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华梦750字

我的清华梦

750字 四年级

我一直对科技非常感兴趣,从书本上看到了对清华大学的介绍,知道了,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大学,而且清华的工科排名世界第一,从那以后我便有了一个梦想,要考上清华大学,实现我的科技梦想。

为了进一步加深我对清华大学的了解,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北京,参观清华大学。

来到清华大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门楼,上面刻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清华大学,听爸爸妈妈说,这四个字还是毛主席老爷爷的亲笔字。

走进校园,清华大学大的像一个公园,到处是参天大树,绿草如茵,一条河流在校园里穿梭而过,还有一个很大的荷花池,爸爸妈妈告诉我,这就是我读过的朱自清爷爷的《荷塘月色》所描写的地方,校园内一排排OPPO的别墅爬满了爬墙虎,和现代高大的教学楼交相辉映。校园里有20个学院。三个学生食堂,5个学生公寓,还有一座中国最大的图书馆,在这种宁静优美的环境中,学生们一定能静下心来学习。

"清华"是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所以这里非常文明,校园里有一个大石碑,上面刻着清华的校徽,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象征着清华的追求和精神。

清华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双一流大学,2018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大学名列工科世界第一名,清华大学是中国科技人才和科技理论最集中最先进的大学,清华的国家级重点科技实验室特别多,比如:地球系统数字模拟实验室、北京超级芯片科研中心、信息科学技术国家研究中心,还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清华大学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这里培养出了无数的世界名人和伟大科学家,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核物理学家钱三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等一大批科学家。

通过这次清华之行,我对清华大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向往,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清华大学,在这里学习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实现我的清华梦、科技梦,为祖国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贡献我的力量!

中华之根

800字 初三

“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山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余光中

我的国家,中国;我的民族,中华民族。这是一棵饱经沧桑而又亭亭如盖的树。而这高大树木的支撑,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之根。

我常沉浸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读诗词歌赋,看元白唱和,东坡先生研究美食,欧阳修不计前嫌赏识对手引荐的文人,当年砸缸的司马光成为王安石的死对头……一句句诗词,在我的心间跳跃;一个个趣史,使我乐不可支。看戏曲演出,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唱念做打,一个个眼神流转着的是生旦净丑的性格。这曲调,这唱词,仿佛让听者也有了台上关公的威风凛凛了。刺绣、泥塑、书画……数不清的非遗。正是这些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干,是人们不动声色的老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5000年文化底蕴的滋养,养的是中华人民的性格。

中华民族勇往无前的性格,更是一种为国献身的精神。是屈原投江时的那一种决绝,是戊戌六君子为革命流血的那一种坚定,是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袁隆平信仰不变的那一种付出……我们如今的吃饱穿暖,自信自强,正是基于我们国家的兴盛,而这正来自于这些默默的,怀着奉献精神,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作出伟大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根,向着地心的太阳,永不后退。

中山先生曾寄予厚望:“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至于自身之肩上。”其言信然,奔腾向前的中华民族,汇成大江大河背后的涓涓细流,源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是城市中第一个睁开眼睛的环卫工人,是兢兢业业过着普通生活的公司职员,是公交车上“往里走”的声音,是总给人带来惊喜的快递小哥……甚至包括我们,一群读书的少年。这种情怀不一定是多么宏大的事情,也许只是我们每一个渺小的个体,做出的每一个小小善举。默默无闻地忠于职守,他们,广大的基层劳动者,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细小却广泛的根。每一支,每一条,都在用力汲取养分。

中华民族的精神,像枣的根,汲取地下苦咸的水,捧出来的却是世上少见的甘果。中华之根,归根结底是人。愿吾辈之少年,不惧前路漫漫,为结出的果实,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