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抛弃的天籁之声1000字

被抛弃的天籁之声

1000字 初一 散文

《华盛顿邮报》做了一个有趣的社会实践。大音乐家约夏·贝尔扮成街头艺人在地铁站演奏了45分钟巴赫名曲,只有7人驻足听,共收到32美元。10分钟后,一位3岁男孩停了下来,却被他妈妈硬拉着离开,男孩只好不停地回头看。而两天前约夏·贝尔在波士顿大剧院演出,演奏曲目相同,平均票价200美元,座无虚席。

华盛顿这个小地铁站或许会永远记得这一天。约夏·贝尔在这里遭遇了失败。他的音乐在金碧辉煌的剧院里扮演着璀璨的琉璃,而在这儿却被当作尘埃丢弃在喧嚣的人群。

被抛弃的或许不是那天籁之声,而是一个社会对纯粹的美感的追逐,是追风逐流附庸风雅的气氛太过浓重,以至于夜空的星辰也比不了大礼堂的艺术灯光。

人们爱的或许不是音乐本身,不然何以解释同一个演奏者同样的音乐却因地点不同而效果却有天壤之别?这个“地点”或许别有深意。人们看重的是一种外在的装饰,一种身份尊贵与排场讲究的享受,“天才音乐家+最名贵的小提琴=最好的音乐”,这样一个等式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早已根深蒂固。人们追逐的是一种风潮,一种夸耀——“我曾听过某某大师的作品”。

大概人们逐渐明白一味崇尚权力、金钱与物质只会遭人不屑,便也开始追寻“精神升级”来标榜自己生活的高雅。但空洞的心怎能理解音乐的精髓,阵阵作响的或许是金钱的撞击与虚荣心的膨胀。就像不懂美术,偏要挂几幅名画;不爱读书,偏要装修一个漂亮的书房。似乎高贵的艺术和世俗的人都同样需要一件美丽的外衣。

地铁站行人的反应已然告诉我们,能够欣赏洗尽铅华之美的人越来越少。或者也可说,高雅的音乐也高处不胜寒。这不是美国独有的现象,五湖四海都被这样的思想逆流冲击。中国又何尝不是?在社会一片浮躁中,人们在忙碌中昏头转向,常常是被人群簇拥着从一个地方跑向另一个地方,很难清醒地做出自己需要什么的抉择和判断。人们对LV等名牌的追逐,有多少是为了它独特的设计与工艺?多半只是将它作为财富的象征罢了。对高端事物的追求早已成为一种显摆。人们争着去抢购各式各样的票券,以赶赴一场音乐盛会或去听一场名人讲座,继而自傲自炫,却无力给灵魂供足食粮和有效的吸收器。这是社会对时间的荒废与对崇拜的盲目,其实天籁之声有时就在我们身边。

但仍然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一群正在长大的孩子,带着清澈的目光、干净的听觉在感受这个世界,他们要将社会抛弃的天籁之声拾起,给这一座座钢筋水泥塑造的城市,这一座座冷漠空洞的城市,一片鸟语花香。而那些阻挡他们的手是何其残忍愚昧,硬生生地去折断一个社会的希望。我们真正该做的是保护这一颗颗尚未被世俗染指的心,让孩子的心灵回到原点,去看一看这片生活的世界,就会发现美在质朴和自然。

让我们去聆听生活中的天籁之声,不要让急促的脚步带走对美的追求。

给女孩写信

150字 六年级 散文

给女孩写信,不是一件普通的事

假如你那起一只五彩的笔

你会发现它是多么的美好

那起那只五彩的笔

在纸上写的密密麻麻

男孩子的心事

男孩子的心声

男孩子的祝福

全都在纸上一个个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男孩子纯洁的心灵

男孩子无尽的欢乐

男孩子的困惑

就象一个个音符,为我们带来美妙的乐曲

写信不是为了什么

而是让我们的友谊

地久天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