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生事物700字

如何看待新生事物

700字 高二

科技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高速进步,名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应接不暇,前有基因工程,后有人工智能,许许多多的小东西更是呈井喷之势。它们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如何正确对待新生事物,也成了当今人们热议的话题。

其实说是热议,总结起来也就两个派系:益派(有益)与害派(有害),这两派在”江湖"上过招无数,难解难分。

就说当下热门的智能手机吧,益派认为智能手机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微信支付,手机学习、办公等,还通过手机洐生出许多职业。害派则认为手机的出现扰乱了人们的生活,使无数人沉溺其中,小孩玩游戏,大人刷微信,还有的人没有了手机厕所都上不了,手机已经控制了人们的生活。

而在我看来,新生事物利大于弊。没错,我是益派的。

的确,新生事物的出现是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危害,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它的理由。不能说菜刀可以伤人我就不用菜刀了。比如说我们在网上写作文,这同样是新生事物。同样有利有弊,利能节约纸张,方便批改,弊则在于写作时可能三心二意,不易构思。但这对我们何尝不是种新的挑战。

新生事物是一种机遇。火焰能灼烧人的身体,但我们的远古人祖先并没有因其有害就对它敬而远之(如果那样的话就没我们什么事了),而是将它利用起来,烧烤、防身、照明、趋寒,原来害人的火焰变成人类进化中极为重要的推手,被科学家称为人类进化的里程碑。看啊,只要运用得当,即使原本有害的事物也能使人类进步。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别里科夫,如果他能脱下套子,去接受新生事物,是否就能避免他的悲剧呢?我想是肯定的。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时代没有装在套子里的人,没有这样的悲剧。

新生事物就像是新生的孩子,它的本身并无对错,只要人们正确的引导与使用,它定能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为何要应它的一些小毛病而拒绝它呢?

面对新生,面向未来。

正确对待新生事物

700字 高二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也日益先进,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涌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些新生事物。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明曾长期走与世界前列。明朝永历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可谓“开拓万里波涛,国威布于四方”,这说明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百余年后, 西方文明逐步兴起。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明军应约入朝抗倭,最后取得胜利。明军之所以能够大获全胜,其主要原因就是明军装备了大量火器,而这些火器不单单是中国本土制造的火枪,还有着许多小型加农炮,这些佛朗机炮是中国人向葡萄牙人进口并仿制的,后来努尔哈赤也丧命于红衣大炮之下,这充分的展示了明朝时期中国对新生事物采取接纳的态度。但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日落西山和统治阶级的保守顽固,中国对于新生事物的态度逐渐由接纳变为了抵制排斥。但大刀长矛终究敌不过军舰大炮,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化社会。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对待新生事物要采取接纳的态度。

新生事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不知不觉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淘宝、美团的出现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够购物、订餐,但这也让我们过分的依赖手机,成为屏奴一代。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各种键盘消解了我们的书写技能,层出不穷的智能终端让我们患上了输入法依赖症。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享受便捷轻巧的同时也失去了咬文嚼字的味道,网络流行语带来简明晓畅、通俗风趣的同时,也消弱了汉字的美好。

新生事物有利也有弊,我们虽然不能全盘接受所有的新生事物,但也不能像别里科夫那样拒接新生事物做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对待新生事物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