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救寺游记700字

普救寺游记

7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天地悠悠,一座古朴庄严的高塔立于其间,抬眼望去,庙宇殿堂掩映于绿影中,生出几分神秘。这座寺庙,名曰“普救寺”。

跨进寺庙大门,入眼处是无尽的石阶,延伸向更高处。石阶饱经风雨,早已留下岁月的沉淀。旁边是雕刻精致的护栏,缠绕着褐色铁链,铁链间挂着一把把形状各异的铁锁,它们寄托着游人虔诚的愿望。踏上石阶,缓缓而行,用心感受这份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这样一阶一阶的靠近这座幽静的世界,仿佛内心的浮躁也渐渐消弭,只留下前所未有的宁静平和。

心怀崇敬,我站定,仰望这座十三层的四方形的古塔——“莺莺塔”。每一层的檐角处,一个铃铛在风中徐徐舞动,清脆的铃声仿佛飘荡在耳边。这座莺莺塔似乎是脱离了时间之外的事物,任时光匆匆流去,它依旧典雅,平静,如不食人间香火的贤者。就这样静静的驻足于塔前,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升华。

带着好奇,我在树影斑驳中来到莺莺塔下的击蛙台。据说,在击蛙台上以石相击,塔上就会传回“咯哇!咯哇!”的回声,让众多来者惊叹。我紧紧握着手中的石头,用尽力气向击蛙台击去,一声清脆的“啪”,紧接着是上方传来的一声更为空灵的“咯哇!”在空中回荡,果真似青蛙的叫声。我眼前一亮,不顾手掌被震得发痛,又连着敲了许多下,只见蛙声一片,互相重叠,互相交错,让我叹为观止,不禁感叹先人的博大智慧。

从莺莺塔漫步,只见一座朱墙大院映入眼帘。走近,古朴玲珑的垂花门上,“梨花深院”匾额引人注目。门两侧的诗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更是道出了这份独有的淡然宁静。这就是当年崔莺莺一家住过的院落。走在墙边,我看到月色静谧,琴声婉转,张生听得如痴如醉,踩着墙边的杏树,翻墙而入以见佳人。他们谈天交心,品析诗词,在这一方小小的院子里,与对方吟唱了多少美丽的诗篇,诉说了多少心中的密语。一段姻缘由此而生。尽管一波三折,但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虫鸟争鸣中,我离开了这片乐土。层层长阶,悠悠古塔,朦胧深院,成为我心底的美好。

没有味的茶

450字 初三 读后感

我一直把饮茶当作一个恶习,哲学家说我这是思想的觉悟,我说这是有自知之明。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你能说他是懂人参果吗?巴尔扎克喝咖啡,你能说他是在品咖啡吗?

喝茶是为了工作,茶会给我人带来很多灵感。什么黄山毛峰,西湖龙井,我们这样的人是喝不出他味道的不同的。哪怕是在家,爸妈专门给我种了几棵茶树,我倒觉得那茶是最好喝的,青青绿绿的,带着淡淡的香味,泡一杯,拌着升腾而起的水汽向四周散去,浪漫满屋。以前跟着大人去集市卖茶的时候,收茶叶的老板只会说你的茶叶不够细,卖不到这个价钱。

在这座城市,也没在茶叶上少花钱,袋装的罐装的都是大包大包的买回来。晚上遇到熬夜的时候,就泡上大大的一杯,尝不出个所以然来。有人说,酒是认杯的,我以为茶也是这样的,出外看见心仪的杯子就买了下来,现在学校给我们提供的三层书桌上专门腾出一层给买的杯子。有时候学校发的书都无处可放,只能放在床上。

古人喝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和孙子打战一样。遇上不好的天气你是喝不出神清气爽来的。就像巴尔扎克喝咖啡,晚上不眠不休,就给自己灌咖啡,最后英年早逝,不是他恶事做多,而是被喝咖啡这个恶习害得。喝茶一样,不懂的人惹上这个恶习,茶不醉人人自醉,醉了就起不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三年级
记叙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