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1200字以上

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人生就算是长跑,也只是一场没有对手的长跑,如果有对手也只是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即可。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尽自己努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在累了烦了想偷个懒的时候,告诫自己:你以为你很努力,其实连努力的边都没看到。

1、即便人生是长跑,你也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

过去老听人说这句,人生是长跑,不在一时一刻的输赢。很久以前我以为这个看法挺客观,是啊,那么多对手,不一定哪时哪刻谁在你前头,赢到最后的才算赢。

现在我觉得,这句话也有很大问题。

人生的过程尽管充满了竞争,但是其目的绝对不是竞争。我们辛苦地学习、工作,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最终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超过别人多少,而是应当为了达成自己心中对自我实现的要求。这活儿你喜欢做,愿意做,那就多花时间和精力,砸多少都值得,最后迎来多少收获,自己心中有秤;这事儿你不那么喜欢,斟酌其重要程度,投相应精力时间,最后做成多少成绩,也是因果使然,完全不必和他人比较。

人有优劣之分,不必为自己比谁人在那件事情上强出半头觉得沾沾自喜,也不必因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差人半步就无地自容。管好自己即可。人的精力何其有限,天资差异何其大,若能舍弃细枝末节,抓住极关键的几点,已是难能;要是能除却争竞的心态,只是平心静气运用天资和相应的勤奋去处理,才是可贵。

很多时候,大家怨天尤人,更多的是因为没有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人生就算是长跑,也只是一场没有对手的长跑,如果有对手也只是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关注自己的进度即可。

2、no pay, no gain

在我目前还不算太长的人生经历中,当代中国社会中的许多普通人对于“捷径”的追求,实在是让我难以苟同。

从逃票、插队这种占小便宜的,到不愿起早挂号又嫌医院号难挂的,从永远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到古玩市场期待捡漏的,诸此种种,说白了都是在以小博大,甚至是不劳而获。

我所能想象的任何一种情形,我们付出的辛劳成本和获得的实质性的收益都是密切相关的(注意我说的是实质性的收益,靠威胁导师要自杀最后混个学位那种不算)。也许两者的比例有差异,但这更多是因为我们处于利益链条的不同等级。当我们都还在极低的等级时,就开始幻想付出极少的成本去获得极大的收益,这确实是件非常荒诞的事情。

十二岁的时候,我希望找一个工作能够让我在三十岁之前赚够足够花的钱,然后三十岁退休,之后每天花钱玩儿。念了几年中学我就明白这个愿望是多么傻X了。到了现在,我认为找到一件我喜欢的工作,一直在这件工作上倾注心血,直到我和工作之间有一方不再需要另一方为止,这是极其幸福的事情,中间换来的必要的钱财和名誉,只是附属品,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东西和你的兴趣和时间无法兼顾。反过来讲,一个小孩儿上来就想找一个轻松、赚钱、受尊重、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轻松一辈子,这其实也非常扯淡。

很简单,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颠扑不破的真理,至少在我这里是。

3、群体和自我的认同

这个事情早也想说,我的中学是陕西省中学中每年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算是最多的,时不时蹦出个状元。我在中学的时候,时常会因为这种数据觉得自我膨胀,觉得自己是这个学校的成员,所以特别牛,看其他学校学生都感觉高人一头。

上了大学我立马明白,自己中学那状态简直如小丑一般。

我必须承认群体和群体相比,是有优劣之分的,但是决定一个群体优劣的根源还是个体。一个大学之所以出色,是因为有大师或者曾经有大师,假设一个名牌大学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再出大师,不再出翘楚,那所谓名牌实已外强中干,甚至只是被后人当做资本炫耀和招摇。

我们总是习惯用所在的相对优秀的群体来标记自己,仿佛算是某种认同,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的单位,好像有了这种群体的认同自己就变得很安全,很有质量保障,好像只要是这个群体出去的,我就一定是素质过硬业务精熟。其实,因果倒置了。你最初能跻身这一群体,是因为最初你努力了,提高了,在阶段转换的时候才能跳入相对优秀的群体,如果进来之后就放纵就开始颓废,即便被打上标签也只是残次品了。

对于那些始终努力人们,我很尊敬他们。我想这些人不会在乎自己被扣上了什么标签,而只是在乎自己的努力。只要没停下,就一定会继续做大做强自己。如果有一天,现在的群体已经容纳不下自己,已经不能为自己提供足够广阔的舞台,没关系,他们会进入新的更加优秀的群体中去。

这些人,不看重群体的认同,只需要认同自己的努力。

4、没人是屌丝,就要做精英

最开始的时候,我和很多协和八年制的学生一样,不喜欢学校培养计划中说要把我们培养成精英的提法,觉得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太不一致了,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崇尚中庸的地方,旗帜鲜明地喊出精英很容易遭人嫉恨和攻击,枪打出头鸟嘛。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直到近期屌丝文化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争着说自己是屌丝,我觉得反而需要提一提精英这俩字了。

一个人,不管他聪明程度有多少,只要是足够踏实和努力,把本职的工作踏实做到自己能做的极致,在我看来那就算是精英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拉面师傅、做馍馍的老汉,他们喜爱自己的工作,认真做到最好,他们就是精英。从这种意义上说,没人应该是屌丝。也许你会说这是大家的玩笑话,心里还是要努力的。我也希望是这样的。我惧怕的是,大家相互影响你说自己屌丝他说自己无能我说自己二,最后全是给懈怠给混找理由,好像因为有什么先天不足,所以萎靡一点就很有道理一样。

这个真心是扯淡。大胆吼一句,我要把手里的事情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很困难吗?会觉得很假很装逼吗?

我不会,我就是要尽我努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如果这是精英的表现,那我就要做精英!

最后,用一句长久以来我非常喜欢但不知道出自哪里的话来结尾,每次我累了烦了想偷个懒的时候,看见这句话,总能再挺个一年半载的:“曾经我以为自己很努力,其实我连努力的边都没看到。”

萧煌奇的音乐梦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萧煌奇是一名视障歌手。有人曾问他,你介不介意别人叫你盲人歌手?他说不介意。他的坦然让我想到了十多年前的另一位台湾歌手曹松章,他们都是用歌声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萧煌奇出生后不久就因患白内障而失明,4岁做手术恢复为弱视,15岁因用眼过度而再度失明。就在这一年,他参加了三项比赛,获得了两项冠军,一项亚军。其中两项是视障人士柔道比赛,一项是第8届残障人金鼎奖歌唱比赛(冠军)。其实萧煌奇并非新人,他在1995年读高三时就组建了一支名为全方位的乐团,这是由两名全盲、两名弱视、一名明眼人组成的乐团。全台湾共有10支视障乐团,他们是2200万台湾人的五十万分之一。8年中,全方位乐团走遍了全台湾大小社区,包括盲童学校和监狱。在这些阳光最吝啬的角落,全方位带来了一片明媚的希望年,萧煌奇终于获得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项大奖: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奖。彩色对萧煌奇来说是遥远的年出生的萧煌奇因为先天性白内障而全盲,直到四岁那年动手术而变成弱视,虽然看不远,但是还能看到白色的世界。到了他十五岁那年,上天再度令他陷入黑暗。但萧煌奇仍保乐观态度,喜爱音乐、创作,更是柔道高手,今天他的成长故事写成《我看见音符的颜色》新书,展现他一路走来动人生命乐章。

虽然上天夺走了他的视力,却也给予他可贵的音乐。萧煌奇从小就喜爱音乐,不论是吉他或是萨克斯风,他都认真学习;他说,盲人和一般人学音乐最大的不同不是看谱,因为现在都有点字乐谱,最困难的,他们必须用摸索的方式了解各乐器按键的位置。

虽然学习过程困难重重,别人用一分钟的时间学习,盲人可能要用十分钟的时间摸索,但音乐是支持萧煌奇最大的动力,从国中到高中,他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去打工,曾到民歌餐厅、西门钉或是在婚礼中演出,高中毕业前,他更组成了台湾第一个视障音乐团体全方位乐团。

一出道没有大事宣传的他便入围《最佳作词仞奖》以及《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奖》有些努力多年的优秀歌手都没有机会入围。

萧煌奇的表现得到天王巨星成龙的赞赏,亲自为这位素未谋面的歌手站台。还有得到台北市长马英九的支持。

对於自己入围两项重要金曲奖一事,萧煌奇感恩自己写的音乐得到共鸣,虽然他无法看到这缤纷世界,但是由他创造出来的音乐,也都充满彩色美丽境界。

萧煌奇希望能改变大家对盲人只能做按摩业的观念。他除了作曲创作、演唱外,也是柔道高手,并曾参加美国亚特兰大残障奥运,获得第七名的成绩。萧煌奇目前最大愿望是参与唱片制作及进入流行乐团,并出版个人专辑及个人演唱会,做自己的音乐。

他说,音乐是他唯一的路,为梦前行,你我并无不同

以《你是我的眼》一曲席卷全台,成为KTV排行榜常胜军的萧煌奇,延续做好曲、唱好歌的精神,在2007年的12月,推出最新个人创作专辑《真·情·歌》

,整张专辑12首歌完全都是他个人的创作,编曲上面尝试多样、漂亮、优雅的风貌,将华语歌曲一些编曲方式及合声,拿来运用在本次专辑,并邀请武雄、胡如虹等优秀作词人共同创作,还有全方位才子眼球先生发挥视觉设计及造型上的长才,共同发挥。

他是一个说故事的人。

从上一张台语专辑‘黑色吉他’,歌曲里面有很多他自己的爱与梦,到最近一张台语专辑‘爱情歌’,不只是唱出自己的故事,也唱出世间男女的爱与愿,不管如何,他从第一张到第四张个人专辑,总是要说一个主题,那就是关于“爱”!从小到大,从家人到社会每一个角落,不管认识或不认识,有许许多多的人都付出他们无私的爱给煌奇,因此得之于众人许多,他把这些爱化成歌,化成他对大家的爱,传达回馈给所有的人。于是他用他最擅长的创作跟歌声,说出许多感人的故事,献给大家。

他不仅是一位有才华的歌手,

而且是一位歌声动人的歌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