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与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传说中每到过年都要放爆竹来驱赶年兽,逐渐地,放鞭炮成为了我们过年的传统习俗。
“嘭!”记得之前的城里乡下、家家户户,一到过年就会放鞭炮庆佳节。“啪!”一朵朵“鲜花”在空中绽放,一缕缕“彩丝”洒向大地;“噼里啪啦!”,长串的红鞭炮点燃了,户外屋内都热闹起来、欢腾起来。
是啊!放鞭炮一直是我们过年的习俗,更为新春增添了喜庆、热闹。但是,正因为爆竹,身边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鞭炮受伤的事故屡见不鲜;环卫工人还得花不少的时间清理鞭炮的纸屑……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双禁没有了鞭炮声,虽然少了些许热闹,但多了些宁静、和谐,那浓郁的火药味不见了,空气也变得清新了些。虽说没有了鞭炮声的喧染,可人们过春节的兴致不曾减退,张灯节彩气氛不曾冷却,春联、“福”字一样不少,团圆饭照样丰盛美味,联欢会节目比往年更加精彩,正月拜年来来往往热情依旧……没有了鞭炮声的春节,照样有声有色、喜气洋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却逐渐恶化。森林少了,荒漠多了;人口增加了,资源减少了。过年的热闹固然重要,但我们的环境难道不重要吗?
听,少了鞭炮声,鸟儿多了份欢快,小区多了份宁静、多了份和谐;看,少了万彩烟花,天空多了抹蓝色,多了份美丽;闻,少了刺鼻的硝烟,多了份鲜花的清香,泥土的芬芳,空气中多了份纯净而自然的味道。感,少了烟花、少了嘈杂,出门不用担心爆竹的干扰、睡觉不用担心半夜惊魂。
烦杂的爆竹声不再有,浓浓的年味依旧留存。
读《天上的阳光》有感
《天上的阳光》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篇感人的文章,它给我带来的感动,远远比这本书还多得多。
一名叫李楠的初中生被一栋废弃的大楼吸引住了,他沿着没有扶手的楼梯,爬上了十八楼。在宽阔的阳台上,他遇到了一名叫满月的女孩,她得了癌症,化疗使她的头发掉光了。她和李楠很谈得来,李楠答应要带她上顶楼玩。第二天,李楠来到那儿,看见满月在画画,至于画什么,满月要等画好了才告诉他。他们去了楼顶,满月告诉李楠,她不想因自己的病使家里更加困难……李楠叫她一定好好活下去,钱他来想办法。当李楠筹了一些钱去找满月时,早已人去楼空。满月留下一幅画,画的是他们在楼顶看阳光,背面是一封信。她说她又要去化疗了,如果可能的话,一个月后会回来这儿。李楠满怀希望的等,但满月始终没回来。这栋大楼就被不知情的警察拆弃了,尽管李楠拼命的阻止过。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决得有一种咸咸的液体流过嘴角。友谊,有那么大的力量。尽管故事的结局不圆满,但我还是感谢这本书的作者,他让我明白了友谊的真挚。对于满月来说,因为有了友谊,病魔不再那么可怕。因为有了友谊,就有了希望。
我们要珍惜友谊,珍惜与好友之间的那段坚强而又脆弱的感情。谨记!
相关推荐
-
年味年味新年来了,家家户户响起了烟花、炮竹的声音,飘出了美味的飘出了饭桌上诱人的香味 ,身上的新衣服闪烁这着光芒,所有人都聚在一起,过---新---年!过年又被称为过春节,一般一般会和亲人聚在一起吃一次团圆饭,大家,互相祝福,祝福你,包含着快乐、兴奋、的感情过完年就是真正的2017年了,可是有人问我,年有味道吗?然后我的回答是:当然有!有些人很疑惑,年怎么会有味道呢?难道年是香的吗?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就往下看吧。一般人们口中说的味道是指酸、甜、苦、辣,、咸等,可年未味却不是这样。年味是烟花炮竹的味道,人们以放烟花,点燃炮竹的声音,新年就变得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被声音引出来了;年味是现金和新衣裳的味道,孩子们最希望的就是收到红包,还有新衣服穿了。年味是人的味道,著名的春运,来临了以后,如果你来到飞机场或火车站,或者是汽车站,就会就会被挤得像肉饼一样扁,你闻的难道不是人的味道吗?年味是……年味你闻到了吗?350字 三年级
-
年味每当新年到来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味。有饭菜味、墨香味、烟火味……这都是一种蕴含着情意的年味。除夕,我闻啊闻,闻到了香香的饭菜味,那是年夜饭的味道。长辈们还在碰杯送祝福,我们早已开始狼吞虎咽。这些饭菜对于我来说平时都吃得到,但是在除夕和家人一起分享,感觉格外香甜。我闻啊闻,闻到了淡淡的墨香味,那是祝福的味道。我在书房里静静地写上一个大大的“福”字,恭恭敬敬地倒贴在大门上,寓意福到了,用来祝愿家人健康幸福。我仔细地闻啊闻,又闻到了浓浓的烟火味,那是快乐的味道。我和姐姐急匆匆地跑下楼,准备放鞭炮和烟花。我们找到一块空地,战战兢兢地点燃导火线,瞬间一个个美丽的烟花升上天空,在空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天空一下子被点亮了,绽放出色彩斑斓的图案,好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新年蕴含着一种浓浓的气味。小朋友,你们在新年闻到了什么气味呢?350字 三年级
-
年味年,中国传统节日,每年春节来临的时候,要在家中把东西整的干干净净,还要在大门上贴对联,窗花等等。除夕夜,妈妈单位提前放年假,带着我去商城购买礼品,去超市购买各种菜、饮料、零食,走在大街上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有人说,越长大,越没有过年的味道了。我看不然,瞧瞧街上的人们,身着新装、喜气洋洋;人人手上拿着东西,眉开眼笑,大概是走亲戚用的。风里都带着年味的香醇,使人陶醉。经过一排排的门面房,全都关上,门上都贴上了一幅幅对联,上门写着各种吉祥话,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对联。还有倒着的“福”字,寓意着福到了。期望已久的大年夜到了,夜幕悄悄降临,爸爸开车带着我和妈妈到尧化门战火烤肉店,今年小姑姑继续邀请我们一家、大姑姑一家、二姑姑一家还有爷爷奶奶,一起热热闹闹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在小姑姑的操持下,晚上六点整我们的年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的眼花缭乱。其中红烧鱼、安豆头、水芹菜是我们必吃的菜,寓意着年年有余,平平安安和路路通。今年我第一个出场,在家族里我最小,一个大表哥、二个大表姐,都大学毕业工作了,他(她)们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端起酒杯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姑姑姑爹幸福到永远,祝愿姐姐哥哥们工作顺利,发大财;他(她)们祝我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年夜饭一直吃到晚上八点钟,奶奶说:“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春节联欢晚会了,我祝大家狗年旺旺旺”。这是幸福的一年,难忘的一年,我祝大家万事如意,平平安安,我们要学会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650字 三年级
-
年味年三十儿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厨房里一大早就溢出新年的气息,原来奶奶在炸丸子。我如同一只小狗闻着香味飞奔向厨房,抓起一个刚捞起的丸子,迫不及待地吃了下去,丸子炸的金黄,冒着白气,丢进嘴里好烫呀,我忙伸手朝着嘴巴扇风,还没等把这个咽下去,又抓起盘子里的丸子。奶奶看着我,眼睛笑出一条缝。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的灯都亮了起来,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包饺子,我突发奇想,从抽屉里找来几枚新硬币,洗净了包进了饺子里,我笑着说:“谁吃到有钱的饺子,除了来年发大财以外,初一里,没有吃到的人,要无条件答应他一整天要求。”结果,初一,我给爸爸妈妈做了一天的端茶小弟。过了初一,就是去老家走亲戚互相拜年了,我最喜欢这个时环节,因为只要你说上几句吉祥的话,总能收获不菲的红包,但是最后妈妈总会把红包收走。说是帮我存起来,这么多年了,我也没收到妈妈给我的存折。我也是乐在其中,在这一天里收到大把的红包,即使它们只能在我手中停留一天。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红包。400字 三年级
-
年味过年啦,过年啦!大家都忙得满头大汗,都在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呢!走到二楼,我看见爸爸正在贴春联呢!春联上写着“吉祥如意万事顺,富贵平安百如东”。这对春联寓意着平安快乐、事事顺利。刚刚下了楼,我便看见舅舅正在放烟花和鞭炮。鞭炮点燃的那一刹那,整个院子立刻热闹起来,发出了劈里啪啦的响声。接着,烟花也被点燃了。天空瞬间绽放出了花朵,红的、绿的,美丽极了!我和哥哥们看着被点缀得五颜六色的天空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时,我突然闻到了一股香味,我小跑到厨房,原来是妈妈和外祖母正在烧饭。饭菜的香味已经弥漫到了院子里。饭菜的味道有浓有淡,一定棒极了!仅仅闻到香味,我都已经流出来口水了!很快,饭菜已经上桌了,大家有的摆板凳,有的放碗筷,都准备着要吃年夜饭了。当我走到餐桌旁便被引入眼帘的各种菜吸引了。真的是色香味俱全啊!有味道浓浓的鸡汤,有色泽红亮的红烧肉……过年真的是太开心了!350字 三年级
-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字35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字30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
年味淡了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呢?后来,想了很久,我终于想明白了,人们看重的是春节的这种氛围,团圆的氛围,热闹的氛围,好玩的氛围。大家都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吃个团圆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谈谈工作,谈谈学习,谈谈家庭,小孩子穿上崭新的衣服,去放鞭炮,点烟花,给长辈们拜年赚压岁钱。传说除夕夜有叫“年”的怪兽,许多人还会整夜不睡,这种习俗叫做守岁。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有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过年固然好,可是,春节又将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我却发现,近年来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似乎过年能让我们高兴高兴的,就只剩下穿穿新衣服,赚点压岁钱了。春节不再是令人人都欣喜若狂的节日,成了给幼年的小孩子们乐一乐,玩一玩的日子。过年领着5岁的表弟去玩,走在街上,他东瞅瞅,西看看,好像什么都是很新鲜的样子,一会儿要去买氢气球,一会儿又要去游乐场玩,还有广场许多小吃也令小家伙垂涎三尺,吵着嚷着要买这买那。玩一次旋木马能让他高兴很长时间,买一盒炮来放,能把他吓得躲在我身后不敢露面。看到广场有漂亮的花灯,拉着我的手就往广场跑,要去看花灯。叔叔给了他二十元钱零花,他激动得一蹦三尺高,喊着:“耶,爸爸给我钱了,我有钱了。我们去买好吃的!”可是,相比之下,我这个姐姐就显然成了个陪玩人士。对我来说,氢气球已经不再是我可以玩的东西,去游乐场也只是高兴一小会儿而已,广场的小吃都吃的腻了。陪着表弟去玩旋木马,看到都是一群小孩子,似乎旋木马也只是童年时代美好的梦了,去看花灯,花灯也只能图个漂亮,去放炮,放炮不过是噼里啪啦响几声罢了。至于表弟对二十元零花钱的热情,我就更是没有了,表弟才5岁,没人一次性给过比这二十块更多的零花钱了,可是对我来说,这二十元零花就很普通了。表弟喜欢的东西,对我都没有了吸引力,而对于过年来说,我也没有了从前的那股热乎劲儿。眼下也正是过年时,与以前的过年相比,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但精神文化却总是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那些年的过年更热闹,更开心一些,我们似乎更怀念以前的年味儿。以前过年时,总是盼着年关时候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贴对子贴福字,能全家人一起扫屋子,能架起年货来准备点年货,总是盼望着三十晚上能看春晚,能一晚不睡觉守岁,能放包饺子吃饺子,总是盼望着大年初一能和爸爸妈妈领压岁钱花,能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能放鞭炮放烟花。那些年,身为小孩子的我们听到鞭炮声会乱蹦乱跳,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拿着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舍不得花,最后还是都给了老爸老妈,等到别人家放完炮就跑过去,看看有没有剩余的小炮再捡回来自己放,午饭时看着桌上许多好吃的,流着口水却又舍不得吃,因为一年也难得改善这么几回伙食,生怕吃完了明天吃不上这些好吃的了,过年的时候爸妈总会领着我们一家到摄影馆照许多相片,我总是摆出各种姿势来显摆,妈妈总说我爱臭美。可是到了如今,物质生活好了,即使在平常爸妈也会给买很多漂亮的衣服,亲友也会给足够的零花钱,老虎炮要多少有多少,文娱节目天天有,好吃的随处可见,最不缺的就是食物,而家家都有数码照相机,想什么时候拍照就什么时候拍照。所以,有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就把精神文化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一道又一道,过年的氛围也少了一层又一层。过年也是一种文化,在如今这种精神文化短缺的时候,或许,追求民俗,一家人围在一个大火炉前讲讲各自的故事,参加参加各地的风俗活动,也能找到一些年的感觉……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何时能重新出现在年关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儿,那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山西省高平三中初一:孙玉琳1200字以上 初一 说明文
-
乡愁里的年味离开北京的时候,大街小巷已经飘起了浓浓的年味,火红的灯笼、阴沉的天空、萧瑟的寒风、还有车站、机场步履匆匆的归乡客,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新年即将到来的喜悦,那份藏不住的快乐,深深地感染着我。子夜时分的北京城,灯火依旧灿烂,飞往荷兰的飞机在紫荆城上空盘旋之际,想象着春节,在热带明媚的阳光下点燃爆竹,始终不如在故乡寒风里来得畅快,一种难以名状的忧伤,便紧紧地缠绕着我。年味是什么?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噔噔噔的剁饺子馅声、是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汤圆翻滚、是窗户上喜庆的大红窗花、更是孩子们明媚的欢颜……古老的传统自有力量穿越千年,无论你身在何方,都能够感受到这些与年有关的元素微妙而又清晰地凑在一起所产生出来的神奇的年味。对年味的追寻还是一个对古老传统习俗的复盘和回顾:元宵、舞狮、年画、香火,这些古老的东西有些正在悄然淡出我们的视野,但却是民族最传统宝贵的财富,每每想起都会勾起温暖而又遥远的记忆。严格地来说,我们的春天是从过年开始的,人们把对春天所有淳朴的希冀、虔诚的祝祷、热辣的激情都皈依了引领春天的这个盛大的节日—春节。一直固执地认为,年是北方的节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隆冬时节,最有韵味,也最美丽。喜庆的春联贴起来,火红的灯笼挂起来,嘹亮的鞭炮响起来,这纯正的年文化,是一种苍茫和悠远、是一种原生态的醇香、更是一种虔诚的精神图腾。我在想,只有过年这个节日才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魂魄。年味,催促着天涯游子的归家的步伐,年味,萦绕着舌尖上永恒的乡愁,年味绽放着和谐祥瑞的吉祥如意,年味更是无数人记忆里不变的美好。落笔成字的瞬间,遥远的记忆再次苏醒,浓浓的年味又一次远隔万水千山跋涉而来,涤荡心扉。想起年味,就一直混合着腊月的味道,那种味道混杂着:腊肉、雪花、鞭炮、忙碌、欣喜、期盼,还有那阴沉沉的天空、萧瑟的寒风,母亲忙碌的身影、孩子们穿新衣的喜悦,这一切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味道,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顽固地占据了你对年全部的记忆。从远古到现在,在漫长的时光中,这种混合的记忆中的味道已经成了一份难解的情怀。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说:“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记忆里对年的期盼是最幸福的。那种感觉,至今想来依然妙不可言:从二十三祭灶开始,母亲便开始了幸福而辛苦的忙碌,孩子们则在各种幸福的期盼中等待着年的到来,厨房里每天都会飘来各种的香味,开花的枣馍、动物造型的豆沙包、飘香的卤肉、丰盛的蔬菜和水果也被父亲辛苦地一一送到了厨房,或许对于过年,大人是相当的辛苦和劳累,记忆中每当到了年三十的晚上,一切准备就绪,母亲都累得直不起腰。清扫房间、粘贴对联、准备三十晚上丰盛的午餐和饺子,购买鞭炮,这些事情让大人忙碌而辛苦,却给了孩子们关于年最幸福的期盼和回忆。想来,我们谁没有儿时关于年美好的记忆?团圆饭里的欢声笑语总是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飞扬,压岁钱里的欣喜写在每个孩子的脸上。那份藏不住的快乐让年味有了一种浓的化不开的美好和甜蜜。“暖榻与新被,只待游子归。”团圆是年味中最美好而温暖的感受,收拾行囊,踏上归乡路,回家过年是我们最强烈幸福的希冀。窗外异域的阳光明媚而强烈,大海的涛声涤荡起满腹的乡愁。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触摸得到的乡愁,在键盘上静静地绽放着归乡的路。远方的家在记忆里散发着温暖的气息,年味更是有一份说不出的醇厚扑面而来。风起了又停,云开了又散。Ipnema海滨的椰树让你想起旧居墙外傲霜的寒梅,一望无际的晴空会叫你怀念过年时节连绵不断的鞭炮声。除夕夜在热带温暖的风中点燃爆竹,你总会觉得充满了遗憾。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故乡的年是越来越近了,远在异域,我知道今年的年味又增添了一种新的味道,叫乡愁。1200字以上 高三 说明文
-
初二说明文:制作年味_550字盛泽名气响当当的小吃有许多:盘龙糕、油墩、烧卖……其中,享有百年称号的只有盘龙糕。我一直好奇着盘龙糕名字的由来,更期待着有一天亲手制作并品尝。这一切都如我所愿,近日,吴江日报小记者们欢聚在盛泽小学升明校区,一起揭开了盘龙糕的神秘面纱。我们首先了解了盘龙糕的由来。原来它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盛泽以前曾遭遇了龙卷风灾害。肆虐的龙卷风不停地从盛泽的东面席卷至西面。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条神龙出现在当空。它围绕着盛泽不停地游弋。很快,神龙压制住了龙卷风。盛泽人民为了感谢神龙,做了一块糕来纪念,并取名为“盘龙糕”。知道了盘龙糕的历史故事,我更加期待制作盘龙糕了。终于,我们开始做盘龙糕了。制作盘龙糕有三种佐料:玫瑰豆沙酱、红糖粉和米粉。我觉得玫瑰豆沙酱像辣酱,那么盘龙糕会不会带有辣味呢?红糖粉像碾碎的红豆,盘龙糕应该带有红豆的味道吧?……我们一步步模仿着老师制作盘龙糕的步骤,盘龙糕终于放入了蒸箱。随着飘出的香味,盘龙糕出炉了。糯糯的、甜甜的……这就是盘龙糕的滋味。品尝着盘龙糕的味道,小伙伴们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甜蜜的笑容。如果说,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制作盘龙糕的过程,还知道了盘龙糕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对盛泽的很多历史典故知道的甚少。我希望可以多参加这类活动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自己的乡土知识。550字 初二 说明文
-
年味年味今天,我们梦想天使小队开展了寻找年味的主题活动,活动的地点是——塘栖。我们一进门就看到天空上飘扬着各种颜色的彩旗,挂着火红火红的灯笼,真是年味十足。我们边走边看,忽然,我发现有一群人拥挤在一张桌子上,我也好奇地走了过去,啊!原来有位阿姨在画糖画。只见那位阿姨先舀了一勺糖,就直接在画板上画出你想要的图案了。我买了一只小鸟图案的糖画,只见阿姨用手一挥一抖,小鸟的头和生体出来了,阿姨再加上几笔,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就产生,真神奇啊!看完了糖画,我们就去写福、剪纸和送福了。我们小队成员一字排开轮着写福和剪纸,最后大家一起给路人送福字,我一共送了九张福,还给叔叔阿姨们讲了有关过年的习俗,每年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用弹尘扫房子,干干净净的过个新年。送完了福字,广场上小朋友们还一起玩起了跳大绳、男同学们还玩起了滚铁圈、打弹珠,和抽陀螺,这些玩具我只从妈妈嘴里听说过,今天总算亲眼见到了。最后我们走过了古运河上最老的桥--七孔永济桥,来到了河的对面感受浓浓的年味,有生着老火灶打着年糕的、有包粽子的,有做云片糕的,还有塘栖的各种特产红烧羊肉、粢毛肉圆、细沙羊尾等等。街上人来人往,到处都是过年的气息。今天的活动太有意义了,让我感受了许多传统文化如滚铁圈,画糖画,送福••••••还挑战了跟陌生人讲述过年应该做些什么,让我胆子更大了,我期待着下次的小队活动。5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年味对联、春晚、团圆饭,又是新年,耳边却没有了那热闹的鞭炮声与围观小孩兴奋的尖叫声了。漫步在星光点点的夜空下,耳边安静地只剩下夜猫的叫声,心想:今年的年可真不一样啊!少了炮竹的渲染,天空显得静谧深邃,点点星光被夜小姐轻柔地洒在这幕布上,让人感到舒适与惬意。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清凉的初春风拌着些许泥土的芬香直冲鼻息。有风,树叶摇摇手,有野猫站在不远处的岩石上“喵喵”地叫。这多久没见的美好的星空啊!这多久没闻过的清新空气呀!多希望时光能够慢慢来,让我留在这恬静的夜景里。突然,眼前一抹亮红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连忙上前,那是一幅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禁放鞭炮保护环境”。我顿时明白了这寂静、清新而美好的大年初一夜到来的原因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过去喧嚣的新年,看似五彩缤纷,实则造成环境污染、雾霾严重,甚至每年在医院的急诊室里有多少人因放鞭炮受伤,又有多少火灾因此而引发。禁放鞭炮、绿色新年,保护这我们生存的地球,是现代文明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远处又传来野猫的叫声,我恍过神来,连忙向家跑去,穿过客厅那一群看电视的大人,我兴奋的倒在床上,为自己发现新的年味而快乐。妈妈推开门“你睡了吗?新年快乐!”我跳起来欢呼“新年快乐!”为新年能看到更美的景色而欢呼。打开手机,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说没有鞭炮声没了年味,我弯弯嘴角,可不这么觉得,至少我在那美好的夜景中品味到了最好的年味。550字 初一
-
年味要说年味的话,无疑最好的体现就是压岁钱了吧。每次收发红包总能得到喜悦,并不在意里面到底有多少钱,只是喜欢这种方式。有时候,长辈们还会在给红包时说上几句意味深长的话,或是孜孜不倦如同老师般的教诲,或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关心,比如说,“新的一年学习进步”“,新的一年里越过越开心”,“一定要努力啊”等等。无论是哪一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一股暖流,尽管许久未见,有些人甚至基本上不认识,却还是会说上几句话,这也是年味的作用吧。要说起包红包,那可真是有一番讲究。有些红包里包的是一张,意味着一帆风顺,两张意味着双喜临门,三张是吉祥三宝,四张代表事事顺心,六张指六六大顺,不管哪种都是长辈给予我们的祝福,不管多与少,那都是我们的幸运。大部分时候聚在亲戚家都是在期盼着突然来一个人对着自己递出一个红包再欣慰的笑笑,收到红包后自然要说声恭喜发财一类的话,这种时候这种话自然是要发自内心,说话时的表情也要出自真心。除夕之夜收了红包后要很晚才睡,不看春晚的话会很无聊,每到这个时候家里的老人都会给家中的晚辈们讲述年兽的故事,每年都是这样,却从来没一个人说什么,都只是静静的听着故事,熬夜到凌晨。又或是一个个地与家人总结自己这一年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然后下一年又该做些什么。家中的人都这么讲的话,时间自然也会过得很快。现在的年味或许越变越淡,但那份朴实的美好一直都会在心里慢慢发酵,最后变为美好的回忆。550字 初一
-
年味年味,便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味道。年味,第一当然是不能少了吃的了,记得我们家乡最具年味的食物便是猪血丸子了,一个个黑黑的像石头一样的食物,别看他样子不咋地,可它的味道确是辛勤的人民用汗水和等待做出来的,就是有点咸。它是家乡劳动人民的劳动结晶在家乡是最富有年味的食物。过年还有一种生物是必须吃的,那就是鱼了,因为它象征着年年有余,预示着来年的财运。吃的只是年味的一部分,年味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家人的陪伴,只要有了家人年无论怎么过都会是幸福的,即使去年的坏事再多只要到了家,便会忘记这些困苦因为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即使在再寒冷的冬季,人们的心也是暖暖的。家人的陪伴就是最大的年味。年味还可以表现在放鞭炮这一方面,鞭炮炸的声音越大,烟花的颜色越耀眼,来年的生活便会更加红红火火。记得前几天和全家人过年放鞭炮的场景,真是开心啊,那天早晨我和爸爸早早的起了床只为能在买鞭炮的时候不用排队,可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别人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我们便成了大龙之尾排了一个小时的队,买完鞭炮我们兴高采烈的回去了,大家都兴奋的等待着暗夜的到来,终于8个小时的煎熬我们终于等到了,到了晚上我们拿起自己早早分好的鞭炮“开战了”。战火纷飞的战场充满了开心和对来年的美好期待,“战斗”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倒下了幸福的望着夜空等待着新年的到来。年味是每家每户都会有的快乐是每家每户过年的味道,家的味道。550字 初一
-
年味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要以旧换新,目的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福星高照,幸福安康。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贴"福",放鞭炮。可别说,贴"福"还是一定的讲究呢!"福"字必须要反着贴,这就说明"福到了"过年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几十年以前,有一个吃人的怪兽。它长着一双绿色的眼睛,身体是红色的,所以人们把它叫作年。它无恶不做,每到过年时,总会到这个村来吃人,导致家破人亡。直到有一天,人们忍无可忍,开始向年扔鞭炮,年也被鞭炮声吓跑了,从此,年再也没出现过了。在此之后,放鞭炮逐渐形成过年的一种习俗。过年的讲究还多着呢!每逢除夕夜,我们都要守年岁,并且在那一天里,不管离开家有多远,工作有多忙都必须要回到家里吃团圆饭,象征着合家团圆、幸福安康。到了12点时,窗外就会响起一阵阵鞭炮声,各种各样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如同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就连平时不怎么爱凑热闹的星星也一颗颗跳出来了。红包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然,这也是最无聊的一部分。到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出去拜年。在我心里,拜年是最枯燥无味的,没有伙伴跟我一起玩乐。不过,它也有它的乐趣,在拜年过程中,我们可以收获许多红包,认识到更多的朋友,促进亲人之间的感情。所以,拜年也是过年中不可缺少的习俗。过年,是不是很有趣呢!55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