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多几个张艺谋1200字以上

中国应该多几个张艺谋

0
0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众所周知,张艺谋是中国争论最多的导演。几乎他每拍一部戏都会引来骂声一片,以至于媒体中有拿“骂不到的张艺谋”头版头条。张艺谋的出现,是在谢晋电影时代结束的。过去的中国电影可以说都是参杂着太多的权利意志的。而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则突破了谢晋模式,按照制作人的愿来编导。因中国电影首次在西方A级电影节获奖,当时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还为《红高粱》举行了庆功会,很多人都说张艺谋为国争光,为国产电影开了个好头,但《红高粱》之后却遭受了一系列的攻击和辱骂。影评人、文艺评论者的嘴堵都堵不住你说一句这里不好他说句那里不行。这就好比去餐馆吃饭,自己本没胃口,却专要挑剔,说这个菜放多了盐,那个菜太辣了,容易上火。似乎这菜成了他们之间唯一可以争论的话题,成了他们之间好高骛远的装饰品,到头来,不仅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电影人也受到了莫大的打击。如果说这些人批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人,那便是中国电影的悲哀了。在我看来,这些人无疑是觉得没趣时可以随便拿一部电影来玩味一下,一直能在媒体上透透气。好像是闭关修炼成功的仙人要出山了。假若是今天看见看见谁批的电影怎么怎么不好,他却认为这个人的批评观点没到恰处,总想展示以下自己“独到的见解”,明天有在某某报纸上拿这部电影开刀了。

张艺谋的作品,大都是以反映中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说实话,我很佩服他这个人,他确实是一个骂不到的战士。《活着》可以说是张艺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了,可惜在国内被禁。这是一部题材厚重的作品,而他却能够举重若轻地拍出来,真是难能可贵。张艺谋说《一个都不能少》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退出了戛纳电影节,这是西方人以一种政治化的眼光来解读中国电影。但现在中国文化已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最好的佐证。《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揭露中国河岸一面的作品。当时还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多项奖,无可置疑,国内优势骂声一片,这对于张艺谋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一些自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的人又扯着嗓子大喊大叫,在那一刻他们心里是最痛快的,因为这一刻他们能凭着自己的特殊身份来为自己涂脂抹粉。就像是久逢甘霖一样的要喝水,抓住了猎物就不会轻易放手了。殊不知,原来斯文的知识分子也会有峥嵘的一面。也许一些人会跟着他们的思想走,认为这些人是“正真的勇敢的武士”。

《活着》让张艺谋这个大师级的导演在大众心里站稳了脚,他的电影也在西方的国际电影节上屡屡获奖,国外是对他的一致好评,而国内却把他当靶子打。甚至有人说他是用中国阴暗的一面来取悦西方人。如果国内某部电影在国外的了某个奖,我们中国人就认为一定是西方人搞了什么鬼。反倒是我们中国人太敏感太警惕了,这根本上就是对中国电影的一种否定。北京奥运会张艺谋一直在以一种文艺表演的形式,将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展现给世界看,这本无可挑剔,但一些有话语权的人,先不管说的对不对,先磨磨嘴皮子再说。

中国的电影制度是成功的——多了这么一批人。与其说是在“批林批孔”,还不如说是在革故鼎新。也可以说是失败的——评论者和知识分子没有倾尽全力,也许,他们认识到你一句我一句是徒劳的了,如果在胡搅蛮缠,恐怕只能狼狈地退回来了。

我想中国多几个张艺谋是好的,一个是能够排除一些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反映中国社会现状的电影。二是能够不让那些文艺评论者不丢饭碗。

江西宜春高安市高安中学星星雨文学社高三:袁朝

中国式亲情

150字 初三 记叙文

自打出生,

父母就交给你一项使命,

光宗耀祖,

做人上之人.

于是,

你开始习惯做一件事,

门门考满分,

让父母高兴.

可怎奈资质不行,

天赋平平,

虽时时尽力,

但父母的老脸仍是常常由晴阴.

几何时,

父母习惯了攀比,

拿你比优等生,

拿你比

天才,

拿你比邻家小明.

可往往一脸失落,

因为你怎是个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你无奈,

你委屈,

你抗争,

螃蟹的孩子怎能竖行

于是,

一家三口便在较量中,

演绎着

中国式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