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三虑
《汉服说》
愚者曰:汉人犹在,而汉服已佚;奴制已往,而奴性犹存。彼扶桑离离,族服常盛;我中华泱泱,竟唯洋裳可着。和人服其服,众皆羡之;华人衣其衣,众皆讽之。古之番邦,况王室而我拜;今之外族,便微者而向迎。曩者俳优,一人而鄙之;方今名艺,万人而仰之。有高丽之国,过其行而人竟逐;有犹太之民,敏其学而周鲜知。欲与明复兴之重,则应余曰何干于吾身;欲与赏汉裳之美,则问余曰何似于和服。呜呼悲哉,华之不显!呜呼哀哉,夏之不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此之谓也!今吾所思,凡此种种,其悲其哀,羌以晓之,羌以改之?“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陋者俗见,君可嘻之,君可默之,吾唯冀华夏之为华夏者,当不负兹二字也。
《心目观》
愚者曰:宁以心观目,不以目观心。以目观人者,人皆畏其目;以心观人者,人恒仰其心。目之观目,如水中观月,虽近而不得;心之观心,如雾里观花,虽远而易擢。左丘瞽目而明春秋,项羽重瞳而失天下。何者?心之察也。比干心七窍,伏身兴商室;及其罹殃,身如槁木,无复前者,心既失矣。盖目之开阖,无妨其心;心之颤止,长瞑其目矣。或曰:“吾常以心度人,而人常以目判吾,茕茕然何为哉?”笑曰:“汝以心观,智也;彼以目观,愚也。凭智而歆愚,可乎?”又曰:“心目两观者,全也;唯目是观者,缺也。舍全而守缺,可乎?”是以圣人行不言之教,明难辨之事,故知人而善化,知天而善测,恒善观于心耳。愚者无心,今且妄为忖之,可以愚万千智者之心也。
《破镜记》
愚者曰:今余涤发方毕,旋持镜而顾之,并曳栉而顺之。忽觉发呈槁色,燥而无光,盖近日餐之不调也;又觉双目无神,颜色如灰,盖积日眠之不足也。懒漱口而牙黄,贪荤食而苔重。面如蟾皮,首若危岩,窘窘然乞者也。惊呼:“噫!其陋矣!然为友者时以美和于吾,同行者亦以美应于吾,有求者常以美称于吾,吾当为美也!曷镜之吾欺邪?”遂愤而投镜断栉于地。镜启唇而曰:“何可笑哉?竖子当知汝欺者其谁也!吾日以汝貌示,未有隐怠,今一言则裂吾身,倘有直戆而发汝者,将奈之何?齐臣邹忌,讽是言于王而国兴;愚者如子,破万镜而难有成矣。若愿效屈子,佩兰芷,帷蕙茝,以修内美,则知万美皆为不美,而复得其美,方可谓识美也。而吾之不用者可矣。今勿以吾言为怪,汝之怪言,甚万倍之于吾,又有何怪哉?”余方为大悟,顿首谢拜,将欲敷胶膏以复之,嵌檀框以固之,然终不得以一言矣。
求人永远不如求己
自立自强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也是成长力的源泉。力量是每一个志存高远者的目标,而模仿和依靠他人只会导致懦弱与屈服。力量是自发的,不依赖他人。坐在健身房里让别人替我们练习,是无法增强我们自己的肌肉的力量的。没有什么比依靠他人的习惯更能破坏独立自主的能力。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将永远坚强不起来,也不会有独创力。做人,要么独立自主,要么埋葬雄心壮志,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
有依赖心理的人,遇事首先想到别人、追随别人、求助别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敢相信自己,也不能自己决断。在家中依赖父母,在外面依赖朋友、老师;不敢自己创造,不敢表现自己,害怕独立。他的人格不成熟、不健全,仍然停留在童稚阶段。
有依赖心理的人,很难独立地做成事情,当然也就谈不上操纵和把握自己的命运,他的命运只能被别人操纵。只有在他具有利用价值时,人家才会利用他。如果他的利用价值消失了,或者已经被利用过了,人家就会把他抛开,让他靠边站。只因为有依赖心的人太软弱无能,只因为有依赖心的人的心目中只能相信别人,所以他不敢相信自己,更不能自信胜于他人。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是什么?是奋发向上、锐意进取,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强者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他依靠的是自己的顽强拼搏而非其他人的荫庇提携;就是因为他要甩开别人的搀扶,自己的路自己去走!
靠别人安身立命是没有出息的。常言道,“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安逸的生活谁都向往,但困难却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内容,人们常说,有苦才有乐。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一切,虽然其中可能饱经风霜,但是奋斗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奋斗后面对自己的哪怕一点点的收获,都会让我们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俗话说,“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锻炼意志和力量,需要的是像小仲马那样的自助自立精神,而不是来自他人的影响力,更不能依赖他人。
漫漫人生路要靠自己去走,有一首《自立立人歌》说得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要做一个好汉,要靠自己的双腿走出人生之路,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新生活,切不可靠他人来为自己造福。须明白,靠自己最好。
相关推荐
-
三个舞者在一个寒冷无比的冬季里,有三个坚强执着的小伙子,他们是坚强的舞者。在一个寒冷的季节里,这三个小伙子冒着寒冷的烈风在一个广阔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他们很坚强也很执着。他们在舞台上不停地训练着,奋斗着自己的梦想。他们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成功的舞者,最终他们在寒冷的季节里生病了。但他们还是很坚强,拖着虚弱的身体还在不停地训练着。终于这寒冷的季节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春天来了,当我经过舞台时发现,三个坚强的舞者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春天逝了,夏天回来了。夏天来了,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还在执着地训练着!每天都冒着炎热的天气在三十几聂氏度的阳光下不停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日子飞快,炎热的夏天也告别了他们。秋天来了,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是童年孩子最想要的日子,是一个黄金时期!他们放弃了黄金的日子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他们想成为一个最为出色的舞者、一个坚强的舞者、一个成功的舞者!就这样,他们不停地坚持着自己心目中的梦想。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在三年后的春天里,他们终于走下舞台来到一个辽阔的田园里,看看多年不见的田园,看看多年来放弃的黄金时期!这时他们掉下了苦涩的泪水,他们的泪水滴在了田园里。就再这一瞬间,这片广阔的田园里鲜花绽放了,整片田园为这三个坚强的小伙子开满了鲜花。所有的果树都结果了!给三位坚强的舞者喝彩!春天又逝了,眼前那炎热的夏天正在向着他们挥手,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随着风摇摆了起来,向这三个坚强的小伙子挥挥手、打声招呼说:“我们是来给你们祝福的”!夏天六月里,这三个小伙子再次地来到田园里,当他们在踩下田园的泥土的一瞬间,雷声轰响,雷声给了他们祝福、给他们勇气!那三个小伙子再次回到了舞台,拍下了他们多年来的梦想。终于,他们成功了,他们追求的梦想实现了。他们又回到田园里,再次看了一眼幸福的田园。然后,这三个成功的小伙子躺在田园里看着天上那自由自在的云朵,看着那海蓝的天空,感受着风带来鲜花的芬芳,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安息了。那田园里的鲜花和果树也干枯了!雷声轰响,在这感人的一刻下雪了,这是从古至今最令人惊讶的大雪!把早已枯干了心灵的三个小伙子埋葬在那美丽的家园里。田园里的小生命也为这三个小伙子紧紧地披上了白色的衣裳,给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因为他们成功了,他们的梦想实现了,三个执着的小伙子为了追求梦想而逝世了,他们安息了。这三个坚强执着的小伙子成为了永远的历史!成为了一段感人的故事!高一:林鸿1000字 高一 抒情散文
-
评论愚公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甚至愚蠢至极。以“残年余力”除“太行、王屋”,简直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他完全可以搬家另居,何必做劳而无功之举?愚蠢公精神无非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更谈不上继承和发扬了。难道事实果真如此吗?愚公立志移山,勇气魄力可嘉,此其一。愚公言出必行,敢于挑战困难,此其二。愚公目标远大,奋斗到底,此其三。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要成就一番事业必先有大志,志向越远大,动力越持久,成就越卓越;只有狂言没有行动,立惊天之志也无济于事,把志向化为实际行动才是成功的前提。有目标有行动,能坚持到底才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难道不值得称赞和继承吗?无论历史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愚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奋斗不息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愚公精神永远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人生漫长曲折的道路上,我们将遇到的困难何止“太行、王屋”?更甚者“珠穆朗玛”也未尝可否,难道我们永远要被压在困难的山脚下绕道而行吗?那些奉劝愚公搬迁的人,也应奉劝你一句:路是走出来的,不是躲出的,要想拥有完美的人生就必须永不停息的奋斗,而这种奋斗恰是愚公精神的最好体现。愚公精神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象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继承和发扬愚公精神财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应有的贡献!高一:小笨走了500字 高一 议论文
-
叹愚公你是否依旧记得那个满腔壮志,誓移大山的人,你曾感叹过他多么雄伟的壮志,都么豪情的心胸。是啊!世人都看到了他的坚毅,可谁又看到了他的行为多么愚蠢。当他想要凭“一脉之力”搬走大山时,他就错了,错的离谱,且不说他凭凡人之躯与山神对立的自负,就说他要让自己的后代一直延续他的愚蠢就是他的不对了,为何要让子女从事自己的信仰,剥夺他们的意志,为何要用自己的思想禁锢子女的思维,让他们成为思想的傀儡。虽然这些到最后都没有成真,但他的想法多多少少影响了一些当时的人,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总是直接的灌输到自己孩子的脑子里,让他们失去自我,折断他们翱翔的翅膀。展望现在的社会,生活是否依旧如此呢?愚公,愚忠,愚蠢,千百年来,你如神坻一般伊利在人们心中,可细细考究,你只有满腔热血和一身凡躯,并无那翻天覆地的本事,而一句空话,使你成为了千古英雄,屹立不倒,这是多么讽刺啊!350字 高一 议论文
-
三个舞者_10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在一个寒冷无比的冬季里,有三个坚强执着的小伙子,他们是坚强的舞者。在一个寒冷的季节里,这三个小伙子冒着寒冷的烈风在一个广阔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他们很坚强也很执着。他们在舞台上不停地训练着,奋斗着自己的梦想。他们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成功的舞者,最终他们在寒冷的季节里生病了。但他们还是很坚强,拖着虚弱的身体还在不停地训练着。终于这寒冷的季节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春天来了,当我经过舞台时发现,三个坚强的舞者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春天逝了,夏天回来了。夏天来了,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还在执着地训练着!每天都冒着炎热的天气在三十几聂氏度的阳光下不停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日子飞快,炎热的夏天也告别了他们。秋天来了,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是童年孩子最想要的日子,是一个黄金时期!他们放弃了黄金的日子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他们想成为一个最为出色的舞者、一个坚强的舞者、一个成功的舞者!就这样,他们不停地坚持着自己心目中的梦想。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在三年后的春天里,他们终于走下舞台来到一个辽阔的田园里,看看多年不见的田园,看看多年来放弃的黄金时期!这时他们掉下了苦涩的泪水,他们的泪水滴在了田园里。就再这一瞬间,这片广阔的田园里鲜花绽放了,整片田园为这三个坚强的小伙子开满了鲜花。所有的果树都结果了!给三位坚强的舞者喝彩!春天又逝了,眼前那炎热的夏天正在向着他们挥手,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随着风摇摆了起来,向这三个坚强的小伙子挥挥手、打声招呼说:“我们是来给你们祝福的”!夏天六月里,这三个小伙子再次地来到田园里,当他们在踩下田园的泥土的一瞬间,雷声轰响,雷声给了他们祝福、给他们勇气!那三个小伙子再次回到了舞台,拍下了他们多年来的梦想。终于,他们成功了,他们追求的梦想实现了。他们又回到田园里,再次看了一眼幸福的田园。然后,这三个成功的小伙子躺在田园里看着天上那自由自在的云朵,看着那海蓝的天空,感受着风带来鲜花的芬芳,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安息了。那田园里的鲜花和果树也干枯了!雷声轰响,在这感人的一刻下雪了,这是从古至今最令人惊讶的大雪!把早已枯干了心灵的三个小伙子埋葬在那美丽的家园里。田园里的小生命也为这三个小伙子紧紧地披上了白色的衣裳,给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因为他们成功了,他们的梦想实现了,三个执着的小伙子为了追求梦想而逝世了,他们安息了。这三个坚强执着的小伙子成为了永远的历史!成为了一段感人的故事!高一:林鸿1000字 高一 想像作文
-
评论愚公作文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甚至愚蠢至极。以“残年余力”除“太行、王屋”,简直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他完全可以搬家另居,何必做劳而无功之举?愚蠢公精神无非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更谈不上继承和发扬了。难道事实果真如此吗?愚公立志移山,勇气魄力可嘉,此其一。愚公言出必行,敢于挑战困难,此其二。愚公目标远大,奋斗到底,此其三。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要成就一番事业必先有大志,志向越远大,动力越持久,成就越卓越;只有狂言没有行动,立惊天之志也无济于事,把志向化为实际行动才是成功的前提。有目标有行动,能坚持到底才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难道不值得称赞和继承吗?无论历史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愚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奋斗不息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愚公精神永远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人生漫长曲折的道路上,我们将遇到的困难何止“太行、王屋”?更甚者“珠穆朗玛”也未尝可否,难道我们永远要被压在困难的山脚下绕道而行吗?那些奉劝愚公搬迁的人,也应奉劝你一句:路是走出来的,不是躲出的,要想拥有完美的人生就必须永不停息的奋斗,而这种奋斗恰是愚公精神的最好体现。愚公精神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象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继承和发扬愚公精神财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应有的贡献!高一:小笨走了550字 高一 议论文
-
智者与愚者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智者和愚者一起踏上了寻宝的路,他们都是听说这里有一件宝藏才赶来的。他们历尽艰险,才来到了宝藏的门前,可门关闭着,可他们听说这个门一直是未曾关闭的呀!他俩都觉得奇怪。智者在一旁猜想:“为什么呢?肯定是早已有人把此处的宝藏拿走了!听说里面有许多毒虫,万一进去就出不来了怎么办?如果不是已经拿走了宝藏,那么应该有许多毒虫出来阻止我们呀!肯定是早已有人那拿走,把毒虫都杀了,然后把门关上的!既然没了宝藏,还进去干嘛?说不定会遇上几条毒蛇呢!我看我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吧!”然后就灰溜溜地走了。可愚者不想走,他留下了。他想既然已经走到了这,如果放弃了,就很可惜了,他不想让自己百走一趟,于是决定尝试着打开门。他拿出铁锤,扶住门,刚想砸开门,可这时门已经开了!原来门本来就没有锁上的!他走了进去,其实也没什么毒虫,也只是几只老鼠罢了。他走到宝箱前,打开了宝箱,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放着一张纸,纸上写着:“这只是对您的一个考验,记住这次经验——只要敢于尝试,金石为开!”回来以后,他不久就成为了一位大企业家,当别人采访他时,他说:“没想到那次寻宝走得真值!只要敢于尝试,金石为开!”智者往往把问题想得太复杂,自以为是,不敢尝试,最后犯下“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错误。可愚者算不上聪明,但他不会对问题多加思考,敢于去搏,敢于去尝试,往往迎来成功的喜悦。记住!只要敢于尝试,金石为开!无论你是个智者或是愚者……600字 初一 抒情
-
智者与愚者的区别在人生当中,愚者错失机会,智者抓住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譬如在学问上,智者善于站在“有”的角度上寻求“无”。物物相知,人人相识。《荀子·正名》说:“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事物之间的差异要通过感官来认识和辨别。又说:“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偏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在感官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共名和别名,把自然事物组织成为一个“同”和“异”的系统。这个系统显然类似于亚里士多德通过定义建立起来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系统。《黄帝内经》有“智者察同,愚者察异”一说。我认为,察同和察异的差别,可以用来表明东西科学传统的本质差异。“智者察同,愚者察异”一说本身表明,察同是我国人民的自觉选择。智者善于了解别人的心思,然而,愚者却喜欢表示自己的需要;智者经常记住别人的名字,然而,愚者却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别人记住;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智者让别人逐步说“是”,然而愚者却喜欢引起更多争论;智者聪慧幽默,愚者却显得呆板无趣;智者经常是三缄其口,愚者却从来是口不择言;智者经常谈对方感兴趣的事,然而愚者却经常说自己感兴趣的事;智者喜欢低调谦虚,摊儿愚者却经常骄傲张狂;智者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经常是宽容大度,然而愚者却是锱铢必较;智者经常照顾他人的自重感,然而愚者首先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智者平时善于关心他人,然而愚者却处处为自己打算;智者善意赞美人,愚者乐于批评人;智者平时善于给人以激励,然而愚者却喜欢以冷水泼人;智者平时善于替人解围,然而愚者遇事却避而远之;智者接人待物满脸微笑,然而愚者却冷若冰霜;智者善于了解别人的心思,然而愚者却善于表示自己的需要;智者充分利用人性的“好胜心”或“虚荣心”,不做过多的争论,肯定对方的观点,使其获得自尊感,事情的结果往往会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愚者却逞一时口舌之强,过分强调自我,喜欢指责别人,而后果却可能很可悲。在不得不提,不得不说的时候,智者都会用十分委婉含蓄的语气说:“你做得很好,如果能再……将会更加完美一些。”愚者则会说:“你这样做费时费力,不如……”智者说:“你的想法很好,你看这样是不是也行得通。很多时候,智者的建议会被别人积极采纳利用,而愚者的批评则会引起别人强烈的不满和抵触。沉默是金,智者该说时说,不该说时便保持沉默;而愚者只管口不择言高谈阔论。两者相比前者显得儒雅深沉,后者则显得粗野浅陋。因此前者受人尊敬,后者遭人厌恶。智者常以低调而谦虚、诚恳的说话做事方式打动人心,愚者平时对人对事做骄傲张狂的姿态,使人们对之产生厌恶感。低调谦虚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而骄傲张狂的人有了麻烦,别人大多会隔岸观火,不去理会。人人都有自尊感,希望自己的外貌、学识、地位等方面得到他人的肯定或承认。智者善于利用别人的这份好胜心,满足他人的自尊感,而愚蠢的人却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这份“虚荣心”得到他人的赞同;在交往中我们会听到智者说:“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能教教我吗……”“唉!等我到您这个年龄,能有您成就的一半就不错了;而愚者经常会这样说:你听我说,应该这样才好;智者在照顾他人的自尊感的同时,会得到意外的收获,愚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后,有时可能很可悲。智者经常善意地赞美别人,而愚者不讨人喜欢,甚至到处树敌,主要原因不是大家故意和他们过不去,而是愚者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百般挑剔,随意指责批评,人为地造成矛盾。古人云“快刀割体伤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出言不逊者只会自食苦果。只有处处与人为善,严以责己,宽以待人,真诚地赞美别人才会建立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必须学会衷心地赞美人。人的一生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智者认为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他们努力过好每一天,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他们也合理地利用时间享受生活的快乐,对于该做的事,他们会努力地去做,对于没有价值的事,他们绝不去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愚者也在忙忙碌碌地生活,整天都没有闲暇的时间,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在充分地利用时间,可是到头来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成就,其实,在愚者的忙碌中,有一大半是把时间浪费在可做可不做的没有价值的事情上了,生命也就在这一分一秒中悄悄地消失了。1200字以上 四年级 记叙文
-
愚与被愚“老师,外面有同学打起来了!”望着上气不接下气的我,改作业的刘老师心急火燎地蹿出了办公室。刘老师一出来,打闹的同学不打闹了,嘻笑的同学不 嘻笑了,起哄的同学也不再起哄了,而是异口同声地跳起来,欢呼道:“刘老师,愚人节快乐!”“啊”?仿佛被电击了一下似的,好半天刘老师才反应过来。随后,刘老师就开心得像个孩子,笑了。趁着老师开心的档儿,我“放肆”大问: “刘老师,今天有没有作业?”刘老师先是一愣,继而看了看我们,然后开心地回答:“既然今天是愚人节,你们这么高兴,我就让你们开开心心地过节,作业就不布置了。”我半信半疑,追问道:“真的吗?今天可是愚人节哦!”刘老师看着我,停了两秒,说:“你们看看我,看看我这真挚的眼神……”“耶!”一听没作业,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有的同学甚至激动得抱在一起……到了下午的写字课,刘老师笑眯眯地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看到她的那一刹那,第六感强烈地告诉我:准有事要发生——因为她从来没有这么狡猾地笑过,童话中老狐狸的笑应该就是那样。果然,刘老师一进来就朝大家扔了个炸弹:“本来嘛,你们今天这么高兴,我就没打算布置作业。但感觉不布置作业呢,我那好学的孩子们会很不开心,我就勉强布置一点吧!”刘老师边说,还一边做出勉为其难的的样子。闻听此言,教室里顿时哀鸿遍野。刘老师才不管大家是嚎还是啕呢,笑眯眯的:“什么?我听到有的同学还认为我的作业太少?要我多加一些,好吧,好吧!翻到课本第78页……词语盘点内容加上!”“够不够?……啊!不够?那每人再写一篇课外读物读后感,读物不限,字数600!”说完,黑板上就多了一大堆作业内容。更为可恶的是,刘老师还特地用彩色粉笔在旁边加了六个大字——愚人节大礼包!本想借着愚人节这个日子好好整蛊一下自己的老师,没想到,居然成了搬起来的石头,砸回了自己的脚,反被老师给愚弄了一把。唉!不多说了,我还要去完成老师特地送给我们的愚人节大礼包呢!教师点评:题目用上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话题,背后的故事却让小作者和她的同学哭笑不得:本想借着愚人节这个日子好好整蛊一下自己的老师,没想到,居然成了搬起来的石头,砸回了自己的脚,反被老师给愚弄了一把。文章诙谐风趣,讴歌了新型的师生的关系。9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愚公并不愚大家一定都看过《愚公移山》这则故事吧。看着家门口的大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愚公就不分昼夜地挖山,心想要把山挖平了。他的举动感动了神,神就帮了他移走了山。一开始,有些人感觉愚公很愚蠢,怎么可能把山移走呢?其实愚公并不傻,他这种坚持不懈、造福子孙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愚公精神也感染着我。在学习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我们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还要像愚公那样,坚持天天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绝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做到专心听讲,还要积极思考,多动脑,遇事多问个“为什么?”。课后,我们也该独立完成作业,写作业不拖拉。每天坚持认真复习每门功课,克服学习上的一切困难,真正把问题搞清楚,把知识掌握好。学好各门功课,争取做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由此可见,愚公并不愚,我们一定要学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350字 二年级 叙事
-
“愚”我4月1日是愚人节,可是今天是4月10日,我居然被愚了。今天下午的外教课上,老师教我们英语单词,唱英语歌,写单词……学得有声有色!到了快下课的时候,老师说需要两名男孩。我当时不知是计,英勇上阵。接着王鑫壮也披甲上阵。一上来我们俩的眼神就死死地盯住对方,似乎在说:“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两股杀气,袭面而来。“来吧,石头,剪子,布!“经过两盘对决,我以失败告终。老师请我出去,我疑惑不解:“难道输了的要去当‘门神’?”带着疑惑,我走出教室,听老师说,待会儿叫我进去时才能进去。我独自一人站在空荡荡的走廊上,这时,一位老师从办公室推门而出,看见我站在走廊上,盯了我好几眼,然后摇摇头,走了,那眼神耐人寻味,仿佛在说:“你小子,居然被老师请出了教室,谁叫你不乖?好好反思吧!”我好悲哀啊!真想冲上去给老师解释一番,哎!忽然,从教室传出一阵又一阵的笑声,我猜测,他们一定想捉弄我,瞧,笑得那么“奸诈”……突然,外教Jeff推开后门,向我招手示意,我知道是让我从前门进去。我三步并作两步走,飞快地推门冲进教室,只感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门框上落了下来,OHMyGAD!好悬好悬,差点就暴头了!转身一看,居然是Jeff的背包!幸亏我冲得快。此刻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刚才他们笑得那么奸诈,原来是想愚弄我,居然把背包放在门槛上,等我一进门就……想到这儿,心里不禁一个冷战:“还好,还好,差一点儿我就被愚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Jeff为了让大家记住“愚人节”这个单词儿创设的情境。想一想,觉得老外真有意思,也体会到了他的用心良苦。今天我被愚了,但愚得真开心,这样有趣的课堂我们都喜欢。但下一次,Jeff,我也得好好地“愚”你一下,让你知道我的厉害哦!700字 初一 写人
-
愚就像薛之谦唱的:“人类用沙,想捏出梦里通天塔,为贪念不惜代价。”我们人类是是高等生物。为了自己却要牺牲别人。何人哉?动物何尝不是感情动物。人类很脆弱,他们没有勇气也没有时间承受自然的伤痛,于是冬季撒下更多的只言片语,苦苦计算着寻觅到知己的概率。世间称得上智者的人,比比皆是,而称得上智祖的,寥寥无几。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学比高中,学习是自主的,教室是流动的,因而自己更加需要努力学习,因为竞争是激烈的,淘汰是残酷的。动物的世界何尝不是呢?为了生存,彼此竞争。如今的社会,弱肉强食,正是顺应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皮的自然规律,人们不惜一切互相竞争,得到高贵的工作和事业。悲剧太充分了,整个社会就嗅不出一丝一毫悲伤的气息,大家在麻木、疯狂、机械地高速运转,而动物世界也在被人们无情的摧毁。这才是悲剧的最强音节——弥漫在整个空旷天地间的,低沉提琴的巨大悲鸣,如同庞大的自然环境背景音乐,悠扬地回荡着,为人类的时代点抹黑。人是愚的,当动物世界灭绝时,他们才会知道自己的愚。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动物没有叱咤风云的雄伟气魄,没有武帝扬鞭东指的九死不悔,更没有人类成一家之言的宏功伟业,但动物渴望陶渊明的怡然自得,渴望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如果这个世界的人都懂得保护动物,世界就会变得越和谐越美好!我们应该尊重动物的生命,保护它们,要和它们和谐相处。一张床,拯救了身体的疲惫,可我们要拿什么,来拯救那些灵魂的荒蛮?他们的灵魂是上千年前站在茫茫大海中聆听驼铃的孤独流浪者,今世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最底层。那空无的躯壳,世俗的肉体尚须精心照料,又怎能对灵魂置若罔闻呢。为了未来,为了动物的世界……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有威风而凶猛的狼;有称为百兽之王的老虎;有小巧玲珑的小白兔;有狡猾的花狐狸??大自然创造了它们这些生灵,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生动了。那些无魂的躯体们,请细品我的话,让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安慰吧。愿不久的将来——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生生不息,也许,这就是和谐吧……800字 初一 诗歌
-
愚公不愚精卫扇翅填海,问为何——只想水滴石穿;孟母断织教子,问为何——只盼望子成龙;愚公举具移山,问为何——只求方便于民,服务万千。愚公移山如果在现代社会的话可以说这是种“愚”。可是这“愚”为什么可以流芳百世,被人们所歌颂呢?可能这是大智若愚吧。在我所看来愚公不愚,更可谓称其为智。原因的话,有三点为常人达不到的“智”。其一,吃苦耐劳肯坚持。佩服愚公的毅力。磨杵成针非一时之事,移山开路也非几年之时。在几年里,夏可谓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冬又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条件有多差,可就算是这样他也毫不退缩,一如既往地干活。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把我们放在这种深山老林的话,开始免不了抱怨几声,一段时间的话会想方设法地离开,时间久了的话,恐怕会精神崩溃吧。所以娇贵的我们才会佩服愚公几人吧,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种“智”吧。其二,目光长远有见地。愚公为什么可以这样被说呢?在《愚公移山》中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名为智叟。他可谓是锋芒毕露,与愚公俩人争锋相对,双方各执其词,互不相让。最后,理所当然地智叟无言以对,理屈词穷。这个智叟目光比较短浅,认为愚公凭借着风烛残年是无法撼动王屋。太行二山。可愚公不这样认为,他则提出一番话:子子孙孙无穷尽,王屋太行却不增,子孙增两山减,移山开路会实现。句句在理,智叟哑口无言。这又为一“智”。其三,为民服务做贡献。人的生命像一条线,我们如果无法延伸它的长度,还可以加大它的宽度。愚公很有智慧地帮百姓解决问题,增加了生命的宽度。想起文天祥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又念起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古至今多少英雄都不断追求自己的重量,渴求自己的重量。可以断定这也是一种“智”。三人成虎,三点为实。“智”亦“愚”人们各有各的想法,“对”与“错”人们各有各的判断,“实”或“虚”人们各有各的借鉴。于是,我便认为愚公为“智”。“对”。“实”,便确定愚公似愚,却不愚。如果旁人非要说他是愚,也只能说他是大智若愚吧。初三:刘先雯800字 初三 议论文
-
其实愚公不愚想必你们都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在听过这个故事后,你们有没有像智叟那样嘲笑愚公呢?其实愚公不愚。“愚公移山”的故事,说的是北山愚公年以90,在其房屋前便是大山,出入很不方便。于是就与家人商议,要平掉屋前的两座大山,让路一直通到豫南,到达汉水以北。家人都纷纷表示赞同,只是愚公的老婆提出了她的疑虑:“我们能搬这些大山到哪里呢?”愚公说:“这没关系,我们可以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春夏秋冬,才能往返一次。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山神得知报告了天帝。天帝感其诚,命山神将山背走了。此后,愚公家门前再也没有高山阻挡了。读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知道只有坚强的意志,有毅力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就可以战胜困难,迎来胜利。拿破仑曾经说过:“到达目的只有两个途径,即势力与毅力,势为少数人所有但坚忍不拔的毅力却是多数人都有的。它的沉默力量往往可随时到达无可抵抗的地步。只有拥有保持长久的毅力,才能克服许多困难,才能赢得成功。于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上,都需要坚毅的精神。因为毅力可以帮助我们战胜许多困难。让我们一直前进着,永不放弃。巴斯德曾经说过:“他到达成功的奥秘只是他唯一的力量就是他的坚持精神。”而爱迪生曾经说过:“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自己灰心丧气。”爱迪生还说过:“坚强者能在命运风暴中战斗。”是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有毅力,去迎接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战胜困难。800字 初三 叙事
-
谁说愚公不愚愚公移山家喻户晓,愚公不怕困难的顽强精神也为人称道,就连毛泽东这样一代伟人也对愚公十分钦佩。而我却认为愚公的精神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他的做法绝对不值得我们效仿,愚公的行为实在是愚蠢至极。我说愚公愚蠢可不是信口胡说,随意诽谤的。我是有证据的。且听我一一道来。第一,愚公“率荷担者三夫”去移山,(“三夫”不管是实指还是虚指,反正人数都不多)强劳力都去移山了,那么谁来种地(要知道古代生产力低下,自己吃的穿的都要自己动手)不种田哪有饭吃衣穿?没有吃穿这些最起码的生活保证,又怎能移山?因此不管愚公的目光有多远大,连眼前最重要的基础问题也没解决,一切都是惘然,可见愚公确实太愚。第二,愚公驳斥智叟的一番话无任何科学依据。他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也是想当然而已。他的子子孙孙当时都去移山了,今后的还没生出来,到底是男是女,会不会因过分劳累或其他原因断子绝孙也不能肯定。还有他认为的“而山不加增”更是不对,科学家们发现由于地壳运动,每年山都会增高几米,愚公只看到人没估计到其他因素,也实在不能说聪明。第三,愚公太过自私了。他自己想要移山也就罢了,却还要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跟着自己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这种简单无聊的“叩石垦壤”之事,这是置子孙的志向理想于不顾,虽然当时“杂然相许”,但也不能保证他的子孙万代都“相许”。如果人人都像愚公这样一味蛮干,现代化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说不定我们现在还在抡着锄头种地呢!第四,愚公不懂利用资源。他最多只会利用全家人的智慧考虑往哪儿放土石,而不懂怎么利用这些挖下的土石去创造财富,铺路造房等;他最多只懂得利用一家人的智慧,不懂得利用智叟等他人的智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另外这么高的两座大山是多好的资源啊,他大可以广泛吸引人们去他那儿,这样既可以顺畅了交通,而且也能为自己创出发财致富的好路子,这种僵化的思维模式是不是太愚蠢了呢?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愚公精神固然可敬,但他的思想,他的做法实在是太过愚蠢了。谁说愚公不愚?800字 初二
-
愚公谷有一次,齐桓公在出外打猎时忽然看到一只鹿从前面飞快地跑过,于是他策马紧追不舍,一直追进了一个山谷里。齐桓公正不知此山谷为何处,恰好遇一老者齐桓公就问老者:“这里叫什么谷?”老者回答说:“这里叫愚公谷。”齐桓公又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老者说:“这是用我的名字来命名的。”齐桓公朝老者仔细看了看,疑惑不解地问:“我看你的相貌,毫无愚蠢之状,为什么说是用你的名字来命名的呢?”老者回答说:“让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诉您吧。我曾经喂养了一头母牛,母牛下了一头小牛。后来小牛慢慢长大了,我便卖了牛买了一匹小马。一个年轻后生看到我牵着一匹小马,上前便喝斥道:‘你养的是一头牛,牛是不能生马的,你这马是哪来的?莫不是偷来的!’于是强行把我的马牵走了。后来乡邻们知道了这件事,都说我真愚蠢。他们把我叫做愚公,而把我住的这个山谷就叫做愚公谷。”桓公听后也说:“依我看,你也的确愚蠢。既然那小马是你用辛勤喂养的牛换来的,你为什么要让那个年轻人把它牵走呢?”说完,齐桓公不去继续追赶鹿,调转马头回宫去了。第二天上朝时,齐桓公把这件事讲给他的相国管仲听了。管仲一听,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郑重地整了整自己的衣襟,向齐桓公两次下拜请罪说:“在君王的属土之内竟然出现这样的事情,应该算做我的过错啊!假如是尧帝时候,皋陶为掌管刑狱的官员,哪里还会有人胆敢强抢人家的马驹子呢?即使有这样的情况,那被欺凌的老者也决不会轻易撒手,而是要找地方跟抢马的人评理的。如今那老者知道处理诉讼案件不公正,遇到巧取豪夺的人,惹不起、躲得起,只好把小马给他算了。看来,这不是一个老头愚蠢的问题,而是社会治理不力的问题。回头让我好好整顿一番吧。”齐桓公十分赞成管仲的意见,支持他放手整顿法治,惩治邪恶,伸张正义。这篇故事告诉我们,愚公在年轻人以强凌弱的情况下舍弃利益求得平安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要想根本改变社会的治安状况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关键还在于领导的严于律己、认真治理和万众一心的积极参与。800字 初二 议论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