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350字

岁寒三友

350字 五年级 写景

梅,它在别的花都凋谢的时候,独自面对呼啸的北风,沉甸甸的雪,疯狂的雷雨。顽强的从土里长出来,而且长得十分艳丽。因此李商隐写下了,寒梅最堪恨,长做去年花,千古名句。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春天来了。它枯萎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它伤心的哭了,但他看见别的花绽放的时候,它又看心地笑了……

竹,一个顽强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不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它总是顶天立地的生长起来,而且从来不想别人炫耀自己。松,坚贞不屈的典范。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在那里,为纹丝不动,像守在边疆的战士。它的叶子是绿的,一簇一簇的,像无数根针一样,时时刻刻保卫着祖国的每一寸领土。

松,坚贞不屈的典范。一年四季都笔直地站在那里,为纹丝不动,像守在边疆的战士。它的叶子是绿的,一簇一簇的,像无数根针一样,时时刻刻保卫着祖国的每一寸领土。

岁寒三友仅仅只是指三种植物吗?不是的,还指顽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吗?

五年级:陈録杨

岁寒三友

1000字 六年级 散文

坚毅:坚定有毅力。宋叶适《徐德操墓志铭》:“有所执论,发于坚毅,不可悗夺也。”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寒风,暴雨的侵袭,比不上寒冬。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冬的同时,也为冬添上了一抹绚丽的色彩——生命。古来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不乏对岁寒三友的称赞。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正如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然后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如果说首联是作者对梅花所发的感喟,那么颔联则是进入到对梅花具体形象的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疏影”、“暗香”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陈与义说:“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和张矩臣水墨梅》)他认为林逋的咏梅诗已压倒了唐齐己《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辛弃疾在《念奴娇》中奉劝骚人墨客不要草草赋梅:“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可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文人影响之大。苏轼曾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梅正如林逋的高洁情操和淡远的趣味

至于松嘛,我还是比较喜欢五柳先生在《饮酒》中的“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写青松与众草比,它不凋零。众草怎么能埋没青松的丰姿呢?经过风霜,青松不凋,而众多的草和树都枯萎、零落了。这两句是诗人“言志之词”,生长在东园的青松平时为众草遮没,高洁挺拔,卓然独立,意思为做人应当像孤松一样,不应苟合于世俗,随波逐流。

无论是哪位诗人笔下的岁寒三友,皆各有各的韵味,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是冬日里一缕金色的阳光。较之梅,兰,菊,虽没有艳丽的外表,却也是一抹“春色”,是四季中坚毅的三枝独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写景
3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