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
喜怒哀乐煮不休,
酸甜苦辣一锅粥。
喝了这碗想那碗,
不给千万别去偷!
装病
我小时候非常调皮,常常惹得爸爸妈妈哭笑不得,不信你瞧——那天,我到亲戚家,当时正玩地高兴,可谁都不知道我已经病了。我突然感到无力,就找妈妈,妈妈一摸我头,说我发烧,感冒了。妈妈不知道有多着急。妈妈一向节俭,平时不轻易给我买零食吃,可那天妈妈一反常态,给我买了一大包零食,有山楂糕,旺旺雪饼把我馋得直流口水。由于我正发高烧,胃口不好,吃了几口就放下了。这下可好,好东西让我吃了不少,可都是在和病魔拼搏之后,胜利了才吃的。这下可把我肚子的馋虫给勾出来了。过了几天,我的病好了,东西吃完了,又想吃东西了,这回让爸爸妈妈买小食品吃,他们却不肯了。于是我发现一个规律:我一生病,爸爸妈妈心疼我,就会给我买小食品吃,等我们病好了,就得跟好吃的东西说“拜拜”了。于是,我便天天盼着自己生病,有同学得了感冒,我就故意往他们身边凑,想让他们把我传染上。可是我的身体一向很棒,想感冒却没那么容易。冥思苦想之后,我终于想出一条妙计。那天,我在马路上跑了一阵子,然后回家躺在床上,由于刚在马路上运动完,身体的自然发热,而且面色潮红,跟感冒时的样子差不了多少。妈妈见我这样,就赶紧过来摸我的头,并喊来爸爸,说:“哎呀,不好,孩子发烧了!”再加上前几天我嘴角上火起的泡,爸爸妈妈就更以为真了,连忙把我背到医院,又是拿药又是打针,忙活了好一阵子。接着妈妈又到超市给我买了好多好吃的。开始,我还装作吃不下的样子,可后来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就不管是不是在“生病”了,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爸爸妈妈好奇地看着我,显得很是不理解。
我的“生病”让爸爸妈妈很是着急,后来听说晚上给我盖了好几次被子。看着爸爸妈妈担惊受怕的样子,我心里非常内疚,我在心里暗下决心,再也不能耍这种小聪明了,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这件事过去很久了,但我一直难以忘怀,为自己的顽皮,更为爸爸妈妈那浓浓的爱!
初一:施鉴航
相似题目
-
粥面前放着一碗白粥……看着这碗平淡无奇的粥,我的心在流着恨的血……因为牙齿的不好,于是,在牙齿上安了个东西,要带半年,并且不能吃硬的东西。这对我来说其实是没什么大不了,我乐观的对医生说:“是痛吗,我可以忍。医生面无表情的看着病历本说:“痛是一定的,但你一定不能吃硬的,这对你牙齿不好” 虽然半年不可以吃硬的,但也没什么食物是硬的嘛,我快乐的想。 但,上天却跟我开了个玩笑……晚上吃母亲做的排骨汤,当吃肉的时候,不管我怎么忍痛咬肉,都无法将肉咬碎,原来医生说的硬是这个“硬”?!一瞬间肉这个词开始对我无比陌生……我愤愤的对母亲述说着我的不满。愤怒之时母亲开了句玩笑话说:“天啊!真的吗,这太棒了,我再也不用想心思弄你吃了,这样吧,你就喝粥吧,又简单,也方便!”我听了后表面在笑,但心灵在那一个词一个字得沉重打击中,终于喷出来恨的血。晚上躺在床在床上,辗转反侧一面期待母亲真的是开玩笑,一面咒骂母亲的狠心。在这种奇怪的思绪中我悄然入睡。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的醒了,我笑了,我闻到了香味,一定是母亲再做好吃的!穿好衣服走向餐厅,看着桌上的食物我傻了,桌上放着一碗白粥,旁边放着一盘肉片。 我笑了,母亲好毒啊,真给我一碗白粥不说,还放碗我最爱吃,可无法咬动的肉片气我。有意思! 我黑这脸,拿起着碗白粥仰头就喝,这是母亲来了,满脸惊恐:“你不要命了!粥这么烫!”我听了哈哈大笑到:“烫?!你跟我说烫,”我满眼泪水指着我的心脏说:“这,冷。”说完便关上房门写作业去了。 下午母亲出去有事要我自己把晚饭吃了,我看着桌上又放着一碗白粥,和一碗肉片时,气就不打一处来,我拿起放肉片就开始把肉往垃圾桶里夹,夹了两片我就夹不下去了,因为我的眼泪拦住了我的视线。两片肉片下是肉末,是用刀切的很细很细的肉末,这明显是母亲特意切的!我忙去找今天早上那盘肉片,果然两片肉片下是肉末……我这才想起来,早上粥里还埋了个荷包蛋!我就是这样误会了母亲!还那样对母亲讲话!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满满的痛恨!这时母亲回来了,她看着我小心翼翼的问:“粥……”我笑了笑道:“妈,这粥好!这切肉的刀功也好啊!”我看见母亲笑了。我的面前放着一碗白粥,一碗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粥。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900字 高三 记叙文
-
粥不知道喝粥是不是中国人特有的习惯,至少印象中喝粥的必定是中国人。国人对粥好像有什么特别的情结,一提到粥,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来:一张古老的八仙桌,一群人围坐着,每人面前一只青花大碗,碗里一碗白米粥,众人喝得津津有味。最初造词的时候,造的是喝粥,显然与吃饭区分了开来,更强调吸允的流畅感。因此一桌人喝粥时,发出西西索索的声音,与吃饭时是迥然不同的,如果一大群人喝粥,不知道是否会有种独特的韵律感。古文中讲到大户人家吃饭,往往会来一句“寂然饭毕”,不过如果哪天喝粥,想必定当不会如此,否则岂不是少了喝粥的一大乐趣。当然,粥也不一定总是用来喝的,比如妇孺皆知的范仲淹划粥的故事里,那粥似乎就不可以喝,否则难以想像稀薄的粥可以被划分开来。因此小时候总是怀疑讲这个故事的人搞错了,应该是划饭而不是粥。不过后来大些才想到可能有另一层意思,喝粥是为了表示他穷苦,并不一定真是把粥划分开来。这么说来,难免让人把喝粥和贫穷联系起来,似乎喝粥就是贫困的代名词,其实大可不必。喝粥的人并不一定是穷得没有饭吃,否则就不会有喜欢喝肉粥的皇帝。很多的时候,喝粥是作为一种调养胃口的方式,比如病人就常常喝粥,为的是易于消化。而且粥有很多种,并非一定都是简单的白米粥,同样可以花样百出。常见的有红枣粥,银耳粥,小米粥,绿豆粥等等,或者干脆把各色干果都放进去,那就是八宝粥,甚至将一年的存货都放下去一同煮了,那便成了赫赫有名的腊八粥。粥中放上十几样干果,自然可以又香又甜,难怪以前寺庙布施总要做上一大锅的腊八粥。放干果自然味道甚佳,倘若放些别的材料,也同样可口。譬如广东就有著名的皮蛋瘦肉粥,与一般粥的甜腻不同,这粥喝着嘴里只觉得清爽,别有一番独特的滋味,我猜形成如此做法,大概与南方燥热的气候有关。更妙的是,这粥的颜色很是漂亮,以白粥为底色,上面有深青色的碎皮蛋和暗红色的火腿丁,最不济也会放些午餐肉丁,味道可能稍不如火腿,颜色却显得越发的亮丽,而且常常还会有几片碎菜叶,白、红、绿相互辉映,自然可以让人食欲大增。不过说到我本人,还是最偏爱简单的白米粥,简单又爽口,实在是夏日的好食品。小时候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极多,按说记得的事儿也应该极多。可如今每次夏日晚饭后和母亲一起散步,只要说到小时候,率先想到的必然是小时候和母亲在一起喝粥的场景,仿佛特别的温馨,连我自己也奇怪,似乎童年全部的记忆都在那一碗碗可口的白米粥中沉淀着。忽然想到关于粥的一个小故事了,也是小时候听母亲讲的。据说有个厨师,煮粥特别好吃,别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有什么独到的地方,但总之他煮的粥特别香糯。后来他去参加厨艺比赛,单做粥,他照着原来的法子做了一遍,也没觉得什么不同,可粥的味道却没有原先独有的香糯了。他回去仔细一想,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平常做粥之前往往做馒头,本着节约的意思,每次做馒头多下的面粉便都撒到粥里,无意之中增加了粥的黏稠度和口感,因此显得格外好喝。比赛那天单做粥,自然体现不出独特的口感了。倘若看到这篇小文的人中,也有像我一般偏爱白米粥的,煮粥时加些面粉的方法不妨一试。中国人喝惯了的粥当中是不是也可以有些文化的韵味呢?(作者自评)『作者:灵风皱水』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
粥粥铺,位于马路边,面积不大。里面零星坐着几个人,各自吃着自己心爱的粥。不时有路人走过、张望、驻足,加入了吃粥行列。粥铺老板娘,一个普通的女人,胖胖的,卷着手袖,两手不停地工作---- 烧水、煲粥、再烧水、再煲粥……粥,很绵,软软的,夹杂着不同的粥料,有着各自不同的味道,被粥煲承着,还是那样热气腾腾。客人,或沉思,或叹息,或愉悦…… 无人打扰,也不打扰他人。静静地,吃着自己心爱的粥,品尝着粥的味道,也品尝着自己的心情。时而发出茶匙与粥煲的碰撞声,水烧开的沸腾声。……这天,我帮朋友搞电脑,直到下午5 点半才回家。路过粥铺,突然觉得很想吃一煲粥。平时,我路过粥铺,也不会有想吃粥的感觉,只会看看,便赶着回家吃饭。好象粥铺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粥铺。而今天,却突然有一股想吃粥的感觉,很强烈。凭着这股强烈的感觉,我加入了吃粥行列,要了一煲骨腩粥,在一张无人理会的桌子坐下,打量着粥铺的环境,也打量着自己的心情。粥端来了,看着腾腾热气的粥,看着升上来的蒸气,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情境:粥铺,另一间粥铺,名叫 “强记鸡粥店”,我与洁一起,在那里吃粥,共吃着一碗甜蜜的鸡粥。那天,洁穿得很秀气,红色的长袖衫,透着一股青春气息。她坐在我身旁,和我聊天……“来一煲骨腩粥”,又一个客人进来了。我放下思绪,用茶匙搞拌着,品尝着,粥很绵,很香。吃着一口,又吃一口,一口是给我吃的,另一口是给洁吃的…… 洁吃着鸡粥,微笑着,说这里的鸡粥最好吃,她有一个心愿,就是和心爱的人在这里共吃一碗鸡粥。我的心甜滋滋的……“结帐”,一个客人吃完粥出去了。我的思绪又一次被打断,看看手上的粥,已吃了一大半。我突然觉得这煲粥特别有味,那味道是我以前一直没有体会到的,粥不但香,而且甜,滋润着我双唇,而且直透心房…… 洁显得特别高兴,说了很多,我静静地听着,静静地看着,看着洁不停说话的嘴唇,看着洁精灵透气的眼睛,看着洁柔软无骨的耳朵,细细观察,细细品味。就好象一个艺术家在欣赏一个雕塑,一个画家在欣赏一幅名画,一个摄影师在欣赏一片美丽的景色,而我,在欣赏自己心爱的人……“今天生意好吗?”,一个客人在和老板娘打招呼。我收起了思绪,把剩下的粥吃完,结帐离开了粥铺。这粥铺第一次让我觉得它的可爱,它能够让人收起匆匆的行程,坐下来品味自己的感觉,与心灵作一次亲密的交谈。900字 一年级
-
粥打我记事起,顿顿早饭离不开粥。这是母亲亲自用铁锅熬出来的,不稀也不稠,香气四溢。有一次,我睡晚了。一夜睡得很沉,连闹钟都不能把我叫醒。直到突然间,一双冰凉的手捂在我脸上,伴随着母亲温柔的呼唤我的乳名的声音。我这才惊醒,一看钟,已经是六点过半了。我急了起来,母亲用那双冻得通红的手抚平了我那焦急的心。桌上早已摆上了鸡蛋、牛奶、面包……当然还有我家的保留节目——粥。我端过粥碗,狼吞虎咽吃起来。温腾腾的粥,一点儿也不烫嘴,乳白色粥浑着柔韧的米粒,不知是母亲几时起来熬的,不知是母亲花了多少心思呢!我感觉到母亲熬的粥是世界上最可口的食品了,那些鸡蛋、牛奶,都一下子黯然失色。记得三年级时我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其余食物一概吃不进,一吃就吐。唯一能够下咽的,就是母亲熬的粥。母亲为了让我变换口味,绞尽脑汁不停地换花样。今天是白粥,明天就是赤豆粥。有时还会是绿豆粥、咸粥……当我一大早四、五点钟就被惊醒,看到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心里就像吃了怪味的粥,又热又酸,眼里溢出成线的泪水,划过我的面颊,流到嘴里,好咸好咸……其实,母亲又何尝不喜欢吃粥呢!但她最喜欢爱怜地望着我吃。不管我是细嚼慢咽,还是秋风扫落叶,看到我吃粥,听到我那一声声的“好吃”,母亲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而如今,我依旧品尝着母亲为我熬出的粥,熬出的爱……550字 六年级 散文
-
粥一座古朴的建筑坐落在竹林丛中,两树桂花在风中倾吐芳香,门前的石子路已然被青苔所装饰,抬头一望,门匾上赫然写着“粥馆。”二字。我和妈妈本是去爬山,却误打误撞来到了这里,肚中早已唱起了“空城计”。于是,我们径直走了进去。推开木扉,里面整齐地摆着木桌与长条板凳,墙已微微泛黄,上面挂着一件蓑衣,窗棂上还贴着红色剪纸。一位和蔼的老爷爷从厨房间走出,“你们是第一次来吧,想喝点什么粥啊?”我抬头望了望他,两鬓花白,但眼神依旧明亮。我接过了用竹节编制的粥谱,上面写着十种粥, 名字都诗意极了,雪花粥,踏雪寻梅(红豆薏米粥),紫气东来(紫薯粥)……,我们点好了粥,便静坐在位子上等待。窗外,夹杂着青草味的山风一阵一阵涤荡着我们的肺叶,竹影交错,天光徘徊。老爷爷将粥端了上来,“你们尝尝看。”白色的瓷碗配上软糯的粥,粥上浮着些透亮的木耳,原来这就是“雪花”啊。我拿起勺子,轻轻抿了一口,粥的甜味立即在唇齿间溢了开来,包含着竹叶的清香,在我的舌尖缠绕着绵绵不尽。粥的热气丝丝缕缕的向上蒸腾,飘散。这碗粥,简直可以和一个艺术品相媲美。我又舀了一勺,放在鼻尖,嗅了嗅,那是属于大米的独特香味,淡淡的确又深深的进入我的全身,这是一种让人感到踏实与满足的香味。我尝了一口又一口,欲罢不能。粥就是水与米共同的舞曲,米在水中翻腾,水在米中升华,两者互相交织。粥是米的灵魂,是米在烈火与冰冷中凝结出的信念,所以粥才会如此香甜,令人回味。现在我们习惯了太多的山珍海味,习惯了各种用调味料烹饪出的美食,却忽略了那一碗清谈却又令人难以忘却的粥,不用任何的调味,天然去雕饰,却可以让你感受到美食的真谛,生活的清欢。650字 初三
相关推荐
-
粥一座古朴的建筑坐落在竹林丛中,两树桂花在风中倾吐芳香,门前的石子路已然被青苔所装饰,抬头一望,门匾上赫然写着“粥馆。”二字。我和妈妈本是去爬山,却误打误撞来到了这里,肚中早已唱起了“空城计”。于是,我们径直走了进去。推开木扉,里面整齐地摆着木桌与长条板凳,墙已微微泛黄,上面挂着一件蓑衣,窗棂上还贴着红色剪纸。一位和蔼的老爷爷从厨房间走出,“你们是第一次来吧,想喝点什么粥啊?”我抬头望了望他,两鬓花白,但眼神依旧明亮。我接过了用竹节编制的粥谱,上面写着十种粥,名字都诗意极了,雪花粥,踏雪寻梅(红豆薏米粥),紫气东来(紫薯粥)……,我们点好了粥,便静坐在位子上等待。窗外,夹杂着青草味的山风一阵一阵涤荡着我们的肺叶,竹影交错,天光徘徊。老爷爷将粥端了上来,“你们尝尝看。”白色的瓷碗配上软糯的粥,粥上浮着些透亮的木耳,原来这就是“雪花”啊。我拿起勺子,轻轻抿了一口,粥的甜味立即在唇齿间溢了开来,包含着竹叶的清香,在我的舌尖缠绕着绵绵不尽。粥的热气丝丝缕缕的向上蒸腾,飘散。这碗粥,简直可以和一个艺术品相媲美。我又舀了一勺,放在鼻尖,嗅了嗅,那是属于大米的独特香味,淡淡的确又深深的进入我的全身,这是一种让人感到踏实与满足的香味。我尝了一口又一口,欲罢不能。粥就是水与米共同的舞曲,米在水中翻腾,水在米中升华,两者互相交织。粥是米的灵魂,是米在烈火与冰冷中凝结出的信念,所以粥才会如此香甜,令人回味。现在我们习惯了太多的山珍海味,习惯了各种用调味料烹饪出的美食,却忽略了那一碗清谈却又令人难以忘却的粥,不用任何的调味,天然去雕饰,却可以让你感受到美食的真谛,生活的清欢。600字 初三 记叙文
-
熬粥记得那是寒假里的一天,妈妈要教我熬粥,我愉快地答应了。熬粥需要先取米。妈妈让我从米袋里舀了一小碗大米倒进锅里。我皱着眉头,撅着小嘴,担心地问:“这么点米够吃吗?”妈妈笑着说:“米多水少就会煮成米饭,而不是米粥了。”我听了恍然大悟。在熬粥之前,需要把大米淘干净。我认真地用手搓着泡了水的大米。不一会儿,水就变成了乳白色。在倒淘米水的时候,我不小心倒出了一些大米粒。妈妈赶紧让我用手拦一下。于是,我的小手就像一座大坝,拦住了许多想要逃跑的米粒。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开火熬粥了。因为从来没有用过火,我既激动又兴奋。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打开火,把锅架在火上,又拿勺子搅了搅锅底的米。这时,妈妈嘱咐我说:“先开大火煮,等粥开锅后赶快关小火。然后用小火再煮二十分钟粥就熟了。”说完就进里屋休息了。我站在灶台前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锅里的水迟迟没有动静,心想: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开锅呀?先进屋休息会儿吧。我刚坐在客厅看了五分钟电视,就听见厨房里发出水扑出锅的声音。我赶紧跑过去一看,米汤从锅里冒出来,像喷泉一样哗哗地流到灶台上,还把火给浇灭了。我冲上去焦急地伸手把锅端了下来,锅把儿烫得我大叫了一声。妈妈听到我的叫声迅速地跑到厨房,夺过锅放进水池里。她一边心疼地吹着我的手指一边说:“开大火熬粥的时候要时刻盯着,等开锅关小火了才能休息。”我惭愧地点着头,忍着手指的疼痛又重新给锅里加了些水放在火上煮。这一次,我像站岗的卫兵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锅。刚一开锅,我就把大火迅速调小。二十分钟后,我终于熬出了一锅香喷喷的大米粥。闻着香喷喷的粥,口水真流。哈哈,我嘴角上扬,露出了洁白的牙齿,那叫一个美。第一次的熬粥虽一波三折,但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同时也使我明白了:万事开头难,只要敢尝试,不怕困难,就会取得胜利的果实。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800字 初三
-
南瓜粥夏末秋至,南瓜渐熟,黄澄澄的一个个,便又让我忆起了母亲的南瓜粥。每当这时,一家子坐在屋前的空地上,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南瓜粥,面对面地谈着天。而路过的邻居闻着香气,便忍不住问母亲要上一碗捧回家吃。似乎上一次吃南瓜粥已经是好远好远的事了,但至今回味起来,那种甘香犹留于唇齿之间。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很多时候,家中只留有我一个人。母亲在纺织厂工作,每天要做到七八点才能回家,有时甚至更迟一些。母亲的本意是将我放在爷爷家中,直到她干完活之后来接我。可是我硬说不要,母亲拗不过我,也便随了我的意。母亲回来后,看到沙发上几欲昏睡的我,总是匆忙地跑向厨房,刀切声,淘米声,气鸣声……混合在一起。很快,一碗香喷喷的南瓜粥便摆放在我眼前。白白的米粥上点缀着几颗金色的南瓜粒,一口咬下去,甘甜的汁水立即流满唇齿,而我所有的睡意在那一刻全部消散。吃完南瓜粥,在母亲的故事里,枕着母亲的腿,在她轻柔地拍抚中,也就沉沉地进入了梦中。母亲不在家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在家中自己捣鼓着做南瓜粥。几次下来,总是弄得全身上下粘糊糊的、黄澄澄的。母亲回来后却也不骂我,只笑称我变成了一只脏猴子,就让我去洗个澡。“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再做南瓜粥?”一日,我终于鼓起勇气问起母亲,低下头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她的回答。“呃……”彼时的母亲正切着土豆,听着我的问题,便放下了菜刀,沉思起来,“你也不是不知道,自从你爷爷去了以后,家中的那块田也没人去打理,哪还有什么南瓜啊?”“那市场上不是有卖的嘛!”我撅起嘴不乐意了。“市场上的南瓜可以吃啊。”正欲再次拿起菜刀的母亲又放下了。那次的对话就这么结束了,但我一直无法理解母亲最后的那一句话。直至那日去舅舅家,看到舅舅指着切开两瓣的南瓜自言自语着:“怎么又是个烂心的……”那一刻,我才恍然知晓母亲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母亲的爱正如一碗热气腾腾的南瓜粥,白白的米粥上点缀着几颗金色的南瓜粒。再清淡无味的东西直至加人母爱,那便是人间美味。静夜,月上柳梢,嗅着那种独特的香味,沉沉地进入了梦乡。800字 初三 记叙文
-
作文:粥风粥风 粥的历史悠久,包罗万象让人回味,但是如今21世纪的我们似乎已经把粥渐渐地淡忘了。“今天为什么又吃面包和牛奶?”我厌烦地叫道。“等会儿还要去跳舞,吃吃算了,有什么不好!我以前哪有吃什么牛奶面包的,天天都吃白米粥。”妈妈回答。“可是……唉,其实有时候我倒蛮向往那种贫穷的生活。可是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忙碌不已,就连早饭也是匆匆忙忙解决。唯一一种既便宜又好吃的粥就只有八宝粥了。但细细品尝时,总有一种比手工粥缺少的成分,那就是天然的感觉,没有天然,就等于一个没过期的食品,虽然没坏,但已经失去了那种纯净清爽的感觉,已经没了灵魂,如果说一个人没了灵魂,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说,那种天然而又纯净的东西是吃粥人不可缺少的。回想我在广州吃的那碗鱼生粥,虽然只是几角钱一碗,但那才真算的上是人间仙品啊!温热的浓粥流人喉中,那股鱼香味却依然流在口中,虽是鱼生粥,可鱼腥味在粥中却是荡然无存,让人吃了一碗还想吃。但现在煮粥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很少了,最多也只是把剩饭粗略地加点水,烧一下,而制成稀淡的白米粥,没有细煮慢熬,自然就体会不了喝粥的感觉了。以前吃粥那是穷苦的象征,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了,可一些怀旧的老人仍然不忘熬粥喝。 记得,小时侯回老家时,奶奶每天晚上都会用小火细熬上一大锅粥,之后便安静地睡了,直到第二天一早,把粥煮烂,才能掀开锅盖,便有一股清香怡人的香味倾洒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每当闻到这股香味,我便乖乖地坐好,这时,奶奶就会端来一碗粥,虽然至今我还不知道这粥叫什么名字,但是那种人口即化的感觉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新,那是用碎皮蛋,小米和玉米等材料熬成的粥,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香而不油,浓而不腻。但更重要的就是奶奶亲手做的,这是任何美味都难以代替的,那是亲情的结晶,是爱的诠释,充满温暖,这恐怕就是八宝粥最致命的缺憾了。通常我们吃八宝粥都是打开就吃,冷冰冰的,就算有人放在微波炉里,那也只不过是科学的过滤,都缺少了一个字“情”喝粥,品世,飘飘然。只要什么话都不说,也许你会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从中领悟世间的千变万化。粥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犹如长江黄河一样滔滔不绝,如今存在着,希望以后永远都存在着,而我说的只是希望,我知道,粥这东西会慢慢地被世人所遗弃,但我希望粥的清纯的感觉能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初三作文900字 初三 叙事
-
粥_1200字现代人的食谱中,除却老一辈,年轻人们已经很少喝粥了。一问为什么了?答案可想而知。煮一小锅粥,使得其从半锅晶莹的米粒或豆子,慢慢发软,黏稠,到完全香甜的时间,倒不如用来工作、学习和挣钱。至于,早中晚三餐,恨不得顿顿泡面,或直接的去街边的快餐店,从容地点一杯清咖,陪着来一块布丁,十分钟内解决肚子的需求。或许是受了姥姥,姥爷的影响吧,我从小就嗜粥如命,顿顿来上几大碗,最后恋恋不舍地咬着小勺,挺着圆滚滚的肚子离开饭桌。我的血液,恐怕50%都是这些黏软香甜的粥吧?张抗抗有一篇文章,名为《稀粥南北味》,其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锅一勺一点一滴,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还有顺便喝出来的许多陈规和积习。”张抗抗这一人物我从未听说,但不得不夸赞的是,她这篇文章确实把粥写得秀色可餐,引人寻字便能闻其香。我们家最常熬的一种粥便是豆粥,将各种颜色的豆子和糙米一起熬,在小火与文火间不停地滚着泡沫,到了最后,还要将快要熬烂的粥轻轻搅拌,直到散发出一种清新的芳香,布满小小的厨房。我常常是第一个跑进厨房,端着一个小小的瓷碗,来上一碗清香扑鼻的豆粥,躲在一旁快速喝了起来。不经意地用小勺一拌,米下五彩的豆子就游了上来,或是煮的时间稍长了吧,豆子常常被“开膛破肚”,发出阵阵豆香,让人不禁食欲大开。粥,最好是趁热喝的,放温或等其冷却后再品,实在没有滚烫时的舒服。尤其是冬天,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无需做别的小菜,端起碗就喝,滚烫的粥被舌头轻巧一卷,顺着喉咙不自觉地一阵收缩,灼热的稀粥好像一块正在燃烧的火球,势如破竹般涌进胃中。仅一口,就能感受到不尽的快意及胃中不住涌动的灼热,仿佛一整个冬天都能感受到无比的温暖与惬意。除却豆粥,腊八节的腊八粥也是值得期待的。虽然我家很少做腊八粥,但只要喝过我家粥的人,都会不住地点头,赞不绝口。在熬粥前,枣子是必需品,在大半锅即将沸腾的水中,先要挑上十几颗上好的红枣放入锅底,个个鲜若玛瑙。水完全沸腾时,枣子也都熬烂了,果肉将水染成了艳丽的红色。这时,就要把米,豆子以及各种杂粮放进去,直到熬成稠状再以小火加热,加入一小盒提前准备好的枣泥,均匀拌入粥中。等你闻到一股极淡的糊味儿,腊八粥就差不多做好了。加入枣泥,是因为很多老人和小孩不喜吃枣子,枣核也极为尖锐,干脆和入枣泥,味道也更甜美。我实在不愿接受西方的牛奶与面包,甜腻的就像低劣的糖精,吃到胃中一阵反酸,根本填不饱肚子。西方人同样对中国的粥不起好感,或许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粥并不美观吧?细想也是,西方的牛奶总是盛在晶莹的杯中或是精致的小碗里,且在西方的历史中,牛奶还是高贵、纯洁的象征;而粥,在中国两千多年的记忆里,不过是贫穷潦倒的一个小小的代表罢了。也是,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情探究其外貌的美丑呢?即使在太平盛世,人们也很少把粥作为衡量富贵的标志,直接做成了汤便是。因此,现代人也少有爱喝粥的,哪怕是街边的粥铺,也时常是在粥中撒上些糖粉,无非是让它高贵一些罢了。初三:张欣雨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200字 初三 叙事
-
听,那是风的声音诗歌一首我渴望长大,我想要去远方风每天都会悄悄地来到我的跟前会把它在来的路上所见的都告诉我它攀过了险峻的高峰它掠过了寒冷的冰川只为告诉我,远方是需要勇气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150字 一年级 诗歌
-
《风的声音》诗歌沙沙沙。沙沙沙。是谁从草丛中掠过?唰唰唰。唰唰唰。是谁在森林中飞快地奔跑?轻盈的飞来。又悄悄地离开。这是风的足迹。轻轻掠过湖面。飞快飞向天空。这是风的速度。我愿化作一只小鸟。去寻找风的声音。风的足迹!100字 初二 诗歌
-
被风吹起的日子作文东风姗来,三月的柳絮纷飞……又是一年,微风再次吹动凌乱的头发肆意的温柔,温柔的忍不住落泪……只是想起了那些被风吹过的日子,那些属于纯真的爱情,友情的岁月。那些日子像一杯白开水一样纯,虽然没有世俗的酸甜苦辣,但是当你尝过了酸甜苦辣后却发现原来白开水一样令人回味无穷。于是带着满嘴的酸甜苦辣去寻找记忆中的那份纯真时,只是发现它们只能,只能在记忆中回味……那一年我们还可以没心没肺的笑着,闹着……那一年我们还可以为偷偷暗恋的女孩不经意的一句话而欣喜不已……那一年我们还可以因为遇见心仪的女孩红着脸躲避……那一年我们还会因为表白没明确的答复,而惴惴不安……那一年我们还可以为逃一节课而不安,恐慌着……那一年我们还会在考试前担心纠结着……那一年我们还会为义气挺身而出,不去考虑会有怎样的后果……那年我们还会在宿舍轮流抽一颗烟……那年我们还没学会成熟,还不懂虚伪……那年我们QQ还不会隐身……往事如风许多故事,不管结局怎样,也没有谁还会关心结局的故事都在风中飞扬,飘到我们都慢慢遗忘的角落,只是它们不会消逝,在心底最深处的地方不会遗失……风中飞扬,飘到我们都慢慢遗忘的角落,只是它们不会消逝,在心底最深处的地方不会遗失……虽然我们常常会忘记拨动心底的那一段旋律,只是在多年以后当再次遇见相同的场景时,总会触动心底那段最纯真的有风的日子,继而唏嘘不已,然后含着泪微微笑,怀念那时的人,那时的事。想着他或她现在怎样。只是我们都明白记忆中那些有风的日子渐行渐远。回忆像是放风筝,越走飞的越远。青春,那个短暂的瞬间,成为一个漫长的永远,记忆不再是空白,丝绒般的温馨,又寂寞的花蕾绽放的微笑,那些逝去了的日子,一样是个美丽的恒久。只是在风起的时候特别想念。泗县一中高二:huiyu69被风吹起的日子作文900字700字 诗歌
-
雪上云霄很早就写好的---爱她的《离骚》冬天悄悄来了大雪让路更曲折我猜我很快乐一路仰望天空的蓝色在寻找一片云朵来建造自己的城堡。也许她很适合我能感到那种温热洁白的云朵,似羽毛飘过天空划破蓝色一路唱着自己的歌每一首都是那么快乐虽然道路很曲折那最美的韵律她总能在梦里听到我说要给她一个城堡里面到处都是白鸽载着共同的梦盘旋着唱着爱的永恒的歌它们是城堡的歌颂者冬天雪落没有句号我不怕城市被雪淹掉因为在雪上云霄还有我们俩人的城堡就算世界被时间颠倒至少---还有她的怀抱如果寂寞把我洗劫后逃跑没关系,我可以写下那一分一秒的爱的《离骚》在曲折的路上奔跑努力寻找一条路就可以到达雪上云霄追求那朝阳的温热寻找朦胧的月色就这样随着岁月的苍老依附在我们的城堡:看着沧海桑田等待天荒地老告诉自己:梦做依靠云霄上就有一座城堡那是这部童话最完美的……350字 四年级 诗歌
-
云梦南我以为我醒来了但我发现我只不过掉进了另一个梦里令我窒息点上一支烟模糊 平静看着眼前纷飞的青春上升 散开烟灰一点一点下沉想用手抓住它可它巧妙的躲开继续向下 向下一阵风吹来它们失去了踪影如果我真的飞上天也许就这样消失无影无踪100字 四年级 诗歌
-
皮蛋瘦肉粥我教大家做皮蛋瘦肉粥,首先把米洗干净,然后把米和水倒进锅,再放少许调和油,等粥熟了,再把肉末和皮蛋还有姜丝、香葱末倒进锅,再煮一会儿,香喷喷的皮蛋瘦肉粥就好了。50字 一年级 状物
-
粥里春秋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三月播种。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四月插秧。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五月,六月,七月。追肥,拔草,治虫。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千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录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50字 初二 散文
-
[11月征文]运动会——拔河操场上要比赛是拔河一起来一条赛绳楚河汉界我在这头你在那边1、2、3齐用力你争我夺一决胜负六年级:看天使飞50字
-
关于爱情的高中话题作文_爱到深处即是恨那一年,雪花飞舞,坐在窗前思索一些内心深处不愿提及的事情。50字
-
春风吹过来作文看,小草偷偷地钻出来了,嫩芽儿好奇地跳出来了,花儿们都迎风怒放了,鸟儿们都跳起来了……十分感觉韦瀚同学通过春风,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春风吹过来作文50字 初一