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1200字以上

营养

1200字以上 初三

这个世界上已有太多的故事,每天也在发生各种离奇古怪的事儿,但真正有营养的事儿,不多。

有的事儿,说了白说没意思。

有的事儿,根本不能说不让说。

有的事儿,不改改没人听。

有的事儿,不改改不敢听。

许多人在意的,是他们“看”到的真相是否有趣来作为生存和生活的调剂,是否有营养,谁会真正关心和在意呢?

譬如所谓寒暑假作业。学校和老师布置作业很热情,但到批阅的时候,要么干脆不看,要么就让几个班干部代替他们检查一下完成情况。本来嘛,一个班五十人两班上百人,每人交上来那么一大摞东西,都逐字逐篇认真批阅的话,光这个就不知要改到猴年马月,遑论新的更多更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了。学霸们根本不需要依靠这种作业来巩固知识,不爱学习的人也很难靠这种作业进步。你能保证作业不是抄的?不是为了应付而乱写的?……除了徒增彼此的过多负担,这样的作业真的有多少营养呢?还不如让学生好好利用假期,多参与些与单纯书面作业无关的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来培养、增长、拓展、丰富其它方面的能力,也更利于全面发展。或许它的目的在于学生自己完成的过程而不在于老师批改的结果吧。

学习和教育一样。强扭的瓜,瓜和蔓,都别扭,都憋屈。

社会的时事新闻有时反而可能更有营养,可以让你真正及时了解到人性的善良抑或是丑恶、丰富与复杂。

人们总是喜欢英雄,也崇敬英雄,因为英雄会做大部分人不敢做的事儿。

但除了风华正茂意气方遒的同学少年,很少有成年人会再喊自己想做英雄了,因为做英雄意味着奉献和牺牲,甚至要与歹徒同归于尽。

人们歌颂过他们一番后,又有谁会真正记得他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实际上平头百姓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没人说他们个不是。英雄难做,小人好当。我们更应该击掌鼓赞英雄,而不是自我代入为小人寻求开脱。不是我做不了英雄,所以小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从来不是的。人性有丑陋浅鄙自私的一面,很多人在对待那些看似不公之事时,仿佛事不关己,除了看热闹,无非就是:

冷漠,冷漠,和冷漠。

人的善良,往往只是站在自己角度的感性。想要感动别人,就先感动自己,好人之间才相互感动,人就是这种感性且复杂的存在。

小时候,怕鬼,据说他们面目可憎。

长大后,怕人,哪怕他们衣冠楚楚。

可能是我见得多了些想得多了些,在我的世界里,有很多聪明人曾被扣上过“激进”的帽子,他们如此卓越,超越于时代却遭到鄙夷,有的被称为异教徒、疯子、白痴,乃至被杀害。“愿吾生儿愚且鲁,平平安安到公卿。”愚蠢的人,经常会赢的。真正的愚妄者、甘于与其为伍的懦夫、以及别有用心的组织者,往往出于维护自身狭隘的既得利益,结成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处死过民族英雄,烧死过伟大的科学家,逮捕过在学校教授进化论的老师,甚至作为代办和奸贼试图摧毁本民族的文化,以至于数千年礼乐诗典丧失殆尽,成为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绊脚石、敌人和笑柄。

《道德经》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又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梦想,总是丰满的。

而现实,谈不上多骨感。

一时一人的鸡血,注定是有限的。

有时候,能呼吸,能听见声音,能坐在这里磨磨洋工,读读书汲取营养,打发一下有味无味的光阴。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岁月静好吧。

营养

900字 初三

人的一生是在学习与成长中度过的,不论是身体或是精神的成长,我们都需要汲取营养。

小时候,我很挑食,只喜欢吃油炸类食品,其他的常常被我拒之口外,不论大人们如何劝说我都不吃。奶奶每天都端着我一动未动的饭碗,看着在院子里吃着炸地瓜皮的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摇头:“这,哎……老吃这些没营养的东西,将来怎么长的高啊?”

后来有一天,我从未谋面的姑妈回来了,在我眼中她就如童话里的仙女、动画片里的美羊羊。奶奶见我很喜欢姑妈,便对我说:“乖乖,你要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你才能长成你姑妈那样好看。”“对呀对呀!”姑妈在一旁也笑眯眯地说。我顿时心动了,虽然还是有点挑食,但不会像之前那样冥顽不化了。

在奶奶的监督下,我吃了许多营养丰富的食物,虽然它们并没有让我长得像姑妈一样好看,但它们确实让我长高了,长壮了,提高了我的免疫力,不会再频繁的生病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人的成长不仅仅需要身体上的营养,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上的养料。

记得稍长大点后,妈妈开始教我读书,《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代替漫画,成了我的枕边书。

我天性好动,起初母亲教我背古诗时,我左边抱着布偶,右手剥着糖,还总要东看看西瞅瞅。母亲纠正我几次都没见我改,她生气了,用书指着我,恨铁不成钢地训斥道:“你这孩子咋这样!”我有点被吓到了,呆坐在那里,右手不停地转着衣角。“宝贝你想一下,你的同学,你的小伙伴,他们都会背古诗就你不会,你就知道动漫里的喜羊羊美羊羊!将来你学到这首古诗时,别人都会背就你不会,那你就得在别人玩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去背诵,只能看着别人玩……”“不行!”我听到这儿慌了,“妈妈我背古诗,我要和他们一块儿玩!”

在母亲教导下我提前背了许多古诗,在小学班主任的引导下我又利用五六年级的暑假背完了初一年的古诗和文言文,我感到自己的语文基础似乎比同龄人要好一些。在他们在看熊大熊二与光头强斗智斗勇时,我在背着“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在他们背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时,我在看可爱的小豆豆在巴学园里的有趣故事……正是这些有营养的书籍提早走进了我的世界,我才会比别人“长”得好长得快。

回首过往,我从哪些书籍中汲取过什么具体的营养已经不太记得了,读过的书就像吃过的食物,都已经忘记了,但它们给我的营养深深留在我的脑子中,镌刻在我的骨头里,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