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时700字

柳暗花明时

700字 初三

秋日景明,我坐于窗前研题。窗户的正对面,便是街尾那棵陈旧的银杏树。

在我看来,那株树没什么特别,甚至于平庸了——粗糙多节的枝干,泛黄枯槁的叶子,既无香樟树的翳翳,也无柳树的婀娜,甚至结果时的那过于异常的气息——实在让人避之不及。

视线扫回纸面,于题目间逡巡。那一个个小小的印刷体忽然变得如此陌生,撩起我心中的焦躁、恼怒,仿佛是一些黑色的气泡,拽着我下沉再下沉;又仿佛一堵坚固的墙,死死堵住我思维的去路。无奈,出门散散心吧。

秋风把世界搂进童话中,一切都裹上了轻柔的气息。沿街行,忘路之远近。忽逢那棵银杏树,在我面前晃动着粗壮的“腰肢”,好像耸背舞爪的猫,在嘲笑我的落魄了。风惊动了树叶,银杏叶纷纷下落——杂乱、恣肆。纷乱的落叶引起我的烦闷,我抬起脚踢开几片叶子。

“人家落得刚刚好,踢它做什么呢?”一个清凌凌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是不久前刚搬来的一个小姑娘。“这棵银杏长得真好呢,我第一天来就注意到了。特别是叶子落下来的时候,它们好像才睡醒,就哀伤地发觉夏天已经过去了。真美!”小姑娘清秀的脸上舒展开由衷的喜爱。她捡起一片树叶,用手慢慢描摹着银杏叶的戋戋纹理。

我重新将目光投向银杏树,银杏树闪耀起来:树站得很直,枝干曲折向上延伸,好像攥着天空的手;树叶由青而黄的自然渐变,西方古老的壁画色彩也远远比不上它。这时另来一阵风,银杏树叶飞舞成阵,蔚为壮观。

站在银杏树下,我幡然醒悟:世间无荏弱之物,美由心生,心灵之澄净是根本。

我返程回到窗边,抬头远看,银杏诠释着本真自然的美;低头俯视,纸上的印刷字散发出油墨的芳香;再静下心细细思索,答案手到擒来。而我似乎也找到了人生的答案:“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怀着一颗纯净的心,人生必能柳暗花明。

走过才明白

800字 初二

小时候的我陪妈妈读书,读到龙应台的《目送》,留下印记最深的一句话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不明白,问妈妈为什么不必追。妈妈微笑,不语。

去年农闲时,外婆在人家工地上打零工,搬砖头时砸伤了脚。妈妈带我去看望外婆,妈妈帮外婆脱下袜子,看到外婆的脚又肿又红,趾关节已经变形。我心疼不已,轻轻抚摸着外婆的粗糙的脚。

妈妈捧着外婆的脚,用药棒轻轻擦着。外婆看着妈妈和我,含笑不语。我问她疼不疼,她说:“躺着不动就不疼。”我抬头看着外婆的脸。这是一张多么沧桑的脸啊:酱红色的脸上布满刀刻般的皱痕,皱褶曲径通幽,整个面庞像个放大的核桃。长年累月风吹日晒,才六十多岁的外婆竟被琢成了一尊木雕。

常听城里人羡慕农村人的闲适恬静,没有争权夺利的烦恼,没有噪音浊气的污染,没有上班下班时间的约束,那是他没有走过农村,不了解农民的辛劳。我的外婆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呀!舅舅没有固定工作,外公因肺气肿不能吃力劳动,十岁的表妹上学需要人送,还有数亩农田需要播种施肥除草收割,这一切都要靠我的苍老瘦小的外婆来承担呀!

吃过晚饭,我们要走了,外婆执意送我们出去。小路灯闪烁着昏黄的光,天上一颗星都没有。外婆被妈妈扶着,一瘸一拐地挪动着双脚,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每挪一步我似乎都感觉到她钻心的疼痛。到底还是该分别了,外婆扶着墙站在小路的一端,我们向小路拐弯的另一端渐行渐远,我心里默念着:“不必追。”

我的心揪着疼,我很想转过去冲她甜甜地说声“拜拜”,或是咧着嘴做个鬼脸。可我不敢回头,怕见到她瘦小的身躯、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此时此刻,我潸然泪下。

原来,走过才明白,所谓父子母女一场,不过是你在小路这头,我在小路那头,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夜幕中,我再也寻不见外婆的身影,苍茫的夜色浸染了远处的田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