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的大师有很多,如:叶盛兰、谭鑫培、言菊朋……但最著名的要算梅兰芳了。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开始学京剧,10岁登台演出,1911年梅兰芳名列北京第三名探花。后来他到上海演出,风靡江南,当时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回京后,他继续排演了许多新戏,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被称为梅派大师。1927年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他宣扬爱国主义,并把京剧表演艺术和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他成为上世纪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抗战爆发后,日本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为了拒绝为日本演剧,他蓄须明志,深居简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曾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和人大代表,并任京剧院院长、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他为中国京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红颜别续
渺渺烟烟雨雨,
丝丝密密思思,
明冥事事;
泣泣衍衍夜夜,
蝉蝉切切知知,
恋念痴痴!
今当红颜别去,
伏枕共湿。
朝朝不仰红日,
暮暮总恋斜阳,
歧道辄冠确惶惶。
无言以揽别绪,
有心多忆初详,
曾莺莺柳柳之宜,
识之以风絮之巷!
夜澹新新,
微丝蒙蒙,
红沐之则愈艳,
青吮之则更妖;
闲然顾步,
佳清悦赏,
却话薄雾缪缪之际,
人亦游于胜景芳芳!
此女虽无珍璞共垒之佩饰,
烨然飘仙之罗裳,
亦非有倾国倾城之绝貌,
戏媚万众之妖眸;
举指自然能胜千姣之资态,
淡装素髻甚散淑女之华光!
有娉婷共叙,
晓春日旭,
薄颜青苍,
瑶艳疏疏,
拂蕊犹香,
有躬行昆仑之感,
神游天池之畅!
然千川足距,
志趣歧途,
是以别于落暮,
换以忧伤…
人生难得知己,
匆匆谁不茫茫!
执羽化剑凌笔,
酌杯饮泪寻江,
此夜银钩初现,
何得满月同享;
一骋离分,
两邦别绪,
是故作此别兼忆姣人!
城固二中高一:骞来来
相关推荐
-
梅兰芳蓄须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他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是,在他一生中,却有8年是蓄着胡须的。那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把胡须留起来了。日本侵略者总想逼梅兰芳演戏。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为了安全,他逃到香港。香港被日军占领后,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逼梅兰芳演戏,他借口剧团不在香港,还是不肯演戏。长期不演戏,梅兰芳就没有收入,香港的生活费很高,他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只好又回到上海,但他还是不演戏。为了维持生活,他只好忍痛卖掉在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无论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都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一天,在北京的梅兰芳剧团的一位演员忽然来到上海,对梅兰芳说,日本侵略军要在北京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演出,如果违抗就以军法论处。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能去了。”但是,不去演出要想个办法对付啊。梅兰芳找到了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自己的处境危险,请医生帮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敌人的纠缠。医生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度过难关,就说:“那么打一针伤寒预防针吧,打了这种针是要发高烧的。”梅兰芳发了高烧以后,让一位演员向日本侵略军报告。敌人起初不信,专门派一个日本军医来检查。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正盖着厚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摸他的额头,滚烫滚烫的,一试体温40度。军医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当天就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800字 五年级 写人
-
梅兰芳蓄须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他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是,在他一生中,却有8年是蓄着胡须的。那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把胡须留起来了。日本侵略者总想逼梅兰芳演戏。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为了安全,他逃到香港。香港被日军占领后,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逼梅兰芳演戏,他借口剧团不在香港,还是不肯演戏。长期不演戏,梅兰芳就没有收入,香港的生活费很高,他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只好又回到上海,但他还是不演戏。为了维持生活,他只好忍痛卖掉在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无论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都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一天,在北京的梅兰芳剧团的一位演员忽然来到上海,对梅兰芳说,日本侵略军要在北京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演出,如果违抗就以军法论处。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能去了。”但是,不去演出要想个办法对付啊。梅兰芳找到了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自己的处境危险,请医生帮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敌人的纠缠。医生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度过难关,就说:“那么打一针伤寒预防针吧,打了这种针是要发高烧的。”梅兰芳发了高烧以后,让一位演员向日本侵略军报告。敌人起初不信,专门派一个日本军医来检查。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正盖着厚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摸他的额头,滚烫滚烫的,一试体温40度。军医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当天就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五年级:陈大侠2001800字 五年级 写人
-
此间芳华绽幽兰闲暇时重新翻看随笔,入目一句“夜半无人私语时”,和着窗外绵延的雪,幽婉而绵长的静。眼前深的、浅的、柔和的、凌厉的都糅合在一处,忽又散开来。突兀想起那些咿咿呀呀声。咿咿呀呀的,是昆曲。它是烈的,烈而不刚;是哀的,哀而不伤。柔得细水长流,艳得夺人心魄。唱念做打,鼓板笛弦,行腔婉转,平仄起伏。雅到近处的,是那些清儒的念白。似那朵朵含蓄腼腆的兰花,为风流名士所偏爱。昆腔是惊艳的,惊艳是岁月的留白。在那流光溢彩的屏幕中,我听的是京曲。浅浅一瞥,是外行赶脚的热闹。生旦净末丑,这一辈浅薄而寡闻,仅仅局限于此。忘不掉的,却是那些繁琐艳丽的服饰和那些激昂的声腔,尽处是万马奔腾的烈。而昆曲是静的,是柔的,是水样的从容,那般的万千迤逦。水袖轻甩,步生莲花,吴侬软语,舞蹈飘逸,外行看客不由沉醉在这古色古香的境界中。便是天下戏种不分家,也能瞧出些二者的不同:京剧是国粹,昆曲却是国学。品过昆曲的人大多都是从容的。想起我在庄园里观那唱曲的人儿,瞧她那顾盼神飞,安定从容的模样,水袖轻甩,似那斑驳岁月的兰花一般,开得艳而不俗 ,淡而不素,可座下却看客寥寥。这天地间,竟无人停下,流连于她的惊艳。她唱的是《牡丹亭》,一句“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我不知道她心里是否是怨的,可她那般的不为所动,唱的是高山流水,舞的是剑走偏锋。便是怨,也是淡的。可我依旧感到悲哀,觉得是我们这些看客轻薄了她——这些看客,又有谁真的是为她为昆曲而来的呢?令人欢欣的,不得不谈的还是白先勇。他耗费大量心血,重编一曲昆剧,要叫它推广开来,要叫人为它的美折服。一遍一遍,不知疲倦地巡回演出,似是为了报答前生的与它偶然结缘。因为相逢时的惊艳,所以才有落幕时不知疲乏,为你倾其所有的热爱。在那些将尽未尽的天光烂漫里,浅听那些咿咿呀呀。如那拂过清浅岁月的兰花,绚烂那些深的、浅的、幽婉而绵长的平静日子。只愿它在这浮躁的世间依旧带着那些真,开遍每个诗意的季节。800字 五年级 应用文
-
看京剧今天下午,四年级的所有班级都去后栋看京剧,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看京剧。虽然我们班都坐在最后一排,但我们表现得可好了。演出一开始,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坐在椅子上,用那温柔的声音跟我们说话,演出之前老奶奶跟我们说了几个动作。过了一会儿,走出来一个65岁的老奶奶,一开始我以为这个老奶奶只有50岁,真没想到这位老奶奶到了65岁还在学京剧,而且舞姿还很优美。真让我佩服啊!后面的三个节目,我觉得《哪吒闹海》最好看。一共七个人,分别是“哪吒”、三只“大乌龟”、一只“小乌龟”,还有一个“龙王”,和“魔王”。这个戏真是太好看了,我最喜欢看哪吒和四只乌龟。哪吒拿着红缨枪,乌龟们拿着铁锤把哪吒包围住了,乌龟把铁锤放在哪吒的旁边,哪吒脚一踢把铁锤还给乌龟。我们班的杜易成突然叫:“好!”忽然,哪吒拿出旗子挥舞着,乌龟一个接一个地翻跃过旗子,就都溜走了。只有我们班在拍掌,在叫好,我为我们班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看了今天的节目,我深有感触。我要学那位老奶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也要学哪吒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4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亲近京剧京剧,她叙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她是一本不朽的书。而这次寒假的北京之旅,让我真正亲近了京剧这本书,感受到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魅力。我们入住的酒店是一个以京剧为主题的的酒店,叫北京前门饭店。在酒店的一楼有一“梨园剧场”,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的北京京剧剧团每晚在此演出。平时,我并不看京剧,认为那是爷爷奶奶们的“专属”。可京剧是北京的特色,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啊,而且梨园剧场离我又这么近,不管怎样总要亲近一下。正如梨园剧场介绍所说“不到园里,怎知春色如许”?于是我们买了门票,准备一睹国粹的风采。晚上七点半,我们走进了剧场,只见舞台的大屏幕上播放着京剧视频短片,让我们对京剧从徽班进京到现在220年的发展历史;京剧的表演形式和唱念做打的表现方式;京剧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迷人夸张的脸谱的各种象征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演出的第一出戏是《三岔口》,只见舞台只有一张桌子,没有其它道具,一个武生出场,睡在了桌子上,接着丑生上场了,他们都带着刀,他们在黑暗中互相摸捉,努力寻找着对方,只要他们一触碰到什么东西,就立刻提高警惕,将刀挥舞起来。一部武打剧就这样上演着,演员们精妙的武功,夸张的表情,将故事表述得妙趣横生。他们的表演也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整出戏没有一句话语,两名演员虚拟的表演各种武斗招式,却把“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诙谐而富有趣味。接着我们欣赏了精彩对唱的《坐宫》和慷慨悲歌的《霸王别姬》二出经典戏剧,虽然我没有完全听懂演员们唱得是什么,但我感受到了她们举手投足中挥洒出的浓浓京韵,领略了京剧艺术的美妙。这次亲近京剧,让我觉得京剧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我想我们小朋友有必要去热爱、亲近凝聚中化民族戏曲文化的京剧,让我们一起行动吧。700字 五年级
-
钦佩梅兰芳今天,我在试卷上看到了一篇《梅兰芳蓄须》的故事,“蓄须”一词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读了下去,并觉得梅兰芳蓄须明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日寇侵略中国,命令梅兰芳大师为他们演旦角戏。可是,坚强不屈的梅兰芳大师并没有服从那些日本侵略者的话,而是留起了长胡须,拒绝演戏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的被梅兰芳大师的行为所感动。梅兰芳大师非常钟爱自己的事业。但是在日本强盗面前,宁可忍饥挨饿并且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给日本强盗演出。他不屈不饶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就像梅兰芳大师讲的:“我虽然不能像一些人一样到荷枪实弹的战场上去拼杀,但是,我也完全可以不服从你们!”当我读完这句话,也不由得想起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血气方刚的人们。如,一身正气的文天祥;成功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不想敌军屈服,而是顽强地与之抗争的岳飞;强烈抵制鸦片的林则徐;给倭寇以严重打击的戚继光;有着浓厚爱国情感的屈原;以及许许多多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献身的烈士们……梅兰芳大师有多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啊!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努力学习,学习梅兰芳大师的爱国之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做出自己的贡献!!想到这里,我不好意思红了脸。现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对待朋友、同学们应该宽容、团结。在学校,对老师应该尊重、有礼貌,认真的学习并完成作业,对学习也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在家里,应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和家长一起分担家务……对于梅兰芳大师,我深深地钦佩他,他蓄须明志。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观《梅兰芳》早在2009年《梅兰芳》上映的时候,我就想要亲自到电影院里去看看这部大片,但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然后,我从网络下载下来,等待有时间的时候静静地观赏。无奈,因没有时间,过了这么久,延至2010年,新年元旦,我终于看完《梅兰芳》,之后,却悄然不知自己已泪流满面……然后,我被身边的朋友笑话。身边的朋友问我:《梅兰芳》有那么感人吗?我说:不知道。也许,黎明,陈红,孙红雷,章子怡等演员演绎得太好了;也许,《梅兰芳》的故事太让人感动;也许,有些东西触动到了我内心的柔软。我想间或是陈红的那句话:“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角儿的。”的经典台词?也许,是带着梅兰芳“纸枷锁”的无奈一生,注定他是那样无法自由,想内心想的那样生活都不可以,甚至和自己心爱的小冬姑娘看一次电影的机会都没有。没有办法,因为他就是梅兰芳,所以,他必须守住内心的那份孤独。其实,生活里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都会有更多的心酸和无奈,可是他们必须自己忍受那份孤独,思想上的,心灵上的,精神上的那份孤独。或许是因为那名日本军官拼命地解救梅兰芳,日本人也有善良的一方面,在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精神感召下,他是那样的可爱。文化是无国界的,被阻隔的只是那颗心。心,可以将距离拉得很紧很紧,也可以将距离推得很远很远。就像泰戈尔的诗句中描述的那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或许是因为邱如白拿着蜡烛,用破碎的眼睛注视那副三人图,那幅图下曾经是他和梅兰芳的结拜,从此两个人相扶相伴多年,不离不弃。但现在却只剩下他自己。其实他们是有着很不相同的性格和命运。邱如白,只是一个醉心中国戏剧文化的痴心人,而梅兰芳却是有着真正中华精神和艺术追求和探索的人。他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事是不该做的。就如他的那句话:“有人想看一个弄脏了的梅兰芳吗?'但不能否认的是邱如白与梅兰芳之间的真挚情谊。美国表演时,在漫漫大雪中有一个单薄的身影屹立着,为梅兰芳守卫着。白雪下的憔悴面容不能不让人动容和感动。或许是十三燕最后明知要输还要比,他是出色的伶人,也是可怜的伶人。他为自尊而活,但作为最底层的伶人,自尊是很奢求的一件事儿。他的一生的追求,化作最后的遗言:“畹华,你能不能把咱伶人的地位提高一点面子?这是他死去时的心愿。或许,《梅兰芳》是爱,或许是情,或许,《梅兰芳》让人受益更多的哲理。也正是因为这很多的或许,让我感动不已……10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参观梅兰芳公园今天,我们去梅兰芳公园春游。一路上,同学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容易春游,谁不像小鸟一样快活呢?转眼间,我们就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几个字“梅兰芳纪念馆”。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像是画上的一般。刚一进门,就发现周恩来爷爷为梅兰芳写的几句名言。离开这道门后,来到一个宽广的广场。从远处就看到矗立着的梅兰芳爷爷的白色雕塑,只见他身穿西服坐在竹椅上。嘴微启,似在微笑,目视前方,像在沉思。右手持一把折扇,左手捧一本厚书,难怪着名的人都喜爱看书,他们也许看到书时,常常是手不释卷呀。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一展馆,里面有介绍梅兰芳生平,及其伟大的艺术成就。这里看到过去戏院的布局。来到第二展馆之前,老师对我们说:“有一次被日本人逼着唱戏,可是,梅兰芳坚持拒绝献唱,为此他装病,挨针扎。最严重的一次梅兰芳让医生给他打了三针,日本人一看,真病了,也不再为难。此外,梅兰芳一度还蓄须明志,卖画度日。”进去一看,果然如此,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又看了第三、第四展厅和梅兰芳的家。同学们齐声叫道:“梅兰芳爷爷的家真美呀!”老师介绍道:“这里亭台、楼阁、小桥别致;池塘夏日睡莲开放;冬日翠竹,青松傲立,梅树开花,满园清香;这春日遍地兰草开放,你们看看!”果然我看到远处遍地星星点点的白色,素雅、高洁。我还了解到梅兰芳爷爷去世时67岁,不过泰州是他的“根”。啊!梅兰芳爷爷,你真勇敢,如果您还未过世,我一定好好见您一面,哪怕只有一次。出了纪念馆,站在迎春桥上,再次遥望纪念馆,只见他被绿树簇拥着,显得那样寂静。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三年级:缪沐群550字 三年级 叙事
-
观《梅兰芳》有感_作文观《梅兰芳》有感我看了一部电影《梅兰芳》,其中的情节使我震憾、可惜,深受鼓舞。使我震撼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场面使我震撼。在一个剧场里,观众们大喊:“退票!退票!梅兰芳不来就退票。”而在另一个剧场里,刚表演完的梅兰芳正准备退场,却意外踩到了一个钉子,呀!那一定特别疼吧!那他待会儿怎么表演呢?许多猜想在我脑子里懵生。谁知梅兰芳却坚持带着伤上了舞台。梅兰芳一来,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了一遍,那场面十分壮观。使我可惜在这部电影里,我觉得可惜的画面是梅兰芳的爷爷十三燕把前朝太后赏赐的黄大褂和玉翡翠毫不犹豫地给了别人时,就连我也觉得可惜呀!是我,你打死我也不会给别人的。深爱鼓舞使我深受鼓舞的画面是梅兰芳被日本人关在一个房间里,这时走进来一个名叫吉野中将的日本军官对梅兰芳说了一句:“他是个在台上只会装腔作势的臭女人。”梅兰芳一听,立刻反驳道:“在台下我可是个男人!”这句话说得太好了,面对可恶的日本人就应该百折不挠,不屈服才对。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感受倍深,梅兰芳的那种爱国精神影响着我们,也告诉我们要永远不忘国耻。450字 四年级 叙事
-
京剧京剧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作文 ,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我妈妈喜欢看戏,但我不喜欢看,有时妈妈看的时候,我也看,有时我也觉得很好看。在许多京剧脸谱里,可以用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品质,在情景复杂的时候可以帮助理解剧情。在许多的脸谱中,红脸含有褒义,代表中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在这些脸谱中,都有各自的特色,京剧中含有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居形式。在京剧中,都有自己的想像和独特性,深受各地人民群众喜爱。250字 三年级 叙事
-
梅兰芳梅兰芳先生是一名热爱国家的艺人。他使我国京剧文化文明于海内外。而且还是我国四大名旦之一。在京剧方面他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综合在一起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虽然我对梅兰芳先生所唱的京剧了解的并不多,但还是知道像《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这样脍炙人口的曲目还是知道的。梅兰芳先生也是一名铮铮铁汉。当日军攻占上海时,请梅兰芳先生去唱戏,被梅兰芳推辞了。随后便到香港避难。当日军攻破香港时,梅兰芳先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留蓄胡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惋惜的决定啊!这就代表梅兰芳先生不能再登台演出了。这无疑是一遗憾的决定。甚至不惜伤害自已的身体。由此可见梅兰芳先生是多么爱国啊!我漫步在梅园,体会着梅兰芳先生的的爱国情怀和独特的京剧艺术。我想我也要做一个像梅兰芳先生一样的铮铮铁汉。点评:行为描写用词讲究,准确到位,系列动词逼真地凸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点明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过程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400字 三年级 写人
-
梅兰芳摔盆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舞台上擅长饰演旦角,也就是女性角色,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深受大众喜爱。可是,作为一名男性,要把握好女性角色的心理表情难度不小。一次,为了表现一位女性吃惊的样子,梅兰芳一再思索,把女性吃惊的样子反复模仿了几遍,总觉得不够味儿。这天,一回到家里,梅兰芳趁正在整理衣服的妻子不注意,随手抄起一个瓷盆狠狠地往地上摔去,冷不防听到“咣当”一声巨响,妻子惊得身子一抖,大叫一声,手里的衣服也扔到了地上,半天才说出话来,妻子的这一吃惊的神情,梅兰芳看得清清楚楚,后来据此反复琢磨,巧妙地融进他的表演中,将人物演绎得更加活灵活现。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向生活学习,不断汲取生活的养分,恐怕就是梅兰成为京剧大师的根本原因。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400字 高三
-
观《梅兰芳》有感我看了一部电影《梅兰芳》,其中的情节使我震憾、可惜,深受鼓舞。使我震撼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场面使我震撼。在一个剧场里,观众们大喊:“退票!退票!梅兰芳不来就退票。”而在另一个剧场里,刚表演完的梅兰芳正准备退场,却意外踩到了一个钉子,呀!那一定特别疼吧!那他待会儿怎么表演呢?许多猜想在我脑子里懵生。谁知梅兰芳却坚持带着伤上了舞台。梅兰芳一来,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了一遍,那场面十分壮观。使我可惜在这部电影里,我觉得可惜的画面是梅兰芳的爷爷十三燕把前朝太后赏赐的黄大褂和玉翡翠毫不犹豫地给了别人时,就连我也觉得可惜呀!是我,你打死我也不会给别人的。深爱鼓舞使我深受鼓舞的画面是梅兰芳被日本人关在一个房间里,这时走进来一个名叫吉野中将的日本军官对梅兰芳说了一句:“他是个在台上只会装腔作势的臭女人。”梅兰芳一听,立刻反驳道:“在台下我可是个男人!”这句话说得太好了,面对可恶的日本人就应该百折不挠,不屈服才对。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感受倍深,梅兰芳的那种爱国精神影响着我们,也告诉我们要永远不忘国耻。400字 四年级 叙事
-
《梅兰芳须胡》读后感读完了《梅兰芳蓄须》一文后,我为梅兰芳先生的爱国精神而深深地感动。这篇文章讲了闻名世界地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地抗议,无论条件多么优厚,宁可卖房度日,留起胡须,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表演京剧。在这篇文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梅兰芳先生为了不在日本侵略者们庆祝市表演京剧,请了他的一位做医生的朋友,给自己打了一针伤寒预防针,让自己发了高烧,最终摆脱了侵略者的纠缠。梅兰芳先生宁可卖房度日,故意发烧,留起胡须的爱国事例感动了许多人,我也不例外.比起那些腐败无能,割让土地,收买鸦片,坏透了的清政府,卖国贼,梅兰芳先生的所作所为更是好上加好令人敬佩了!说到清政府,卖国贼,人们不禁都会有一些疑问,那就是难道他们在做那些对国家不仅无益,而且有害的事情时,没有感到羞耻,没有想到自己是中国人吗?不过,那些清政府,卖国贼,所做的事情真的很让人感到气愤。我敬佩梅兰芳先生的演技高超,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4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京剧世界上有几个剧种的历史悠久?世界上有几个剧种是演变而成的?世界上有几个剧种有细致的分工?公元1790年,微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微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王庆班”,随后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史称“四大徽班”。当时,徽班所唱的声调是以二黄为主。二黄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在徽戏“吹腔”和“高拔子”的基础上演变成的“四平调”进一步发展变化而成的。四大徽班和以后陆续进京的徽班,一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京戏的伴奏有很多,主要有古琴、京二胡、月琴、小三弦,以及笛子、唢呐、海笛等。武场即打击乐器主要是:鼓板、大锣、小锣、铙钹,以及堂鼓、水钹、大饶、镲锅、碰钟等。京剧的传统剧且有1000多个,常演的有三四百个。角色可分∶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仔鲜明、栩栩如生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选遗产名录。京剧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京剧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成了文化遗产。初一:蓝丝带400字 初一 说明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