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400字
坦率的说,大师当年的《文化苦旅》以及《霜冷长河》的确有惊艳的地方,虽然还是免不了矫揉造作,但至少还流露出一点知识分子的小清高,不完全是媚而无骨之作。书的第三部分是秋雨老师的书法赏析,尤其是第四篇《钟山之碑》,源于中山陵改造,秋雨老师在接受南京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个碑文是我的真实心声”。
碑文中有这样一段:“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启动整治宏图,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一时气象万千,如画卷新展,岭苑初洗,经典再现……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数语,已烟霞满纸,心旷神怡。”不知“满纸烟霞”从何而来?秋雨老师才写了三句话,就觉得字字珠玑,还毫不犹豫地夸自己“满纸烟霞”。如果幸运的话,这块碑传个几百年,“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这些文字能够留给后人研究当代中国的拆迁盛况,真是委屈了这块石头。
何谓“文化”?大师自己恐怕也说不圆,因此他借谢晋之口说“我最大的苦恼,是遇到了不懂艺术的审查者和评论者”,而实际上,看起来吓人的《何谓文化》,不过是以几篇演讲主打的杂碎拼凑,更本谈不上宣传中所谓对文化最“诚恳、最隆重的回答”,委屈了几百张好纸。
文化苦旅读后感400字
沙源既是沙鸣山,隐泉既是月牙泉,因形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文中讲述的是作者一路攀登沙山而上,寻找月牙泉的旅途经历和感受。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这句话是余秋雨攀上山顶时发出的感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美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美吗?为什么一颗平凡的野草在摄影师的手下变得如此唯美?为什么一朵枯萎的花朵在美术家的笔下变得如此辉煌?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高淑珍的坑头课堂,最美女老师张丽莉,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你说她们不美吗?
美,不是伟大,其实就在身边。
”连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懒得细加调配,让世间大受其累“而月牙泉不就是这样的产物吗?黄河以她澎湃的气势流传千古,长江以她的绵延万里而闻名于世。这让我不禁的想,那月牙泉呢?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时,给粗狂以明丽。”余秋雨在书里的这段话实在是再贴切也不过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古人以他们的方式赞美着四季的美丽,平静,实在。或许又会是这样,当你回到家时饭桌上已经摆好了热腾腾的饭菜,当你生病时有人在照顾你……
文化苦旅读后感400字
读完《文化苦旅》,也就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刚开始读时,对“文化苦旅”的“苦”字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的认知中,旅途是快乐的,美好的,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也跟着融进去了。每一次旅行都是心灵一次美好的体验。这“苦”也许是旅行的劳苦吧。
读完以后,我觉得自己的认识太肤浅了,太幼稚了。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于心才真是苦。作者曾经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先苦后甜,当你走过一座城市古迹,了解一段段历史,在苦涩的回忆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历史的感悟,文化的理解。提升了我们的道德境界,离我们的梦想越来越近。
这段旅程是苦的,那段历史更是苦的。历史上曾演绎过一幕幕壮士英雄,视死如归的话剧。那一个个历史英雄有着我们中华子孙高尚的品格和如梅花那样的骨气,但多数人还是逃脱不掉悲剧性的结尾。“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关于他们的回忆是苦涩的,但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却很多。
回味人生,总有苦涩的时候。那段耻辱的历史是苦涩,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站起来,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当我们走到最后时会发现,人生总是苦涩的,但苦后的甜,是我们最终的胜利,只有你经历了苦,回忆时,才会无悔!
文化苦旅读后感400字
传承
“只有在大地上,才能找到祖先的脚印,而寻找祖先也就是寻找我们生命的基因,寻找我们自己。”那次华山之行,令我震撼的是挑山人那一张张坚韧的面庞。他们接过了前人的重大使命,融入历史,并让这脉搏跳动下去,生生不息。
我听见内心的声音呼喊着:传统文化绝不能被遗忘,要传承延续下去,这是一个民族的魂!我们与古人是一脉相承的,传承文化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明晰并坚定自己澄澈的信仰,它就会滋润一生,而我们的内心,终将如菩提一般,开花。
文化苦旅读后感400字
历史的探索,往往始于足下。我跟随着《文化苦旅》的脚步,把握历史的韵律,静观王朝的兴亡。
遗失
“文化,不就是让有限的生命向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领域延伸么?”《风雨天一阁》中有一个文化传承中令人欷歔的事件,明朝大藏书家范钦藏书颇丰,然而时局的变迁令其中多数毁于贼手,许多孤本失传,成为了文化史上的一大遗憾。
曾慕名前往拜访大相国寺,却发现佛教氛围早已面目全非,我不禁疑惑了,我们该怎样避免文化的遗失?而西安大雁塔前一位僧人以倒立的形式化缘,不顾周遭耀眼的闪光灯,才真正诠释了佛教的思想——修行。
这正是如今无数的庙宇楼阁中的僧人所遗失的——佛的精神以及历史所赋予他们传承佛教思想的使命感。
文化苦旅读后感400字
作者在书中既有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后的畅快,也有自己内心中的伤古伤今。我书中开篇的第一章《道士塔》中,作者除了对莫高窟的佛像雕刻和壁画中的飞天等经典形象的叹服,更多的是对那些已经轶失的古经卷的叹息和那位守护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纂愤恨和无奈。
因为王圆纂个人的愚昧无知和当时整个国家和社会对这些经书的漠视导致了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客走他乡。此时我才懂得《文化苦旅》中这个“苦”字含义,其中有对古代文人志士不公的待遇的惋惜,更有那种对文化遭到破坏的愤恨和无奈,所以这一次次的旅程怎么能不是一个苦旅。
这本书还没有看完,只是浅浅的阅读了书中的一部分章节,但是书中的描述,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色彩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们的人生是一段大大旅程,我们也倒不是非要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去走完这一段的路,但是走这一段路程抱着何种态度很重要的。
我们大可嬉笑怒骂、走马观花的走完这一程,但是最后沉淀到心底的东西又能所剩几何?所以我感觉要像作者那样带着自己的品味和思想去领略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程。沿途我们会经过诸多风景,要的是自己心中那独特的感受,明白自己融入过,而不是短暂的来过。
荷,别样的美_优秀说明文
荷,淡雅清秀,高贵而不妖艳,清雅而不傲慢。淡雅的香是她的本色,静雅的美是她的姿色。然而面对凋零的她,又有谁欣赏?有谁在意?
爱尽荷的芬芳。只知“出淤泥而不染”是她的本质;“濯清涟而不妖”是她的性格。却不知,芬芳的付出,性格的代价。
曾观赏过荷,不管是含苞待放,还是亭亭玉立。都有别具一格的风采。盛夏的荷傲立在满池碧叶中。似锦上添花般为单调的荷叶,添了一份清雅,与柔美。荷的香淡淡的,色也淡淡的,似乎很不起眼。但高贵、淡丽的美更引人注目,更让人喜爱。
荷的诗篇总是很多,但多是一瞬间绽放的美。而面对枯萎的她更多了一份凄残的美:残留一丝芬艳,却依旧高贵、清雅。如果说,荷叶为荷的付出,是遮风挡雨的恩情,那,荷为莲子的付出,则是耗尽一切,用尽美丽。
那是一个盛夏的早晨,昨夜下了一夜的雨。走在潮湿的路上,出乎意外的不是烦闷,而是一种清新的舒适。止了步,留了心,想要观赏田间的荷。惬意的闻着荷的清香,看着满池绽放的荷心更是舒畅了。经过雨的洗礼,不管是荷,还是荷叶都沾满了晶莹的雨珠,带着初醒的可爱。
无意中,望见满池碧叶繁花间悠然而立的莲蓬。周围的花丝还没落去,只剩下一片花瓣在风中摇曳,而池中的花瓣则若小船般,载满了雨珠,在水中飘荡。为池水添了一份别有的风韵。之后,就连残留的花瓣也落去,飘飘洒洒的落在荷叶上,却清雅依旧,高贵依旧。只留失去保护的莲蓬迎着风成长。
耗不尽的风雅,看不完的芬芳,却似昙花一现,终是枯落、凋零。但荷却做到直至最后依旧高贵、清秀。
用尽一切编织美丽……
相似题目
-
文化苦旅读后感路为纸,地成册;行为笔,心当墨。——题记乘一只纸舟,踏一路荒芜,把历史的尘埃变幻出沧桑的色泽。走走停停,品味苦涩,俯首取一勺秋水,自万代浮生多少悲欢,酿成一盅文化醇香。他从敦煌走来,在大漠孤烟间远眺落日下的莫高窟,感叹磨蚀了风华的阳关,乘一叶扁舟南下,路过壮美的三峡,品白发苏州。他是文化的苦行者,用笔记录那文化长流曾经留下的印记。通过他文字,我们看到中国好些曾经的辉煌,仅仅是敦煌的璀璨足以让中国在久远的世纪里于世界文明史上闪耀。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们用笔尖刻画、用生命堆砌出的不朽成就,让后人惊艳,让中国直到千年后的今天仍然为之骄傲。上天不仅赐予中国人聪慧而富有有哲理的头脑,更给予了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景,用庐山的云雾点染诗意,用西湖的秀美增添柔情,用狼山的巍峨平添豪气,用山山水水孕育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缓缓流淌。而作者不止步于华丽的表面,一路风尘仆仆,踏遍千山万水,他在山水中解读历史,在历史里解读文化。那双锐利的双眼,更看到落日中的道士塔,歪扭着被映照出血红色,好像一个可笑的标志,藏着屈辱的历史。难道泱泱大国就容不下几本书吗?难道所有人的双眼都被利益蒙住了吗?难道现在能做的,只能是看着本国的文化被放进他国的博物馆,无奈地买回缩微胶卷埋头研究了吗?他看到天一阁的层层围墙,围住文化传承的凄苦悲怆,小小的书阁承载的历史的重量太沉、太重。世代的族人,用严苛的族法守护着祖辈遗留的珍贵遗产。世上多少藏书,或流失于海外,或杳无音信。岁月将古拙的裂痕爬上旧时的木窗。风过纸颤,徒留一声叹息没有人,可以永远活在曾经,终有一天,一切都会变得荒芜,历史的尘埃是留不住的。多少学者沉浸在凭吊的误伤里,永远无法正视现实,从废墟中走出来。而作者从历史的风云中走过,用宽大的胸怀、宁静的心境和严谨的态度坦然看待这一切,触摸废墟,感叹曾经的华美,静静思考,人、文化、历史、天地自然的关系。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只有真正读懂了历史的人,才能有勇气眺望未来前进的方向。他从上海外白渡桥的影子里经过,和外滩上遗留的近找西方建筑们对视,终于走进浦东,走上盘旋的高架桥,走进上海蜂捅的人群中,抓住时代的潮流,去感受、去体验这个飞速发展的中国形成的崭新的文化,欣赏文化的天空中那独树一帜的全新色彩。他从古老的驼玲声里走来,向高楼大厦间走去。他从小桥流水间走来,向车笛喧嚣中走去。行者,永不止步;文化,永不停息。脚步已超越时空的限制,由心灵做一次历史的漫游、文化的苦旅。也曾害怕没什么能阻挡文明的终将流逝,不过幸好,有人以行为笔,以心当墨,写下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感悟,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文化灵魂。我们应当感激,曾经还有这样一个人,在文化的长河畔且行且呤,空谷传响,歌声嘹亮。1000字 读后感
-
文化苦旅读后感时光流转千年前,在风沙弥漫的戈壁中,有这样一群人,伴着驼铃声阵阵,手上的猎旗随朔风飘扬。沙尘迷了眼,模糊了远方的视线。一串串厚重的脚印,打开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大门。领头的那人,叫张骞。时光流转千年后,在了无人烟的大漠上,天空下飞鸟绝迹,有一人背负行囊踏上这片土地。他闪烁着光芒的眼膜中,是那坚定的信仰。他不是冒险家,他是个文人,去寻觅曾消失不见的文明,亦是在探索古人的智慧。他,叫做余秋雨。辽阔苍穹中,唯他一人走在这充满艰辛的路上;熠熠星河,唯他一人日复一日地走在那孤独的文化路上。我于是翻开了这本《文化苦旅》,在精神世界里追寻着余秋雨先生的足迹。沙山月泉相映好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进行分割,金黄与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一面用巨大的筛子筛过一般,热浪翻涌起的风将沙山勾勒成优美的线条。他停下脚步,驻足于鸣沙山上,向远处火得灿烂的夕阳致敬。转身,他眼睛一亮,在这雄奇壮阔的鸣沙山后,竟又一轮明月般清澈的溪流,山上狂风肆掠,山下水平如镜,他知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月牙泉。巍巍鸣沙,娟娟月泉,就这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正如北方人的粗犷与江南人的灵秀组成了中国这个群。他曾说:“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人生才显灵动,世界才显精致。”他走在路上,走过了沙山月泉相映好。阳关历史自叹惋他继续走在风沙席卷的沙漠中,只见一座高高的石碑矗立在沙丘上,周围一派荒芜,甚是颓废不堪。他渐渐走近,只见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刻痕印着两个字“阳关”。曾记否,阳关古时是通商之地,关隘重镇。如今城墙早已如过眼烟云般不复存在,昔日的繁华景象如梦般闪现,那辉煌的历史不会有人想起,只那孤傲的巨石独自守望,幽咽的声音对往来的人发出无尽的控诉。他忽然想起王维温厚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自然又想起那盛极一时的唐人风范,那豪迈、洒脱、上进、大度……可那唐人风范还是抵不过岁月的磨折,终是消散不见。正如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这样写道:“阳关坍塌了,坍塌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在;身前,寒峰如浪。”他在阳关的叹息中,走向下一处文化。莫高窟绝美壁画走进漆黑的石窟,那残破的壁画虽已不完美,但还是能够看到古人的智慧与才能。他仿佛看到,几千年前,人们在这修整壁画,来自各地的商旅驼队、僧人等一群有一群人来这里驻足观赏。金光透过窗户,折射到壁画上,洋溢起神秘的金辉。莫高窟的壁画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如一位老者,见证了朝代的兴衰、岁月的轮回、生命的存亡。它的颜色是厚重的,沉淀了几千年的风沙,令世人仰慕。莫高窟最终被谱写成一首意蕴深长的诗,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一个永不泯灭的神话。余秋雨先生感受着莫高窟的情谊,继续行走在文化之路上。他走在路上,以他那热血沸腾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走在文化解密、文化传承的路上,他重新走过那消失的古文明,仰着头,朝那充满希冀的文化圣地走去。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余秋雨先生走在文化之路上,亦是走在人生之路上,他肩负使命,就是去传承古人的智慧与文明。走在路上,我们亦不忘初心,踽踽前行,与信仰一路同行。1200字 读后感
-
文化苦旅读后感读完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放下书闭上眼睛仔细回想,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场景涌入脑海。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位叫王圆箓的道士居然发现了敦煌莫高窟里的藏经洞,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叫蒋孝琬的学者,仅用30英镑,把这些宝贵的经卷都卖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我的脑海中顿时思潮起伏,眼前出现了王道士将大片壁刷白,外国人疯狂抢劫藏经洞,蒋孝琬出卖祖国文物的场景。王道士破坏、出卖藏经洞。无知的他被蒋孝琬所利用,把这些宝贵的经卷卖到了地球的另一端。这个王道是不明白他卖出的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无知的他不明白卖出的是这个民族几千多年的历史,无知的他不可能明白卖出的是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当他打开藏经洞的大门的那一刻,他并不明白,自己已经打开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不过这个王道士也够可怜的,如果说他是可恶的,那么蒋孝琬便是无耻到了极点。他明白这些东西是有多么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他却明知故犯损害国家,不分善恶。没有民族意识没有良知,无耻到了极点。他把中国最重要的文物出卖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他出卖的不仅仅是这些文物,他出卖的更是一个国家,更是他自己的良心。用我们的话来说,他简直就是一个是非不明的无耻之徒,罪恶行径千古唾弃,就连外国人也告诉斯坦因只要你带上他,敦煌的事情,一定成功,可见蒋孝琬到底有多么的无耻啊!我恨,我真恨,我恨外国人将我们中国的历史洗劫一空。我恨王道士的无知,打开了藏经洞。我恨蒋孝琬的阴险狡诈。更恨我自己,恨我没有出生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不能阻止他们将这些宝贵的文物运向地球的另一端。如今我悲愤的跺脚,但是只能无奈的叹气,留下的只是遗憾。650字 读后感
-
文化苦旅读后感徐渭与艺术“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余秋雨先生这样就座谈论他。徐渭,乡间老人常称“徐文长”,他的故事不尽传说。他曾遭遇复杂的家庭变化,参加过抗倭斗争,九次自杀未遂,还因误杀妻子而坐六年大牢。他的一生在平常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癫狂的。但正是这种富有悲剧性的人生,让徐渭在他的作品中注入了情感。他是一位画家,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具有充分国际可比性的大艺术家”,但这份伟大的艺术背后是他一生的不幸与坎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生经历像徐渭一样的人即便是有,也无法做到将生命中的凄厉化为一幅幅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必定是作者用尽毕身所学,倾尽身心,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亦或是愁绪与思索融入其中。而懂得欣赏的人总是能够在万千庸常的作品中一下子被吸引,透过这幅作品搭建起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描述的心境,深入灵魂,了解他的生命经历和变化,这是一幅好作品本身应具有的魅力。生活中的人们无法时常接触到这些与心灵相契合的生命之作,自然而然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意义,以及作品背后的人的情感。而因这种时空限制上的人与艺术的隔离又孕育不出能真正描绘艺术的艺术家,造成了如今“人疏离艺术,艺术疏离人”的恶性循环。我们首先要亲近艺术,体会这许许多多描绘多样内心世界的美,才能让越来越多的艺术亲近人,消除人与艺术长久以来的隔阂。反观艺术家们,或许有时是他们深远而犀利的眼光,特立独行的表现无法引起普通人的共鸣,于是他们的作品渐渐埋没在历史的尘烟中。如果现代艺术家们能从精致入微的笔墨趣味中寻找生命的契合点,我想可能会更好。毕竟,“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700字 读后感
-
文化苦旅读后感小时候便很喜欢旅游,喜欢外面的新鲜事物,也喜欢美丽的景色,但喜欢的仅仅是这些,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无论是风景名胜还是历史遗迹只要下车看一看,顺便留个影就好,从没想过这些景点背后隐藏的故事,直到最近无意间翻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感叹于他对于每一次旅途背后文化的挖掘和独特的感受。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尘封许久的书架上无意间寻见这本书的,也是在那样一个无人的夜晚跟随余秋雨先生踏上走遍中国的苦旅。第一站是余秋雨先生走出的那个被解冻的小乡村,那个有着许多牌坊的小乡村,在那里我认识了德高望重的牌坊石匠潘木工,他为许多自杀的女子立过牌坊,但每次的造过的墓中总是空空如也,后来乡里的尼姑庵又突然多了许多美丽的女教师,教出许多女学生。“她们像是一批降落人间的天仙,有云有雾。”是否封建的婚姻让父亲也无法忍受,是否消失的少女就是那群美丽的女教师,也许这会是那个渐渐解冻的乡村中唯一的冰封。走过乡村,走到两千多年前建造的都江堰,一位年迈的老祖宗,没有成为挂在墙上的画像,也没有成为书中的历史。走过江河,走到敦煌鸣沙山的断崖,一个个用时代开凿的洞穴中,古老的壁画记述了佛教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从最初的菩萨,到潇洒的名士,到美丽的飞天,又到唐代丰腴的女子,不同的名族的交融在这里体现。细细端详这墙壁上的人墙前的雕塑,朦胧中仿佛一切又都活了过来,行走的僧人,工作的画工,一代一代,延绵至今。行至沙漠深处,偶遇一缕清泉,一条流淌千年的泉水,一间简陋的屋子,一位沧桑的老尼,远离了喧嚣急躁,在沙漠最宁静的地方,听风沙呼啸,饮明净清泉,不食烟火的生活一样可以如此风韵。随意翻动书页,随意行走,走过千山万水,没有过多的修饰,余秋雨用最朴素的文字写下苦旅中每一处景致,用最睿智的心灵发掘出每一段隐藏的文化。一字一字,一步一步,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文化之旅,余秋雨走过的每一处土地都有一段隐藏的历史,有凄惨的是故,有不堪回首的经历,有荣耀亦有耻辱,历史无法改变,我们只能吸取教训,让隐藏的文化精神浮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去中国广阔的地上走走,不仅仅满足于一饱眼足,而是循着历史的脚印,探寻文化,寻找精神的源泉。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行走吧,行走在土地上,行走在历史中,抛弃一切忧伤于疑虑,沿着苦旅这条路一直走下去。9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相关推荐
-
苦旅天地间没有一点生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暮色压顶,山渐渐显得神秘起来,云淡而去,自己又不知道面向何方。颤巍的灯光,照着暮霭,不知又有几人华发苍然,须发俱白。天下苦旅者似乎都同时出发,又同时发问。同时悟到冥冥中的宏大才开始发问,同在思乡之情溢出时问乡关何处。苦旅者的问题有些可笑?一路跋涉,竟忘记了自己归去的道路?苦旅者自己踏出的路,竟不知如何倒回,闭眼想想,这竟是苦旅者再问自己心中的故乡!崔颢时间遗弃在了黄鹤楼,楼中空悠悠,来回踱几步,恍然想起了故乡!对着东去大江,茕茕孑立,顿时,崔颢老了许多,黄鹤楼宽大的楼台,撞击着他的吟诵: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千古绝唱在苦旅者的口中吐出,却一下被长江的轰震声吞噬,绝唱竟只停留了几秒钟。旅者顿然失去了思想的权利。于是,走吧!我们继续苦旅。崔颢的诗被长江带往了他的故乡-----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些远,但又不太远,思想之情如此之浓,何不再去踩踩故乡的土地?因为崔颢是真正的游子,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次也会很快离开,走在外面,却又开始没完没了的思念。身在异乡,又傻傻地问,我的故乡在哪里?李白也可算为苦旅者,稍识文墨的人,提起李白,即刻想起: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600字 四年级 抒情
-
《文化苦旅》读后感我始终不相信能写出这些文字的人会道德低下,我并不是没有看过那些诋毁余秋雨的书,看的时候我只是感到心痛,感到那些骂他的人十分的可怜。他们不懂得真正流传下来的不会是他们那些诋毁他人的话,留下来的只有思想的积淀。不能不说迫害文人的事情从古至今从没断过。秦王焚书坑儒,造成历史的模糊,清朝文字狱,还有文化大革命。甚至这些还不受国界的限制,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毅然地喝下了毒药。书页上全都是血。我十分庆幸我没有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更加庆幸我没有活在六七十年代。曾经在书店听见两个人在谈话:“买些什么书呢?”“这么多呢?挑挑……”“余秋雨的?”“嗯?那个……那个……有点……算了吧……”有点什么呢?我站在旁边很想问一问。是受不了他文字的重量吗?,如果没看过,又是听谁说的呢?余秋雨的文章是有锋芒的,而且锋芒毕露,他会去批评一种人,会去批评一种社会现象,难道是他说中了谁,谁受不了了?不管别人怎样说,我依然会读余先生写的书,一直读下去,感受文学的重量。这一万多字,算是不多,也有我的一些感悟,高一的孩子也未必出得了什么太过深沉的感悟,这也可能与思想还不健全,或者与性格的不健全相关,写出这些一小半是为了作业,另一大半也是想排挤心中的郁闷。看与不看都是一样。这一篇看山故乡是序的东西,也属于读书笔记的一部分,不看这本书,我是不会写的。写在电脑上也是为了方便算字数,如果有雷同,那是不可能的……1道士塔《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认为这一篇极其经典。我并没有去过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滚滚黄沙,大漠孤烟,却有敦煌壁画,亦真亦幻。可现在我真的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那里。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领悟古人对宗教的热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辛劳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领会那个时候一个民族深重的危机并不只是外国的侵略,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去了跟没去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再次加快了这些色彩脱落的速度,何况我要怎样去看那个早被搬空了的藏经洞?所以就不要去了。敦煌本该失中华最值得骄傲的,比之长城它多了绚烂,比之皇宫它多了内涵,可最后它却是中华之伤。在第二节里,余秋雨一开始并没有写他自己的感受,而是两段的叙述,他写王道士怎样将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他写王道士怎样将塑雕“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余秋雨的笔触很轻,只是略加了些修饰,读来却痛入骨髓。我自认为不是易动感情的人,别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皱眉或者面无表情。可能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笔者压抑在文字下的心情,并且被他带动了。我想他写的时候一定是在苦笑吧?苦是痛苦,笑是惨笑。之后的一段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只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一片惨白。读到这里我的脑中也开始了一片惨白,可这也只是悲剧的开始。有时候会想一想,事情到了什么程度才可以说是悲剧?莎士比亚写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他们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悲哀,就已经是悲剧了。可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又该怎样诉说?还有什么比失去自己国家文化更为悲伤事情?一个民族的悠久的文化都没有了,这个民族怎能不消亡?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有时候真的很高兴中国并不是没有不懂书,不重书之人。很是庆幸文化遗产没被搬空,还剩下了一些。但是王道士既不懂书又不重书,他用这些书交换来了一些银两,一个山洞的经卷,只是换了些银两!我却根本不可能去恨他,他什么也不懂。所以将这些恨转给了斯坦因他们,可惜我没有深厚的学识,我不能像余秋雨说的那样拦下他们的车,比比学问的高低。我不想听他们说些什么:我们无力研究。只是想请他们停下车: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斯坦因他们的行为是强盗的行为。强盗又要如何研究敦煌文化?余秋雨比我想的要深。这是一定的。拦下了又能怎样?我不经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却也有一笔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宜零零落落,不成样子。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中就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住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我也好恨。可仍然是我有什么资格去恨?我恨了又能怎样?最多证明,我是个很有良知的中国人,我在那个时代又能做出什么?凭我的性格估计会想一想,然后让斯坦因他们走,带着这些书卷走,我唯一能做的、可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走,我求他们帮这个民族保护这些书。记得在看《后天》的时候,唯一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幕就是老图书管理员抱着那一本古板的《圣经》,他并不是要神灵保护,我更加得不信神,我只是希望这些书保存下来,不管是在谁的手里,只要他们能保存下来,民族气节在这个时候都没有用,一个民族都要灭亡了,还谈什么民族气节?还好,还好。比之庆幸我没有活在那个时代,我更加庆幸这个民族活了下来,这个民族里有那么多优秀的人,他们可以忍辱负重(我一直认为忍辱负重闭努力刻苦更需要勇气和毅力),让世界承认,敦煌的灿烂在中国。2阳关雪渭城曲渭城朝雨?徘宄荆?蜕崆嗲嗔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是王维的,而王维是个极风雅的人物,命也还好,比之李白和杜甫那时强太多了。所以只有这样一个人在送别好友的时候才能豁达的道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尤其是在阳关这样一个地方。我同样也没去过阳关,呵呵,又是一个罪过。还好我读过了《阳关雪》。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土石,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我很喜欢后三句的排比,我一向最不会答的就是“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因为我最懒得背的就是套话。徐志摩曾在诗里感叹仰望群山时的“渺小”,但余秋雨却看到了“巨人”。所以我想余秋雨的心大概很大,心很小的人,是写不出来的。至少我自愧不如,也对我本就只是个“小孩子”,又有什么资格说出这句话?小孩子自愧不如就对了。小孩子也是不会想到,这里有“远年的坟墓”。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的又是那么密呢?只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信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塑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有一阵烟尘,都散远去。很合乎情理,却在意料之外。那些都是离我们好远好远的年代。这里是一大段的对比,诗意盎然,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是小小的我在黑夜中哭吗?是出嫁的我在黄昏中等待爱侣的归来吗?是白发三千丈的我等待孩子吗?思念是不是才是人们最悲伤的感情啊?但都散去了。他们只是些历史的尘土。走在这里是否就是穿越了时空呢?没去过,我无法作答,只能感受。感受着就突然有了想写小说的欲望,写写那时的等待,写写那时的厮杀。常常感觉到在写每一篇小说的时候,自己既是笔者又是读者,从没预测过之后要发生什么,如果真是这样,我真的很想试试,提笔之际却又突然想道,写不出来啊,那是人的心,凭我怎能体会?靠电视剧,还是读过的小说?我一直在思念,思念的却又不是亲人。转而就有了一种想要出发的念头,可这似乎更不可能。那还是继续读下去好了。终于到了阳关古址。于是,九州的话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有温淳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潮如狼。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这儿因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中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塑风之中。这里不是白帝城,这里不是黄鹤楼,这里更不是寒山寺。这里没有修了又修,庆幸,所以我想这里才看得到历史。开篇作者就说到文人和着一个又一个风景,文人可能才使风景有了名。所以余秋雨才来到了阳关。但这些地方都是文人的精神家园。从上小学开始我就一直被老师逼迫着去背那些根本不懂的诗文,从没有过要去诗里词里写的地方,可能也是那些诗词离我们真的年代太远,读得更多的现代文里去都是对自然的描写,更让我讨厌的是,一大半分都是把人的精神、人的故事强加给自然,自然就是自然,一座山峰、一池湖水都属于自然,人为何还要强加进去?自然有自然的灵魂,我永远不会把杨树想成卫兵。古人较为尊重自然的吧?他们建楼造阁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自然的精神。阳关是有自然的,阳关同样有着人,自然在渲染人心中的气氛。风景不变,但年代变了。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3风雨天一阁天一阁是一座藏书楼。读过这篇文章,我才了解,藏书有多难,藏书者有多难,书有多难。其实我家的藏书并不少,甚至可以说很多,父亲喜欢收集,我也喜爱收集。真该感谢,我们没有生活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父亲曾经跟我说过爷爷的事情,大多已经记不得了,却有一件始终忘不了。爷爷也是爱书藏书之人,曾经有一整套二十四史,曾经是曾经,最终还是在那个年代被付之一炬,父亲那时候很小,只是听爷爷讲起,每每讲起,父亲都能感觉到爷爷的心痛。也许正是这份感情的渲染,父亲每次去书店总会对我讲起这些,并且总说老了以后,一定要买一套。书真的就存不下吗?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让人惊叹地创造了独特而美丽的象形文字,创造了简帛,然后由顺理成章的创造了纸和印刷术。这一切,本该迅速的催发出一个书籍的海洋,把广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但是,野蛮的战火几乎不间断地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食着易碎的智慧。一个为写书、印书创造好了一切条件的民族竟不能堂而皇之地拥有和保存很多书,书籍在这块土地上始终是一种真罕而又陌生的怪物,于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天地长期处于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他常常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自己究竟是谁要干什么。上面这段文字,是我在整本书中最喜欢的一段。有时候也会想一想这些矛盾,就像是在《道士塔》里一样,藏经洞中的书如果说是被骗去的,那其他遗失的书,便一大部分是被中国人自己毁去的吗?秦王焚书坑儒,我不想在多说些什么。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难道就那么难被统一的管理起来吗?一个民族连自身的文化都失去了,还能剩下些什么呢?沿袭每个朝代的,每个年代的,就是书。为什么书还会漂泊着,然后在漂泊中消失?书得罪了谁?每每引火上身,烧到只剩下漫天的灰烬?书只是在那里,躺着等人翻看。最安静的是书,最被动的也是书。它没有嘴,不会求谁来保护,只是等待。还好有了一个叫范钦的人。还好,还好,他给书建了一所家。范钦不偏激,很理性,很现实,作为文人,他没有李白的豪放,没有李商隐的忧郁多情。他藏书,不是为了炫耀,藏书只是因为他有文化良知。他明白书的重要。读书,我也读了快十年了。却始终没听过一位老师对我讲过书的重要,所以至今,书的重要我理解的也没多少,问到多半也是回答大众的回答。并不会记在心里深入骨髓。范钦却是深入骨髓了。所以便不再是嗜好,不再是才情了。总觉得这是一种奇怪的统一,有才情的人去写书、写词、写诗。理性的人却藏书。都是文人,却走在了两条路上。也许正是因为这份过分的理性才是藏书必备的性格。我是没有的。范钦同样是一个聪明人,他并不是小聪明,也不是一种博大的智慧,他的智慧体现得如此偏激。他分割财产的方式确实过分,却保留下来藏书的执著,并且在传承着这一份执著。有时候我也会想一想,面临万两白银和藏书楼,我究竟会选择哪一个?按照理性,或者实际一点,我一定会选择万两黄金白银。但是前提是,我没有对书的执著,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对书的一种热爱。我现在也会去怀疑我对书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情。是消闲娱乐吗?如果这样我一定不会去看什么《老子》、《庄子》。可看书去书店也确实是在我闲下来的时候才会做。也许可以说,我并没有对书的执著,我以为是重视书的。但对于这座藏书楼,是不够的。天一阁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险些忘了书真正的存在意义,不过毕竟没忘。上楼的200多年也只有10位大学者。知道乾隆编写了《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在这里,余秋雨提出了家族血液和社会的矛盾,这里我并不太懂,所以我不想说些什么冠冕堂皇的假话。我理解不了一个家族的负担,也不能真正了解社会的矛盾,还好有了一个解决的方式。只是这座天一阁终还是没有一个好的结局。楼还是毁掉了,唯一可能与《四库全书》命运相比好一些的,只是那些书没有变成包零食的纸这类焚琴烹鹤的事。这座楼终归是被重修了,真该感谢那些有良知的学者。天一阁更像是一座碑。4牌坊我是女孩,所以这篇关于牌坊的读书笔记的必然是要写的。丈夫死了,爱人死了,另一方去自尽,虽然因为爱,但这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更何况是那些连见也没有见过一面,嫁也没有嫁,就跟着去死,算些什么?立了牌坊不觉得可笑吗?如果真的为情去死,有真会在乎一座牌坊?牌坊怎比得上至死不渝的爱情?余秋雨也写到了尼姑,读来,却觉得尼姑也比那时的女性好得多,她们虽然寂寞,却不用嫁给不爱的人。忽然掉下一个布包,急急打开,竟是一叠绣品。一幅一幅翻看,引来一阵阵惊呼。大多是花,与花圃里的一样多,一样艳,一样活。这里有的,花圃里都有了;花圃里有的,这里都有了。还绣着一些成对的鸟,丝线的羽毛不信是假,好多小手都身上去摸,女教师组织了。问她是什么鸟,竟又红着脸不知道。问她这是尼姑们绣的吗,她点点头。问尼姑们在哪里学得这般好功夫,她说,从小在绣房里。这些她都知道。她都知道,所以我也知道了,女教师也同尼姑们一样,从小学习这些女红。尼姑们绣了一对一对的鸟,可能,我猜是比翼鸟吧?她们都向往爱情。那些尼姑可能也和这些老师一样,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才从家里逃了出来。我们还有父母,无疑是不她们幸福的,所以我们没有像她们一样,像火一样追求自己的幸福。这可能正是来自这个社会的禁锢。所以那时真正的爱情,才要比现在的爱情感人的多吧?这是一句题外话。她们追求的爱情,少不了的,必然有的是自由。自由对她们来说,才能真正的理解。我们都谈不上理解,自由,天天喊着自由的我们,真正的理解自由的含义吗?他们为了自由,会去放弃生命,我不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或者愚蠢的。她们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信念,确实在没有什么了。一天,乡间很少见到的一个老年邮差送来一封信,是给一位女教师的。后来又来多一个男人,学校里的气氛怪异起来。再几天,那位女教师自尽了。孩子们围着她哭,她像睡着了,非常平静。其他女教师也非常平静,请了几个乡民,到山间筑坟,学生们跟着。那个年龄最大的学生走过牌坊始不知嘀咕了一句什么,“胡说!”一声断喝,同时出自几个女教师的口,从来没见过她们这么气忿。……这条路干净多了,路边的牌坊都已推倒,石头用来修桥,摇摇晃晃的烂木桥变成了结实的石桥。……孩子们低下头去看,看见老师的布鞋,正踩着昔日牌坊上的漂亮雕文。我真的很希望她们都能得到幸福,都有像热火一样的男子来爱她们。我真的希望女人有一天不再是housewife,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人的思想不该只停留在2000多年前的中世纪。那些牌坊终于倒下来了。它们也是历史的碑,很沉重的碑,压在中华的肩上,是一道道的伤痕,会留下痼疾吧?几百年,几百年……是该卸下来了。那些伤痕太过难看了。伤痕渐渐就刻在了心里面。对女子的压制,太过沉重,太过痛苦,最让人难过的是,女子的性格没剩多少了。这才是真正的悲哀!最近,也看了看哲学方面的书籍。里面阐述了两种关于正义的解释。一种正义是对掌权者,一种正义是对弱者。如果把以前的三纲五常看作是正义,那么女教师们真的就是反社会的,是非正义的。如果是我,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去反抗一个社会。我佩服她们的勇气。她们追求的东西,她们也从未放弃过。我不如她们,我没有她们对追求的东西执着。所以我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我不能去做成什么。我会试着做到。5信客一开始,我并没有选这样的一篇文章,因为他的主人公只是一名信客。写来也是一时兴起,因为我在一片红色中,也看到了现在的一位信客,那个感动了中国的人。乡间的故事,我不熟悉。平时也只是听爸爸讲一讲。讲乡村的路,讲乡村的生活。也只是觉得好玩,并不多想。乡村给我的感觉是很纯朴干净的。我觉得干净这个词十分的适合乡村。其实,想一想也该明白的乡村,也是人生活的地方,自然也有悲欢离合。这篇文章似在写乡村,其实细细品味也不尽然。他写的该是一座桥,连接两个世界的桥。这座桥只是一个人,很细很窄,却那么必要。只是人们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贵。我知道这句话很俗,却很适合这篇文章。桥的苦有谁又明白了?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他老犯胃病与风湿病,一反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么都说了,怎么没提起这两宗病?……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作死神冤鬼,大声讹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听之忍之,连声诺诺。……那位同乡下不了台,硬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假信来只是脱身伎俩。为了平息那个女人的哭闹,通向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并把他扭送到了巡捕房。也许还有更多,人们只是看到远方的来信,只听到了亲人的祝福与思念,就是没看到信客的辛劳,甚至更多的是埋怨。老信客没有告诉年轻的信客这些,也许就是怕他不愿意做,信客的苦难,老信客当然清楚。有时我真想问问,甘心吗?这样看人脸色。换作是我早就不做了,更别说要听怨妇的思念。怎么受得了?但他们却都极认真地去做了。负起了所有的责任,很是认真。他们并不热爱自己的职业,现在又有谁真正的热爱自己的职业?他们只是有这份职业,就去做好,因为他们身上有着众人的信任。有时想想,其实,把兴趣和热爱当作是职业,才是真正的悲哀,因为会渐渐忘记初衷是什么。往往最后只会变成是为了钱,不会再是兴趣,更不会去热爱,然后就变得乏味了。他们却是不同的,他们也许本来就并不想做信客,所以他们并没有什么初衷,就不用谈到忘记了。一身只剩下了信任和责任。该说这很可悲吗?活着都不是为了自己活着,有什么意思?做事总要知道为的是什么。可能只有他们才是真正为了人民。我知道这句一样很俗,却很合适,他们不为自己而活,为的是村民。我做不到,所以我佩服他们,是真的佩服。这样也就想到了《感动中国》中的那位邮递员,我看到镜头里的他,在抱着驴的头哭泣,他一个人,走了那么多路,他又寂寞。我害怕寂寞同样享受寂寞,曾经我这样认为,或许我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寂寞!哭也只是为了寂寞。我居然被这种“为人民服务”感动了。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我知道什么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许是因为他们真的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我才被感动了。只有是真的才能感动别人,“编”总是不如的。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此时的乡人以大多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有什么关系。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为什么修在了老信客墓旁,初读时我不太懂,读了几遍也没多注意,现在却想好好的想一想了。大概是因为老信客是他的老师吧?6腊梅我最喜欢的花,就是梅花,这可能也与老家在南方有关。我很懒得说那些大家都说得够多赞得够多的话,听着就都无聊了。真正喜欢梅花的原因是因为陆游的《卜算子》。那时的自己也有些太过清高了,变成了傻。这篇腊梅,是余秋雨在病中写的。听人说过,得病的人都回多少有些绝望,我想这话是真的,初二的时候发烧,有时住宿,等父亲来接我回家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自己就站在楼道里,看着玻璃创伤映出的自己多少失神的样子,心里想的居然是如果得了sars,死掉了怎么办?这几天的同学被传染了怎么办?所以医院真的不是个好地方。……院子里树木不少,可惜已是冬天都凋零了。平日看惯了山水秀色,两眼全是饥渴,成天在树丛间寻找绿色。但是,看到的只是土褐色的交错,只是一簇簇相同式样的病房服在反复转圈,越看心越烦。病人偶尔停步攀谈几句,三句不离病,出于礼貌又不敢互相多问。他们可能体会到的才真的是生死之间的绝望。更何况这满目的萧然。大家都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得到的是圣人。既然不是圣人那也就不要装了。只是医院的气氛更加不好了。平时就算没病,看到这些也不会开心的起来。何况有病?只有两个病人一有机会就高声谈笑,护士说他们得的是绝症。他们的开朗很受人尊敬,但谁都知道,这里有一种很下力气的精神支撑。他们的谈笑很少有人倾听,因为大家拿不出那么多安慰的反应、勉强的笑声。常常是护士陪着他们散步,大家远远地看着背影。我想这两个病人是看开了,看开了生死。他们可能是早已经绝望,所以就去更开心的过每一天。或者他们是听天由命了,不同于绝望,他们心中是有一丝希望的,在神眷顾之前,他们也要开开心心的过下去。但这样的情景,却更让他人感到了强烈的对比,既羡慕他们,又同情他们,同样更加重了对自己病情的忧虑。有过一种说法,一百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哀,如果将这一百种的悲哀说出来,与这一百个人分享。后来所有人都不再悲哀。在医院这样的地方,毕竟离死神太近,所以必然失效了。在这样的冬日里,梅花却盛开了。只开了一树却也够了。因为这一树的花开出的全是希望。这一定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因为相信了这种生命的奇迹,所以活下去有何不可?相信一种奇迹,守护一种奇迹,就变得那么重要,就算梅花注定是要在寒风中盛开,或许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奇迹。现在,所有病人的感情都投射在腊梅上了,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与我同病房的两个病友,一早醒来就说闻到了腊梅的香气,有一位甚至说他简直是被香气熏醒的,而事实上我们的病房里腊梅不近,至少隔着四五十米。我想这是因为他家的心全在腊梅身上,也就是那些希望。……花瓣黄的不加一丝混浊,清得没有质地,只剩片片色影,娇怯而透明。整个院子不再有其他色彩,好像叶落枝黄的闹了一个冬天,天寒地冻的闹了一个冬天,全是在为这枝腊梅铺垫。梅瓣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能把整个浅蓝色的天空摇撼。病人们不再厌恶冬天,在腊梅跟前,大家全部懂了,天底下的至色至香,只能与清寒相伴。这里的美学感念只剩下一个词:冷艳。梅花确实是冷艳的,她却把自己开在这样一个地方。我还想再加上一个词语,就是骄傲,冷艳的女子都是骄傲的,她傲立在冰雪里,便是骄傲于自己的美丽。傲视了冬天里一切的灰暗。……争论是经常发生的,争执不下了就一起到花之前仔细数点。……病人们甚至会披衣起床,在寒夜月色下把头埋在花之间。月光下的腊梅尤显圣洁,四周暗暗的,唯有晶莹的花瓣与明月遥遥相对。清香和夜气一样和,浓入心魄。(数梅)……最后,她终于直起身来向大楼微微一笑,冲着大雪报出了一个数字,惹得楼上楼下全都欢呼起来。数字证明,承受了一夜大雪,腊梅反而增加了许多朵,没有凋残。还有为花架伞。总觉得这些举动多少很是孩子气,虽然我也并未长大,但这些事我也似不会做了。他们像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也是他们心中的希望。看着看着却被这些稚气感动了。这些才都是真的,不是在社会里天天带上假面。人性的可爱居然就这样表现了出来。上一篇里说道了执著,这里我想说说希望。同样还是想说,我们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冬天会使人悲伤,但冬天里只要有了一枝梅,就像是有了希望,就像是在黑暗的大海上前行,前方看到了灯塔。绝望和希望总是共存的。所以大多数人才活了下来。这一枝梅,开得太好了。她开得冷傲,鄙视的却是一切的寒冷,温热了所有人的心。我知道前面的这句话很恶心,自己读了也这样,却不知道还能用什么话表达,因为自己的心也真的暖了。冷傲便做了温暖,也是一种奇迹了。7三十年的重量我是个爱回忆的人,也可以说是念旧的人。尤其是上了高中,我无时无刻想念着朋友,一个假期,却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思念,还有随着思念和回忆沉淀下来的重量。我是十六岁,也只是三十年的一半,儿时的记忆又没有多么清晰,我凭什么来写这篇笔记,凭什么来体会人家三十年的重量,太过可笑。那我就来写一写时间。时间真地改变了太多的人和物。我算是比较幸运的那一个。我很恨的老师有两个,恰巧她们都是我小学的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正好她们的感觉也都一样能够。很爱的老师也有一位,是教音乐的。她却是对每个人都好,是种博爱这三个人我都记忆深刻。六年级离开后,再回去已经是初中毕业,中考过后。三年,我不觉得能改变什么,问一问,这三位老师已经有两个离开了学校。再抬头看看小小的校园,也已经和三年前的记忆不同了。突然就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那些恨突然之间就变得很渺小,这三年撑着我走过来的支柱也变得无力,三年的努力,我只是为了鄙视那两个恨我的老师,并且让爱我的老师欣慰。余秋雨有很好的老师,我羡慕他。他爱他的老师敬他的老师,我自惭形秽。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年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的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那么谢谢了,可是现在十五六岁的我们和那时的他们又一样吗?我们没有那是他们有的单纯,有也很少了吧?真该说句悲哀。三十年连这个世界都在变。说到后悔,我只是希望自己无论做过什么,都永远不要后悔。后悔是无用的也是耽误时间,所以我不要去后悔,但我想我同样得不到什么永恒,本来付出的就是很少,再加上性格,除了某人,谁能记住我呢?对于永恒我不奢望。但我还是多少懂了些余秋雨的情感,在这里,他用的是第三人称,使抒情更为感人,老师对学生的一份至情,学生对老师的一份至情,留下的便是永恒。这也是我羡慕之处。我有能让那位老师记下?答案我自己都猜得出,怎会有人记下?30年后没人会记住。那时可能给怕我连这篇文章也会忘记。15年都已经很长,怎能去想象30年以后。之后会是一个时间怪圈,30年前评选自己作文的老师,30十年后要被自己评选。时间也真是怪异,明明分开的,只有一次相交的两人,却又有了一次奇怪的交汇,然后却又是分开。时间是在开玩笑吗?还是想说一说小学的同学。分开后,我并没有联系过他们,中考后的聚会也只是一时兴起,却发现一切都变了。很多比以前比我学习好的人却并没有考上一个比我考上的好的中学。我真的好奇怪。是我的运气太好,还是他们的运气太差?我不知道,三年,改变得太多了,真得太多了。还是那一句,30年后呢?又该是个什么样子?我的初中同学又会是什么样子?不敢去想象,也不想去预计,生活的方向往往与预计背道而驰,活了16年,我也该是知道的。所以很想在这里问一问,永恒究竟是什么?我还未到中年。我想,我在三十年前是体会不到多少人生的隐秘,在过30年以在人生的边沿徘徊,而边沿毕竟只是边沿。因此说且不说其他,就对人生的体味论之,最有重量的事现在,是中年。我体会不到中年人身上的重量,却可以看到,爸爸妈妈也都是中年人了。我很幸运,他们都有很好的工作,我看不到他们身上过多的操劳,他们也都很一致的不显太老,他们也都不是易感伤的人,如果说感伤,可能也就是父亲了。尤其是他在要我给他拔白发的时候,什么时候父亲有了白发?以后了能还会问,什么时候父亲的头发全白了?在心里问,不敢问出声来,四十几岁,并不老,但也不年轻了。他们的心情,我不能骗自己说理解了,但我中有一天也会理解的,这还是能预见的,在30年后。3年,10年,30年,人生大概就是这样组成的了。16年也自有它的重量,毕竟经历了很多,爱、恨、离别、思念、还有一些幼稚的勾心斗角。16年总会懂些什么。写了这么多突然开始怀念那时还没有上学的自己,还有一、二年级的自己。那时候还很单纯,比现在纯净多了。也许我是该早早的忘掉那些回忆,毕竟人是该往前看的。16年,该有这个觉悟。1200字以上 四年级 状物
-
廉洁文化进校园读后感今天我读了廉洁文化进校园这本书,有很深的感触,我们的国家中有很多中外人士,他们为了人民,付出了很多代价。同学们,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这些名字你们一定不陌生吧。他们都是革命小说红岩中的人物。他们为了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很多努力。有一首诗写道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得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得到自由,但我深深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着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同学们,我们的先烈们给我们创造了这麽好的条件,我们是不是因该珍惜呢。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250字 四年级 诗歌
-
有文化和没文化有人说有文化很可怕,有人说没文化很可怕,可到底有文化可怕还是没文化可怕呢?这个我也不知道。比如说,有三张图,第一张,上面有一行白鹭飞上青天,下面是一大片草地,没文化的人会说:“草,草,好多鸟啊!”或者说:“好多鸟好多鸟好多鸟啊!太美了!”有文化的人会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或者说:“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第二张,上面有一位女士,问你她美不美,没文化的人会说:“真是太美了!”或者说:“真美!”有文化的人却会说:“少女般婀娜多姿,行动如春风漫柳一般,美如花。”第三张是田老师去蒙古拍的照片,身后挂着一张张狼皮和鹿皮,没文化节的人会说:“田老师,你好厉害,杀了那么多狼和鹿。”有文化的人会说:“田老师蒙古那里的人好厉害,可是乱杀动物不对,要保护小动物。”这几张图片,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会说不同的话。我觉得,有文化很好,没文化很可怕,听有文化的人说话好像春风拂面,听没文化的人说话总是苍白无力。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文化的人。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500字 四年级
-
文化园我上书法的地方是在文化园内。文化园里的景色很漂亮,我来给你们来介绍景色吧!文化园真美丽啊!到处是游人,到处是散步的人。我站在桥的中间,水平静极了,我总想去摸它,但又不忍心摸摸皱它。水面上停着一些小船,各种各样、大小不一。水面的另一端,长着许多荷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下面有许多鱼在下面乘凉、打闹、嬉戏。过了桥,你能听到知了的声音。路两边长着一些植物,有美丽的花,有柔软的草,还有似哨兵的大树。这些景色好迷人啊!我仿佛好像也是其中的一朵花、一株草、一棵大树……文化园太美丽了,好像是一幅美丽、壮观的画卷啊!250字 四年级 叙事
-
文化苦旅贬官文化,看到这个题目,心头不禁沉重了些,一方面是因为其厚实的文化背景令我不堪负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文化背后的坎坷令我倍感压抑。不妨先引用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器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这便是贬官文化了,包含着文人骚客多少的辛酸无奈,有政治抱负却无以施展,怀一腔热血却惨遭冷遇。于是,宏伟的志向沦为了无的之矢;赤胆忠心化做空怀一身惆怅,这样的境遇,文人们各自有各自的释怀:洒脱者之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无畏者之如子厚:“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义者之如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气者之如东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们的不幸造就了文坛的大幸;他们的坎坷,成就了文坛的辉煌。十年寒窗的书生,一身正气。哪里懂得官场险恶,明争暗斗?于是乎,与社会交手不足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也许是文人骨子里那点墨水没了施展的地方,于是寄情与山水,抒愁于笔墨似乎成了他们最好的方式。不知道着算不算是死要面子,文人们总喜欢把官场不得志美化成“不屑于与朝廷为伍”,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乍一听是多么的洒脱,多么的超然物外。可是回想起当年“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不免令我们挂起一丝苦笑,再听听“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不禁感叹到:这真的是洒脱么?这不过是壮志难酬后给自我的一点安慰罢了。诚然,在历史上李白没有被贬,可在我看来,他是被贬了,他是被“自己贬了”,他在别人没有对他不利前淡出了这争权夺利的混世,然而余秋雨先生说得好:“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里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华人文结构中的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浓重的霉味,确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好一个自卫和自慰,在我看来,中国的文人和文官应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文官懂得在混沌的官场中权衡利弊,像魏征,房玄龄之类的上书房行走,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官,而杜甫,白居易之类,或过于激进,缺乏官场经验;或年轻气盛,欠缺政治手腕。于是历史上便留下了“乌台诗案”“僭越言事”,在西湖边留下了长长的苏堤和白堤,他们终究不是政客的对手,被贬了官职,只好凭着文人的天性,发点牢骚。可就是这点“牢骚”,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正因为一次次的贬官,中华文坛上才不会是千篇一律的歌功颂德,吟风弄月。才有了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怀古伤今,以抒其愤。尽管文人内心中的那点小九九暴露了“贬官文化”中“浓重的霉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社会现实所迫亦是造就“贬官文化”的重要原因。长期的封建统治,中央集权把一个个文弱书生搞的狼狈不堪。更有甚者焚书坑儒,文字狱,令文人闻之色变,言谨行慎。历代君王也许也有几个造就太平盛世的,可是加固皇权的步伐却从未停止过。秦始皇一统天下,开灵渠,修长城,统一度量衡。可是有谁看到长城下的白骨?汉唐盛世时,又有谁预见了安史之乱的烽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最后受苦的往往是百姓:朝代兴,兴建设施苦的总是人民;朝代衰,焚河屠城害得还是人民。可人民往往是最无辜的。也许是文人们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们愤然拿起了笔墨,欲以此激浊扬清。然而文人们终究是太嫩了,往往沦为政治,军事,阴谋,圈套,争取夺利的牺牲品。如果把官场比喻成一个僵硬的机器的话,在这台惨无人性的机器里,充斥着狡诈,残忍,嫉妒,仇恨和愚昧,而一味正直前行的书生们往往会在这台恶魔般的机器里碾成粉末。尽管里面没有刀光剑影血雨仇杀,但含沙射影绵里藏针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往往更加残酷,折磨的都是精神,摧残的都是意志。于是,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文人内心的无奈,便构成了这独特的“贬官文化”这条文化之旅,虽然走得艰难,却也前赴后继地曲曲折折走了五千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贬官文化的大写意,莫过于此。1200字以上 高一 演讲稿
-
作文:【 文化苦旅】读后感“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都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地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余秋雨在自序里如此写道。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文弱多情的余秋雨,在断垣残墙或莽莽苍苍的人文山水前,一会儿静静沉思,一会儿喃喃自语,欲步却又停留……他惊叹、震憾,他婉惜、叹息。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会使他心旌神摇、羡慕不已。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至境外南洋的叠叠从冢。他写下了 道士塔 、 莫高窟 、 五城记 、 夜航船 、 酒公墓 、 家住龙华 、 华语情结 、 这里真安静 。至此, 文化苦旅 真正诞生了。文化苦旅 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它有着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有着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他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余秋雨的远行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的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当他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然而,书名所隐含的深层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观照人体生命,余秋雨这一旅程,是他本人对于人类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问题,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历程,这历程相当辛苦,故谓之“文化苦旅”。再观照中国文化的生命,这是辛苦的旅程,不再是作者的旅程,而是中国文化的旅程,我们中国文化,在时间的长途中,已跋涉了上千年的路,其间所见证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而数千年所累积下来的包袱,变得如此沉重难荷,今后还走得下去吗?……故又谓之“文化苦旅”。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的沧桑感更能引发出人生沧桑感,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便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与回忆,其实中华文化并不像当时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它确实步履艰难,却来自于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深刻冲突。历史意示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的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自于此。“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急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正是这样的创作翼求,形成了 文化苦旅 中那种特有的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在余秋雨如数家珍般的历史描写与山水文化临摹中,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感伤气息,这种感伤来自于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和总结,从而有了一种悲剧的味道。当这种感伤、悲剧的气息,在 文化苦旅 中升腾与散发时,便让我感觉有种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阅读效果。我几乎可以看到一个哲人瘦瘦的影子,背着手,低着头,皱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与这位哲人一起品味历史,体验文化,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拂拂地吹过多情而脆弱的心灵。尽管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是他厌倦了戏剧研究之后的产物,然而,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事实是,他在 文化苦旅 中有意或无意地融入了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散文中制造出惊险曲折、绚丽多变的剧场效果。“我不是天才,因此,我的灵感并不呈现为波澜壮阔的状态,而只是片断闪光。”余秋雨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是天才,他缺乏如郭沫苦那样汪洋恣肆的才情,他也不十分深刻,缺乏如鲁迅那样入木三分的眼光,但他那片断闪光的灵感,通过生命潜藏的唤醒,倒不愧为一种创作散文极佳的境界。我读 文化苦旅 ,是将它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然而脑海里闪现出的却是不同画面的剪辑,好像自己置身于一个个时空交错的舞台之中。试想一下,如果余秋雨没有在戏剧方面的长期积累和薰陶,便不可能有 文化苦旅 中如此的写法,他也就不可能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说古道今,娓娓而谈,兴趣盎然。余秋雨放弃了戏剧,然而他不曾料到,戏剧却不自觉地成就了他的文学。就文笔而言, 文化苦旅 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的美文,是一篇篇经过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构。文辞雍容、典雅,而又不显出雕琢的气息,在淡淡的叙述中,又蕴涵有浓浓的抒情意味。在 五城记 中他如此描写广州:“广州历来远离京城,面对大海,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构成了逆反,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惫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船正时时准备拔锚出发。”对于远处南疆的广州市来说,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真是既准确又极富想象力。如果没有阔大的胸襟,如果没有游历过祖国的大山大川、名城重镇,如何能写得出这样的奇句。而在 西湖梦 中,作者则是如此点染苏小小的心灵世界:“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而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转捩,只是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无需寻寻觅觅,在 文化苦旅 中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这类精雕细琢的文字,既有特定的历史氛围作为烘托,又有类似小说情节的剧场效果作为主干,因而,其中配以雍容、典雅而又抒情的文字的描写,并不会让读者有过于雕琢之感,反而会让文章增添一些诗意,增强一份艺术的魅力。悠远的历史便如一条缆索,余秋雨便是这样依稀走来,又于秋风秋雨中渐行渐远,虽征程漫漫,寒窗数载,却终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读后感大全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
文化苦旅集锦【篇一】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篇二】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见证着他那沧桑而深邃的足迹。就是这种阅历和修养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种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对于读者来说,欣赏余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给读者本身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间;就其作品本身来讲,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更给这部美文以强烈的美感。下面就详细将讲这两方面的艺术特色: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礼的社会功用是其主要的艺术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内容可谓古往今来,不仅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在描述的字里行间,作者的那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这种文化见解包括了作者对历史现象的批评,赞扬等态度)。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点,甚至接受了这种观点,从而引发了读者对文化的某种反思,在此同时读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礼。比如,《道士塔》这篇文章,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批评那个“王道士”,而是将“敦煌失窃”的过错归咎于那些官僚们的身上,读者从这一点可以联想到当今社会,从而读者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洗礼。其次,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余秋雨《文化苦旅》语言的诗化现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现的更为突出,比如《江南小镇》这篇文章中的语言就显得那么的富有诗意,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联,例如“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还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诗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种诗韵味儿。另外在《庙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胖和尚”与“瘦和尚”一些对话;在《风雨天一阁》中也描述了天一阁遭浩劫的一段细节等,这些故事化了的叙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文化苦旅》凭借作者对山水的诗化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故事化叙事,来寻求一种对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礼,从而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1200字以上
-
苦旅人生旅途的道路各不相同,而我讲述的是一个悲剧女人的苦旅生涯。(一)清明时节雨纷纷,她记忆中有好多年没有去看他了。开始是怕面对那一堆突出地面的厚土,后来就是被生活的重担压的喘不过气来,哪有时间顾得上去管他呢?可是,今年不知怎么了,她想去看他的心情和意念是那么的强烈。于是,这一天,她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一个人上街用心地购买面额不等的冥币,大到上亿元的,小到一元、五元的,她怕数额大了,他在那里找不开。又挑拣各色各种的“衣服,裤子,鞋袜”之类的东西,还有红黄蓝绿紫的各色纸张,凡是市场上有的,她都给他备齐了,并准备一件一件的交付给他。一切准备妥当后,她迈着急切而又沉重的步伐,向他安息的地方走去。今年的她太想念他了,白天想他,晚上想他,经常在梦里梦见他,甚至一人独处时,自言自语地与他交流,总之,只要空闲下来,脑子里全都是他了。从家到坟地要经过一片杨树林,她一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说不清要去赶集还是赴约,只顾低头想心事,全然没有顾及身边或者是远处的风景,在经过杨树林时,隐隐约约的有脚步声轻轻地跟在自己的后面,回头来又什么也没有,就这样,走走停停再听听,仿佛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不知是迷了路的孩子还是丢了魂的老者,感觉是需要被人呵护的,就这样在树林里转悠了一阵后,再一次停下脚步细细地倾听,这时听到的是微风吹动树叶沙沙的响声,噢,原来是风!出了树林,越过一个疙梁再翻过一座山头,远远就望到了坟头的柳树,孤伶伶的杵在那里。她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向埋葬他的地方奔去。到了坟头后,先把供品放下,然后围着坟堆转了一圈,将上面的杂草一株株认真细致的拔了一遍,像是在替他打扫多年没有人料理的屋子。这里已经好久没有人清理了,杂乱的很。杂草拔完后,先将香点上,又点燃三支香烟,再把各种水果、酒肉和点心都摆放整齐,开始烧纸钱。每烧一件,便交代一下,这是冬天的,那是夏天的;这件是出门穿的,那件是上班穿的;这边是铺的,那边是盖的,你都收好了。这时天空风和日丽,没有一丝丝的风,静的出奇,只有她一个人的声音在空谷间游移。可是不知怎么了,烧着烧着突然一个火苗吐着长舌窜起老高,一下子引燃了半坡的枯草,眼看着就要殃及周边的森林了,她下意识地急中生智脱下身上的衣服拼命地灭火,好容易才把大火扑灭,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同时也避免了一场森林火灾!望着满坡黑色的灰烬,她已精疲力尽,骨头都快散架了,猛然跌坐在地上,顿时悲从心涌,于是恸哭起来。她哭他不辞而别,哭自己苦渡无奈,她喊着他的小名:“小亮,你是个狠心的王八蛋,你个挨千刀的,不声不响的抛下我们祖孙三代孤儿寡母,不管不问,你在这里倒挺自在的,啊?!我好心来看你,你却惹着大火,差点儿害得我引燃了森林大火坐了牢。小亮啊小亮……”山野上回荡着她凄惨的哭声,由近及远飘荡开来,此时的山花为之动容,收缩了盛开的花朵,高粱也垂下了一直挺拔高昂的头颅。她就这样哭着喊着,哭累了,喊累了,提起竹篮往回走去,等待她的还有两个儿子的学费和婆母的医药费呢!对她而言,哭过了喊过了仿佛将身上的重担卸了一半,生活啊,她能像今天这样放开自己一回,都成奢侈了!(二)原来,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曾经令多少人羡慕过,赞扬过。但从家庭经济好转后,有了车有了房,他开始不按点回家了,来去匆匆也无规律,小日子由甜蜜过渡到争争吵吵,后来就演变成打打闹闹了,尽管如此,彼此都没有放下对方的思想,但有一天,这种争吵打闹的日子也噶然而止了……那年冬天,丈夫离开家两三天后的深夜,她突然接到派出所的通知,先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纠纷呢。可派出所的人说,来了就知道了。她情急之下披了件衣服,摸着黑打了车,急忙赶往派出所时,却不见人影。派出所的干警又把她领到一个村庄的山坡上,这时她看到自己的小亮衣着单薄,蓬头垢面,卷曲着身子,侧卧在冰寒地冻的那个疙梁梁上……她的眼前一黑顿时天旋地转,这一切实在是太突然了!『作者:被炉猫』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
苦旅天地间没有一点生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暮色压顶,山渐渐显得神秘起来,云淡而去,自己又不知道面向何方。颤巍的灯光,照着暮霭,不知又有几人华发苍然,须发俱白。天下苦旅者似乎都同时出发,又同时发问。同时悟到冥冥中的宏大才开始发问,同在思乡之情溢出时问乡关何处。苦旅者的问题有些可笑?一路跋涉,竟忘记了自己归去的道路?苦旅者自己踏出的路,竟不知如何倒回,闭眼想想,这竟是苦旅者再问自己心中的故乡!崔颢时间遗弃在了黄鹤楼,楼中空悠悠,来回踱几步,恍然想起了故乡!对着东去大江,茕茕孑立,顿时,崔颢老了许多,黄鹤楼宽大的楼台,撞击着他的吟诵千古绝唱在苦旅者的口中吐出,却一下被长江的轰震声吞噬,绝唱竟只停留了几秒钟。旅者顿然失去了思想的权利。于是,走吧!我们继续苦旅。崔颢的诗被长江带往了他的故乡——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些远,但又不太远,思想之情如此之浓,何不再去踩踩故乡的土地?因为崔颢是真正的游子,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次也会很快离开,走在外面,却又开始没完没了的思念。身在异乡,又傻傻地问,我的故乡在哪里?李白也可算为苦旅者,稍识文墨的人,提起李白,即刻想起: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皎白,李白坐在床头,地上起了霜,李白柔柔眼,抬头一望,竟是月亮,低下头时,以满眼是泪。月亮圆了,我与故乡散了。日本学者松浦友久说李白一生要努力使自己置身异乡的体验之中,因此成了一个不停步的苦旅者。这说得很有道理。李白第二天醒来,背起包袱,又在苦旅。突然,李白面前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通往故乡,一边通往异乡。李白狠狠地咬咬牙,通往异乡的路,已被苦旅者踏上。李白来到洛城已是夜里,街道上阒寂无人。忽然不知何处飘来一段笛声,在空中盘旋,李白一抬头,是一片漆黑,他坐下了,仔细地听着,故乡有开始了萦绕:谁家玉笛暗飞声,飘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想,诸多人生况味,置身异乡应该是最重要的一项。只身在异乡,心中揣着故乡,但却仍要苦旅,这乍看来似乎是悖论,其实却是人生的体味。李白走了一生;醉了一生,也愁了一生。李白沽了一碗酒,立刻把自己灌醉,只有最才能忘记自己正身在异乡。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有一位老人,一生都在苦旅,地方走得很多少年离开故乡的第一步,自己便成了孤儿,丢了故乡的孤儿;闯荡了几十年后又一次会到了故乡,老人一须发俱白,坐在轮椅上,自己的儿孙将他推到他孤苦的母亲的坟头,老人竟又成了另一种孤儿。老人的一双脚废了,却仍想往他乡走,老人已被岁月折磨的面容憔悴。画面外响起了歌,大概是:妈妈我还要旅行,世上没有比这更销魂。这就是《南行记》里的老人。画面外的歌声结束时老人正看着远方,于出走是一样只是,老人不能再走了,但老人不甘心,再次与母亲告辞,亦同出走是一样,只是那时在山头,这时在坟头。老人从此不再苦旅,因为他已苦旅了一生。余秋雨先生也是苦旅者,这一出走,竟是十五年。余秋雨先生的苦旅是在文化上,这般苦旅,脚步稳健,走一路,写一路。余秋雨先生不当院长了,只是握这笔杆,在文化上苦苦的写着文字,不是,发出一声千年的叹息。余秋雨先生谦卑地作揖与故乡告辞,就像《南行记》里的老人出走时与母亲地一次告辞。华夏目送这位诚恳的学者。余秋雨先生一走十五年,换来一大叠书稿,余先生捧着它,向故乡报告:我会来了!另一位动身,余纯顺。来到罗布泊,这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苦旅,罗布泊的征途是悲剧。这天,罗布泊吹起了狂放的风暴,与这位苦旅者纠缠着,风暴中举步维艰,他想征服罗布泊。一夜过去,风暴停了,余纯顺有站起身来,迈了一步,突然用手捂住了胸口,想:我的时间到了。于是脱去身上的衣服躺下,他要以出生时的赤裸而回归。躺下时,面朝故乡。余纯顺在大漠中吸完了最后一口气,于是没有了呼吸。余纯顺的苦旅结束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面朝着故乡。大漠凄怆了,余纯顺的尸体运走后,又是一夜狂放的风暴。苦旅,总要行,总要别。别离苦,行路苦,思乡苦。苦旅者一路匆匆。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