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沙锅问到底1200字以上

打破沙锅问到底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记叙文

【篇一:打破砂锅问到底】

汉语里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俗语,也是个歇后语。

我们若在写作中善用巧用,既能说明道理,又生动形象,可为文章增色。

不少人问:“打破砂锅”怎么和“问到底”联系在一起呢?这要先谈谈汉语中的歇后语。歇后语是说出前面半句话,听者已经知道后面那句话的意思了。比如,“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不说“有苦难言”也没关系,因为已由生动的比喻点明意思了。有的歇后语,前面的话同后面的话看似无关,但仔细一想,是巧妙地用了谐音,引出有趣而耐人寻味的结果,如“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因“法”、“发”同音,有奇特效果;“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因“输”、“书”同音,孔夫子搬家的事,却引出只输不赢的特别意思。

回到“打破砂锅——问到底”。因为“纹”同“问”同音,当打破砂锅时,眼见从锅边直到锅底裂开长纹,“问到底”是“纹到底”之谓也。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已经少用砂锅了,有砂锅也缺少煮菜实践,更无打破砂锅的经验,当然不解“纹到底”了。“打破砂锅”是求知的好方法,大家都有问到底的探索精神,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

【篇二:打破砂锅问到底】

读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论文,我感受很深。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下来通过三个不同人物遇到问题不放过,努力将问号变成感叹号的事例来论述这个观点,最后进行总结,指出善于独立思考,具备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能发现真理。

事例一,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水的漩涡与地球自转方向有关;事例二,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能够是紫罗兰的花瓣变红,经过多次实验,发明了酸碱试纸;事例三,奥地利医生从儿子睡觉眼球转动,经过反复观察,推出凡是睡眠者眼珠转动,表示其正在做梦的规律。

我和他们相比就差远了。我经常帮助妈妈刷碗,我也发现过放刷碗水的漩涡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后来,我放刷碗水时用手按照不同的方向搅动,放水的漩涡旋转方向不同,我得出的结论是:可能是放水时受到人的影响造成漩涡旋转方向不同,这与谢皮罗教授的结论大不相同。这就是我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得出的错误结论。还有,我玩滑动车,放开手,车要滑动一段停下来,我曾经思考它为什么会滑动又为什么会停下来呢?没有结论,我只是一闪念就放弃了,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后来看了人物传记《牛顿》才把这个问题想明白。

所有这些,让我总结出:科学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没有执着的思考,就发现不了真理。如果我们对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现象能够打破沙锅问到底,我们就能够学到很多。

【篇三: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弟弟作文】

今天,弟弟来我家玩了。这一来到不要紧,要紧的是我还得管他呢!

吃过午饭后,爸爸妈妈便各自上床睡觉了。只有我一边做作业,一边管他。

我把他抱上床,接着拿着一个洋娃娃对他说:“你喜不喜欢?”“不,我要那个大的洋娃娃。”他脱口而出。“这个拿不来。”“为设么拿不来?”他好奇的问。“那,你看这里的棉花漏出来了。”“为设么漏出来了?”他继续问道。“他缝的不好嘛!”“他为设么缝的不好?”“不知道,一直会问的?”我气汹汹地瞪着他,几岁的小毛孩不停的问我,要问就去问老师。他傻呆呆地看着我,不吭一声,生怕我在骂他。啊哈,终于制服了这小子!可是好景不长,他又开始问了。

他拿着一本书,走过来说:“姐姐,你看那步跑车。”“嗯。”我不以为然的哼了一声。但他又开始像刚才那样打破砂锅问到底。“姐姐,你说这不跑车是谁的?”“不知道。”“姐姐,你说这跑车是谁的?”他继续问答。为了防止他等会儿一直说,我就说:“是大爸爸的。”但他不是那么容易罢休,问:“这为什么在这里?”“人家画上去的嘛!”……过了一会儿,又恢复了平静。

“姐姐,我要下去?”“姐姐,这是什么?”“姐姐,我要上厕所?”……这个弟弟真爱打破砂锅问到底,你们感觉出来了吗?

【篇四:打破沙锅问到底】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兄弟哥哥只知道学不知道问,弟弟只知道问不知道学,一年后他们一点长进也没有。

学习可不能像他们兄弟俩一样,学习可是又要学又要问的。如果有疑问不说出来,似懂非懂,这样可不行。有问题不会,就要问,这样水平才能提高。千万不要跟故事中的哥哥学呀。如果只问不学也没有用,只问不学,问出来的问题别人听不懂,问了也等于白问,像故事中的弟弟一样。

我有一些同学只学不问,因为他们爱面子,我们一定要做到不耻下问,有少数同学他们又学有问,都取得了好成绩,我一定要像他们学习。有一回上数学课,我没有认真听,结果写作业时,有好多不会,我就迷迷糊糊地写过去了,后来发现有好多都错了。从此以后,我不会的问题就问,当然问前还得动脑子的。

总之我们一定要记住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句话。

【篇五:打破沙锅问到底】

读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觉得很有趣。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使我知道了文章是紧紧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至理名言,这篇文章主要举例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发现洗澡水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和奥地利医生发现睡觉的时候眼珠转与做梦有关,这些人从平常的事当中,发现了秘密,并且去钻研,最后发现了真理,这些科学家令我敬佩。

只要我们有一双明锐的眼睛,也就会发现生活的秘密。我记得我去婆婆家拜访,到了那里,我仿佛来到天堂,在那里,我可以忘记烦恼,忘记拘束,可以尽情地玩,说不开心也不行。婆婆家还养了一只小狗。有一次,我想带狗出去玩,可怎么也找不到它,于是伙同哥哥一起去找,最后在草丛中找到了它,我们悄悄地走上去,啊!他在吃草!我差点喊了出来,但是我们不露声色,趴在草丛中,观察着狗的一举一动,狗吃完草没多久,就全吐了出来,但吐出来的不再是干净的草了,而是贴了一层粘稠的白泡沫,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查阅了不会说话的老师---书,才知道了狗吃草是为了排毒。我还知道蚂蚁搬家和蜻蜓低飞都是要下雨的现象……。

其实科学并不神秘,秘密并不遥远,只要我见微知著,那么,当我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我也能发现真理。

【篇六:打破沙锅问到底】

是谁,隐居五柳树旁,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生只为寻问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原因;

是谁,一生浪迹天涯,高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生只为询问清楚为何“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又是谁,忧国忧民,仕途失意。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来懂得何时才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问这个字眼,自古以来便一直伴随着我们。王充曾经说过:“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凡事只有问才会使我们理解的更加明白,透彻。也只有问才能使我们在任何的方面更上一层楼。

不耻下问,为你更进一步提供动力。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孔圣人的才华和学问自不用多说,他还需向别人询问,更何况你我,所以,放下架子不耻下问,只有这样你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不懂便问,为今后的辉煌奠定基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父亲是迈兰的一个小农场主,拥有一个果园,家境还算比较富裕。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呱呱坠地了。爱迪生不仅不爱说话,而且还常常一个人出神。他会久久地盯着一件东西,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在心里琢磨这件东西是怎么回事。他会久久盯着天空慢慢浮动、不断变幻形状的白云,他会久久盯着雨后天际那七色弯弯的彩虹,他会久久盯着炉灶中晃动跳耀的火苗,他会久久盯着在树梢间蹦来蹦去的小鸟……有的时候,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声越来越低,闪电也越来越密;正在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们会四散奔去,赶紧跑回家;家人们也忙着关拢鸡鸭,收拾屋外的东西,关好窗户;而爱迪生这会儿却盯着划破天幕的闪电,谛听那滚滚而来的雷声,心中琢磨着: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下雨之前就会打雷、打闪呢?这雷的声音和这闪电的亮光是怎么出来的呢?正是由于爱迪生这种爱思考,爱问的性格才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由此可见,只有爱想爱问才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王维曾问过“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李煜曾问过“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杜牧也曾问过“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生活中总是会有无数个问题等待我们去寻找答案,只有虚心求学,不耻下问才会让我们突破一个有一个难关,最终到达人生的巅峰。普列汉诺夫说过“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所以,学会提问必是你通往成功的路上必不可少的一课。

有人曾说过“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朋友们,从现在起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不远的将来,你定会获得属于你自己的辉煌!

【篇七: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阵微风吹来,瞬间解开了我心中所有的结。我一拍脑门,高兴地说:“哈,打破砂锅,我终于探到底了!”

那是一节地理课,老师教我们一道题。与其说是“教”,不如说直接给我们答案,让我们背诵罢了。这是一道很难的题:地图的中心是南极圈,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没有标明度数。老师说这是一张任意旋转的地图,要我们在地图上南极圈周围辨认南美洲、太平洋、大洋洲、印度洋、非洲和大西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按照“右—东、左—西”的方法来寻找答案。看着那一个个只露出一点点的洲。我怀疑老师也不会解这道题,所以就照本宣科,直接告诉我们答案吧。

下课了。我飞一样地跑去追问老师,凭什么来判断州名。老师笑着说:“不错,有钻研精神!看见了吗,那个像辫子一样突出来的是南美洲?其它地方就留着你继续探索吧。”说完,她又神秘地笑笑看看我,走了。下课的十分钟时间很短,我忍着内隐,坐回位置。在地图上好不容易就找到了一个大洲。那么其它洲呢?难道还要靠形状辨认?不行。有些大洲露出的部分几乎一样,而且怎么辨认大洋呢?可是,为什么老师只告诉我一个大洲呢?……

上课的铃声响打断了我的思路,我感觉到自己被陷进一个神秘的黑洞里去了。原来被我视为生命的数学课,也不小心开了个小差。终于下课了,拿出那个熟悉的题目,继续钻研。老师为什么只告诉我们一个洲,难道其它洲可以推测出来?我拿出世界地图,一下子恍然大悟:南美洲的左边依次不就是太平洋、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吗?而在南极洲的圈上则是逆时针方向。这道题原来这么简单!不就是多想一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做出来了!呵呵,伟人不也是多想一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改变了一生!

那天晚上的地理作业有一题与这类似,不过是地图转了个方向,图上出现的是北极圈。班上只有几个人做了出来,我,就是其中一个!老师微笑地看着我,她知道,我仅仅用了二十分钟,就掌握了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我也高兴地着望着老师,心中默默地说:谢谢您,老师!您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常常都要多想一步、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人生道理。因为深知这个道理,魏格纳得出了大陆漂移说,裴塞可发明了日光疗法。我呢,也应当常常打破砂锅问到底,来造就我未来成功的人生。

搬木头

400字 二年级 写人

第二天清晨,小猪、小熊、小猴一起早早地来到木材基地。“哇,这么粗大的木头,怎么搬得动呢?”顽皮的小猴做着鬼脸喊了出来。这时,小熊拍拍自己的胸膛说:“我身体强壮,力气大,用肩膀扛。”说完,从地上抱起一根木头,扛到肩上,大步流星的往前走。站在一旁的小猪神秘地一笑说:“看我的!”话音未落,它用粗大有力的嘴巴,拱着一根木头,自信的往回走。然而,瘦小的猴子也不甘示弱,想抱起一根木头,但是抱不动。这时候,小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哗,哗”的河水声提醒了小猴。“有了!”小猴高兴地蹦起来了,于是,它四处寻找,很快找到了一根绳子,把木头的一头紧紧地系住,然后放进河水里。

小猴紧紧地拉住绳子的另一头,顺着河水往前走。瞧,它翘着尾巴,轻松地迈着步子,嘴里哼着曲子,一会儿工夫就赶上了筋疲力尽的熊哥哥和猪弟弟。调皮的小猴淘气地说:“河水的力气比你们大吧!”“哈哈,还是我聪明呀!”

到了森林,动物们出来迎接它们的回来,大家竖起大拇指说:“你们三个都是好样的,辛苦了!但小猴它最聪明!它借用水的浮力运木头,既省时有省力!”小猴瞧瞧大家,不好意思地笑了。

PS:这篇习作在看图说话课时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