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中秋800字

忆在中秋

800字 五年级

又是一年中秋时,我迎来了自己的12周岁生日。每年这天,妈妈总会谈起她的母亲——我的外婆。

为了能让病重的外婆早日见到我,我提前在中秋出生。但在我五个月时,外婆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甚至都不知外婆长何模样,对她的印象,也只是停留于照片。

妈妈拉着我来到一只满是积尘的大箱子前,从里面摸出几张泛黄的照片,表面已有多处残缺,充满了年代感。我抽出一张,是年轻时的外婆——一头浓密的黑发,脸颊泛着微微的红晕,正微笑着抬着头蹲在花丛旁。照片中的外婆,真漂亮!妈妈搂着我,也静静地注视着,眼中浮现出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外婆年轻时确实好看,上了年纪也还是很美。可是后来因为化疗,头发渐渐掉光了,只得买了假发戴上……”窗外,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也给我手中的照片镶上了一圈银边。我轻轻抚摸着相片:“外婆啊外婆,你为何不再多陪我些日子,让我能记住你的模样;再亲切地唤我一声‘嘟嘟’,让我感受你柔美的嗓音;再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和我一起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聊天,赏月……”一股酸涩涌上心头,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转身,妈妈又捧过一套毛衣,递到我手上。这套毛衣好小啊,灰黑相间的条纹,连我的一个头也容不下。“这是外婆在病重的时候为你赶织的毛衣,她说给你留个纪念吧。”妈妈微笑着忆起往事。我细细地端详着毛衣,细密的绒线完美地交错在一起,小巧,精致,用手轻轻抚摸,是那样的柔软、舒适。顿时,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毛衣虽小,寄托的却是爱的灵魂。我的眼前浮现出那动人的一幕:外婆正坐在医院的病床上,雪白的床单映着她苍白的脸。一卷绒线轻放在床头,外婆一针一线,小心翼翼地织着,尽管双手不停地颤抖,额头沁出了汗珠,棒针仍在她的两手间来回穿梭。外婆每织一会儿,就停下来端详一阵子,织不好的地方吃力地挑开再织……我把毛衣紧紧抱在胸口,感受这爱的温度。外婆走了,可她织的毛衣永远地留了下来,成了我美好的回忆。

阳台上,爸爸点上了蜡烛,摆上了月饼和菱角。今晚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在心中默默地呼唤着:“外婆,您在天上过得好吗?我们永远永远思念您……”

迎春花开_650字

650字 六年级 写景

在我们家乡的早春,盛开着粉红色的迎春花。

在诗人中留传着“岁寒三友”,是松、竹、梅。梅花漂亮而耐寒,虽然我的家乡没有梅花,但是有一种可爱的花儿可以与南方的梅花媲美。这种花儿就叫达子香,因为她是所有花中最先开放的,所以就有一个很可爱的名字——迎春花。

三月末,冰雪刚刚消融。在这个时候,迎春花开放了,挂满枝头的紫红色的小花蕾似紫水晶般耀眼,在万木萧疏之中显得特别俏丽,为这刚刚冰雪消融的世界添了一抹暖暖的色彩。盛开的花朵是粉红色,蕊也是粉红色的,而蕊的顶部却是黑色的,叶子是紫红色的。

到了四月份,迎春花开得十分茂盛。远看,黄土色的山岗被一片粉红覆盖,好像披上了一条粉红色盖头的新娘,为这了无生机的初春带来了生命的欢愉和绚丽的美。

近看,高高的树丛上找不到叶子,只能看见一簇族粉红的花,春风吹开花千树。相比周围枯萎的树和花,只有这一抹粉红向我们呈现出了生命的色彩,那是一种让人喜出望外的感觉。

家乡的迎春花为什么叫做“达子香”呢?因为在以前,我们称蒙古人为达子,他们来到这里,看见了这种花,便采了一大束握在手里,当地的居民看见了,便把这种花称做“达子香”。

迎春花的品质是高贵的,初春时节,咋暖还寒,而迎春花不畏春寒料峭,傲寒怒放。她的这种迎春怒放,不畏寒冷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初春的阳光是极其珍贵的,迎春花十分珍惜阳光,吸收热量,努力成长。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她这种品质吗?

迎春花开了,告诉我们寒冬已经过去和生活这般美好,开出了她那美丽的心灵和卓然超群的勇敢,使我们的生命美了起来并焕发出一种精神。

迎春花开了,开在春天,开在生活中,开在我们的心里。

六年级:心之所爱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