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出征650字

木兰出征

650字 初三 读后感

一个乡村的早晨,金鸡报晓,太阳缓缓地升上了地平线,柔和的光洒在每一座茅屋上,整个村庄顿时苏醒了,屋顶上炊烟袅袅,不远处的树上传来了阵阵鸟叫,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与和谐。

几个妙龄少女走着,跳着,穿过小桥来到小河边,她们在河边打闹着,看河里的游鱼,梳洗她们乌黑的长发。闹的最欢的那个叫花木兰,她的嘴唇红红的,眼睛大大的,是个可爱的女孩子。她也爱美,和别人一样,在回家的路上还不忘采一朵小花,插到头上。

木兰到了家门口,看到了好多人和马车,只见她的父母跪在一个人面前,好像在听什么宣告。

村民们议论纷纷。“好像要征兵呀!”“是啊,是啊,花家没有大儿子呀?”“那就让老的去喽。”“惨呀!”。

马车走了,木兰的心好像被马车撵过一样。她飞奔过去,扶起她的父母亲,母亲和小弟都在哭泣,木兰没有说话,只是独自走进了自己的闺房。她坐在织布旁,锥子在丝线间不停的穿梭,并发出吱吱的声音,仿佛是木兰叹息的声音。她想起了父亲已斑白的双鬓,因过度劳累而行动不便的双腿,她不敢想像父亲上战场的样子,一行滚烫的泪水顺着她粉红的脸颊流下,她猛的站起来,像是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村上的集市依旧很热闹,木兰没有去看胭脂,也没有去看花黄,只是卖了一匹好马和一把利剑。

晚上,木兰没有睡,她悄悄的扎起了自己的头发,换了一身男儿装,拿起她的剑,走出了闺房。她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房间,这里有她少女时代的梦。她又看父母的房间,蜡烛还亮着,窗户上映出了双亲叹息的影子,木兰的心都碎了。她咬咬牙,走出了家门,骑着马头也不回地走了。她只给父母留了一封信,她相信,父母会明白。

她一口气走到了燕山,天空忽然下起了雨,闪起了雷声,像是父母伤心欲绝地召唤。雨水以模糊了她的双眼,她冲着村子的方向大喊:“爹,娘,兰儿走了,兰儿会回来的!”说完,就扬起马鞭,踏上了替父从军的征程。

活力青奥,青春南京

500字 初二 读后感

南京市二十九中

初二(20)班 蒋卓然

南京是我的家乡。它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悠久的历史文明。它依山傍水,古迹众多,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今天,古老的南京正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因为,还有两年,南京将迎来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青奥会)。

为了迎接青奥会的到来,整个南京城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各项工作都在筹备中。奥体中心、五台山体育馆等运动场馆正修葺一新;城西干道上的高架桥都已拆掉,准备修建隧道。南京的各行各业都在忙碌着,那么,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青年是青奥会的主角,作为南京中学生,更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来迎接青奥会的到来。

我们要学习有关青奥会的知识,并对身边的人进行宣传。让每个人都能重视起来,并且行动起来。

我们要学好英语。为参加青奥会的外国朋友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南京人的热情和友好。

我们要爱护环境,崇尚低碳生活。节约水电,爱惜粮食,珍惜南京的一草一木。不但要身体力行,还要以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

我们要文明语言,文明行为。不讲脏话,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对人宽容、忍让,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我们要努力学习,认真听讲。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锻炼身体。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不能以饱满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来迎接青奥会的到来。

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为迎接一个活力的青奥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