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近来看了一本书,让我感触极深,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书名很好听,主要讲述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落后,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讲述了当今社会需要人才,中国的希望在于对人才的培养。
自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我国教育呈现出日趋完善的境况。科考也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因此,教育制度的完善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着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兴国安邦的基础,是文明传承的纽带,是塑造灵魂的沃土。古往今来,“教育为民,教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发展强大,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教育出来的,这是教育的第一要务,时代需要更新的人才,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日趋完善,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老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
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教去学,都是一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这是难以出现人才的主要问题。
在近代欧洲,规模并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包括马克思的一个又一个大家,当代中国的转型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世界罕见的,去尚未能看到大师产生的踪影,屹今已有八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十三亿人口的大陆,人才济济却无一人获奖,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没有人才,哪来的希望。
至此我们因该明白,光是“教”或是“育”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结合,这样才有用。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许多青少年感叹压力太大,可是,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国家的重担,统统被冠以“教育”之名压在原本一群活泼的有朝气的青少年肩上殊不知他们已经喘不过气来了,我不经要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发出呐喊:“救救孩子!”试想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吗?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如果把“教”和“育”割裂开来,我们将永远都不能解开着名的“钱学森之问”了。
教育由“教”和“育”组成,“教”是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育”是培养,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两个字必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若,”教”与“育”分开,那教与育的含义就会混淆不清,因为教育的意义为“教授知识,培养人才”,人才造就中国的未来,教育成就希望。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是中国的希望,只有教育,成才,希望三者互相协调,互相结合起来,才会有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我们的美好未来!
盛夏时光(五)
“安亚哥哥,”雅沫喜极而泣,“真的是你吗,你终于回来了!”
“姑娘,你认错人了,我叫林晨。”
“这不可能,你不是安亚哥哥吗?我是安雅沫呀,你的小沫妹妹!”
“不是,姑娘,我有事,先走了。”说完他便匆匆忙忙的走了。
雅沫便悄悄跟上。
一路上,她想:安亚哥哥一定是受刺激了,所以假装不认识我吧。
林晨上了一幢非常大的楼。
咦?这是莫以集团呀?
不要以为只有一点点的,
还有很多的哦
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
相似题目
-
教育教育是人一生中必不可缺的。好的教育能使人一生幸福,并活得有所成就。如果说成就是鱼,那么教育就是水;如果成就是鸟,那么教育就是天空;如果成就是奔马,那么教育是广阔的大地。所以说好的成就源于教育。因此人人都想寻找那最好的教育,我想说:不用找了,其实它就一直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最好的教育就是磨难!每当我听着第九交响曲那激昂富有节奏的旋律,我就会想起那个在磨难中尽情挥洒自己才华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年少的贝多芬当时已成名,此时他应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可接连的灾难打破了他看似完美的一切:他的耳朵聋了,与他相恋的女友也走了。面对这双重打击,贝多芬没有退缩,他张开双臂,充分地接受着这次磨难的洗礼。这次磨难,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多变无常与人生的价值,从此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先前所得到的荣誉与鲜花,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事业中去。他要用辛勤的汗水来填满那磨难所教给他的生命的价值。磨难——最好的教育,使他成为了最伟大的音乐家。还记得那饱含硝烟与屈辱的年代吗?1900年的火烧圆明园、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马关》《北京》《南京》那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还能想起那些悲惨的画面吗?一处处房屋被焚烧、一座座设施被轰炸,那些贪婪的强盗门举起手中的刀向苦难的人们砍去。天上飞机一颗颗炮弹扔下,地上坦克将一座座房屋推倒……硝烟散后,街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们。侵略者们认为中国人民从此倒下了,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恰恰给了中国人民最好的教育——磨难。磨难中,人们学会了怎么跌倒后再爬起;磨难中,人们学会了怎样自强;磨难中,人们学会了怎样反抗;磨难中,人们学会了要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磨难中,人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磨难中,人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从此以后,侵略都们就再也没有占到过一一丝一毫的便宜,而我们的人民经过磨难的洗礼后愈战愈勇,最终将侵略者赶回了自己的老家。虽然这样,人们也没有忘记这个“最好的教育”,而是朝着目标坚定地向前踏步,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超级大国,这难道不要归功于最好的教育——磨难吗?放眼望去,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再次诠释了磨难是最好的教育:姚明成名前身体的缺陷、海伦成为名作家之前的黑暗、朱元璋称帝前的悲惨不都是最好的事例吗?所以说,让我们用一颗学子之心来面对磨难——这最好的教育的洗礼吧!900字 高中 议论文
-
教育在干活时,都要孩子帮忙。他说为什么总是叫我,你自己不行吗?我说:我希望你能习惯,别人需要你时,你就去快乐地帮助他。也许你的帮助不是刻意的,或者在你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那是刻骨铭心,感激不尽的。或许你帮助人,人家没有谢意,但别的人会尊敬、赞美你。再或许没人在意,或心怀恶意,但在自己的内心里,那是一份惬意。惬意是什么感觉?那是无水的洗浴,让人浑身上下洋溢快意。但是绝对不能带着情绪,要主动地做。快乐是一种释放。人有很多的爱意,不释放就被扭曲,更抑制了爱的再生和增长。那惬意是灵与肉的会意,人与自己心灵难得的相逢.。如果受到不公也不必委屈,宗教讲,那是为自己积的善事;政治说,为世界出了一份力;我说,那是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你想想,一个人整理自己的回忆,往事中能剩下的仅仅是人家助己或自己助人的努力。比如父母的抚养,朋友间的情意,亲戚送来的温暖,不相识的人一点儿慰藉,还有懊悔,点点滴滴。懊悔什么,自己没能很好帮助人家.......400字 四年级 散文
-
教育教育暑假到了,因为我写字潦草,所以爸爸带我到少年宫报了一个书法班。我认认真真地开始练字,小河边、小桥上再也看不到我和小伙伴玩耍的身影了,我一连练了十几天,可一点进步也没有。我一赌气丢下笔不练了。爸爸发觉我这几天没练字了,便神情严肃地说:“你这几天怎么不练了?”我嚷道:“我连续练了十几天,一点进步也没有,看来是没希望了,不练了!”爸爸听了转身从书架里抽出一本厚厚的书,拉着我坐在他身旁。我一看,原来是一本《名人故事》,爸爸慢慢翻开书,指着一篇文章对我说:“你看,这篇文章是说爱迪生怎样研究电灯的,爱迪生为了研制出电灯,实验次数在九千次以上。他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但他从不泄气呀!”我的内心没深深的震撼了:是啊,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实验了九千次以上,可我练字才几天就厌烦了,就灰心了,和他相比,真是太渺小了!爸爸站起来,又语重心长的说:“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练字应该持之以恒,不应该半途而废呀!”听到这里,我低下了头,说:“我一定要像爱迪生一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好好练字!”爸爸微笑着对我说:“只要你持之以恒地练字,一定能练出一手好字。”我用力地电点头。于是,我又拿起了笔,开始一笔一话地练。几个月后,我的字有了很大进步,还被老师表扬了呢!练字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把一句名言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550字 初二 叙事
-
教育《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1000字
-
教育这些天来,我们都在忙着准备英语达标赛这一事情,尤其是我们的英语老师真的是非常的重视此次的达标赛。因为,以往我们班的英语达标赛都是在集团里名列前茅的,成绩是喜人的。当然,这次也不能例外了。因此,英语老师是开启十足的马力让我们复习准备的,而且为此还特意停了上新课的内容,专门讲这个知识。可见,英语老师是多么的重视。除此之外,英语还发各种信息给家长,这是家校一起合作,创造出优异的成绩来。妈妈也趁此教育了我一番,她语重心长地说:“你看你们英语老师是多么地认真,一定要把你们的成绩提高上去,而且必须要在名列前茅的,你应该要学学你们英语老师的劲头,知道了吗?要勇于攀高峰!”我说:“知道啦!”妈妈每次都会借题发挥,哎!3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教育福建宁德福安市福安市赛岐小学六年级:寂莫的女孩50字 四年级
-
教育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幸福,是人的向往和追求。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点评: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都大大增强了。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500字 四年级 议论文
-
教育 家庭教育故事作文今天好天气难得,和同事去一趟辰溪,回来听孩子她爸爸唠叨,说孩子越来越难管。中午我不在家,好家伙的,她就在家任意自为了,家庭作业也不做,就守着电视看,喊她她也总是不理。晚上,她做作业也玩小动作,一点也不专心,不得不对她进行体罚——打了五下手心。孩子她是泪眼汪汪,让人从心里觉得心疼,可是又很气,气她越大玩心越重,真不知道怎么管教好,谈心的方式也没用,交流的方式也没用,武力的方式虽然短时有效,但不能解决根本,因为老用武力是不行的,现在正是她开始有逆反心理的时候,怕打多了也就打皮了。这一学期孩子给我的感觉就是玩心大了,自觉性少了,然后小妮子现在脾气啊,性格啊见长,你说她一句,她能会给你10句,今天还问我:“妈,你难道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成熟的早啊!”听的我晕!感触孩子大了的同时,更觉得教育越来越难啊,操心更重,就怕孩子太傲,太娇气了,受不得屈,然后逆反,所以如何让孩子保持优点的同时,让她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气,真的是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希望有好的方式、方法的家长,能多多交流和沟通。点评: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500字 四年级 叙事
-
受教育我放学回家,在路上遇到了楼上的张阿姨。她把怀里端着一个纸包给我,让我转给我妈妈。我还没来的及问什么原因,张阿姨就匆匆忙忙的走了。到了家后,我好奇地打开纸包,只见里边有一个大盒子。上面写着《四大名著》,哦,是给我的,是前几天妈妈托张阿姨买的书,我高兴的跳了起来,这可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了。晚上,妈妈回家后,我忙把张阿姨送书的事告诉了她,并把纸包递给了妈妈,并把原因告诉了她。我原以为妈妈会收下后会称赞我呢!没有想到的是,妈妈听了后,一边将书包好,拎起来就走。我急忙问:“妈妈,你要把书放哪里呀!妈妈说:“给你张阿姨拿回去”。我问,“这为什么呀!不是你托张阿姨买的吗?”妈妈耐着性的说:“前两天,我帮了张阿姨一点忙,张阿姨就要送礼答谢我,我都回绝了。今天她又送书过来,我们怎么能要呢?帮别人解决点困难,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快乐。不应该收别人的东西。”这时,我听明白了,我觉得妈妈说的话很在理。通过这件小事,我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发,‘为别人做事,不求回报,是做人的美德。别人快乐的时候,自己也会快乐。’450字 四年级 叙事
-
民防教育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全四年级学生去奉贤区进行民防教育。到了“根据地”我们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演习呀!什么“楼宇逃生”、“勇敢者道路”、“火灾演习”、“溺水自救”等等,真是数不胜数。我觉得最有趣的要属“勇敢者道路”啦。勇敢者道路里的一些道具特别刺激,我们都很想玩。当一位解放军叔叔说给我们玩时,我们立即欢呼起来。解放军叔叔还说,如果谁第一个越过器具到达终点谁就是胜利者。我们都迫不及待的等着叔叔下令。叔叔一下令,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我抢在最前面,先越过“滚木”,然后噔噔的上了小阁楼,走过小吊桥,从铁链上爬下去,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跑向下一个目标-----爬网。爬网是最难的一个关节。一开始我抓住网绳向上爬还行,但一到平坡就不行了,那用绳子织的网窟窿很大,如果直立行走,很容易一脚踩到大窟窿里去,我只好慢慢爬过去,好不容易到了下破,嘿,张珂琦比我快了几步,我急急往下爬去,不下心踩到了张珂琦的手,她疼得停了下来,我乘机溜下来,对她说了声对不起就飞也似的溜走了。我来到最后一个目标-----走钢丝。这个看似马戏团里高难度的东西其实特别简单,因为呀,钢丝的两边有扶手!嘻嘻。我小心翼翼的走过钢丝,奔向终点。我胜利了。耶!虽说“勇敢者道路”最好玩,不过“楼宇逃生”也不差。解放军叔叔在我们班里挑了十个人,其中也包括我哟。叔叔先帮我系好安全带,戴上手套,带我上了楼。楼层很高,楼顶的扶手上系着一根粗粗的绳子,叔叔教我怎样抓住绳子滑下楼去之后,我就开始演戏了。我紧紧抓住绳子,等到滑下去时,我的右手逐渐放松,慢慢地滑下去,终于落到了地面,我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教练摸了摸我的头,表扬了我规范的动作呢。今天的演习不仅好玩刺激,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在危难当头的时候解救自己,怎样把危险降到最低,今天玩的很开心,也很有意义!700字 四年级
-
教育最近我看了一些高考0分,在网上。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连我睡觉都梦见了——我的高考">高考也是0分。我总想去找个“赛半仙”来算算我的命运。但一看见他算个命还要扳手指,也不带计算器,也不背个公式什么的,我就有点心酸了。算命也是算嘛,该是数学的一部分。比如解方程,我做的梦就是个未知数,总该打个草稿打个算盘吧。等到推算出来我的高考作文确实是0分的时候,我看见了草稿,了解到过程,也能死得安心呀。我担心考0分也不是没缘由的。因为我作文确实写得不好,我担心阅卷老师看到我的作文会走火入魔。从小我就很崇拜鲁迅先生,我是看着《孔乙己》《阿Q正传》长大的。后来又邂逅了韩寒。看了他们的作品,我就觉得很牛逼。那时我就明白了写文章是可以用来骂人的。于是有着幼小心灵的我,写作的文风逐渐趋向于了他们。从小学开始,我就热衷于写批评和负面的文章。因为我实在写不出可爱的一面来。即使写出来我自己也觉得虚伪,因为我生活中从未有过可爱的一面。那就撕毁掉吧。事到如今我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非主流”。而那些“主流”都在赞美祖国,谈诗论词,因为这是高考要求的。从八股文到现在,考场作文都有着这么一条潜规则,那就是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哪怕你作文写得狗屁不通,只要你说一句“热爱祖国热爱党”就可以及格。哪怕你文采飞扬,激情四射,只要你批评应试教育一句,你就得是零分,没有商量的余地。连毛主席都这么说的,因为他不喜欢鲁迅那张乌鸦嘴。可我太老实了,我写作文总是不经营地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品德。有时随便说件小事,就要吹得老远,完全偏题不说,还要把有些见不得人的事写出来骂两句,比如应试教育。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才是真的英雄。我也喜欢这句话。敢于直面惨淡的应试教育,也是真的英雄。可惜阅卷老师不喜欢,教育部门不喜欢。她们都是专业搞语文的,都很文柔。大都喜欢看郭敬明那种柔情的文章,但必须是与爱情无关,最好引用点古诗词。诗情画臆,带给她们的是享受,带给我的是虚伪。(因为最诗情画意的东西往往是她们无法接受也没机会看到的东西,那就是情书。)我的脑子都被单词,物理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装满了,哪还有内存来装美景?所以我很悲观,我的作文也很消极很愤青。但这的确是我的真情实感呀。何必要我去学郭敬明去学装处呢?咱好逮也是个爷们,爷们就得写点阳刚的东西,矫揉造作的是太监。写到这里我也不知道再写点什么了,刚才灵感在我洗澡的时候闪现,现在磕睡把他赶走了。所以我也不打算再写了。注:洗澡的时候我想到一句古话:“汝子不可教也。”于是灵光一现,我想到一句粗话:“老子不可教也。”1000字 高一
-
教育教育是人一生中必不可缺的。好的教育能使人一生幸福,并活得有所成就。如果说成就是鱼,那么教育就是水;如果成就是鸟,那么教育就是天空;如果成就是奔马,那么教育是广阔的大地。所以说好的成就源于教育。因此人人都想寻找那最好的教育,我想说:不用找了,其实它就一直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最好的教育就是磨难! 每当我听着第九交响曲那激昂富有节奏的旋律,我就会想起那个在磨难中尽情挥洒自己才华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年少的贝多芬当时已成名,此时他应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可接连的灾难打破了他看似完美的一切:他的耳朵聋了,与他相恋的女友也走了。面对这双重打击,贝多芬没有退缩,他张开双臂,充分地接受着这次磨难的洗礼。这次磨难,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多变无常与人生的价值,从此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先前所得到的荣誉与鲜花,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事业中去。他要用辛勤的汗水来填满那磨难所教给他的生命的价值。磨难——最好的教育,使他成为了最伟大的音乐家。 还记得那饱含硝烟与屈辱的年代吗?火烧圆明园、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马关》《北京》《南京》那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还能想起那些悲惨的画面吗?一处处房屋被焚烧、一座座设施被轰炸,那些贪婪的强盗门举起手中的刀向苦难的人们砍去。天上飞机一颗颗炮弹扔下,地上坦克将一座座房屋推倒……硝烟散后,街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们。侵略者们认为中国人民从此倒下了,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恰恰给了中国人民最好的教育——磨难。 磨难中,人们学会了怎么跌倒后再爬起;磨难中,人们学会了怎样自强;磨难中,人们学会了怎样反抗;磨难中,人们学会了要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磨难中,人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磨难中,人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从此以后,侵略都们就再也没有占到过一一丝一毫的便宜,而我们的人民经过磨难的洗礼后愈战愈勇,最终将侵略者赶回了自己的老家。虽然这样,人们也没有忘记这个“最好的教育”,而是朝着目标坚定地向前踏步,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超级大国,这难道不要归功于最好的教育——磨难吗? 放眼望去,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再次诠释了磨难是最好的教育:姚明成名前身体的缺陷、海伦成为名作家之前的黑暗、朱元璋称帝前的悲惨不都是最好的事例吗?所以说,让我们用一颗学子之心来面对磨难——这最好的教育的洗礼吧!点评: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论据充足。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1000字 高一 议论文
-
教育家长认为孩子交给老师,家长就放心了,其实做为中国的教育者自己都在不停的进修,不停的追求,每天都在承受着压力,教育孩子就像是对这课本只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孩子的将来,我真的很是担忧的,我一直在举棋不定的考虑孩子的学习问题,甚至是在不惜一切代价,为她创造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向,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有定格的人性教育,我爱我的老师,我永远也不会忘了我的小学老师,一段可以影响我一生的那段时光,在我记忆深处,就只有那段时间是真正在学习,并且学习到东西的时光,学会做人的准则,学会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情,学会人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和坏,知道运动可以带给我们快乐,知道人的一技之长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有勇气就可以了,当你明白了这一切时,学习就不会觉得是为别人,成绩也不再重要时,中国有句“功到自然成”这时你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的就会上升,我知道一个有爱心的好老师是多么的重要,我现在居然幼稚的认为,我的故乡就会可以受到好的教育,或许在中国现在哪里都一样,其实我姐姐自己都是老师,她都是推诿的不愿我们去打扰,真的可笑,那一代的好老师,是充满人性教育的,现在当今哪里都缺少的人性,残酷激烈,如何才能让她能感受到真正的人性教育,真正的人性是建立在手把手的教育之上的,是建立在学习之上的,是建立在感情之上的,是在多方面的全面的教育之上的,不是用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不是用学习终结孩子的一切,不是只有学习好才值得表扬,人的学习成绩不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可是一个人的品质高尚是跟学习无关,也是应该学习的,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改变一个孩子,其实有时是一个观念的重新认识,教育者更加应该的这样的一视同仁,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可从我们那代人改革到现在改革是越来越没有成效,以至有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开办了,是不是在中国最先资本化得是教育,教育毕竟是决定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外国教育者嘲笑中国人用经济的繁荣来衡量中国的教育也同样繁荣,其实我第一次看到时,羞愧难当,我虽然不赞成孩子出国,可国外的一切我其实比任何人都愿意去看看,去感受,去体会,中国的生存模式如今越来越透不过气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侨胞宁愿在外餐风露宿也要走出一片天地,现在是经济繁荣,是我们上一代人成就,我们不过是在传承,那么中国以后的将来会怎么样了,我们孩子这代的教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一代,他们能够肩负重任才最重要,我很穷,没有什么可以传承给孩子,我想学习狐狸的教育让他们一代比一代聪明,我想学习狼,希望她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1000字 高一 散文
-
教育“成龙”观念家长有权望子成龙,却无权逼子成龙。正如家长无权包办孩子的前程。奶多的家长从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带着参加各种特长班。上学后,每日伴读,课余则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忙忙碌碌,结果是孩子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到了中学,家长终于泄气了,逼子成龙的计划宣告破。其实家长若不这样逼孩子,他成龙的可能性倒大一些。据说,美国家长只希望孩子在学校过得快乐,似乎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大在意。中国家长正相反,家长多半只希望孩子名列前茅,至于孩子快乐与否,并不大在意,拿回好分数才是正经。其实一个孩子学习生活越愉乐,他的后劲越大,成龙的可能性才越大,龙不是逼出来的。当然,美国一些家长的儿童中心也有点过分了,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但是他们的想法确实是很有远见的,值得我们的深思。望子成龙高期望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期望总是要有的,期等值最好模糊一点。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孩子发展自己。这样的态度比较正确,而且实际效果更好。“温室家庭”观念家庭是培养孩子的地方,但培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孩子送到社会上去。如果我们把家庭营造成了“温室”,把孩子塑造成一个离不开家的人,他就成了温室中的弱苗,经不起风雨。当然,家庭应该是个避风港,这对未成年人是必要的。但“家庭温室”的温度不宜过高,而且温度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调,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古人讲“粗茶淡饭”,说来容易做着难。明明我有条件让孩子吃山珍海味,偏给他粗茶淡饭,明明我有条件每天给孩子5元零花钱,却只给1元……这是需要一些自制能力的,不能放纵自己疼爱孩子的感情。可惜,许多家长缺乏这种自制力。而且孩子越离不开家长,家长就越有满足感,好像这样才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家长感情用事,孩子怎能理智呢?所以,孩子任性厌学,正是家长任性娇惯孩子的影子。“挑错教育”观念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可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通常都盯着孩子的缺点,对多数孩子来说,挨批评是家常便饭,受表扬则是偶尔的美餐。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家长和教师有一种教育理念:所谓好孩子,就是去掉了缺点的孩子。这实际上是把孩子看成一块石头了,马没有用的部分凿掉就行了。其实孩子的成长如同树苗的生长,最重要的是浇水施肥,不是剪枝。最能促使孩子发展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鼓励才是浇水施肥。伟人不是没有缺点而是最大限度发展了自身优点的人。如果这些伟人从小就被批评包围,他们的长处就可能会被埋没。所以,以挑错为重点的教育其实是非创造性的,是庸人教育。挑错教育的心理基础是恐惧,这是一种消极防宁的教育观念。不停地指责批评必然造成孩子的反感而产生逆反心理。有了逆反心理,错误不但不会改正,反而会强化。所以挑错教育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缺点没改掉,优点也没有得到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发展孩子优势是克服他的缺点的最佳办法。1000字 初一 议论文
-
教育带着一身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意念随着书包的下落,随即消沉,翻,落地,破碎。沉浸在沙发中的自己,回想着所发生的一切。考试,依旧是中国的教育原动力啊。心中有着愤愤不平,因为老师在课中曾说: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选择自己有所兴趣的课了,因为我们没有资本。为何没有资本,因为考试,考试使我们失去了兴趣,难道不是这样么?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激动的,有所想法的。而不是成天背,默,考,更不是为了考试而读书,我想。也许有些人就是这么认为,但若是这样,所谓“人才”又是什么东西呢?是在学前人东西学得非常好的基础上练一点自己的突破都没有的,这便叫“人才”?读书要读好必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也有着自己的一点想象力。而教育,培养的便是这东西,现在我想反倒成为其扼杀的更本来源了。曾在古文上看到过一句话:在中国,我们都是学习的机器和机器破坏者罢了。这句话说的相当有道理,我们每天学,每天又去破坏别人的信心,到头来我们获得了什么?“考试又考差了”这句话我想在全国各地都是在学生口中代代相传的,可见的,教育,不仅仅是老师教书,学生读书的问题这么简单了。其实老师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被这教育式给深深的改变了,而让一群被改变的人来教育还没有完全改变的人,正如一位严厉的继母对孩子的管教,倒不见得有多少成效,引发的仇恨倒是不小。真的不知说什么好。我认为中国教育改变的是学生的内心,只知道考试考好了便是好,差了便是不好,就要挨骂。试问:考试最好的一定会受到社会的表扬吗,会得到流芳百世的好名吗,更功利点,会赚到全亚洲首富么?这教育太客观了不能完全的按照学生的意愿去学习总是有着什么需要检验有时候像我们去选体育课就会想着万一学不会就不会得到学分还挂科会影响成绩于是就选了已经会的运动试问这样的课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个人认为学习是给自己学的真正学了就是有了就是知道了不一定要有那么多的考核啊作业啊有时候这都会适得其反本来感兴趣的东西都会被这些东西浇没。周立波先生在《壹周立波》中,将中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进行了对比,认为中国教育培养的是”全才”,美国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专才”,因而中国的教育不如美国,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一番抨击。他说:“这些老师,不过是把一群正常人关在一起,叫他们如何变为疯子的桥梁罢了~”正确不正确我不发表评论,但我看了以后是真的有了深深的共鸣。也许在外国人的眼里,我们的一生就是为了考试而生的“悲剧”,可到头来我们可以做什么?若是有创新力的几个也被外国拉去发展他们了,真正留下来的却不知如何。教育,真的要改革啊!我想,叫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人,会做一些事情,会去想做一些事情,愿意去做一些事情,这便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与其他任何东西都没有关联。但这,只能成为他人饭后闲谈的几句空话罢了,待得真正的教育实行,我恐怕真的,看不见了。初三1000字 初三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