角度反思那场灾难,而“他”成为了“你”,和高一样选择永远地逃离,所叙述的回忆里,政治性批判无处不有,且一针见血。余的经历则和童年的“他”尤为相似,败落的家族,父亲曾自己被批斗、平反、晚年又担心余被批斗,叔叔尚未成家便被批斗而死,可是,文革中,余做到了高所说的“当一个社会疯了时,不能跟着他疯”,“他”却总让我觉得有些疯狂。
逃还是不逃?其实,更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逃?杨绛在《我们仨》里有一段话,“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杨绛这样写,想必钱钟书也是这样想罢。为何同样是“天才”,高行健却一定要在“社会和时代发疯的时候,保全自己,选择逃亡”?高明明说,“文艺取决于个人,而非政治和社会环境”,“天才可以超越时代”,那么不逃又怎么能妨碍他成为“天才”呢?如果说逃离是为了看得更清楚,那么设身处地岂不更真实,更感同身受,更有切肤之痛?各种无不想干的人、事、话在脑海中交叉、碰撞,空间仿佛扭曲,时间仿佛倒退。
十多年过去了,高行健的思想依然没变。谈到平常心:“你应该归于平和,以平常心看待这个世界,也包括你自己。世界原本如此,也还如此继续下去。一个人如此渺小,能做的无非是如此这般表述一番。”谈到没有主义:“如今,你没有主义。一个没有主义的人倒更像一个人。一条虫或一根草是没有主义的,你也是条性命,不再受任何主义的戏弄,宁可成为一个旁观者,活在社会边缘,虽然难免还有观点、看法和所谓倾向性,毕竟再没有什么主义,这便是此时的你同你观审的他之间的差异。”小说里说的和讲座里讲的几乎原封不动,如出一辙。
于我而言,《一个人的圣经》是痛苦的,可是即便痛苦也要读下去,但此时已和初衷无关。或许不读这本书我会继续我平淡的生活,或许看完书后、各种思考、挣扎之后,我依然找不到那些问题的答案,但是,至少这种痛苦让我感受到心脏在搏动,血液在流淌,我还在思索,我还活着。
化用《平凡的世界》中形容润叶的一段话:是的,我现在还不能从更高意义上来理解自身和社会。尽管我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懂事,甚至也有比较鲜明的个性,但并不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广阔的眼界。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知道你怎么想,是否也和我一样经历着相同的痛苦和折磨。
一件有趣的事??爸爸遭“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市力学小学四(1)班
吴佳珊
放学了,我告别了老师,乘车回到了我温馨的家。开始写作业,写完作业,我就吃妈妈烧的美味佳肴。
吃完饭,妈妈对我说:“今天可是个特别的日子!”“什么日子?”我好奇地问道。妈妈大声地说道:“今天,是你爸爸从海口回来的日子!”“真的呀!”爸爸出差去海口快半个月了,我和妈妈都非常想念他。“真的!我们得给他一点惊喜!”妈妈笑着说。“好的,我将给爸爸一个特别的惊喜‘暗算’。”我神秘地笑着说。说干就干,我免起了衣袖,兴奋地做了起来:首先我用一块海棉和塑料夹做了一个“老鼠夹”,作为送给爸爸的礼物。我想:“爸爸肯定会喜欢我这份特别的礼物的。想着想着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忽然,一阵门铃声打断了我的偷笑。我想,肯定是爸爸,便叫妈妈开门,自己躲在门后,爸爸走了进来。我高举着我特制的礼物“老鼠夹”,递到爸爸手中。大声说:“爸爸!这是我给你的特别礼物,请收下。”谁知,爸爸一接过我的礼物,便被我的礼物咬了一口,痛得爸爸直叫。我和妈妈却哈哈大笑,爸爸装着十分生气的样子!妈妈忙说:“好了,让我慰劳慰劳你吧!来吃我做的点心吧。”我说:“让我来盛吧!”我想:爸爸最怕辣,我就在爸爸碗里放了一些辣。爸爸吃得直吐舌头,我连忙倒了一杯水,却在里面放了一点盐,爸爸一喝,感觉很咸,但却说:“这是女儿倒的,一定要喝下去。”可没过一会儿,他就跑到洗手间全吐了出来。
“怎么样?亲爱的老爸,我这欢迎仪式是不是很特别,是不是给你一个深刻的印象?”我天真地问。
这就是我给爸爸的“暗算”,几个有趣的“小动作”。
上篇文章:我给小蟋蟀洗澡
下篇文章:没有了
本篇文章:一件有趣的事爸爸遭“暗算”
热门推荐
·
异种数据库集成的主要技术
相关推荐
-
《圣经》作文简介:圣经是一本世界文学名著,至今已被译为1829种语言,年销三千万册左右。今日有十多亿人把圣经当作灵性生命的宝典和上主启示的泉源。经典句子:Love is stronger than death.——Bible爱的力量大于死亡。有好消息从远方来,就如拿凉水给口渴的人喝。 圣经名言语录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应当趋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大地却永远长存。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圣经好句摘抄虚实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得到富足。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圣经名言语录人约束你们的心。敲吧,门终究会开的。钱能叫万事应心。宁可往房顶的角上,也不可在宽敞的房子与泼妇同住。 圣经好句摘抄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你的力量就微小。看见邻人的眼里有一根稻草,却不见自己眼里有一根大梁。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光来到世界,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 圣经名言语录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常作痛的眼睛宁愿挖掉。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圣经好句摘抄本地无先知。白发为老年人的尊荣。读后感: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圣经中的一些故事和西方主流伦理道德有相悖之处。在西方,尤其在中世纪和现代,父母和子女间的是不被允许的,被认为是伦理道德的败坏。但是在《圣经创世纪》中,在民风败坏的所多玛,罗得的两个女儿将罗得灌醉,并与之结合,以便留有后代。罗得与两个女儿所生的儿子成为以色列两个重要部落的祖先。雅各的第四个儿子犹大和装扮成妓的儿媳同寝,并使其怀孕生子。这两起行为都没有收到惩罚。在《圣经出埃及记》以前,上帝没有禁止,发展到摩西时代之后,上帝明令禁止。我认为,尽管圣经讲述的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虚拟故事,但其最初的作者在编写圣经时或多或少会渗透进当时的现实情况或历史,圣经中出现这样却不受惩罚的情况的可能原因有两种:第一种可能是在作者当时所处的的环境下,是允许的,至少是不违背道德的,或者人们根本意识不到带来的不良后果,甚至可能人们还没有形成道德的观念。而随着经验的增加、知识的不断扩充和道德感的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容易导致生下的胎儿畸形,并且会造成社会秩序的紊乱,因此认为是不道德的。第二种可能是作者要为人类的早期繁衍作出解释,因为上帝只创造了亚当和夏娃,无论他们有多少后代,一开始必须也只可能是近亲结婚。1000字 初三
-
布什与圣经布什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台节目采访时说,尽管人们可以从《圣经》中学到很多东西,但他本人或许并不认为《圣经》字字可信。在被问到上帝造人和进化论的问题时,布什说:“我认为两者都可信。我想进化论可以……”你问的这些我不在行。我只是小小的总统。但是,这个,我认为上帝创造了大地,创造了世界;我认为创造世界是一件极其神秘的事情,它需要某种万能的力量。我想这与进化论的科学证据并不矛盾。”他还说:“我恰恰认为进化论不能完整地解释生命之神奇。”在被问到他是否认为信仰使他当上总统时,布什说:“我不知道,这很难说。”布什说,经常有人间他是否认为自己是上帝选中的总统。他说:“我并没有那么自信地认为上帝在所有人之中选择了我。”250字 初三 记叙文
-
《一个人的冬天》读后感假期间,我阅读了一本有趣的书——《一个人的冬天》,它是获得美国纽伯瑞文学奖、被评为美国100年来最优秀的50部青少年图书之一的《手斧男孩》系列中的一本。讲述了主人公布莱恩在原始森林的冬天里,没有食物、没有御寒的衣服、没有保暖的房子,但他像原始人一样自己制造各种工具好衣服,最终战胜了重重困难的故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获得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技巧,还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布莱恩虽然只有13岁,但他非常能干,仅仅依靠一把手斧,就造出了弓、长矛等打猎的武器,又用兔皮、驼鹿皮缝制成连指手套、兔皮背心、驼鹿皮外套、鹿皮靴子、雪地鞋等防寒衣物,真是了不起。布莱恩所处的原始森林是在北方,冬天非常寒冷,大雪封门,湖里冰冻三尺,有次,他撒尿时,尿液还没有落地就变成了冰,落到地上就摔碎了。如此寒冷,让我这个生长在南方的人觉得简直难以想象。布莱恩在森林里学会了和一些动物友好相处,这对他非常有用。他有一个“邻居”——臭鼬贝蒂,他经常把自己煮的肉块分一点给它吃,久而久之,他们成了朋友。有一次,一头巨大的黑熊闯入了布莱恩的棚屋里来,横冲直撞,把棚屋撞得乱七八糟,面目全非,还准备攻击布莱恩,就在布莱恩危在旦夕的时刻,贝蒂挺身而出,把满腔愤怒的臭屁全部喷射在熊脸上,把熊臭得在地上不停的翻滚,最后落荒而逃。真是有趣极了,看得我都快笑死了。冬天里,布莱恩的食物主要靠打猎。有一次,布莱恩遇到了一头雄鹿,他先躲在树丛中,然后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的慢慢向雄鹿靠近,他抓住最佳时机,抬起他的大弓,用力拉开,瞄准、放箭!箭像闪电般射向雄鹿,深深的刺进雄鹿的身体里。这是雄鹿像布莱恩奔来,想要攻击他,布莱恩又投出了一杆长矛,给了它致命的一击,结束了它的生命。整个过程真是惊险极了。这次打猎,布莱恩获取了许多鹿肉,够他吃好长时间的了,布莱恩还用它的皮做了件“皮大衣”,暖和极了。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候,首先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冷静的思考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还有在森林里要学会和动物们交朋友,在关键时候它们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从布捞恩身上,我学会了如何在不利的环境中努力地去寻找有利的条件,在危险中学会自救,学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这非常有用。一个人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艰苦、磨难,乃至于意想不到的灾难。然而,如果你不被这些挫折击垮,你就会变得坚强,战胜挫折,你就会不断变得强大起来,取得非凡的成就。我们只要不怕这些磨难,就会尝到成功的滋味。我告诉你一个我领悟到的变强的方法:阴影只是一条纸龙!你别看它青面獠牙,坚不可摧,其实,只要你克服畏惧心理,它就弱不禁风。你只要牢牢记住这句话,你就能够像布莱恩一样尝到成功的滋味。冬天的美是任何一个季节都无法复制的,让我们拥抱大自然,拥抱美丽的冬天吧!1000字 初三 读后感
-
一个人一个人不孤单,想一个人才孤单。以前一个人可以无忧无虑的干很多事,去玩去逛街,不需要去计较些什么,不需要去照顾别人的感受。一个人活着,不需要看别人的说法过日子,一个人活着,可以不用去猜另一个的想法,会心累。自己散步,自己听音乐,自己看书,多好。但因为他的出现,我的生活被彻底打破,曾经的曾经,多么开心,现在的现在,又只有我了,以前喜欢一个人,但你的出现让我不习惯了,可是,你也走了。我明白了那句。所以我想你了。200字 初三 日记
-
一个人又只剩下我和月亮,陪着那点点灯光,在黑夜中孤独的摇晃。叹一声轻轻的迷茫,一个人惆怅。银白色的月光,银白色的波浪,银白色的船在我心中荡漾。缓缓升起帆,悄悄划起桨,一个人出航。只身躺在甲板上,让小船随波飘荡,让海风轻拂过我的面庞。寂寞,使黑夜更加空旷。笔尖一颤,记下我————一个人的感伤。100字 初三 书信
-
《圣经故事》读后感《圣经新约》中《马太福音》记载:耶稣诞生时前来送礼的三位贤人——麦琪,他们最早带来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因此,人们都希望自己在圣诞日那天获得最有价值与意义的“麦琪的礼物”。全都在这儿了,一元八角七我得承认,这的确是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年轻的少妇德拉掂量着手中的钱币,反复数了三次,我猜她该是羞愧难当,但又不得不紧盯着手中那个把枚钱币的。羞愧难当自然是她的自尊让她不屑于那种掂斤播两的交易,而移不开眼反复确认的行为却是意识终于向物质妥协了的一个证明。她多么希望自己拥有的可不只是这点不起任何作用的小钱。而残酷的事实便是:即使她再怎么怨恨的看着安静中的钱币们,她也依旧只有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也许真像作者说的那样:“她除了扑倒在旧睡椅上哭之外,显然别无他途”。要知道,即使回到家中,她也不会找到任何可以炫耀的东西。从来没有装过信的信箱,从来没有被任何人按响过的门铃,加上此刻看了也只是徒增尴尬的名号与为数不多的家具,她与她亲爱的丈夫的这套房子被形容成是“真正够得上乞丐帮这个词”。若一定要说有什么能让人感到一丝活气的事物,大概也就只有这对夫妻了。书中写道:“每当詹姆斯回家走进楼上房间时,詹姆斯太太——德拉,总是把他称作吉姆,并热烈拥抱他。”这样的情景的确能给人些许安慰,至少告诉我们,之后在这间简陋的屋子、贫乏的家庭中发生的故事,并不会显得过分冷漠无趣。小说的背景简单明白得正像德拉手中的一元八角七。而发生在简单背景下的一个值得期待的故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不是吗?那条表链,那套发梳我得承认,这对夫妻确实是费尽心思的想给爱人买一个合适的礼物。曾经夫妻两人各有一件引以为豪的东西。吉姆的金表与德拉的秀发。德拉的秀发使女王的珍珠黯然失色,吉姆的金表将让所罗门王忌妒得吹胡子瞪眼。作者毫不吝惜笔墨的向我们反复说明德拉褐色的美发。也正因如此,她卖掉长发的情景让人心痛不已。我想不出在一分钟犹豫里,她脑里闪现又推翻了多少筹钱的主意。她的挣扎最终在泪水中结束。当她面对冰冷的买主时,她该是不安且不甘的。但此刻于她而言,又有什么会比给丈夫的礼物更重要?只损失头发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她用这笔钱买了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她的心情轻松而雀跃,她的心思简单而明白——这链子匹配金表,吉姆可以毫无愧色地看时间了。于是德拉的美发换了白金表链。而另一刻,金表被吉姆卖出,换来的是却一套昂贵发梳。命运戏耍了这对贫苦的人儿。他们失去了各自的珍宝,而那礼物似乎却是无用的了。可是因满载二人情谊而显得格外可贵的表链与发梳,真的就比不上那徒有美丽的金表与长发?聪明而敏感该猜到,答案是否定的。德拉抬起泪水迷蒙的双眼对吉姆说:“我头发长得飞快!”吉姆用平常的口气告诉德拉:“我卖掉金表为你买了发梳。”二人看到对方的礼物后,都没有对自己的行为后悔。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对方的爱与欣喜,都已经得到了。1200字 初中 读后感
-
圣经故事读后感由于暑假是我要去加拿大了,听说我住所的男主人是位牧师,所以为了更好的与其沟通,我读了《圣经故事》。这本书分新约和旧约两个部分。新约讲的是上帝创世,挑选子民,子民一次次的堕落以及上帝对他们一次次的拯救;旧约讲的是耶稣和他的门徒在世间布道的故事。圣经总体来说就是上帝教导人们要行善的故事。其中写了许多勇敢、忠诚信徒,同时也写了一些背叛者。在旧约篇中,讲述了一个永远坚信上帝的人,他叫约伯。天使撒旦想要检验约伯是否真的相信上帝,他让他所有的财产全无,让许多人都背叛他,让他长毒疮,即使这样,约伯从来没有指责过上帝一句,并且每天都诚心相上帝祷告,他相信上帝会拯救他;最后撒旦没办法只放弃。拥有这样坚定信念的人实在少见。向我们,遇到一点小小的失败,就怀疑自己;而约伯遇到那样大的打击仍然坚信上帝,就向我们相信自己一样,约伯对上帝的忠贞不二使撒旦放弃了,而我们要是相信自己也会取得成功。在新约篇中,由于上帝的儿子耶稣使信徒与日俱增而遭到一部分犹太人的嫉妒,唯恐有一天耶稣会毁了他们,所以一些邪恶的人给耶稣定上许多莫须有[注: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的罪名,并最终把他处死;但是,由于耶稣相信真理使耶稣复活了,并击垮了那群邪恶的人。这就是邪不压正。虽然复活这种事情不可能在我们中间发生,但邪不压正倒是经常有的。比如说欺骗、抢劫、偷盗这些事情,在发生后都被一一绳之以法,所以要心中有“正”。圣经让我看到了善良正义的人们,也揭露了一些充满忌妒的小人。我从中体会到了忠诚,也感受到了邪恶。由于读了《圣经》,帮助我在到加拿大后,很快与男主人的关系从房客、房东变成了很好的朋友。650字 初二 读后感
-
心灵的圣经一本书像一艘船,带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它像一位老师教我们很多的知识,它又像家长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它还像一位心理学家教会我们怎样倾听另一个人的心声,它是一部圣经,一部心灵的圣经,震撼了我的心灵……从小时候到现在,我读过很多很多的书,从小时候的儿童故事书,到现在的杂志、书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领悟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在《感悟母爱》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我终于读懂母亲的“凶与狠”,使我看一遍哭一次,那泪不是愤怒的,不是悔恨的,而是感动的,我被作者母亲那执着的爱深深打动了。文中的妈妈为了自己死后不被孩子拿自己和继母相比,便狠下心来用冷眼、大骂、无情来对待孩子,想方设法让孩子恨她,越很越好。于是当妈妈得肝癌死去后,作者没有流一滴眼泪。当作者上中学时,读了母亲写的遗书后,才知道:妈妈的冷眼、打骂、无情,全都是为了“我”今后的自强自立……瞧!母爱多么伟大呀!正是“书”这部心灵的圣经,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珍惜,什么叫感恩。希望大家多品读一些圣经,相信它所给予我们的,将使我们终身受用不尽……450字 初中 读后感
-
读《成长圣经》善待自己,少发脾气……我有许多坏毛病,这些坏毛病真的要陪伴我一生吗?不,我不愿意!我回努力的改善真这些坏毛病的!我要做一个接近十全十美的人!我偷偷告诉你们吧!我是一个百般掩饰自己缺点的小猫。有时他人说起我的缺点时我就会像那只小猫一样百般掩饰自己的缺点。每个人身上难免有一些小毛病,这并不可怕,大家从来不会因为你身上的小毛病而批评你,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并不存在的。可是有了缺点就百般掩饰自己缺点就是可悲的。百般掩饰自己缺点,自欺欺人,无疑是让蛀虫在自己的身上蛀洞。最终只能毁了自己!我知道我自己的坏毛病。希望,以后大家提出意见使我接近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让我们精心保护心灵的镜子,不使它破损。时时檫试心灵的镜子,不使它蒙尘。只有这样,它才会如实映照出世界的美好!3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一个走运的人》读后感这个暑假,妈妈推荐我阅读《哈佛家训》,我很好奇,书一到手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我阅读了一遍又一遍,感悟多多。里面有一篇文章《一个走运的人》,我印象特别深刻,它就像一杯菊花茶,淡淡的,有沁人肌肤的清香,有感人肺腑的朴实。可能大家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走运的人,更不会说:“真走运呀!”可主人翁玛萨就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走运的人,因此,她每天都很快乐,同时,她也把快乐带给了大家。故事中,玛萨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真走运呀!”可在“我”看来,她并非特别幸福。她开着一家杂货店,总是坐在那里,微笑着招呼客人。有一次,“我”被她做的一个笔袋吸引,淡绿色的,很像嫩绿的草。”看“我”这么喜欢,她说:“真走运,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我”买下了这个笔袋,并永远记住了这个人。又有一次,“我”在店里买了个发卡,“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绾头发。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去店里,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她来,便匆匆赶去。可是,杂货店虽没关,却换了店主。“我”问起她来,新店主说:她去世了。”我怔了许久,问:那你知道她去世前去爬过黄山吗?这时,新店主突然停下手中的活说:“爬山?不会吧?”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一个残疾人,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而“我”,由于她阳光一般的笑脸,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她,是一位可敬可爱的残疾人,她虽然下肢瘫痪,但自食其力,坚强面对生活;她心灵手巧,安详而知足,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人充满真诚;她有阳光一样的微笑,对每一个人都给予真诚的祝愿,充满感恩之心。读了这篇文章,你也会感到自己是一个“走运”的人吧。因为,你健康,你快乐,你可以自由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每天给自己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大声地对自己说“快乐的一天开始了!” 快乐——生命跃动的和弦,如果你做到了,那么你就赢在了成功的起点,相信总有一天,你一定可以与梦想握手、与快乐拥抱!7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圣经》读后感本书主要讲了人类与自然的区别与关系,人类的起源,人类的文明,人类的科学。主题有环境保护、古迹保护、生命的作用和意义、科学精神。人类真正的光荣是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应当是对自然事物的客观反映,而不应该是自然的主宰,我们不能说:“自然正在按照科学的定律运行着。”科学禁止了人对科学以外的东西的认知。如果科学走向恒定,把科学以外的东西称作伪科学,强迫自然符合科学,见到不符合的就闭上眼睛,装作没看见,那么科学也要成为迷信。科学发明的动机是什么?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我们都不能否定,现在是我们发明机器的动机与原始人发明石器的动机并没有什么两样的,都是用来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享受欲望。因此,人类的文明对自然造成了破坏,科学技术越发达,破坏越严重。这种文明本身并不是要毁灭地球,它本应在人类的理性控制之下。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除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一切都改变了。”人类把地球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成了地球的统治者。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人类曾经被毁灭》(听说已经遭禁,为什么不容假说呢?里面的例子有许多都是被封锁的,就是闭上眼睛。),整本书根据无数的例子、古代世界到处都相同的神话和科学的数据证明了下面这个科学假说:中国天神话中的“天”、甲骨文中的“天”与现在的天根本不是一回事。那是一个有形有体的天——它就是现在天空中的月亮。大约在15000多年以前,一艘来自宇宙深处的外星人飞船——月球宇宙飞船驶进了太阳系,并降临地球近地轨道,悬浮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上空,低得仿佛一踮脚就可以摸得着,传说中的神降临了地球。月球宇宙飞船上的高级生物降临地球后,利用地球动物基因,通过剪切、拼接、重组,创造了人类。之后还教育了人类,有了人类的第一代文明。《周易》、中医、金字塔都是这一代文明的遗留物。由于当时人的理解能力还不完善,所以高级生物只教给了方法,没有讲原理,这就造成我们现在对中医的原理一无所知。后来月球飞船中爆发了骇人听闻的战争。被击伤的月球宇宙飞船被迫飞离地球,“天”与地发生分离,诱发了滔天的大洪水,吞没了平原、谷地上的一切生灵。侥幸活下来的高山牧羊人没有能力把第一代文明继承下来,而是发展起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在《圣经》当中,当上帝知道了夏娃带领亚当偷吃了“知善恶果”后,十分震怒,他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上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于是,上帝将他俩赶出了伊甸园。“知善恶果”在这里代表一种知识、一种文明。不同的文明对善恶的看法相去甚远,大洪水前文明的善恶标准肯定与今天物质文明的有所差别。上帝就是告诫后人应当延续大洪水前的文明模式,否则,人类社会将要遭遇意料之外的困难。本来,人们以为上帝自私,不让人类发展如此好的物质文明:动物被驾奴了,沼泽被疏干了,江河被防治了,森林被开发了,荒原被耕种了,时间被计算出来了,空间被测量出来了,天体运行被识破了,海洋被横渡了,高山被跨越了,世界各地都被打上了人力的印记。但是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广泛开展,掀起了对于发展物质文明的反思。另外,西方的科学主张“还原论”,即杯子由陶瓷做成,里面有分子,分子里有原子……而人原来都是具有“整体论”的思维模式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原论”出现了许多弊端,许多学科已经开始向“整体论”转化。人转了一个大圈,最后回到了当初的起点。看来上帝是够英明的,在人类初期,他了解物质文明将给人带来的困难。这个文明的转化目前人类是没有资格的。人类离取消“征服自然”的口号还需要时间。但是,人必须对自然界保持基本的尊敬,否则,就难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幸好,人类仅仅处于文明发展史的黎明时期,离太阳变冷还有十几万年光景,我们不必期望过高。文明的等级越高,歧视就越少。原先的奴隶、奴隶主阶级歧视已经消亡,国籍、肤色、种族歧视已经逐渐消亡。当人之间的歧视消灭完成后,剩下的是逐步消除物种歧视。对实验用动物是物种歧视的一部分,终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在回顾20世纪我们在实验室的所作所为时,将感到恐怖与不可思议,正如我们现在回顾古罗马竞技场中的屠杀于18世纪的奴隶贩卖时赶到恐怖与不可思议一样。随着歧视的消亡,人类的文明一定会改变。依照现在的观点,若消除物种歧视,那么难道不可以吃生物、踩死生物、消灭微生物吗?自然界原是弱肉强食,人类的文明抵抗它并逐步地从同阶级推广到全人类。再要推广,难道教猫不吃老鼠?所以说,用现在的观点看,消除物种歧视、弱肉强食是不可能、不应该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必要知道,如果人的价值只在于掠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就没有区别。我们今天的探索决不是为了沉浸在辉煌之中,而是为了明天的道路更宽广。科学的尴尬正面对上帝的嘲笑,源于环境的压力,改造、占有物质资料的道路已经受到了反思和怀疑,人类转了几千年的科学圈子,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高二:施哲风1200字以上 高二 读后感
-
《圣经》的告诫——读《中学人文读本•人与自然》本书主要讲了人类与自然的区别与关系,人类的起源,人类的文明,人类的科学。主题有环境保护、古迹保护、生命的作用和意义、科学精神。人类真正的光荣是科学。科学是什么?科学应当是对自然事物的客观反映,而不应该是自然的主宰,我们不能说:“自然正在按照科学的定律运行着。”科学禁止了人对科学以外的东西的认知。如果科学走向恒定,把科学以外的东西称作伪科学,强迫自然符合科学,见到不符合的就闭上眼睛,装作没看见,那么科学也要成为迷信。科学发明的动机是什么?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我们都不能否定,现在是我们发明机器的动机与原始人发明石器的动机并没有什么两样的,都是用来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享受欲望。因此,人类的文明对自然造成了破坏,科学技术越发达,破坏越严重。这种文明本身并不是要毁灭地球,它本应在人类的理性控制之下。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除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一切都改变了。”人类把地球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成了地球的统治者。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人类曾经被毁灭》(听说已经遭禁,为什么不容假说呢?里面的例子有许多都是被封锁的,就是闭上眼睛。),整本书根据无数的例子、古代世界到处都相同的神话和科学的数据证明了下面这个科学假说:中国天神话中的“天”、甲骨文中的“天”与现在的天根本不是一回事。那是一个有形有体的天——它就是现在天空中的月亮。大约在15000多年以前,一艘来自宇宙深处的外星人飞船——月球宇宙飞船驶进了太阳系,并降临地球近地轨道,悬浮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上空,低得仿佛一踮脚就可以摸得着,传说中的神降临了地球。月球宇宙飞船上的高级生物降临地球后,利用地球动物基因,通过剪切、拼接、重组,创造了人类。之后还教育了人类,有了人类的第一代文明。《周易》、中医、金字塔都是这一代文明的遗留物。由于当时人的理解能力还不完善,所以高级生物只教给了方法,没有讲原理,这就造成我们现在对中医的原理一无所知。后来月球飞船中爆发了骇人听闻的战争。被击伤的月球宇宙飞船被迫飞离地球,“天”与地发生分离,诱发了滔天的大洪水,吞没了平原、谷地上的一切生灵。侥幸活下来的高山牧羊人没有能力把第一代文明继承下来,而是发展起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在《圣经》当中,当上帝知道了夏娃带领亚当偷吃了“知善恶果”后,十分震怒,他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上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于是,上帝将他俩赶出了伊甸园。“知善恶果”在这里代表一种知识、一种文明。不同的文明对善恶的看法相去甚远,大洪水前文明的善恶标准肯定与今天物质文明的有所差别。上帝就是告诫后人应当延续大洪水前的文明模式,否则,人类社会将要遭遇意料之外的困难。本来,人们以为上帝自私,不让人类发展如此好的物质文明:动物被驾奴了,沼泽被疏干了,江河被防治了,森林被开发了,荒原被耕种了,时间被计算出来了,空间被测量出来了,天体运行被识破了,海洋被横渡了,高山被跨越了,世界各地都被打上了人力的印记。但是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广泛开展,掀起了对于发展物质文明的反思。另外,西方的科学主张“还原论”,即杯子由陶瓷做成,里面有分子,分子里有原子……而人原来都是具有“整体论”的思维模式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原论”出现了许多弊端,许多学科已经开始向“整体论”转化。人转了一个大圈,最后回到了当初的起点。看来上帝是够英明的,在人类初期,他了解物质文明将给人带来的困难。这个文明的转化目前人类是没有资格的。人类离取消“征服自然”的口号还需要时间。但是,人必须对自然界保持基本的尊敬,否则,就难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幸好,人类仅仅处于文明发展史的黎明时期,离太阳变冷还有十几万年光景,我们不必期望过高。文明的等级越高,歧视就越少。原先的奴隶、奴隶主阶级歧视已经消亡,国籍、肤色、种族歧视已经逐渐消亡。当人之间的歧视消灭完成后,剩下的是逐步消除物种歧视。对实验用动物是物种歧视的一部分,终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在回顾20世纪我们在实验室的所作所为时,将感到恐怖与不可思议,正如我们现在回顾古罗马竞技场中的屠杀于18世纪的奴隶贩卖时赶到恐怖与不可思议一样。随着歧视的消亡,人类的文明一定会改变。依照现在的观点,若消除物种歧视,那么难道不可以吃生物、踩死生物、消灭微生物吗?自然界原是弱肉强食,人类的文明抵抗它并逐步地从同阶级推广到全人类。再要推广,难道教猫不吃老鼠?所以说,用现在的观点看,消除物种歧视、弱肉强食是不可能、不应该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必要知道,如果人的价值只在于掠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就没有区别。我们今天的探索决不是为了沉浸在辉煌之中,而是为了明天的道路更宽广。科学的尴尬正面对上帝的嘲笑,源于环境的压力,改造、占有物质资料的道路已经受到了反思和怀疑,人类转了几千年的科学圈子,又回到了当初的起点。1200字以上 初二 读后感
-
阿姨与《圣经》那年我大学即将毕业,有半年多的实习时间。我的很多尤其是出身农村的同学都在心里盘算着能找一份好工作,勾勒着自己绚丽的蓝图。看着他们笑靥如花,自信满满的样子,我并未受到触动,我为自己“蓄谋已久”的计划即将得到实施而深感欣慰,——体会下层人民的生活,做一个酒店服务员,我想,人安逸久了,难免会有惰性。我在离市区很远的郊外好不容易找了个二层小酒楼,进了酒店,吧台老板娘得知我是来应聘工作的大学生,立刻笑起来,给我倒了一杯上好的铁观音茶,我推辞不得,就接过茶杯放在手心,茶的清香让我有点眩晕,禁不住喝了两口,茶很好喝,一贯喝奶茶的我,此时瞬间爱上了中国流传千年的茶文化,并爱上了茶。第二天,几个哥们儿帮我把行李搬到酒店宿舍,一路上他们一直劝我“回心转意”,不要进入误区,“哪有放着好工作不做而选择吃‘忆苦饭’的傻瓜呢?”我心意已决,哪能听进他们的劝阻,只是笑着点点头,拍拍他们肩膀说,“走吧,有时间看你们。”酒店虽小,生意却很红火,两层包间几乎每天都能满客,和包间相对的厨房上面的大厅,每到周末和节日的时候,往往也会被承包办酒席,这个酒店只有六个服务员,其他五个大都是初中和小学文化,只有一个身材苗条相貌绝顶的女服务员读到高三参加了高考而没有继续深造,她长我一岁,我喊她“丽姐”。每天进出酒店的客人,男的大都膀大腰圆,挺着啤酒肚抽着烟呛的我打起喷嚏,女的大都穿着时尚,高跟鞋踩在地板上“噔噔”的响,只有一部分客人看起来朴实而不做作,我喜欢也敬佩这样的人。服务员,说白了就是伺候别人吃饭,我虽出身农村,可我从未侍候过别人吃饭,端茶倒水的无聊动作,让自以为接受良好教育的我很没面子,遇到挑剔而盛气凌人的客人,我更是难掩心中不满。到酒店工作约有半个月,中秋节那天,酒店竟然不给放假,包括我在内的六个服务员都撅起小嘴表示抗议,不过再大的抗议也只能埋藏心底。中秋佳节,客人当然多的无法想象,这天上午大厅和所有包间都坐满了客人,那天我接过传菜员手中的盘子再放到客人餐桌上的双手像是抽了筋,酸痛难耐。客人离开的房间,我要趴在窗户上向楼下的传菜员报出客人喝酒的数量,并尽快在不耽误服务的情况下把房间收拾干净,换上新的台布,摆上正确的酒的数量。今天本来不该我值班,上午的工作一般下午两点就可结束,下班,但今天例外,已经是下午三点,我们六个服务员都在马不停蹄的忙活,连上厕所的机会都没有。我所服务的二楼,最后一个房间客人还在继续“觥筹交错”,你一言我一语,说的什么听不太懂,几个在桌的中年妇女更是无所顾忌的引吭高歌,唱的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看他们的样子,都已经喝的醉醺醺得了。过了半个多小时,他们终于要说结账,小小的包间里,地面横七竖八的满满都是啤酒瓶,想报出准确的数量,似乎很难,我小心翼翼的数了一遍又一遍,生怕出了差错。“你们一共喝了56瓶啤酒!”我终于向他们清晰得说出了他们所喝的啤酒的数量。正准备向楼下的传菜员小孙“报数”,突然我的胳膊被人一把抓住。“什么56瓶?”回头一看,一个肥头大耳的壮汉,冷冷的看着我,恶狠狠的说,“你他妈的我们喝了那么多了吗?”“我……”我一时语塞,不过立刻回过神来,镇定自若,“本来就是56瓶,不信你自己数!”我用不可反驳的语气说。“滚!”一个字的命令,虎得我后退了两步,看着怒气冲冲的他,额上青筋条条绽出,脸憋的通红,我不知所措起来。“滚!”伴随着一声怒吼,他飞起一脚踢中我的膝盖,我心中怒火瞬间爆发,顾不得膝盖的剧痛,抡起一个未开盖的啤酒猛烈向他头部砸去,“嘭”的一声,酒瓶在他头上开花,啤酒溅到周围人的脸上,溅到我的脸上和墙上。那人软软的倒在了地上,剩下的人刹那间围起了我,七嘴八舌的大骂,唾沫星子似有压倒我的趋势,我平生第一次被这么多人数落着,极度的恐惧涌上心头。小孙,丽姐他们闻讯赶来,连忙劝架,为我解围。掌柜是一副凶面孔,决心要把我开除,并无分文工资,老板娘却坚决同意,非要留我,她的意思是,客人有错在先,我是属于正当防卫。但是在这个酒楼里,我只能传菜,从此与服务无缘。传菜员的工作比较容易,只需要把菜对号入座放在相应的备餐台上或直接交给服务员就可以了,但需要跑上跑下,跑前跑后,所以比较劳累和枯燥。每次我抱着脏盘子进洗澡间的时候,刷碗的阿姨就朝我笑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我也以同样的笑容回应她。她夸我是一个勤快的孩子,一个为父母分忧的好孩子,我听着,心里挺不好意思的。工作闲暇时,阿姨就倚在橱柜边上,眼睛盯着一个地方,可我分明看到她眼里有泪花闪动。阿姨满头卷发而乌黑,眼睛是同样的乌黑而透着亮光,脸色煞白,让人觉得她曾经受过巨大的痛苦,但终究没有解脱。我和小孙,丽姐常常开玩笑闹着玩,我也常发现阿姨在看着我们笑,嘴角像小船一样翘起,很美。有一天晚上,客人很少,整个酒楼被寂静笼罩着,当然,我们都喜欢这样的时刻,都在心里窃喜。阿姨口中念念有词,像在哼唱着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响誉中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我清楚的知道中国着名音乐人瞎子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全过程,颇为同情他的遭遇,《二泉映月》的旋律和曲调就如同他的颠沛流离的身世,悲凉、凄婉和迷茫,我喜欢悲伤,十余年前就对《二泉映月》十分喜爱,如今再次听闻此曲,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阿姨,你还会唱歌?”我终于开口笑着问她,“《二泉映月》这么跌宕起伏的旋律你都能唱出来!”“没事瞎哼哼,”阿姨笑起来,嘴角翘起,像一只小船,很美,“我比较喜爱经典的歌,男欢女爱的流行歌曲我倒不太感兴趣。”阿姨的眼睛貌似泪汪汪的,晶莹剔透,言语间也充斥着心酸,我不知道也猜不到为什么,也不敢多想,也许是我本人的多愁善感误读了善良的人,我不知道。“其实我也喜欢经典老歌,流行的枯燥乏味的情歌,我都听不下去,”我像是找到了知音似的欢喜起来,“同学都说我是个落伍的不能紧跟时代潮流的人。”阿姨点点头,依然看着我笑,目光温暖,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嘴角翘起,像一只小船,很美。“哎呦,不简单哦,就你还唱歌,行啊,小子!”小孙一脸鄙夷的神色,撅着嘴,盛气凌人的样子。小孙全名孙延光,长我一岁,因丽姐喊他“小孙”,我也就跟着叫了。这家伙老刺激我,经常带着狡黠的表情打击我,现在他竟没有任何收敛的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羞辱”我,实在难以忍受,顿时火冒三丈。“怎么,小看人是不是?”我一把抓住他的衣服吼道。“就是小看你!”说着就抓住我的衣领,我想推他一下,结果他稍一用力,我就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我站起来,不服气的朝他撅起小嘴。丽姐拍手叫好,实在让我难以下台,我向她吐了吐舌头,以缓解内心的压力。小孙身材较小,个子也不高,腿瘦的跟麻杆儿似的,弱不禁风的样子貌似风一吹就可把他刮倒,可他经常锻炼身体,练得一身肌肉,站似一颗松,挺拔而强悍。据说,他曾在一个工厂宿舍,挑战挑衅他的四五个剽悍的小伙子,其中一个被他抡起的板凳砸倒在地,嗷嗷叫着却站不起来,其他几个手哆嗦着而欲上前报仇,他刹那间拿起一把桌上的水果刀指着他们吼道,“谁来,谁来我弄死他!”这几个主儿看了看躺在地上呻吟的同伴,又听了小孙擎天撼地的怒吼,瞬间吓破了胆,丢下手中的家伙,落荒而逃。当然,这次风波的结果无疑是卷铺盖走人,厂方坚决开除他们。“他那么小的个子,你都打不过他啊?”阿姨笑着向我说道,她虽然这么问我,但她依然嘴角翘起,像一只小船,很美,我丝毫没有介意。“就他啊,瘦的跟麻杆儿似的,弱不禁风哩,风一吹就倒了,”还没等我回答,小孙就抢着说道,“一米八的大个儿才120斤,够干嘛的!”我不满的看着他,撅着嘴,没有言语。我知道挣不过这个家伙,就继续和阿姨说话。她依然看着我,笑着,嘴角翘起,像一只小船,很美。“阿姨,要不就现场唱一首歌吧,给我们大家解解闷儿!”我向阿姨说出了刚才藏在心里一直没说的话。“嗯……”阿姨想了想,“那我就来段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吧!”“不会吧,阿姨,你还会唱我们河南豫剧?”我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我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从小就生活在豫剧浑厚有力的氛围里,我们家乡每到逢会(家乡的一种习俗,为庆祝集市的周年而举行的庆祝活动,为期三天到一周不等,这个时段,街上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最为引人眼球的就是那临时搭建的戏台子,戏台子上声声豫剧唱腔引来无数观众观看)和庙会(和逢会的情形如出一辙,不过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举行庙会的地方设有庙堂,庙堂里有慈眉善目的菩萨,面目狰狞的天王,方圆数里的村民必须到此烧一柱香,对他们顶礼膜拜,祈求当下生活幸福平安,事事如意)的时候,更是豫剧大行其道的时候。”虽然对豫剧不太了解,不过我为自己的家乡能有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深感骄傲和自豪。在这个酒楼里,我是唯一一个念过大学的唯一一个河南人。“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谁说女子不如而男啊!”话音刚落,我率先鼓起掌来,连连叫好,小孙、丽姐和厨房里其他掌勺的大厨也赶来凑热闹,拍手叫好,尤其是我的欢呼声更强烈。“~~如果我现在20岁,我就嫁给你,”阿姨笑着平静的说,嘴角翘起,像一只小船,很美。一片哗然……“哎呦,小子,走桃花运了啊!”小孙狡黠的看着我,满脸狞笑的表情。我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言语,却感到脸像贴了热锅,滚烫,我知道我已经成了关公,脸像熟透的苹果一样红扑扑的。“像你这么懂事,善良,为父母分忧的好孩子,谁要是做你的女朋友一定很幸福的!”阿姨笑着看着我,翘起嘴角,像一只小船,很美,“我要是年轻20岁,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嫁给你!”“我……”我一时语塞,实在不知道怎样应对这个问题,就连忙转移话题,“阿姨,你有几个孩子啊?”“嗯……我有一个儿子,比你大两岁,”阿姨想了想,脸上露出一丝苦楚的神色,“没念过大学,先后学了几门技术,都没能找到好工作,现在在学摄影。”我分明听到了潜藏在她话里的哀伤。“他结婚了吗?”我极其平静极其小声的说道。“要是结果我就不会那么辛苦了,”阿姨说到这儿,脸上苦楚的神色消失了,立刻洋溢起了幸福感,“我儿子很孝顺,很体贴我,每周回一次家,每次回家他就忙着做饭干家务活,嗯……希望他早日学好摄影,找份稳定的工作吧!”我点点头,朝阿姨笑笑,她亦朝我笑笑,翘起嘴角,像一只小船,很美。……过了几天,那天风很大,很冷,还不到冬天,口中哈出的空气就成了“白气”,我打着哆嗦和小孙、丽姐他们天南海北的大侃,服务员小张又在和男朋友煲电话粥。做锅贴的老郭,恬着肉嘟嘟的胖脸,和猥琐的总是用色迷迷的眼睛搜索美女的凉菜主任开大侠“同流合污”,在窃窃私语着什么。学徒工小汪和小马在马不停蹄的却貌似很悠闲的削土豆和芋头。掌勺的厨师长以一副尊长的神态,和其他几个抡勺的厨子侃侃而谈。店内外充满了快乐的气氛……有如此快乐的气氛存在,区区寒冷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觉得暖流入驻心田,热乎乎的,这种感觉好美……那天客人很少,我们又在心里欢喜……“阿姨,”不想再和小孙,丽姐他们瞎侃无聊乏味的话题,我就和倚在橱柜边上的阿姨说话,“你孩子他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阿姨年已半百,儿子又那么孝顺,为何还要来这个小酒店当洗碗工挣一个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呢?我觉得她太辛苦了,不禁生出恻隐之心。“孩子他爸不听话,睡觉去了,”阿姨若有所思,眼里分明又有泪花闪动,话语里分明带着哭腔,我不知道为什么,也猜不到为什么,“唉,太不听话了,他怎么就那么不听话呢?”我一头雾水,不知道她再说什么。“他去了天堂图平静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受苦。”“天堂?”我在心里想着,立刻明白她在说什么了。“阿姨,不好意思啊,我……”我为自己的口误感到惭愧。“没关系,”阿姨笑着对我说,嘴角翘起,像一只船,很美,我感到她言语间的抑郁和沉重,“他走了五年了,五年来再也没有回来,但他没有下地狱,而是上了天堂,他在天堂看着我们母子呢!他在保佑我们母子平安!”阿姨的眼眶再也没能承受住眼里的晶莹剔透的泪水,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不能再和她聊这件悲伤的往事,是我触痛了她脆弱的内心。“孩子他爸爸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他是去了天堂,因为在他出殡前身体也没有变硬,而是和常人一样柔软,信主的人得永生,灵魂一定会上天堂,反之,不信基督耶稣的人死后身体会立刻变硬,而且灵魂会下地狱,万劫不复!”阿姨用极其平静和清晰地语调说,嘴角翘起,像一只小船,很美,“我们一家人都是基督教的信奉者,我们相信基督教经典着作《圣经》!”基督教?耶稣?信主?似曾相识的词语瞬间盈满我的脑海,十余年前,我们家也曾信过主,信过耶稣。爸爸有一技之长,专长室内装潢,在此之前曾下过煤窑,高强度的劳动,使爸爸落下了病根,腰部的疼痛常使他举步维艰,更别说干重活了。爸妈曾四处求医问药,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后来听人劝说,就去了教堂。从此,我们一家人都成了基督耶稣的忠实信奉者,我们相信,信了耶稣,读了《圣经》,唱了圣经赞歌,我们的依靠基督主耶稣一定会保佑我们战胜病魔,度过难关。于是,我们举家常去离家不远的教堂听耶稣的使者授课,那时我还小,不知道这个使者讲的是什么,只记得整个教堂里每每坐满了人,有时使者会让在座的所有人跟着唱圣经赞歌,每个人脸上都露出虔诚的神情,当使者授课完毕后,会有人走到讲台上,把一些纸币放进一个钱箱里,并说自己或家人自从信奉了基督耶稣,病就好了,感谢基督耶稣,感谢主,感谢《圣经》。一个角落里,面壁而跪的总会有几个老年人,多为年纪大的老妇人,他们跪下一动不动,低头,闭眼,口中念念有词,说的什么,完全听不懂。旁人说,不要打扰他们,他们在念圣经,世上最伟大的圣经。我知道他们在祈祷,祈祷明天的花儿更加绚烂,也许,没有人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只有用心感受才能找到圣经爱的真谛,也许,只有上帝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后来,基督耶稣主的使者,带领一群使者前往我家,引来邻家好多小孩,听着我们闭眼虔诚的唱圣经赞歌,他们在一旁偷偷地笑。这回的到来,我家供奉的玉皇大帝、观音菩萨、财神爷等雕像,还有里间房顶下的那个神棚子都被撤下销毁。——从此,我们与其他任何神灵一刀两断,我们只能信主,专一的信奉基督耶稣,必须要学唱圣经赞歌。后来的事,我记不大清了,不过我记得那时家里要顾及好多亩田地,爸爸虽然身体不好,总不能一直待在家里闲着,毕竟举家生活来源还要靠父母的劳动,哪有足够的时间整天往教堂里跑呢?再说爸爸的腰部疼痛并未减轻,依然是困扰我们富裕起来的障碍。第二年,爸爸妈妈便决定与基督耶稣恩断义绝,再与玉皇大帝结好。这年春节,爸妈向玉皇大帝虔诚的道歉,并祈求他们的原谅,重塑玉皇大帝、观音菩萨、财神爷雕像,里间的那个神棚子恢复如初。再后来,爸爸的病被北京的一家有名的医院研制的中药治愈,基督耶稣并未让我们如愿以偿。爸爸为发家致富伤透了脑筋,进行过各种尝试,终于在十年前找到了目标,并直到今日始终如一的坚持。三层楼房的崛起圆了我的楼房梦,如今每年近十万元的收入,更让我们有了坚强的后盾。我相信爸爸妈妈的坚持,佩服他们的锲而不舍,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同样以这种不懈的精神面对更多更大的挑战。相比于基督耶稣,我更相信爸爸妈妈,活生生存在的人!“你们应该继续信下去的,”阿姨笑着对我说,嘴角翘起,很美,“基督耶稣保佑信奉他的人,信主的人得永生!”“可我们已经不信了,已经和主没有关系了,”我用疑惑的语气说,“再说主并未给我们带来我们想要的安康。”“不,你们可以继续和主建立关系,主会原谅你们的不辞而别,相反,对回心转意的人们,主会更加珍惜和爱护,给你们更多的慰藉。”这回阿姨没笑,嘴角没有翘起,没有像小船一样,但依然很美。她的表情严肃,似乎不可经受任何污点的玷污,我倒像是做了错事一样,必须按照她说的与基督耶稣重回于好。“之所以,当初你爸爸的病并未得到耶稣主的施救,是因为你们根本没有虔诚的信奉耶稣,现在你们要与耶稣重归于好,祂会给予你们更多更大的福音。”阿姨的话貌似无懈可击,我想无论怎样,我都不应该反驳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否则我就是一个罪人,孤立无援的罪人。所以,到嘴边的“那你丈夫怎么会被病魔多去了生命,没能起死回生呢?”又咽了回去。“这个世界和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的一切原本都是美好而无可挑剔的,可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而犯罪,从此罪恶一发不可收拾,每个人都有了醉,导致世界越来越混乱,人心渐渐败坏,心灵日渐空虚。你想,婴儿出世的第一件事为什么是哭呢?因为人类自生下来就已经背负了罪责。”阿姨继续她的“演讲”,我则做一个忠实的听众,“难道人生就这样在痛苦中徒然挣扎,在绝望中凄凉地结束吗?”“不!不是的!”阿姨的厉正言辞让我们都惊了一下,“按着上帝的公义,罪人无法进入圣洁的天堂见上帝,然而,上帝是慈爱的,舍不得他所创造的人类下地狱受苦,所以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担当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拯救绝望中的人类。但是无罪的耶稣替我们担当罪责还清债务甘愿赴死,上帝怜悯,第三天,上帝使祂复活。然而上帝是慈爱的,她并不要求人类做什么,只需要承认这一事实,那我们的罪就归在耶稣身上。上帝就不再算我们为罪人了,我们就可以藉着《圣经》给我们的应许:今生得平安福乐,以及今生与来世灵魂都得永生。祂使我们的生命丰盛而有意义,生活积极而灿烂,活出人的价值,这是上帝设立的救人办法,完全不需要任何人付出任何代价,只要相信、接受耶稣基督为您的救世主。这样的救恩就必立刻使人得救,人类的心灵从此就能得到永生,以及真正的满足与平安。”我们安静的听完了阿姨的长篇大论……我赞同阿姨浑然天成的世间真理,但有一点我还是没有忍住提出质疑,“阿姨,您说的基督耶稣的真善美我都赞同,但是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达尔文已经证实人类是由古猿人进化而来的,神造论也就不攻自破!”“胡说!”两个字的命令让我心里一阵抖,“你真是读书读傻了,你说的所谓科学都是假的,完全无法立足,再说进化论的诞生至今才一百多年,神造论的提出是在数千年前,而且被几乎所有人所接受!”“就是,你懂什么玩意儿啊!”阿姨讲《圣经》的时候,小孙一直在静静的听着,沉默良久的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但我没想到他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针对我说的的进化论。我想,可怜的小孙已经是和阿姨同一条占线上的人了。我真的不敢相信21世纪里竟然还有人相信神造论,而排斥进化论,我想凡是基督教徒都会相信虚无的神造论吧!看着阿姨和小孙坚定的眼神,我不再说什么,我知道保持沉默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小时候,有一次老师问我们,“弯弯的月牙像什么?”“像一只小船。”“像一把镰刀。”“像一块元宝。”……“老师我觉得弯弯的月牙像一个馒头。”刹那间,引发小小的教室里一阵哄笑。老师沉默了一会儿,走进他,拍拍他的肩膀说,“孩子,你说的对,弯弯的月牙像一个馒头。”我们大为不解。现在我终于明白,有时候不拆穿的谎言也许更加灿烂,让人在爱的世界驻足,欣赏,这有何尝不是一种爱,一种人间大爱呢?不久后的一天,我和阿姨、小孙还有丽姐,一起去了离酒楼不远的一个私人教堂,走进庭院,宽敞明亮,堂屋里坐着的,炕上蹲着的约有20人在默默诵读手中的《圣经》。耶稣基督的使者递于我们每人一本厚厚的《圣经》读本。耶稣基督的使者宣称:“这个世界和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的一切原本都是美好而无可挑剔的,可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而犯罪,从此罪恶一发不可收拾,每个人都有了醉,导致世界越来越混乱,人心渐渐败坏,心灵日渐空虚。你想,婴儿出世的第一件事为什么是哭呢?因为人类自生下来就已经背负了罪责。”阿姨继续她的“演讲”,我则做一个忠实的听众,“难道人生就这样在痛苦中徒然挣扎,在绝望中凄凉地结束吗?”“不!不是的!”阿姨的厉正言辞让我们都惊了一下,“按着上帝的公义,罪人无法进入圣洁的天堂见上帝,然而,上帝是慈爱的,舍不得他所创造的人类下地狱受苦,所以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担当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拯救绝望中的人类。但是无罪的耶稣替我们担当罪责还清债务甘愿赴死,上帝怜悯,第三天,上帝使祂复活。然而上帝是慈爱的,她并不要求人类做什么,只需要承认这一事实,那我们的罪就归在耶稣身上。上帝就不再算我们为罪人了,我们就可以藉着《圣经》给我们的应许:今生得平安福乐,以及今生与来世灵魂都得永生。祂使我们的生命丰盛而有意义,生活积极而灿烂,活出人的价值,这是上帝设立的救人办法,完全不需要任何人付出任何代价,只要相信、接受耶稣基督为您的救世主。这样的救恩就必立刻使人得救,人类的心灵从此就能得到永生,以及真正的满足与平安。”我们安静的听完了阿姨的长篇大论……我赞同阿姨浑然天成的世间真理,但有一点我还是没有忍住提出质疑,“阿姨,您说的基督耶稣的真善美我都赞同,但是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达尔文已经证实人类是由古猿人进化而来的,神造论也就不攻自破!”“胡说!”两个字的命令让我心里一阵抖,“你真是读书读傻了,你说的所谓科学都是假的,完全无法立足,再说进化论的诞生至今才一百多年,神造论的提出是在数千年前,而且被几乎所有人所接受!”“就是,你懂什么玩意儿啊!”阿姨讲《圣经》的时候,小孙一直在静静的听着,沉默良久的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但我没想到他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针对我说的的进化论。我想,可怜的小孙已经是和阿姨同一条占线上的人了。我真的不敢相信21世纪里竟然还有人相信神造论,而排斥进化论,我想凡是基督教徒都会相信虚无的神造论吧!看着阿姨和小孙坚定的眼神,我不再说什么,我知道保持沉默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小时候,有一次老师问我们,“弯弯的月牙像什么?”“像一只小船。”“像一把镰刀。”“像一块元宝。”……“老师我觉得弯弯的月牙像一个馒头。”刹那间,引发小小的教室里一阵哄笑。老师沉默了一会儿,走进他,拍拍他的肩膀说,“孩子,你说的对,弯弯的月牙像一个馒头。”我们大为不解。现在我终于明白,有时候不拆穿的谎言也许更加灿烂,让人在爱的世界驻足,欣赏,这有何尝不是一种爱,一种人间大爱呢?不久后的一天,我和阿姨、小孙还有丽姐,一起去了离酒楼不远的一个私人教堂,走进庭院,宽敞明亮,堂屋里坐着的,炕上蹲着的约有20人在默默诵读手中的《圣经》。耶稣基督的使者递于我们每人一本厚厚的《圣经》读本。耶稣基督的使者宣称:这个世界和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的一切原本都是美好而无可挑剔的,可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而犯罪,从此罪恶一发不可收拾,每个人都有了醉,导致世界越来越混乱,人心渐渐败坏,心灵日渐空虚。你想,婴儿出世的第一件事为什么是哭呢?因为人类自生下来就已经背负了罪责。难道人生就这样在痛苦中徒然挣扎,在绝望中凄凉地结束吗?不!不是的!按着上帝的公义,罪人无法进入圣洁的天堂见上帝,然而,上帝是慈爱的,舍不得他所创造的人类下地狱受苦,所以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担当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拯救绝望中的人类。但是无罪的耶稣替我们担当罪责还清债务甘愿赴死,上帝怜悯,第三天,上帝使祂复活。然而上帝是慈爱的,她并不要求人类做什么,只需要承认这一事实,那我们的罪就归在耶稣身上。上帝就不再算我们为罪人了,我们就可以藉着《圣经》给我们的应许:今生得平安福乐,以及今生与来世灵魂都得永生。祂使我们的生命丰盛而有意义,生活积极而灿烂,活出人的价值,这是上帝设立的救人办法,完全不需要任何人付出任何代价,只要相信、接受耶稣基督为您的救世主。这样的救恩就必立刻使人得救,人类的心灵从此就能得到永生,以及真正的满足与平安。紧接着耶稣基督的使者说,“如果您的心被基督的爱所感动,愿意接受耶稣基督成为您个人的救主与生命的主,去体验在基督里有价值的人生,您可以藉着以下的祷告邀请耶稣进入您的生命,您可以真诚的开口跟我一起说出以下祷告。”“亲爱的主耶稣,我承认我是一个罪人。感谢你因为爱我,降世为人,为我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流血洗净我的不义;从死里复活,赐给我新的生命。我诚恳的请求,主耶稣进入我心中,做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管理我的一生;使我享受你的恩典与慈爱,经历丰富有价值的人生,赐给我平安和喜乐,使我成为你所喜爱的人。我这样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耶稣基督的使者继续说,“若是您已经诚心开声如此向主耶稣祷告过,恭喜您,您的灵魂已经得救了,主耶稣已经住在您心中,成为您人生的救主。您可以随时随地凡事祷告他、依靠他、亲近他,且引领亲友一同来信靠他,同享主恩。愿上帝赐福给您!”离开阿姨已经十年了,离开那个小教堂已经十年了……阿姨与《圣经》,我会铭记心中……一年级:曲水流觞1200字以上 一年级 叙事
-
读《圣经》后感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在以沉默的态度来面对这本书——毕竟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厚重的命题。当开始思考这一切的时候,我感到一种遥远而又凝重的血脉在体内翻腾。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它能长时间的左右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左右着西方社会中的政治体制、文学创作,乃至道德理念、风俗习惯。读着《圣经》,眼睛里有潮湿的东西滚落下来,夹着冰凉的期盼,渗进我手心的纹路里。所有的一切在这里异常茫然却又顺理成章。于是,故事就这样延续下去……回到无序,回到起点,带着一颗玻璃心的美好姿态。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时代里,宽容与爱,其实已变成一种华丽的奢侈,一直被人们遗弃在灵魂的彼岸,只能以一种姿态残缺的形式出现。我总是在怀疑,在人们美好姿态的背后是否都有阴谋,是否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罪恶?没有爱、没有宽容,只有麻木不仁的人类在多情的释放哀伤、放大痛苦。那些最初的对人性的认识也被安静地搁浅在时光的荒野里,带着甜美的忧伤,在一点一点的风化。时间的箭头忽而弯成了一道诡秘的曲线,将人们领入一个没有经验的世界中。“你救不了我的,你只是不经意间把我推进你的深渊,然后走开。彼此遗弃在落了的世界。”明暗交界线毫不含糊,理想与现实各自拂袖而去,沿最标准的轨道前行。世界就这样被划分开来。左岸天使,右岸魔鬼。一、爱无缺角“蛇盘兔,蛇盘兔。”这是奶奶告诉我的。我说蛇是为了要把它吃掉才把它盘起的,奶奶却说蛇是为了保护它。也不知道是怎样一个浮躁不安的边际,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圣经故事中那些感人情节。我不知道当时约瑟到底是怎样想的。如果真的是被最最亲爱的兄弟们出卖,换作是别人,又会怎样做?原本我以为,当他在埃及身居宰相,在自己所预言的七个大荒年来临之际,看到前来籴粮的兄弟们时,肯定会借此机会还击。可他没有那样做,而是依然伸出了援助之手,帮他们渡过难关,最终一家团圆。或许,在那个时空,爱无缺角。二、蝴蝶扑不过天涯我看到过野百合,洁白的,有菱形的焰苞,空灵剔透,她在风中颤抖着打开了花蕾,无疾而终,含笑而去。有时候我总是想,为什么人总是残缺不全的,为什么我们说过的许多许多的话都会被自己遗忘。是不是因为现实的欲念和人心的沙化?那些以色列人呢?他们到底又是为了怎样的欲念?明明说只敬拜上帝,还高歌赞颂不离不弃。可最终还不是一样,违背“西奈盟约”另崇神佛,最终触怒了上帝,遭到灭国之灾……蝴蝶扑不过天涯。人的残缺最终还是敌不过神的完美。三、永远的缄默放弃一些精神的荒芜,只为了填充一些生命的空白,让灵魂拥有一场高贵的舞蹈。人的本质说到底是轻率的,就像尘埃一样受不了束缚。可能是神话触及太多的缘故,也使自己的心情虚伪起来,总觉得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只是它自己在精神世界中的影子,游离而漂浮不定。当遇到一小点诱惑的时候,就像沙雕一样经不住考验。犹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钱甘愿出卖自己的灵魂。当他知道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的那一刻,他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其实耶稣一开始就知道出卖他的人就是犹大,可是却一直都不说破。或许,他只是为了让他提早的觉悟才永远的缄默下去。虽然最后犹大也因后悔而自杀,可是,这样的结局,是否都是他们所希望的?如果,我是说如果,再给犹大一次机会,他是否会做同样的选择,使自己含恨而终,还是要拒绝诱惑……四、梦魇梦境代替不了现实,前方到底有没有路,路有多远,谁都不知道。谁能保证,一定能找到那片陌生的海洋?曾经的曾经,我一直都希望有这样的一个世界,一个爱与宽容弥漫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人们互相关爱,没有争执,没有战争,没有背叛。站在阳光下开心得都不会有影子;人们很幸福,风是有颜色的,爱心是火红的枫叶,人们一路行走,一路微笑,一路关爱。在这样一个原真的世界中,幸福漫溢开来。可现实,现实终究还是让我无能为力。命运的线头时不时在飘舞,但我始终找不到那根细小的银针——延续万里并非直线。经历一场令人眩晕的循环,带着不平静的呼吸,我感觉到了常温下的现实。一切最终还是结束了。醒来的时候,眼前是蓝天。很高,很飘渺的天空。后记记忆在时间的海水里被漂白,我不知爱与宽容到底要飘向哪个无知的岛屿。或许会碰上暗礁。或许……没有人知道,那是因为凡间的爱太短浅而触及不到天堂的方向。1200字以上 高二 读后感
-
一个人...——“如果一切都只是命中注定,那我无话可说。”那年,他还5岁,还是个孩子而已。像其他的小精灵们一样,腻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奔跑在糖果一样的摩天轮里。那年的他,遭遇斑马线。第一次一个人面对那些白色的沉寂的线,一个人站在车来车往的街头。那些车流汹涌而起的声音,一阵阵四海浪般将他幼小的身体吞没,寻不到出口。“妈妈,妈妈...”你啼哭着,奔跑着,顾不得抬眼,顾不得想起爸爸“左顾右看”的叮嘱,成串的泪珠被残忍地撕碎在风里,有狰狞的笑声,还有滴血的声音......孤寂的红绿灯,怅然憔悴。那个晚上,它冥冥中听到神的声音,他知道,这将是它实现价值的人,就是这个孩子。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容更改的命运。——“我要重新面对你,总会有一个出口让我走。”10年了,10年的岁月足以让一个孩子在成熟起来,更何况是天生宿命的他。他渐渐开始知道了些什么,从他仓皇的逃跑开始,那些声音,狰狞的笑声,滴血的声音,不断不断的在他梦中出现,模糊再到清晰,直至他看清那白道道的斑马线。他已经15岁了。只是这样的路口,风吹过,沉重而汹涌着的空气。他不再逃走,不再离开。他已经是个少年了,他坚挺着身子站着,他皱着眉头,藏满了忧伤。他是想走,他是想再回到妈妈的怀里依偎,他是想爸爸责备他“乱跑,不注意安全”的。他低下头,把自己藏在忧伤里。爸爸,妈妈,早在他每夜噩梦的日子里去了,在他噩梦里的斑马线上离开了。他们走的时候,他才8岁,只是因为他抬头的时候遭遇了哀怨的交通灯。他一个人孤零零的送给他们走,车来车往的气流把他的心撞出好远,她只是默默地,默默的看着。再听见那狰狞的笑声,滴血的声音。难道真的是宿命?他握紧了拳头,紧紧的握着,粗重的呼吸声暴漏了他的愤怒,他受够了,真的受够了。抬头。相遇。黑夜。红色的眼睛。汹涌的车流。他却再无法愤怒,那双红色的眼睛里充满了太多的无奈和祈求,他想起了妈妈,妈妈临死前的眼睛,无奈和祈求,分明是一种情感。静了,头顶的天空静了。依旧转身,却从容地走,寻不到出口,也不愿停留。路,依旧喧嚣,依旧汹涌。——“如果你孤独,那我来陪你。”他去了乡下,去了没有不停息的车,不静止的路的地方,那里不会有噩梦,因为没有交通灯和斑马线,那里,他觅到宁静,觅到快乐,也觅到幸福。他轻松着微笑,快乐的奔跑,在大片的麦田里,在飘满香气的油菜地里。再也不用想起那可怕的宿命,这里,没有交通,也便安全了。这年,他25岁。学会了隐士的淡雅,学会了佛门的清幽,他自在的游走,他以为,远离那些噩梦,便就摆脱了宿命。他,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回过神,望见讲台下几十双迷惑的眼睛,他微微一笑,又继续他的课堂。是的。他成了一名教师。这般神圣的职业,许是可以冲刷灵魂的污血。也是,这般美的生活确实持续了好久,直至他有了妻子,再有了孩子.....“爸爸,哪里有什么呢?”他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望去......是那里!山的外边!有交通灯和斑马线,有狰狞的笑和滴血的声音,还有那个纠缠了他数十年的梦......他,又沉痛的埋头忧伤,宿命,可怕的宿命。那晚,他又做了那个同样的梦,那样的眼睛里竟有了更多的无奈,还有忧伤,祈求,他不能拒绝。早上的时候,他的身体接受太阳,却再也动弹不得。他是去了吧。妻子哭得一塌糊涂,孩子被邻居拉走。那张他留在床头的遗书,竟被风吹走,带到麦子那里,带到油菜地那里,嗅着风的气息,和着浪漫的香气,追随着他一直以来的梦而去。纸上写着:“它很孤独。它需要我。那里很吵,那里需要我。”——尾声“看,他们停了。”交通灯兴奋地叫道。他透明的身体站在上面,懒懒地向下望了一眼,是啊,交通多安全啊现在。孩子,少年,中年人,老人,一个个地通过,没有汹涌车声,也没有狰狞。他笑了。没有自然的世界也可以给他笑的。他的宿命,许是本该这样吧。1200字以上 高一 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