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醉翁亭
去琅琊山,缘于最近一次文学笔会。那日天气阴晦,从合肥动身时,车窗外不时有几丝梅雨飘忽,潮湿着人的心情。当汽车进入滁州地界,天乍放晴,云散日出,我们一行笔会的朋友欢呼雀跃,心情豁然开朗。谈笑间,就到了琅琊山麓,望见山门牌坊以及巨幅镂花门额上镌刻着苏东坡书题的“琅琊山”三个大字,一对威武的巨大石狮镇守在大门两旁,颔首迎宾。
知道琅琊山,是因为宋代文坛盟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中学课本中读过,也无数次在课堂上给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解,并透过文字想象,由想象而神往。琅琊山古称摩陀岭,相传西晋时琅琊王司马睿率兵伐吴曾寓居于此,及其称帝后,后人改称摩陀岭为“琅琊山”。导游小姐插科打浑,一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引起客人哄然大笑。但依我看来,琅琊王该也是一个懂得山水和亲近山水的人;钟灵毓秀,莫非琅琊王先沾得了几分山水造化,才有后来的发迹。
行走在琅琊山古道上,山路实则是一道峡谷,两旁茂密的树木渐次伸展到隐约的山峰,无涯的绿。据史书记载,自唐刺史李幼卿之后,唐、宋诸多文士名人如相继出守滁州,修筑城池楼馆,开发山川名胜,传下众多名篇佳句。文以山丽,山以文传,琅琊山声名日隆,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前来探幽访古,题诗刻石。置身于无限的山光水色之中,一处处人文景观历历在眼,何等惬意!此刻,踏在无数先贤名士走过的古道上,树木葱茏,遮天蔽日,恍惚进入时光隧道,自身也成了远古先贤的一员。
我的梦
昨天星期五,搞完大扫除后可真累啊!回到家,我在沙发上看《冲锋》,看着看着,我来到了战场……
我身上的校服忽然变成了军装。我来到了前线。啊!狂风暴雨似的子弹密集地打了过来。信号灯一闪一闪的,像一颗颗星星一样。战斗真激烈啊!看见我军死伤惨重,我怒火中烧,端起机枪就和战士们朝敌人打过去……
“咦”,怎么打不出了呀?我打开枪栓一看,糟糕,没子弹了!怎么办?我身上的汗一下子就流了出来。突然,我发现不知怎的,自己身上全都变成金色的了,心想:这不是电视里说的金钢不坏神功吗!于是马上大胆地走到敌人面前,喝道:“你们这些鬼子,我劝你们还是快逃命去吧。”敌人用大炮轰我,用子弹打我,我却安然无恙。敌人吓得蒙了,忽然猛地转身就跑……
战士们围过来把我向上抛起来……就在这时,身边的战友忽然不见了,我“咚”地一声重重摔在地上,哎哟,好疼啊!
睁开眼一看,发现自己不知怎么从床上摔了下来。傍晚的阳光透不定期窗户正照在我的屁股上。
相关推荐
-
丰碑醉翁亭作文去琅琊山,缘于最近一次文学笔会。那日天气阴晦,从合肥动身时,车窗外不时有几丝梅雨飘忽,潮湿着人的心情。当汽车进入滁州地界,天乍放晴,云散日出,我们一行笔会的朋友欢呼雀跃,心情豁然开朗。谈笑间,就到了琅琊山麓,望见山门牌坊以及巨幅镂花门额上镌刻着苏东坡书题的“琅琊山”三个大字,一对威武的巨大石狮镇守在大门两旁,颔首迎宾。知道琅琊山,是因为宋代文坛盟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中学课本中读过,也无数次在课堂上给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解,并透过文字想象,由想象而神往。琅琊山古称摩陀岭,相传西晋时琅琊王司马睿率兵伐吴曾寓居于此,及其称帝后,后人改称摩陀岭为“琅琊山”。导游小姐插科打浑,一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引起客人哄然大笑。但依我看来,琅琊王该也是一个懂得山水和亲近山水的人;钟灵毓秀,莫非琅琊王先沾得了几分山水造化,才有后来的发迹。行走在琅琊山古道上,山路实则是一道峡谷,两旁茂密的树木渐次伸展到隐约的山峰,无涯的绿。据史书记载,自唐刺史李幼卿之后,唐、宋诸多文士名人如相继出守滁州,修筑城池楼馆,开发山川名胜,传下众多名篇佳句。文以山丽,山以文传,琅琊山声名日隆,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前来探幽访古,题诗刻石。置身于无限的山光水色之中,一处处人文景观历历在眼,何等惬意!此刻,踏在无数先贤名士走过的古道上,树木葱茏,遮天蔽日,恍惚进入时光隧道,自身也成了远古先贤的一员。550字 初三 记叙文
-
丰碑屹立在云中山上默默的成长只能与泥土对话只能与白雪探讨让希望荡起双浆那古老的民歌在老百姓心中传唱50字 初三 诗歌
-
丰碑那块丰碑,从头到尾刻满了大大小小如蚁蝇般的文字,一刀一息,一笔一划组成了一个个人的名字。那些名字镌刻在石碑中,在无数人的伫立仰望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导游说,那是在抗战时期长眠于地下的烈士的名字,仅仅是一部分。这块丰碑刻下的的确是小小的一部分,但在每个人心中的确又是抗战时期长眠地下烈士的所有缩影。起先,它是一块被打磨的石头,后来,慢慢刻下了一个个人的名字,成了纪念碑,刻下了很多很多人的名字,成了一块丰碑。直至今日,在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的时候,当我们后人已懂手持一束心香遥祭这些先辈的时候,这块碑,这块丰碑便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他们给予我们的是一个时代的起源,我们给他们的不过是一个笔画。老师说;“那国空上鲜艳的旗帜,是战士的鲜血染红的;那丰碑下深刻的烙印,是战士的筋骨刻下的……”那面旗帜飘扬在空中,亮丽的红色是一种耀眼,那面丰碑,青石塑成,暗黑的深色,是一种凝重。我站在碑前,想极力记住每个人的名字,从头到尾……可是我却发现那个时代竟变得那么遥远,无论我怎么刻画那些浓重的笔画,一个风沙,便侵蚀那些曲折,只剩下满心的斑薄……泪想在那一刻涌出,我极力让自己平静,在他们面前,在一个个鲜艳的灵魂面前,我的泪,只能代表虚假的情谊意。可是,我又该如何去表达,那平平仄仄,曲曲折折,深深浅浅下的刻印?真的要向那些自以为是的人,高调而可笑的吟唱那些“颂歌”?“深切的挤下两行冷泪,然后又向无关要紧的路人一般,挥手自去?我只能说,那是对魂者品德的玷污,他们不曾奢求我为他们做些什么,更不奢求我打着他们的名号,造着自己的利益。他们只奢求我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站在碑前,一个真切,感谢的目光,就好……收回我的泪,它不属于这儿!上苍既赏我一段生命,我要伏在阳光下,袒露我的身体,还有我的魂灵。远方传来一声鸡鸣,黎明从东方升起,一个国家宣示从时代归来。站在碑前,我与他们映着新时代的光影,延续新的开始。750字 初三 散文
-
丰碑最近的羊肉、牛肉价格正在疯涨。这是在吃羊肉的时候,得到的信息。当时我想的并不是那羊肉到底是几斤几两的价格,取而代之的竟是一副图画,画中,一个孱弱的老人,穿着一件漏着棉絮的大衣,双手紧缩在袖子里,站立在三两只小羊羔的中间。他是年迈的,老树皮一般的脸,脸上挂着令人震撼的恐惧,而他的身后,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他在恐惧什么?他的儿子、儿媳冻死在那片无情的白色中,而白色的恶魔连他幼小的孙孙都没有放过,羊几乎都冻死了,唯独剩下这几只小羊羔。他知道,它们也冷,冷得瑟瑟发抖,他也想让它们暖和,他没有办法。房子,那古老的房子,塌了。但,他并没有绝望,我相信,他看到了。看到在那片白色的背后,有一束光,正在试图冲破冰层照耀进来。他等到了,等到一个个穿着军绿色衣服的战士,伫立在他的面前,那强有力的臂膀向他敬了一个隆重的礼。于是,他成了这片白里的又一座丰碑。350字 初三 记叙文
-
醉翁之意不在酒山川草木,花季如诗;诗赋文学,心驰神往;人文风情,感悟内涵……饮一壶清酒,觅生活,无尽的诗琴画意,令人陶醉。花开花落,留恋美如画卷的风景。徒步觅山水,雅致也。山脚下,听潺潺的流水声,闻淡雅的扑鼻香,像一片雾气弥漫着。寻步,花草繁荣,郁郁青青,五彩缤纷。山谷,有奔腾的瀑布,泻入河流中。看着河面的自己,满脸笑容。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河上者,荡胸亭也。亭中,有我独饮清酒,一眼望去,放荡胸襟。骤然,雨落纷纷。山中云雾缭绕,如一条青纱,系与仙女般的山,飘过清澈的河流。雨停,日出;雾散,明媚。续前行,行到水穷处。停步仰望,天空宽广蔚蓝,鸟儿欢唱而过,仿佛陶醉在梦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诗酒诗情,品读开卷有益的书籍。独拏一小舟,携书籍诗卷,赏读也。书令人陶醉,像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放;像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欣喜:像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潇洒……倚在船边,任小船随波逐流,我的精彩,我的人生。书中有我的陶醉,如诗一般,豪迈;如画一般,素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诗情画意也。雁过雁往,醉情古声古色的风情。日出步于途,悠然也。顺着河道,行到水乡。观日升,赏涟漪。我在桥上看风景,船上人看着我,我看船上的人;我装饰了你的风景,你装饰了我的梦。你盛情邀我做客,如你的微笑般,神秘。酒中有你的热情,欢声笑语。夕阳西下,晚霞绚丽,若河中的一条彩带,缤纷。醉于景,更醉于你。水乡中,有你的热情款待,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情韵,有夜晚万家灯明的繁华,有青石泛着幽幽的光,有我为此陶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人文风情也。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首余晖。我独饮清酒,陶醉美景,“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月光的伴随下,静静欣赏,梦中陶醉……初三:阳彬750字 初三 散文
-
醉翁亭小记安徽省滁州琅琊山上因为有了醉翁亭,使得这座原本普通的山闻名于世。从亭中流淌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爷爷这千古名句,成为一个传奇的旅游胜地。今年秋季的一个双休日上午,妈妈带我去了一趟琅琊山游玩。清晨,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好像被清水洗过一样。在驶往琅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加上导游阿姨风趣幽默的话语,更增添车内明热闹气氛。从南京到滁州琅琊山的路途并不远,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便到达琅琊山下。下车后,导游阿姨领着我们走过古朴的山门牌时,我看见“琅琊山”三个大字苍劲而飘逸,从导游阿姨嘴中得知,这三个字和醉翁亭三个字,都是大文豪苏轼爷爷的真迹,这字真漂亮,苏爷爷不仅写了一手好文章,也写得一手好字。我们沿看蜿蜒的石板路走着,路两旁是挺拔的参天大树,一棵棵大树像一位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守护着浓荫苍翠的琅琊山,这些大树像披了件绿色大衣,一片连着一片的绿,仿佛把四周的空气都给染绿似的。走了没一会儿,我终于看到了向往己久的醉翁亭。醉翁亭占地1000平方米,整个亭子像一只即将腾飞的白鹤,亭子依山傍水,亭台小巧别致,清澈的溪水声,树上乌儿的鸣叫声,给醉翁亭一种幽静的韵味。导游阿姨告泝我,当年,欧阳修被朝延贬到滁州时,他特别喜爱琅琊山的灵气。经常在办完公务后,他便到山上来游玩。一天,欧阳修和一位和尚下棋,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他和老尚以及在旁边观看下棋的人,被这场大雨浇成落汤鸡。于是,有人提议在这里兴修一个亭子,这样即可以避雨,也前来该处游玩的人提供休息的场所。不久,当地人在便在山上建了一座亭子,亭子建好后,取个什么好名字让当地人犯了难。一天,欧阳修喝醉洒后来到这里,他醉熏熏地望着亭子沉思一会后,为这座亭子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他那篇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我站在亭子西侧的宝宋斋,望着室内两块石碑上,镌刻的《醉翁亭记》全文。此时,我心中有种想喝酒的冲动,想知道当初欧爷爷是如何在醉酒下,写出这篇传世之作的。回家路上,琅琊山上古树,小桥,溪水,亭阁和寺庙等,构成了一幅醉翁亭的山水画卷,留在我的记忆里。五年级:肖泽青800字 五年级 写景
-
雨中游醉翁亭周日上午,我和爷爷奶奶去滁州琅琊山了。那天天气还好,天空中稀稀拉拉的飘着毛毛小雨,既不冷也不热,爽极了。我们走进琅琊山大门,来到醉翁亭,只见亭子的屋檐上写着“醉翁亭”三个字,在旁边的墙上写有著名散文家、诗人欧阳修的介绍。在介绍的最后几行中,我终于发现了欧阳修最有名气的代表作--《醉翁亭记》,这使我顿时眼睛一亮,我想这附近一定有卖此书的,我要留心一下,一定要将《醉翁亭记》买回去好好看看。一会儿,我们又进了一间屋子,那里有两个雕像,其中一个便是欧阳修。根据我的猜测,那位手捧着书、乐呵呵的老者应该就是他了!往前走,可以看见面前有花有草,还有碧绿的大树。在密密麻麻的草棵旁,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再往前走,地上的绿色已逐渐消失,映入眼帘的是铺满青砖的地板,那地板大概因年代久远的缘故,变得很疏松了。后来,我们来到一个小商店,那里的小玩意儿挺多的,有水壶、对头小猪、魔方等,我从中挑了一本《醉翁亭记》。350字 小学 写景
-
烟雨醉翁亭--何为写景作文:烟雨醉翁亭--何为幼时背诵欧阳修名篇《醉翁亭记》,辄为之神往。那四百来字的文章用了二十一个“也”字,那统率全文首句“环滁皆山也”的非凡笔力,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为生活语言中的常用典故,在在都使人心折。去秋我应邀首次到滁州,终于领略了一番文中历历如绘的琅琊山胜景,觉得这一片名山名水早被欧阳修写完,不知该从何处落笔。想不到今年十月我又有滁州之行,以醉翁亭命名的首届散文节就在那里举行。不同于上次秋阳明丽,这次是秋雨连绵。同行的市委宣传部长举伞笑着说,《醉翁亭记》写尽琅琊山的四季景观,以及山间晨昏晦明的变化,惟独没有着笔于雨景。这一"点评"使我憬然有所悟。那天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下车步行。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时或可见古栈道的车撤,使人想像遥远的岁月。行经一座绿苔斑斑的古老石桥,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有一组苏州园林格局的建筑紧靠崖壁下,这就是传誉古今的醉翁亭所在地。醉翁亭在宋朝初建时,其实不过是一座孤立的山亭。史载九百多年前,欧阳修被贬滴到滁州任太守,为琅琊山的秀丽景色所迷醉,在职约两年三个月时间,感怀时世,寄情山水,常登此山饮酒赋诗。琅琊古刹住持增智仙同情欧阳修的境遇,尤钦佩他的文才,特在山腰佳胜处修筑一亭,以供太守歇脚饮酒。欧阳修时年仅四十,“自号曰醉翁”,即以此亭名为醉翁亭,其传世之作《醉翁亭记》盖出于此。雨中走向醉翁亭,恍如进入古文中的空灵境界,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幻异感。过了古桥,骤闻水声大作。原来连日多雨,山溪水势湍急,水花银亮飞溅。小溪流绕过一方形石池,池水清澈澄明,此即欧文中所说的“酿泉”。掬水试饮,清甜无比。不知道这立有碑刻的“酿泉”是否即太守酿酒之泉。将近千年以来,沧海桑田,历经变迁,最早的醉翁亭只能存于欧文之中了。然而,山水犹在,古迹犹在,醉意犹在。人们是不愿《醉翁亭记》中抒情述怀的诗画美景在人间消失的。想必是为了满足远道而来访古寻幽者的愿望,现在的醉翁亭发展为“九院七亭”,又称“醉翁九景”,都是历代根据欧文中的某些意境拓展兴建的,远非囊时"太守与客来饮于此"的山野孤亭可比。例如门楣上题着"山水之间"和"有亭翼然"这一类小院,其名皆取自欧文。这组建筑中,多半又以"醉"与"醒"为主体,后者如“醒园”和“解醒阁”,似乎欧阳修常常喝得烂醉如泥,非醒酒不可。其实未必如此,这位太守自己说得很明白:“饮少辄醉”,“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我看都是一种姿态。他的本意"在乎山水之间也",即使带有一点醉眼朦胧中看人生世相的意味,实际上也是十分清醒的。今之醉翁亭位于正门的东院,是一座典雅的飞檐亭阁。亭侧的巨石上刻着篆书的“醉翁亭”三个大字,碑石斜卧,宛然似呈醉态。斜风细雨,在亭内亭外徘徊良久。旋即到亭后的“二贤堂”。这“二贤”有几种说法,一种较为可信的说法是指欧阳修和苏东坡。这里有一座新塑的欧阳修高大立像。屋外漫步时,忽然觉得,有些古迹还是"虚"一些,回旋的余地大一些,更能激发思古之幽情,归根结底这也是爱国主义的感情,我如是想。从“二贤堂”向西至“宝宋斋”,进入明建砖木结构的狭小平屋。屋内有两块青石古碑,嵌于墙垣之间,高逾六尺,宽约三尺。两碑正反面刻着苏东坡手书的《醉翁亭记》全文,每字足有三寸见方。"欧文苏字",勒石为碑,稀世珍宝,何等名贵!然而在那灾难的十年间,竟有愚昧狂暴之徒以水泥涂抹古碑上,铁笔银钩,几不可辨。这两块巨型碑石,既是历史文明的见证,又是野蛮年代留下的印证。游人驻足而观,无不为之长叹。虽然近年来另建六角形仿古“碑亭”一座,将“宝宋斋”中的古碑加工拓印后另立碑石于此,然较之原件逊色多矣,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了。首届“醉翁亭散文节”开幕式的会场,设在碑亭后侧的解醒阁内。解醒阁是仿明代建筑,与醉翁亭各处一端,一醉一醒,遥相呼应。是日也,来自南北各地的散文同行们济济一堂,大有为散文事业扬眉吐气之概,是一次难得的盛会。有几位老朋友未能如期赴会,未免遗憾。会上相继发言时,我只管眺望廊檐外的美景。琅琊山的层林幽谷,浓淡深浅多层次的绿色,在烟雨迷离中化为漫天绿雾,令人目迷神驰,酩酊欲醉。忽发奇想,这次冒雨游醉翁亭,上溯近千年,当人们追踪当年欧阳修在琅琊山与民同乐的游迹,岂不是介乎时醉时醒或半醉半醒之间,才能约略领悟其中的况味么?醉翁亭院墙外,迎面一片森森然的参天古木,树冠巨大如华盖,俯临着奔流不歇的山溪。据植物学家鉴定,这片榆树迄今只见于琅琊山上,人称“琅琊树”或“醉翁树”。我以其树名寓有纪念意义,随手采撷一片带回来。何为(1922—)浙江定海人,散文家、剧作家。有散文集《青戈江》、《织锦集》、《小姑窗集》、《何为散文选》、《北海道之旅》等.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
丰碑冰天雪地急行军,寒衣何在问英雄。军礼壮祭不朽魂,晶莹丰碑万代颂!50字 六年级 写景
-
亭亭复亭亭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眼前飘过一群身着青色百褶罗裙、腰间系着一根金丝线绣成的束腰、穿一双明艳粉红绣鞋的女子。她们低头间有着含羞;抬间间有着风情。安静时如幽兰之姿、有一种超然尘世的神情,她们幽静的与木桥相依伴;舞动时如鸿羽飘旋、明眸顾盼的神情,曼妙风情点亮碧水蓝天。空气中到处流淌着她们的清香,说不出的赏心悦目。她们是谁?是人间不食烟火的女子吗?是尘缘未了、情爱未断、落入凡尘的仙女吗?世间会有美丽娴静、清丽超俗的女子,可在她们的面容上依然还能寻到一丝世间的尘气。世间会有容貌绝色,如同仙女一样的女子,可她们倩影始终还差几分仙逸之气。世间的女子怎么能够比上她们?她们到底是谁?春天花儿喜欢绽放。桃花可以在一夜间烂漫,盛开在塘边、在斜坡、在路上甚至在你家的庭院前,大胆张扬着她的明艳、妩媚,妩媚中带着几分妖邪之气。几分妩媚、几分妖邪就吸引了诸多文人的目光,连风流英俊的才子崔护都没有逃过桃花的妖艳,结了一段桃花缘,更是误了功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也可以一夜绽放,梨花依然也可以象桃花一样开得喧闹、开得纷杂。一点、二点、三四点连不知名的小花都可以在春天开得惹人怜爱。但不是所有的花都开在春天,不是所有的花在春天都有着一张明艳、妖媚的面容。荷花在春天只会悠闲的打开她的心事,就算身边桃花再艳、梨花再美,丝毫都不会影响她的心绪。在春天她将心事慢慢发芽,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季节开放,开得飘逸、开得纤尘、开得孤傲。当春天花儿生命殆尽时,属于荷的花季就到了!夏是炎热、浮澡的,可荷花依然开得那么静谥。满眼碧绿,点点粉红、阵阵青烟,缕缕幽香。荷就这样亮相于夏日中,唤起人们的暇想。一池夏荷就是一幅中国写意花卉画:笔墨灵动、细腻传神,画风恬静淡泊,意境悠远。一池夏荷就是一曲中国丝竹民乐:池边柳树丛中的鸟鸣;池中的蛙声;徐徐清风似柔柔之手拨动青梗的声音;采莲少女坐在船间穿行荷叶间摇桨的声音;石桥上翩翩男子悠扬的笛声;偶尔有斑驳的月光拂过荷叶跳出了几个更动人的音符。一池夏荷就是一段中国汉唐古典舞:池中风姿绰约的人影、气韵流畅的风影、若实若虚的月影,引得无数众人感叹、赞许不绝。荷花凭借她的风姿自古以来得到了多少名人雅士们的青睐与赞颂,所以我一直不敢用笔墨去赞荷的风姿、颂荷的纯洁。从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到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离骚》;从汉乐府《江南曲》到南朝萧衍的《夏歌》都载入了关于荷的诗词。进入隋以后荷文化逐步进入了兴盛时期,咏荷诗词俯拾即是。众人皆知的唐朝王昌龄的《采莲曲》;千古难求的咏荷佳作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直到近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诗人们把不同时期、不同姿态、不同感悟的荷带进我们的视野。不一样的时期、不一样的环境就会开出不一样的荷,不一样的赏荷者自然就会在心中开出不一样的荷。我依然清晰的记着:江南西子湖畔的荷。我始终认为江南的荷是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或许因为江南独有的水榭楼亭、黛瓦青墙、长街曲院就让江南的荷花蕴藏了无限的心事。那怕只是一荷一叶这样的轻描淡写,依然也能把荷的风骨诠释的淋漓尽致。西子湖畔处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动人画面,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景致,在西子湖畔中到处可以捕捉。江南的一抹抹烟雨也能唤醒荷的一段段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碎成一湖青荷。江南的一抹抹烟雨就把荷的爱情系在了西子湖畔,一系就是千年。纵然一系千年,荷却愿永远沉醉在西子湖畔不愿醒来,江南的风情这一刻也就停留在了这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也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池亭亭夏荷,一池亭亭秀莲,一池亭亭西子。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
醉翁亭记山环滁州以竞秀态,琅琊深秀渐闻水声,一片碧波环绕的醉翁亭已化作乐趣的统一,已留下雨打风吹的痕迹,深深地刻下了当年醉翁的足迹。与民同乐,乐在山水,领会在心。山水相映之美,将绿水与青山环绕。树的绿是没有边缘的,仿佛在向四周扩散,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绿的气息。水的秀不在于是怎样清澈,而是倒映着天空与山的影子,这绿色与蓝色调和,勾勒出另一片天地。酿泉水在山间倾泻,弥漫着酒香的诗情在酿泉水中流淌,与水一道迎面倾泻而来。人醉在景中,仿佛是人正在水汽中弥漫。与民同乐,乐在宴酣,畅爽在酒。在溪水中捕鱼,用泉水酿酒,这是生活中最真、最醇、最清新的滋味。野味山珍,杂乱摆开,美酒前陈,游戏欢乐,没有拘束,撇开身份,这就是太守的酒宴。没有名贵的酒菜,没有拘束人的礼节,有的仅仅是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一片热闹轻松的气氛。于是,连滁州的人民都这样轻松地生活,快乐地游玩,酒气弥漫了整座城市。与民同乐,乐在其乐,以人为乐。朝暮变换之美,树林禽鸟和鸣,在这一派自然之景中,太守与游人共同欢乐。人民因视与太守同游为荣幸而快乐,而太守却以人乐而乐,将醉与乐统一,从中便得到了精神的升华,于是便练就了醉翁与民同乐的旷达。四季更迭,朝暮变换,伴随着日升日落,云归云散;花开花落,水落石出,无穷尽的变化,变化着的角度,一同演绎着无穷的乐趣,将山水之秀丽发挥到极致。500字 高一 叙事
-
雨中游醉翁亭周日上午,我和爷爷奶奶去滁州琅琊山了。那天天气还好,天空中稀稀拉拉的飘着毛毛小雨,既不冷也不热,爽极了。我们走进琅琊山大门,来到醉翁亭,只见亭子的屋檐上写着“醉翁亭”三个字,在旁边的墙上写有著名散文家、诗人欧阳修的介绍。在介绍的最后几行中,我终于发现了欧阳修最有名气的代表作--《醉翁亭记》,这使我顿时眼睛一亮,我想这附近一定有卖此书的,我要留心一下,一定要将《醉翁亭记》买回去好好看看。一会儿,我们又进了一间屋子,那里有两个雕像,其中一个便是欧阳修。根据我的猜测,那位手捧着书、乐呵呵的老者应该就是他了!往前走,可以看见面前有花有草,还有碧绿的大树。在密密麻麻的草棵旁,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再往前走,地上的绿色已逐渐消失,映入眼帘的是铺满青砖的地板,那地板大概因年代久远的缘故,变得很疏松了。后来,我们来到一个小商店,那里的小玩意儿挺多的,有水壶、对头小猪、魔方等,我从中挑了一本《醉翁亭记》。点评: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500字 三年级 写景
-
《醉翁亭记》读书笔记一篇《醉翁亭记》不仅有林壑山泉清秀之美,人间四季各具特色之美,还有欧阳太守与游人共游之乐,欧阳公心性之明净豁达,尽显纸端。在我的记忆里,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历史上知名的政治家,但在今天他不仅诗词出众,散文亦是一绝,《醉翁亭记》尽显一代儒宗风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只需一句,便让人想到一个腰间别着一壶以山泉为酿的酒,放逐在山水之间,以山水为乐的似醉非醉的老翁。“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时出者”寥寥数字,便将山中四时之景勾勒出来,可见欧阳公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与了解程度。欧阳公在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难得真正以山水为伴,更难得的是他亦能够与民同乐,“伛偻提携”共同游玩,以山泉所酿之酒为饮,以山中果蔬野味为食,不拘格式“杂然而前阵者”,人们一起玩射覆,下棋“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在这里人们都轻松快活,忘了尊卑等级,好一幅其乐融融的与民同乐的画面。在这里民风纯朴,没有人问太守来这之前的功名过往,他自己也不再去想,还自嘲道“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就这样一位老人,以山水为乐,不问过往,仙风道骨。这里的醉翁已尝过人生百味,阅尽人间悲欢,也早己打开了心胸,举杯畅饮,不再拘泥于狭隘的功利,从容快活。500字 六年级
-
丰碑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座丰碑。他们往往是我们最崇拜的人,是我们的榜样。我心中的丰碑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红军在草地艰难地前行着,饥饿和劳累就像瘟疫一样在部队里散播着,草地上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人们都无精打采,低着头,自己走自己的,谁也不看着谁。走着走着,一位小红军战士因饥饿而晕倒在地上,可是没有人察觉。一位老战士发现了他,疯狂地摇着小红军战士。因为他知道,在这里停下就意味着死亡。当大部队走了很远的时候,这位小红军战士才清醒了过来。老战士给了他一点食物,并关怀说:“你饿坏了吧!”这位小红军战士什么也没说,拿起食物就吃了起来。小红军吃完了食物,他们就开始寻找大部队,随身只有一些青稞面,粮食十分稀少。路上,老战士不小心陷入了沼泽里,他把身上的粮食都给了小红军,让他先去找大部队,再回来救他。于是他一直不停地寻找着。终于,他找到了大部队,并原路返回去找那位老战士。当找到老战士时,他已经牺牲了,脸上全是泥土,但嘴角上还有一丝微笑。老战士伫立在沼泽里,身体如同一座丰碑。小战士热泪盈眶,久久地守在老战士身旁。漫漫长征途中,再也不会有这位老红军的身影了。丰碑一样的他仿佛在告诉着我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支部队,那还会属于谁呢?500字 五年级
-
《丰碑》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篇叫《丰碑》的文章,读完后,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对军需处长的敬佩之情。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群红军在云中山艰难的前进。忽然警卫员发现前面一位老战士冻僵了,将军就连忙叫军需处长来派御寒衣服,这时有人告诉将军这位就是军需处长。将军顿时呆住了,眼睛湿润了。最后给这位舍己为人的老战士敬上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不禁对这位军需处长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敬佩之情。他的牺牲是可歌可泣的。他的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正像他一样的红军战士,红军长征才取的伟大胜利!他本来可以根据职位给自己一些厚的衣服,但他把所有的衣服都发给了战友们。这是一位不为自己着想,而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处处为别人着想。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想起了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这些人处处先为自己着想,很少理会别人的感受。但是,更多的人是处处为别人着想,像老战士一样舍己为人的人:前段时间,武汉大学的十多名大学生,为了救三个掉下长江的小孩,结果,有三名大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不是一群舍己为人的人吗?那些舍己为人的人,永远鼓舞着我,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也是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50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