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800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800字 六年级

我们现在的12岁,正在干什么?也是正坐在爸爸的汽车上,一手拿着汉堡一手拿着豆浆,嘴里不停的抱怨着父母没有早点叫醒自己起床上学;也许还正依偎在妈妈的身边撒着娇,看着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也许还在和比自己小很多岁的弟弟妹妹们争抢着玩具;也许还在缠着爷爷奶奶要买自己爱吃的零食……还有很多也许,然而你知道吗?周恩来在12岁时已经做了些什么?12岁的周恩来已经振聋发聩的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亲眼目睹了在中国的土地上,却有竖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外国租借地,以及在租借地内外国人骄横跋扈、趾高气昂的任意欺凌这中国的百姓。我们中国人民族的尊严被列强肆意凌辱,大好的河山被铁蹄践踏,丰富的资源被强取豪夺,为什么?为什么?中华不振,中华不振啊!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直到那天的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只有周恩来坚定而清晰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要让中华崛起。读书,就当以此为目标,就当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12岁的周恩来在面对沉睡的中华巨龙发出的一声呐喊,喊声震醒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那时起,一大批革命先行者,带领着中国人民开始了救国图存,民族解放的不懈斗争。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有了希望,中国有了将来。他们做到了,他们不仅仅让中华崛起,而且让中华这条巨龙腾飞了!

历史的车轮负重前行,未来的重任必将由我辈来担当。虽说现在的中国已经强大,但我们依然要发扬老一辈精神,既然革命困境能使中华崛起,那我们生活在福中,为什么不努力呢?

同学们,让我们抛掉娇气和矫情,褪去幼稚和柔弱,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为新的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奋斗吧!

为什么而读书

600字 五年级

我曾以为只要持长剑,拿大刀,穿古服,扎头包的人就是大侠。可今天,我知道了周恩来之后,我对大侠有了新的认识,他真正应了金庸先生的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少年时期就知道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他十岁即开始当家,家里柴米油盐姜醋茶,无一不落在他稚嫩的肩上。为了谋生,外出应酬也成了他必备的生活技能。周恩来在故乡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一九一零年,十二岁的周恩来离开了淮安,赴东北伯父处读书。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他倍加珍惜。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去过。我似乎可以看到他小小的身躯,捧着书本,爱不释手的样子,看,他多认真呀!周恩来小时候的生活条件不好,还这么用功,刻苦学习,而我们生活条件这么好,是不是应该更加努力?

就拿总理衣服来说吧,一件衬衫穿了十几年,领口都磨破了,上面打满了补丁,可然舍不得丢弃,邓大妈每次要给他换一件时,总理都说:“没事的,穿在里边别人看不见”总理是国家领导人,他那么大的官,啥衣服穿不起,一件衬衫能值几个钱?可是周总理为了国家的建设,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不愿多花一分钱,这样的总理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尊敬爱戴吗?看看总理,再看看我现在,每天做事心浮气躁,生活上铺张浪费,花钱如流水,一点也不知道节约。今后一定向周总理学习相信他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

个我们从小的方面说是“为明理读书”,从大的方面说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向书本学知识,要向大自然要智慧。我们要争做像周总理一样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