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文学论
吃茶是一件“雅事”,但这雅事的持权者,是属于“山人”“名士”者流。所以往古以来,谈论这件事最起劲。而又可考的,多属此辈。若夫乡曲小子,贩夫走卒,即使在疲乏之余,也要跑进小茶馆去喝点茶,那只是休息与解渴,说不上“品”,也说不上“雅”的。至于采茶人,根本上就谈不上有好茶可喝,能以留下一些“茶末”“茶梗”,来供自己和亲邻们享受,已经不是茶区里的“凡人”了。
然而山人名士,不仅要吃好茶还要写吃茶的诗,很精致的刻“吃茶文学”的集子。陆羽《茶经》以店,我们有的是讲吃茶的书。曾经看到一部明刻的《茶集》收了唐以后的吃茶的文与诗,书前还刻了唐伯虎的两页《煮泉图》,以及当时许多文坛名人的题词。吃茶还需要好的泉水,从这《煮泉图》的题名上,也就可以想到。因此,当的讲究吃茶的名士,遥远地雇了专船去惠山运泉,是时见于典籍,虽然丘长孺为这件事,使“品菜”的人曾经狼狈过一回,闹了―点把江水当名泉的笑话。
钟伯敬写过一首《采雨诗》,有小序云:“雨连日夕,忽忽无春,采之瀹(ming),色香可夺惠泉。其法用白布,方五六尺,系其四角,而石压其中央,以收四至之水,而置瓮中庭受之。避溜者,恶其不洁也。终夕缌缌焉,虑水之不至,则亦不复知有雨之苦矣。以欣代厌,亦居心转境之一道也。”在无可奈何之中,居然给他想出这样的方法,采雨以代名泉,为吃茶,其用心之苦,是可以概见了;张宗子坐在闵名子家,不吃他的名茶不去,而只耗去一天,又算得什么呢?
还有,所以然爱吃茶,是好有一比的。爱茶的理由,是和“爱佳人”一样。享乐自己,也是装点自己。记得西门庆爱上了桂姐,第―次在她家请客的时候,应伯爵看西门那样的色情狂,在上茶的时候,曾经用首《朝天子》调儿的《茶调》开他玩笑。那词道:“这细茶的嫩芽,生长在春风下。不揪不采叶儿渣,但煮着颜色大。绝品清奇,难描难画。口儿里常时呷,醉了时想他,醒来时爱她。原来一篓儿千金价。”拿茶比佳人,正说明了他们对于两者认识的一致性,虽说其间也相当的有不同的地方。
话虽如此,吃茶究竟也有先决的条件,就是生活安定。张大复是―个最会吃茶的人了,在他的全集里笔谈里,若果把讲吃茶的文章独立起来,也可以印成一本书。比他研究吃茶更深刻的,也许是没有吧。可是,当他正在研究吃茶的时候,妻子也竟要来麻烦他,说厨已无米,使他不得不放下吃茶的大事,去找买米煮饭的钱,而发一顿感叹。
从城隍庙冷摊上买回的―册日本的残本《近世从语》,里面写得是更有趣了。说是:“山僧嗜茶,有樵夫过焉,僧辄茶之。樵夫曰:“茶有何德,而师嗜之甚也?”僧曰:“饮茶有三益,消食一也,除睡二也,寡欲三也”。樵夫曰:“师所谓三益者,皆非小人之利也。夫小人樵苏以给食,豆粥藜羹,仅以充腹,若嗜消食之物,是未免饥也。明而动,晦而休,晏眠熟寐,彻明不觉。虽南面王之乐莫尚之也。欲嗜除睡之物,是未免劳苦也。
人有妻,能与小人共贫窭者,以有同寝之乐也,若嗜寡欲之物,是令妻不能安贫也。夫如此,则三者皆非小人之利也,敢辞。”可见,吃茶也并不是人人能享到的“清福”,除掉那些高官大爵,山人名士的一类。
新文人中,谈吃茶,写吃茶文学的,也不乏人。最先有死在“风不知向那一方面吹”的诗人徐志摩等,后有做吃茶文学运动,办吃茶杂志的孙福熙等,不过,徐诗人“吃茶论”已经成了他全集的佚稿,孙画家的杂志,也似乎好久不曾继续了,留下最好的一群,大概是只有“且到寒斋吃苦茶”的苦茶庵主周作人的一个系统。周作人从《雨天的书》时代(一九二五年)开始作“吃茶”到《看云集》出版(一九三三年),是还在“吃茶”,不过在《五十自寿》(一九三四年)的时候,他是指定人“吃苦茶”了。吃茶而到吃苦茶,其吃茶程度之高,是可知的,其不得已而吃茶,也是可知的,然而,我们不能不欣羡,不断的国内外炮火,竟没有把周作人的茶庵、茶壶,和茶碗打碎呢,特殊阶级的生活是多么稳定啊。
八九年前,芥川龙之介游上海,他曾经那样的讽刺着九曲桥上的“茶客”;李鸿章时代,外国人也有“看中国人的“吃茶”,就可以看到这个国度无救”的预言。然而现在,即是就知识阶级言,不仅有“寄沉痛于苦茶者”,也有厌腻了中国茶,而提倡吃外国茶的呢。这真不能不令人有康南海式的感叹了:“呜呼!吾欲无言!”
吃荸荠
今天上午,贾老师给我们吃荸荠。
荸荠是什么?它好不好吃?
过了一会贾老师端了一碗荸荠,又给我们一人一个荸荠,荸荠黑黑的圆圆的。
我们用牙齿把它咬开了。一吃味道真好,好甜好好吃呀!
我以后也要多买水果给大家吃。好东西应该跟大家一起分享。
山西太原东华门小学二年级:开心040520
相关推荐
-
文学“哎”这声长长的叹息,不由自主打心底里出。一整天默默不语,总是把世界看的太过苍白,一切真是那样的太复杂太矛盾。即使头晕,还是到网上寻找属于我的生活。这样的我,确实不像是个读书人,但是到网上我也是有目的才来的--为文学而奔波。一直都是这样,一直都在继续,越来越恨数理化那些无聊的东西。也难以忍受课堂上那些形形色色的笑声,周围的“周星驰”类人物真多,可是我很厌倦这样的欢笑,这样的生活,我只想逃避,只想解脱。离家到异地,为的是前程苦苦寻梦,为自己的将来甘心奋斗。寒窗苦读于我多大的印迹都没了,不知我在学校的目的何在?意义何在?逃避了课堂上的形色欢笑,网络里我在默默享受孤独。恰是网里文学的熏陶,结识了文学,结识了更多的有文学梦的人,与他们的沟通,与他们日子,我渐渐地学会了孤独。记得最深的唯有那句:“文学,要耐得住寂寞。”一切都无法逃离,去了还是要回来的。对于文学这样的大路,我会选择怎样面向孤独,享受寂寞。抽烟?喝酒?他们都只是消耗寂寞的唯一途径!350字 高三 日记
-
文学轻轻读到那抑扬顿挫的“兮”,感受着那遥远古代传来的香醇的韵味,脑中浮现起矗立在江边――那多愁的楚国三闾大夫,细细倾听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对国家命运忧心忡忡,对自身前途的悲愤万千……他那倾刻间的纵身一跃,使无情的江水泛起轻微的涟漪。永远、永远,他沉睡在了汩罗江底,但他那涅的性格。却久久地回荡在中国文学史的长空。此刻,跨越了数千年现代我捧起你的千古绝唱《离骚》,细细地体味这跨越千年的共鸣……华美李白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从几岁开始,接触到你的诗,从此便爱得一发不可收拾;从五言到七言;从绝句到律诗;从《将进酒》到《蜀道难》……每每读起你的诗,心中便有一股气在蒸腾,大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豪气吧!号称“青莲居士”的你,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亦把非凡的文采撒在了每一处角落,把你豪迈的性格撒在每一方土地上;你可以为素昧平生的汪伦写下《赠汪伦》,你可以为了朋友的安危写出《蜀道难》,但你,你不会为那些骄横无耻的达官显贵的高官厚禄所动,为此滴上哪怕是丁点儿的文采!这就是你,放荡不羁却永远释放着才气的你!读罢你的诗,心中不由得发出感慨,中国文学宝库一颗最为璀璨的明星!精髓?李清照?宋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捧起她的词,全身的血管顿舒张了许多,静静地咬住每一个韵脚,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感觉,她,身为女子,却有着比男人更高的才华;她身为女子却有着比男人更多的荣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袅袅回旋的幽思,慢慢地渗透在夏日的夜空中,闻一会儿,醉了,被这感动地的思君之情所陶醉,所感动了。陶醉一起幽美的词中,似睡似醒的头脑里发生呼唤:“她,伟大的女词人,文学史上真正的中国英雄”。650字 高三 议论文
-
文学铛铛叮叮,风儿总是那样淘气,闯进了文学世界,它轻轻地用力,摇响那串风铃……文学,它有着一份灵气,无时无刻不充盈在我们身边。不管是风花雪夜,世事变迁,都有着文学,它并且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经过几多生活的洗礼,文学引着我们去成长,去感悟,去向往,去飞翔……懈怠时,文学告诫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失意时,文学鼓励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浮躁时,文学提醒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学从我身边徜徉而过,留下唐风宋韵的淋漓酣畅;文学从我身边流淌而过,留下诗林词苑的慷慨激昂;文学从我身边飘然而过,留下美文小说的宛转悠扬;让我沉醉,让我溺迷,文学啊!文学,更高的境界,艰难的攀登,我会当凌绝顶。星夜里,轻罗小扇扑流萤;微风中,满架蔷薇一院香;敬畏深秋,菊残犹有傲霜枝;流连春色,百般红紫斗芳菲……文学,与我如影随行。300字 高三 叙事
-
文学很小的时候,我们拥有了名字。我们只知道那个方块也明白――那是代表我们一种被迫叫的称谓,谁叫我们尚未觉醒。我们不明白它的写法,或许是明白的,但自己写出来总感觉像鬼画符多一点。所以,我们有了一个梦,把名字写好。牵强点说,这是文学,我们喜欢了它。不是偶然,纯粹必然。孩提时,当奶奶把我从游戏中拉出来的时候,我眼红的问为什么。奶奶说你不是喜欢上学的吗?我点了点头。奶奶笑了,因为我喜欢上学。第二天,还不晓天有多早路有多黑,奶奶辛苦的把我提了起来。我擦着带着眼泪的睡眼说天还没亮呢。奶奶说要上学了。我说不上了,便又要躺下去一探周公俯。很不幸的,那时年幼,奶奶拉着我就像老鹰捉小鸡。只是那个小鸡太不识趣了。捉了几次,逃了几次,但我还是精神了。不能再闯被窝的我只好悻悻的抓起了书包。我上学了,我可以做小时候的梦了。下午,玩得正兴的我又被告知要上学。我说还要去的吗?由于小鸡过于精力旺盛,所以玩吧,坐着学习太闷了。但奶奶太大力啦,我被提着耳朵送到了学校。我明白了,学习是不能玩耍的,我的天性被扼杀了。知道上学是不能迟到,逃课,玩耍后,我知道我只能学习了。记得我小时候的语文差得我不敢想像,上课的时候便不得不调动了所有的感观,屁也不敢放。怕老师注意到我啦,我可是南郭先生啊。我不敢对文学有太大的抱负,因为我是“文盲”。语文让我最值得骄傲的是,老师从不提问我问题。可我还是不敢放松,因为我有“恐文”症。由于小学的努力,虽然是为世所迫,但我的基础知识原来积累得那么好了。这是我唯一不对文学抱有厌恶的事。550字 高三 叙事
-
文学想握住你的手――丰富的表达,深邃的内容,对!那就是文学。从小在文学的熏陶下长大,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关爱的同时,我更享受着文学给我带来的美妙和快乐。我一直想握住文学的手,一直甚至是迫切的想握住你的手,然而却总有那一段不知深浅的距离。当别的孩子还在看《格林童话》我身边已经有了高尔基的《童年》,当别人开始看《童年》时,我的身边却有着曹雪芹的《红楼梦》……对此,难道我还没有握住你的手吗?是,没有,即使你离我那么近。但你的内容是那么深邃,你有千年的文明,可待我去追随。每一天都在你的怀抱中长大,原以为这样就能握住你的手,走进你的世界。但是,我错了。和你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就越使自己感到无知。我一次又一次的品尝着你的韵味,十几年,几乎每一本书的内容都看过不下三遍,每一次都迫切地伸出我的手想握住你的手,但却被一道不知深浅的距离隔开,可望不可及。老师说:文学需要用心品位,释放出感情细细地品读,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了解,还要品出作者写作的心情。现在,我做到了,可还离你很遥远。我爱文学,我想握住你的手,或许,我现在握不到,将来也握不到,但是你的奇幻和异彩就在于不断地追求和品位,这也是世界文学家用一生去追随你的原因吧。我爱文学,想握住你的手。450字 高三 叙事
-
论青春文学对青春文学,我一直是敬而远之的,后来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接触了一本叫《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的小说,开始读之后感触颇深,我也为书中主人公的种种遭遇时而开心时而难过,时而悲喜交加。读过之后,有一段时间我深受这本书的影响,可是后来我走出来之后却发现,我很幼稚,那时做的事也很滑稽。这种书,看一本之后再看第二本就没意思了,一开始会沉浸在主人公幸福的幻想中,想入非非,后来就没什么劲了,我看过《会有天使替我爱你》之后再看《天使街23号》、《亲亲亲吻鱼》就是这种感觉~所以,奉劝那些想要读和正在读这类青春文学的同学们,适可而止,我觉得没必要说书中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我认为,这种书确实很煽情,也很优美,沉浸其中的感觉很好,可是当你被下课铃声拽回到这个现实世界中时,你就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这时候你通常会很失落很失落,这种感觉我体会过。所以,还是借用《会有天使替我爱你》里面尹唐曜的一句话,漫画小说不要看太多,会中毒400字 初一 议论文
-
“商品文学”论中国社会向来鄙视商品经济,把商人列为末流。现在国人的眼光改变了,商品经济发扬光大——别的不说,单是文坛,也有了一丝商品气息。?证据是不难寻的。常见一些文学报刊杂志举办什么笔会、大赛的启事,自然是参赛者交报名费×元……云云。现在经济搞活,文坛也得自谋生路,以集资(或曰参赛费)形式,促进文学事业的繁荣,本无可厚非。但偏偏出现一些让人费解的事:一些并不高明的作者常接到一张报喜书,上面先是恭喜大作获优胜奖,经专家修改即将发表,然后又说本次参赛作品将结集出版,封面精美,实在是送友佳品,可让友人共享成功喜悦,购者从速,每册优惠价10余元……初看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久思才恍然大悟——商品!作者出名,编者赚钱,两厢情愿,各得其所。?初涉文坛者,常以作品屡投不中,不能遂愿为苦,于是又有:本刊举办××笔会,将聘请著名专家对来稿精改,保证发表。凡参赛者需交×元,凡作品不合格,愿精改发表者,另交×元……让人看罢,无话可说,惟有拍手叫绝!一方出钱买名,一方获利,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因此,舞墨弄文者增多,热闹非凡,成果辉煌!?但我认为,这虽然可使“文坛鼎盛”,但结果却是不妙的。纵使有劣兵千万,不如有精兵一千!一些人的“作家”称号值得推敲、深究,也许是请“专家”“精改”出来的,不能过硬,而“专家”们又忙于给别人“精改”,搞“商品经济”,不能有大作推出,倘如此,当今文坛,岂不是“岌岌乎殆哉”??诚然,我们绝不能反对专家给后进者改稿,因为历史上一些名家就是靠前辈的点拨而技艺日精,驰骋文坛的。但是,倘是一块好铁,自然可以铸成锋利的剑头;若是狗屎堆,则不论你怎样“精改”、美化,终究还是狗屎堆。许诺“精改”“发表”的结果,不过使许多人热衷闻(文)名,生产出大量的“废铁”而已。?古时文人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自居,如今商品经济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企图以“出名”为饵,或以“精改”稿件,许诺“发表”,推销“文坛新人”“业余作家”之类的牌子,捞一点儿钞票的“专家”,虽不能称之为“文痞”、“骗子”,至少也得说他“商品”观念太热了,热昏了头。700字 高二 议论文
-
“叹”早茶,“论”广州广州,一座国际化的现代大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在这座城市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风俗,我们就从“叹早茶”这种特色饮食文化说起吧!广州人嗜好“饮早茶”,特别是老人家,每天早上一定要约上三五朋友去茶楼叹茶。其实,这种饮食特色早在清朝就形成了!广州的早茶历史悠久,百年不衰,至今的广州人还有“叹早茶”的习惯。在广州,各式各样的茶楼是数不胜数。比如,有名的有广州酒家、泮溪酒家、南园酒家等,这些都是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茶楼。广州的茶楼都十分富丽堂皇、古色古香,走进茶楼就像踏进古代的宫殿,处处雕梁画栋,十分有韵味!让来这儿喝茶的人心旷神怡!广州人喝早茶被视为一种交际,三三两两聚在一块,有的谈生意;有的业余消遣 ;还有的只是简单的朋友聚会。他们不仅吃饱了肚子,还联络了感情,或谈成一单生意。广州人喝茶要吃点心。点心种类十分多,比如,有包类——叉烧包、小笼包、奶黄包……还有饼类——鸡仔饼、酥饼……更有甜口的糕点——马蹄糕、杂粮糕……以及各种特色美食——干蒸、云吞、肠粉与艇仔粥。其中,我最爱吃虾饺!虾饺皮白如冰、薄得如纸,吹弹可破,肉馅隐约可见,看起来十分诱人!吃起来爽滑鲜美,有一股鱼虾鲜味,可谓色味俱全!我除了最爱吃虾饺,还爱吃干蒸。干蒸是广东地区最受欢迎早点之一。干蒸以猪肉粒鲜虾为主馅料。它皮薄肉爽,别具一格,特别适合广东人口味!广州早茶的“功夫茶”也十分重要。广州人偏爱喝普洱茶、乌龙茶、花茶等茶水。广州人喝茶要先“洗茶杯”,就是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入杯中,开头一两次回斟一下就倒掉,可能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洗洗杯子吧!广州茶楼十分受人欢迎。常常是座无虚席,茶楼内人山人海。特别是在节假日,不少茶楼还要排队候位呢!尤其是夏天,人们都蜂拥而至茶楼消暑。广州茶楼有那么多人去,必定在其中找到熟人或朋友。记得小时候,我每次去茶楼喝茶,都会巧遇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便聚在一块玩,在茶楼里乱蹦乱跳,躲进桌子底,有时还因为玩得太疯,一不小心撞上服务员姐姐,弄得她手上的点心掉到一地。我们闯祸后并不是道歉,而是逃进洗手间躲着,生怕服务员批评我们。而大人呢,则在桌上谈天说地,更本顾不上我们小孩。到买单时,大人们都争着买单,十分客气!饮茶是广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叹早茶,不但为了喝茶吃点心,而且为了与朋友惬意聊天,在淡淡茶香中晾晒心情。在饮茶中,人们从紧张的工作中逃离,清闲地聊天;在饮茶中,人们从烦闷的生活中走出来,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沏一壶好茶,点几笼点心,与亲朋好友海阔天空地大侃一阵,岂不悠哉?100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
文学文学的清澈湖水可以沉淀我们烦乱的思绪,带给生活以安静;文学的美丽花园可以美化我们荒芜的心田,带给人生以芬芳;文学的灿烂阳光可以温暖我们冷漠的心灵,带给世界以和畅。文学让我们回归纯真。夜阑人静,天籁无声。这时你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拆去心国的栅栏,在《林清玄散文》的温馨海洋中自由游弋。他解读的寒山寺的钟声让你与张继一起超越人生的苦难;他品位的鸣沙山的倩影,教你像沙粒那样脚步轻盈地积聚;他咀嚼的峨眉山的攀登,令你如晓月般大爱无疆。林清玄娓娓道来,我们来得及勒住疾驰的人生快马的缰绳,停憩回首,整理纷乱的发丝和思绪,畅饮玉露琼浆,沉稳前行。林清玄细腻描述,我们有机会透视人生的喧嚣,驻足沉思,捆紧松散的行装和热情,补给动力能源,继续征程。心灵在此情此景中憩息,我们会认真地审视自己,在生命的源头,我们听到一声悠然的脆鸣。文学的纯美世界净化了俗世的心灵,生活每天都可以卸去装饰,我们用鲜活的内力去浊存真,还现实一个婴儿般本真的面目,于是,你我真诚相依,烦恼遁去。文学让我们皈依宁静。月隐星现,露重风情。这时你才能正视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篱,在梭罗的《瓦尔登湖》荡舟。静谧中,游鱼有序走来,他们不挤不争,令追逐名利的我们汗颜。沉醉中,风从远处而来,轻盈抚摸,慰藉疲惫的身心;强劲吹拂,拭去物欲的污浊;看梭罗湖边垂钓,让你脱身俗务,乐为自然的灵光浸润;品梭罗诗意生活,叫你滤去杂思,甘为自然之神点化。湖水的澄澈、环境的幽雅、小路的朴拙,都在讲述生活的初衷和生命的意义。心灵在此情此景中憩息,在我们灵魂的深处,真正读懂了淡泊和宁静。文学的高雅气息充满了你我的心胸,生活中便不会有尔虞我诈、矫情呻吟,我们的心灵可以轻松释放,不必设防;君子仰之,小人斥之,于是,你我敞开心扉,不再有心灵的疲惫。文学让我们校正走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叮嘱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而回味求学的纯真;沈从文的《边城》诱导我们洗尽凡尘而醉心于民族风情和自然山水的无穷韵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引领我们挣脱名缰利锁而静品平凡人生的真谛。。。。。。心灵在此情此景中憩息,在我们情感的深处,真正融入了清醒和睿智。用心泉熄灭如火的嫉妒,用心泉冲尽如尘的虚荣,生命就获得了无限的轻松,生活就会像中学生般的阳光。倘若你是一个迷途者,文学会给你真诚的指示和指导;倘若你是一个因暂时的成功而忘乎所以者,文学会让你保持着缄默的品性。身体的疲惫可以在舒适的卧室中休憩后得以祛除,心灵的疲惫可以在文学的阔大宫殿中,经过大师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我们的内心进入深度的憩息后烟消云散,之后,我们会虔诚地俯下身躯,汲取精神养料,去走好明天的路。1000字 高二 议论文
-
文学唐诗宋词三百首,唐宋文学八大家。明清小说成一统,白话诗赋看今朝。诗仙太白酒前卧,诗圣杜甫叹民苦。三苏个个文采好,三苏比比好诗出。三吏三别真悲伤,赤壁出塞好壮志。满江红中壮志在,一剪梅中幽柔心。师说师德真美好,乡愁明月思故乡。兰亭集序之字多,岳阳楼记好词多。古来今人文章好,诗如清泉自涌出。风流人物好词多,古来今人皆风流。150字 初二 议论文
-
文学中的恶魔论不知怎么的最近总调子大恶--纯洁了一下自己开始转移写哥特式文字..最后看一遍自己都想笑怎么开始像柯南道尔那样一本正经了.....总之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还希望大家支持--遗世游·敬上《圣经》中曾说过,恶魔和人类都是带有原罪的生灵,恶魔由智天使放弃天堂,深深堕落,经受炼狱之火后,成为与腐臭为伴的罪恶之子;而人类偷食禁果便懂得善恶,带着罪孽,受到上帝的诅咒,即男人要有持家的责任,女人要有分娩的痛苦,从出生时就为赎罪而生,代代相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人类和恶魔属于一类。人类对于丑恶的认识,代表性的事物就是恶魔,从最开始《希腊神话》及其它史诗中恶魔多以智天使堕落以后的形象出现,面目多为狰狞可怖,并常常以与人类签订契约使之出卖灵魂的交易者形象出现,到了二十世纪末,各种文学名著对于恶魔的阐述不同,从而恶魔的形象也多了起来。《浮士德》中的梅菲斯特就是典型的前一类恶魔代表,但又并非如同中世纪对恶魔的描写那样单一的暴力,他狡诈而灵活,机智又贪婪,对当时社会中的各种不良风气以及人类自身的弊端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尽管一直以轻佻浮夸的嘴脸现身,对人类比人类对自身更为了解。歌德并非单一的把梅菲斯特作为反面配角,而是很巧妙的利用了这个人物,使得文章在主题上更为升华。正是由于梅菲斯特帮助浮士德走向堕落,阻碍他向善的方向发展,才使得浮士德不懈努力的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个形象代表了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恶对于社会发展的力量,正是由于恶的存在,才使得人类能跋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进步,从而对恶有了一个另一面解释。恶魔在另一方面是人类的心理暗面扩大到极限放大出的极端状态的附着品。恶魔所带表的七种主要意义:骄傲、嫉妒、懒惰、愤怒、暴食、欲情、强欲不仅代表着人类身上的缺点,而是人类各种独有特征放大到极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度自信导致的骄傲,不正当的上进心引发的嫉妒,无节制的娱乐带来的懒惰,集中力过强间接引来愤怒,成长的力量过于集中诱发暴食,爱恋的不择手段带来欲情,不现实不正当的希望使之为强欲。放大劣根性后的人类就是恶魔,从而也使恶这一题材更有象征性和代表性。由此也使得对于恶魔的思考并非如中世纪那样单一,对于恶的理解也逐步加深,也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不懈的探索。黑发红瞳的恶魔在人类的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很早,也是由于人类对于恶魔很早的认识,从而有过心理畏惧。毫无疑问,人类畏惧这个拥有邪恶手段的形象,同时又厌恶它,却又承认他,从而折射出人类对自己缺点的否定和不完全否定的弊性,一方面痛斥恶魔,用十字架,阳光,美德(特别是在北欧神话中)驱逐他们,同时又赋予他们智天使堕落后的这一高尚又充满矛盾的形象。中世纪后对于恶魔这一概念的理解由浅及深,从而形象也并非如圣经中的十字军那么单一残暴,这也有一部分关系是因为社会性质从之前的奴隶社会所形成的上VS下的等级关系转变为封建阶级复杂的社会关系,恶魔也就被赋予更多的意义。人类对善恶的思考不断加深,对于人性的理解也渐渐完整,但随之人类的思想将会越来越复杂,从许多先人留下的巨作中就能看出人类对于自身的探索所留下的脚步。关于善恶的谜题仍等待人们发掘答案,关于善恶的界限也仍旧模糊不清。但是,有了善才有了恶,有了恶才有了善,只有善的世界只是乌托邦的幻想,善恶相融合,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类,善制约恶,恶升华善,一个能以善控制自己恶的私欲的人,才能算作伟人,如果生来就只有善,那么就不能算做一个人。只有那些克服了自身无数恶的本质的人,才能千锤百炼,矢志不改,所有的伟人都如此成就。恶靠着善,善依赖恶,然后互相平衡,互相制约,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恶魔的题材在文学作品中越来越多的被运用,这一形象也从最开始的丑恶狰狞的嘴脸一部分进化成了英俊潇洒美型(--b)的双面人物,从原本只有丁零作响的骨架的鬼怪(比如《浮士德》中的梅菲斯托)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双重人格人物。社会的构成随着人类思维的逐渐成熟复杂,各路抓住了社会当前实质作家也从各种题材来反映,使得各个不同形象代表的意义也逐渐复杂,对于善恶之间的关系、认识也逐渐复杂深刻,恶推动社会,善制约恶,然后我们的各个文人们,也站在各自立场上,各说各话,从而有了这么多行色不同的——恶魔。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文学在拉美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流派:智利诗人聂鲁达对人性的思考,委内瑞拉文学家卡斯帕斯对自然和谐美德赞叹,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人们。而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则以其对现实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诉说,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而作者也因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腥和悲剧。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的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作者凭借其深刻的政治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拉丁美洲百余年的历史,并不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怪圈。这也就是为什么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情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原因。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老布恩迪亚,即家族的创始人,和他的妻子乌苏拉,带领他们的亲眷和朋友历尽艰辛来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那个时候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尚未命名,而这片新天地的主人,也从未想过要确立统治者来管理这里,他们过的是一种类似于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体验到了收获的欢乐,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并为他取了名字:马贡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布恩迪亚渐渐的丧失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不只是由于自己预感到了什么还是只是单纯的无意义行为,老布恩迪亚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起了金属金鱼,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条就熔掉他们重做。这象征着他所开创的马贡多,乃至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是家族的第二代,可是这两个人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阿卡迪奥幼年时即与马戏团出海,十余年不归;而奥雷良诺则走上了军人的道路,并掀起了几乎影响全国的内战。而内战的起因则是由于政府将强行管理马贡多这个“世外桃源”。这象征着在文明的初创后,即开始了对压迫的反抗。奥雷良诺,即书中的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人,他带领部下经过无数次战斗,终于使政府坐在了谈判桌的对面。可是他所争取的和平很快即葬送在下一代手中。当他发现这一切时已经锤垂老矣。他打算再次战斗来扞卫人们的自由却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终于他也陷入了循环烧制金鱼的怪圈中。家族一代代的承传着。美一代的成员都经历了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的时刻,又渐渐的老去,第三代的阿卡迪奥曾见证了垄断资本的兴起和剥削的凶残。而之后的奥雷良诺则见证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在这片处女地上最后而短暂的繁荣。原始的繁荣很快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自给自足的消亡。当家族的男子死去时,这个百年世家很快陷入了衰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在羊皮书卷中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才恍然大悟。而这个百年世家也终于在这个世界中完全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即是乌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只有作者知道。《百年孤独》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她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费解。担当你读完他,掩卷长思,你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重复。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并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吧!1200字以上 高一 议论文
-
文学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没有多彩的人生,就不会产生美丽的文学,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但是文学又不完全是人生体验。吴密先生在他的《文学与人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文学是人生的精髓”—哲学是汽化的人生,诗歌是液化的人生。小说是固体化的人生—均从各种含水的不纯物质中得来的,戏剧是爆炸的人生。“初读这段文学,并不知其意,但得出一点结论:文学泊于人生,但又作用于人生。一、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文学样式有多种,谓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但无论作何种文学,为文者均有其水平之高低,文采之优劣;人生亦有多种,但不论是何种人,均有其人品,所以为文者其人品之高低,谓之曰高尚,低俗,伟大渺小,卑微等等。一部文学作品(或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内涵及思想,通过鉴赏一个人文章的内涵及思想,可以看出为文者的为人。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在C?汉密乐顿的作品《小说之素材与方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美国某君,搜集一人之手迹、支票、帐单、照片等,以作小说,试验卒失败。”意思就是说,一人想用真实的人生为写作对象,来写一部小说,但最终失败了。可见文学不是真实的人生经验。(至少小说表现的不是真实的人生)即吴密先生所说的:人生≠真实的与直接的经验。所以,准克地再现人生的做法在文学的做法在文学创作中是不可取的,也是很难做到的。每一部文学着作都是生活细节为对象,再加之以想象,赋之以深邃的思想才完成。四大名着无一不是在历史事件(或家庭琐事)的基础上改编,提炼其精华,投之以作者的感情才形成的:《红楼梦》中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附加在贾宝玉身上,但又加了一些虚幻境、空空道长等),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与广度;《西游记》作者以历史事件玄奘西游为小说线索,加之以孙悟空、猪悟能等传奇人物,使小说主题立刻升华;不是单纯表现唐僧师徒四人如何与妖魔斗智斗勇,而是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细细品味吴密先生对几种文学作品巧妙的比喻,终于体会了“文学是人生的精髓”。真实的人生是混有杂质的一盆水。但在文学作品中,人生便是已经除去杂质的清水、纯净水,而其中哲学是“汽化的人生”,最好为纯净,所以哲学是人生中最精华的部分—精神;诗歌是“液化的人生”,较哲学次之,所以诗歌表现了人的思想情感,是理想化的;而小说最劣,它只是在真实人生的基础上稍稍加工而成,所以小说重在记事,辅之心肝肤浅的情感表达……所以,“文学是人生的精髓”。文学源于人生,是人生的表现,同样,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人的思想。现在中国文学有诸多缺失,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宣传文学——专门作为宣传达室的工具;闲谈文学——缺乏作文的严肃性;消遣文学——低级趣味的文学。从这些文学中就可以看出作者们的低级超味,作文的不严谨,为人的不严肃。读过韩寒的《一座城池》的人,再了解一下韩寒这个人就会真正体会到“文如其人”。二、文学于人生之功用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学?因为文学于人生有非常大的作用。读《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太史公坎坷艰难的人生;读《离骚》,我们懂得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们知道了“公正是灵魂的优点,也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它是其他各种德行的基础“。于是我们学会了公正……所以,文学之于人生等一大功用及涵养心性,培养心志,培养道德。文学还可以促进真正文明。文学改变了人的意识,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促进人的进步。所以,一切优秀文学都在宣扬与体现人的规律,最终让人进步,促进真正文明。除此之外,文学还可以让人通晓人情:《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人章“。可以让人了解世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之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学作用于人生,功效甚广,但一定是好文学才可以促进人养成好品质。最佳文学作品含有人生最大量的、最有意义的部分,而且让读者爱到启迪,得到乐趣,这才是文学与人生的最佳契合点。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
茶·茶女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半框叶子。罗德把那半框叶子拿过来看了看,随即欣喜如狂。别人可能不知道,但他却很清楚,那是红茶的茶叶啊,他活了大半辈子,也只有小时候喝过红茶,那时他的母亲还在,她的母亲是落没贵族出身,虽是落没,但终究还是有一些资本的,红茶也是喝得上的。但他母亲死过之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享受这外来的红茶了。他宠爱的摸摸女儿的头,说道:“女儿,你带来的可是好东西啊!”女儿笑了。之后的每天,村里的人都能闻到若有若无的香气。罗德把那半框叶子塞进一个自制的小包里,以便能随时随地的取出。有时候他会把叶子放在杯里,用滚烫的开水烫,之后再在杯中放点晒干的野花,但总是喝不出红茶本该有的味道。女儿每一次喝茶都嚷嚷着要放糖,但他总不许,他说,茶还是原汁原味的好。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包里的红茶叶也一点点的消耗。女儿喜欢在嘴里先放上糖,之后再喝茶。女儿的方法的确很好,但还是被罗德发现了。女儿静静地等着罗德的责罚,但得到的是一张大手的抚摸。罗德微笑着看着女儿,说:“你喜欢就好。”有一次女儿把茶叶直接含在嘴里,却立即被茶叶的苦涩“击败”,马上把叶子吐了出来。这天,在罗德准备去泡茶的时候发现叶子已经寥寥无几了。女儿在一旁看着,说道:“爸爸,只剩几片叶子了,用剩下的叶子泡一次好茶吧。”罗德答应了。他把衣服晒好,就立刻离开了。罗德去了村的西南方,那里有个茶师。可能是因为身为一个茶师却要到一个小村庄里度过下半生的原因吧,茶师的脾气很怪。罗德到了茶师的家,敲了敲门,但没人开,他以为没人,就在那儿等着。过了十几分钟,门开了。他吓了一跳,一看人是茶师,才静下心来,跟着茶师进了屋子。等罗德回来的时候,夜已深了,女儿也睡着了。他蹑手蹑脚的走进门,生怕惊醒了女儿。第二天,罗德起得很早。他洗漱好之后就去了厨房。他把包里的叶子放在杯中,之后他用炉灶烧好水,把沸水轻轻的倒进杯中,等茶叶慢慢卷曲的时候把牛奶倒进去,之后,把杯子端了出去。女儿已经醒了,她看见罗德把杯子端过来的时候高兴极了。立即跑到罗德身边,罗德把杯子放到桌上,之后告诉女儿:“现在不能喝,茶还很烫。”女儿调皮的伸了伸舌头,在桌子旁坐了下来。天有不测风云,屋外下起了大雨,罗德这才想起来晒的衣服还没收,立即跑出去,把衣服收起来。等他收好以后,他听见了哭泣声,就马上跑进屋里,看见女儿正蹲在桌子旁哭着,桌上的茶杯倒了,茶溅了一地,他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抱起女儿,才发现女儿的衣服湿了一片,他立即冒着大雨抱着女儿跑了出去。他来到了村中的医诊室,把情况给老医师说了一下,老医师把女儿放到床上,看了看女儿被烫到的地方,向罗德说:“你女儿烫的有些严重,不过别担心,我会治好她地。”他示意罗德静下心来。让罗德先出去。罗德离开了医诊室,心里百感交集。他回到家,把杯子收起来之后,又跑去了医诊室。来到医诊室后,他发现女儿已经睡着了,他向老医师道了谢,付了医费后,又出去了。这几天他都来看望女儿,给她买了许多东西。女儿的伤逐渐好了,但罗德想让女儿在这儿在住几天,就没把她接回家。这天罗德又出去了,但他没去看望女儿,而是去了村的西南方。女儿一直在等着罗德,但他直到深夜都没出现,女儿望着窗外,想在外面看到那熟悉的背影,但终于抵不过如狂风般袭来的睡意,慢慢的闭上了双眼。梦中,女儿好像看见了罗德,罗德轻轻地走了进来,看了看女儿,又悄悄地离开。第二天清晨,阳光把树叶照的如翡翠般莹绿,玫瑰盛开着,晶莹的露珠把花瓣染得更鲜艳了。窗上的玻璃把阳光反射到屋内,照着屋里的一切,也把女儿照醒了。女儿揉了揉眼睛,想把自己从睡意朦胧的状态中释放出来。她用她大大的眼睛看着屋子里的事物,忽然,她的目光停在床前的桌子上,桌子上放着一杯红茶,旁边放着两块糖,她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把杯子端过来,之后把那两块糖放进杯中,缓缓地喝下了她一生喝过的最甜的红茶。女儿笑了。1200字以上 初二 叙事
-
文学理论1、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3、“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4、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5、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A领悟B延留C净化D共鸣6、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A再现性B逼真性C表现性D虚幻性7、象征型文学的艺术特征是()A表现性B象征型C暗示性D朦胧性8、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与读者。9、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10、文以气为主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曹丕所说"文以气为主"的"气",指作家个性、才能构成的精神气质。“文以气为主”的解释是:文章表现出的是作者的个性和才能。11、肯定在文学作品中形式不能脱离内容而孤立地存在,并不是说形式没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形式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演变与内容之间往往会出现时间差,二者并不同步进行。文学作品的内容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来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相对密切,往往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的变化比较快;而文学作品的形式虽说归根到底也是从现实生活中来,但是它更主要表现为一种历史的积淀,是许多代人的审美经验和艺术规范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它的形成需要许多条件,有一个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往往并不是有了新的内容,就马上就会有新的形式出现的,新形式的形成往往是许多人、甚至是许多代人努力的结果,总是需要充分的准备和酝酿的时间,有时这个时间还是相当漫长的。12、“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此语出自:[]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顾炎武13、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2、名词解释1、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外在形态是对问题突然顿悟。表现为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2、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对个别或特殊性的事物加以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3、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与朦胧性,具有多层不确定性的意义。以欧洲象征主义为代表,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4、诗文学体裁之一。一般认为,诗歌借助于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高度凝练的语言,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意境和形象,表现诗人的情致。中国古典文论主张“诗言志”,“诗缘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特别看重诗歌抒发诗人主观情志的特点,即使是叙事诗,其抒情性也相当明显。诗人的主观情志自然导源于外在现实,但外在现实必须内化为诗人的心理现实即变成诗人情志的一部分才能发而为诗。在形式上,与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相比,诗歌更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无论中国诗歌还是西洋诗歌,通常都是通过语音的有秩序的排列而形成有规律的抑扬顿挫;并且大部分诗歌要押韵,即使中国现代自由诗也注意押韵,只是押韵方式比较自由。此外,相对而言,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更讲究凝练;语言含蓄而富于跳跃性。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体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种类,如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十四行诗,民歌等等。5、典型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发展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的类型说、18、19世纪的个性典型说、20世纪之后,西方艺术中心转向,典型研究相对沉寂,但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发展,成为中心议题。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美学特征有: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6、特征化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1759-1839)提出来的,所谓“特征”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种人物关系、一个事件等。从内涵看,特征有两个特征:其外在形象极其生动、具体、独特;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极其深刻和丰富的。7、文学风格是通过作家的一系列作品反映出来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独特性,是作家创作个性打在作品上的印记。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景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8、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文学阅读和文学欣赏,狭义则指近代以来文学作品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供人们的消费。9、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有心理图式简称期待视野(expectationhorizon)。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10、文学批评所谓文学批评,也就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观点和趣味标准,对于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作品从理性的角度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评判,是对文学欣赏所得的感受和体验的一种理性上的把握。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中伴随着欣赏而出现的。11、艺术生产艺术生产就是艺术创造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人对世界的—种审美掌握方式,即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观的方式掌握世界,形成对世界的审美意识并运用艺术符号将其物化、创造一个独特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世界的活动。在各种精神生产活动中,艺术创造突出地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保持着“精神的自律”,因而是一种最富于创造个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他指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一次指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了精神生产的资料”,在这部书中,还有“关于意识的生产”、“语言中的精神生产”等提法,在《共产党宣言》中直接提出“精神生产”,说:“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马克思在《“政治缀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人类对世界的四种重要的掌握方式问题,其中就包括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问题。与此密切相关,马克思正式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他在指出“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之后还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酷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的阶段上才是可能的。”相对于人类其它形式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而言,专指艺术创造活动。它标志着人类精神文明的成熟程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方式。艺术作品是这种生产劳动的直接成果。12、文化市场既是一个属于文化学范畴的概念,又是一个属于经济学范畴的概念。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生产、交换、消费的场所,又是市场经济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文化市场,是指按价值规律进行文化艺术产品交换和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活动的场所,是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能供人们消费并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和活动;二是要有组织这种活动的经营者和需求者;三是要有适宜的交换条件。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在文化领域的延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讲,文化市场是指以商品交换的形式提供精神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的场所。从广义上讲,文化市场是指文化商品和服务在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服务关系的总和,体现着文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之间及不同文化生产者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时,我们一般指的是狭义上的文化市场;在制定文化市场政策法规时,我们一般指的是广义上的文化市场。13、大众文学现代文学中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或通俗性的文学的总称。大众文学和“纯文学”相对应,在商品经济流通过程中,侧重于追求群众趣味,注意消遣性和娱乐性。现代题材小说、传奇小说、剑侠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打斗小说、政治小说、言情小说、推理小说、科学幻想小说等,在广义上都可以列为大众文学。3、简答题1、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艺术真实是指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在其营造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显然,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它不是一种如生活真实那样与生活本身同一的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是指文学不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而是与挖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联系在一起的。假定的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外在特征。2、什么是形式创造?文学创造中,形式创造要遵循哪些原则?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使之呈现出外在形态。要遵循的原则有第一从内容出发去选择与创造形式;二发挥形式对艺术表现的能动作用;三重视形式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3、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有哪些?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比一般形象更有艺术魅力,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美学特征有:文学典型的特征性:特征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所谓“特征”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从外延看,特征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种人物关系、一个事件等。从内涵看,特征有两个特征:其外在形象极其生动、具体、独特;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显然,富于艺术魅力是文学典型观的应有之义。凡是在文学史上可以称为典型的文学形象,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啥姆雷特、堂·吉坷德、林黛玉都是超越时空,而富于永久的艺术魅力的文学典型,然而艺术魅力却是一个模糊性概念,它是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综合审美效果。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实质两个方面来考察。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4、怎么理解文学意境的特征?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其特征有(一)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它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十分深透。有了三种情真交融的不同类型:第一是景中藏情式。虽不言情,但情藏泉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情中见景式,第三情景并茂式。(二)虚实相生。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索;亠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二者的结合。所以后人干脆提出了“全局有法,境分虚实”的主张,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是指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热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所谓言不尽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回味不尽的美的因素它包括情、理、意、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有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而所谓“韵味”,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5、风格的特征与形态主要有哪些?特征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形态有:简约与繁丰,所谓简约是力求语词简洁扼要的风格形态;繁丰则相反。刚健与柔婉,刚健是刚强、雄伟的风格形态,柔婉则是柔和和优美的风格形态。平淡与绚烂,绚丽力求富丽,用词华美。平淡则相反。疏放与谨严,谨严是指从头到尾严严谨谨。疏放则循乎自然。6、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时代性?时代性也称为时代风格,它是民族风格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历时性的形态,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所形成的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同一时代作家作品中,又必然带有某种共同的为该时代所特有的思想情调和艺术特色。这种文学时代的风格,,一般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在作品题材的时代特色上。其次,表现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上。再次,反映在作品形式的时代特色上。4、辨析题1、“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不正确。不能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因为“主体”的特定含义,即必须具有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人在与客体的特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主动性、主导性即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没有主体性的人包括作家就不是真正的主体。“写作的作家”不一定具有主体性,如成为自然的奴隶或屈从于金钱而写作的作家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2、一个时代或社会的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文学的发展,二者是一致的。5、论述题1、试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该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的整体掌握程度,重点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美学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作品当作艺术品,一种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按照文学本身的规律来加以认识和评价。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放到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考察,而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孤立地就作品而论作品。要求学生从这两个方面具体阐述并且要特别把握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辩证的统一关系。2、怎么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1)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确定了文学在人类社会系统中的坐标。文学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马克思:“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德意志意识形态》)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产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但文学不等于社会生活本身,社会生活必须经过作家头脑的能动的反映、认识、体验、感悟、描写和改造,才能转化为文学。文学活动中“心”与“物”的关系。刘勰的论述。歌德的论述。“物理境”与“心理场”的区别。要求深刻理解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的内容,能举例说明。(2)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存在“审美”。但只有文学艺术活动把审美作为基本的功能,文学艺术活动是审美的高级形态和典范。1.审美的含义及其实现的条件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审美实现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审美的实现需要四层面的协调合作:(1)主体心理层。审美关系的建立,有赖于有审美感觉和能力的人。“审美”的“审”也就是“审者”及其动作,他的愿望,他的感觉,他的能力,他的动作,即指主体的观照—感悟—判断。在审美的观照—感悟—判断中,人作为主体的一切心理机制处于活跃的无障碍的状态。(2)客观对象层。审美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与审美的对象及其属性的呈现。“审美”的“美”,是“审”的对象。美的对象很复杂。有美、丑、崇高、卑下、悲、喜等。不同的对象引起不同的感受和感情。虽然这些感受和感情不同,但它们仍属于同一类型,即以情感评价对象。(3)心理时空层。审美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和人的特定心境的契合。(4)历史文化层。审美关系无法孤立建立,它的每一次建立都必然渗透了人类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活动的根本精神是人的心理器官的全部畅通,是人的内在丰富性的全部展开,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审美的瞬间,人们暂时摆脱了周围熙熙攘攘的现实,升腾到一个心醉神迷的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是自由在瞬间的实现,是苦难人生的节日。要求深刻理解审美的含义和实现审美的条件。2.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文学作为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是审美关系的典范,是审美活动根本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其他艺术的审美相比,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有:(1)文学审美活动具有生活的包容性;(2)文学审美活动具有思想的深刻性。要求理解文学的审美活动的特点。(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1.审美意识形态的独立性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世界上并没有纯粹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表现中——作为哲学的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审美意识形态自身是一个系统。文学和其他艺术集中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的内涵:(1)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的共通性。(2)是认识又是情感(3)无功利性又有功利性(4)假定性与真实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中的精神意识,它是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通性的统一,是认识与情感的统一、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要求深刻理解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内涵。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渗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第一,从目的看,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第二,从方式看,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第三,从态度看,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3、说明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1200字以上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