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黛之美
玉树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宝钗和黛玉既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佼佼者,又是引发后人最多感慨的人。
一。清泉中逸出的精灵
黛玉,水边的女人,永远带着那份无悔,保持着那永不失去真彩的灵动。你就如那流过芳心涧的活水,带着灵性,流入贾府;也只有你才能把那一泉清流演绎到极致。水边,你写下了《葬花诗》;水边,你提锄揽蓝,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吃飘絮。那《唐多令》固然饱含飘零之意,但又何尝没有水的洒脱自由呢?也许,你又感怀身世了——临一池清流,你想到了“逝者如斯”,看到了满地落红,你想到了“花自飘零水自流”……
于是水成了你感情的寄托,成了你灵感与才情的激发物,也化做你的性格——空灵柔美变化无常。你是姑苏水乡走出的女子,又是报甘露之恩的绛珠仙子下凡,自然带着一股清甜的水气,一种灵动的水的性情。
但你生平最大的遗憾也根源于此。你和宝玉的感情,纯净如水,却没有必要的东西作为基础——没有父母的操持,没有长辈的赞同,没有……它建立在水面上,干净却飘渺,最终难免像美丽的泡沫被破碎掉……
二。长百之沉稳大海之包容
宝钗是山,这是众人皆知的。但沉稳如你,知礼如你,守分如你,才情如你,根本不是普通的小山丘所能比拟的。你恰如那顶着千年晶莹雪的巍巍长白山。和黛玉笔下憔悴飘零的柳絮不同,你笔下的柳絮自信坚定。那东风卷的多么均匀!柳絮也扎根如地一般,沉实稳重。
黛玉的“半卷湘帘半掩门”是一种如水般的洒脱自如,而宝钗的“珍重芳姿昼掩门”却是一种如山般的持重与守分。你饱读诗书,通情达理,知礼守分,沉默安稳。你没有黛玉的变化无常,你有的是隐忍与大度。你不拘小节,对他人的冒犯和唐突能够谅解,能够包容,能够一笑置之。而且你能体谅下人的苦楚,常分东西给他们,所以能赢得贾府上下一致好评。
你真的只是如山般理性沉稳吗?不,我看到了你大海般的胸襟,包容万事万物;你善于体谅别人,有如水班灵动柔和的心思。你才是兼有水之灵动和山之沉稳的奇女子,你才是兼有空灵之美和写实之真的佳人。
尽管后来宝玉出家,命运向你背过身去,但你仍用海一样的胸怀包容了这一切,坚强地活下去……
山与水各有其美,但是没有山的沉稳,水显得单薄;没有水的灵动,山显得呆板。所以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是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兼得二者之妙的人才境界最高。我这醉翁,也借饮酒谈了山水之间的美景了。
钟声敲响的永远
在浮华中伴着一颗被世俗塞满的心走来,终究会带着些辛酸和苦涩落魄凄然的离去,悲剧,是从一开始便注定的结局,只因为你把爱情当做了尘嚣的载体。
——题记
古老的钟楼承载着历史的波澜,沉郁的钟声荡漾着尘封的古远。伴着钟声与花香的缠绵,我们不顾一切的阻拦,在灰青色的晴空下许下稚嫩的誓言,答应彼此不再遥远。
我们天真的以为,这纯洁情感的期限,是永远。
樱花盛开洒落十几个轮回,散落了一地的烂漫。钟声敲响了十二下,信步走过了十二年。眼间,已是青涩的少年。我们携手走过钟楼,依旧是沉郁的钟声,在心底低沉的徘徊。就在那个十二年从未改变过的位置,连说话都含糊不清我们呈现在眼前。记忆便像和煦的风滑过指尖。
十二年写过的文字,我们一起珍藏的宝典。十二年走过的路,我们一起表演的舞台。十二年看过的电影,我们一起铭记的经典。十二年唱过的歌,我们一起聆听的天籁。十二年敲响的钟声,我们一起见证的友情。白鸽群起群飞,羡慕我们纯洁的友谊。阳光时明时暗,闪耀我们光辉的情感。太阳日升日落,考验我们坚定的信念。于是,儿时的我们答应了彼此不再遥远,坚守了幼稚许下的誓言。这誓言,一持续,便持续了十二年。而我们依旧坚信,它将要持续的,是永远。
一切都在注定的轨道上运着,命运的齿轮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动着。似乎无论你多么努力的想改变些什么,也不可能有所奏效。就像你的离开,就是你注定的方向。而我,只能被遗忘在这里孤独的等待。
那天你走了,在灰青色的天空下,在樱花凋谢的时节里。在父母的意愿下决定出国学习钢琴的你,走时嘴角还挂着一抹自信的笑。你说过,你喜欢在舞台上穿着燕尾服的自己。所以你选择了钢琴。在你的眼里,你仅仅是多了一个选项。而在我的眼里,你选择了钢琴,便是放弃了友谊。
你走后的一年里,钟楼依旧在正午时分敲响那低沉的十二下。每一次都那么哀怨。但还是坚持了许久,因为钟楼想把那灰青色天空下的稚嫩的誓言延续,延续的永远……似乎能把它延续下去的,只有钟楼,和那沉郁的钟声。
命运的齿轮毫不停歇的运着,我无力去挣扎些什么。像上了发条的玩具,机械的重复着那十二年的文字,十二年的路,十二年的电影,十二年的歌,十二年的钟声,十二年的你我。
一年后的樱花又洒落了一地,翻开不知何时被放在桌上的纸条。。“钟楼见。”是那再熟悉不过的字体。
花香中,在钟楼下看见了你。
钟声开始敲响今天的十二下,一声声的震落了凋谢的樱花,一声声的响彻了灰青色的天,一声声的扣紧了心弦。
“怎么回来了?”心跳停顿了几秒钟。
“因为,美国华丽舞台的观众席上,没有你。”
钟声停止,在心中仍旧持续,持续到比永远还远。
——文
相关推荐
-
品“宝钗·黛玉”有感雪下的纷扬,仿佛纯白的蝶舞着。坐饮一壶清茶,细细品雪。当想起梅时,就忆起了那些如雪似花的女子。“碾冰为土玉为盆。”玉本是温润的,却恰恰主了阴。“磬梅香可嚼,竹醉堪成调。”优雅美丽又如冰霜般冷傲的女子。黛色之玉,内敛冰沉带着无尽的凛冽之气,就如黛玉本人一样敏感忧愁,又顾影自怜。一赋螃蟹咏;一曲菊花诗;一个如水的女子。“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钗原是尖锐之物,主阳。可宝钗呢?温柔可人如画中之仙。团扇扑蝶,娇羞妩媚。一个如冰,一个似水。一个是柔柔弱弱病美人,一个是温温软软俏丫头。都是才貌双全的女子,宝玉夹在中间,自然都垂暮不已。只是被宝玉垂青的颦儿死的凄凄惨惨。而嫁与宝玉为妻的宝钗也独守空房孤独终老。但他自己却出了家,了却了自己的心愿,误了两个倾世女子终生的幸福。宝钗也好黛玉也罢,都不过是宝玉误了却已无法悔过的人。相比之下宝钗似乎比颦儿幸福些许,毕竟她是宝玉的妻。但她却是最痛苦的,因为黛玉焚了诗稿还可以断了念想然后离去,但她却只有守着空房,背着拆散鸳鸯的黑锅,寂寞的活着。留给后世的仅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和一句“可叹停机德,堪怜永絮才”了……400字 高一 应用文
-
品宝钗黛玉有感_450字雪下的纷扬,仿佛纯白的蝶舞着。坐饮一壶清茶,细细品雪。当想起梅时,就忆起了那些如雪似花的女子。“碾冰为土玉为盆。”玉本是温润的,却恰恰主了阴。“磬梅香可嚼,竹醉堪成调。”优雅美丽又如冰霜般冷傲的女子。黛色之玉,内敛冰沉带着无尽的凛冽之气,就如黛玉本人一样敏感忧愁,又顾影自怜。一赋螃蟹咏;一曲菊花诗;一个如水的女子。“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钗原是尖锐之物,主阳。可宝钗呢?温柔可人如画中之仙。团扇扑蝶,娇羞妩媚。一个如冰,一个似水。一个是柔柔弱弱病美人,一个是温温软软俏丫头。都是才貌双全的女子,宝玉夹在中间,自然都垂暮不已。只是被宝玉垂青的颦儿死的凄凄惨惨。而嫁与宝玉为妻的宝钗也独守空房孤独终老。但他自己却出了家,了却了自己的心愿,误了两个倾世女子终生的幸福。宝钗也好黛玉也罢,都不过是宝玉误了却已无法悔过的人。相比之下宝钗似乎比颦儿幸福些许,毕竟她是宝玉的妻。但她却是最痛苦的,因为黛玉焚了诗稿还可以断了念想然后离去,但她却只有守着空房,背着拆散鸳鸯的黑锅,寂寞的活着。留给后世的仅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和一句“可叹停机德,堪怜永絮才”了……高一:刘舒然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450字 高一 读后感
-
宝钗鸣冤小女子宝钗在日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有诸多非议,小女子我实在是冤枉啊!人们都偏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个个咬牙切齿,有的骂我虚伪做作,有的指我贪图名利,有的责我破坏他人美好感情……这都是因为他们用有色的眼镜看我的缘故。我承认我与林妹妹相比,的确有些圆滑世故,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随母亲、兄长借居在贾府,我的母亲性格温和,哥哥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后来又娶了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处处留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亲和我在这样的漩涡中得以生存呢?但有些人却骂我虚伪,收买人心,难道我关心每一个人也有错吗?我不过是希望母亲和自己能和周围的每一个人和平相处罢了。有人找出我曾写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我一心想着名利富贵。这又是对我的大偏见。大家是否忘了我是为了选秀女才上京的?作为一个从小便被教育″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当我面临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难道我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的憧憬、期盼?而且我还在螃蟹诗中抒发了对这黑暗世道的痛恶,使姐妹们大呼痛快,这也是我的诗文,为什么人们却忽略了呢?木石前盟的确感人,可金玉良缘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呀!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真情流露了吗?但林妹妹那红肿的双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们对我自然视而不见了。调包计给我招来一片骂声,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也痛苦万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爱情,还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人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偏见,是因为他们都带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心情来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词一句……其实就连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目光看我,后悔以前误会了我,为什么其他人不能呢?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700字 高一 记叙文
-
品宝黛之恋在美女如云的大观园里,贾宝玉为何对林黛玉情有独钟?在现代人眼里,林黛玉不仅体弱多病,而且常常耍性子,生闲气,有什么可爱的呢?而薛宝钗却温柔贤淑,品貌双全,似乎是最佳人选。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在世人的爱情与婚姻中,常常参杂了太多外在的东西。诸如有没有好工作,有没有好家庭,有没有钱,有没有房,有没有车......对外在因素的追求从根本上亵渎了神圣的爱情, 也滋生了婚姻中的种种危机。真正的爱应是抛弃任何功利色彩的内在素质的相互吸引。大凡一见钟情的人,首先应是被对方的外貌、气质、谈吐等所吸引。宝黛初会也不例外。在宝玉眼里,林妹妹从天而降,不仅美若天仙,而且冰雪聪明。“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温柔多情。“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而在黛玉眼里,宝玉英俊潇洒,非凡夫所比。“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原来所听到的对宝玉不好的印象一下子全没有了。“都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骼清气非俗流。 ”虽然是第一次相见,但彼此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眼前分明是外来客,心底却是旧时友。”其实他们本来就是天上的苦绛株和病神瑛。病神瑛常常为苦绛株浇水,使她不至于干枯而死。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苦绛株化为林黛玉,前世姻缘今生续。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曾论述过自然爱情的三个阶段:初恋、热恋、深恋。在男女相见前,彼此都有一个幻想,而相见时所遇到的人正是幻想中的人。“胸前花是心上花,眼中人是意中人。”于是,非你不娶,非你不嫁的志向油然而生,从此方有初恋的芬芳。而宝黛初会正验证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然而仅仅一见钟情是远远不够的,爱情要经历时间的考验,必须有思想的一致。为什么现实中的很多男女,也曾一见钟情,自由恋爱。而结合后不久,感情破裂,甚至分道扬镳。正如汪国真所言:有一本日记,记着你我的往昔。从前的爱像狂风暴雨,到如今只剩下点点滴滴。其根本原因是当时并未看清对方的真面目,更谈不上思想的统一。而贾宝玉作为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他未能选中薛宝钗,正是思想的分歧造成的。在封建社会,求取功名是男人的唯一出路。但宝玉对官场中的男人恨之入骨,对四书五经深恶痛绝。尽管因此遭父亲暴打也难以改变初衷。而宝姐姐这个封建思想的卫道者,却常常劝他做自己最讨厌的事情。宝玉不爱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林妹妹却从不说这样的话。不仅如此,二人还一起偷看当时的禁书《西厢记》,与书中人物的命运同欢喜,共悲伤。贾宝玉总算找到了知音,于是借书中人物向黛玉表白:我就是张生那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莺莺那倾城倾国的貌!肺腑之言,情真意切!随着以后的交往,这种感情日久弥深。尽管大观园中美女众多,有那么多女子爱慕他,找十个八个的不成问题。但他“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对黛玉之钟情,感天动地!这和现代人的沾花惹草怎能相提并论?有情人未必终成眷属。以贾母为代表的封建卫道士是不会让他们结合的。她们选中的是薛宝钗。尽管她们知道宝玉爱的是林妹妹,但仍要瞒天过海,棒打鸳鸯。她们欺骗宝玉说娶的是林妹妹。宝玉信以为真,他想不到最疼爱自己的祖母会欺骗他。就在这种美好的幻想中,他与林妹妹的爱情一步一步地走向悲剧。就在他们成亲的时候,黛玉从丫环那儿得知了宝玉娶宝姐姐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她震惊了,心碎了,绝望了.....本已多病的身体一下子垮了。她看透了世间的恩恩怨怨,过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就要结束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自古红颜多薄命!就这样,林黛玉带着对宝玉无限的爱与无尽的恨,悲伤万分地喊着“宝玉,宝玉……”含恨而逝!只是她错怪了宝玉,假如她泉下有知,一定会死而无怨的。我很难想象,在贾宝玉掀开盖头的那一瞬间,看到娶的不是林妹妹而是宝姐姐时,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又有什么语言能形容他内心的悲痛呢?当得知黛玉已死的噩耗后,他来到黛玉的灵前,泪洒相思地。他此时一定会边哭边想:“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她;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但无论他怎样伤心、流泪、痛苦……黛玉已不能复生。如果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会这样想:反正黛玉已经死了,又与薛宝钗洞房花烛,就凑合着过吧。况且,宝钗又很爱他。先娶个爱我的当老婆吧,以后再找个我爱的做情人。何乐而不为呢?然而宝玉对黛玉的爱却是至死不渝!“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对黛玉的思念与日俱增,对罪恶的封建制度不再抱任何幻想。他决心遁入空门,找一个冷静之处,与林妹妹的亡魂共语,在青灯孤影里了却残生。让人荡气回肠的爱情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留给后人的思索却是永久的。我常常想,作者究竟要借他们的爱情故事来表现什么?或许,作者既痛恨当时的社会现实,又看不到任何出路,只有把情感寄托在所描写的人物身上了。人们追求美好的爱情,追求婚姻的自由。但作为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他们的力量太弱小了。而邪恶势力又太强大了,他们的抗争只是以卵击石。但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就是他们的性格特点。因此,黛玉才那么孤傲。“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而宝玉才似傻如狂。在世人看来,他们是那么不合群,那么怪癖,那么不求上进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那么,在世人眼里,“我”就是“醉”,“我”就是“浊”。十人里面如果有九个坏人,一个好人。那么,这九个坏人都认为那一个好人是坏人。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爱情自由了,社会变好了,但忠贞不渝的爱情却还是很难遇到。“好了歌”中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其实哪能等到君死,更常见的现象是“君生不再说恩情,未死又随人去了。”男的偷采野花,女的红杏出墙,早已司空见惯。谁还会像憨宝玉那样为死去的恋人去出家呢?但愈是这样,人们愈是渴望至死不渝的爱情。望而不得,只有喟叹: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1200字以上 高一 应用文
-
林黛玉最先看红楼,就已为红楼醉。而黛玉葬花的场景,更是挥之不去。她把花比喻成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比喻为污淖,她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寄人篱下,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毕竟是外孙,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我仿佛跟随着黛玉,感受她的无可奈何。我现在是幸福的,我有家人的疼爱,我有家人的理解。黛玉,苦痛伤心也就只有自己知道,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最后死的时候也是那般凄凉。我是怜惜黛玉,却不愿像黛玉这般消沉,能够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有时候,即使无力回天,却也能活的自在,至少,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即使是这样,书里的黛玉,还是让人不由的为之落泪,为之惋惜。我也会在幻想着,若是自己,将会怎样,因为,在没有办法改变的封建时代,哪有这么多的事情是能让人选择的呢?到最后也只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罢400字 高一
-
我说黛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红楼梦》,说不尽几多唏嘘。而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大观园中最美丽的女子,总令人不由自主地分成“拥林派”和“拥薛派”。其实,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她们都是书中的主角。尽管大多数红学家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的。但我却认为,黛玉和宝钗在本质上是合一的。首先是二人的“貌”。第三回中,曹雪芹就借凤姐之口和贾宝玉的眼写出了黛玉的美。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在宝玉眼中,黛玉就更是一位“神仙似的妹妹”了:“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嗔微微。闲静似娇花照人,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又送黛玉一字“颦颦”,将黛玉与西施相比,渲染了黛玉的病态美。作者也赋予了宝钗天仙般的容貌:“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假若说曹雪芹将黛玉比作西子恰如其分,那么他将宝钗比作杨贵妃也毫不为过。作者对于两位主角,无论是西施般的清瘦还是杨贵妃般的丰腴,都是给予极高赞美的。换句话说,黛玉是美如芙蓉,宝钗则是艳若牡丹。芙蓉和牡丹都是花中之王,因此黛玉和宝钗在“貌”上是合一的。再者为二者的“才”。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从小就请先生教她读书。《葬花吟》中,“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字字含泪,控诉着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深深地表示了自己在贾府中的无奈和痛苦。宝钗同样也饱览经书,博学多才。元春省亲作诗时,她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连读了甚多杂书的宝玉尚且不知“绿蜡”的出典,宝钗阅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她还为湘云解释“棔树”,使湘云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宝钗和黛玉的诗作多次在海棠诗社中夺魁。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宝钗的“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都将她们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黛玉和宝钗在“才”上也是合一的。再次之为黛钗的性格。拥林派认为黛玉感性,天真,认为宝钗虚伪、世故、工于心计。而拥薛派则认为宝钗温柔、稳重,认为黛玉清高、多疑。但是,宝钗又何尝没有黛玉身上的“多疑”呢?第三十回中,宝玉随口问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道“我怕热”。宝玉又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胖怯热。”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又“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时逢宝钗应选皇宫才人,她是落选者,宝玉的话不偏不倚触着她的心病,宝钗立即变脸,这难道不是“多疑、敏感”的表现吗?黛玉同样也有“温柔平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面。第四十五回中,宝玉夜里去看望黛玉,要回怡红院时,黛玉亲自挑了适合在雨里点的灯笼,又告诉宝玉如何打灯笼,叮嘱他路上小心。这难道不是体贴人的表现么?对待下人,她也是如此。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与她情同姐妹,甚至在黛玉归天之后毅然出家,用青灯古佛相伴终生。蘅芜院的婆子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道声“费心”,又让她在外头吃茶,还“笑着赏了婆子几百钱”。香菱要学诗,黛玉也“诲人不倦”地教她。这不也是“为他人着想、温柔平和”的表现吗?所以,黛玉身上有着宝钗的性格,宝钗身上也有黛玉的性格。在性格上,她们是合一的。黛玉和宝钗的结局也同样充满了悲剧性。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辰含恨归天。宝钗尽管遂了她的心愿,嫁给了宝玉成为宝二奶奶,还怀上了宝玉的孩子。但宝玉的出家使她只能独守空房,禁锢了自己的青春。由此,我想起第五回中,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仙姑奉上的“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细细想来,不正是“千红一哭”和“万艳同悲”?这两个美好的女子,却都有着悲剧的一生。《红楼梦》中对黛玉、宝钗的判词写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将黛玉和宝钗并列排于“金陵十二钗”首位,而后则为元春、探春、湘云、妙玉、迎春、惜春、凤姐、巧姐、李纨及秦可卿。可见作者亦认为二人是合一的,没有谁优谁劣之分。然而,我确是偏爱黛玉的。她的天真率性,显然也要比宝姐姐的圆滑虚伪要更胜一筹。黛玉的“多疑多惧、性情乖诞”,皆因她的病在作怪,并无甚可恶之处。她的诗才也比宝钗敏捷,当别人为作诗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时,黛玉或弄花草,或与他人闲聊,或与小丫鬟嬉闹,片刻即可“一挥而就”,而且常以构思的奇谲,风流别致而夺魁。黛玉是书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她身上所具有的人性解放思想和叛逆性格,与宝钗严守封建道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宝钗所恪守的封建信条,例如她主张“女孩子不认得字到好,即使认得,吟诗作对也只能权当游戏,必只做些针线纺织的事才是”,正是我不喜欢她的原因。此外,她一味地迎合他人,时时刻刻不忘充当一个“老好人”的形象,为自己能成为宝二奶奶而费尽心思,早已丧失了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的天性。因此,我更偏爱黛玉。无论如何,黛玉和宝钗仍是合一的。她们的容貌同样美丽,才情同样出众,性格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着同样悲剧般的一生和结局。“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1200字以上 高二 议论文
-
论金陵十二钗之林黛玉在艺术瑰宝《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位人物:她幼年丧母,之后被外祖母接到府中生活。吃穿不愁问题,却落了个爱哭的习惯。常常触景生情,感叹命运。寄人篱下的背景,使她愁眉紧锁,虚叹光阴。然而她的外貌不消说,书中记载她是绛珠草变为绛珠仙子,继而投胎到人间,把一生的眼泪作为报恩的礼物还给前世给予甘露哺育的恩人。她作诗的别号叫“潇湘妃子”,由此可想而知她的气质是如何高雅,才气和美貌是如何令人叹服。她比王熙凤更美,尽管王熙凤一身珠光宝气,恍如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但珠光宝气只能使王熙凤更富贵化,毫无自然美可言。而林黛玉则是自然粉饰装扮,再加上“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使她看起来清丽脱俗,内在的气质和外在的美蕴展露无遗,同时还散发出一种艺术美的意蕴。她比薛宝钗更有才,虽然二人的诗作不分上下,各有千秋,但林黛玉写得更多,更好,更妙。在道德和爱情方面,她远远胜于薛宝钗。虽然她爱哭,多疑,小心眼,有些孤芳自赏,甚至还爱生气,但这就是林黛玉,一个被人称为花的精魂,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的自然女子。对于林黛玉的评价,我个人比较赞成刘心武先生的观点。她是一个千古绝唱的女子,红学家们称她的人是花的精魂,她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她的形象是艺术与生活升华的完美结合。她的才气是别人望尘莫及的,连薛宝钗也得甘拜下风。“侬令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两句是《葬花吟》中的名句,从中你大可看出林黛玉不愧是诗的化身,花的精魂。但在为人出事方面,林黛玉则显得薄弱。当时完全是封建社会,林黛玉寄人篱下,又爱哭又小气,就凭这个性格不得罪人,也不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相反薛宝钗则处事为人更胜一筹,不该她做的、说的,她一律不管。到她该说该做时,她就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理会别人的言论,做出的效果是能让所有人心悦诚服的。这自然也就是贾府中人为何更偏向于薛宝钗的原因之一。最后,是关于林黛玉的死。高鹗给予这位千古绝唱之人是她郁郁而终,病情恶化的结局。同时这也是现在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一个结局。不过我觉得刘心武先生的观点也值得考虑一番。他认为林黛玉是沉湖而亡。原因是林黛玉的生活是诗化的,充满艺术性的生活,这也就决定了她的死同样也得是艺术的。其次,林黛玉的别号是“潇湘妃子”,传说中的潇湘妃子,是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舜出巡时死于苍梧,她们两个奔赴九嶷山,先是啼哭,染竹成斑,后来就泪尽入水,死在江湖之间。黛玉的这个别号,既点出她爱哭,是泪尽而亡,也预言着她的结局是入水殒命。在第七十六回,黛玉和史湘云二人联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但刘心武先生认为作者原笔应该写的是“花魂”,非“诗魂”。“冷月葬花魂”暗示的就是在一个中秋之夜,花魂独自一人慢慢地,默默地沉入湖中,埋葬在里面了。花魂是谁?自然就是黛玉。这也就给黛玉沉湖埋下了一个伏笔。此外在第二十三回,四十四回等都有暗示林黛玉是沉湖而死的伏笔。对于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木石前盟”爱情,终究是以悲剧收场,有花无果。但在我的心中,他们俩是在一起的了,这对有情人是终成眷属了的。无论如何,林黛玉确是一位花的精魂,诗的化身的千古奇女子。她的一生是艺术的结晶,诗歌式的呈现。1200字 高三 议论文
-
疑黛玉之“高”世人皆以颦卿为十二金钗之首,吾甚疑之。问曰,何以以颦卿为首哉?论相貌,不及元春;论宽厚,不及宝钗;论才干,不及探春;论聪慧,不及湘云;论悟性,不及妙玉;论精明,不及凤姐。或曰:人皆以为是,故吾以为然。(此乃人云亦云者,不足信尔)或曰:悲其身世,故怜之;(亦不可信)或曰:黛玉高尚无瑕,故爱之。然其真无瑕哉?非也。比其于宝钗:论才情,黛玉宝钗不相上下,然二人甚异:宝钗怀才,谦逊和蔼;黛玉恃才,孤高傲物,不可一世,总愿“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选自十八回)做诗时“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和丫鬟嘲笑”待后来“提笔一挥而就,掷于众人”由此可窥其傲其骄。论为人,宝钗体贴周到,不记人过,处处为人着想;黛玉自私刻薄,喜揭人短,傲慢无礼。故有庸人云:宝钗精通世故,巴结权贵;黛玉纯真高洁。此真乃千古奇冤!邢氏何权之有,然宝钗助之;湘云何势之有,然宝钗知其苦,暗帮之;凤姐有权有势,孰见宝钗亲之?况何为纯真哉?出口伤人,不顾他人颜面,挖苦嘲笑,只图己一时之快,岂能曰为纯真。笑哉!若论胸量,宝钗为海,黛玉为溪。众所周知,黛玉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犹妒宝钗,实为小人之心。见宝钗悲则窃喜,闻美宝钗之言则怒,知宝玉探宝钗则醋意大发。而宝钗闻其挖苦之言不愠不怒,谈吐怡然。待黛玉有难,不记前嫌,软语相劝。及黛玉亡,人盖以其为宝钗之过,大谬也。此乃颦儿气量小所至,何干宝钗?又有人云宝钗热衷仕途,黛玉轻视名利。此乃肤浅之谈。古之社会,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除科举有又何路?难道非要像黛玉般沉湎于花前月下,唧唧我我,不劳而获曰视名利为粪土耶?故轻视名利实为黛玉胸无大志所至,然世人皆赞之,悲哉!人无完人,黛玉非但有瑕,其瑕甚矣。然何至厚黛薄钗如此,怪哉!600字 高三 议论文
-
我班之金陵十二钗《红楼梦》是一本凄美动人的名著。而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金陵十二钗吧,我们班也正好有十二位同学能担任金陵十二钗的角色!NO.1:林黛玉---蔡晓君!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和才智出众的奇女子,这点也是晓君的特点!第一眼望见晓君,她那弱不禁风和眉宇之间的缕缕忧伤,让你顿生怜惜之心呢!当她说出气话时,又让你恨也不是,笑也不是,什么作文奖都与晓君有缘,难怪她被大家称是名副其实的林黛玉!NO.2:薛宝钗---赫星雨!星雨是个和善的人,这点也就符合了宝钗的性格。不管你认不认识她,她总能和你聊上几句话。要是你遇上伤心事,她还安慰你一番,因此,星雨有着很多朋友哦!NO.3:元春---古茗菲!元春的形象通常都是贤良淑德的,古茗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啊,总是严格地要求要求自己。平时都不怎么的交朋友或张扬自己,只是默默无闻地为班里奉贤!她还真是现代版的元春呀!NO.4:迎春---叶雨!迎春不是很有才华,但心地纯洁善良,跟叶雨一样的个性。叶雨她很善良,在班上,如果有同学遇到困难了,她就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是第二个贾迎春。NO.5:探春---李卓君!卓君跟探春一样是个志向高的女孩子。班里,卓君的理想最远大,是好事,谈话的话题也离不开未来、理想。所以,大家都说卓君着魔了!NO.6:惜春---汪梦柔!惜春从小就厌恶世俗,梦柔也一样。虽然梦柔也有一些真挚的朋友,但她并不改变看法。因为梦柔觉得班里的某些人就像大观园里的人那么的腐败,心眼坏!NO.7:王熙凤---李薇儿!凤姐与薇儿的性格一样,都是精明能干的人。瞧,班里的大事小事不都要问问这个“风辣子”李薇儿吗?但是有了薇儿在管事,老师还真省心多了呢!NO.8:史湘云---王雅雯!雅雯就跟湘云一样,喜欢热热闹闹,是活泼、调皮的人。谁的书本不见了?准是调皮的雅雯藏起来了!谁在外面笑嘻嘻的?是活泼的雅雯吧!唉,这个雅雯!NO.9:秦可卿---赵婧婧!婧婧像可卿般,不是那种性格泼辣的女孩,她行事温柔和平。因此,婧婧被称为我们班的“和平使者”,纪律都由她来管!每当班里有人打架什么的,婧婧总说:“凡是要和平解决啊!”不愧是第二代的秦可卿!NO.10:李纨---宋丹黎!丹黎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别人来抢她的书本,钢笔,她也无动于衷,这就挺像李纨的。丹黎觉得什么事都与自己无关,才变得似李纨那样与世无争吧!NO.11:妙玉---蒋慧洁!妙玉是一个挺特别的人,只有慧洁才能担任。慧洁是个爱清净环境的人。总要在宁静的地方才会说话,挺恐怖的!也怪不得别人都说她像妙玉啊!NO.12:巧姐---黎凝!巧姐从小就是十指纤纤的千金小姐,能胜任的只有黎凝了!你看,班里的打扫工作她从不喜欢碰,大家问她为什么对打扫如此反感,她竟说:“谁叫我是千金小姐呢?”黎凝啊,你太像巧姐了吧?这就是我们班上的金陵十二钗!10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之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却少发现美的眼睛——题记50字 高三 议论文
-
超级女声之金陵十二钗林黛玉 叶一茜估计这第一个人的争议性就会比较大,但看到现在,好象没人和黛玉十分相似的本来觉得熊琦在眉宇间有相似之处,不过,可惜她没能进入十强。说叶一茜像黛玉,是因为她从北京赶到杭州来参赛,境遇有一点点相似,而且从她的眼眉之间,自有一种高洁的气质在里面薛宝钗 朱妍 估计又会有人要说我了。可能大家觉得她的外貌并不能够得上十二钗的标准,但是,本届超女选手里面,有宝钗这样气质的,恐怕是朱妍,她看起来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唱的歌也大多是抒情的慢歌,和宝钗风格类似。元春 冯家妹 以家妹的气质,我不知道在当时,能不能被皇上选入皇宫做妃子,但她的确具备了这方面的素质。元春当初选入宫是因为其贤孝才德,我想,这一点上,冯家妹应该不输于她。迎春 谢雅雯 把迎春的位置给雅雯,只有一个原因,她的无争。为了三甲,许多人会拼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吧,可是,雅雯,唱了一首“”,也许当她唱出那首歌的时候,就知道,这场PK,她要走下这个舞台,但是,我相信,观众会记住这个小姑娘的。探春 赵静怡 可能又有很多人不同意了,怎么能把赵和贾府三小姐相提并论呢?但是,为什么我怎么看怎么像呢?总觉得她看上去有种精干的感觉,也许是现在年纪小还不是那么明显。另外一个颇有相似度的就是成都的张靓颖,眼神中透着一份坚定惜春 曾凯娟 这个应该是写到现在最没争议的吧。凯娟的乖巧和羞涩都和惜春十分相似。建议如果重拍红楼梦就找她来演惜春。王熙凤 佘曼妮 没有别的理由!就是觉得像。无论是佘在舞台上的表现力还是透露出来的那种强干,都和王熙凤有一拼。史湘云 林爽 心直口快,开朗豪爽,除了林爽不作第二之选。秦可卿 夏颖 总觉得夏颖在舞台上,比照片上更美。秦氏的袅娜纤巧,行事温柔和平,这点与夏颖很像。最后那场PK,她流的泪,不是波涛汹涌的,而是那种静静得,默默地流泪。而成都的何洁看来则要可爱得多,其实大家多多注意一下,还是可以发现何和秦的相似点,在于眉眼妙玉 何琢言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妙玉是个十分爱干净的女子,而且不喜与人争执,在这一点上,何琢言倒是与之极为相似。巧姐 卢洁云 巧姐小时候生活富足,根本就不知愁滋味,我想这点和卢洁云很相似,后来发生了很多变故仍有贵人相助,在这一点上,巧姐真的是非卢MM莫属了。一路走来,真的有许多人支持她,鼓励她,帮助她,十足的幸运女孩。李纨 易慧 李纨,是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把易慧形容为她,是因为其在超女上的表现,也许是性格和外表所致,给人感觉受辱不惊,大度而有实力。9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走近黛玉红楼一梦,千古绝唱。一部未完的《红楼梦》,给了曹雪芹多少遗憾,也给了我一份永远忘不了的痛。《红楼梦》中,曹雪芹刻画了多少形形色色的女子。金陵十二钗,凤姐、贾母,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我却喜欢那小家子气的黛玉。黛玉自小丧母,开始吃饭便开始吃药,这似乎预示了她最后的香消玉殒。我为黛玉心痛,看贾母对她如此百般疼爱,我以为,她的眼中,泪光再也不会浮现。有宝玉的呵护,贾母的疼爱,那时的黛玉,一定很快乐吧。可是,“既生瑜,何生亮”再次上演,来了一个更加可人的宝钗。宝钗啊宝钗,你有母亲,有哥哥,请让给黛玉一些爱吧。好在,至少,你没有全部拿走,否则,你让这朵柔弱的花儿,在这样残酷的政治漩涡中心,如何开放?“贾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无法想像,这样的贾府,繁荣一时,昌盛一时。外看风光无限,暗地里,多少明争暗斗,多少勾心斗角?靡烂的气息却止在潇湘馆外。那青翠的潇湘竹,随风摇曳,漾出怎样一片才情?曹先生啊,为何你要用短短的“心太细”将它抹杀?但是,我不怨你,我的黛玉本就不是完美的,但她是无瑕的,仍要谢谢你,给我这样一个黛玉。还记得,刘姥姥指着黛玉的书房说:“这一定是哪个哥儿的房间。”我想大笑,想呼喊,因为,这个朴实淳厚的老人竟看懂了黛玉青衣下的灵魂。那份书香气,竟在这样不堪的贾府得以保存。不要说宝钗有多和善,不要提宝钗有多善解人意,黛玉的那一份清风傲骨,不是这凡世的好人可以比拟的。那一晚,大观园省亲,黛玉、宝钗同样出色。但是,宝钗笔下激昂向上,充满活力的芦苇到了黛玉笔下,却又变得孤苦无依,随风飘逝。我知道,曹先生,您在写她们的身世,我明白,您在暗示我黛玉悲凉的结局。但是,我想为我的黛玉再搏一搏。我拼命想找出黛玉比宝钗略胜一筹的文字,但是,我敬爱的曹先生啊,您没有给我只字片语,或许,本意上,您想塑造成两个同样出色的女子。可您忘了,宝钗小小的胎里热,便动用四季之物炼成冷香丸。而黛玉呢?您给了她什么?宝玉从贾母那要来的每日二两燕窝?还是宝钗赠予的药材?她不心痛,请让我代她心痛。终于,那一日,黛玉弥留之际,只有探春等人前来,洒下几滴眼泪,她挣扎着烧毁与宝玉的所有书稿,我好想奋力抢下,告诉她:“你的宝哥哥以为自己娶的是你,是你啊!”可是,薄薄的纸页将我阻拦。那边,高燃红烛,我的黛玉,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渐行渐远,留下的,是我撕心裂肺的痛楚。黛玉,你窗前的潇湘竹上,想必还留着你那风干的眼泪吧?它们是否在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你的五彩梦?黛玉,下辈子,不要再投生在这样的世家了,切记,切记…900字 初一 散文
-
草之美路边,一簇簇的小草昂首挺胸地抬着头,点缀着原本光秃秃的大地。雨后的他们,虽微不足道,却也如此动人,创造了世间的另一种美丽,用一抹抹绿色,为我的心贴上一幅幅秀丽的画卷。而在这世界里,不仅有草的美,更有人的美,为大千世界增添了几分不一样的色彩。一天雨后,被雨水冲洗过的景物格外动人,在这美景中,有着我们的语文老师——徐老师缓缓移动的身影。徐春明老师,一米五五的身高下有着代表健康的古铜色皮肤,潇洒帅气的脸庞上有着一对一惊讶就自动上挑的眉毛,微微泛红的嘴巴边上常常挂着个笑脸,好像永远有数不尽的好事似的。让人一见便会留下幽默,风趣的印象。他的脸,不算引人注目,却如小草一样美,像一幅幅美丽的图像,叠在一起,叠向美好的明天。上课时,他略带幽默的风格能让人放下沉重的学习压力,在学习之余也能够得到快乐与喜悦。他高兴或惊讶时,总会皱起眉头,额头上马上便会出现一个“三”字,然后耸起肩来,像一颗变矮了的小树,让人不禁喜笑颜开。在这种快乐中,书本上一个个冰冷的词语仿佛也有了温度,带我们在欢乐的世界中探索一个个方块字之间的奥秘。而方块字里,不仅有着刚劲端庄的一撇一捺,更有一抹抹绿色的希望,一片一片,连向未来的彼岸。下课时,他就更幽默了,不时的与同学开开玩笑,聊聊天。于是,上课时的书声琅琅就变成了下课时的欢声笑语,上课时的专心致志也变成了下课时的自由放松。老师上课时严肃的脸庞在此时也变成了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面孔。他对我们的教育,像一株株美丽而又不起眼的蒲公英,飞呀飞,飞向未知的远方。平时,他总会以严格的要求来看我们的作业,即使是美得引人入胜的作文,也会严加批改,细细查看,任何一个细节都是他扣分的好机会。在他娓娓动听的声音下,我们也变得更加好学,有时偶然瞥见他黝黑的脸,不但不觉得生硬,反而觉得十分亲切。在这种感觉下学习,也是人生一大乐趣了。这种快乐一次次地贴在一起,像一簇簇小草,连向不知名的远方。他就这样,虽不起眼,却装饰着美丽的世界;虽不伟大,却默默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他不是草,却有着草的乐观向上与默默奉献的精神。就这样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一丝丝淡淡的甜,像那微不足道的小草,一株株连向那座充满美丽,快乐与希望的永无乡。900字 初二
-
草药之美草药之美,美于形态,千姿万态,貌比西子;草药之美,美于气味,苦中蕴甜,甜中藏香;草药之美,美于内里,三杯两盏,洗尽浊气。草药之美,灼灼其华,遗世独立,就以从容的姿态淡然绽放世间。父亲是一名医生,家中常年摆放着许多罐中草药。小时候,闲来无事时常把弄它们,父亲也便为我讲述它们的名称功用,讲它们的来源,讲它们的四性五味。在我心中,那些枯槁的草药是不同的美丽:那奶白色的是白芍,质微软,如一位小家碧玉,半拢青丝,以袖遮面,端惠良淑;那苍白的的是龙骨,凹凸而坚硬,扑着层白粉,如一位身披软甲的名将,三尺青锋,保家卫国;那短小的粗褐色的是桂枝,如一位耄耋老人,鲐背苍耈,不问世事……不同的草药,不同的姿态,淡而雅,不必浓妆艳抹,便已绝艳天下。这,是草药的形态之美。从小到大,家中或浓或淡的飘着一股草药之气。刚开始也曾愤懑的向父亲抱怨,可父亲只是拿出一片甘草,我将信将疑的抠下一点放在嘴里,旋即惊奇于那干枯的木片般的甘草能那样甜,多一丝花香没有的凝练,少一分糖果多余的甜腻。父亲又将一味牡蛎壳放在我的鼻端,霎时间仿佛听到了海潮击打海岸的声音,那样真实地海风的味道,如何能飘过漫长的路途飞入我的鼻子?父亲笑对:“这是草药的神奇。单一味你就如此震撼,那煎药的味道,你又如何拒绝?”不同的草药,不同的味道,涩而甜,不必人人为之欢喜,只求怡然深沉。这,便是草药的气味之美。上了初四以后,原本就不满足我的身体状况的父亲终于决定为我的三餐加一位中药。我想起草药的形态味道,淡然接受。但在第一日,看着深褐色的药液,细呷一口,我不禁有些怀疑它是否能够神奇的改变我的体质。而不到一个周期,向来迟钝的我也感受到那些草木无形中滋养了我孱弱的胃。我也真正明白了父亲的话“西药是治人的病,中草药是治病的人”,明白了草药的四性五味的力量。一个周期后,我便断药了三两天,可就在那几日,我竟怀念起吃药的日子,怀念萦绕唇齿的芳香。草药为我带来的改变,完全掳去了我的一颗仰慕之心。不同的草药,不同的功效,温养身体,滋补心灵。这,便是草药的内里之美。草药之美,美于形,美于味,美于内里,更美于深藏的父亲的一颗心。我愿草药悠悠,将美丽绵延;也愿父亲长安,亘古不老。900字 初三
-
曲线之美我爱曲线,曲线上能看到别样的风景。曾经,总爱踏在家后乡村般的土地上,观那遍布泥土生根的草木,呼吸雨后空气特有的芳香。可这样的时期并没有长久,生活的压力迫使自己驶向笔直的方向,儿时亲吻自然的清醒感觉只能在回忆中找寻。我一直不想直直的向前奔跑,那样活着太累。或有曲折小道,这会让我欢愉,或有蜿蜒之路,让我欣喜地前行。幼年时踩在家后松软的土地上沿着小屋之间的路一步一步向“未经开发”的地带探索,处处是别样的风景。想听雨后花开的声音,在一棵开满繁华的树旁静默;从一片片池塘边走过,有七八岁的孩子持着钓鱼竿屏住呼吸,脚下大概游动着黑色或褐色的小蝌蚪。回家的时候,总不想沿着来时的方向,似乎另外的路才是另一番风景,吸引着我去那边前行,仿佛只有走向目标的曲线才是我行走的归宿。在这田园般的生活里,有时突然拐向一条未知的半敞的胡同。看到一种新的树种,心中瞬而愉悦起来。沉心于欣赏这新的风景时,顿时发现一堵大坏兴致的围墙堵在身前,只得悻悻而返,左后方还有一座孤独的坟墓,落满了枯萎的树叶和萎缩的果实。游行于这乡间小路,我不爱规矩的笔直的脚印,曲线般的路线上,更会是新的征程。成长的我,格外热爱随车行走的生活,目的地虽仍在前方,但优美弧线般布满新鲜事物的路线总是那么充满吸引力。每半个月,就会往返于家与那不远的城市。两个小时的车程,我得以欣赏乡间成荫的绿影。有时,不知从何处飘来小犬的吠声,清脆似铃,似若落在久旱沙漠上的甘露,抑或小巷深处萦来的酒的醇香。风从窗外潜入,拂过我的面颊,身心陶醉。有人说搭车累,奔波苦,但我从不这么觉得,这风带来了自然的绝代风华,感受着她的美,好像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静坐在车上的时候,心境自然也是不同的。有些损坏的路面,车身上下颠簸,心神也随之摇曳。我想到了远方亲人劳碌的身影,朋友奋笔疾书的苦累,陌生人脸上冷漠的表情……这些都是奋斗在生活主线的人,路上充满了荆棘和挑战。不禁有些感叹,曲折的路也是多么幸福。不过,怎样的曲线都是要有一把尺衡量的,弯折得太厉害可能回归原点,想到乡间路上挡在身前的那堵围墙,告诉我是该返回,前方不是应去的方向。但我还是想说:总不愿踏着笔直的路线,那条路上总是匆碌的影子。爱闲于这方曲线上的风景,这曲线之美。900字 高三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