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味道
我已经很久没有吃外婆做的菜了。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一天之中最幸福的事就是吃我外婆做的菜。每天从幼儿园回家,放下小书包第一件事总是问问外婆:“今天要吃什么呀?”,外婆总会说:“你猜猜看?”我也总能从扑鼻的香味中猜准外婆到底做了什么菜,外婆一脸宠溺地看着我,笑着骂道:“不知道遗传了谁的狗鼻子。”
再大些,到我上了小学的时候,也搬家了,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也从外婆变成了妈妈。但还是保留了我一回家就会问吃什么菜的习惯,可惜回答再也不是我想听的那句话。偶尔回几次外婆家,看到厨房里那个微陀的身影,总会情不自禁地问:“今天要吃什么呀?”外婆也总会回答一句熟悉却令我安心的话。
随着初中的开始,我的生活也有了变化。桌上的东西从原来的精致的小说变成了仿佛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一个星期用完的笔芯从原来的两星期一支到现在的二天一支,看望外婆的次数也随着习题的增多而逐减。
突然有一天,我听见妈妈跟爸爸说外婆得了肠胃炎,要住院。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身子骨强健的外婆也会有倒下的一天,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心疼,原来那个会给我做好吃的饭菜
的人已经在慢慢变老,而我,却什么也做不了。突然,我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我要给外婆做顿饭。
从这天起,我开始钻研各种各样的养生宝典和美食秘籍,只为为外婆做一顿最好的饭。“呼”我长舒一口气,这顿凝聚着我这几天来心血的饭菜终于做好了。只有真正体会过做饭,才能懂得她的不易。我只做了一次饭便觉得很累,更何况是每天操劳家务的外婆呢?
正当我愣神之际,车子已经稳稳当当地停在了医院前面,我提着保温盒,快步走到了外婆所在的病房。我轻轻地推开门,看见的那道熟悉的身影,外婆转过身,看见来的人是我,便招呼着我过来坐下。我把保温盒放在桌上,扭开,跟外婆说:“外婆,这是我亲自做的菜,这个是萝卜骨头汤,我查了书的,对您的身体有好处…”“好好好”,外婆的语气似从前那般,让我有种回到了小时候的错觉。外婆尝了一口汤,眼底是从未有过的满足与欣慰,她摸了摸我的头,说:“诶呦,原来的那个小姑娘长大了哟,懂得照顾外婆了。”说罢,嘴角裂开了一丝骄傲的微笑,我看着外婆这幅神情,眼泪也止不住地留,哽咽地说:“外婆,以前都是你给我做饭,这次,换我给你做饭了。”
外婆,等我长大了,我要为你做一辈子的菜。
外婆味道
一年到头来,没回过几次外婆家,有时,甚至一次都无。
父亲总念叨着,应该多回奶奶家,那才是你真正的老家。总是以这样的理由减少我回外婆家的次数。自然不敢反抗。只能看着火车离自家和外婆家越来越远,不禁心里一阵心酸。
小时候,记忆中,外婆的脸已经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了,一道道深长的沟壑遍布她的脸,岁月已经剥夺了她的美丽容貌。每天早上都看不见她的身影,出去一看。绿田中有个发亮的身影,那就是外婆吧,一生都在勤劳中度过。
外婆的家,搭建在荆门的一个小村子里。实在太老了。房子都是由外婆外公亲手拿着泥土和草堆混在一起来填实砖头的空隙。如今,砖头早已破烂的不成样,缺了好多个口,勉勉强强地支撑着整个歪斜的房屋,一不小心,便会跌落。毕竟,也是几十年来的旧屋了。旁边,有一大块绿田,广阔无边,绿田地旁边有一条细长细长的溪流,一群野鸭子在水面上嬉闹着。
农村里的生活是最淳朴、最简单的。
外婆喜欢做菜,满屋子都是农村香味。味道鲜美,香味十足。夹了个蛋丝包萝卜丝肉丸,尝着,软弹不腻,百吃不厌。
“外婆,这个超好吃唉!”
“是吗,外婆再给你多做点啊!”外婆边笑边说,脸上的皱纹荡漾开来,舒畅无比。看着外婆忙碌的背影,心里一阵心酸,难受得被针扎。“这么多年了,我都还没为您做过一顿饭呢!”我心里想着,不禁自责起来。
桌子上的菜,还有一大堆。红烧鱼排、油炒冬笋、龙骨桂圆汤,鸭翅,鸡翅等等。
大过年总是要串门吃饭的。每天都会串一家,吃着一大桌子菜,亲人们团聚一起,总是感觉很温馨、很淳朴、很美好。
长大后,坐在车上,看着车外面一群也鸭子没心没肺的傻里傻气地乱跑,自由自在。一亩亩绿油的能榨出汁来的田地,便会想到外婆那质朴、美好的以前……
相似题目
-
熟悉的味道伴着凉凉的微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小学。深吸一口气,想闻到那熟悉的味道,却什么也没有闻到。小学回家路上,有一家专门买千层饼的店铺。一到放学时间,小路上会布满诱人的饼香,令人不得不打开腰包将这饼香带回家中。小店店面不大,有一位和蔼的老板娘和木讷寡言的老板。每当我去买饼时,都会看见老板娘嘴角带着明朗的笑,见了我便打招呼到:“嘿!小丫头又来啦!学习一天辛苦了吧……”别看她这么爱与人聊天,手上称饼、切饼、装饼的动作干脆利落,速度很快。“五块三,收你五块吧。”她笑眯眯地将装好的饼递给我,偶尔的优惠,总叫我有丝丝快乐。老板一直在和面、揉面、撒葱制饼。刚出锅的饼香气扑鼻。在饼递来时,我看见了老板额前的汗珠,和一成不变的憨笑。记得又一次,老板娘对我说:“丫头,我们不过多久就要回安徽老家啦,这里的店铺快要拆掉了。”我笑着对她说:“那恭喜啊,终于可以回老家了。”付完钱离开后,我并没有当真,依旧每天去买饼吃,每天都可以看见老板娘明朗的笑,闻到那熟悉的味道。直到四年级的一天,放学后竟没有了熟悉的香味。我正疑惑,走到店门前,才发现今天根本没有开门。等啊等,等到五年级下半学期还是没有再一次闻到熟悉的那个味道,而我却依旧满心期待地看看,等着。毕业前夕,我才感觉到,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深吸一口气,那香味仿佛又来到我的鼻前。那熟悉的、饼的香味,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或许,它叫回忆。550字 初三
-
熟悉的味道我妈会经常带我去各种餐馆吃饭,有的吃起来华而不实,有的吃起来热辣爽口,还有的鲜美多汁。除去几个滋味一般的,大部分菜肴的味道都很好。久而久之,我只要闻味道就知道是哪家的菜。我以前看过一部动画片,是专门做菜的。记得第一集前半部分,小厨师做出了一道朴实无华的麻婆豆腐,食客吃了之后,竟然哭了。我吃过很多菜,那些餐馆的菜都没让我吃哭过。有一次春运高峰期,我乘上了去奶奶家的火车。当我站在奶奶家门口的时候,我闻到了一股很香、很温馨、很熟悉的味道,从门缝里钻出来。我刚准备敲门,门就开了,刚才丝丝缕缕的味道扑面而来,眼前的桌子中间有一大盘蛋炒饭,周围是满满一桌子有序摆放的菜。我吃下第一口蛋炒饭的时候,我知道这是爷爷炒的。小时候,爸爸做的蛋炒饭总是太油,菜码切得太大块。妈妈做的虽然很好看,可是吃多了还是腻。幼儿园做的菜码又太小,有时还有点咸。只有每个寒暑假回去,吃爷爷炒的蛋炒饭,我才会觉得哪里都是刚刚好。现在我面前的这盘饭的味道,和当初的味道一模一样,爷爷的手艺一点没变,不咸不淡,色泽均匀,菜码正好,吃起来让人有一种满足感与幸福感。我感觉好像在咀嚼我的童年。动画片的后半部分,那食客已经六十多岁了,当初一直给他做麻婆豆腐的老伴儿已经去世多年了。这道菜的味道让他感到熟悉与怀念,怀念他的老伴儿,怀念当时两人相依为命的幸福感。如今,又尝到了当初的味道,可是当初的人已经不再了,所以食客哭了。可能以后我身在异国他乡多年,也和食客一样,偶然尝到了当初熟悉的味道,我也会哭。但是,我现在不会哭,因为熟悉的味道旁有我熟悉的人,所以我会感到幸福。650字 初一
-
熟悉的味道小时候,每当撕开糖果包装,香甜的糖果还未入口,甜滋滋的意味便爬上心头,紧皱的眉头也会立即绽开。对于童年的我来说,糖是奖赏。考试考好了,会有糖;帮忙做家务,会有糖。那装着五颜六色糖果的透明罐子仿佛在向我招手,为了糖果我不得不做出各种努力。每当得到糖时,那努力的汗水也都值得了。每堂哥欺负我时,我便拖着鼻涕和眼泪去找奶奶。奶奶领我到糖果罐前,拧开盖子,将水果糖递给我。我见了糖,立马就乐开了花,撕开包装纸就往嘴里塞,甜意一丝丝爬上心头,驱走了心头的阴霾。在模糊的泪眼中,看到的是奶奶的笑脸。在糖果的陪伴下,我愉快地度过了我的童年时光,也渐渐长大,离开了奶奶与故乡。一晃眼,奶奶仍旧在我身边,只是多年不见有些生疏。我笑笑,去帮奶奶做糖。糖在奶奶帮助下完成了。“咔”的一声糖随之入口,那一丝丝甜漾进心头,酥脆的口感在齿颊荡漾开来,奶奶的笑容也若隐若现。糖还是如以往的一样甜,其中满含着奶奶对我的期望和爱!奶奶也拿起一块糖尝了尝,“嗯,真甜。”是啊,真甜!这份甜定是甜到心里去了。奶奶的笑容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对孙女的爱与期望。哦!“咔”又是记忆中最亲切而又熟悉的味道—甜!450字 五年级
-
熟悉的味道一股淡淡的稻草香从远方飘来了,我回到了秋收时的家乡……放学铃一响,窄小的楼梯上上下下挤满了同学,我和几个好哥们儿走在最后边,打打闹闹。玩得正开心呢,一股味道飘来了。那味道让我们一下子停止了游戏。我的哥们儿们全捂紧了自己的嘴,忍着不吸气,匆匆忙忙地跑了。我却停下了脚步,深吸了一口气。那是稻草被烧着的味道。稻草烧的火“火力十足”,在农村,稻草胜过果木。我已经五年没闻过这种味道了。最后一次,是五岁时,春节回家乡。那年的春节,家乡遇到了罕见的暴风雪,毫不知情的爸妈,带着才五岁的我,回到家乡跟暴风雪来了次“亲密接触”。当我们一家三口凭借爸爸的记忆,在深夜哆哆嗦嗦地到大姑家时,裹着羽绒服的我冷得要命,大雪也吹断了电塔上的电线和移动数据线,把家乡完完全全变成了一座孤岛。食物,家里只剩半袋米和一条香肠;衣物,早已全部裹在奶奶和只比我大一岁的婷婷姐姐身上;火,电炉早已用不起,柴火也已经用光。再说,村子里的好多人家早已逃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合起来足有二十几口人,所有的钱全部买了食物和衣服,哪儿来的钱买车票?总不能带着生病走不得路的奶奶,领着半大的一群“哭泣精”,大包小包,翻山越岭回成都吧?大姑和二姑诉说着这些,眼泪止不住地流,爸爸忍着悲伤,掏出所有的钱和银行卡,递给大姑。妈妈也赶紧把行李箱里的食物翻出来给大家吃。“冷。”我小声地说。我不想破坏现在的场面,但还是抵抗不住寒冷。妈妈连忙紧紧抱住我。这时,一旁一直不说话的奶奶却张开了嘴,虚弱地说了声:“稻草。”“对啊!”大姑兴奋地叫了一声。“稻草可以点火,我们不是正好还有点儿吗?”二姑也迫不及待地喊着。大姑爷默默钻进柴房,不一会儿便抱出一小捆稻草出来。稻草已经失去了秋天时的金黄,不再生机勃勃,但它那坚强的外表告诉我:它比秋天时还要美。打火机微小的火光接触了稻草,稻草上瞬间燃起了火,火越烧越大,夸张的红色代表了希望。我们冻僵的脸上都露出笑容。火映照着我们的脸,我们竟唱起了歌,都是胜利的、希望的歌。真是一派:“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的景象。四周的邻居也都来了,一起围坐火边,一起唱着歌。我站在操场,久久地闻着那股有些刺鼻,但带着点儿草木香的稻草味。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大雪纷飞,大家一起围坐在火边,唱着希望之歌的春节夜晚。那一晚,那稻草香,我永远无法忘却……900字 五年级
-
熟悉的味道“长大了!”看着初一的大门向我展开时,我不由得叹息……结束第一天初中的生活,我哼着曲儿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条乡间的小路。那边的大草地上,一群放学的孩子还在嬉戏,还在追逐。是啊,他们的作业又不多,哪像我们……我扭头看了下背后沉甸甸的书包……今天,学校给发了新课本,总计18本,厚厚大大本的就有7本,使其书包背负了这个沉重的担子,不,正确来说,应该是我可怜的肩膀……一时,风起,把小草青青的味道给卷了进来,我贪婪地吸起空气,霎时,我才明白,这熟悉的味道离我越来越远了。不再是那六年间的生活,那个可以尽情奔跑,尽情玩耍的日子。在大草地上的悠闲时光,我可以躺在那,静静地呼吸着,那空气中,带有小草青青的味道;我可以在那与朋友追逐。嬉戏,挥洒汗水,急促的呼吸中,仍然闻得出那熟悉的味道来……移动脚步,一个巨大的阴影罩住了我,抬头一看,是一棵大树,最熟悉不过的一棵樱花树。在开始读书的那六年间,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和朋友一起来爬树,而这棵树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的乐园。现在盛夏,正值树叶繁茂之时,整棵树郁郁葱葱,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好看。而不知不觉中,又陷入往时……穿着休闲服。运动鞋的我不费力地爬上树,坐在结实的树干上挥手,招呼朋友也过来,然后在那里享受蝉先生为我们准备的歌曲,在那片寂静的空气中,带着有着涩涩的味道……此时,风,还在吹,闻着的,仍是那熟悉的味道……风,还是没有长时间地停留着,一会儿就没了,与那些属于回忆的味道。象流水一样,即使缓慢,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我想,那些味道,真的还是那样熟悉么?似乎,还变得陌生了。可能,这一切的一切,包括这些对于现在的我那样陌生的味道,和对它曾经的熟悉,只是在证明一件事:我,真的长大了!600字 初三 书信
相关推荐
-
这熟悉的味道将我拥抱越来越熟悉的味道,越来越熟悉的微笑。——题记不记得,这是上初中后第几次来到奶奶家了。一切,却和记忆中的样子相差无几。空气中,有漂浮着的尘埃和旁边锅灶上腾起的一层薄薄的烟雾。我,不停地挥手散着烟。奶奶,从烟雾缭绕里走出。曾以和她一样高为自豪的我已只能低头看她。“我孙女儿回来了啊!”她看到我,立马走近,拉过我的手。另一只手,抚摸着我的背部。脸上,是阳光样温暖的弧度,弯弯的嘴角和笑眼似乎能淡去以往的所有孤独。我连声应着,也不忘喊一声“奶奶”。奶奶执意要我住一晚,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却没想到,那么多的思绪全随那熟悉的味道袭上了心头。晚饭,洗漱,很快便完成了。我坐在床边,看着小小的16寸电视,等着奶奶。一阵拖鞋在地上拖踏的声音响起,一定是奶奶。我转头望去——她捧着一床厚厚的被子,浮肿的双腿艰难地弯曲着,蹒跚的步子伴着走路声有节奏地前进着。我赶紧过去,抢过被子要帮忙。她,抓住被子不放,脸上褶皱里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暖意,奶奶还是这样逞能啊,我跟着她,一点一点挪到了床边,又一起铺好了被子。斑驳的灯光昏黄,却把彼此的脸映得明亮。我睡在奶奶左侧,一动不动,盯着破了洞的蚊帐,心思漫无目的地飘着。“孙啊,你要好好读书啊!”奶奶忽然冒了这句话。我转过头,一下撞上了她真挚的目光。“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你要努力啊!”她自顾自地说着,也不管我应不应,有些畸形的手,忽然握住了我的手,温暖,有力。我不禁缩了缩手,连声应着。她也忽然抽回了手,苦笑道:“等你成才了,别忘了我们,要记得到我们坟前烧柱香啊。”之后,似乎是自嘲地笑了。我心头一紧,抓住她的手:“瞎说什么啊奶奶!”又一下关上灯,翻身向左,奶奶帮我掖了掖被子,另一只手,抓着我的手臂,不时爱抚的摸一摸。被子上,熟悉的阳光的味道;手上,熟悉的温度;眼里,熟悉的婆娑。再去那间屋里坐坐吧,去感受这熟悉的被拥抱的味道。我,也要抱紧,不让它走远。750字 初二
-
熟悉那是我最近一次回到家乡。童年的那颗小树长大了。门口的那个灰不溜秋的亭子还是那样令人熟悉,那块刻着“春风新村”的石头除了腐蚀一些,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一切却又变得陌生了起来。表哥待我没那么好了,那张熟悉的脸陌生了。是因为三年没有见他了吗?不是,是因为我们有什么过节吗?不是。是因为那时我盗用他的游戏密码而耿耿于怀吗?是因为他的成绩比我好而耍酷吗?是因为外婆老夸我而不夸他而感到生气吗?好像都不是,但是又说不上缘由。当我喜气洋洋地走到表哥面前,亲热地叫一声“哥”时,他点了点头。没有像往常那样“点我的穴”了。表哥站在那里,一脸孤傲,没有一点笑意,像一桩冷冰冰的雕塑。父母们一见面就相互寒暄,我们之间却安静得连根针掉下来都听得一清二楚,甚至还有小小的回响。表哥缩了缩手,眼睛直视着地板,说道:“我先回房间看书了,晚安。”晚安?我有点伤感。但是我却不受意识控制地点了点头。要是以前,我们可是有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的话,现在却只能拘谨于礼貌用语了。“不行,他是我表哥,兄妹之间哪有那么大隔阂?”我暗自思考,等表哥将要关门的那一刻,我喊了一声:“哥,我们看电影吧!”我看到了哥冷漠的眼神,知道他一定会拒绝我。在我十分后悔讲出那句话之际,一句:“进来吧!”如救命恩人般飘入了我的耳朵。我快乐极了,以至于表哥在门锁上的温度还未散开,我就已经坐在了电脑桌旁,看着新上映的电影。电影是我已经看过的。但以前的时光彷佛又一一重演。“佳,要喝大麦茶吗?”是三月刚上市的,对眼睛好。哥的脸我没有看见,但是大麦茶的香气却萦绕满室。从大麦温馨的香气里,我彷佛嗅到了表哥温暖的气息。尽管他现在高傲,但是却有一颗温暖的心。我手捧着杯子,暖和地想。在一些十分无聊的电影片段,我悄悄问哥哥:“哥,我想快进了,可以吗?”哥哥每次都答道:快点按呀,我也想狂按了。然后我们哈哈大笑起来,互相调侃,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沉浸在温暖的世界里。是因为亲情,才让我们能够默契十足。临别的时候,哥的话不再冷冰冰的了,有了些温度。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中考加油!”,“会想念你的”。“你也加油!一起奋斗!”我“回敬”道。然后又哈哈大笑起来。谢谢你,表哥,你让我知道熟悉的温度,亲情的温暖,一切,彷佛又变得熟悉起来。900字 初二 记叙文
-
熟悉。熟悉,那一张张充满纯真的脸庞。熟悉,那早读朗朗的读书声。熟悉,那教室叽叽喳喳的话语声。熟悉,那操场上打打闹闹的身影。或许,多年以后的我们再次遇见,脸庞不再纯真,什么都不再拥有。因为,长大。因为,时间。不求天长地久的友情,只求曾经拥有的真挚与投入。100字 初二 散文
-
熟悉明媚的初春刚刚跨入三月的门楣,窗外,淡粉色的桃花在还带有丝丝凉意的春风中恣意地绽放着,招展着。那偶尔被春风摇下来的花瓣如同一位芳华绝代的少女翩跹着落于松软的泥土之上,带起心中淡淡的怜惜。屋里,我正靠在一把陈旧的摇椅上欣赏着这般良辰美景。空气中淡淡的茶香氤氲,使我不由心生惬意。渐渐地,困意漫天遍野地席卷而来,我慢慢闭上眼睛,恍惚中,我仿佛看见了一抹熟悉的身影,缓缓坠入记忆的长河……也是这样一个既不乍暖还寒,又不春寒料峭的春日;也是这样一棵花开枝头,巍巍挺立的桃花树;也是这样一把陈旧却不失光泽的摇椅。唯独不同的,是摇椅上的人。那是位年逾花甲,鬓发斑白的老人,她正慈祥地看着怀里年幼的孙女,满是皱纹的脸上丝毫不掩盈盈的笑意。那位老人,正是我的奶奶,而她怀里的那个小女孩,则是还在上小学的我。记得那时,奶奶总爱坐在摇椅上,抱着我,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她津津乐道地讲,我乐此不疲地听。我们常常这么一坐就是一个下午,等到傍晚的夕阳已经给白云镶上了一层金光灿烂的边,我们才“打道回府”。就这么一过便是一个春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目睹着窗外那株桃花从花开满枝变成了一地的残花败叶,不禁为它们哀怜。花落了,还会再开吗?使我从梦中醒来的是一阵沁人的凉意,我不由得哆嗦了一下。不仅是因为寒意,还有那后来的回忆。因为,那个春天,便是我与奶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后来,奶奶生了一场重病,病魔就如同可怕的梦魇缠着她不放,俨然是要将她带入叫人谈虎色变的地狱。奶奶的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终也没有抵过病魔的吞噬。临走前,奶奶把我叫到床前,勉强扯出一丝笑容,道:“乖孙女呀,我的故事还没和你讲完呢,可惜我这身子骨就扛不住喽。以后我不在了,就别任性了,要听父母的话,知道吗?桃花开的时候,你就看看它,其中一朵就是我变成的,我一直都会看着你的。”伴随着我与父母的泣不成声,奶奶慢慢合上了眼。人走了,还会回来吗?我的思绪被飘落的桃花瓣拉了回来。时光荏苒,桃花已不知重新开了几次,可终究也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窗外花开又一季,屋里的人却不知何时才能忆起花落人离。800字 初二 记叙文
-
我熟悉的,不熟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极为熟悉的人与事。然而,对于那些我们所熟悉的不熟悉,我们又会如何去面对?无独有偶,多数人,也许会选择忘记,亦或者是选择去逃避。然而我想说的是,对于那些我们所熟悉的不熟悉,我们是否真正用心去感悟,去挖掘过?天空,在我们的印象里,总是很蓝,很蓝。蓝得诱人,蓝得令人向往。而我们通常只是知道欣赏它所为我们带来的蔚蓝之外,却殊不知这蔚蓝背后的故事。当我们在闲暇之际,静静地仰望城市的上空,我们就轻而易举地可以发现,那份我们印象中所认知的蔚蓝,早已经黯然失色,惨淡凝愁。就像那瑰丽的珠宝,浅随着时间的脚步,光彩逐失。花,很美,很美。在春季绽放,在秋季凋零。伴随着零落的秋叶,翩翩起舞,淡然地走向生命彼岸,在那静静守候,只因来年,开得更为美丽。花开花落自有时,这亦或许就是花之宿命,秋之感伤。在秋季,我想,人人都会认为:秋,是一个伤感的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落叶多年生植物的叶子会渐渐变色、枯萎、飘落,只留下那孤零零地枝干,默默地忍受着那漫天飞雪的严冬。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将会步入它们生命的终结,整个枯萎死去。是的,古人曾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然,在古人的悲伤词藻下,我们所看到的、知晓的,往往是我们熟悉中的不熟悉。似曾相问,天空、花儿、秋季……哪样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正是因为我们太过于熟悉,从而才产生了这种我们所熟悉的不熟悉。我们所看到的,无疑是它们的表面。却殊不知这表面中更为深沉的背后。生活中,亦就是如此。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熟悉的——不熟悉。550字 初二 散文
-
熟悉熟悉,不在于久久叨念的不变之词,不在于心头频频泛起的微黄回忆,只是似曾相识的一瞬,那种“熟悉”就会情不自禁地涌起。正是这种乍然而至的熟悉,才让我们在桎梏中冲破束缚,回归自己的精神天地。熟悉,承载着对家人的挂念。提笼一曲烟寻月,天际众星难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转徙于充斥着刀光剑影的江湖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不堪重负,但当回到家的怀抱中,望着亲人关切的眼神,那份根深蒂固的熟悉仍会涌起,冲刷那已被尘俗侵染的心灵。望着已结霜鬓的父母,那佝偻前行的背影似曾相识,为了我们而顽强与岁月剥蚀抗争的亲人,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以温暖,唤醒那随风而去的记忆。每当这时,这份熟悉便会滋润干涸的形骸,让我们如尝醴酪。熟悉,积淀着对友人的思念。甘与君曲共缱绻,柑香一片醉亭边。哪怕历经辗转徘徊,尝尽生死苦痛,友人再见时,那种熟悉而渴望倾诉的情绪会喷薄而出。携手步入熟悉的深巷,似乎之前遭受的折磨也随着飘逸的脚步远去了,哪怕再见已是鬓发尽白,只需对目相望,当年月下共聆雨的熟悉场景也会渐渐浮现脑海,抚平那因命途多舛而结成的褶皱。傅说与武丁再见已是数十载之后,但相逢瞬间的熟悉让那数十载的苦痛都烟消云散了;陆抗和羊祜各事其主,却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戍边的孤独也总会在彼此相赠的熟悉的酒香中消失净尽……这种源自心底的熟悉,敏锐地呼唤着曾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让对月独行的脚步多了一份相依的温暖。熟悉,蕴蓄着对家园的依恋。又见乌篷青纱篱笼,渔火通彻,夺目朱红。故乡,曾孕育了多少渴望报效国家的热血志士。当闯荡天涯身回故土,那种似曾相识的熟悉便不由自主地涌起,给漂泊的心最好的慰藉。走在青石铺成的小路上,远远似乎又看见微拂的绿柳,熟悉的感受让刘禹锡心中的回忆慢慢苏醒,“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的感慨油然而生;轻披着蓑衣冒着梅雨渡江而去,看一江春水溶着素雪缓缓而行,熟悉的感受激起了张籍心中的涟漪,让他写出了“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的传世之作……源自心底的熟悉,轻轻地呼唤着对家园的残许记忆,让漂泊游子内心的抑郁得以排解。因为熟悉,思念得以串起,悲愤得以排解;因为熟悉,我们有了可供寄托的精神家园;因为熟悉,我们人生路上的每一步,也都变得坚定了许多。900字
-
熟悉世间,有太多的东西,就是因为太熟悉,使我们从喜欢到厌烦。当我还在上低年级时,我的作业不多,整天都轻松快活,无忧无虑。每次我找不到事做的时候,这是妈妈总会牵起我的手,拉着我说:“走,妈妈带你去玩。”我就会开心地笑起来,妈妈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看着妈妈的大手包裹着我的小手,我单纯的心就会有一种幸福感注入。于是,整天没事做的我就很期待当大手包裹小手的那一刻来临。今天去动物园,明天去公园……每一次,当妈妈牵着我四处游玩,小小的我突然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来,我也不知道这感觉从何而来,只是觉得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被妈妈这样牵过,或许这就是母女的缘分。可是后来我发现,即使升入中年级的我不再有很多闲暇时间,但周末都有空闲,但妈妈下班回家时脸上流露出的不是笑容而是疲惫。看见妈妈这么累,我也就没去缠着她陪我,可我却忍受不了一个人的寂寞。我来到妈妈的卧室里,用一种哀求的语气对妈妈说:“妈妈,陪我出去玩会吧。”因为我很想妈妈牵着我。可是迎接我的却是严厉的目光,“玩什么玩?自己去!”我回到房间,嘟着嘴巴,不满地自语到:“哼,你不理我,我还懒的理你呢!”我突然情不自禁地举起那只曾经被妈妈牵过的手,用另一只手去握住它,试着找到那熟悉的感觉,可是我的手不是妈妈的手,那感觉已不再有了。甚至我那颗期待的心都变得厌烦起来,我都开始怀疑我小时候为什么对牵手那么期待,妈妈的手又不是金子做的。每一天都如此,我放学回家,吃完饭进卧室做作业;妈妈下班回家,吃饭上楼。我和妈妈话都不多说,更别说牵手了。一个星期天,妈妈加班回来,我正在做作业。看见妈妈在门口站着,不换鞋,也不进屋。“走,别做作业了,妈妈带你去看电影。”我愣住了,妈妈见我还不出来,又喊着:“嘿,你去不去呀?你不去我自己去咯!”我开心地笑起来,像匹小兽似的奔向妈妈。妈妈牵起我的手,走在路上,我望着我和妈妈牵着的手,有一种久违的熟悉从指间蔓延开来。或许是因为太久没有和妈妈牵手了,那久违的熟悉中竟又含着一丝陌生,可是正因为这陌生感,我就会想让妈妈的手一直牵着我不放;又或许,妈妈的手传出来的呵护,会让我有些受宠若惊,因为妈妈以前的疲惫与严肃在瞬间化为笑容。一瞬间中,我仿佛明白了什么:当对一种感觉熟悉到厌烦时,与它陌生一会儿,重新去熟悉的时候,也许就会重新感到熟悉的快乐。妈妈牵着我的手的熟悉的感觉,我已经与它陌生过一次了,我想,这种感觉我不会再忘记了。沙小六年级:菲小沐900字 六年级 叙事
-
熟悉白瓷的勺子,舀起积淀在瓶子里的时光,古朴的小瓶,仿佛一口吞进了千载的夕阳。熟悉的瓷杯,熟悉的咖啡,熟悉的味道,不再是熟悉的面庞。杯中那淡褐色的液体,飘散出缕缕苦涩,一如家乡的味道。雪白的牛奶缓缓注入,熟悉的过程,只不过不再是妈妈那双熟悉的手。水汽氤氲,一如家的感觉。小勺轻轻地在杯中搅动着,搅动着,仿佛下一刻就会停下,又好像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结果。一如那回家的道路,那熟悉的山道,那熟悉的高速,不过五个小时的飞驰,却又似海角天涯。轻啜一口那褐色的汁液,淡淡的苦涩在斗室中萦绕,一如那往日的感觉。一个恍惚,那水汽的缭绕中竟有那座小小的石桥,那方小小的球台,那棵不断长大的树。还有那段用脚步丈量了十二年的小路,那张刻下了名字的书桌,以及一双磨破了又补好了的球鞋。熟悉的那个人,熟悉的那些事,只是我不再是熟悉的那个我。苦味渐浓,那张黑白的照片,那张菊花般的笑容,那方矮矮的土丘,和那个不可能再遵守的约定。都一一浮现在眼前。熟悉的一切,陌生的一切,强吞下那一方苦涩,只留下点点模糊的片段在杯中,在水汽里翻腾。温热的液体突破了唇齿的限制,尽情在食道里奔涌,一股无尽的馨香,无言的甘醇在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中扩散开来。那是家乡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那是妈妈的味道。熟悉的幕幕在眼前惊鸿般闪过,脚下的鞋带,袜子上的小洞,单车外呼呼的风声,庭院里苦心的叮嘱,夏天冰箱里永远不会变少的冰欺凌,冬天桌上永远不会变凉的荷包蛋。那个永远记得儿子生日忘却了自己年龄的母亲,那个永远知道儿子电话却忘记了自己QQ的妈妈。那熟悉的越发苍老的身影,都在这一片褐色的汁液里碎成眼里的闪闪星光,碎成那一地沉甸甸的拾也拾不起的回忆。随着小杯流尽了最后一滴咖啡,来自故乡的白瓷小勺和白瓷又还原为它们本来的面目,还是那熟悉的样貌,熟悉的器形。这也许就是家吧,还是那熟悉的样子,熟悉的构成。父亲的威严,母亲的苦辛,爷爷的敦和,奶奶的细心……杯底被残留的“墨汁”涂抹成印像派大作,也许我们熟悉的一切也会让我们陌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不知道何时才能休息。奋斗在外,求学在外,我们在路上,我们在追寻。摆脱了一切熟悉的事物,家是一种奢侈品,奢侈到我们只能想念,只能在咖啡的幻觉中重温。什么时候回去?也许明天,也许永远吧。就让那熟悉的一切,都飘散在我们行走过的消逝中,都飘散在逝去的年华里。也许有一天,我能魂归故里。900字 高三 叙事
-
熟悉的陌生人我以前听说“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的时候都是嗤之以鼻的。这世上总有人会为了你翻山越岭,寻舟迷路地不远千里只为看你一眼,你却被他们那满头银丝,苍老面容而吓到,似乎早已不是记忆中熟悉的脸庞,可尽管千山万水而来,那始终炽热的心却依旧让你热泪盈眶,山有路可行,海有舟可渡。此爱翻山海,山海亦可平,郎心自有一双脚,隔山隔海会归来。他同我相处时间是少之又少的,从小时候便是这样了,他寡言少语,寻常交流除了作业学习之外再无其他。他煮的饭菜难以下咽,他扎的头发杂乱不堪,他替我穿的衣服歪歪扭扭,明明是一个屋檐下的人,却好似形同陌路,他生活的中心似乎永远不会是这个家庭,因为有许多人比我更需要他。他就是——我的父亲。从记事时候起,我似乎便因为顶着他女儿的头衔烦恼不已,我所做的任何事情无意都会有他的影响,即使他上班和我读书是在同一个地方,我们依旧是如同陌生人一样,我羡慕别人的父亲,羡慕别人父亲温暖的话语,羡慕别人父亲相互依偎的背影。可那一次,我才真正发现了那样的父亲。是一个暴雨的晚上,我坐在补习班的教师里惴惴不安,我生性胆小,不知道该如何独自走回家去。脑海里有个一闪而过的念头:他会不会来接我?算了吧,他那么忙……看着同学们陆陆续续走出教室,我低下头,两手死死地拽着书包,茫然地望向四周,终于还是只剩下我一个人,心发冷到极点,巨大的恐惧伴随着窗外的雷雨声吞噬着我,老师走过来说:“一个人回家可以吗?需要我联系你父亲吗?”“不用了,不用了,我爸爸他很忙。”说完便抬脚走出教室。我颤颤地下楼梯,听着雷雨声快要哭出来,小心翼翼的脚步伴随着微弱的灯光。在大门口的角落里,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那样巍峨,不会错的。这个人我自是再熟悉不过了,那不正是我的父亲吗?猝不及防,我猛地憋回眼泪,快步跑过去,想要一把抱住他,但却又很多顾虑似地停下。依旧是那张严肃的脸庞。迎面第一句便是:“作业没写完吗?被留了下来。”我不说话,看着他被雨水打湿的肩头,心里那块柔软的地方隐隐被触动。这时候,他是那样熟悉,更是那样陌生。一路上并没有其他话语,我却始终被一股温暖的气流笼罩,雨伞过度地倾向到了我这边,可他依旧是那个默默照顾我而熟悉的陌生人。但你还是你,有我一喊就心颤的名字——父亲。900字 高二
-
熟悉的旋律“你自己想想吧。”妈妈叹了一口气,“别忘了你在的学校,和你的成绩。”她转身,轻轻掩上房门。低头看去,手依旧搭在黑白琴键上,人面相映,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儿。那是一场与旋律的美好邂逅。偶然路过一家琴行,琴行里有一位大姐姐,白皙修长的十指在洁白的按键上掠过,留下一阵余音:如行云,如流水,如山泉自悬崖一跃而下;似钟声,似鼓鸣,似怒浪向石壁席卷而去……那乐声抑扬顿挫,撩拨着我的心弦。我霎时挪不动步子了,自顾自地走进了那家琴行。那位弹钢琴的大姐姐正巧一曲终了,眉目含笑,轻声问我道:“小妹妹想要学钢琴吗?”琴行里的人告诉我,大姐姐弹的是舒伯特的《小夜曲》。红叶李送来春光明媚,淡粉的花瓣将我迎入了钢琴的课堂。不知不觉间,花期已过,落叶尚黄。弹指间,暖风又过,带来一地绿色;挥手间,春去秋来,空留一片萧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很快便消失殆尽。煞费苦心的琶音却总会混入不和谐的音符,跨度较大的和弦总是难以找到位置,不听话的大拇指却又是在朝里撇……拱不起的手,弹不完的曲,梦中的《小夜曲》离我如此遥远;不协调的双手,单调的重复,一遍一遍的音阶枯燥无味。在仅有一窗之隔的户外,鸟语花香,莺飞燕舞,似有似无的笑声让那稚嫩孩儿的心早已飞出窗外。令人昏昏欲睡的房间,使人烦躁无比的刺耳琴音,这实在难以让一个生性活泼喜好玩乐的少年喜爱。沙漏好像也有点可怜我,默默地流泪,却不愿给予我一丝慷慨,使这大好时光就白白流走了。算了,放弃吧。累,烦,苦,还没什么用。虚无缥缈的琴声萦绕在耳边,惋惜着,规劝着。望向钢琴,目光移向仍搭在上面的手,细长手指微动,似起手弹琴,却没有一丝声响。不,是有的。不过,是出自楼上的一位哥哥,同为音乐爱好者的一位哥哥。抒情而安谧,真挚而热烈,不断浮现的和弦叙说着深情……啊,是舒伯特的《小夜曲》。曾几何时,我对钢琴的爱,也是如此真挚,如此热烈呢?那一夜,注定无眠。因为热爱,才会坚持。放弃?怎可能!不论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将来,我,都会坚持下去。若是空有梦想,缺乏实际的努力,那再多梦想也只是空想。不是一见倾心,便能坚持到底;但若一见倾心,何不坚持到底?清风吹拂依旧,与熟悉的旋律邂逅于又一明媚春光中。待下一春秋,梦想仍在路上。900字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