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有感600字

读《人生》有感

600字 初一 读后感

路遥,原名王卫国,在1982年写下了《人生》。我盼望了好久,才从朱老师手上接过来。

翻开书,才读了几行就已爱不释手了。高加林是一名教师,但由于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高中毕业了,要去当老师,所以高加林就下岗了。为此他很生气,却毫无还手之力。我也很生气,因为高明楼是仗着霸气和关系下了加林的。刘巧珍是刘立本的二女儿,她和姐姐一样是个文盲。她对高加林是一片痴情,所以无论马栓怎样讨好,她都不愿意见面。

巧珍喜欢跟着加林。一次,高加林去河里游泳,巧珍给了他一个香瓜。他不想吃,还讨厌她,因为巧珍的姐姐嫁给了高明楼的大儿子。高加林家里没有钱了,母亲蒸了一锅白馍让他去卖,他没有勇气叫卖,所以一个也没卖掉。是巧珍帮他卖了馍,还给他买了包烟,并对他说愿意和他过一辈子,加林也同意了。此时,我真为他们高兴。

当我读到马占胜给加林找了份好工作——记者时,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高加林可以有城里户口,有更好的发展;难过的是巧珍见不到加林了。高加林在城里有个叫黄亚萍的同学,亚萍很喜欢他。高加林一听说可以去南京有更好的发展,就果断的离开了巧珍。我为巧珍而感到憎恨,因为高加林为了前途而背叛了她。但巧珍却说自己配不上加林。

很快,高加林是靠关系找工作的被抖了出来,他没了户口,没了工作,和黄亚萍断绝了关系,回到了农村,但一切都晚了,巧珍已经和马栓结婚了!我觉得高加林没有把握住机会,他错过了巧珍,错过了好生活。

《人生》这本书告诉了我:人生的路很漫长,一个小选择可以让人痛苦一时,也可以让人痛苦一世。我们要把握住机会,见好就收,不做盲目的选择。

初一:刘研

知错就改的东东

550字 三年级 叙事

星期日的上午,东东一大早就起来了,因为昨天他的死党明明约他去打篮球。他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带着自己心爱的篮球出门了。可他又一想:哎,等会儿打篮球一定很热,拿根香蕉吃可能会好些。于是,他又转身拿香蕉。

路上东东边吃香蕉边一崩一跳地走着。他突然看见眼前有个垃圾桶,于是,东东三口两口地吃完了香蕉,往前一跃,把香蕉皮朝垃圾桶扔去,可是没有扔进去,扔到了垃圾桶旁。他便自言自语道:“今天手气真不准,连个香蕉皮都扔不到垃圾桶里,唉。”他继续往前走,看见了一位上了年纪的清洁工正在扫地。他扫得满头大汗,面色蜡黄。东东想:“这位老爷爷这么大年纪了,应该在家享福才对呀,怎么还这么辛苦地扫地呀?”东东奇怪的问:“老爷爷,您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样在家里享福,而是在这里扫地呢?是家里穷想为家里挣点钱吗?”清洁工笑笑说:“有钱,只是我想:人活着就要为世界做点贡献。”东东感动极了,说:“那我能为您和世界做些什么吗?”“只要你们不乱扔果皮纸屑,世界就一定会变得更美好!”东东听了这话又想了想刚才的那一幕,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也“扑”的一下红了。他二话不说,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垃圾桶旁把扔掉的香蕉皮重新扔进了垃圾桶里,笑着想,我下次一定要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桶,还要让其他人向那位老爷爷看齐!小鸟飞来了,好像在说:“东东,你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呀!”

同学们,小朋友们,你们有乱扔果皮纸屑的坏习惯吗?有的话就赶快改正,没有的话也要注意啦!让我们一起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吧,好吗?

淮安市实验小学三年级:齐赵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