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读后感900字

《李鸿章传》读后感

900字 初三 读后感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

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

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悲戚之情,由是可知。

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钓鱼的启示

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张子乐 (五年级)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爸爸早早的把我从床上拉起来。我说:“老爸,这么早把我拉起来干什么?今天是星期日呀,不用上学!”爸爸说:“我去钓鱼,你去不去?”我听了,迅速怒为喜说:“我去,我去!”

坐车一个小时后,我和爸爸就到了目的地,我先拿起鱼网,小心翼翼地放到河边,然后拿起鱼杆,先试一试河水的深浅,调整好线长,再把鱼钩上好鱼饵,使劲向河中心抛去。过了好半天,浮漂突然猛烈地抖动了一下,我立刻向上拉。可恶,没钓到鱼,却把鱼鳞拉了一片上来,我生气极了:哼,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我没灰心,上好鱼饵继续钓。我把鱼杆用力甩向河中。我想:这次一定要等浮漂沉下去才能提鱼杆。又过了半天,鱼钩又剧烈的动了一下,我沉住气体,待浮漂完全沉了下去,才用力的向上一提。呵!钓到了,这鱼好大,溅起了不少水花。可正要拉上岸的时候,鱼用力一跃脱钩了。我气得直跺脚,说:“爸爸,我不想钓了!”爸爸安慰我说:“儿子,别灰心,我相信你,你一定能把这条大鱼钓上来,做事要有耐心!”

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又重新开始钓鱼。过了一会儿,鱼钩又动了一下,但没咬钩,我细心地盯着,鱼饵又振动了一下,鱼咬钩了。“一、二、三,向上拉。哟,太棒了,是一条大草鱼!”吸取了刚才的教训,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终于把这条大草鱼拖到了岸边,在爸爸的帮助之下,将它捉了上来,这条大鱼可费了我不少力气。

一天过去了,我和爸爸钓到了不少鱼满载而归。这次钓鱼给我一个启示: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有耐心不要灰心,讲究方法,善于总结经验,成功就在下一次,千万不能放弃,我们就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