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茶馆不遇550字

寻茶馆不遇

550字 五年级

在家中,偶尔听妈妈讲起小时候跟着外公去吴山听评书的事,我出于好奇,一个夏日的清晨,我和妈妈来到吴山,去找找当年的茶馆。

据说,这吴山上茶馆在当年颇有名气,苏东坡还到此吃过一种饼,并取名蓑衣饼,俗称酥油饼。这吴山大茶馆在儒林外史中也有说道,马二先生曾经来到这里。现实中的吴山茶馆会是什么样?

从伍公山上山,沿着石阶一直走,路边有不少茶铺,很多老年人一大早就在那里喝茶、聊天、遛鸟、打牌。“那是吴山茶馆吗?我指着一座白色的小房子,妈妈跑过去一看,并不是那个茶馆。哎,这找了半天,个个都不是,这样找何时才能找的到啊!不过,妈妈说记忆中吴山茶馆,应该在12生肖石的旁边。于是我们按着地图继续往山上走,终于找到了12生肖石。在石头边,远远望见有一座白墙黑瓦的房子,那看起来是典型的杭州老房子,这莫非就是吴山茶馆?走近一看,这房子门前的门当尚在,可是门框上的户对却不在了。墙上并没有招牌,并不像是茶馆,旁边倒是立着一块牌子,还写着开放时间,像是个游览的景点。不过妈妈说,这很有可能就是老茶馆,在妈妈的记忆中,吴山茶馆是白墙黑瓦的,里头的椅子是长板凳。但大门紧闭,也不知道是否是妈妈记忆中的那个茶馆。一路向下去,也没见到有什么茶馆之类的建筑。

远到吴山寻茶馆,寻遍吴山终不见。城市的发展带给我们很多的便利,但有些东西只能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那缕草药香

750字 六年级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杭州,“老”的东西很多。一提到杭州的“老”,年代悠久的中医院——胡庆余堂,必定是其中之一。

胡庆余堂是“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的。据说,是因胡母患病却买了霉变的药,胡雪岩一气之下便决定自己创办药号。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成为江南药王。

踏入河坊街,一面雪白的墙上写着硕大的“胡慶餘堂國藥號”。这些浓黑的中国字,散发着古朴的味道。转进小巷,一个古代建筑的门前竖着一块石板,上面刻着“胡慶餘堂”四个大字。踏进门,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墙是富有中国味儿的紫檀木颜色,同色的窗户上面雕刻着古代传统的花纹。灯也是紫檀木色的,在镂空的灯架上蒙纸,纸上面画着花朵、草等中国画,白色的灯光从画里透出,别有一番味道。

转过了几个房门,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大房间,草药的味道扑鼻而来。很多人在那里忙碌着,原来是抓药的中药铺。里面没有空调,但却不觉得热,原来房间里放了几块巨大的冰,这应该是中国古代的降温方法吧!药铺里有一个很大的药柜,上面有许多抽屉,每个抽屉上都贴了这种草药的名称以及作用。柜台里面几个穿着白大卦的工作人员正在配药。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一杆秤——就是一根绳子吊着一个有些浅的铁盘那样古老的秤。只见他们拿过一张配方,扫了一眼,略加思索,转身走到药柜前,熟练地拉开对应的抽屉,抓出一大把草药放到秤的盘子里,称好。大桌子上摆着一排碗,只见他们抓起一小把草药放进一个碗,再抓一小把放入另一个碗……把这些草药平均分好放入碗后,又去称下一味药。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一把抓”?看他们抓药、分药那利索劲儿,我想没有几年功力是做不到的。

沿着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的台阶拾级而上,右面墙上的扁鹊、华佗、孙思邈等古代名医向路过的人“诉说”着中药历史的久远。是的,这就是胡庆余堂,它古朴中隐现着些许神秘,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丰富独特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