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经典现身上博古老文化大放光彩
元月3日,我们新闻晨报学记团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了正在举行的“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这次展览是 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交流,是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平面图。据悉,目前故宫博物院藏有超过14万件的历代书画,包括卷轴、贴落、碑帖、壁画、版画、玻璃画、尺牍等各种形式的书画藏品。而上海博物馆书画收藏也极为丰富,凝聚着人类文化的亮丽与辉煌。此次展览包罗万象,很有意义,尤其对于书画研究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好机会。
我们首先走进位于北门外侧下沉广场的多媒体活动室。别看这里地方不大,可是学生体验古代文化乐趣的最佳地点。经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有六大项的手工活动,并且完全对外开放。有软陶制“玉”,用于模仿古代玉器;有扎染,可以给扎好形状的手帕上色;有修复唐三彩,可以把出土时易碎的陶瓷器神奇“复原”;有墨拓,以写书法的形式陶冶情操;有铜镜雕花,通过“做和照”体验趣味;还有仿古代器物,用石膏铸造古代历史钱币。工作人员称,他们计划到2006年年底再增加2项动手的内容,以后每年都增加2项,努力为青少年创造动手机会,希望更多孩子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此次博物馆日的主题就是“博物馆与年轻人”。
接着笔者去参观了陶瓷器馆。在陶瓷器馆,笔者采访了一位老人,问其对于陶瓷器作品是否感兴趣,有什么看法。老人笑着回答说:“当然感兴趣,中国一直以“瓷国”著称,有许多都是有实用性的器物,年代非常之久远,也就意味着中国史前文化的丰富和灿烂,劳动人民的聪慧。”的确,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西方人认识中国,可能就是从瓷器开始的吧。不仅是这样,因为中国的瓷器大量流传海外,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可见陶瓷器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
这一次的故宫珍宝是书画经典,遗憾的是笔者并没能见到书画展品。原来,每个展馆前都排起了长龙,门口还都贴着需等待时间的字样,告诉人们需要排队的时间。所以有许多游客都是一早就赶来参观,却也乐此不疲。可见此次展览是非常吸引人的。从四楼上往下望,只见楼梯上排满了等待参展的人,大厅里也人头窜动。因为无法进入展馆,笔者只好将目光停留在正在排对等候参观的人群身上,随即采访了几位游客。首先接受采访的是两位学生模样的青年女性。交谈之中了解到她们是利用假期从南汇区赶来开开眼界,学习文化知识,接受艺术熏陶的,也没有什么很深入的研究。紧接着采访了一位书卷气很足的老伯。当问及为什么愿意排几个小时的队参观字画时,对方兴奋地回答因为自己爱好书法,正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这对他而言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一睹著名书法家的真迹,排长队也值得。这一次参观者人群不一,令人注意的是有许多都是外国的游客,对于中国的文物也颇感兴趣,研究十分认真专注。博物馆为了方便这些外国游客的参观,准备了中文翻译讲解机,供他们理解。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一直深锁故宫的经典字画,如今呈现在上博的展厅里,使普通市民能够一睹国宝珍品的风采。体现了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给市民一次了解历史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故宫珍宝不再神秘尘封,在现代社会中大放光彩。
故都之秋
故都之秋,迷人,醉人,我喜欢她。
酷暑夏日,漫长得使人讨厌,眼巴巴地盼着,盼着,盼着秋的光临,愈近立秋,心绪愈切,甚至常常在深夜里侧耳谛听,谛听着秋的脚步声。
呵,来了,来了!风,轻盈盈的,姗姗而至,驱走了炎热,吹到人身上,凉丝丝的,教人困顿全消,惬意爽然。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也都在变,于是渐渐地、渐渐地变出了一个可爱的秋的模样。
天,碧蓝碧蓝的,湖水一样清,湖水一样美。云儿软绵绵的,悠悠地荡来,缓缓地飘去,优哉游哉,闲适极了,自在极了。
雨量够充沛的,风儿一吹,云儿即起,雨立马就到,三天两头下,未免有点腻,可蔬菜庄稼是需要的。瞧,白菜绿油油,水汪汪;萝卜的叶子嫩生生的,根儿直往上窜;玉米棒一天天地长了,粗了,最后裂开嘴吧笑了;高粱胀红了脸庞,像是醉酒的大汉,又像是擎起的一把把火炬;稻香随着风儿,到处飞,到处流,浓浓的,沁人心脾;谷子垂着头,沉得像灌了铅,大有少女怕羞的样儿。
树,真是满山满坡的。松树翠得滴绿,枫树红得似火;苹果从褐绿色的叶儿中间探出头来,娃娃脸蛋儿似的红;柿子可多哩,有“火顶”,有“水花”,还有“牛心”……颜色也杂样儿,有的朱红,有的深黄,有的清亮……无论哪一种,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缀满了枝头,压弯了枝干。
草,也是满山满坡的,密密匝匝,郁郁葱葱。羊儿“咩咩”地叫着,在山坡上蠕动,团团簇簇,恍惚是天上掉下的朵朵白云。假使你躺在草地上或花丛中,吸一口空气,会觉得凉凉的,甜甜的;摘一片草叶含在嘴里,也是清香清香的。
山里的小溪也变了样儿。夏天,它们穿峡激石,忽而从这里钻进去,忽而从那里蹦出来,弹琴鼓瑟,一路轻歌,一路欢笑,曲曲折折,蜿蜒而去,美则美矣,可惜缺少气魄。秋季里却不同了,霪雨霏霏,山里到处都是流泉,叮叮咚咚,蹦蹦跳跳,从四面八方聚拢,然后汇成一股急流,奔腾着、呼啸着冲出山口,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摔下去,跌碎在墨绿色的深潭里,浪花层层,雪白雪白的,清凉清凉的。绿尾巴的水鸟,振翅奋翼,在飞溅的浪花间回旋翻腾。
雨后乍晴,雾是最可观的。它们扑朔迷离,忽来忽去,来去自如,不拘形迹,活像个顽皮的精灵。有时候,它们像一缕青烟,从深壑里冉冉升起,袅袅地飘向空中;有时候,它们像一匹白绸,缠在丛林间、山腰上,一动不动;有时候,它们围着人绕呀绕的,荡于胸前,流于指缝,叫人欲捉不着,欲罢不甘,须臾间,它们又巧妙地抽开身子,翩翩而去。雾还会这样捉弄人:当你正在观山赏景时,它们会不知不觉地飞来,像乳白色的轻纱一样遮住眼前的一切;就在你发懵的那一瞬间,它们又飞快地卷成一团,溜之乎也。
时光一天天流逝,秋色也在一天天变着模样。树叶儿黄了,一片一片地飘落;草也衰了,再不是那么翠绿;西风紧了,送来阵阵寒意。可田野里是极热闹的。你瞧,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忙起来了。摘棉花的姑娘们,身上穿着花衫儿,嘴里哼着小曲儿,手多巧,声多甜。开拖拉机的小伙子,一踩油门,那乌黑发亮的泥土,像波浪一样翻滚,微风向四处撒着诱人的香味儿。老头儿老太婆也闲不住了,他们蹒跚着走出家门,来到地里掰玉米棒。那玉米棒棒,金光闪闪的,堆得跟小山一样。孩子们呢,放学后就爬上树去摘柿子,他们从这树攀上那树,又从那枝荡到这枝,像猴儿似的灵巧。
故都之秋,风光旖旎,绚烂多彩,说不尽,看不厌。
故都之秋,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喜悦的,是令人鼓舞的。
故都之秋哟,迷人,醉人。她牵着我的魂,她缠着我的梦,我痴心地迷恋她,我热烈地拥抱她!
相关推荐
-
中华文化经典读后感【篇一:读《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有感】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精髓莫过于国学;在岁月的长河中,国学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为了使我们感受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学校给我们每位同学送了一份“礼物”——一本《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六年级的《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主要收录了《新古文观止》和《古体诗词》中的名篇。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爱莲说》主要表达了作者无意于隐逸,也不贪图荣华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既抒发了感情,又讽刺了世态。当我读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时,我可以感受到作者不赞同当一个用隐逸来逃避社会责任的隐士,也不赞同当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世俗小人,作者只想当一个正直、清高的君子。当我读到“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时,我可以感受到在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贪图荣华富贵,只有少数像周敦颐那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不阿世俗。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就是喜欢“牡丹”的人,他们为了名利,成了世俗之人。而像周敦颐那样的人,即为“爱莲者”,他们为人洒脱,仙风道骨,多数都是思想家、理学家,他们为世俗者所不能了解,算是人群中的圣人,这多么可叹啊!《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中像《爱莲说》这样的名篇比比皆是,这些名篇潜移默化使人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当之无愧的经典阅读。从品读学习中我知道了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感谢《中华文化经典教育读本》,因为有了它,让我的生活不再单调乏味,让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它真是一碗“心灵鸡汤”!【篇二:中华文化经典读后感】原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只适合小学生阅读,翻了几页后,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纵览全书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博,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他的阅读对象不应只是中小学生,应该是所有的中华儿女。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称赞《老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诺贝尔文学奖得者、作家赫尔曼.赫塞说:“我们现在急需的智慧,都存在老子的书中。”是的,《老子》是经典的,但《墨子》、《管子》、《左转》、《荀子》……也同样值得我们去一一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把我们带到千年前的古代尽情翱翔,在传统文化的星空中漫步。轻叩中华传统的大门,我们应该做到“自知”、“自胜”、“自省”,自然的规律就像拉弓射箭,要射中目标,箭头高时就压低一些,箭头低时就太高一些,老师称它为“损有余而补不足”。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故事,《老子》(二)中的第七十八章写到:“水不断地滴到石头上,时间长了就可以把石头滴穿”。这是“水滴石出”的故事的出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让我们共享经典,引导我们要坚持不懈、任人唯贤、持之以恒,让我们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学会“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样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思想境界应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可惜的是现在丧失传统文化教养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丧失传统文化教养的人,同时会丧失其理性的反省力与创造力,如不及时解救,我们的社会将渐渐成为“没有文化而不适合人居住的社会”。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个人永远的精神食粮。【篇三:中华文化经典读后感作文】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篇四:中华文化经典读后感】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介丰富,尤其在书中到处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文体中涵中华文化。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文学著作,其文体大多为文言文形式,而这种形式至今仍被人们关注。文言文的文章在教材中增多,而文言文也成为了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方面。书的这一文体,包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无论是《论语》、《史记》还是《红楼梦》、《聊斋志异》都从中渗透出一股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诗歌也是一个很平常的文体,但中国的古诗另有一番文化的内涵。无论是《诗经》、《楚辞》中的古体诗,还是《唐诗三百首》中的近体诗,都有一股浓浓的中国味道,文化也随之展现于世人眼前。中国的文体多样,在书中,则能尽收眼底,从书中,使人不禁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书中艺术涵中华文化。艺术是一个反映文化的重要方式,而其载体之一,就是书。《天工开物》,让人感叹年味的美妙;《衣装秘语》揭开了中国装饰的奥妙。也许,在这些书中,艺术是主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华文化暗藏其中,工艺美术是中华文化,年画是中华文化,服饰也是中华文化。不久前,听到一则新闻:一位上海女士,想将其设计的旗袍以及旗袍表演团队带到欧洲、美洲等地区。但她没有考虑到旗袍早已在世界各地传播,唐人街上到处可以看到穿旗袍的蓝眼睛金发女郎。而这一切不仅在于海外华侨的贡献,更多的在于书的作用。书的传播使中华文化的传播更进一步,而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也会永藏于书中。文化人传播中华文化。读到文化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名的诗人作家。从《小说老子》、《说李白》到《鲁迅评传》、《余秋雨人生哲言》都可领略一代代文化人所折射出的中华文化。人是一个国家的代表,璀璨的中华文化也像这些文化人一样不断发展完善。中华文化,一个底蕴深厚的名词,而从书中,我们可以不断吸取文化的养料,懂得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修养自己,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书中,我们感受中华文化,我们理解中华文化,我们为中华文化而自豪。【篇五:《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古诗词记载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悲与苦,蕴涵了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本书采用新颖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还能够欣赏到栩栩如生的手绘图,以图解文,图文并茂,辅之以朗诵艺术家配乐朗诵,音,画,文三位一体,生动形象,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感受和审美体验。本书分为七个单元:投桃报李,高山流水,杨柳依依,东望故园,心怀天下,抚今追昔,冰清玉洁。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品其味为苦,愉快时品其味为甜。假如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尽情尽心,细细品尝。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沐浴着父母的恩泽而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当然友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情自古以来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故乡是海外游子永远的牵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回望昔日那厚重的历史,不禁使人感怀,冰清玉洁之中流淌着一股浩然之气,蕴含着一种高尚的节操。读着诗里的内容,我的心情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因不愿迎合权贵,始终不得志,于是浪迹天涯,纵酒赋诗,以寄托自己的满腔情怀。他的诗歌感情炽烈,想象丰富,比喻生动,手法夸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读诗是人类特有的艺术活动。读古代诗词,可以与同时代的人做精神上的沟通;可以传承古圣贤的精神文化;可以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因为读诗,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宽阔,变得丰富多彩,以至于变成一个庞大的心灵宇宙。【篇六:中华文化经典读后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浓缩着民族的智慧。中华文化其浩瀚的典籍记录了悠久的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知书达礼的品德,其传统伦理延续了几千年,奠定了中华的凝聚力和向心性。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影响了世世代代,构成了东方思维的模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及和-谐性,从而使中国成为了一个能包容多种文化及融合数十个民族组成的泱泱大国。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发端,其文化名人、文化典籍、伦理思想皆曾经对东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全人类的。弘扬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无疑对人类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这个漫长的暑假,同时也是最清闲、最轻松的暑假我重新拾起《弟子规》细细品读,感触良多。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弟子规》的首篇总序告诉我: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懂得孝顺,那么他便丧失做人的根本。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懂得孝敬的人是不可能懂得如何善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所以也就更谈不上回馈社会。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弟子规》以朴实、精炼、易懂的语言让我更加深刻地懂得做人的道理,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
秘密现身记在我的心头,一直有这一个“藏宝区”,里面藏着我的各种小秘密,其中有一个小秘密一直沉沉地住在我的心口,直到那一天,这个秘密终于“现身”了。那是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墨汁已染黑夜空,还有星星在不停地调皮地眨着眼睛,我正在一间温暖的小屋里快乐地玩着,这时,一个小小的黑皮包进入我的眼帘,我刚想打开看看,却被妈妈阻止了,在好奇心的诱惑下,我趁妈妈去加班的时候,像做贼似的悄悄地打开那个神秘的黑皮包,发现里面放着一个工作的资料盘,我取出来看了看,想把它放回去,可是,那可恶的好奇心又来作怪,在它的指引下,我把那个U盘放进了电脑了,谁知,这却酿成了一场大祸。当我把那个U盘拿到电脑桌前的一瞬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那个U盘像的调皮的小孩似的从我的手上“一跃而下”,最终“当场生亡”,这可急坏了我,我从地上拣起这个调皮的“孩子”,用纸巾细细擦去上边的灰尘,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把它插进电脑,可最终还是“抢救无效”,这是,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忐忑不安地想:我该怎么办,如果这让妈妈知道的话,肯定会骂我一顿的,不行,千万不能让妈妈知道,我一定要保守这个秘密。于是,我不动声色地把U盘放进小黑包里,此时,我觉得那种黑色特别刺眼,深深刺着我的心。妈妈回来后,发现U无法用了,只好连夜又重新制作了一个,我望着妈妈在电脑桌前那憔悴的背影,心中就像有千斤担子压着一样,十分沉重,不过,我仍暗暗庆幸:妈妈没有怀疑我。可到了后来,我发现那份庆幸没了,心中的沉重却日益增多。一星期后,我再也受不了那种“罪恶感”了,就来到妈妈面前,坦诚地说出了这个秘密,妈妈虽然说了我一顿,可是我的心里却分外开心,因为,秘密,没了。秘密“现身了,真好……600字 初三 记叙文
-
故宫终于看见了北京的太阳!在我们去故宫的那个上午。我是第二次去北京,却是第一次去故宫,这不免成了我最大的遗憾,因此,此次“入宫”,我格外地用心,妄想能把上次的遗憾补回来!书上的紫禁城,是个威严的地方,他坚不可摧,他的威严不可侵犯,这使我对他产生了非常大的好奇心,那将是一个森严而又规矩多多的家。穿过天安门,我还是这么想的:宏伟而又高大的拱门,似乎扮演着时光隧道的角色,将我们带入皇帝的时代。天安门的后面,又一个篮球架子。我确信,这不是御用的,那么,他也许是为国旗班的战士用的吧。巍巍紫禁城,却放着一个篮球架子,心里总是有着说不出的滋味。过了端门,便到了午门,经过一段买票检票的过程,我们便用20元的价钱,开始了皇宫之旅……过了太和门,我们就到了太和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它上面的金色琉璃瓦熠熠生辉,这个太和殿同样也是整个故宫最大的宫殿,见到如此雄伟的建筑,我们纷纷按动快门,个个班级也纷纷站在他前面拍照,霎时间,闪光灯齐闪,巍巍太和殿,便又一次成为了照片后的风景,殊不知,这太和殿,乃是皇上举行大典的重要场所,平时都不可以随便用的!我们的方导,似乎很热衷于做皇帝,每次穿越大门或城楼时,都给我们讲述说,左边走文臣,右边走武将,其他四品以上官员走侧门,只有皇帝本人才能从中门通过。今天,我们就走中门,也做一次皇帝!不错,这中门的确是比两边气派,但我心里总是觉得怪怪的,不知道当年的皇帝他老人家,看到有如此多的人因循着他的足迹从中门通过时,会有什么想法?走在故宫的中轴线上,我想象着当年的皇上们昂首阔步地走在上面的景象,不觉可笑,当初的它们固步自封,自恃有着独步于中轴线上,皇城中门的非凡权利。殊不知,而今的我们,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走在其中,只需要交20元钱罢了。顿时,以前对紫禁城的印象荡然无存,我们再也无法用皇宫的眼光来看他了,即使他是如此金碧辉煌,即使他是如此戒备森严,即使他是如此庞大壮观,不过是一个照相机前的布景,或是小商贩的饭碗罢了。想到这儿,我不觉有些可怕,我竟如此的冒犯圣威,我冒犯的,可是一个在古代咳嗽一声就能要人命的天子。不过,我没什么可怕的,那是在古代,如今,他们的骸骨都找不到了,老家都让人拿去当篮球场了,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我不再去寻找,寻找那故宫的威严,也许是我错了,我不该去找那延续下来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息,他们都随古人的离去而去了,留下的尽是那么几间屋子,既然人去楼空,又谈什么不可侵犯,又谈什么“禁城”呢?也许我该换一种角度去看待眼前的红墙黄瓦,那是古代建筑水平的最高表现,也许我该换一种角度去看那些诗书匾额,也许那只代表着古代文学的卓越成就罢了。离开故宫,心情似乎轻松了许多,看眼前碧水蓝天,总比寻古人思想气息舒服得多。1200字 初三 书信
-
最古老春节是最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从腊月二十边就有了年味。爸爸妈妈准备买年货,我也跟着去凑热闹,来到街上,真是人来人往,水泄不通,你挤我碰。我在大人中间穿来穿去,真有趣啊!大人最忘不了的是小孩,来到超市,爸爸最先给我们买零食吃。超市里的糖果多得数不清,糖果分成许多种,颜色、形状、味道都不同,在超市的一角堆成了五颜六色的糖果山。人们争先恐后,一大把一大把地选购。大年三十这一天,我们很早就起床了。爷爷就贴对联,挂灯笼,爸爸带领我和哥哥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奶奶、妈妈来做团年饭。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家里就装扮得焕然一新,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六点钟,兴奋的我们,终于可以吃上香喷喷的年夜饭了。妈妈把年夜饭端上来,啊,好丰盛呀!有红烧鱼、红烧肉、蘑菇炖鸡、脆皮鸭等等各种好看又好吃的菜。还有饮料和红酒,我是看得口水直流!正在这时,外面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爸爸高兴地说道:“过年了,过年了!”我们一家人就开始吃团年饭了。这时可热闹啦,鞭炮声、碰杯声、欢笑声,声声都是幸福的味道。吃完团年饭,我们全家围着暖暖的火炉,吃着甜甜的糖果,嗑着脆脆的瓜子,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在欢歌笑语中迎接新年的到来。到了晚上十二点,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声音传来,爸爸说是放烟花迎接新年呢。我跑出去一看,啊,美丽的烟花在夜空绽开了,争奇斗艳的烟花,把天空装扮的美轮美奂。时而似仙女散花,时而似星星闪耀,时而似流星追月,真是太壮观了。大年初一,我们去亲戚家拜年。一进门,我们就向长辈问好,就会得到长辈的压岁钱和美好的祝福。一转眼,春节过去了,我们即将投入学习中,可是春节那喜气洋洋的情景,深深地藏在我脑海里!700字 初三 叙事
-
纵使一切苍白,母爱仍放光彩!又是一切平凡的,生活的显而易见的小事……这天,如往常一样,我坐上了公交车,前往南浦一个老师家补习,在车上,我万籁俱灰般的看着车外景色。过往行人,灰暗天空,街上的柳树,象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垂着。忽然,在一个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上,有一只小狗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貌似是被车撞了《生死不明),而在它的身边,有一只比它略大的浅黄色的狗,像天使一般守护着小狗,明显是那只小狗的母亲。只见那只母狗双眼充满血丝,似乎有一丝泪光滑过脸庞,她凝视着,爱抚的眼神扫过小狗的全身,深情而沉重。又见她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来往车辆,这时的眼神却和刚刚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凌冽而可怕,好像身边的车流都是她的“杀子仇人。”正在我要更仔细的往那看时,绿灯了,公交车一驶而过,我不禁回头望,只见一辆黑色的北京现代城市越野车停在小狗旁,一位身着靓丽的女士从车上走下来,走向狗妈妈和奄奄一息的狗宝宝,接着,由于视线被挡住了,公交车也驶远了,就什么也看不到了。我猜那位女士一定是救小狗的,她一定是想做最后的尝试……我被这一幕感动了,是为了女士的善举,更是为了狗妈妈无与伦比的不可匹敌的母爱!母爱这一话题,已不知道被多少人写了多少次,即使有再多再多的人在续写着自己的关于母爱的故事,也没有人会觉得她单调,因为她是世间最感动人肺腑的最伟大的爱啊!不论是看了多少遍,人们还是会为母爱而深深动容。想想母亲的伟大,再想想我们是怎样“回报”母亲的,你心里是否会有一丝丝惭愧,母亲的伟大让我那微不足道的回报化为泡影。所以,为了这事件最伟大的爱,为了这世间最沁人心弦的爱,让我们毫不犹豫的爱自己的妈妈,保护她,呵护她。当她老去时,你也要像当初她爱你一样的爱她!这就是我们最小,最薄弱的回报了。想到这里,久未露面的太阳从云中挣脱出来,放出耀眼的光芒,城市的晦暗也被收了起来,柳条也随风轻轻的飘动,我走在人行道上,看着周围的一切,笑容不禁舒张开来。张德键800字 初三 记叙文
-
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开始建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06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得非常的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现在该说说外观和排列顺序了。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故宫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故宫在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财物,注意安全,有序地游览,祝大家玩得开心!点评:作者的语言流畅,表达能力强,构思巧妙,情节丰富,对故宫的叙述完整,讲解全面。500字 五年级 说明文
-
故宫有这样一个地方,让我魂牵梦萦,当脚踏上那宏伟尊贵的城墙时,我知道脚下是五千年历史在无声奔涌,那属于炎黄子孙的热血在胸膛中滚动着。我终于来到了无数次在梦中游荡、惦念着的皇家宫殿。永乐年间,当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那一刻起,故宫开始了它辉煌的历程。一梦六百年间,此间,它漠视着明清两朝的兴衰,经历过八国联军的掠夺,目睹过日本侵华的惨事,也注视过新中国的成立,等待了新中国的腾飞。鲜血染红了城墙,那是炎黄子孙不变的心声??宁愿死也不后退一步。红色城墙一如往昔,忘不了那些厚重的历史,世事的沧桑,瞬间的感动。仰视故宫,富丽堂皇,金碧辉煌,没有想象中的华而不实,只是一种让人瞻仰的霸气,让中外每一个参观者为他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历史建筑的精髓和神韵而折服,让每一个自命不凡的建筑师都会低下高傲的头颅,这就是中华五千年的古韵在闪耀,鬼斧神工,这是华夏不变的辉煌。午门为紫禁城的正门,随着人群挤了进去,看着故宫不知是暗红色还是朱红色的墙,一种压迫感油然而生,指尖轻轻地在宫墙上跳过,貌似有一点理解所谓的“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感觉啦。这一墙分割了宫里宫外,多少爱恨情仇,勾心斗角就不由得知了。多少个故事随着时光逝去消失在清冷的红墙锈色间,黯然无存。红墙如血,谁还能得知这里曾经的悲欢离合,历经浩劫。逝去的时光不要再提,何必揭开尘封的岁月,追究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呢?还是让它不为人知的好。路过了太和殿,越过了乾清宫,看过了坤宁宫,顺便绕过了交泰殿,终于到达了位于紫禁城中轴尽头的御花园。经过了一个又一个巍峨冰冷的宫殿,我重于可以长舒一口气,那种死寂的气氛和拍照的声音以及拥挤的人流让我沉闷的心情也愉悦了几分。园内亭榭馆阁,殿堂皆按主次相辅,东西对称的格局排列配置,期间点缀着嶙峋的松柏和奇花异草,水池叠石等。自然能想象出当初的莺歌燕舞,群妃争宠的局面。最后顺路也见到了珍妃井,据说珍妃为光绪最宠爱的妃子,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前,慈禧太后带光绪皇帝西逃,临行命太监将珍妃推入此井,因此将其命名为“珍妃井”。依稀中有一张照片,她一笑倾城,可最终还是没逃过一个凄凉的下场,红颜祸水,自食其果。还好,有人知道,有人纪念,人活一生,无枉就是为了在历史上留个名,好也行,坏也罢,也算万幸,匆匆走过,不想太多。随人群涌出了故宫……最后再望一眼故宫,心知多少人多少事,就算有人羡慕,也未必幸福。只能尘埃再去寻找当年的辉煌。这一路走来,我也不曾刻意去记住宫殿的名字,我感兴趣的只不过是历史那杯沧桑的浊酒,如今已经将一些看到或听到的能触动心弦的记在心中,无枉来过一次。忘不掉的,种种因果、人物、事迹。最后眷恋的看一眼故宫,可惜我还没有看透过,有缘终会再见。别了,故宫,我想用笔将你铭记,可在浩如烟海写你的文章中,只不过一泛轻舟,我想用心去抒发对你的感悟,却仅能写出只言片语,说不出一二。六百年已逝的岁月与时光,历史用沧桑的尘埃为你创建种种谜团,何时才能解开你的面纱,一睹真容?罢了,让我遥望你便好,给心中留一份期待,一种向往,希望我们还能再相见。六个世纪,风雨间,你仍伫立着,耀出了我们华夏儿女不屈的灵魂。故宫,你是我不变的信仰,每一位华夏儿女不变的骄傲!爱你,祝福你,再见了,故宫!1200字以上 高三 说明文
-
故宫为了让我过上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为了让我更加了解我们的历史,也为我的期末考试数学100分。爸妈特意带我到首都北京旅游。经过24小时的火车旅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北京。做了一晚上的休息调整,我们一大早就站地铁(人太多,没位)来到人山人海的天安门广场。以前只能在电视,网络上看的景象直入我的眼帘,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人民大会堂;高大华丽, 金碧辉煌的天安门使我应接不暇。站在广场中央欣赏了着万众瞩目的景象感觉就像在梦境一般。进了天安门就到了故宫。故宫是现在一般对明清两代皇帝的称呼,其实它的原名是叫紫荆城。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我们随着人群从故宫正门午门进去。午门由高高的墩台和巍峨的城楼组成。从正面看有三个门洞,可是走进去转过头再看,却成了五个门洞,这就叫做“明三暗五”。 它是过去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如每年皇帝的颁朔大点就是在午门的这个大广场举行。从午门往前走一段路,看到的是富丽堂皇的太和门。太和门是紫禁城最大的一做门。这里是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和大臣们议事的“会议室”。明朝永乐皇帝主持国事就在这里。在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太和门后边的“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还有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第一座太和殿是整个故宫中最华丽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28米高, 63米长, 35米宽。前有造型优美的仙鹤、玄龟、炉鼎,后面是精雕细刻的围屏,它们将整个大殿装饰得金壁辉煌,既庄严又典雅。过了一道红墙,就进入了生活区。这里有皇帝住的华丽的乾清宫、皇后住的秀丽的坤宁宫。御花园,里面有挺拔的松树、常青的柏树和巨大的榕树。在御花园里还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堆秀山,是用米汤、鸡蛋清把石头粘在一起堆成的,听起来容易垮,其实十分坚固。故宫景美物博,我们整整走了8个小时也没法一一细细观赏,只能粗略浏览,最后恋恋不舍地从神武门出了故宫。800字 初中 说明文
-
故宫如果到北京旅游,那必须要去的就是故宫了。我们买好票,请了导游,进了雄伟的故宫后门。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棵大槐树。导游说:“当年崇桢皇帝就是吊死在这棵树上的”。我们随着导游继续走,到了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妃住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有许多枝繁叶茂的树木。这些房子大约有三米高,皇后就住在靠南方向的屋子里。对面是嫔妃住的西六宫,那里的屋子很暗,也很小。穿过书斋,就到了乾清宫,这是皇上上早朝的地方,乾清宫的正前方摆着一张镀金做的精美的龙椅。龙椅上刻有许多龙,有的龙双龙戏珠,有的龙互相缠绕,真是维妙维肖。我抬头往上一看,墙上有一块大大的匾,匾上写着“正大光明”四个大字,每当上朝时,“正大光明”这块匾就面对着各位大臣,仿佛告诫这些大臣们:“凡是做事,都要正大光明的做。”我站在乾清宫中间,仿佛看到了当时的皇上和众位大臣商议朝政时的气势。随后,导游还带我们参观了中和殿、保和殿等地方,最后,就到达了故宫的正门.走出正门,我再一次回首遥望着这座古老的宫殿,心里默默的祝愿着: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一代更比一代强。点评:文章中作者用游览的方式,对故宫里面的宫殿进行了介绍,面对故宫恢弘的气势,表达出祝愿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500字 五年级 说明文
-
愿雷锋精神永放光彩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来到这个世界普普通通,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四五,却成为了几百万人民解放军的排头兵,他的体重不足一百斤,却像一块巨石,激起我们心灵深处浪花。他——雷锋。现如今,雷锋精神依然在影响着人们,在我们身边仍有许多似雷锋的人。青年志愿者,他们的任务无论干净还是肮脏,无论天气是炎热还是寒冷,他们依旧保持着乐于助人的心,依旧用行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从不放弃,从不放弃这份光荣而幸福的工作。青年志愿者,不正似雷锋吗?老师,辛勤的工作者,不知批改过多少作业,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汗水,他们站在讲台上谆谆教诲,才使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无论是面对工作的难处,还是面对同学的顶撞,他们都用细心和爱心感化着我们,这辛勤的园丁不正似雷锋吗?交警,他们站在马路边,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不管是风霜还是雨雪,他们总是站在那里指挥着车辆顺利通行,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无论是面对风雨交加的坏天气,还是面对“不讲理”的市民,他们都用真心毅然坚守在岗位上。不正似雷峰的人吗?在这宽广的土地上,有太多似雷锋一样的人,他们学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奉献。然而,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很多有损雷锋精神的事例,如:公交车上老人站着摇摇晃晃,旁边的年轻人却无动于衷。虽然这仅仅是件小事,但充分体现了雷锋精神的伟大。雷锋精神虽然伟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琐碎;神圣,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而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束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照亮别人前方的路,不希望鲜花和掌声,而是奋力燃烧自己,然后把火炬交给下一代,然后笑着离开。雷锋精神既伟大又平凡,愿雷峰精神永放光彩!600字 高三 说明文
-
故宫故宫是清朝历任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我们历史遗产之一。下面xx带来的是,希望对你有帮助。1说起美丽的故宫,每个人都很熟悉。故宫又叫紫禁城,是世界五大宫之首。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面积约有72平方米,相当于900个大操场那么大。进了故宫的正门——午门,一个大广场呈现在我们眼前。广场上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桥下有一条金水河,形似玉带,漂亮极了。站在广场上,抬头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耸立在眼前,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内雕镂金漆的宝座,坐落在正中的须弥坐式楠木平台上,宝座周围是六根沥粉蟠龙金柱,气势磅礴。宝座上方的天花中央是巨大的蟠龙藻井。出了太和殿,绕过中和殿和保和殿,就是乾清宫;乾清宫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寝宫。皇帝在乾清宫处理政务,召见臣工,接见外国使臣及内廷受贺和举行家宴。从乾清宫出来,绕过交泰殿和坤宁宫,就是御花园;进了御花园,就会看到一座亭子。葱郁的树丛映衬着红色的墙壁和金黄的琉璃瓦,那就是千秋亭,千秋亭旁边是堆秀山,堆秀山是一座石头砌成的假山,四处是碧绿的树木,美丽极了。关于故宫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叫刘伯温。有一天,他对皇帝说:“陛下,臣昨晚做了个梦,梦见玉帝召见臣,说皇上住的宫殿必须要有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看守,否则会有灾难。说完腾云而去,臣就吓醒了。”皇帝听了,命令刘伯温去造一座宫殿,就叫紫禁城,要有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把守。老百姓闻之此事后,都等着看刘伯温怎么造有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把守的宫殿。过了十个月,宫殿造好了,皇帝看到宫里金光闪闪,好像是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在把守,高兴极了,奖赏了刘伯温,再晋升三级。后来人们才发现那些“三十六金刚”只不过是黄金,“七十二地煞”只不过是七十二口大缸。故宫处处是美丽的景色,希望大家能细细游赏。2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城中部,南接天安门,北依景山。占地72万平方米。原有房舍9999间半,现存8707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永乐四年永乐十八年建成明清时称紫禁城年改称故宫。明清两朝屡次重修、改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布局依"面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对称谨严,主次分明,体现了至高无上的皇家风范。城前左有太庙,右有社稷坛,城内分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在前,中轴线上有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左有文华殿,右有武英殿。内廷在后,中轴线上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左有东六宫及外东路,右有西六宫及外西路。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墙高10米,四角各立形制奇特的三层檐十字脊四面歇山四面抱厦角楼。外绕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四面各开一门,东门称东华门,西门称西华门,北门称神武门,南面正门称午门,门楼东西两翼为两面出廊的两阙,俗称雁翅楼。进午门,金水河上并列5座汉白玉石桥,称内金水桥(以区别于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中间主桥只有皇帝才能通行。1200字 说明文
-
故宫()保和殿比太和殿规模小些,为重檐歇山顶。明朝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在清朝是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每年初一和十五在此宴请外族王公大臣,场面是十分壮观的。公主下嫁时,也在这个殿里宴请附马。这个殿最有名的事是举行殿试。殿试就是皇帝本人亲自监考、主考,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层次。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保和殿后是故宫最大的一块雕石——云龙雕石,这块苑叶青石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总重二百多吨。上雕游龙,双龙戏珠,游于云雾之中。坤宁宫坤宁宫位于交泰殿之后,后三殿之末,是明朝皇后的住所,在清代改为祭神场所。清代重修时,按照满族的习惯,将正门开在偏东的一间,并将菱花格窗改为东条格窗,殿西部的暖阁改为南,西,北三面的环形大炕,使大殿有别于其他的宫殿的建筑风格。殿东有暖阁3间,为清代皇帝大婚的洞房,内设有龙凤喜床,按清制婚礼后皇帝和皇后在此住三天,皇帝搬到养心殿,皇后回体顺堂。西暖阁成祭神的场所,在 祭、大祭的日子,皇帝皇后亲自参加。中和殿中和殿在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中和”语出《礼记.中庸》,指不偏不倚,凡事做到恰如其分。殿为方形攒尖顶,在三大殿中居中,也最小,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皇帝去天、地、日、月四坛祭祀时,前一天也要在中和殿里看祭文。每年二月皇帝到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一天要来这里阅视种子、农具、祝文。这里现陈列的是乾隆年间的两顶肩舆,即八抬大轿。交泰殿交泰殿位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象征着天地交合、平安康泰,始建于1420年,1798年重建。殿平面呈方形,面宽进深均为3间,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小于中和殿,殿内高悬康熙御笔“无为”二字,两侧还陈列着古代计时用的铜壶滴漏和西式大自鸣钟。殿中设有宝座,宝座后有4扇屏风,上有乾隆御笔“交泰殿铭”。殿顶内正中为藻井。这个大殿是皇后每逢大典及生日受贺的地方。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帝将代表封建皇权的25颗“玉玺”存放在这里。清世祖鉴于明灭之训还在这里立了一个告诫内宫不可干预政事的铁牌。乾清宫乾清宫明朝时为皇帝居住之处,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召见臣仆和外国使节。从清朝雍正皇帝之后,皇帝迁到养心殿居住,但仍在此批阅奏报,召见大臣。乾清宫除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自理政务外,还举行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的家宴。殿内宝座上方有一块匾,上书“正大光明”四个漂亮的正楷字,其意为公正、光明磊落。这块匾很有名气,与秘密立储关系密切。皇帝生前,亲自从皇子中选一个德才兼备的作为皇太子——嗣皇帝,不予宣布,而是由皇帝秘密亲书预立皇太子的名字的“御书”,密封匣内,茂于那块匾后,等皇帝死后或死前,由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等共同启示,按御书所定,嗣皇帝即位。相传雍正的第四子弘历即乾隆皇帝,就是这么确立的。1200字 三年级
-
雷军微博经典语录雷军微博经典语录1、有人问我,你投了那么多好公司,还亲手创办了小米,为什么接手金山?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爱金山,假如金山需要,我没有选择,我会全力以赴!2、今天金山北京年会,我讲了三句:一、2012年,金山24岁,要象24岁的小伙子一样生龙活虎!二、以前我强调拼命工作,现在我希望大家“快乐工作,拼命生活”,准备赚钱买2012船票。三、祝金山兄弟姐妹们,爱情甜甜蜜蜜,家庭和和美美,事业步步高升!3、每天你有多少时间在琢磨产品?每天要提醒自己三次!产品是王道!4、水货手机为什么便宜?(1)没有缴纳海关税,增值税等。(2)没有售后维修成本。(3)强捆一大堆应用来赚钱。(所以,行货没有办法和水货比价钱)5、小米的目标不是卖多少台,做多少销售额,小米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米粉觉得小米手机好,值!这样的目标简单纯粹。6、小米是很小的公司,谈不上什么成功,更多的是一些体会和想法。不过,我坚信“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是互联网创业的关键,小米是我亲自实践的案例。7、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吗?你还敢说出你当初的梦想吗?不论梦想是什么,有梦想,就不一样!8、我知道手机行业不好混,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干出点成绩。小米给手机行业带来的最大的颠覆,就是不靠手机硬件赚钱,还有铁人三项的整体用户体验。9、我二十来岁的时候,看了一则希望工程的广告,“因为你的努力,改变了一个人一辈子”,特激动,也希望做点事情改变别人,于是去大学办讲座,数数至少去过100所大学。今天,实在觉得当年太幼稚了,希望当初没有误导别人。10、什么是成功?每个人眼里的成功都不一样。我认为,成功不是别人觉得你成功就是成功,成功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自我感受。我不认为自己是成功者,也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我只是在追求内心的一些东西,在路上!11、光有勤奋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多花时间琢磨风向。以前我挺自负的,只要我努力,只要我拼命,只要我勤奋就一定可以成功。(经典语录)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第二个真理——所有成功的背后85%是运气。如果你没有成功,只是运气不好,你要坚持不懈。12、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但创新的风险很大,绝大部分创新最后都是失败。所以,我认为,创新的本质是不惧失败的勇气!创新还需要一个大环境:全社会理解失败者,宽容失败者。成王败寇这样的观点,是阻碍创新的因素。13、创办小米,最难的一个问题:小米要在网上卖手机,这是谷歌都没有做成的事情,你为什么可以做成?我的回答是:谷歌很伟大,但谷歌不懂电商,我自己已经做了十年电商。14、创业初期,海量广告容易砸出虚假繁荣,掩盖一些本质问题。坚持口碑传播,相信好产品会说话!15、总有一种信念指引我们前行:把产品做好,不让支持我们的人失望!(以上经典语录均摘自雷军个人微博)1200字
-
古老故事这是一个古老的乡村。老屋的两侧布满木制的大门,那大门谱写了他们村落古老的传奇;老屋的窗口点缀着美丽多彩的鲜花,它彰显了老屋的独特的生命力;老屋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在尽头,让人感到好遥远,前方一定有着什么在等待着我们。轻轻推开那木制的大门,在一声“吱呀”中,身体中的每个细胞都温暖了。接着便迎来了满屋的光,这光不是苍白的,它是一片黄晕。老屋是木制的,走在上面它会发出“踏踏”的声音,它很朴素,但也很神奇,它有一股魔力,游玩的愉悦和恐慌总在进入的一瞬间消失,变的突然,变的温暖。它总是能够让你把自己交给它,并带给你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抬头仰望天井,一片湛蓝深远的天映入眼帘,单调而又不失悠久。大眼睛,穿过天井,向远处凝视,也在暗暗微笑着。心想:能够在这儿驻足几时,几时能够重新再来温新一番。大概不会再来了吧,那么就让我好好的体会一次,留下属于我的足迹,带走属于我的记忆。透过门,望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坐在椅子上。他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一般的黑,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他的袖口挽到手肘处,一手撑在毛毡上,一手拿着毛笔写着【三字经】,不亦乐乎也。只见那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我不禁感叹:是什么支撑着老人。是坚持——坚持让他胜利,是永恒——永恒让他成真,是热爱——热爱让他不轻言放弃。他告诉我,他姓申屠,申屠这个姓氏历史悠久。他说:我们深澳村是申屠家族中的其一,是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现有1200余户人家,4000余人,85%以上都是姓申屠的。我在这里生活得不错。我们村庄大,人且多勇敢。没让日本人进村,更没让日本人抢夺了村庄。申屠人有志气,不怕任何一切。这不由令人想起中华民族近百年的风雨沧桑,如果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以无所畏惧的精神,面对强敌、面对苦难,我们的近代历史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屈辱。偶然回头,静静的富春江在村边流过,申屠子孙,这个百家姓中并不多见的姓氏,不屈不挠地走过了2700多年的岁月……他受先人的影响喜欢练字,并乐意长久在这呆下去,为游人讲述一遍又一遍属于他们的故事。他幸福,他是申屠后人;他幸福,他可以受先人的影响,每天练字,不亦乐乎;他幸福,他身在古城中,讲述属于他们的古老故事,一遍又一遍。古村古韵。泛着微黄的照片挂在木板上陈旧但不是光彩。显然,这是一张早年照的,为了纪念它,不更换新的,更有意义感吧!一切都是那么古老。古村,木制的房屋,早先的大会堂形成一个城镇;人古,长久生活在此,不愿离开半步;发展古,岁月悠悠,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到古城镇。1200字 高中 散文
-
故宫[2]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它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门楼下有三个门洞,中间那个只供皇帝出入。走过雄伟壮丽的午门,就会看见正前方横着一条河,河上有五座拱桥。桥前北边平台上矗立着太和门,只有皇帝可以进去。太和门右边是给武官用的昭德门,左边则是给王公大臣用的贞度门。走过这些大门,眼前出现一个巨型广场。这个广场是供皇帝朝会大典时使用的。北边,三层汉白玉栏杆环抱一个八米高的宽阔台基,高台上自南而北依次屹立着三座大殿。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便是太和殿。皇帝的登基大礼、大婚、元旦庆贺等大典,都在这里举行。中和殿座落在太和殿后,是一个较小的方殿。皇帝去太和殿前,要先在这里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每年一开春,种子和农具便被送到殿内,进行仪式性的检审,以此祈望有个风调雨顺的大丰年。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的末殿。其结构设计与太和殿相似,只是规模较小、等级稍低,但它却是个气派颇大的待客殿堂,遇国者大典和新年佳节,皇帝会在这里宴请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而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殿试,也在这里举行。从保和殿出来后往北,可以看东、西、北三面有门。北面的就是乾清门,进得此门,即是内廷。内廷是皇帝、皇后以及嫔妃们的生活起居场所,外人不得擅入。内廷第一座宫殿就是乾清宫,在明朝和清初时,这里是皇帝的寝宫。中间那个不太大的宫殿是交泰殿,里面珍藏着二十五颗宝玺。殿内挂有铁牌,刻有“太监不得干预政事”的皇帝御旨。宫中还有一座大型自鸣钟和一个古时用以计时的铜制水漏壶。这三宫一组的建筑的末座是坤宁宫,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清朝用作帝、后的结婚洞房。依照传统规矩,帝、后新婚,要在这个殿堂里度过三天。坤宁宫后有坤宁门,通向御花园。这个花园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宫中三个花园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一个。御花园中央是钦安殿,是一个道教殿堂,也是紫禁城中保存得最好的明代建筑。钦安殿西侧是千秋亭,东侧是万春亭。后三宫的东西两边,有多组布局繁复的小建筑,这就是紫禁城的东西十二宫。它们依旧沿袭了外朝建筑的东西对称布局,但却是以传统的四合院风格为主。每个院落各成一体,分别住着皇帝的众多嫔妃。后三宫的西侧为养心殿。清康熙帝驾崩后,继位的雍正将寝宫从乾清宫移到养心殿。其后从乾隆至宣统几个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国家政务。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出了这道门就是景山。这座人造山,是紫禁城的屏障。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就是在这里走投无路,自杀身亡。从神武门出来,我又回到了现代,望着夕阳下被护城河包围着的紫禁城,觉得无比的感慨,想象着在里面有多少勾心斗角,多少的眼泪,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发生过,不过已成历史了!而我这种粗枝大叶的介绍,恐怕也只能道出它的九牛一毛。1200字 初二 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