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糕650字

桂花糕

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中国之大,摇篮之广,我国的美食也数不胜数。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具有特色的广西风味食品——桂花糕。

桂花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桂花糕洁白如玉、清甜爽口。桂花糕呈方块状,面有一条条压制的格纹,是用糯米粉、粳米、蜜桂花、饴糖等原料制成。这种食品的制作方法为先将糯米粉、粳米、蜜桂花、山泉水搅拌,加入饴糖,再次搅拌。将搅拌透的糕粉蒸上一刻钟,然后将糕粉擀平,拉成长条形,揉捏直至表面光滑,糕粉细腻为止。最后,抹上植物油,用纱布包住,捏成方块形,解开纱布即可食用。

桂花糕为一种糕点,需细细品尝才可评出品出一股沁人心鼻的桂花香,一次要嚼上二十多口才算是品尝呢!若是囫囵吞枣,那可品不出桂花糕的独特韵味!

桂花糕经过蒸、拌、擀等工序制成,有一股桂花的清香,口感细腻化渣,入口柔,品尝时带些甜丝丝的香味和偏微的清凉,有一股让人抵挡不住的诱惑,让人觉得还想吃。

你知道吗?桂花糕还有一段优美的传说呢!相传,桂湖的桂花是杨升庵从月宫摘来的。一天晚上,杨升庵在书房睡着了,魁星入梦,问杨升庵想不想上月宫折挂,杨升庵说想。于是,魁星命西海龙王载杨升庵飞上月宫摘挂。到了月宫杨升庵看见一座宫殿和一株桂花树,他努力地爬到桂花树上折下桂枝 ,回到书房。后来,杨升庵进了京,考中了状元。到了明朝末年,新都有一个叫刘吉祥的小贩 ,他从状元杨升庵桂花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密侵渍,并与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桂花糕一经售出,便引来人们争先购买。后来桂花糕的做法渐渐改进,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所吃的桂花糕了。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秋日,风姑娘把阵阵清香送入校园;今昔,桂花糕将桂香永久留在我们心间……

桂花约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桂花开了。

桂花一开,香得一塌糊涂,果城变成了香城。

满城桂花香气,避也避不开,阡陌小巷,公路,广场,都是那味儿。花坛是香的,庭院是香的,旮旮旯旯全是香的。下雨了,雨是香的。起风了,风是香的。有阳光的时候,阳光是香的。连人们说句话,哼个歌儿,落到空中,也染了香气,听着格外舒心了。所有的邻居,都成了名副其实的芳邻。

桂花一开,我就走不动路了。每次从树下经过,都要软软地站一会,像个患了支气管炎的老病号,大口大口吸气,费心费力地耸鼻子,差不多要瘫倒或酥倒。

香气钻进袖子里,头发里,肌肤里,像内内外外洗了个香水澡,一身的疲累和浊气都去掉了,那份透彻舒爽,恰似痛快淋漓地爱了一场。

实在爱这香气,爱这人世的蓬勃与呼啸。像撕心裂肺的爱情,像母亲那深不见底的目光。

晚上月色清凉,天上云朵清晰可见,月亮是白的,云也是。在这样的月亮底下,慢慢地走着,闻着桂花香气,感觉一个人独享真是奢侈,奢侈到令人不安。总想做点什么,说点什么,才不辜负这醉人的香气。

网友残星说,今天从桂花树下经过,我忍了好久,才忍下摘花的冲动。这种心情,你可体会?我答,桂花树下,适合做一切不合适宜的事,这种心情,你可体会?

对的,不合时宜。不合时宜就是违古背经,不管世俗礼节。通俗点讲,就是出格。出格,有点不太好的意思,它不是一种普遍的遵守,它意味着自由表达,意味着独特的思与行。

“格”是堂而皇之的普遍性,也是一种枷锁。人要出格,需要勇气。比如旁若无人地对着桂花树说说话,或者吟一首平仄不那么工整的小诗;比如在情海挣扎的你向暗恋已久的他(她)表白,或为某个遭遇不公的人长啸一声;比如给年迈的父母一个亲吻,抑或什么也不做,坐在长椅或草坪上发呆,忽然微笑,又忽然流泪。

这些都是出格的事。

有的“格”,是自己给自己划定的。有的“格”,是社会给你划定的。不受种种标准切割的世界是没有的,我们都活在“格”内,但如果愿意,我们又可以挣脱那些“格”。

当情之所钟,兴之所至时,世俗礼法又如何?痛饮三百杯,醉笑三万场又如何?这时,那些世俗里所有的羁绊,一概被消解掉了。这时我们会发现,原来所有的“格”,都可以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被打破。

桂花的香气,就挣脱了树,打破了“格”。

当花香脱离了树的束缚,成为树的另一种语言,树便活了。它在表达或述说,一直在说。说一些只有部份人能懂的话。不高深,但绝对不大众。迟钝的人听不到,急躁的人也听不到。

它源源不断地发出信号,直到被听见,被接收,被宠爱。它也在寻找呢,找与它频率相近的人,找那些心思细敏,透明度很高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用心体会并给它充分的回应。

这世上有两类人。一类对花香本身不敏感,一类,是不屑。那些欲望程度很高,征服冲动很强的人,对花香大多是不屑一顾的,顶多,他们把它作为一种生活的调味品,而不是必需品。

忽略花香的人,通常还会忽略其他一些香,比如书香,茶香,青草和阳光的香。文化和大自然最美妙的馈赠,被他们粗心地过滤。花香进入不到他们体内。他们是鼻塞的一群,目盲的一群,精神含量偏低的一群。他们可以在生活里挤压出物质和利益,提炼出聪明和狡猾,却得不到智慧和安宁。

我可以推测,他们不是在生活,而是在模仿生活。

好在我听到了,桂花并没有将我遗漏。还有一些人也听到了。我看她们说桂花香,就有莫名的认同感。原来这是真的。有人和我一样,听见了桂花说的话。在人群之外,利益之上,还有这样一群人,在追求灵魂的认同与安慰,我凭着一些特殊的气味,就能轻易从茫茫人海里小心地择出,指认出他(她)们的面孔来。

以前有个名字。抱香。也有个博客名,抱香居。我的理想就是那样的,抱香而行,而眠,而读,而居……这是多么美好多么舒服的事。穆罕默德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请你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我却想对他说,不换水仙花好不好?穆罕默德,我换一把桂花,开着的桂花。好不好?

古希腊人对庸俗的定义是:缺乏对美好事物的经历。

桂花是美好的。桂花树下读书吃茶闻香气,也是美好的。我们看见和感受了桂花,并经历了桂花,获得一种与它对称的灵魂,是不是也很美好?

我确信,如果你也爱花香,你会在一棵桂花树下,找到我,或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