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
春节年年有,它承载的却是不同人,不同时代的平凡的世界。
——题记
讲到年味,在我看来年味是舌尖上的,而我们是在年味上长大的。对于我们小孩而言,过年就是,快快乐乐吃大餐,大大方方收红包,随随便便放鞭炮。
在吃年夜饭的几天,大人们都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厨房像施了魔法的天地,冰在冰箱里的鱼肉、羊肉、海参……都变成了美味佳肴。
在我们绥宁,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有鸡!鸡必须捉又肥又嫩的鸡,鸡要炖十几分钟的样子,然后再在上面洒一些油,这样才能露出那晶莹剔透的鸡皮。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餐桌上有鸡汤、羊肉火锅、扣肉、白菜、蛋卷……扣肉是最传统的菜品啦。肉皮红亮红亮的,厚厚的肥脂晶莹剔透。皮最好吃了,劲道弹牙之外,又有肥脂的细腻口感。热气腾腾的羊肉火锅便是要用一丝小火慢慢炖,一定要用新鲜的羊肉最好是羊肉连皮带骨,在炖的时候要在里面放八角、料酒、葱姜……炖就要炖得酥烂,而这时整个屋子里都被浓浓的香味所覆盖着。
而吃年夜饭之前,便总会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红色的身躯在那一瞬间被炸开,随之一股白色的硝烟从中飘荡……随后,我们便可以享受人间的美味,这时我们小孩便跟着大人们一样推杯换盏。就在将要吃完之时,便是我们小孩拿起我们手中的“酒杯”向我们的长辈进行来年的祝福,祝福过后,长辈便会拿来期盼已久的红包。
年味是绽放在舌尖上的,它连同记忆永留心间。
年味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春运火车上刚刚泡开的红烧牛肉面的香味。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茫茫人海中,与家人聊聊天;在有着同乡人亲切的说着家乡话交谈的火车车厢里,盼望着见到家人的心切,随着火车的前进,越来越激动。形象着长辈亲切的问候,同辈开怀的畅谈。心,越来越近。
年味是电视里正在倒数进入新的一年的齐声倒数声。随着主持人倒数的“三,二,一”声,年,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这时,外婆拿出肉馅与面皮,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争先恐后地想尝尝自己包的饺子,收获新年的第一份成长,也是给自己新年的第一份礼物。
年味是拜年走亲访友时给红包前互道的那声“新年快乐,大吉大利。”长辈们拿出红色对联纸,大家集思广益,争着抢着想出一副好对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又如“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我想出的是“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由家里字写得最有进步的来写对联。一幅合气美满的欢笑全家图映入眼帘。
年味是一家老小忙里忙外只为的那一顿幸福美满的团圆饭。分三人一组,每组想出一道既有年味有传统,又有创意有花样的菜,最后再给自己做的菜品取一个“特别”的名字。我们想出的菜肴是“白菜卷”。我先把白菜洗净,烧开大半锅水,将整片白菜放入水中烫约1分钟,捞出用冷水浸凉,沥干水分。再将胡萝卜去皮,切成细丝,热油炒约1分钟。然后妹妹将鸡蛋打成蛋液,热锅热油摊成蛋皮,冷却后切成细丝,黄瓜洗净切丝备用,最后将烫好的白菜叶平摊平,把胡萝卜丝、蛋丝和黄瓜丝放在白菜叶子上,将白菜叶卷成卷就做好了。口感入口即化,简单大方。算是一顿有滋有味儿的年夜大餐了。
年,有你,有我;年味,是亲情,是爱。
相似题目
-
舌尖上的年味年夜饭是每个家庭在新年迎新之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由于中国广阔的疆域,各地的年夜饭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年夜饭在地方口味差异上的重要分界线之一。其以北的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食物缺少了那么一丝细腻,口味也多多少少会重于南方。北方年夜饭的一大主角,便是中国的传统食物:饺子。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枣子、栗子和肉馅等,一齐包入新年的饺子内。放糖的,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放花生的,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还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硬币的,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时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顺便说一句,在华北地区,有一道足以显示北方特色的食物:羊蝎子。这是一种来自北京的美食;羊蝎子就是羊大梁,因其形状酷似蝎子,故而俗称羊蝎子。这种食物多于火锅搭配,但在入火锅之前,它需要一段时间的卤制。北方的厨师在制作羊蝎子之前,会先将八角,桂皮,茴香等香料与葱等食物用油煸炒;待香味挤满厨房,便放入羊蝎子,再将开水慢慢倒入,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左右。经过华丽的转变,羊蝎子已经渡上了一层淡淡的咖啡色,享受着厨师,食客们给予它的第二次生命。制成的羊蝎子有着鲜,香,麻,辣的特点,是北方人心中对故乡无法消去的回忆。年夜饭的差异不仅仅存在于南方北方,甚至在一些地理位置上十分接近的地区,由于气候,习俗等方面原因,这些地方的年夜饭也有着不小的差距。例如都属于南方美食的湖南的毛氏红烧肉与两广地区的白切鸡。前者色泽红亮、入口即化,后者则是清淡鲜美的代名词。红红火火过大年,在湖南一道红烧肉当然少不了,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毛氏红烧肉。毛氏红烧肉由于毛主席的偏爱而得名。毛氏红烧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湘菜系。此菜油而不腻,香味可口。关于毛氏红烧肉,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毛泽东小时候家里做过酱油,在酱缸上有一层发酵后的恶心泡沫,所以他吃红烧肉不用酱油,而是用糖慢慢熬成红色。白切鸡出现在年夜饭里的原因和红烧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鸡”在两广人民心中,有着吉利的意味;而白切这种做法,又是最能使食材表现出它的原味的方法。所以,一道白切鸡,变成两广人民新年的象征。尽管各地年夜饭有着属于那个地方的特色和风格,但无论是羊蝎子还是白切鸡,以及各式各样新年佳肴,都表现出中国人民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与祝福。而各地同胞发明的菜式,构成了我们舌尖上的年味。1000字 初三
-
舌尖上的年味说到年,应该没有什么陌生之处,过了腊月二十三春节的彩排后,年,变得分外热闹。除夕,是农历的最后一天,是团圆的日子。这天晚上吃的饭,是这一年的最后一餐,是团聚的时刻,也是我觉得最为美好快乐的时间。“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这句话说得真不错!爸爸妈妈为了备好年菜,已在“仙气缭绕”的厨房里忙碌了一下午,真不知道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天一擦黑,烟花在天幕中绽放,鞭炮声传入了人们的耳里。一道道菜品,终于露出了真实面目,在眼前展现:瞧,那是甜椒炒肉,代表红红火火;看,那碗肉沫豌豆喻为团团圆圆;嘿,这清蒸鲫鱼代表年年有余;喏,韭菜炒肉则象征长长久久……但这之中,最为我所爱的,却是凉拌鸡,它的寓意是吉祥顺利。“未闻其物,先闻其香”说的就是凉拌鸡,初闻,香辣的气息萦绕于鼻尖,久久不能忘怀。再闻,抑制不住地涎在口腔里跃动,慢慢地垂在嘴边。不仅如此,凉拌鸡还有着公认的高颜值。白白净净的鸡块被码在盘中,以胡萝卜丝、黄瓜丝、莴笋丝作为辅菜,辣油一淋,便给菜增添了喜庆之色。所有菜都上齐了,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桌前,夹起寓意各不相同的菜肴,也为自己做了祈福。我迫不及待地将筷子伸向凉拌鸡,撮一小筷,卷着鸡肉,一口咬下,那叫一个麻辣鲜香。辅菜解了主菜的腻,主菜又使辅菜更鲜,食之还有酸辣相衬,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细细品尝,犹如行走在云端,回味无穷。于是,除夕从万众期待中走来,又在其乐融融中离去。55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年味喝了腊八粥,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大人们都忙活起来,连空气也因为春节的渐进而鲜活起来。住在乡下的爷爷奶奶更是忙开了,打扫屋舍,置办年货,欢喜地忙碌着!在爷爷奶奶的心里,过年就是远在外地工作上学的儿孙要回家团聚了!他们要用心地置办年货,准备最好的美食迎接我们!对他们来说,腊月的每一个日子都是忙碌而喜悦的,年的味道在他们忙碌的双手中愈来愈浓,愈来愈香。从最早晒冻米炒炒米,熬糖油,打年糕,酿米酒,到杀年猪,沸油芰,打麻糍,做豆腐,包米果……从我记事起,每一个春节,奶奶都是用这样用心而虔诚的方式迎接着它的到来。爸爸常说:“只有回到老家,回到爷爷奶奶这里,过年才像是过年。”腊月二十八,我们一家人回家了,杭州的姑妈姑父姐姐也回家了,这下可把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了嘴,脸上的笑容就像门前火红的茶花一样灿烂。饭桌上,摆上了前几天刚刚杀的土猪肉,还有奶奶自己做的土豆腐,奶奶在一旁自豪地招呼我们多吃点,都是自家的土东西呢!吃过中饭,收拾好碗筷,奶奶又准备着做冻米糖,香喷喷的炒米、黄灿灿的糖油、还有黑芝麻,都是奶奶自己一样一样精心准备的,炒米是自己蒸自己晒自己炒的,糖油是奶奶用番薯熬的,芝麻是爷爷自己种的。爷爷奶奶都是七十多岁将近八十的人了,爸爸妈妈怕他们辛苦再三叫他们不要做这些,买点吃吃就好了。奶奶却总是理直气壮地说:“外面买的哪有自己做的好吃,过年不就是做点吃吃吗!”冻米糖做好后,奶奶就一袋一袋装好,准备着过好年让大家带走,这一袋袋脆脆甜甜的冻米糖,仿佛就是爷爷奶奶对我们满满的祝福——甜蜜蜜的。做好冻米糖,奶奶又要沸油豆腐,这时,我们总会站在灶边,看着一块块白白的豆腐在油锅里沸腾变黄,待一锅沸好捞上来,我们总会迫不及待地夹一块蘸着酱油吃,妈妈总是深情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年味啊!我就是在爷爷奶奶这样精心熬制的舌尖上的年味中一年一年长大,享受着浓浓的爱与祝福!750字 初三
-
舌尖上的年味有人说,年味是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烟花,是守岁时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也有人说年味是车站码头拥挤的嘈杂声,是游子匆匆赶路的脚步声?,而在我看来,年味就是凝结在人们舌尖上过年时的美味佳肴。每年腊月一到,在我母亲的老家诸暨挨家挨户就开始上演打年糕的戏码了。自家婶婶们将早早泡好的糯米洗干净,放入锅灶中蒸煮。家里的叔叔伯伯们则排着队开始打年糕。只听一声叫唤“出锅了!”婶婶们将煮熟的糯米放入石臼。只见叔叔立马抡起木槌,捶向石臼中的糯米,旁边的伯伯需要配合着翻动糯米团。你一锤,我一翻,如此默契,如此和谐。我看得入神,不知过了多久,一颗颗粗糙的糯米在木槌的造化下,变成了一个个俊俏的白面书生。光滑的糯米团从石臼中被请到了案板上,下面的活儿就要交给有着二十年经验的老师傅了,只见他双手不停地搓,揉,按,面团好像和他很投缘,乖乖地随他折腾。等到圆鼓鼓的面团化身成长长的条子,只见他拿着一根细细的白线,用力拉紧后,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块糯米团拉成了几块大小、长度、宽度一模一样的年糕。流水线似的工序还没有完结,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就要交给我了。我拿起刻有福字的印章,沾上红水轻轻地印在年糕上。阳光下,洁白的年糕镶着鲜艳的福字,寓意来年日日高。大人们憧憬着来年美好的愿望,而馋嘴的我却抓起一块没有成形的热气腾腾的年糕,往芝麻糖碗里重重地沾了一下,急切切地放入口中。小嘴巴包着年糕,用力地咀嚼着。年糕的韧劲有道,芝麻的唇齿留香,好吃得让我无法忘怀,希望来年甜甜蜜蜜。而在我父亲的老家安徽,又有着不同的年味。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糯米圆子的香味,寓意团团圆圆的圆子可是过年时举足轻重的一道美食。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们,这天可一下子不见了踪影,他们都在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们都等着吃呢!我也被这美味深深地吸引了,流着口水伸长了脖子,盼着圆子早点出锅。炸好的圆子黄亮亮、圆滚滚、香喷喷的,咬在嘴里,美在心间,这就是年的味道。舌尖上的年味凝聚着家的味道,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记。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地长大了。800字 五年级
-
舌尖上的年味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而我家,也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中国”。听说爷爷奶奶正在做饺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子阳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在锅里沸腾。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五年级:蒋子阳650字 五年级 叙事
相关推荐
-
舌尖上的爱七月,偶尔几许的微风里也是热浪滚滚,聒噪的蝉鸣中也透露着不耐烦,太阳在天空中耀武扬威,我也只能困在房间里做题。突然,鼻尖传来阵阵清香与微辣碰撞的味道。于是我循着香味走到了厨房门口,看到了妈妈忙碌的身影,汗水已经将妈妈的后背打湿。我看妈妈小心翼翼的用筷子在锅中搅拌着,生怕一不小心把什么东西戳烂了。我上前问道,“您这是在做什么菜啊?这么香!”“这是茄子煲啊,你不是前几天和我说你想吃这个吗?”妈妈随口答道。我这才想起前几天好像是提起过这件事,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没想到妈妈却记在了心里。不久,开饭了。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那个还盖着锅盖的锅,这就是妈妈刚才说的茄子煲吧。一揭开锅盖,就能感受到茄子独特的香味,把空气中所有的憋闷与燥热全都替换了。再仔细一看,我不禁感慨万分,原来茄子煲材料这么丰富啊,先是茄子肉沫,还有一些葱和大蒜混合在一起,最上面一层就是辣椒和佐料了。我赶紧夹了一块丢进嘴里,口齿不清地问妈妈,“您什么时候买的菜啊?我都不知道。”“你当然不知道啊,我出去的时候你还在睡觉呢!”又是那种轻描淡写的口吻,一切好像都是很轻松、很简单的。蝉,又在不知疲惫地叫,痛诉天气的炎热。一扭头,窗外明晃晃的太阳刺得我眼睛发酸。这么早就出去买菜,不外乎是为了保证食材新鲜!我呆在空调里房里都觉得憋闷,妈妈却来不及休息就一头钻进闷热的厨房为我烹饪美食。要是换成我,连一秒都不想呆在厨房里……窗外的蝉,又整齐响起,想赢得所有人的注意。我突然想起《昆虫记》里的蝉,在土里酝酿十几年,只为来到地面上吟唱一个夏天——就像我的妈妈,所有的付出,只为我的康健我的爱。为此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留守家庭,让自己成为一个全年无休的家庭主妇,而我却常常连一句感激的话都吝于给她。这个夏天,热浪依旧,蝉鸣依旧,可舌尖上的爱,心灵上的爱,却越来越深刻。不要以为西装革履就是战袍,不要以为浴帽围裙就是渺小。这是这个夏天,我深刻的感悟。750字 初二 记叙文
-
舌尖上的记忆腊月月末,爷爷便开始忙活起来,清早驱车去城里,从亲戚到家的杂货店,拿几个新制的钵子,便又匆匆的回乡下。去自家园子里摘上一些新鲜的蔬菜,洗净,存入冰箱,成为下一餐的食材。而这些,都乡里人一贯的做法。钵子菜,也是常德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来都是饭桌上永恒的主角。而钵子,就是展示主角风采的最佳舞台,家家户户的钵子菜,把香味融于一体,年便随之到来了。除夕的夜晚,钵子菜内容丰富,我最爱的是甲鱼钵子,一直都团圆饭的常客。甲鱼肉的爽滑鲜嫩,浓汤的美味,也是一年中最幸福的相遇。甲鱼钵子的甲鱼要选个大,壳黑,力气大的。爷爷总是把这个重担交给我,拿几根长筷子,放在甲鱼旁,它便上前抓,逗它急了,它的倔性便来了,缩在壳里,怎么逗它,它都不出来,在这时,爷爷就抓住这只甲鱼到后厨房去了,再待爷爷喊我之时,我便知趣的跑进后厨房看他做甲鱼钵子。先把切好的甲鱼肉洗净放在一边,往煮好的水里放入佐料,汤渐渐呈现浓白色时倒入甲鱼肉,放入干辣椒等提味,我是一个不吃辣的常德人,故传统吃法的甲鱼钵子我不爱吃,可爷爷的甲鱼钵子却合我味。还要放些胡椒、花椒、八角等,不仅为了提鲜,为了养胃、健康。撒些盐,盖上钵盖,大火焖煮,甲鱼钵子便初步完成,只需要端上饭桌,就可食用了。甲鱼钵子上桌了,新年便来临了。甲鱼钵子便是对去年自己成就的褒奖,甲鱼壳旁的肉,便是最爽滑的地方,晶莹剔透,很嫩,因为与浓汤混合,变成了一种超级味觉享受,一吸,浓汤下肚,暖胃,暖心扉,吃完甲鱼,蔬菜也上桌了,就着浓汤,很快就烫熟了,菜的清香撞上甲鱼汤的浓郁,别有风味,最后饮汤。浓汤,驱走冬日的寒冷,像冬日的阳光,并不是炎热的,是心头的暖,温暖整个严冬。思念融入浓汤,融入那冬天的记忆,永存不忘,愿时光不老,岁月多情,愿爷爷一直是记忆中的模样。700字 初二
-
舌尖上的涌动每个人的舌尖都珍藏这一段故事,每一家的餐桌都流传着一种家风,随着时光愈远愈浓,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的涌动越强烈,打开记忆的闸门,任什锦流年里的往事从舌尖涌动至心头。“食粥、喝茶、煲汤”是南方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三水。而北方土生土长的姥姥却偏爱清粥咸菜。一碗黏稠润泽的白米粥就着一碟青翠欲滴的小黄瓜她总能吃得津津有味。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白米饭是稀罕物,要先乘给老人,然后才能煮成粥分给小辈。久而久之,姥姥就养成了喝粥的习惯。我问姥姥:“当时您们都愿意做吗?”姥姥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我们都愿意呀,好吃的东西就要留给老人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人在意“只将食粥致神仙”的长寿秘诀,却无一不遵循“好的东西要给老人”这一传统美德,这其间涌动的至孝至爱,透过氤氲的香气绵延后世。岁岁年年菜不同。逢年过节,菜式翻新,而餐桌上总给红烧肉留下一席之地。一盘红昂昂烂融融肥颤颤亮晶晶的红烧肉端上桌。大家浑身抽搐两眼发直,十几双筷子颤抖伸出碰到一起,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入嘴即化,味蕾开花,舌头打着卷儿往里吞。十几张笑脸在觥筹交错中温暖了屋子。在少肉时期,人们只是为了用红烧肉的肥厚重味“打牙祭”,但在“各扫门前雪”的今天,人们更渴望团聚一堂的红火热闹。在舌尖涌动着儿时味道的同时,思绪也飞回了一家亲的温暖时光,心底也会涌动友爱团结的精神。每逢佳节思乡味,落叶归根了乡思。每到闲暇时,总会思念老家的油饼。儿时的我,最喜欢腻在姥姥身边。看姥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当热气腾腾的饼一上桌,抓过一张,用力咬一口。满口的弹牙香滑,厚重慰帖,缠绕在舌尖,久久不散。美味是最浓乡愁,是深入骨子里的。它勾起我深沉的怀念,也正是因为这种涌动的情感才使我对故乡充满了归属感,对生长在神州大地充满了幸福感。蒸煎煮炸,柴米油盐不仅是为了满足果腹之需、口欲之观,其间涌动着浓厚的民间情感,涌动着纯朴家风。无论是清粥咸菜的平淡宜人,还是满汉全席的丰盛华贵,都承载着中华情,流传着中华德,涌动着中华魂。800字 初二 叙事
-
舌尖上的浪费自古以来,中国便是美食大国,中国人爱吃,会吃,痴迷于吃,所以也便有了“民以食为天”之类的俗语,但是,中国人真的能算是“吃货”吗?我倒不这样认为。最近,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做了一部大型的纪录片,是有关于中国人的吃这方面的,叫做《舌尖上的浪费》,素闻“舌尖上的美味”,哪来“舌尖上的浪费”?奇特的标题将我吸引。从不关注CCTV1的我竟也看的津津有味,新闻中的调查是针对一个省,只是一个省,就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食物被浪费,而在这百分之二十中,餐馆的浪费就占了绝大部分,在记者去餐馆做调查时,餐馆的负责人几乎都是用相同的口吻说着这件事:去餐馆吃饭的的大部分都在意于面子上的问题,吃不完时打包带回家的人很少,而人们点餐时又会点很多的菜,似乎在他们的心中,吃饭完后剩的多多的,就会让别人有好感,会给自己涨面子,可是,这是明晃晃的浪费啊,浪费并不光荣,浪费可耻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的人,本质上差不到哪里去,只不过国人差了一点自觉,多了些许虚荣,有的人,月薪并不高,但是为了请客撑面子,一顿饭就会花去不少钱,剩下的日子有的节衣缩食,有必要吗?实在是划不来。但,这还算好的,这种人浪费的是自己的钱,有些人,公款私用,名义上是公司单位的这样事那样事,实则全是自己的私事,不是自己腰包里出来的,用起来不心疼,有的一顿饭吃几千块算少的,吃到上万也不稀奇,但是,如此巨额的食物,吃进肚子的,究竟又才多少?,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浪费的粮食,够两亿人吃一年,或许还有剩余,所以,请大家爱惜粮食,别让“舌尖上的美味”变成“舌尖上的浪费”。650字 初二
-
舌尖上的记忆这是我离开兰州的第九个年头了。人在四川,自然身不由己,川菜的辛麻早已浸透到了我的每一个味蕾当中,但每每看见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火锅时,食欲有是有,却始终勾不起我内心深处的悸动,于是,我越发思念家乡的牛肉面,想念那碗醇厚的汤,劲道的面。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了兰州。还在火车上时,我就打定主意,到了兰州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牛肉面!一下车我就直奔兰州市最好的牛肉面馆而去。原打算只要一两面,可是店里浓浓的肉汤味挑拨着我,勾人食欲,我忍不住点了三两面,并盛了一碗泡菜,找到个空桌子坐了下来。伸出筷子,挑起两根面,洁白的面条缠绕在深褐色的筷子上,说不出的诱惑。面入口的一瞬间,我全身都紧绷了起来,鲜弹的感受通过味蕾直达全身各级组织,灵魂不由得随之一颤,碗中蒸腾而出的热气将我熏出泪来,这就是我舌尖的记忆啊,否则为何会共鸣得如此强烈。然而这之后,却再没有了第一口的震撼与感动,我淡淡地吃完了整碗面,被撑得几乎走不动路。我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大厅,不禁忧伤:原来我思念了这么久的家乡美食,舌尖记忆,也不过尔尔?返程的火车上,我趴在床上,看着火车渐渐离开熟悉的故乡,心里萦绕的惆怅也越来越浓,我终于想通了。原来,我思念的并不是牛肉面,而是家乡!我对牛肉面不过是一种执念。岁月如绸,执念成茧,但将那茧剥开,有的也不过是一根细丝罢了。有的事,只能放到心底来回温,就好像,有的人,只能在记忆深处缅怀,而如果再见,只不过是失望地叹一声:“不过尔尔”。所谓“舌尖上的记忆”,终究也只是我对家乡的一份眷念罢了。600字 初二 记叙文
-
舌尖上的_不知不觉,高一已在我们的记忆里悄然离去,带走了一丝少年的轻狂,高二的生活也接近了尾声。站在高二的尾巴上,回想着高二的生活,高二特有的味道,强烈地刺激着我的味觉,忽地触到了酸酸甜甜的滋味……草莓味的高二告别了略带懒散的高一生活,亲切而又新鲜的环境,各具风采的老师,同学奋笔疾书的身影,一波又一波的冲撞着我的眼帘,于是常常有种酸酸的感觉,使我禁不住地流泪,有些失落,有些胆怯。草莓淡淡的酸味就如同我的高二生活。苦柚味的高二到了高二下学期,教学的进程更是一天天地加快,每天都忙忙碌碌,每天的时间都似乎很快的逝去,我常常感到一阵的无奈。唉,苦柚,入口的苦涩让我无以下咽,正如我的高二生活。薄荷味的高三体育课上,男生们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在竞技中体会那份刺激和快感。女生则大多选择运动后坐在草地上,或看书,或三三两两的聊着天,在交流中收获友谊的快乐。在教室里,操场上,在同学们的眼神中,分明是属于我们的青春在跃动。哦,清新的薄荷味,我们的高二生活!西瓜味的高二在高二,虽然学习很紧张,但我感到的是充实,虽然也会感到压力,也会因成绩的退步而郁闷,但是总有同学会让气氛变得轻松不已,感到快乐。西瓜,甜甜的滋味,一如充满希望的高二!我用舌尖收集下我高二的点点滴滴,多彩的高二,多味的高二,在充满水果味的泡泡中,我快乐着……550字 高二
-
舌尖上的爱炊烟在屋顶上升起,犹如一缕缕轻薄的丝绸在风中飘荡……时光似乎又回到那个温暖的下午,暖暖的阳光照射在窗台的一角,厨房里咕咚冒泡的锅洋溢着幸福的味道……系着围裙的奶奶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忙碌着,把一棵大白菜一层层地剥开来,又把最外面的几层菜叶放在一旁,只留下一颗小小的白嫩菜心。又取来另一棵大白菜,仍然如此,只留下小小菜心。我有些不解,奶奶笑了笑,眼旁的鱼尾纹淡了下去,摸了摸我的头说:“菜心是白菜中最好的一部分,最有营养,而外面的菜叶,保护了菜心,却饱经风霜。”看着奶奶慈祥的笑容,一种伤感突然袭上心头。是啊,奶奶就是外层的叶子,我就是受保护的菜心,奶奶为保护我不受伤害,饱经风霜,风吹雨打……奶奶手脚麻利地取出一整块牛肉,又用刀切成一片片,然后放下刀去热锅炒菜了。趁着这个空儿,嘴馋的我悄悄地快速拈起一块牛肉塞进嘴里,窃笑了起来。见奶奶没发现又拈起几块牛肉塞进口中,这次可没那么走运了,恰好被奶奶抓了个正着。奶奶用手中的小勺敲敲我的脑门,嗔怪道:“小馋猫,又偷吃!”可却没有一丝责怪之意,还边说边拈起一块牛肉塞进我鼓鼓的嘴里。奶奶把牛肉推进锅里,加进各种调料,用铲子不断翻炒,再盖上锅盖,焖了几分钟,关掉火,举起锅,倒进碗里。奶奶撩起围裙擦了擦手,拿出筷子夹起一块牛肉递到嘴边吹了吹,放在我的嘴里。我享受地闭上眼睛,熟悉的味道回荡在唇齿间……550字 初中
-
舌尖上的美味舌尖上的美味秋风起,蟹脚肥,秋天正是吃螃蟹的好时节。10月2日,爸爸值班回来买来了8只大闸蟹,它们呈灰绿色,如我手心般大小。最引人注目的是前面两只大钳子,张牙舞爪地摆动着,威风凛凛。我十分兴奋,嚷着让妈妈快点烧螃蟹。大约过了20分钟,厨房里飘来了阵阵蟹香,螃蟹出锅了,这时,它们的颜色变成了橘红色,很诱人。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只螃蟹,“哎呀,烫死我了!”我边叫边甩手。爸爸瞧我这猴急的样,笑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别急,慢慢来。”片刻后,螃蟹没那么烫了。我马上拿起一只螃蟹,掰开蟹壳,黄灿灿的蟹黄展现在我的面前,油亮油亮的。我忍不住添了一口,“真鲜,真好吃呀!”妈妈帮我在蟹壳里倒了一些醋。我蘸了一点儿醋,咬了一口蟹黄,油而不腻,甭提多鲜美了!顿时,我食欲大开,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把蟹壳消灭得一干二净了。我抹抹嘴巴上的油,拿起圆鼓鼓的蟹身,用力一掰,饱满的肉暴露在我面前,白白的、嫩嫩的,真馋人。我轻轻地咬、慢慢地品,软中带劲,太好吃了。吃完蟹身子,我开始对付蟹脚。我拿起一只大钳子,用力一掰,使劲一咬,嘴巴一吸,一大块肉滑进了嘴里。我细细嚼着,悠哉游哉,一旁的爸爸笑呵呵地说:“你真是一个小吃货。”终于,一只螃蟹被我吃完了,嘴里还留着丝丝鲜香。我咂咂嘴吧,意犹未尽。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有许多美食正等着我们去细细品尝呢。550字
-
舌尖上的青海早就听说青海的景色很美,但当我到了青海后才发现青海的美食和景色竟也不相上下。一到青海,当地的叔叔就把我们接到一个隐藏在防护林中的野炊基地。一下车,迎接我们的是洁白的哈达和三杯酒。这三杯酒可是大有名堂呢!叔叔告诉我,这三杯酒叫“下马酒”。在古代,人们没有汽车,只有骑马去拜访远方的朋友。因为旅途十分遥远,所以客人到达时会很劳累,于是主人就会用这三杯“下马酒”来迎接客人。这三杯酒,可不能是普普通通的酒,必须是地道的白酒或青稞酒呢!喝完了“下马酒”,我们就被带到一张准备好的大桌子前坐下。好客的当地人先端上一盘青稞面饼,再端上一盘“狗撒尿”,然后再捧上一大盘凉皮,这样开胃菜就上齐了。我认为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狗撒尿了”。它之所以叫这个奇怪的名字,是因为它在做好类似于麦糊烧一样的皮后还要再淋上一层酥油,而淋酥油的样子就像狗撒尿了。在开胃菜之后,我们把肚皮都敞开了。当地人紧接着端上了主菜——全羊宴:羊肠、羊肚、羊排、羊腿……一切与羊有关的美食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就拿羊排说吧,这里的羊排色泽晶莹剔透,远远的,一股清新的青草味钻进了我的鼻孔,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尝尝。我抓起一块羊排,塞进嘴巴,酥软中带着韧劲,极其可口,就着特别酸特别浓稠的自制酸奶我一口气就吃了个肚儿圆。青海的美食真让我流连忘返。在回家的路上,我还一直请求爸爸明年再带我去品尝青海的美食呢!550字 四年级
-
舌尖上的美食瘦肉丸的滋味实在是销魂,爽滑软弹的肉配上新鲜的配料,吃进嘴里,就像烟花在绽放。作为全宇宙顶级的吃货,此生唯瘦肉丸不能负。瘦肉丸原本的样子是白白的,滑滑的,薄薄的。白得像一块无瑕的白玉,滑得像抹上了油,薄得像一张纸,好像一阵微风就可以被吹得无影无踪……煮熟了之后,和大拇指一般大小,QQ的,弹弹的,像一个蹦跳的皮球。瘦肉丸的做法非常的简单,但同时也要有些小技巧。先在一块板上放些适量的肉,然后再拿一把勺子,快速地将肉刮进锅里,肉末们像豆子蹦蹦跳跳地跳进了锅里。等待两三分钟就差不多熟了,打开锅,一阵肉香味扑鼻而来,拿起漏勺将瘦肉丸捞进塑料碗里。最后再将加些汤放在碗里。你还可以放些配料:碧绿的葱、芹菜末、虾皮、碎碎的榨菜末……放完配料,就可以开动勺吃了,捞起瘦肉丸,仔细观察瘦肉丸,还在勺上微微地颤抖,像喝醉酒的大汉在街上晕晕乎乎地东走西走,摇摇摆摆。吃进嘴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像QQ糖一样,非常有嚼劲。咬上一口,里面的汁还会喷涌而出,真是美味极了!瘦肉丸吃完之后,还唇齿留香,一种还想吃无数次的冲动。连我这个最挑剔的吃货都说好吃,你们肯定也会觉得好吃的,快来尝尝吧!保证你们吃了不会后悔,也会有和我一样的冲动。我认为舌尖上的美食非瘦肉丸莫属了,其余美食全部是它的手下败将。你们看了,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啊”?55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