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200字以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六年级:高傲中人

从秋忙春忙到全年忙

1200字 六年级 叙事

小王倒在靠椅上伸了个长长的懒腰,终于送走了最后一位村民,这一上午她整整接待了五位前来办理“家电下乡”政府补贴手续的农民,这其中居然有三位农民办理的是电脑补贴手续。累虽累点,但小王心里还是无限的欣慰,税收发展了,国家富强了,税收反哺民生,农民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殷实了,这比啥都高兴。

说起小王那是让全镇农民都羡慕的工作,人家是在镇财税所吃“皇粮”的,以前谁家要是有这么个亲戚,到秋天减免个农业税啥的,准好使。一提起这收农业税,小王打心眼里往外打怵,忙点、累点到没啥,可是那份提心吊胆劲叫她现在都忘不了。

1989年秋,还不满20岁的小王便走上了工作岗位,正赶上庄稼也都上了场院,为完成农业税税收任务,全镇打响了税收攻坚战,镇政府的所有机关干部全部下到村屯一线,催公粮,抓税收,保完成。虽说小王当时刚参加工作,但身为税收员的她更是责无旁贷,跟其他同事一同进村入户。当时的工作给小王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忙”,人家都说农民是“一秋要比三春忙”,可给小王的感觉农村税收这活那才是真正的秋忙。白天要入户搞宣传、作动员,晚上还要分析情况,研究对策,收上来了税款还得连夜返回镇里,入帐,开票据,统计数据,忙到后半夜是家常便饭。

忙点,累点,小王都不怕,就怕费力不讨好。那时农民纳税意识差,小王一行人成了村民中最不受欢迎的人,遇到通情达理的农户,几次上门,人家便会交上税款,可遇到不讲理的主,不但不交税,还把你往门外推。一次,有个野蛮的主居然恶意地放出狗来,幸亏小王跑的及时才幸免被咬,现在想起来她还后怕。也难怪,那时的农民没有别的进项,一年到头就指着那点地打出的粮食,去了交税费的,你让他拿啥去养家糊口。得,符合条件的能减免就减免了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也搞起了多种经营,经商办厂,养殖加工,多品精种,齐头并进。腰包渐渐鼓了起来的农民,纳税意识也随之增强了。这回小王再也不用下乡催税了,秋收一过,农民便会主动上来缴纳农业税。国富民强,反哺农业,这不,2004年开始国家采取减轻农民负担措施,取消了皇粮国税,农业税这一税种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小王秋忙的日子也成为了历史。

春天对于小王来说本是轻闲的日子,可是自打2005年起小王的春天异常地忙碌起来。下乡统计耕地种类、亩数,核实补贴款项,计算补贴数额,填发粮食补贴通知书,天天忙的小王乐呵呵的。粮食直补,综合补贴,望着年年增加的补贴钱数,农民的脸上乐开了花。这回小王的工作来了个大变样,从秋忙变春忙了,她也成了农民最受欢迎的人,时不时地便会有村民扯住她问:“快帮大叔算算,今年我家能拿到多少补贴?咱农民算赶上好时候了,种地不但不交税了,国家还给发补贴,这真是千载难逢的事呀!”

芝麻开花节节高,好事还在后头那。小王早就知道今年忙得会更早,这不,国家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开展了“家电下乡”活动,买家电得补贴。春节刚过,小王便忙开了,核实相关手续,查看购买凭证,录入数据信息,划拨补贴款项。让小王没想到的是购买家电的农户这么多,一天就要接待七八份前来办理补贴手续的,而且竟是硬头货,液晶、电脑……

农民的日子真是过得越来越富足了,看这架势小王全年都得忙起来了。

从秋忙到春忙,再到全年忙,小王的工作真是年年都有新变化。

黑龙江省北安市城郊乡新维小学六年级 张照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