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不朽
塑料以及塑料袋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以至泛滥成灾,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如今,化学制品和塑料已经控制了我们的生活,控制了我们的地球。据报上说,在太平洋上,由陆地倾倒的大量塑料垃圾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漂浮着的大陆,环保人员称它为地球第八大洲,谓之“塑料洲”。在海浪的冲击下,“塑料洲”不停地分解塑料颗粒,谓之“塑料沙”,鱼类或其它海洋生物吃了这种“塑料沙”就会中毒死亡,即使活着的也浑身带毒,最终被端上人类的餐桌。古人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城哉斯言。
我们的文明,其实不妨视为被化学制品主宰的文明,这当然不难理解。我们发明化学制品,盛情邀请并依赖着它们。化学制品渗透了我们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看起来是它们帮助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它们替代了我们的生活
想想我们每一次购物,每一次邮递,每一次用餐,每一次消费……想想我们的每一个细节,是否都充满了化学制品,都充满了塑料品的影子?我们用化学制品壮行,最后用塑料袋打包,然后将塑料袋扔掉,扔进我们的生命终极彼岸:垃圾堆。
二百年或三百年或一千年后,我们的后人无意中挖出了这些东西,这些尚未降解,尚未溶化的东西,以为发现了珍贵文物。经过化验,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这些是剧毒垃圾,在第八大洲即“塑料洲”下夜以继日不停地放毒,土壤、水和空气都被毒化了。难怪地球上草木稀疏,瘟疫不断,生灵灭绝,人心迷悯,诗意无存。
他们绝望地望着那些古老的塑料袋,那些不朽的垃圾,半天才说出一句话:“先人啊!这就是你们留给我们的礼物,这就是我们拥有的文物?作孽啊!”
无高三
葛覃
在一个幽静的山谷中
一丛丛葛叶欣欣向荣
在春风的吹拂下眨着杏黄的眼睛
几只受惊吓的黄鹂飞向对面山坡上的灌木丛
遥望着山谷边晃动着的葛叶
呼朋引伴打破了寂静的时空
在夏的怀抱中
葛叶早已爬满了山谷郁郁葱葱
蓬勃的生机遮住了大地火热的心情
炎炎的日光照耀在有气无力的小溪上空
天籁之音时断时续
山谷中飘来一朵桃红
当葛叶陶醉在溪水的秋波里
丝丝凉意游荡在山谷的心胸
镰刀在纤纤细手中舞蹈
葛叶在叹息中纷纷离开葛笼
根根葛条长蛇般在游动中积聚
乖乖的盘定身形步履匆匆
经过烧煮去皮变成柔韧的丝线
在梭子的往返中显得格外的从容
裁成的新衣收获着温馨
新嫁娘的日子在修炼中变得鲜红
清洗完新旧衣服换上心仪的衣衫
在西风中拜见阔别已久的父兄
火火的心化解着浓浓的亲情
葛叶在炉膛中消融
相关推荐
-
现代人清晨,明媚的阳光早已射入了我的房间,但我却迟迟不肯起床,直到8点多才起来。而且这天早上直到10点钟,我都在家里享受着电视和电脑给我带来的欢乐,这就是我们21世纪的高科技呀。想想旧社会的人们,真是可怜,要是晚出生几十年,就也能享受到现代的高科技了。十点过后,我就和我妈出门了,打算出去吃肯德基(KFC)。于是我们就叫了一辆黄包车出发了,在路上,我们也只是一直在闲聊,谈及到了学校,生活等多方面的话题,不过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 快到肯德基那家店了,我才注意到骑黄包车的车夫穿着一件不算怎么名贵,但也还算得体的西装。于是我就笑着和我妈开玩笑说:“现在的人真是太有钱了,连一个骑黄包车的车夫都能穿西装。”我妈也没怎么回答,也许是我说话的声音太低了,再上周围比较吵,所以她没听见吧,我也没有重新提起。在路口下车后,我们就直奔店内了。在离店门口大概10米的地方,我看见跪着一个女生,看样子是个中学生,还穿着校服,可是我看不出是哪个学校的。在她的腿边有几张纸,上面写着许多字,我想可能是遇难了,希望寻求社会的帮助吧。可是周围没有一个人在看她,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她身边停留一会,就连旁边卖小吃的几个摊主也躲到几米之外了。我也没有多看,就进入了肯德基的店内。刚进门,就看见一个小女孩因为跑得太快而摔倒,接着就发出一声抽噎的哭声。我犹豫了一会,好象觉得事不关己,她的父母会去扶她的,可是过了2秒钟,还是没人扶她。我就走了过去,没想到一个青年快我一步,在我走进那小女孩的时候,他已经把她扶起来了。对此,我没有埋怨自己什么,只是静静地问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去扶她呢。当然,谁去扶她这不重要。但是作为一个早已看见,却还会犹豫的我来说,我在道德问题上反映太慢了。无论是这件事,还是那件事,我都没有再深思。买完想买的食品后和我妈一起走出了店门,刚出门我看到的还是那个跪在路边的女中学生,还不时用卫生纸擦眼泪。于是我就悄悄走近,看了眼她腿边的纸上写的字,但也没怎么看清就坐上了回程的黄包车。我只看清了那几个排头用黑笔写的标题——“来自山里的呼唤”。我觉得她好象还挺有文化的,可是为什么……路上,我一直在想那个女中学生的事,若非不是家中遭难,又怎么会跪在路边呢,这不是沿街乞讨,而是在寻求社会的帮助。可是从我看见她,到我离开肯德基,始终没有一个人注视过她,也没有一个人看过她那张纸上的内容,更没有人询问过她的事迹,有的,只是地上的那几个硬币。难道那几个施舍硬币的人都以为她是为了乞讨几块钱而跪在那里的吗?我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件事,而且也不知道该如何评论,我也只能置之不理,让那女中学生等待有心人士的救济吧。我在离开前,曾想对她说:“不要跪了,普通人没有办法帮助你,也不会帮助你,你应该去寻求政府的帮助呀。”但我还是没有说出口就离开了,这个意念也只是一闪而过。事后,我问我妈对那女中学生有什么看法或者有什么想法,我妈竟然问我哪个,好象就没看到过。我就告诉她是跪在路边的那个,她回答说:“不用管她。”我妈是个小学未毕业的农村人,对于也是来自乡下的女中学生,我妈竟然也说不用管她。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社会呀,我们中国乃“礼仪之邦”,可是如今,竟然连人与人之间的关心都没有了,真让人心冷。我不知道那女中学生以后会怎么样,希望她能遇到好心人的帮助吧。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
-
不朽他没有李白一身白衣任意飘于雨雾间的仙气,也没有杜甫忧国忧民古朴笔墨中寄托的深厚情思,但他“大江东去”,“自比闲人”的豁达豪迈流芳百世,永垂不朽。林语堂先生说:“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不错,一提到苏东坡,必会让人感叹这文人活得精彩,他拥有文坛上首屈一指的地位,政坛上的巧舌如簧,高瞻远瞩,着实是难得的才干,家庭中有一个有思想的父亲,有肯为自己操劳的妻子。当然,人生中难免会有波折,但贬谪途中的他,一直把着乐观上进的心态,让他的人生又得到了升华。他的诗词不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圆时的仰望,醉意中的苦闷,最后都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亲切祝愿,如茶香般的淡雅,如绸缎般的朦胧,让这首诗的芳华缓缓流入人们的心田。笔锋下的百变,不得不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又是一千古不朽的佳作。赤壁战场上的烽火狼烟,惊涛乱石;公瑾谈笑风生中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在他的笔下淋漓尽致。苏东坡,他有闺秀之细腻,浪子之气概,诗词的两极变化,让他成为世人口中的神话,不朽的经典。他的精神不朽,饱经忧患拂逆,人性却更趋温厚,并没有丝毫尖酸刻薄。在贬谪途中,难免会有苦闷与不满,但经心灵的洗净后,都转变为阳光的正能量。自比院中闲人,心中可是何等的随遇而安,他视一切痛苦为过往云烟,看淡世间凡俗,留给自己的只有心中的一方净土和一抹斜阳。他一生清贫,为人坦荡,处处为百姓着想,他对权利视而不见,只求自己舒服安逸,百姓安乐太平。他不像陶潜一样把入仕途看作一生的抱负,他也比辛弃疾拿得起放得下,他始终富有青春活力,始终拥有浩然之气。“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世人都知道苏东坡,但并非真正了解他,我也一样,一本书不能真正诠释一个伟人,也许一个伟人还犯过错,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被记载,但他有公认的不朽之作,不朽之人格,这是值得尊敬的。我们怀念苏东坡,怀念曾经拥有他的一段历史,更怀念他与世无争的怡然自得,更怀念他将涓涓苦水和人生的压抑融于笔尖下一股清流的不羁,我们将把这份怀念传承下去,将他们成为不朽的佳话。800字 高三 读后感
-
不朽读后感阿涅丝,阿涅丝……我的心底一直在呼唤的一个名字。这段时期以来,确切地说也许是天性使然,我一直有一种妄想逃离的愿望。与昆德拉《不朽》中的阿涅丝惊人的相似,我也梦想来到一个自然的环境中,过着简朴的生活,消失在繁尘和喧嚣背后,消失在喜欢的人、讨厌的人、无所谓的人……各种各样的面孔背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丰富迷人的面孔变得狰狞和可恶起来,我开始讨厌面孔,因而更加悲切地热爱起大自然。阿涅丝也如此,她酷爱原始森林,幻想着住在靠近森林的小屋子里,一个人孤独地生活。阿涅丝喜欢孤独,她的世俗的生活可谓顺利、美满,然而她的心中始终有个力量:到大自然中去,一个人孤独地活着……这种执着的愿望象海水的暗力,越来越汹涌,终于将她推上难以承受的生命浪尖。她注定要回到孤独,不是吗?她喜欢舍弃。与妹妹洛拉不同,阿涅丝有一个向上的身体和向下的脑袋,“身体如火焰升腾而起,头却微微下垂,凝视地面,抱着怀疑的态度……”她的人生哲学是做减法,阿涅丝总想让自己消失在别人的视线之外,而洛拉,总是喋喋不休地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加法,以证实自己的存在。洛拉有一副向下的躯体和向上的脑袋,“充满幻想,昂首向天,身体下坠……”许多人在世上想变得不朽。渴望世俗的不朽使人们产生无数的追逐竞赛。阿涅丝不在乎,就算长时间地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又如何,她要的是真实的自我灵魂的不朽。阿涅丝是幸运的,她做出了独居瑞士的决定,她要回巴黎告诉丈夫和女儿这一决定,却很快在一场意外中丧生。在她死亡之即,她面上的微笑透露了一个秘密:她知道自己要死了,她感到快乐,因为她已踏上理想的路,她的灵魂飞越肉体去向真正美丽的不朽境地,读后感《不朽———咸咸读后感》。人是如此的相同,又是如此的不同。与淡然的阿涅丝相比,小说中还有一个加法代表者:超时空的贝蒂娜。贝蒂娜也在创造不朽。她耗费了大量心机,想创造世俗的不朽,她千方百计地成为年迈的歌德的情人,并在歌德死后贡献了大量不尽真实的资料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和不朽。然而现今看来,她那流传下来的“不朽”和克里斯蒂安娜这根会咬人的大肉肠留给人们的笑料相比较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还有阿涅丝的妹妹洛拉,当洛拉和贝尔纳的感情出现一点点问题时,她惊慌了,要以一切手段来证明她对他的重要性,甚至不惜用自杀来要挟所有的人。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让别人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对于那些把世俗玩弄得无比娴熟的人来说,愿望转化成权利,他们胜利了,他们是人权的斗士,他们能够最快地找到他们的价值。而阿涅丝不会这样做。如果要靠与别人的“斗争”来体现自身的存在,她宁愿不要。对于阿涅丝,人生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所以她宁可象一片羽毛,轻轻地飘走。阿涅丝死了,短暂的悲伤很快被忘却。洛拉和阿涅丝的丈夫保罗结了婚,并生活得快乐美满。有些人的幸福注定是要建立在对某个标的物(可能是羡慕的人)的“复制”的基础上。打个比方说,如果洛拉在年青时遇见了未婚的保罗,他们结了婚,也许他们过得并不会太好。洛拉从小就崇拜阿涅丝,从她那个迷人的手势开始,她也学阿涅丝的手势,阿涅丝喜欢戴墨镜,她也戴,以至于阿涅丝放弃了墨镜;阿涅丝有丈夫,但洛拉相信自己更适合他。洛拉在不知不觉间“复制”着姐姐阿涅丝。过度的复制会变成一种抢夺,或者说成为一种侵略。但洛拉喜欢这种复制(侵略),她通过这些行为找到了自我的存在。可我要说的是阿涅丝的死。阿涅丝的离去(形式上的消亡)是必然。她讨厌这个满是面孔的世界,如果(请不要觉得奇怪和惊讶),如果能够象阿涅丝那样遇上一场车祸,迅速地离开人世,这将是一件多大的喜事!生是上帝赐予的最大的礼物吗?不,死亡才是上帝给于人类的最大的恩赐。上帝对阿涅丝是仁慈的,她消失得如此迅速、及时,仿佛一阵风吹过的涟漪,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不留下一丝痕迹,也不给人多添一点麻烦,甚至还留下一种别样的微笑。至此,阿涅丝的死变得多么美好!阿涅丝的死让我羡慕和向往。一种淡淡的凄楚。我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却期待着完美的死亡。矛盾吗?其实并不。因为我的内心孤独。有的人的`灵魂总是孤独的,不知幸或不幸,我恰是这样的一人。到乡村去,住在小小的院落里,离大自然近一点,瞧瞧这个充满了丑陋的世界,只剩下手里的一捧鲜花可以称得上美丽……这样的暇想萦绕脑中已经很久。所以当我看见阿涅丝,这个坦然地做减法的阿涅丝,我是那么的熟悉,我想叫住她,等等我……等等我。夜色渐渐地沉了下来,我走到宽大的玻璃窗前,揉揉酸胀的双眼,望向窗外亦幻亦真的俗世景象。我好象看见大片苍绿的原始森林,高大笔直的丛丛林间,一阵阵白茫茫的雾气飘过,忽尔袭来,忽而褪去,好似少女用双手高举着洁白的纱,在林中轻快地穿梭奔跑。那缈缈的雾气(轻纱)片片飞来,又片片飞去。那是阿涅丝梦寐已久的原始森林。森林中道路分成一条条小路,小路再分成一条条小径。阿涅丝穿着松针和白桦树叶织就的衣裳,只是个背影,看不见面孔,或许根本就没有了面孔。她的手里捧着一束蓝色的勿忘我,这是她在俗世唯一愿意见到的东西。阿涅丝踩着地面厚厚的落叶,越走越远,消失在茫茫的深雾里。兰波的诗成句地飞来,带着亮光,短暂地隐现后,光影渐渐淡去,而后散作一个个字符,坠落在莽莽森林的草丛里,落叶里,泥土里。——在蔚蓝的夏夜,我会漫步小径,麦芒轻轻刺痒,踏着细草嫩木……我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去想……我走得很远,像波希米亚人一样,漫游自然……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
青春不朽人生百年尚不可得,何云万岁?——尧舜至今尚在。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山中方十日,世上已千年。何以见得?佛曰: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悲苦常存,别易会难。但,青春无尽,岁月长留。青春不朽于修习。修习是谦逊的自我提升,亦是永不丧失斗志的命途搏击。首先,自我完善的激情最为重要,若丧失“成为更好自己”的激情,或一味怠惰惫懒,只得落个“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悲凉。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己以恭俭为先。钱锺书先生学识渊博,却从不骄纵自负,正是抱有对文学不懈的坚持和发自内心的激情,才成就了他的博学广大。修习的成败与否在于有无激情与斗志,倘若人类新的千年也是丧失激情的岁月,那么人类将会用冷漠的手扼死自己的灵魂。青春不朽于静心。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提到青春,现如今更多的代名词是活力,是蓬勃,是生生不息的希冀与动力。可“静心”一词,却是被多数人所忽略的。古有方仲永,天赋异禀,奈何被世俗的阿谀奉承变得物质,再无纯净之心。最终青春还未大放异彩就破败凋零,沦为庸常生活中普通的虫豸。所以,这一必不可少的秘诀,神秘中更带了几分禅意。青春不朽于致善。激浊扬清,疾恶好善。“善”是健全人格最为基本的底线。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抑或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在抨击与喟叹社会黑暗现状的同时,更是对于“善”的心之所向与呼吁。在漫长的青春岁月中,培养一颗善心,是最为必要的。愿你永怀善意,清澈明朗。人生百年尚不可得,万岁固然亦如浮光掠影。但,青春无尽,岁月长流。韶华易逝,美德与高尚情操不逝。以道德为友、静心为本、致善为源、自勉为师,故能延期不朽。人生的不朽无谓“寓形宇内”。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生命的流逝与存在,毕竟是太过简单和不堪一击了。不朽,是超然物外的洒脱豁达,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本心与真谛。正所谓“松风谡谡,流水潺潺”。存在的过程固然短暂,但之于世界,终其一生所留存的真谛却是永恒而不朽的。它无碍于生命的长度,而取决于生命的宽度。所谓“万古长青,流芳百世”亦是如此。人说一世有三乐:开卷读书、闭门修禅、悬壶济世。如此,才可皎然出尘。人之一世三乐,于心、于己、于世,以自勉、静心、致善以律己,此可谓万岁,亦可谓不朽。900字 高三
-
老规矩不朽北京的这些老规矩,也是中国人的老规矩。重新审视这些老规矩,感到很亲切。这些朴素的话语,犹如一位长辈在耳边谆谆教导。它要求做人律己正派,谦恭有礼,忠厚传世,勤俭持家,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民族风尚在道德领域的精炼概括,是百姓自我教育的人生信条。老规矩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年,是儒家思想在百姓当中的另一种体现。读书人读《论语》《孟子》《弟子规》等,老百姓读书少,但受教育的内容是一样的。老规矩说“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弟子规》说“路遇长,疾趋揖”;老规矩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弟子规》说“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老规矩说“忠厚传世”,《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规矩说“勤俭持家”,《训俭示康》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老规矩是儒家思想在老百姓心中烙下的印记,处处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事。老规矩是日常百姓安身立命的总则,是一种自我教育的经典语录,规定具体而细致。百姓读书不多或者没有读过书,但是这些老规矩口耳相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老百姓用它教育自己,也用它教育子女,规范后代的思想道德行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矩,才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勤俭、忠厚、礼让、仁义的优秀品格,才出现了诸多的忠臣孝子、良将勇士。老规矩不老,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是历史垃圾,而是和《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一样,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拿来主义”的方法继承弘扬其中的优良传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些人自私卑劣,有些人贪污腐败,有些人妄自尊大,有些人浑浑噩噩,有些人一掷千金……现代社会,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而道德水平却不断下滑。老规矩在这些人眼里是陈旧的、过时的,殊不知这些老规矩是拯救他们心灵疾病的良方。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家风是什么”栏目,许多人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做人,诚信待人”,“做人要朴实一点,厚道一点,要实在一些”。这些对家风的解释,其实就是对老规矩的最好注解。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老规矩也能堪当大任。老规矩不朽!800字 高三 记叙文
-
现代人几天了,一直吵着毕业典礼,毕业郊游毕业玩闹包间。卡啦,这么多的名词,总让我想起《原来你还在这里》的画面,渐渐的洗手间里,只有流水的声音,黑黑的过道里,一个女孩的深情告白,月光下的回家路上,那个“还给你的”吻。所有的画面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上演着……青春的电影散场了,他们的故事却还在继续着一直到地老天荒……小说上的情节永远是那么好,好到让人忍不住向往,忍不住幻想,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的明天有多好,即使在落叶飘零的秋天,,冰天雪地的寒冬,也会有一个人一路相伴。这样,就不会再感到害怕寂寞,不会再感到寒冷……睁开眼,周围依旧好吵,似乎自己的耳边好久都没有安静了,梦中都是那么的吵,繁华的闹市,冷漠的人群,孤寂而不安的灵魂~真的是现代人,身居闹市的都市人,遗忘的那些乡村的纯朴,遗忘的那些曾经的美好……300字 高一 散文
-
不朽窗外的雨冲刷岁月记忆来不及抵挡那些在角落里的尘埃堆积着时光的线索曾经以为的美好被时光磨成碎片所有的早已物是人非不过就算所有的东西都已毁灭已不复往昔但请相信那些比灵魂更深刻的东西只会比时间长久会伴着时间长存初一:泠风100字 初一 散文
-
不朽唯爱与传承,永垂不朽。——题记微风拂过早已泛黄的纸张,谱出动人的旋律,我凝眸望去,恍惚间忆起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老人午过花甲,从事修表行业,他手艺极佳,许多人慕名而来,老人却整日忧心忡忡,他的儿子与儿媳死于前几月的一场车祸,膝下仅剩一个孙女。孙女生性活泼,爱闹,静不下心来做这慢工细活,他怕老祖宗的手艺就要断在这一代,整日愁眉苦脸,长嘘短叹,却终究狠不下心来逼迫孩子。日子就这样一日一天地飞过,老人忧思成疾,身子也越来越差,不足一月,竟已显风烛残年之态。而孙女呢?她担心垂垂暮老的爷爷,终于狠下绝心,要学这一门手艺,她将这个决定告诉老人,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老人的病情好了许多,开始耐心地一步步教导孙女这祖传的手艺。昏黄的灯光下,老人佝偻着身子,浑浊的眼里闪烁着比烟火还要璀璨的光芒,他的动作虽缓慢却十分有力,孙女专注地听着,时不时提问几句,眸子中亦有某种难以名状的光泽,两个人的影子投到墙壁上,温馨美满。时光从不留情,它飞快地走着,转眼便是三年。女孩出落地愈发亭亭玉立,而老人的背也是越来越弯曲,终是落下病根,身子更是一日不如一日,心里的火焰也是越来越小。最后,在某个冬夜,与世长辞了。但是我觉得,老人心中的火焰虽然随着他生命的消失而彻底熄灭了,可它并没有消失,它又在孙女的心中燃了起来,而且烧的越来越旺。三月后,孙女制作出一款钟表并将她命名为——不朽。她说:“唯爱与传承,永垂不朽。”老人因疼爱孙女,而不忍逼迫她,孙女因为爱老人而择继承手艺,这就是爱。而传承,就是一团火焰,它在一个人的心里熄灭了,又会在另一个人的心中燃起来,这就是传承。唯爱与传承,永垂不朽。650字 初三 散文
-
不朽泪无绝曾以为的永远,不过一瞬,此生,无言以对,回忆,反倒令人感时花溅泪,殇恨意,情绵意,空谷回荡,悠悠我心,欢笑总与泪水相伴,如今,脸上的笑容渐消,只剩一汪清泉随风而舞。悄然无声的季节,大提琴黯然失色,连琴弦也凝固在凛冽的空气之间,最后,琴,弦断,再也找不回的音色,再也找不回的曾经。泪,无声,泣,无语。伤离别离别,分别,送别:“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相爱,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承诺,太假。伤过方知悔恨,痛过才知心伤离别,伤离别,曾期盼过的一世,可如今,梦醒,人离,渐行渐远,如胶似漆如今也变成了两朵妖娆的彼岸花,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不定生死。月沉寂等你回眸,忘你回首,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回忆,自是痛,感谢曾有过的美好,感谢曾带给我的快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庭外如云如雾,静浸着一弯残月的清光。云海翻腾,月影摇摆,“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一壶剩茶还微暖得,三年,三年的相聚,如今都各奔天涯,有些故事还未讲完,那就让它沉默,然后埋葬。有些人匆匆告别,那就让他深埋脑海,然后回忆。我曾以为他们会永远相伴与我,而今都已消散再这个花花世界,在茫茫人海中一次次擦肩而过。庭院无语,寒蝉沉默。450字 高一 散文
-
不朽我翻开史书,问它道,“什么是不朽?”它不应声,只是风吹得它哗哗作响。一.李白已是黄昏时分,我看到落魄的老人跟在一队人马后面,身上的镣铐哗哗作响。前面的士兵拿起鞭子抽向那个老人,我不由得惊呼了起来,却发现无人看向我。我想,我的思维开始游荡。他衣衫褴褛,目光涣散的走在最后一排,士兵不由得怒道,“李白,你怎么还不快走?”说罢,又要举起鞭子,老人裸露的皮肤上满是触目惊心的伤痕,听到名字的一瞬间,我有些呆滞,竟然认不出他就是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那个得意,潇洒,俊俏的书生,恍惚间,我竟然微微的有些心疼。天快要黑下来了,一行人马停在驿站里。李白和一群人被赶到马厩里去,士兵们在喝酒吃肉,谈笑风生。我看到他的嘴唇微微的蠕动着,“酒。”却无人理会他微弱的呢喃。这样子的诗人,却只能与马为伍。不知怎么的,我就想起几十年前的他站在轻舟上,得意的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样子,而如今的他,就连子美也以为他早已故去,悲情的“投书吊汨罗”,那个诗意的早晨,竟是再也回不来了。他就那样的站在船头,怀着对长安的满心憧憬,带着对政治的无限渴望,乘上了小舟。轻舟只荡漾在那个早晨,荡漾在天门山的碧水中,荡漾在无数人的心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世间已再也没有那个豪放潇洒的太白,剩下的,只不过是这个落寞孤独,政治失意的老人罢了。他的胡须已经斑白,我望向他目光涣散的双眼,却望不穿他的心思。他重病缠身,奄奄一息的模样让我很想问问他,到头来,一无所得,流离于发配之中,他现在到底是什么心情?我看到他的嘴角浮出一丝笑意,不知他是不是想起那个与贺知章畅饮的午后,金龟换酒的豪爽?那些时光,足以成为不朽。太白,可愿与我共饮一杯?今夜不醉无归。二.袁崇焕我看到你跪在大殿之下。殿堂上的君王冷眼看向你,你不作声,身上白色的囚衣刺痛了我的双眼。“袁崇焕,你还有什么话可说?通敌卖国,罪证确凿。”温体仁的声音在一旁响起,你看向他的目光中,充满了不屑,“勾结内阁大臣钱龙锡,这些罪名足以判你死罪。”你听着话,眼睛却看向殿堂上的君王。君王背过身去,淡淡地说道,“来人,将罪臣袁崇焕带下去,改日定罪。”你的眼神中似有淡淡的悲伤与无助,不似你固守宁远时坚定的眼神,面前的这个人,给了你实现抱负的机会,平台召对时,他曾经那样子的信任你,可是现在,他又亲自将你送入大牢,不肯相信你。身后的人将你拉下去,你还看向大殿,仍然期盼他能相信你,可是。我看到你在牢中失落的样子,当年固守宁远时的坚定,意气风发的诛杀了毛文龙,全然不顾恩师孙承宗的劝告。自负,骄傲,坚持,努力,这是全都是你,不管怎样,你仍然是那个令我动容的袁督师。当年小小的宁前道,孤守宁远的无名小卒,到令皇太极也不得不钦佩的袁督师。刚愎自用的杀了副总兵,又妄自杀了毛文龙。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你,有人误解你,有人不了解你,有人痛恨你,然而你就是你,不曾改变。你的信念始终在那里。令我动容,令时代动容,令无数后世人动容。三司会审你被除以凌迟,当你被押上刑车时,我看到你叹了叹气,整个北京的百姓都不理解你,你被误解,被批判,被众多的脏物投掷。在行刑台上,你念出了自己这辈子最后的话。“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三千多刀,一刀一刀的割在你的身上,我不知道那是怎样的痛,可是我突然有种锥心的痛,在身上无尽的蔓延,看着鲜红的血液不断不断的从你身上流出,我却无能为力。百姓争着要吃你的肉,所有人都拍手称快。袁督师,这就是你所尽心尽力所要保护的王朝的子民,你值得吗?我终于不可遏制的哭了出来。“崇焕妄杀文龙,至是帝错杀崇焕。自崇焕死,边境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明史》这样评价你,我不知道九泉之下的你看到这段话会是怎样的心境,你这一生,辛辛苦苦,都是为了大明王朝,死后被明朝唾弃,厌恶,误解,而清朝,却为你平冤昭雪。我那样迫切的想问一句,“如果生命再重来一次,你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你还会选择这条路吗?”我觉得你一定会微笑的回答我道,“再来一次,仍然无怨无悔。”三.结尾我呆呆的醒来,泪水沾湿了枕巾。一觉惊起,竟已是黎明了。我看向史书,再不用,再不必回答不朽,我已明了。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
现代人应拥有的财富现代的人,从小就开始上学,所以不缺乏知识,因此,知识就不会被人重视,即不是过于重要的财富;现在的医学空前发达,身体健康?绝对不在话下,那还算是很重要的财富么?现在的就业机会也很大,要赚到钱,也很容易,那钱也就不算是财富!那么什么才是现代人已经拥有的财富呢?你想过吗?在日常生活中,你回和陌生人打招呼么?你会和不熟悉的人出去玩么?你会和跟你仅见过几次面的人去吃饭么!做这些事,除了和你的家人外,还会和谁呢?你知道么?对,是朋友!有了朋友,你就会在你无聊的时候,给她打电话,和她谈心;有了朋友,在你困难的时候,她就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帮你摆脱困境;有了朋友,她就会替你排忧解难,让你重新做回快乐的自己!真正能交心的朋友,不算太多,但是你可以把握住她们,只要把握住了,你就永远不会感到孤独。朋友,他是一个名词,所以在运用这个词时,就要用一个形容词修饰。有的是好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你可以尽情得敞开心扉,阐述你年内心的故事,你憋藏了很久的话。好的朋友,品格好讲信誉,所以就不用担心她会把你的秘密说出去,这样,你既可以使你心情舒畅,也会让她认为你已经把她当成了家人,你们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她也会为你付出的。而坏的朋友,当然,是不能够交心的,万一她把你的秘密说出去,那你的秘密就很有可能被他人当成笑柄的。坏的朋友,品格一般,不太讲信誉。因此,坏的朋友还是不交为妙。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好的朋友,她们会给你带来快乐,带来幸福,使你每一天都会沉浸在快乐之中,因为拥有好的朋友,才是你人生当中最应拥有的财富。550字 初一 议论文
-
不朽(2)泪无绝曾以为的永远,不过一瞬,此生,无言以对,回忆,反倒令人感时花溅泪,殇恨意,情绵意,空谷回荡,悠悠我心,欢笑总与泪水相伴,如今,脸上的笑容渐消,只剩一汪清泉随风而舞。悄然无声的季节,大提琴黯然失色,连琴弦也凝固在凛冽的空气之间,最后,琴,弦断,再也找不回的音色,再也找不回的曾经。泪,无声,泣,无语。伤离别离别,分别,送别:“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相爱,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承诺,太假。伤过方知悔恨,痛过才知心伤离别,伤离别,曾期盼过的一世,可如今,梦醒,人离,渐行渐远,如胶似漆如今也变成了两朵妖娆的彼岸花,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不定生死。月沉寂等你回眸,忘你回首,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回忆,自是痛,感谢曾有过的美好,感谢曾带给我的快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庭外如云如雾,静浸着一弯残月的清光。云海翻腾,月影摇摆,“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一壶剩茶还微暖得,三年,三年的相聚,如今都各奔天涯,有些故事还未讲完,那就让它沉默,然后埋葬。有些人匆匆告别,那就让他深埋脑海,然后回忆。我曾以为他们会永远相伴与我,而今都已消散再这个花花世界,在茫茫人海中一次次擦肩而过。庭院无语,寒蝉沉默。550字 高一 散文
-
不朽的友谊友谊这玩意儿,长长久久,永垂不朽。为对方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此的友谊才能永垂不朽。走进书房,一本比较老旧的书牢牢地吸引着我的眼球——《夏洛的网》。这本书很快引起我的关注并且让我产生疑惑。这本书是说一个叫夏洛的人和一个网的故事吗?还是夏洛和网产生的感情?还是夏洛的网的作用?......心动不如行动,自言自语没用用,只能看一遍,这样所有谜团都可以解开了。这本书讲的是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它们幽默、可爱,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特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可是一个最可怕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欲绝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特却说:“我帮你。”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谷仓的门框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文字,它织了又拆,拆了又织,终于,它织的“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这些字眼彻底地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最终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了特别奖,得到了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但是,在这时,蜘蛛夏洛特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后来,夏洛给克一大个卵袋给威尔伯,就去了天堂。直到夏洛的子女来到这个世界上,又一批一批地小小夏洛出来了,永远陪伴者威尔伯,这份友谊永远不灭。夏洛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许多小夏洛,小小夏洛,在伴着威尔伯,这份友谊的永远不会离开,永垂不朽,直到一千年,一万年。友谊,是珍贵的,给予过对方的承诺一定要做到,做好,这样的一份友谊,才会持续擦永久,更加宝贵,胜似黄金钻石。5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不朽的汉语从我刚降临这个人间,我就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我还是襁褓中不会说话的婴儿时,我就听到了人世间最伟大的语言——汉语。汉语历史悠久,这要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从雕刻在陶器上的象形文字,到商周青铜器上的金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隶书,再到端正整洁的楷体字,若舞蛟龙的行书。汉语的悠久历史注定它讲文明于世。古今中外,多少文明大国羡慕我们拥有这样光彩夺目的书法艺术,古老的汉语读在口中,朗朗上口,字正腔圆;娟秀的汉字写在纸上,端庄典雅,正气浩然。而结合古今,汉字在不断进步,不断改善。从魏晋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到颜真卿《颜勤礼碑》再到柳公权《玄秘塔碑》,无论是字体、字形,都有进步。一折一顿,扭转文化的发展。汉语的魅力还不仅仅在于它的悠久历史和书法技巧,它的魅力更着重于表达方式。汉语不像其它语种的文字,它写出来有一种小到惹人怜爱,大到巍峨高大的气势,而且更上一层楼,将它的独特魅力建立在了一般语言描述之上,给人山是以巍然屹立,崖高万丈的壮观,水是以大江东去,浩浩荡荡的翻腾......汉语是一种更为具体的表达方式。在汉语中,有得一词多音,一音多义,让你目不暇接,有的一语双关,让你感受意味深长。汉语的历史意义重大。汉语记叙了中华名族上下五千年故国文化,将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化遗产重现于几百年、几千年后今天,成为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我喜欢汉语,我惊叹他的一切,他的温文儒雅,还有他所记录的历史文化,让我对他肃然起敬。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不朽的精神,一种不朽的文学精神!5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不朽的心灵孤独的夜,我独处灯下。忽然间,一丝阴暗钻进来,顿时仅有的一点光亮被黑暗吞噬。我轻轻地取来一支蜡烛,点燃了。鲜红的绸带在舞蹈。我随手取来一个纱罩,罩住了鲜红的精灵。天很黑,让人感到阴森恐怖,寂寞这个恶魔正在吞噬着这个本充满激情的世界。我有些疲倦了。正在此时,一只蛾儿停落在沙罩上,纤弱,轻灵,痴望着罩中舞蹈的精灵。我凝望着蛾儿。它探索到一个较大的窗口,鼓动着轻盈的双翅,飞了进去。它望着温暖的火苗,抖了抖细嫩的小翅膀,猛然扑了上去。刹时,它后悔了。这看似可爱的火苗蕴藏着罪恶的炙热。蛾儿努力想飞出这可怕的地方,它的头在摇,触角渐渐化成了灰,稚嫩的翅膀也被灼伤。蛾儿在火中茫无头绪地摆动着身躯,烛火也狞笑着要把蛾儿撕碎。可是,当我以为这一切已经结束的时候,蛾儿仍在不屈不挠地斗争着,或许它想到了蓝的天,白的云,红的枫叶,黄的菊花,或许它想再看一眼这些美丽的景致吧。蛾儿快被火苗征服了。就在此时,它竭尽全力扑腾扑腾那在我看来已经无力的翅膀,头一昂,箭一般冲出火苗的包围,纱罩上原本就不小的洞被拉得更大了。火苗可以吞噬它粉嫩的外衣,但压不垮它不朽的心灵。我看着伤痕累累的蛾儿,它仍在飞向它向往的天空。刚刚那一刹那的痛苦在它眼中似乎不算什么,仅仅是对它的坚强意志的一次考验。我愣愣地看着,我无法相信,在这弱小的身躯里,竟包含着如此伟大的心灵--心灵的抗争,心灵的战斗,可以让死亡怯步。天不再那么黑,月亮悄悄地探出了头。万事万物都似乎被这心灵的绝唱震撼,重新找回了自我的意义。550字 初二 议论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