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粽子
我吃过北京的烤鸭,我吃过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我也吃过荔蒲的芋头,这些都是闻名天下的。但是最让我回味的是家乡的粽子。
家乡的粽子是锥形的,它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制作的过程有些复杂。先将糯米洗净,浸泡3 个小时,绿豆也浸泡3个小时,猪肉块,葱切成末,浸泡后的糯米和绿豆搅拌再撒上葱,和弄均匀。取2张粽叶在二分之一处折成漏斗包裹好用粽绳扎紧放入锅中,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2个小时间后即可食用。就这样一盘香喷喷的粽子就呈现眼前。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奶奶都会包上一大锅美味的粽子,差不多熟的时候,从锅中会飘出一缕缕香气,这时我就会跑到奶奶跟前等待着走上粽子,奶奶一端出锅,我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起码要吃完两 个才罢休。粽子的香味真是诱人,在米香中又掺和了各种的清香,还有肉馅的香,真是让人陶醉。粽子不仅美味绝顶,而且还有一个感人的来历呢!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国亡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之极抱石投汩罗江,为了不让鱼虾伤害他的身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后为了纪念屈原,每到五月五日端午节人们都用竹筒装米投入祭奠,后来慢慢形成了粽子。
粽子的美味让我回味无穷,就算我尝遍天下所有的美食,我还是最爱吃原汁原味的家乡粽子。
家乡的糯米陈酒
糯米陈酒是海安的特产之一,早在清道光十年(公元一八三0年),无锡高车渡人蒋文枢来海安开创“蒋鼎兴酱园”,就研制出糯米陈酒,此产品还作为该店另一名产品——红豆腐乳的重要配料,有糯米陈酒掺入,腐乳风味别具一格。尔后,糯米陈酒便从海安推广而之,名声远扬。
糯米陈酒选用了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了传统制作工艺,结合新的科学技术,经发哮,长期陈酿,精心过滤制成。
我家就有一瓶海安糯米陈酒,是淡黄色的,装在一只十分精巧的玻璃瓶里。有一次,家里来客人,我喝了一口糯米陈酒,感觉甜甜的,一点也不像别的酒辣辣的。听妈妈说,糯米陈酒具有入口绵软、落口甜美、酒味醇和、营养丰富的特点,经常饮用能消除疲劳,增强人体活力,它以低酒度、多功能、高营养驰名中外。
海安糯米陈酒的酒度在14度左右,含有人体所需的葡萄糖和多种氨基酸,是一种糖份适当,酸度适宜的低度饮料酒。再加上海安糯米陈酒兼具舒气、健胃、养血、暖腹等多种功效,特别适合妇女服用,所以近来海安县在糯米陈酒的基础上,精心酿制,隆重推出了女宾酒,受到了市场欢迎。
海安糯米陈酒荣誉众多。它在一九八六年获江苏省优质食品的称号,一九八七年获首届中国黄酒节一等奖,一九八八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一九九一年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糯米陈酒真是海安的骄傲!
相似题目
-
家乡的粽子在我的家乡中,有两个我觉得最美味的东西,一个是炒肉圆,另一个就是粽子了。每年中秋、端午节期间,奶奶都会包粽子。奶奶先把糯米浸泡个几分钟,使糯米保持湿润。然后把水倒掉,放入酱油、少许酒继续浸泡。馅不用那么着急,第二天早上再拌。第二天,奶奶一早就在准备馅了,先把肉切成一条条,用酱油腌制,接着她还准备了豆腐、青豆的馅料,正等着我们来。我盼呀盼,终于到你要到奶奶家包粽子了。我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一来到奶奶家,我立即向奶奶学习包粽子。只见奶奶先拿起两片粽叶,光滑的一面朝上,把两个尖尖头压在一起,然后,好像要把它对折起来,突然,手一弯,粽子的外衣就做好了。看着奶奶娴熟的动作,我的手早就痒了,我也学着奶奶的动作,先把外形包好。然后把米在形状上均匀的铺一层,随后又加入拌好的豆腐,肉,接着铺上一层米,然后,用粽叶把它裹好,用绳子将它捆起来一个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过了两三个小时,奶奶终于把粽子给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去粽叶,放入口中,刚开始是一股淡淡的粽叶香,随后咬开粽子粘牙的糯米与香脆的豆腐搭配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我吃过许多个粽子,还是家乡的粽子最好吃。450字 四年级
-
家乡的粽子家乡的端午有许多风俗和外地一样:裹粽子,把一张张粽叶里放上馅,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还有的放蛋黄;挂艾草,把一株株晒干了的艾草挂在门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孩子们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而我一到端午,就最爱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们嘉兴五芳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谈起嘉兴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嘉兴五芳斋的粽子。虽然说,五芳斋的粽子名气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赖,选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连粽叶也都是最好的,还带有竹子的清香。说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迷你型的一口粽了,这一口粽就如同这名字,咬一口就没了,这只能是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饿了,就每人一个,垫垫肚子。在家里,大家一般都是裹一些比较正常大小的粽子。裹粽子的程序非常复杂,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难,我就简略的介绍一下:先把糯米洗干净,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净的糯米倒些酱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盐和味精,把糯米搅拌均匀,切一些肉,要切成块状,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着把肉和糯米裹到粽叶里(具体手法较难,我就不解说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粽子。450字 初二 散文
-
家乡的粽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卢山中学初二:赵岩900字 初二 说明文
-
家乡的粽子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要裹香甜可口的粽子。谈起粽子,历史上还有个传说。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投江自杀。人们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第二年人们划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粽子外面包上箬竹叶,四角形状,系上五彩绳,再投进江里。于是从那时到现在,人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裹粽子吃。家乡制作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箬竹叶、细长的棕叶、糯米、板栗、腊肉、蜜枣。妈妈先把箬竹叶与棕叶一起放在清水中浸泡,并用刷子洗干净,把腊肉切成腊肉丁;然后将箬竹叶围成圆锥的形状,像一个又尖又大的漏斗,用勺子盛起糯米一层一层的平铺在箬竹叶上,一边放上板栗,另一边放上蜜枣;接着将腊肉丁放在中间,再铺上一层薄薄的糯米,好像为板栗、蜜枣、腊肉盖上雪白的被子;最后把箬竹叶裹起来,成为一个个粽子,每头有两个尖锐的小角,好像一个穿着绿衣裳,顶着四角帽的小精灵。这样,一个粽子就做成功了。粽子包好以后,放在锅中煮上几个小时,便可出锅拿来品尝了。妈妈打开锅盖,一股热气立刻冲了出来,热气中掺杂着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解开粽子的衣裳,里面露出了白花花、香喷喷的糯米,咬下去一口,糯米既脆又软又黏,十分润滑。一颗颗糯米就像一颗颗白玉珍珠,一边的蜜枣散发出诱人的气息,像一颗颗红珍珠,它那耀眼的光彩染红了周围的糯米,使白糯米换上了红衣裳。蜜枣甜甜的,又香又脆,板栗虽有点苦涩,但苦尽甘来,使人回味无穷。吃粽子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放在锅里煮,可以放在火炉上烤,还可以切成片状,放在锅里煎。粽子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里,储存很久,想吃时再拿出来煮、煎着吃,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增加朋友之间的友谊。粽子,你香甜可口,是端午节里一道香甜的食品,是人们心中喜爱的食品。我爱你,家乡的粽子!六年级:胡俊懋700字 六年级 状物
相关推荐
-
家乡美食,粽子六(3) 丘显微我们家乡是至今仍保存有许多古色古香建筑的千年古镇江尾镇。就因为古老,所以还流传着许许多多欢快的节日,其中,我最爱过端午节。小时是想吃粽子,到长大时是喜欢她那美丽的传说。我们就先说说粽子吧!粽子其实是用粽叶把里面的各种馅包住,再放到大锅里蒸。其中最好吃的是花生肉馅的粽子,材料有:糯米、花生及香辣调料。每当到端午,我就盼着包粽吃。这天,又到了端午,我等了一天的材料终于随着众“采购团”回家而纷纷备齐。大家开始兴奋地包了起来。我们先把馅和好,然后把它们放到糯米的里面,然后用叶子包上,系好绳子,再放入大锅里蒸。大家也把自己的作品纷纷放入大锅内蒸。一分钟、十分钟……过了许久,粽子终于上盘了,大家顾不上烫,抓起来剥开就吃,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奶奶开心地大笑起来。吃完后,爸爸叫我们讲讲端午的来历,弟弟们支支吾吾都说不出来,有的还把屈原当成蜀国的大夫。我便在一旁补充,后来就干脆自己说了:相传,我国古代楚国有位爱国诗人屈原,他不仅尽忠报国,还治国有方。但几次上书都没被采纳,反被奸臣迫害,流放到汨罗江一带。最后楚国灭亡,他不愿意做亡国奴,便抱起石头投江自尽。人们听到后,为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马上组织人民,在汨罗江打捞屈原的遗体,三天三夜也没捞到,就只好往江里投放食物,别让屈原的灵魂挨饿。可是过了几天,有人梦见他消瘦了许多,便问明缘由。原来,江里有蛟龙小鬼,它们争吃了食品,屈原吃不到食物,当然瘦了下来。人们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食物包成棱角状,让河中小妖以为是石头就不去吃了好让屈原享用里面的美食。千百年来,人们每到今天,都会自觉的把米饭包入其中,还主动向汨罗江投放粽子。逐渐成为了传统,人们便一致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年的今天,家家户户包粽子吃。后来,时代加速变化,人们又不断地把赛龙舟、染红蛋……等纪念活动加入其中,使端午节活动丰富、热闹了起来。再后来大家又把今天定为法定节日。通过一年一度的纪念活动,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又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使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地强大起来。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家乡的粽子 _300字提起家乡的特产—粽子,我就想起了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春秋时期,一位叫屈原的大臣,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入了汨罗江。屈原死后,百姓把粽子扔进河里去,让鱼儿吃饱后,不去吃屈原的尸体。天长日久,吃粽子成了一种习俗。说到粽子的材料,最重要的材料是芦苇叶。不仅芦苇叶是中药,芦花,芦根也是中药。而且芦苇叶能去火,煮饭也很香,用它真是一举两得;配上糯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生的时候是浅绿色的,熟的时候是深绿色的。当你把皮撒开时,你会发现最外面的一层是绿色的,吃上一口的时候,才感到它是那么令人越吃越爱吃,最那么令人回味无穷啊!我爱家乡的粽子。六年级:浅蓝梦幻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50字 六年级
-
粽子“节分端午自难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据说,端午节与战国时期的屈原有关。在战国时候,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老百姓都很崇敬他。那时,楚国的皇帝是个昏君,明知楚国就要灭亡了,但还是贪图享乐。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快灭亡了,忧心忡忡,急忙去找楚王,楚王却还在吃喝玩乐,一点都没想到他统治的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屈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楚王却置若罔闻,屈原只好告别了楚王。最后,楚国灭亡了,屈原宁死不降。在五月初五这天,爱国诗人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汩罗江自尽了。当地老百姓知道了,都泪流满面,就找来一条船,叫了好几个年轻强壮的男子,划着船去找屈原的尸体。可是,打捞了很久,连个屈原的影子都没找着,很失望。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咬坏,他们就投了许多粽子到汩罗江里,让那些鱼虾吃。于是,吃粽的习俗就这样流传至今。端午节这几天,我每次来到餐桌面前,都能闻到香喷喷的粽子。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锥,有长方形的“巨无霸”,还有袖珍型的小不点,一口就能干掉它。我轻轻剥开粽叶,一个三角锥粽子露出来了,酱色的糯米油亮油亮的,一股糯米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我这个小馋猫忍不住,咬了一口,嗯——好吃极了,那味道别提有多棒了。粽子的馅有多种,有肉馅、蜜枣馅、豆沙馅……种类繁多,让我不知道吃哪个才好。粽子,你不仅历史悠远,而且蕴涵着屈原那爱国之情。我爱你,粽子。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粽子粽子今天班队课上要谈粽子、吃粽子、说粽子。“叮零零……”上课零声响了,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手里拿着粽子正等待主持人发号驶令。主持人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大肉棕”、“栗子棕”等一些粽子是用什么线来包的?同学们也很积极,纷纷说了“大肉棕”是用深红色线来包的,“中肉棕”是用白色线来包的……说完了后,主持人一声令下,同学们开始开动起来了。有几个同学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有几个同学细嚼慢咽品尝着;有几个同学拿着一只筷子插在粽子上咬着;也有的同学拿着勺子一勺一勺的舀着。我的同桌吗,买了两个,他办了好心,把一个粽子送给了鲁阳戈,他一会儿就吃完了,他看着别人吃,心里不好受。过了一会儿,单老师来拍照了。我竟然也成了拍摄对象,我看着镜头傻笑;汪阳拿着筷子吃;胡震超大口大口的吃,像怕别人给抢去了,又像三年没吃饭……吃完了粽子,我们该说粽子了。主持人一个一个的叫。有的说粽子的品种;有的说粽子的传说;有的说粽子怎样包扎等等,真是无奇不有啊。今天谈粽子、吃粽子、说粽子,让我们对粽子的了解又更深了一步。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粽子我的老家乾潭,那里有许多我怀念的美食,然而,我最怀念的是粽子。在这个中秋节,我有幸体验到了包粽子的乐趣。当天下午,我来到奶奶家,进了厨房,便看见许多大大小小的棕叶放在小方桌上,还有奶奶事先准备好的糯米、菜和线。材料都准备齐全了,接下来该动手了!我刚想抓一把糯米,却被奶奶叫住了:“我来教你,要先把粽叶折好,你先看着。”“不用,我知道怎么包,很简单!”我自信地推开奶奶的手,继续包棕子。首先,我把粽叶对折成一个尖尖的漏斗状,用手握住后,把糯米一勺一勺地舀进去。可是,我发现棕叶里的糯米一点儿也没多起来,仿佛是一个无底洞。我左看右看,看见角上有一个小洞。原来,糯米都从这儿漏出去了。我把糯米全都倒出来,重新把棕叶折好,握得紧紧的,防止它再次漏出来。再把糯米舀进去,舀得满满的,然后用多出来的叶子将糯米盖上,封住口子。但我怎么也合不上,只能请教奶奶。见奶奶一手握住糯米,一手把粽叶往上翻,折成三角形,再用线把粽子绑好,大功告成!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把剩下的粽叶折成三角形。接下来,就是扎线啦。我用手紧紧地握住粽子,生怕它散了。我用力把线按在粽子上,用另一只手捆扎。绕了许多圈,最后打个结,完成啦!我把包好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放入锅中,奶奶将火调好,便静静地等待美味的诞生。过了40分钟左右,粽子终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捧出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放在手中,舍不得把它吃掉。我解开绳子,撕下粽叶,轻轻咬上一口,糯糯的,滑滑的,软软的,那种味道,直沁我的肺腑,太美味了!我一连吃了三个。中秋节包粽子,不仅让我得到乐趣,还使我明白:粒粒皆辛苦!650字 六年级
-
粽子在端午节,我们要插艾叶,挂香包,手戴五彩线绳,但最不可少的还是吃那种类繁多,花样翻新的粽子。在北方,粽子又白又胖,活像一个大白胖子,它可以是原滋原味的白粽子,也可以加上红枣、红豆让粽子更加甜蜜。而在南方,粽子就变得小巧玲珑,里面包着卤肉或者蛋黄,它带点咸味,又带点卤香,跟北方的粽子相比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粽子的形状非常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它的形状大多数以三角形、四角形、圆柱形为主,在超市里,各式各样的粽子应有尽有,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我最盼望的是在端午节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粽子的包法也非常有趣。需要准备泡好的粽叶、糯米和你自己喜欢的馅料,首先把粽叶卷成你喜欢的形状,注意,最底部不能漏口,接着,把泡好的糯米倒进卷好的粽叶中,再加进你自己喜欢的馅料,这时就可以封口了,将余下的粽叶顺着粽子的形状缠绕起来。最后拿一条五彩的线绳把粽子扎好,把所有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锅,一个小时后,揭开锅盖,一股诱人的粽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让我迫不及待的咬它一口。粽子的甜香让我回味无穷,所以我对粽子喜爱有加,我也盼望着端午节到来。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5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粽子端午美食——粽子,又好吃又好看。粽子的样子大都是四个面,四个角,六条边,像金字塔一样的样子。不过,四个角不尖,是圆的,不然就成小型金字塔了!粽子不但外面好看,里面的样子也不错。一颗颗红玛瑙般的花生镶嵌在里面,吃到最里面,你就会发现惊喜:蜜枣!蜜枣像高贵的王后一样,骄傲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想:谁都没我甜,没我好看!好看的粽子好不好吃呢?好吃极了!糯米软软的,有点弹力;花生硬硬的,在嘴里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蜜枣甜甜的,和它名字一样甜。粽子这么好吃,可它的来源是什么?答案是:楚国被秦国灭了,屈原跳河自尽了。为了不让鱼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向河里丢粽子,希望鱼不吃尸体。粽子真是又好吃又好看啊!250字 三年级 状物
-
粽子天下粽子,种类上大致可分为“京、浙、川、闽、粤”五大流派。嘉兴粽与湖州粽齐名,被公认为粽中之王。嘉兴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斋”。用的是上等白糯、猪后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谓伏箬,指盛夏时节所采之箬,此时的粽叶,因吸足了土壤的营养、水分和阳光,最香。徽州粽叶一年只长一季,开春发芽,至梅雨季节长大为“梅箬”,不过太嫩。而秋冬的粽叶又嫌太老了。五芳斋的粽子,卖得满坑满谷,满天下到处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装绝对没有新鲜的好吃,嘉兴城里五芳斋总店的新鲜粽子,好像又不如嘉兴城外路边的好吃…这条路,就是沪杭高速公路,五芳斋粽子专卖店,就开在上海-杭州约50公里处路边的嘉兴服务区。我个人的习惯是,闻香下车,别管什么豆沙粽、蛋黄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劳什子(特别别吃鸭蛋黄的,不是一般的难吃),坚定地直奔那三块五一个的─大肉粽。把这烫手的宝贝热腾腾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试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满嘴,这种香味还以热量的形式线性地奔腾直下,软软糯糯地一路钻到心尖。七千年前发源于嘉兴的稻谷文明,实在是强啊!感谢五芳斋,感谢沪杭高速公路,感谢屈原,感谢宋玉,感谢楚怀王,感谢夫差,感谢伍子胥,感谢曹娥,感谢介子绥,感谢河里的鱼,感谢江里的水怪……为什么是路边的粽子最好吃?我有两个理由:一,现剪、现煮、现吃,当然新鲜(可能是因为大肉粽特别好卖,我发现店员有时候会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边,你要,就先从这堆里拿一个剪给你。这个时候,嘴要甜,原则更要坚持,务必只吃锅里现煮的);二,嘉兴城里五芳斋的新鲜粽子,也许更新鲜更好吃,但“路边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属于心理作用,它来源于一种“旅途”的仪式感。车开到休息区,往来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这种时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会自动加分10%-20%不等。我个人的经验是,从上海出发,最好选在上午,千万别吃早饭,喝杯小咖啡就行,车行一个多小时,在右侧的嘉兴服务区下车,先跑趟厕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样具有仪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时能达到30%!如果吃不了,千万别兜着走,就算是新鲜而非真空包装的粽子,回家煮出来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800字 初三 记叙文
-
粽子奶奶领着我去逛超市,她问我爱吃什么?我说:“粽子,上回你给我做的我还没吃够呢。”奶奶说:“好吃我再给你做些。”奶奶买了些粽叶,称些糯米、虾米、香菇等。回到家,奶奶把糯米用水泡着,开始整理粽叶。“哇!不一样呀,有三角面的,还有四角面的。奶奶手真巧。”“而且味道也不一样哦。”奶奶乐呵呵的说。中午,粽子好了,我解开绳子,剥开粽叶,黏黏的糯米团真是好看,咬了一口真好吃,豆子粽。我又吃了几个,有咸的,也有甜的。我喜欢吃粽子即使让我不吃零食我也喜欢吃粽子。200字 一年级 写人
-
粽子粽子粽子穿绿衣端午节时受欢迎小朋友们有疑问粽子为何穿着衣只要你把它买回答案答案就现身50字 四年级 抒情
-
粽子今天是端节午节,蔡宇辰送了袋美味的粽子给老师。老师便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些粽子。粽子是用一根细长的绳子吊住的,老师拎着粽子走过来的时候,那粽子在空中左右摇晃,像一个调皮的娃娃,在空中不停地荡着秋千。外面的粽叶是深绿色的,我闻了闻粽叶,粽叶发出淡淡的清香,一闻,就让人神清气爽。把外面的粽叶剥开,一粒粒淡黄色的糯米紧紧的黏在一起,它们紧紧的抱在一起,就像团结一心的兄弟。我又闻闻它的味道:这味道真香。我想:这粽子一定很好吃。老师把粽子分成好几块,只见张瑀祥一个箭步冲过来,拿起勺子舀了一个最大块的粽子。我心想:张瑀祥可真贪吃,老师都没动口,他却抢着吃。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张瑀祥竟然把那块最大块的粽子放进了老师嘴里。看来我误解了张瑀祥,他是把最大最好的留给老师。轮到我们吃了,张瑀祥又拿起勺子,舀了一块很大块的粽子。我又想:这回张瑀祥要给自己吃了吧。可是,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张瑀祥又把那块粽子放进黄老师的嘴里。边放边说:“妈妈,您爱吃,我的这份给您点!”此时此刻,我对张瑀祥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粽子很小,但却包含着张瑀祥对妈妈浓浓的孝顺之情,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450字 三年级
-
粽子的自述相传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汨罗江。为了不使鱼虾吃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米装入竹筒再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后来,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这就是我们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整个粽子家族又多了很多新成员,比如:豆沙粽、大肉粽、栗子棕、蛋黄粽等。而作为粽子家族中的大肉粽的我,自然而然成为了家族中的“大哥大”。你们看,我的外形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我有四个尖尖的角、四个平面和四个正三角形。我的颜色也很诱人,我被翠绿的粽子叶包裹得严严实实。煮熟了以后,粽叶的颜色也变深了许多。剥开那墨绿色的粽叶,一股肉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如果一口咬下去,肯定让你念念不忘。对了,我差一点忘记告诉你们了,我的好妹妹“豆沙粽”还和航天员一起乘着神舟十号遨游太空了呢。我这可不是拉仇恨哦,我是为我们粽子家族自豪,为你们人类自豪!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儿啦,万水千山“粽”是情,衷心祝愿大家幸福安康!450字 五年级
-
奶奶的粽子每当我看到街上卖的粽子,就会想起我的奶奶,往事历历在目。一张普普通通的芦苇叶,一把普普通通的糯米,在奶奶的手里就包出了各式各样的形状。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奶奶包的粽子可真好吃,晶莹剔透,香甜可口!”这自然是赞美奶奶包的粽子,慈祥的奶奶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奶奶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硕:“说吧,包什么馅,什么形状?”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洗衣服,做饭,砍柴,择菜……我看着奶奶包粽子,我自己也身心入境,奶奶在包粽子时候的一举一动,十分优美。有一天,我让奶奶也教我包粽子,奶奶说:“先拿几张苇叶,做成一个小漏斗,放三分之一的米,中间放一颗枣,再把整个粽子放满米,剩下的最后一步就交给我吧。”“听懂了?”“听懂了!”在包粽子时出了一个笑话,粽子包到一半,我的脸有点痒痒我忘记手里有米,就用满手是米的手挠挠脸,奶奶抬头看我捧腹大笑:“孙女你脸上怎么全是米?”我照照镜子也哈哈大笑起来,“我怎么成了小花猫!”虽然每个端午节是吃外面现卖的,但是外面的粽子也没有奶奶包的好吃,我会永远记住你包粽子时的一举一动和粽子香甜的味道!450字 六年级
-
奶奶的粽子我小时候,乃至现在,我都十分爱吃奶奶包的粽子。奶奶很会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小巧玲珑,粽子里包着糯米呀,花生呀,还有香甜的蜜枣。奶奶也知道我爱吃她的粽子,所以一旦听到我要去奶奶家,她一定会准备好材料包好粽子。我一到奶奶家,奶奶就塞给我一个热乎乎的粽子,那绿色的粽叶包裹着里面的“果实”,就像一个金字塔的形状,粽子又香又甜又好吃。有时,我吃着粽子时,奶奶就在一旁看着我吃,我想,奶奶此时心里一定是幸福的吧。有时,奶奶会笑眯眯地问我:“奶奶包的粽子好不好吃?”或者是问我:“这次的粽子和上次的粽子哪一个更好吃?”若是前者,我就一边口齿不清地回答一边点头;若是后者,我就说:“奶奶,你包的粽子没有一次不好吃的!”不管怎样,奶奶总是高兴地一把把我搂在怀里。真的,奶奶的粽子总是那么香甜,叫我怎么分辨出哪次更好吃呢?现在,奶奶包粽子的习惯还是没有变,只是一看我拿粽子吃就会情不自禁地说起我小时候吃粽子的事,用她的话来形容我,就是这么三个字:“馋猫样”。现在,我也明白了:不管我长多大,在他们眼里依然是那个非常可爱,永远长大不了的小孩子。这些粽子包含了奶奶对我无私的关心和爱护,包含着所有亲人伟大的亲情。450字 五年级
-
益阳的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的一个习俗。但是,吃粽子的人不一定包过粽子。而且,各地粽子的制作工艺与粽子的风味还不尽相同呢。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湖南益阳的粽子是怎样包的吧。包粽子至少要准备三种原材料。一是糯米;二是粽叶,洞庭湖的滩地上长着茂密的芦苇,采用苇叶来充当粽叶,包出来的粽子同样色香味俱佳;三是结实的细绳子。我们将魚米之乡自产的优质糯米用清水淘洗两回,把一片片新鲜的粽叶的两面都仔细地洗刷干净,用洞庭湖盛产的芋麻搓一团结实的细麻绳。这样,包粽子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第一步,拿起一片或两片粽叶,卷成一个锥形。第二步,把珍珠般的糯米粒填进锥形的空腔里。第三步,把装够了糯米的锥体的头部露出的粽叶折叠成三角形,把锥体的口封闭并用细麻绳捆紧。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头部是三角形,主体是圆锥形,扎实而且美观。如果在糯米中加入绿豆、莲子或者其它材料,还可以包出各种品味的粽子来。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加盖煮沸一个小时。熄火后,把熟透了的香喷喷的粽子拿出来就可以吃了。让我们一边吃粽子一边猜个谜语吧。“一身绿衣冠,珍珠腹里藏。要想吃美味,解带脱衣裳。”我想,此时此刻,你一定能够把这个谜底说出来。4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