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_600字600字

一失足成千古恨_600字

600字 初一 议论文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作者:法国谚语

一个人,如果越过了做人的底线,将会堕入没有人性的深渊,万劫不复;一个人,如果越过了做人的底线,将会抱撼终生,遭人唾弃;一个人如果越过了做人的底线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社会的败类。

记得有一位日本女艺人,她长得很漂亮,她的歌曲很受欢迎,而她本人酒井法子亦是万千歌迷心中的女神,她是一位十足的被上帝宠爱的幸运儿,但他却不珍惜她所拥有的,以身试法,染上了吸毒,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后离开了舞台,被关进了监狱。看到昔日的女神现在竟沦为阶下囚,许多爱她的歌迷们对她大失所望。决定不再支持她了。

是什么让昔日深受众人喜爱的歌手,变得身败名裂?是因为她越过了法律的底线,让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

是啊,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懂得知足。不要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有的人为了赚钱,随意砍树造成生态破坏,最后造成泥石流而危害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是触碰了底线的代价,让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鹿奶粉公司,也是这样。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昧着良心往奶粉中添加了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让许多无辜可怜的孩子患了病。

三鹿奶粉公司为了赢利,越过了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底线,让无辜的孩子生病,让许多家庭心碎。难道在利益的诱惑下,道德和法律真的有那么苍白无力吗?不,君子爱财没错,但要取之有道啊。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我们不能越过这条底线。否则将一失足成千古恨,遗臭万年。

实验中学初一:何娇

回到原点_1500字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原点”本是个数学用语,我们不妨把它沿用开去,从而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

首先,“原点”处于数轴的基点,象征着事物的出发点、根本点,象征着事物的初始状态、原生状态。

其次,“原点”处于坐标的中心,有点像天秤平衡下来以后不偏不倚的指针所指向的“零”刻度,象征着事物的对称点、平衡点,象征着事物的均衡状态、中庸状态。

再次,我们往往利用“原点”建立三维的坐标系,然后根据研究对象的有关数据在坐标系里描画出直观的图像,以便从多个维度对它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从中解答疑难,发现问题,找寻规律,探求本质。这对我们研究事业的是非和得失来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

用过电脑的人都知道,电脑装上windows系统和必要的软件后便可以运行了,这就是它的“原点”。在其使用过程中,要下载驱程,储存文件;用久了,还会出现漏洞,积聚垃圾,感染病毒。电脑因此会遭到攻击,而且运行得越来越慢,甚至死机。我们不得不整理磁盘,删除插件,卸载驱程,缀打补丁,清理垃圾,隔离或查杀病毒,优化或更新软件,还原或重装系统,甚至对电脑硬盘进行格式化:这就是所谓的“回到原点”。其目的无非是让电脑恢复到初始状态或者安全状态,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自然、人类和社会这个综合系统也会出现类似于电脑的种种问题,也必须“回到原点”,不过,电脑只能被动地“回到原点”,人类则既可被动消极地“回到原点”,也可能动自觉地“回到原点”。另外,让电脑“回到原点”轻而易举、简单快捷,并且可以完全彻底;而让自然、人类和社会“回到原点”则曲折艰难、复杂漫长,并且无法完全彻底。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必须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对原点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变革,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回到原点”就是这种规律和过程的体现。

“人之初,性本善”。呱呱坠地的婴儿是一张白纸,他的脑袋几乎一片真空,多么圣洁,多么单纯。可惜人绝不可能钻回到妈妈的子宫里,人类也几乎不可能“返璞归真”到茹毛饮血、野蛮愚昧的原始社会。自然、人类和社会绝不可能回复到那亘古邈远的象征着出发点、原生态的“原点”上去。然而,我们可以追求自然的生态平衡,可以追求人类的身心健康、正直善良、纯洁高尚,可以追求社会的安泰和谐、公平正义、清明廉洁,可以追求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均等中庸、平衡稳定。

只要我们给自然、人类和社会这台“庞大的电脑”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以增强它识别排查、抵御灭杀“病毒”的能力,并把它们放到“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这个“多维度的坐标系”里定期“扫描”,并且及时“缀打补丁、清理垃圾、查杀病毒”,它就能保持或恢复“原点”上某些初始状态和基本功能,重新稳定下来,得以正常运转而不死机。这亟需眼光、勇气、决心、魄力和斗志。

早些年,我们发展经济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现在退耕还田、退牧还林、退田还湖,讲求生态平衡、节能减排,不断治污,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战略,就是“还原”。过去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致贫富悬殊了。现在以民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普及全民的医疗保险,盖廉租房、经适房,就是为了社会公平和谐,这也是“回到原点”。如今的惩治腐败、扫黄打黑等,同样是“回到原点”。

虽说“覆水难收”,“曾经沧海难为水”。可是,苏轼却曾喟叹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似乎在提醒我们,人还是可以“回到原点”的。人如此,自然和社会也如此,必须如此。

广州市美华中学教师初一:梁永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